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探析

时间:2022-02-06 07:01:24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探析

【摘 要】谈“德育”必先明其“德”,再谈其“育”。“节制”是古希腊四主德之一,美德“节制”在于合理地把握好“度”。对待大自然亦是如此,人类开发利用大自然必须有节制,保持在合理的“度”之内。要把握好对待大自然的“度”,需要先明确生态系统具有的价值,再知晓其价值就需要借助教育。本文着重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与生态价值具有的内在联系。试图表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以生态价值为取向,能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美德,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然不仅能给人类带来经济价值,它还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的无数物种需要以之为生存载体。

【关 键 词】生态文明;生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39-02

一、生态价值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客观的效用关系。李德顺在《价值论》一书中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表述:“价值,是反映价值关系实质的哲学概念。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 这种关系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1]也就是说价值的来源是客体具有的属性满足了人类的情感需要。譬如一朵花存在的价值在于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教师的价值在于给学生带来知识。

既然客体的存在对主体具有效用关系就构成了价值,那么,大自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给人类带来的价值将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经济价值、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等等。经济价值、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等都是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部分价值,而生态系统整体所呈现的价值就是生态整体价值。生态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价值之和,因而人类攫取部分价值的前提是不能使生态整体价值受损。对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提出“自然界的优先”这一命题。他谈道,“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2]从上述可以看出,自然先在于人类而存在,人类以自然为生存发展的基础。倘若自然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态整体价值将受损,人类可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类应该既要看到多样的部分价值,又要看到生态的整体价值。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然而,在推进工业化和市场话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企业只顾眼前从大自然中过度攫取的经济价值,忽视了生态系统具有的生态整体价值,造成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不顾自然规律,盲目地开发利用自然,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现象举不胜举。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人类在内在欲望的驱使和外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更要懂得发展虽离不开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开发利用需要保持在合理的“度”之内,需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以免使自然发生恶的“质”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整体价值

1. 哲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人们在认识各种事物呈现价值的基础上,抽象出价值的一般观念,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即“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5]

价值观既然具有导向作用,如果人类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么生态系统必然遭到破坏。反之,倘若人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整体价值观作为行动理念,那么生态系统将得到良性运转,于人类和万千物种将大有裨益。

2. 教育应以合理的哲学价值观为导向。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人类,那么文化使得人类长足发展。文化理念的传承载体多样,主要当数教育。教育应当以确证价值观为导向,正确以否,其中一个标准是是否符合全人类的利益。生态整体价值观提倡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因而我们的教育应以之为导向。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子集,是一门引导学生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更应担当起传播先进价值理念的重任。笔者认为,虽然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修)的课程内容没有系统化讲述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理念,但是这种价值理念分散于必修生活四本书之中。在明晰生态具有整体价值的基础上,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也提供了进行教学的内容。针对分散的与生态整体价值理念有关的教材内容,笔者想用系统思维梳理出有关遵循生态系统整体价值的内容,并力求将其建构成有内在联系的体系。

3. 与生态整体价值相关的教材内容。以生态整体价值为取向,把四个板块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首先需要厘清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关于四者的关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的一段论述已非常清晰的阐明,即“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6]对此,必修3《文化生活》也有相关论述,即“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7]

笔者在此之上,将四者关系进一步阐述如下:必修一《经济生活》谈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8]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竞争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并不是至善至美的,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不足。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指挥下,企业往往只重视经济利益,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需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干预。当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既是宏观调控,就需要利用到除经济手段以外的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政治是一套规范市场良性运行的强制性力量。这就很自然地由谈市场经济过渡到必修二《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内容。必修二写道“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其基本职能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9]可以说,经济活动的规范需要法律约束下的政府权力的行使。政府权力的运行又可以涉及到《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

相对于上述的经济和政治,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就是文化。必修三《文化生活》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可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10]根据这一定义,哲学价值观是文化的子集,要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建设生态文明,就需要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保护自然的生态整体价值。

综上所述: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哲学价值观)。一定形态的文化(哲学价值观)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政治。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缺失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失效的情况下,片面追求经济价值,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牢牢以生态整体价值理念为指导,用生态整体价值理念统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教学。

注释:

[1]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5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7]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文化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8]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经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9]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政治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0]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文化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78例... 下一篇:梅河口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