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治疗临床观察

时间:2022-02-22 11:52:57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治疗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86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观察组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4例,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依达拉奉;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086-02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约占脑梗死的20%左右,是长期高血压引起微小动脉与脑小动脉壁脂质透明样变性,造成管腔闭塞。急性腔隙性梗死的病灶主要部位在脑白质,且大部分位于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由于这一区域解剖位置特殊,没有侧支循环,供血仅靠穿支动脉且要经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脑室壁附近的分水岭。最易受到缺血的影响。在治疗时如果盲目降压,会增加脑梗死危险性,甚至引起血管性痴呆。该研究将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为了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以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的86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86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6.5±20.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3 h;对照组43例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7.5±21.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3 h。

1.2 诊断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制定的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MRI检查,符合上述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纳入该研究的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同时排除对该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头部器质性病变患者及全身感染性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外周神经性疾病、血液病等。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治疗方法 该组43例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对血压异常增高的16例患者给予降压治疗,维持酸碱、水、 电解质平衡,所有患者均给予125 mL20%甘露醇静脉滴注,1次/8 h;20 mL银杏叶注射液+0.5 g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1 d/次,连用3 d后,改甘露醇为1次/12 h,2 d后1次/d,疗程2周。

1.4.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该组43例患者基本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将静脉滴注甘露醇改为30 mg依达拉奉静脉滴注,1次/12 h,疗程2周。

1.5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6 疗效判定

采用功能缺损评分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4]。基本治愈:治疗后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治疗后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6%~90%,病残程度

1.7 统计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

2 结果

对比两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而深的脑部梗死在临床称为腔隙性脑梗死(LI),是临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约占脑梗死的1/5左右。目前,临床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日益增多,主要利益于影像学设备精度的提高和检查技术日益精湛,使过去只有通过尸体解剖获得明确诊断的疾病能通过CT、MRI等得以诊断,并及时治疗,大大降低了病死率与致残率。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是血液高凝状态、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障碍等,研究表明, 80%以上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以扩血管、抗凝、对症治疗为主,但效果欠佳。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开发的活性抗氧化剂.是临床目前唯一证实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它分子量小,能减少炎症介质白细胞三烯的生成,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捕获羟自由基,是一种有效的脑保护剂,其药理作用是清除自由基,抑制和消除细胞损害恶性循环的中心环节[3],减轻脑缺血和脑水肿,切断连锁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依达拉奉的动物实验及药效学研究证实,该药不仅是强效羟自由基清除剂,而且还是抗氧化剂[4]。能清除缺血再通部位及缺血周边产生的大量OH-,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功能障碍,阻止脑梗死的发生。从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各指标较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璇,吴苏宁.疏血通注射液对局灶脑缺血自由基损伤的脑保护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5(2):94-95.

[2] 利伟江,李光宁,胡庆峰,等.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1(3):267-268.

[3] 林静姝,史长卓,吴巍巍,等.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3):1686-1688.

[4]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29(6):381-383.

[5] 李春生,高艳红,胡法富,等.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1):55-56.

[6] Amemiya S,Kamiya K,Nitoc,et al.Anti―apptotic and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edaravone following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rats[J].Eur J,2009,16(2):125-130.

(收稿日期:2012-11-26)

上一篇: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临床症状与家庭功能的... 下一篇: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