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审计技术手段提升审计工作成果

时间:2022-02-08 12:43:52

创新审计技术手段提升审计工作成果

一、审计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审计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新的,较之以往更为有效地适应信息化管理条件的审计模式,其核心是计算机审计技术和其他新技术设备作为检测手段的应用。随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等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我们国家审计“金审工程”建设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审计快节奏和高效率的需求。尤其是审计向绩效审计深化,将使得审计人员不光需要关注财务电子数据,还得对环境绩效、工程建设的质量等进行鉴定认证,这些都需要技术手段的辅助才能完成,因此,审计技术创新已事关审计战略的长远发展,审计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信息化审计已经成为未来审计的主流方式。

审计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信息化审计技术的应用,其优势体现在:第一,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可以使审计人员从繁杂的简单数理计算劳动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查找数据背后隐藏的情况,结合审计经验迅速锁定重点审计线索;第二,提高审计程序的科学性和合规性。计算机系统是一套严密的系统,应用计算机审计可以促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保障审计程序的严谨性、规范性,有效地规避人为因素影响审计结果;第三,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作为检测手段就像医院的各项先进设备检查一样,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得出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二、当前审计技术创新过程的体会

近年来,国家审计在审计技术创新工作中作出了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审计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在环境绩效审计中聘请专业机构作污染物指标检测,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租用先进的电子检测设备对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检。通过实践,审计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了几点体会:第一,高度重视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培养是审计技术创新的基础;第二,持续关注新型技术设备的研发和运用是更新审计观念、扩大审计视野的源泉;第三,审计技术创新不能忽视集体智慧。

三、审计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目前审计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一是审计人员技术创新能力和新型技术设备的运用能力不足,包括灵活运用各种相关软硬件,把审计业务知识和计算机运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新型技术设备的理解和运用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二是计算机审计的信息化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包括计算机软件本身的实用性、灵活性,计算机审计专业网络的覆盖性;三是部分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普及程度较低,尤其是县级涉农涉林的单位,信息化技术落后,利用新技术审计需灵活变通;四是信息化专业设备购置的经费准备不足;五是审计人员的观念更新滞后和新技术的知识储备不足。

实现审计技术创新的四条途径:

第一,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是创新审计技术手段的基础,可以借助外力和内力针对不同结构的审计人员举办培训班,此外还可以借助高校师资力量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相关培训。

第二,不断完善和优化审计技术创新环境。使各种计算机审计软件能与审计工作现实更加紧密的贴合;建立远程交互审计网络等,使审计人员能够在运用遇到障碍时及时获得技术支持和问题解答,能够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的运用深化绩效审计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三,加强与被审计单位事前沟通。对被审计单位的技术运用进行了解、学习,获取被审单位的数据结构和管理系统信息,从中分析出审计所需的相关信息,便于做好审计方案准备和技术准备。

第四,构建审计技术创新的先遣队伍。审计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实现的,需要有一部分具有现代审计思路和技术能力的干部队伍先行实践才能摸索出一套经验和方法,因此,构建一支先遣队伍,搭建必要的工作平台,才能迎接好审计技术创新的挑战。

(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

上一篇:计算机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搞好涉农资金审计力促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