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教师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2-26 06:53:53

提高新教师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高效的师幼互动要求对年轻的、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教师来说难以达成。如何提高新教师的师幼互动专业技能,本课题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为新教师师幼互动方面的成长搭建了平台,总结了做法,提炼了操作性步骤,并得出幼儿园个性活动的互动策略。

【关键词】新教师 师幼互动 策略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幼儿园的不断发展壮大,陆续有新教师充实到幼儿园师资队伍中来。这批新老师学历高,均为学前教育本科毕业,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充满了豪情壮志,且思维活跃,精力旺盛。但我们也看到,新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还很弱,教育理念和教育实际不能有机联系起来,最令新教师们普遍觉得头疼的就是教学的随机性比较弱,不能有效的和孩子们互动,不能很好的“接过孩子们抛过来的球”,再把“球”抛回去。而 “师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幼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2提高新教师师幼互动有效性的做法

如何提高新教师的师幼互动专业技能,我们成立了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园领导组成的学习小组,制订学习计划,定期进行师幼互动专项问题研究。

2.1加强理论学习,明确含义。

《纲要》明确提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鲜明地表达了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支持、鼓励、引导、帮助、激励和促进作用。

2.2记录带班过程,微格分析。

骨干教师不定期进入新教师带班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记录每次师幼互动发生的时间、频率,活动结束后现场对话,分析有效的、无效的师幼互动行为。围绕师幼互动问题,为新教师提供实践的依据和指导,解答教师在实施师幼互动中的难点、困惑。

2.3教学实录拍摄,激活思维。

通过录像可以详细了解每位教师在日常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象,让活动的细节得到放大、解析。分析上课教师在师幼互动方面的做法,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为什么,可以怎么调整等等,这些录像成为新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很好素材。

2.4撰写相关案例,强化反思。

新教师每两周进行一次案例撰写,源于日常实践中实施师幼互动行为的反思,如在生活活动中的、区域活动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自由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过程等,同时运用相关策略进行剖析。

3提高新教师师幼互动有效性的操作性步骤

3.1增进对幼儿的情感交流是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前提

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汇,人们只有在相互相信、尊重的基础上,才会把自己的想法对对方进行表达,进行相互的交流。新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和孩子们成为好朋友。 经常蹲下来亲亲、抱抱他们;一起说说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让幼儿自由拉你的衣服,拍拍你的后背。这样,幼儿就会在你面前自由表达:自己的高兴或不高兴的事;家中的新玩具;发现的问题;找到的答案……了解了幼儿的真实的想法,要做到“有的放矢”的师幼互动就不难了。

3.2关注过程的引导是有效师幼互动的关键

步骤一:了解――观察倾听需要,做好互动准备。

师幼互动要求教师善于做一名聆听者,耐心倾听幼儿天真、朴素的想法。新教师要从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觉察到幼儿的需要。

步骤二:取舍――判断、分析与评价,找准发展价值。

通过观察和倾听觉察到幼儿的需要以后,教师进行判断:该问题是否与本次活动目标相契合?该问题是否是大部分幼儿的问题?该问题是否有经验构建的价值?对于有助于推动幼儿发展的想法,可以大胆采纳。

步骤三:推动――借助有效策略,推动互动进程。

新教师们可灵活调整原有计划,追随幼儿思维。用语言以及身体语言对孩子表示及时的认同和鼓励,在活动中发出信号,引发幼儿积极响应、积极探讨,从而产生师幼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探讨。

步骤四:反思――理性敏锐分析、调整互动策略。

活动前反思――预测与构想。

针对教学内容,新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能力结构,针对幼儿的现状,找到幼儿“最近发展区”,确定学习的重点;要预想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通过环境、材料、提问、环节设计帮助幼儿解决。

过程中反思――调控与应变。

观察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应不同层次的幼儿,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幼儿自主活动的进展如何,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个别差异等,针对幼儿反应,调整教育策略,以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

活动后反思――总结与提高。

如:在主题活动后,教师要对自己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反思与回顾,写出主题小结。特别是对自己师幼互动方面的表现进行一个回顾与梳理。

4提高新教师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师幼互动策略”指的是教师在应对具体的师幼关系情境时,为了建构良好的师幼关系,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根本目的而采取的有效策略或方法。为便于新教师的操作运用,将师幼互动策略分四种活动来进行阐述。

4.1生活活动互动策略:

4.1.1广泛交谈,分享情感。

教师作为幼儿最重要的情感伙伴之一,我们建议新教师每天在生活活动过程中都要和幼儿广泛交谈,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情绪状态;这种广泛交谈有助于教师亲近幼儿、了解幼儿,把握其中暗藏的教育时机。

4.1.2严格要求,力求童趣

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完成生活活动的重要保证。当严格要求和孩子个性发展相矛盾的时候,教师要让常规培养力求童趣,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如在培养幼儿进餐习惯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单调的生活能力练习转化为游戏活动。

4.2学习活动互动策略

4.2.1积极“接球”,推波助澜

在现场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反应往往超出教师预设的内容,我们要求新教师要积极回应,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迅速判断回应。或引发生生互动形成“争论、辩论”,激发同伴间的思维碰撞;或通过质疑引发幼儿对已有想法的再思考,为活动推波助澜。

4.2.2抛球回应,保持兴趣

当教师发现幼儿想要放弃原有特定兴趣而转入新的话题时,如果确定原有兴趣对幼儿更有发展价值或新的话题尚不具备探究条件,就应想方设法让幼儿保持兴趣。这要求教师能把问题再度抛给幼儿,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探讨,以发展幼儿探究学习的品质与能力。

4.3区域活动互动策略

4.3.1观察倾听,启发引导

在观察时,教师要做到:“静心”、“细心”、“耐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搅幼儿自然的行为过程,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中有意义的细节。耐心是指不要怕多花时间,要学会等待幼儿。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交往情况和反应情况,全方位了解情况,掌握机会,适时介入。

4.3.2个别启发,分层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个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能力方面的差异、认知方式的差异、性格的差异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如有的孩子注意力时间短,当操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坚持不下去而放弃,这时教师可以立即给予引导。而有的幼儿爱思考,他并不急于操作,这时教师就给予他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4.4自由活动互动策略

4.4.1给予空间,自由创造。

自由活动是指在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孩子自由安排的活动,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孩子们个个表现得积极、活跃,他们或结伴游戏、或观察讨论、或操作探索、也或者追逐打闹。教师一定要充分给予孩子空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自由创造,毫无压力,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我。

4.4.2平行介入,引导帮助

自由游戏的质量标准应该是“愉快”而“有益”。教师应尽量隐去教师的身份,而以幼儿伙伴的身份平行介入和平等参与。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在观察与了解幼儿与环境(包括材料与伙伴)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特点的基础上,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使自由活动真正成为有益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3]丁祖荫主编 《幼儿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游京东大峡谷 登华北好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