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时间:2022-06-20 07:51:06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我们来说,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构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这一问题,就成为了我们教师思考重点,以下是对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些考虑和做法。

1精心准备,有效设计

2.1了解大纲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从而安排合理的教学形式。

2.2了解学情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充分地了解学生在上课之前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状态、操作习惯等学情。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2.3认真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做到有备无患。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2.4有创造的使用教材 在新课标下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有效教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要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精心设计情境过程;要以激励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作为创设情境之目标。

2.1放宽放松,平等互动。教师平等的态度、赏识的目光、开放的胸怀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努力利用鲜活的氛围、真实的情景、多样的手法来促进学生的参与效度,让学生在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谋求发展。

2.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进行有效管理。教育理论家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构建有效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通过激趣、设疑、启发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教学中明确师生之间的所在地位,凡是学生能自己通过探究发现出来的,老师不能包办代替,使学生的能力能真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2.3有效引导与适时点拨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既不能事事包办,手把手地教,也不能撒手不管,任由学生自己感悟,而是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不失时机地引导、启发、指导、点拨、评价、矫正,起到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炼精要、升华情感、化繁为简、点石成金的作用,让师生对话得以持续,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刻,使教学目标迅速达成。所以合理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3有效评价,促进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课自身存在能动性,灵活性,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学生的随意操作,于是,有效而适宜的评价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之间的比较竞争,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各有所得,这也充分体现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理念。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更新理念的工作,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多进行实践和探索,将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工作中,让小学生的信息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信息社会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

上一篇:远行更近机会(二) 下一篇:反思课堂教学 实现教学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