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转变

时间:2022-02-05 08:53:55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转变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乐课堂中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人民艺术家冼星海有句名言:“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的确,音乐能陶冶情操,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审美情趣,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特别是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如果与音乐相伴,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对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音乐 新课改 新教育观 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14-02

音乐能陶冶情操,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审美情趣,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特别是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如果与音乐相伴,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我从事多年音乐教学谈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教学课的体会。

一、创设美教学情境,激活学习兴趣

良好的音乐课堂,要引导学生认识音乐赋予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及音乐本身的旋律美、节奏美。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完整地感受和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提高他们对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感受歌曲的美。 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美的学习环境:形象生动的课件、声情并茂的范唱、酣畅淋漓的伴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随着旋律或节奏动一动,甚至教师一个简单的手势、表情,都要让学生有美的感受,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知和欣赏音乐的美。诱发音乐审美感受,丰富他们的审美情感,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变“苦学”为“乐学”,将学习转化为审美活动的过程。这样,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二、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课程

更新观念是实施课改的前提。要想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把握五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体教育观;面向学生每一方面的全面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主体教育观;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并重的方法观。新的课程理念,突出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要在课程实施中处理好怎样“教好”和如何“学好”的关系。在音乐教学中应重视体验互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三、音乐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不只是为了教,而更是为了学,即不仅学会,更要会学。在一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音的高低、强弱的感受。例如,用眼睛看:蝴蝶和小鸟谁飞得高,谁飞得低,感受音的高低:用耳听,让学生自己在钢琴上找两个音,听辨音的高低:用手敲,学生敲击打击乐器,要求学生敲出强弱不同的音,学生在敲敲玩玩中自由探索。用嘴模仿,用嘴模仿大雨和小雨、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音的强弱。

四、给学生一个表现、合作交流的课堂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造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张梅玲教授说:“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不能一次求完善,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她的话富有哲理,对我们音乐教学也很有启发。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造表现,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究,给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去大胆设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创造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五、巧用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们得到教师的赏识和肯定时,就认为自己是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就能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当我们衷心赞美别人时,那些赞美的语言会使被赞美者如沐春风、心情舒畅。因此,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使学生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足,增强自信心。比如:“你的歌声很好听。”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才能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并且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音乐课学习中来。有的学生比较胆小,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但他们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和表现,教师就要及时发现并鼓励他们,时间长了,教师给他们的机会多了,他们的胆子自然会大起来,表达也流畅了,怯场和害怕失败的情况也会逐步减少,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高了,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要给学生一种感觉:课堂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展现自己。教师要对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当教师处处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真诚地赞扬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时候,学生的自信心才会一步步提高和增强,成为一个个充满活力和自信的人,这样的学生,即使现在的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但他们有了自信做基石,何愁将来做不出一番成就来。

总之,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以上只是我的点滴体会,在新理念指导下,音乐课堂教学还有很多急需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仍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的音乐课堂一定会百花齐放的。

上一篇:浅析“建构式生态课堂”下有效转变地理学习方... 下一篇:试论新课程下如何改进中学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