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的“五步曲”

时间:2022-02-03 03:30:59

提高课堂教学的“五步曲”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简单,过程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的效果则表现为低效或无效,从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而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

[关键词]提高 课堂 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简单,过程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的效果则表现为低效或无效,从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而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

1 课前交际,拉近师生距离

课间十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欢乐而短暂的。怎样把一颗颗年轻的心从沸腾的操场拉回课堂中来呢?这时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周围的换境,从学生身边谈起,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适当即景闲谈,就能使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使不应兴奋得到抑制,而相应兴奋被激活。而教师亲切的教态,对全体学生关注的眼神,激励性语言,更能起到引导调节的作用。

2 课始激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角望”,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沐浴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

2.1 创设情景导入。情境导入法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想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2.2 巧设疑难导入法。质疑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也是学习上有兴趣的一种表现。教师应对学生的质疑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帮助,引导他们自己解决疑难。

2.3 设置悬念导入法。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从而造成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心态。

3 课中调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上,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学生也不能无所顾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适时调整课堂的起伏、快慢、收放、疏密、动静的变化,具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定力。当今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普遍缩减,使得教学比以往更加困难,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高度参与教学,我借鉴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3.1 提问答写策略。在课堂上提出一个要学生们思考的问题,如“关于五彩池,你想了解什么?”“你还知道李白的哪些诗?”“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作点个人笔记。充满信心地提问,并希望所有的学生写下来。

3.2 凝神讨论策略。当我们看到有部分学生写完答案时,就宣布:“今天就写到这。”不要等所有的学生写完,保持活泼的节奏。学生们很快就会意识到在这类活动中,并非一定要把所思所想全部写下来。告诉学生们,我们希望有学生能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让大家分享。然后问谁可以第―个试试,并随后请大家参与讨论。不要让讨论持续太长,当我们感到参与率在下跌时,就换一个话题。―个简短快捷的讨论比起―个拖拉冗长的讨论要好。

3.3 组队共享策略。要求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后就近组对,共同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笔记。让他们挑选自己的搭档,目的是帮助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学生们必须练习这种自我管理。告诉学生们,“你们只有几分钟的分享时间,现在开始!”口气如同开展一场比赛,以此来增加他们的课堂活力。当看到有两三组完成了任务,就宣布:“请注意只有几分钟了”或“请到此为止”然后把全班学生聚拢,即使有些学生几乎还没开始行动,那也用不着担心。学生们最终会明白,你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小组交谈,他们将学会迅速地进入讨论状态。

3.4 凝聚学生注意力的讲解策略。不要等待学生们都安静下来,并准备就绪听你讲解。可以提问:“谁可以把你与你的伙伴交谈的内容与大家分享?”把这样的提问当作一个台阶,开始一场凝聚学生注意力的讲解,并用这样的语言结束讨论:“这里有我的一些看法”注意声调音量,对那些解散分享组行动迟缓的学生,足以起到命令作用。不要重复所说的,也不要露出不悦。给学生一些机会适应你的快节奏。

4 课末总结,教会学生反思

老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更要让学生逐步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收获,体验成功。每节课末,我都试着让学生回顾我们所做的,写下自己的几点收获或感想,并建议学生可以使用以下的任何一句开头: 我学到了……我惊讶的是……我开始在想……我再次发现……我感到……如果下次,我将……然后让学生在组内或班级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把鼓励和赞扬送给别人也送给自己,学会与他人分享成功的乐趣。形成从经验中学习的习惯。

5 课后拓展,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行之有效的课外拓展,能够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课后设计拓展训练,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在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阅读,去写作……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自己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让学生真正爱上课堂。

上一篇: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探究 下一篇: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