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2-26 11:55:37

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摘 要 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当前思政实践教学实效性不高。因此,要从建设长效机制、优化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 实践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问题的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模式,采取灌输、引导、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实施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应着重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建设。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日益凸显。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但从目前实施的效果来看,实效性不高。

1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

当前,各高校较之以前重视思政课教育的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有待于提升。所谓实效就是实际的效果,思政课的实效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体现的价值属性,是思政教育教学在满足大学生思想成长需要、实现人生目标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具体表现为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两个方面,显性效果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思政课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隐性效果主要体现为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良好道德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促进理论内化为自觉的重要途径,是最能体现思政教育内化特征的方法。然而,当前各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整体上效果不明显,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一些高校的教学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觉得可有可无,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普遍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规划,一般是在理论教学大纲中涉及一部分实践教学,规定不够细致,缺乏可操作性。三是相关配套条件难以满足,比如经费投入不到位。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教社科[2011]1号)将高校思政课专项经费硬性标准,即本科不低于每年每生20元、专科不低于15元作为思政课评估的核心指标。但一些学校的专项经费实际还是不到位,难以保证学生教师进行正常的实践教学活动。再如,在师资培训方面,往往倾向于专业课程教师的培养,忽视思政教师的进修与培养。四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学生兴趣度不高,效果不明显,突出表现在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不多,程度不深。而加强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感知和觉悟,必须通过创设情境、实际参与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真正将内容内化于内心,形成学生的思想。

2 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2.1 切实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同于其它专业课程教学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其长久性和深远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历练、总结和感悟。所以,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师资配备、教学模式、教学保障条件、教学效果考核、课题立项等等方面建设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实施方案,使该实践教学有章可循,避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也便于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师考核。

2.2 充分借助社团组织整合有效资源

高校的各种社团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兴趣培养、能力锻炼的一个重要平台,已被大学生普遍认同。学生对于自身加入的社团往往有着较高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对于提高思政政治教育的效果非常有益。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各个社团,了解社团的性质、宗旨、任务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通过参与制定社团章程、各项规章制度等融入思政课教育的要求,也可以通过筛选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协助社团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辩论赛、演讲赛、模拟法庭、书法赛、影视作品演播或评论等等,活动方式要多样。通过开展活动一方面丰富了社团活动,另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或者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再次,思政课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社团的活动,可以搜集学生的思想动态信息,掌握学生的主要思想问题,为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2.3 加强与专业实践实习的有效结合

每一个专业都有其专业的实习实践,思政教育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会,通过选派专职教师跟随学生一起实习实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初入职场的困惑,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学生对提升道德修养、加强人格培养、磨砺坚强意志等的真实感受,来自于实践的体会往往能够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最能体现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跟踪了解,思政课教师对于社会需求、职场规则、职业道德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4 重视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运用网络教育平台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从目前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教学的实际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有平台但利用率不高,学生点击率不高;网络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内容多为一些公开的信息,缺乏针对性地整合和有效地引导;网络维护和管理缺乏(下转第40页)(上接第38页)科学性,往往是由兼职网管人员代为一些信息,缺乏思政部专业人员的指导;网络教育缺乏规划,随意性较大,信息的、加工缺乏相应的审核程序,制度建设落后。因此,整体效果不尽如意。为增强网络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创新网络教育的内容、方式和形式,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扩大网络覆盖率,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并进行充分的宣传,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网站。二是由思政课专业人员负责网站内容的选择和版式设计,根据对本校学生的思想问题的实际调研以及课程教学的要求,选择信息,确定论坛的主题或者社会热点问题,确保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运用一些激励措施对经常参加讨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等。四是对于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予以及时说明,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五是必须要保障每天有人负责网络平台信息的处理,及时针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进行正确地引导。

2.5 创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新模式

当前思政课的校外实践,形式上主要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博物馆、科技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地方进行实地参观,一般是由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听、看、思考、感受得到情感上的熏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提升思想认识。这种形式确实能够给学生以启发以撼动,但往往由于成本高,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少,不能实现普及教育,而且这种短时间的参与式旅游,学生的体验随着活动的结束也终止,往往不能产生长远的深刻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探讨与教育基地的长期合作模式,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向合作基地提供志愿者,与合作基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汇演、比赛竞赛等活动,一方面宣传基地,另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节约教育成本。

参考文献

[1] 冯合国.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哲学反思[J].理论观察,2009(4).

[2] 刘向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阴[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9).

上一篇:浅谈医院无形资产及其有效管理 下一篇:论经济发展GDP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