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

时间:2022-09-30 12:21:19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儿童实施德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求知欲旺盛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展示生动的体育形象,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体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中的自我教育能力。

通过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例如,一年级游戏“快快集合”,通过游戏,让他们学习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良好习惯。例如,在热身跑、50米、100米中,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队形和路线跑,不插队、不推人,通过这些跑的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根据教材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体育教学有着广泛的内容,不同的教材又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在“投掷”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贯穿课堂的全过程。让学生用毽球进行投掷练习。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遵守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在武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四年级“跳长绳”教学中,有个别的学生出现了畏惧的心理,一直不敢冲进去跳。通过小组竞赛,学生发挥了团结互助的精神,为了集体荣誉感,个个勇于克服困难,最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充分利用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德育。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特别是竞赛类的游戏。例如,在“同舟共济”游戏中,让学生把棕垫当作“小船”,让学生站在“小船”上,谁也不能落水,利用两张“棕垫”通过小河。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团结互助,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迎面接力”中,有的学生跑得快些,有是学生跑得慢些。这时,抱怨声来了:“都是你跑得那么慢,我们组才输了。”针对这一现象,及时加以纠正,教育他们胜不骄、败不妥。对跑得慢的学生给予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别人能行,我也行。在游戏中,学生的求胜欲得到激发,让他们积极参与,拼搏思考,追求胜利。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力求不断探索、创新,将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在读中演 在演中读 下一篇: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