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2-12 09:47:36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解答一道数学题的开始就是审题.因此,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意识

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意识,能够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全面地了解题目条件,从而利用条件快速解题.首先,要指导学生准确理解题意,也就是培养学生审题的准确性.在审题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对题目中所提出来的条件、定义以及方程或者公式进行正确的理解,谨防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学生还要对题目进行深入挖掘.有些题目中隐藏了部分条件,如果仅通过显性条件解题十分困难,或者无法解答.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整体把握,充分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一道数学题是整体知识点的体现.因此,在审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全面的角度,将一道数学题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考虑所有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并进行综合思考.

在初中笛Ы馓夤程中,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解题习惯,就容易因为思维定式导致思维受到局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保持思维的灵活性.数学问题有一个特点就是凡是出现在题目中的条件一般都要用到.也就是说,根据题目条件,能够大概推导出题目的解题方向,从而找到解题思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审题的严密性思维.实际的数学题目描述形式十分丰富,学生所要做的就是从这些丰富的信息中挑选出那些与解题相关的数学知识,而剩余的信息多数是干扰信息.前者就是解题条件,需要学生运用缜密的思维去思考,对这些条件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审题过程应是有顺序的.学生只有在审题过程中足够仔细,才能顺利解答题目.

二、提高学生审题的主动性

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审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审题过程进行引导,但是不要进行过多干预.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样,通过审题可以区分出来.教师可以对一些在审题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但要掌握一定的度.例如,现在有A,B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驶向丙地,已知甲到丙的距离是360km,乙到丙的距离是320km,A车的速度比B车快10km/h,最后A,B两辆汽车同时到达丙地,求A,B两辆汽车的速度.在看到题目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题中的描述和条件,再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审题过程.

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掌握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在解题之后引导学生对审题过程进行回顾.回顾审题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思路,加深解题印象,从而在以后的审题、解题过程中快速找到对应的知识.回顾审题过程,需要学生发散思维,联想所有可能的情况和知识点,甚至可以对题目进行改编,增加自己解题思维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细致有序的观察能力,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熟练运用.

三、抓住题眼,注重题设条件与结论的联系

审题的过程就是抓住题目关键信息进行解题思路的梳理,从而完成对题目的解答.一道数学题是一段完整的话,要想读懂这段话,准确地解答,需要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也就是题眼.例如,一个商店批发了一些暖壶,每个暖壶的价格为17元,售卖一段时间之后,商店为了提高利润,如果将每个暖壶的价格提高到21元,每个月可以卖出370个,如果每个暖壶卖26元,则每个月只能卖出220个.那么商店每个暖壶应该卖多少钱才可以保证每个月获得最大利润?在这道题中,要想正确解题,就要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这是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可以设每个月卖出暖壶y个,每个暖壶的价格为x元.然后列出方程进行求解.通过进一步审题发现方程满足一个关键条件就是经过两个点(21,370)和(26,220).抓住这个关键信息,学生就能顺利地解答此题.

在审题的时候,学生还要能将题目中的假设条件与最后的结论联系起来,从而找到解题思路.实际上,题设与结论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恰恰是解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要学会挖掘这样的联系.总之,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使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挖掘有效信息,对题目条件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调查分析 下一篇:Smiling Faces in Shigat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