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2-02-26 06:49:10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新精神及审美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目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形式呆板、教学内容偏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和审美特点建立合适的音乐施教,通过一定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优化音乐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创新;激励性原则;信息技术

小学音乐教育是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音乐教育中应该开发适合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音乐教育内容,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要认识到音乐教育培养的是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最终将达到小学生审美心理结构良好塑造的目的。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1.教学形式呆板,学生毫无兴趣

“音乐课好无聊哦,又要上40分钟,快点下课吧。”

“音乐课不是听老师在那说各种符号,就是让我们认谱,唱do-re-mi,太没意思了。”

以上都是学生的心声,聆听到如此的心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心中难免都会泛起阵阵酸楚。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历史,完全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教学内容偏深,有专业化倾向

教学内容有时已超出小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要在学习唱歌、认谱、欣赏歌(乐)曲的同时,还被要求认识诸如音乐符号、调式、节拍、节奏、曲式等数十种音乐记号。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

1.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使他们的注意力一般最多只能维持20~30分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常通过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由于不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并具有盲从心理,喜欢盲目地模仿。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简明易懂的指令比较敏感。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督与指导,也因此对教师有一种本能的依赖感和喜爱感。

(2)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年级的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由于对外界积累了一些认知经验,他们开始具备一些独自判断和处理事物能力,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在这样的心理前提下,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中应开始加大学生个人展现的部分,给予他们充分的自我展示机会。

(3)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年级的小学生的价值观已初步确定,他们往往有自我独立判断的能力,教师要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审美价值,并尽可能充分地给予他们通过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表达情感的机会。

【案例】一名教师在执教五年级歌曲《大海啊,故乡》时,充分运用了高年级学习认知的特点。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让学生去搜集关于“海”的相关知识或道具。学生听到了教师的要求热情相当高,承诺会在下一节课带来他们搜集的材料。当下一节音乐课时,教师踏入教室,看见每个学生手上都拿着他们的作业。如,大海的图片、普希金的诗词《致大海》,还有用报纸制成模仿大海波涛声的道具等。看到这些作业,教师问学生:“你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材料,有什么意义吗?”“大海是广阔的,要赞美它。”“海浪的声音是哗啦啦啦,给人特别舒服的感觉,可以用道具来模仿这个声音。”这样,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更好地感受大海的美、音乐的美。最后用自己的情感以及搜集的素材来表现对大海的理解,对美的诠释。

2.激励性原则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1)通过言行进行激励

语言激励是最普通的方法,也是在音乐教学中所取得效果最为明显的办法。我们时常会听到教师这样说:“你真棒!”“进步很大,继续努力哦!”虽然是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可是在学生的心里是阵阵的暖流。

(2)通过比赛进行激励

小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因此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比赛进行激励,更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通过比赛进行激励的过程中,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关系,尽可能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

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1)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尤为重要。

(2)抽象变具体,加深音乐理解

一部音乐作品所涵盖的内容有很多,包括作者简介、代表作品、作品体裁、曲式结构等许多相关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这些都是抽象的,以他们的水平来理解这些知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些知识的传授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往往也是空洞的、枯燥的。而将这些知识制成有画面、有声音的教学课件,则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教育应立足于小学生成长的环境,着眼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成长与个性发展,通过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实践,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释放。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音乐教学,以生为本,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学习乐趣。

上一篇: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下一篇: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