信息技术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初探

时间:2022-03-13 01:11:07

信息技术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初探

摘 要:信息技术已经走进初级中学的课堂,并且已经成为高中会考的科目,可见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重要。如何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使信息技术课更好地融入课堂中,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下面就自己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谈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分层教学 任务驱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却很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首先讲课内容要实用。多实践操作,少理论知识。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实用,对于它的软、硬件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计算机教学它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更新得快。中学生的信息基础都很差,侧重面主要在于使用,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从而能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应以实践为主。

比如在网页设计教学时,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个设计非常独特,文字、图片、动画、背景非常漂亮的个人主页,内容有自我介绍、个性特长、兴趣爱好、Flas欣赏、留言板等。学生看了赞不绝口,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抓住学生们的这种求知欲,授课题,事半功倍。及时把做个人站点这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授完,然后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尝试做一个个人站点的主页面。这样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审美、文采等才能,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然后挑选好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供全体师生欣赏。

又如,语文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写一个学生知道但不是很熟悉的小动物,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先了解这个动物,再进行作文。这样比只由老师介绍动物,尔后学生作文强得多,因为,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活动多了,学生也就明白了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带来的益处,更激发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许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这些教学软件,它们通过图形、声效,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加之优美动听的音响效果,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充分协调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领悟和记忆,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且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我想如果解决好学生学习兴趣这个问题的话,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利用分层教学,协助沟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与其它同学构成相互协助,相互沟通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有一个教学班里,同学们的信息知识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家中有计算机已经能够熟练操作,而有的学生连计算机都未曾碰过,这样就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学生水平不一,极易造成重复性教学,不仅浪费学生时间,也会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点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小组长协助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提倡同组同学要相互帮助。最后,以小组的学习目标达成为标准,作为小组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这样,他们在学习中不但能充分地感受到同学间的友谊,也进一步培养了他们间沟通、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再例如,在教学中,不是一味的讲解同等难度的内容,而是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讲授,剩余的时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出一些提高性题目,指导他们上机完成,给他们补充图像、网页、动画制作等一些内容。对于一些中等水平的学生指导他们上机练习,巩固本课知识,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从零点开始,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基础知识差而丧失学习计算机的信心,这样一节课,可以使学生们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三、运用任务驱动教学,实现自主学习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如在教学《认识“画图”》,运用电脑展示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配上音乐。使学生感觉到电脑绘画真漂亮,电脑真神奇,产生一种强烈想了解、学习电脑画画的愿望。而后,我层层构建任务。“画图”的启动,我要求学生用以前学习的知识去试,“画图”的工具的初识,我也是要学生先去试。“铅笔”工具的使用,如何使用?让学生去探索“铅笔的使用方法?自己心中一幅漂亮的图画,有兴趣,你也可以用铅笔或其它画一画?学生围绕着自己的任务去学习,去探索。教师在学生中只是给以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才能在应用中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搜索有关信息、并有选择地利用这些信息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般性问题或操作难点,应设计几套解决方案,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不同场合,及时给与相应的启发性指导或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中学教育学》

[3]《中学教育心理学》

[4]《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5]《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上一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