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2-05 05:15:51

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摘要】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厌学”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中的“厌学”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改进教学手段,克服学生各种不良心理影响,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 厌学 分析

一、中学生厌学体育的原因

1.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体育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在学前已有做游戏的体验和对周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印象。因此,这容易使得学生把体育理解成为一种欢乐的“玩”。这是他们头脑中的“想象”,而现实的体育课往往会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体育课是教育,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内容,如一些较正规的技术和队列学习。这样就使学生一下子对体育课感到生疏和失望,从而播下“厌学”的种子。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接收了来自五彩缤纷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还会对体育不断产生各种“想象”,而他们总是面对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等“现实”,这让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的程度不断扩大。

2.学生的自身原因。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在学习效果方面有很明显的区别:一是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即一个动作做的好坏立即展现在全体同学面前,且中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较差,有极少数学生甚至连一些体育器材都不认识。因此,有些学生在练习信心时不足,灰心自卑,怕丑退缩,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笨”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二是体育运动需要有一定的运动量,有不少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上课时怕苦怕累。体育教学的目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品质, 勇于拼搏的精神。一个动作的掌握往往要通过无数次的练习,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厌其烦的精神。但在体育课练习中有些学生意志薄弱,敷衍了事。

3.教学内容单一。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和某些教学理论的偏差,在体育教学中的确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各年级所教的内容大体一致,水平相似;体育器材有限,体育课经常是“放羊式”的教学,这让学生更感到厌烦。

4.教学缺乏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的原因。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最明显的区别是:学校体育课是教育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因此,学生会感到和课外体育很不一样,即感到缺乏可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本来不多的可供学生自主性学习、有选择的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再抹杀掉的话,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感到体育教学的限制,则逐渐产生厌倦。

5.学校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目前,中专学校还存在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的严重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太差,器材器具太少,造成了体育教材选择方面缺乏多样化,而使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二、对策探讨

1.改善教学情况。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一些有趣味、竞争、实用的易学易懂的动作或运动项目,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另外,教师也要适当地给学生讲解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补充一些学生想掌握的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且对学生要求不要过高,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信心。

2.改善教材。只有全社会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对体育的重视和投入,才能消除体育“厌学”问题产生的体制性原因。也只有提高重视,加大投入,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教材的选择尤其重要,若教材难度大,容易造成学生可望不可及,失去学习信心;若教材太容易,容易造成学生举手可得、不求上进的心理。所以,教材安排上要循序渐进,因人施教。

3.正面宣传,提高认识,培养学习动机。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对人身体、心理及智力的良好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不只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我们要把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统一起来,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4.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上,首先要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善于从心理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成不变的命令式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课堂气氛缺乏活力,这种教学环境会让学生望而生“厌”。其次,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适当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所谓“放羊式”教学,就是体育课上让学生想“选”什么项目就“选”什么,这种“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选”,是有调控的“选”。调查结果表明,喜欢“放羊式”体育课的学生占90%。实践表明,“放羊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运动习惯,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有效方法。

总之,消除中学生厌学体育的心理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教师的一项费时、费力的艰巨工作,特别是在新的体育教改模式下,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立.论体育厌学与素质教育[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

上一篇:多媒体运用让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下一篇:中学信息技术课在网络时代的引导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