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时间:2022-02-14 10:19:25

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 要:从1993年“三金工程”的正式启动至今,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成就显著。即便如此,当下电子政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建设中出现了使用效益偏失、法律构建滞后、运行存在安全隐患、资源整合困难等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围绕电子政务在行政领域产生的影响做出简要评述。

关键词: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分析

1.引言

信息技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就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概念的提出是与电子商务相对应的,它起源于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自动化办公。电子政务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政府机关内部通过网络与电子技术设备实现政务信息的收集、处理、传播、共享、储存,从而达到高效行政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指通过电子政务缩短与社会群众的距离,为人民的政治参与拓宽平台与渠道。

2.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2.1发展迅速,覆盖面广。在电子政务应用的十多年中,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强化其构建力度。据北京大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建设和发展电子政务时间在五年以上的地方政府占51.4%,建设和发展电子政务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地方政府占84.92%,而仅有8.38%的地方政府尚未开通电子政务。从开展电子政务资金投入方面分析,在接受访问的地方政府中,有30.86%的地方政府在该项建设上投入的费用超过一千万,超过75%的地方政府所投入的费用在五十万元以上,只有24.57%的受访政府所投入开展电子政务的资金不足五十万。

2.2东西部地区发展程度不同。由于受到历史、地理、国情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水平总体上要滞后于东部地区。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东部地区高达63%的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的时间超过五年,中、西部地区开展电子政务的时间超过五年的比例分别为57%和37%。在资金投入方面,有46%的东部地区政府所投入的经费高达一千万以上,而这一数据在中、西部分别是27%和19%。

3.存在于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3.1电子政务效益偏失

3.1.1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是政府,社会获益少。上文提到,电子政务的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政府内部办公电子化,二是指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平台。这两方面不仅是电子政务的内涵,更是推进电子政务的宗旨。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公共部门政绩的有效性。然而,电子政务开设的更大意义在于缩短政府与社会公民的行政距离,在这一方面国内电子政务的进展远没达到理想的效果。虽然绝大部分省份政府都开设了门户网站,但是这些门户网站大部分只是摆设,网站内容陈旧,更新慢,部分网页难以打开,对于网民在网站的留言、请求回应迟钝,甚至置之不理。

3.1.2政府公信力不升反降。开设电子政务的最大目的就是拉近公共部门与群众的距离,促进干群的交流与沟通,更好的使政府及官员位于人民的监督之下,构造廉洁高效、让群众安心的政府。事实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至今不但没有有效的树立政府亲民的形象,反而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双方矛盾,政府公信力一降再降。原因在于:(1)政务信息透明度低。群众参与政治活动需要政府制定和执行决策的透明化与民主化,需要信息的公开与共享。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基层政府部门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关起门来制定政策”,一些人在维护人民利益的旗帜下却维护着某部分人的私利,而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封堵真实信息。[1](2)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监督机构与制度的缺失,导致政府处于无牵制状态,缺乏内在驱动力迫使政府规范其网络行为,未能及时对网民要求做出回应。

3.2法律构建的滞后

法律是规范政府及公民言行的客观准则,是一切事物运行的基石。但是法律的制定具有一定滞后性,尤其是在中国。从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整体情况看,电子政务起步较晚,立法也相对滞后,虽然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但仍旧不完善,部分领域存在法律“真空”。

3.3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在现实环境还是虚拟环境中,信息的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并且也是最棘手的。电子政务的运营与推广意味着公共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来处理政务信息,虽然高效,但也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根据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与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提供的《2007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91.4%,为历年来最高;多次感染病毒的比率为54%,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2]

3.4政务信息与资源难以整合

纵观前20年的实践经验,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并非一帆风顺。资源本身的复杂性、政府管理体制的滞后、监督机制的缺位以及公众对于信息公开的恐慌都是制约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因素。[3]

4.对策与建议

4.1以“公共服务”为行为向导,优化电子政府建设。

服务型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依托政府网站作为其载体。政府网站打破了行政距离,宣传政务信息,听取网络民意,实然成为一座联结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公共部门始终应以公众利益最大化为组织目标及行为导向。在传统的行政组织中,中间管理层是信息技术落后的产物,它的存在既延长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更容易造成信息的泄露与失真。通过电子政务应当便利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之间的直接沟通,逐步缩减信心传递的时间与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管理幅度,促使上下层之间能够在节约时间与精力的情况下及时获悉彼此的动态。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 “专网”、“内网”和“外网”三网并立模式,到目前为止,国家级电子政务网络结构一直沿用此模式,而很多地方政府也主要以此模式为参照模型推动电子政务进程。本文建议“三网模式”可以在副省级以上的政府部门中保留,而地级市以下的政府部门由于其“信息”量很少,服务职能比重很大,可以鼓励他们直接在互联网上建“办公业务资源网”,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项目,以节约社会成本。

4.2加强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建设。

法治环境的构建与维护对于任何一个领域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开展与强化电子政务领域的法制建设既要保证政务电子化符合实体法,也要符合程序法;既要遵守有形的法律,也要受到道德的制约。法治部门应当推进电子政务立法的进程,严谨法律条文,明确立法规划,确立有效的立法评价及监督机制,减少法律缺陷与漏洞。

此外,要对国家政务网络的界定、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府电子文件的存档管理、政府电子文件的法律效率力、政府信息主管的角色定位、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目录体系等问题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固化。

4.3扩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硬件”投入。

上述论述指出东中西部地区在电子政务领域存在差距,为了防范电子政务出现地区间的“信息鸿沟”。国家应扩展和提升电子政务在中西部地区的普及度和适用性。东部地区需要及时持续的向中西部地区的输送电子政务领域的技术与人才,而中西部地区则要利用信息化的“后发优势”,借鉴效仿东部发展经验,并且因地制宜,开辟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4.4培养与提升行政职员信息技术能力

技术的实施与落实是需要依靠每个岗位中的工作职员的行动力。行政人员自身能力的优劣决定了电子信息技术是否能发挥最大功效。构建电子政府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公职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通过培训电子政府运行中的实际操作,改善公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优化公务员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得电子政务的绩效能够在长时间范围内保持稳定并初步提升,也适应了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需要。[4](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旭.我国网络问政中政府公信力不足问题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13(5):88-91.

[2] 何振,曹丹.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湘潭大学学报,2009,33(3):10-15.

[3] 牛力,李月,韩小汀.我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3,32(5):170-175.

[4] 刘春海.论电子政府与中国行政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4,23(3):48-49.

上一篇:试析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与对翻译的影响 下一篇:炫耀性消费与中国式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