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差异 创建学习环境

时间:2022-02-17 09:23:05

关注个体差异 创建学习环境

摘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因学生成长的环境不同,每个学生在个性、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差别都很大。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建人人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呢?

关键词:关注;差异;创建;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意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教的一种教学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其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究竟如何通过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实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探讨与总结,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自主质疑,确立探究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课堂中逐渐追求着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就是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把学生当成重建课堂的活资源,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个体需要,设置阶梯性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主体,还要开发主体,发展主体。鼓励他们自主质疑,进而让他们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通过他们自读自悟,充分思考,为下一步的合作学习打下“言之有物”的基础,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抓住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而目前使用最广的是小组合作。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精心组织,合理搭配组内成员,设置具有探讨研究价值且易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在组内,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有益于问题的解决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同伴中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学会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如何提炼完善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别人达成共识、如何享受劳动成果等。这样的学习方式,也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开放的平台,使原来不爱回答问题的学困生消除了畏惧感,也能在组内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发表独特的见解,从而养成积极探索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的训练和人格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三、根据学习的重点、特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点燃创新的火花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立的思维。教师根据上课内容的特点、掌握的重点,设置探究的问题,尽量做到当讲则将,引导学生自己探讨,推敲“再发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迎合学生的趣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目标,做到“计划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撞击学生的兴奋点,让课堂真正地属于学生自己,创建人人主动参与的合作友好的课堂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要着眼以下几点: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要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用欣赏的目光和积极的心态去欣赏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才能随意打开思维的闸门,才能所谓“口无遮拦”。

新课程教学中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又是一个研究者,为此,教师要扮演好自己“桥”的角色。所谓“桥”,就是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和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这样才能够准确及时地把握课堂上生成的那些意想不到的动态资源,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创建积极互动的学习方式,张扬学生个性

教学过程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因此,“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迎春来”,教师根据学生的长处和个性差异,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生活背景为基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扬长避短,适时地进行点拨,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在理解、感悟、迁移中体会到“我也会了(自学了)”的成功感。

(三)展示教师教学的机智,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留有空间,并“添砖加瓦”

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特点,教师不要过分拘泥于教学的预设规定,而要以有利于学生的真实成长为最终目标而大胆地突破预设;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大环节,而不是细微问题的规定性;需要更大弹性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随处可见,但也会稍纵即逝,如何捕捉这些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忠实的听众”。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敢想、敢做、敢说,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新,批评的价值,然后抓住有效的生成资源,成为学生探究问题、发现规律的新起点,使他们产生积极主动的冲击式欲望,并通过鼓励、喝彩,满足学生情感的需求。这样,学生通常会大胆地猜测,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进而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发现与创新。

上一篇:班主任优化管理艺术 下一篇:新时期下职校班主任工作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