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需要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2-25 04:37:09

心理学需要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人自发出第一声啼哭起,就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并通过行动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满足需要,人一生奔波劳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也是人性的重要方面。因而,需要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探讨心理学的需要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心理需要理论;学生需要心理;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一、理论文献综述

(一)勒温的动力学的需要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认为,当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唤起人的需要,即引个人全身的程度不同的紧张.这种张力会引起人的行为,使人恢复到平衡状态。需要满足后,紧张便得以解除。

(二)默里的人格学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默里认为:人格是个人需要与环境限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需要则是脑区内的某种具有生化性质的力量。需要可以区分为潜在的和外显的两类。需要还可以区分为内发性的和反应性的两类。个人需要与压力相结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需要和压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力系统。需要是倾向性的因素,压力是促进性的因素。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5种基本需要,分别是:(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具有层次性。在通常情况下,以上5种需要按顺序依次排列,形成需要的层次结构。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越是高级需要,在个体的发展中出现得越迟.越能体现人类的特征和人的价值。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干适合于他干的事情.希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马斯洛将自我实现视为人性的本质。他认为任何生命都生来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倾向,人更是如此。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达到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人是少数。然而自我实现并非普通人所不可企及,运动员、工匠,乃至家庭主妇都有可能获得自我实现的体验。

二、我国学生的心理需要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心理学界对需要进行了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在一项对大学生心理需要的调查中发现,面对学习、就业等压力,一些大学生竟在其宿舍里养起狗、猫、兔、龟及金鱼等宠物,他们竟与动物“同居”。心理专家提醒,尽管饲养宠物可以放松心情,但学生切忌沉迷于宠物,以免导致孤僻的性格。大学生在宿舍里养宠物,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敏感的特征体现。老师和家长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寻找适当的时机同他们好好交流,以免学生一味将宠物当成精神寄托、逃避现实,而导致孤僻的性格,学生的心理需要对其生活学习等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

实际上,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的,有表现的心理需要,有好奇的心理需要,有得到认同和赞美的心理需要,被理解与关怀的心理需要,友谊情感的心理需要,渴望取得成功和体验成功后的愉悦的心理需要。心理学家分析,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2)被接受、被尊重;(3)得到别人的赞赏;(4)在家里有地位。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积极性的源泉。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如果父母、老师或朋友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通过激发、利用和满足学生相应的心理需要,才能很好地实现多元教学目标。

三、根据学生需要心理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一)利用学生好表现和好奇的心理需要,实现理解、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

好表现和好奇的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中小学生的更为强烈。教师可以通过多设计一些适当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思考、回答,提供一些合适的习题、实验,让各类学生去解答、操作,多组织一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即通过多提供一些让学生表现、展示自我的平台、机会,并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和振奋的心理状态中,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思维活动,主动地讨论、回答问题,积极地动手练习、操作,从而充分满足各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好表现的心理需要。教师还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变成一系列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去探究解决,在学生满足好奇心的同时获得知识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

学生在满足这两种心理需要的过程中,以不断地思考、回答、讨论、动手练习和操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很自然地实现了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并且由于不断地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内化,使思维、交流、动手、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利用体验成功后愉悦的心理需要,实现培养自信、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

人在取得成功时,总伴随着一种愉悦甚至是兴奋的心理感受,这是一种令人渴求的、美好的心理感受。学生在回答出一个提问、做对一次板演、做好一次实验、解答出一道“难”题、完成好一个体艺方面的技术动作和取得好的考试、竞赛成绩时,都有程度不一的这种心理感受。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与赞美,体验成功后的愉悦,是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动机和激励之一。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种需要还是一种生长性的心理需要,当学生体验一个或一方面成功后的愉悦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他将产生新的、更强烈的这种心理需要,新的需要将激励学生去不断取得新的成功。显然,学生在不断满足这种心理需要的过程中,他的学习自信心将不断增强,他的思维、表达、动手、创新等能力将随之发展提高。教师不但要创设机会和环境让学生满足这种心理需要,更要通过对学生取得的成功与取得成功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所闪现的思想、情感、智慧的火花的充分肯定和赞美,加深学生对这种美好心理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增强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自信心。

(三)利用渴望认同和赞美的心理需要,实现陶冶品德情操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言行举止、能力水平、优势长处等各方面都希望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认同和赞美,因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正确的认同标准和艺术的认同方式去规范学生的言行,使他们知道哪些不可为,哪些可为,该怎样为;利用赏识和赞美去唤醒学生崇真尚美向善的潜意识,去激发学生胸怀天下爱国忧民,去激励学生诚实守信谦虚自律,去鼓励学生自信坚毅、开拓进取、追求卓越。

(四)激发学生成就一番大业的强烈愿望,实现“不教”的教学目标。

“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和最佳境界。“不教”有几个重要的前提,一是学生必须志存高远,有成就一番大业的强烈愿望;二是学生有坚毅、执着、自信等优良的个性品质;三是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要实现“不教”之最高教学目标,就是让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深植于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把成就一番大业变成一种持久的强烈的心理愿望,并使他们懂得目前的学习与其愿望的实现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把学习转化为他内心的一种深层次的需要,把成就一番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他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将逐渐养成,学习能力也将自然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总是渴望着某些老师来上课,或一旦开展某些活动时就兴奋不已。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这些老师能让学生好表现、好奇、渴望成功和体验成功后的愉悦等方面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这样的老师往往能通过科学的设问提问、平和亲切的教态、精练的讲授、恰到好处的赏识和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展示平台与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上课学生不但全神贯注地听,积极地思考、回答、讨论和动手练习、操作,而且心情特别轻松而又兴奋,思维异常活跃敏捷,还不时或有闪光的思想、精彩的结论、独特的解答出现,或有创新思维、新颖的问题冒出,或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思想、情感、知识、智慧等信息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地交流,“教”与“学”步入了一种真正的良性互动,师生均处在一种兴奋、愉悦的体验甚至是享受的感觉之中,课后学生总觉得意犹未尽,余兴未了,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常常延伸至课后。这样的教学真正挖掘了学生的潜智、潜能,发展了学生的潜质,实现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等多维教学目标。

然而,满足学生相应的心理需要,不是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要引导学生把爱慕虚荣、回避失败等消极的心理需要转化为积极的心理需要,把好表现等低层次的心理需要转化为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把固有的心理需要转化为精神追求,内化为思想、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良好素质。总之,教师从掌握、激发特别是利用并满足学生相应的心理需要出发,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对全面、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确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郭永玉:《关于需要的心理学研究综述》,载《高等函授学报》1995年第6期。

【2】查普林等:《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林方译.商务印书馆j983年版。

【3】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张平:《需要•主题•人格》,载《心理学探新》.1989年第l期。

上一篇:云计算对教育信息化作用的探讨 下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