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担保贷款推进缓慢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2-26 02:12:18

小额担保贷款推进缓慢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随着金融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项目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小额担保贷款推行的现状及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货币信贷;小额担保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0.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3-0046-02

一、小额担保贷款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小额担保贷款涉及部门多,经办金融机构少。根据职责分工,人民银行主要负责《贷款信用证》的组织协调和颁发,社区负责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初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申请贷款人员资格认定,银行负责对贷前调查,财政局负责对贷款贴息确认。中小担保公司负责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下岗失业人员条件进行审核和贷前调查。同时,市、县、社区三级还要分别对社区(原企业留守处)推荐的人员和资料进行初审和复审。这样,办理一笔小额担保贷款需要经过至少5个部门。全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50余个分支机构只有中国农业银行晋中市分行所属1个分支机构开办了此项业务。晋中市城市信用社所属14个营业部只有一个营业部开办了此项业务。全市12个县(区、市)农村信用联社仅有榆次区、寿阳、昔阳、和顺四个县、区农村信用联社开办了此项业务,其他8个县市农村信用联社至今还未开展此项业务。

(二)小额担保贷款程序多、审批时效慢。下岗失业人员申请1笔小额担保贷款需按有关规定将各项资料准备齐全,由经社区加注意见报到县(区、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再由劳动保障、财政、人民银行会同经办银行的联合对下岗失业人员申报情况进行实地贷前考察后方可到经办银行办理贷款手续。据了解,办理1笔2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大约需用2-3个月左右,如果资料不完整或有关一方忙于其他事务的,所需时间更长。同时,由于各县(区、市)没有担保机构和基金,各县办理小额担保贷款,需要到市里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有的下岗失业人员因贷款手续繁多而放弃了对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

(三)贷款额度小,风险隐患大。目前,晋中市5家银行现已办理的小额担保贷款单笔全部是2万元,贷款期限也均为2年,如投资从事种、养殖业行业方面的贷款,需要三至五年才能见效,不能适应下岗失业人员不同的贷款需求。在晋中市城市信用社所办理的18名贷款户中,有15户从事百货、纺织、服装等个体经营;有1户从事汽车维修,有2户从事种、养殖业,其经营特点是行业面广、资金需求急,项目变更快、资金周转慢,利润小,有的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弱,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如首家经办行农业银行之所以停办就是因为有2笔贷款欠息并已经形成一定的风险。

(四)信用记录少,反担保门槛比较高。根据《晋中市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信用证评定办法》中的有关条件和标准要求,下岗失业人员“近期内无经济方面的不良记录、在金融系统和民间无借款逾期或拖欠记录”。由于信用制度不健全,获取个人信用信息渠道少,因条件限制社区对下岗失业人员道德品质、资信状况难以深入了解。加之下岗失业人员收入低、来源不稳定,财务状况不透明、经办银行对其偿还能力顾虑很大,客观上加大了小额担保贷款的难度。为了防范风险,担保公司除了要求贷款人员提供本人身份证件、《营业执照》、《再就业优惠证》等相关证明资料外,对未领取信用证还要求其提供有价证券、房产证或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担保等反担保措施。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自身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可提供有价证券极少,如提供的《房产证》基本上都是自用住房,也有的因没有反担保能力得不到贷款。

(五)担保机构少、基金规模较小。目前,晋中市共有10家担保公司。其中,为个人消费提供担保的有4家担保公司;为建设工程、住房置业等提供担保的有3家担保公司,其中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贷款担保的仅有1家担保公司,即晋中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从开办小额担保贷款以来,晋中市财政部门共注入担保基金600万元,用于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担保。按照国家规定,担保基金应放大五倍使用,现经办行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一般都是按1:1比例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贷款规模的扩大。从晋中实际情况看,现有到位担保基金尚可满足现阶段办理单个贷款的要求,但如果从今后扶持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趋势看,现有担保基金规模将难以满足其要求。

(六)与商业性贷款业务矛盾大,激励机制少。由于小额担保贷款金额小、风险大、成本高、收益小,只能实行基准利率,这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符,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资金实力强,但贷款权限小,责任追究力度大,对小额担保贷款没有多大兴趣,城乡信用社机制灵活,对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在客观上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弱,人员少,难以相互兼顾。2006年,晋中市由市、县财政部门拨出专款用于经办银行手续费补贴和工作奖励。如按照当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金额的0.5%给予手续费补贴;对回收率达到95%以上的,按回收额的0.3%增加费用补助;对回收率98%以上的,按0.5%给予奖励,按此办法计算,办理1笔2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经办行只能得到100元的手续费补贴,如果贷款回收率达到98%以上也只能得到60元的奖励,故其对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激励作用极为有限。

二、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发展。各金融机构要从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落实扶持政策,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对推动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贷款。

(二)简化操作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一是推行和改进一站式办公方式。可由有关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组成专门服务机构和人员,集中力量办理此项业务,实行一次考查、一次审核、一次放贷。经办行应设立专柜,对持有效证件和《贷款信用证》的下岗失业人员直接到专柜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尽可能缩短申请贷款周期,提高审贷效率;二是要积极组建县级担保机构,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担保基金投入,扩大基金规模,下放担保审核权限,由市县两级担保公司分别对下岗失业人员申请贷款进行担保审核;三是加快小额担保贷款电子化网络系统建设,既能简化程序,分散风险,又可方便下岗失业人员办理贷款手续。

(三)扩大贷款范围,灵活掌握贷款额度。经办行要积极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其增加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扩大就业再就业容量,以充分发挥其对就业再就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应当根据贷款户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实行区别授信,因户而宜、因贷款用途而宜。可借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合理使用贷款,有效控制风险。

(四)推进信用社区建设,防范信贷风险。要进一步加强信用社区制度建设,在社区范围内积极推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信用证》和“信用社区”、“信用户”、“信用企业”的评定、评选活动,以此作为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的重要依据。对借款人项目投资金额大、经营状况差、诚信和还贷能力不确定的,可借鉴农户小额贷款的做法,实行联保、互保的方式作为反担保形式。经办行要严格按照“放得出、用得好、收得回”的要求,加强对小额担保贷款的贷后跟踪管理,关注其经营动态,对经营出现异常或风险隐患的,要及时采取保全措施,防止小额担保贷款变成“救济金”。

(五)创新管理模式,健全激励机制。一是要建立“一条龙”服务平台,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与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税费优惠、跟踪服务等“捆绑”起来,以小额担保贷款推动创业,促进其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如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手续费补贴和费用补助。如可将现行0.5%的奖励提高到1―2%,并对经办行的有关人员也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补助,对小额担保贷款推广得力,效果显著的应当在年终评比、奖励、晋级方面给予倾斜,调动经办银行和人员拓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三是试办专项保险业务,对重点支持的项目提供风险保障,使经办银行、担保公司都能减少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上一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 下一篇:农村信用社支持服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调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