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标任务和目的 促英语教师教学观

时间:2022-02-10 09:08:48

看课标任务和目的 促英语教师教学观

[摘要]长期以来,一线的教师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摸索着怎么去转变观念。怎么去教授高中新课标的教程,怎样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怎么去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一系列的问题都在一线教师的头脑中不断地出现,不断地寻找解决的方法,尤其是教授语言的英语教师,大家都在以新标为指引,从课标的任务和目的出发,不断地来改变着自己的观念和思想,真正达到促进英语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标 英语课程目的 英语课程任务 教师教学观

引言:

自2009年湖北正式进入新课改以来,像我们这样来自于一线教学的高中教师一直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摸索着:应该去教授语言系统中的哪些部分?怎么去教授外语这门语言课程?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语言教学观?要回答这些问题,作为来自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直接面对的是教育对象本身:学生这个群体。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新课程标准的任务与目的是什么,有了这一依据,教师才可能从长期的摸索中逐渐让思想发生转变,找到适合于新课标的教师教学观。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以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了解了新课程标准下英语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我们不难发现以前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只重双基: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这一语言目标。教师总是把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作为自己教学的唯一目标,认为那才是语言教学要在学生身上显成效的东西,而忽略了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非语言目标。

问题二:在重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内部,以前我们总是以语言教学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知识可以转化为技能的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所以教师总是把英语学习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放在首位,因为我们知道它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但在语言技能的问题上,我们一直认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是可以单独让学生得到训练提高的,我们一直都在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某一方面的能力而耗费我们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往往忽视了让学生综合运用四种技能来提高语言的能力。其实那是一种人为的把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割裂开来的做法。

问题三:一直以来,我们一线教师过多地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虽然我们知道理论上的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就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没有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我们时时以“这考”,“那考”,“高考”来约束我们的学生,来评价我们的学生。并且我们在整个高中教学过程中,使用更多的是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形成性评价。这就无形中让老师们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去探究学生学习的过程。从而也就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师教学观。

针对以上在英语教学中出现在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形成正确的教师教学观是将来指导我们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保证。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师教学观要求我们做到:

一、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相结合

课标要求英语教师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学只重双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语言目标的教学观,我们要在重视二者的基础上也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非语言目标的教学观,真正实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以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的,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教师要知道语言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发展技能的过程。所以知识和技能既都是语言教学的内容,也都是语言教学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他们是一个相互相成,相互促进的语言学习的合并体。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也不能只重视语言技能中的任何某一方面而单独只为那一方面做强化训练让其提高,而忽略语言技能中的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英语教学中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课标要求教师既要重视教学中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也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过程,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学习者个别因素的差异的原因,我们不能期望每个学习者达到共同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关注每个人学习过程本身,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和感受语言及语言的使用,有利于每个学习者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别化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反思、讨论、决策、解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这种强调学习过程的课程体系中形成了关注学习过程的意识,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了解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自觉监控学习过程,了解学习进展,同时发展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在实际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从过程到结果全程监控;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中,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不能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应该多让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我们一线教师要认清自己在教学实际中所突显出来的问题,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改进自身存在的从行动到思想的不足,或者说是错误,要真正意义上的构建形成正确的英语语言教学观,做到以新课标为指引,完成课标下的英语课程任务,实现英语语言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曹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英语第一册(上)修订情况介绍[M],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室,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英语课程资源动态化地生成 下一篇: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