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与迁延性肺炎的关系

时间:2022-02-06 09:18:30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与迁延性肺炎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与迁延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大叶性肺炎的住院患儿83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的全身抗生素、对症等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BAL)治疗。1月后随访患儿肺部炎症吸收情况。依据迁延性肺炎定义,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与迁延性肺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大叶性肺炎患儿中6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发生率150%。对照组大叶性肺炎患儿中11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发生率255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大叶性肺炎;纤维支气管镜;迁延性肺炎;儿童

作者单位:475000 开封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近年来,儿童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发病率明显增加[1]。其不再单指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变,而是指由细菌、支原体、病毒混合或单一感染的多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急性肺组织炎症[2]。急性期黏液栓阻塞、气道黏膜糜烂、肉芽组织增生、支气管开口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等改变是演变为迁延性肺炎的主要影响因素[3]。临床即使在疾病早期给予规范全身抗生素进行治疗,部分患儿病程仍迁延超过1个月,因此探讨如何减少大叶性肺炎病程迁延甚为重要。开封市儿童医院自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患者40例,并与单纯全身抗生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43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缩短病程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开封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83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大叶性肺炎诊断均符合: 《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大叶性肺炎诊断。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大为12岁,最小为1岁5月,平均64岁;临床表现:咳嗽40例,发热40例,喘息者2例;X线检查示单侧肺叶累及36例,其中左侧肺大片状阴影为主者15例,右侧肺大片状阴影为主者21例,双肺均有大片状阴影者4例;肺不张者7例,胸腔积液者8例,胸膜改变者3例。外周血WBC最高283×109/L,最低56×109/L,平均1126×109/L,CRP最高180 mg/L。最低10 mg/L,平均464 mg/L。对照组43例,年龄最大为128岁,最小为1岁1月,平均67岁;男21例,女22例;临床表现:咳嗽43例,发热43例,喘息者3例;X线检查示单侧肺叶累及38例,其中右侧肺大片状阴影为主者24例,左侧肺大片状阴影为主者14例,双肺均有大片状阴影者5例;肺不张7例,胸腔积液者9例,胸膜改变者4例。外周血WBC最高268×109/L,最低67×109/L,平均1058×109/L,CRP最高168 mg/L。最低8 mg/L,平均438 mg/L。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及血WBC、CRP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例数 男/女 年龄(岁) 发热(n) 咳嗽(n) 喘息(n)

观察组 40 18/22 64±14 40 40 2

对照组 43 21/22 67±12 43 43 3

注:P>005

表2 两组实验室资料比较

胸部X线表现

单侧肺浸润(n) 双侧肺浸润(n) 肺不张(n)

WBC(×109/L)CRP(mg/L)

观察组 36 4 7 1126±21 464±115

对照组 38 5 7 1058±23 438±104

注:P>005

12 入选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时病程不超过1周予头孢霉素类加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病程4周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随访患儿病程≥1个月,为迁延性肺炎。

13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所有患儿术前由家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6 h禁食水,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002 mg/kg,安定02 mg/kg。用1%利多卡因在鼻腔和咽喉部喷雾作局部表面麻醉。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2种纤维支气管镜(根据患儿年龄,选用不同外径的BFKFPEXP40和BFKFPE3 c40)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后,气管内滴入1%利多卡因05~10 ml局部麻醉[4]。同时给予鼻导管吸氧,心电、呼吸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应用0125%甲硝唑经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黏膜局部病变处及影像学显示肺病变局部进行支气管冲洗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2~3次,每次5~10 ml。若支气管开口肿胀狭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注入;若管腔分泌物黏稠形成黏液栓,支气管肺泡灌洗时加入盐酸氨溴索15 mg。根据患儿气道黏膜损害程度决定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isher精确概率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与迁延性肺炎的关系 经纤维支气管镜反复灌洗后观察组4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6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发生率150%。对照组43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11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发生率255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3 两组迁延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上一篇: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及诊治分析 下一篇: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