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历史高效课堂

时间:2022-05-12 08:55:38

如何实现历史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从有教改的那一天起就被提及,如何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也是各有高见,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和一浪高过一浪的“减负”声,高效课堂已上升到尤其重要的地步。

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从目前部分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相当陈旧。由于考试评价制度的存在,使得教师追求功利性比较普遍,大纲考什么我就教什么,对于大纲不作要求的内容就让学生课外去看或者根本就不去涉及这块“雷区”。新课程确立了教是为学服务的基本理念,学生真正要学的,就是我们真正要教的。因此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2 加强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

网上有这样的一句话,“学生上我的课睡觉,不是学生的错,怨我讲得不够生动;学生不学历史,不是学生的错,怨我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没有学好历史,不是学生的错,怨我没有教好。”读了之后深有感触。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上课睡觉,学习效果不好,考试成绩低下,和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风格、教学方式等等有很大的关系,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亚夫所说的“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准”。

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是让学生喜欢历史课的首要因素。“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历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理论学习,经常阅读一些教育教学专著和杂志,注意个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素养的提高,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及时的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多媒体教育手段,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 有生命的课堂展示是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前提

一节成功的课堂,要想发挥学生的主题能动性,并不是老师一句话不讲,也不是学生们杂乱无章,更不是徒有其表,哗众取宠的“形式”课。我听过一节数学课,课堂上气氛很活跃,一会儿是学生板演,一会儿是学生纠错,一会儿是学生感想,一会儿是学生讨论,所有要求的环节都做了,形式上看,生龙活虎,但从内容看,―个平时只需要十分钟的问题解答竟耗时45分钟还没解答完。一节真正的高效课堂,既要有知识的容量,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泼、紧张、有序、有趣、有量(知识容量),这才是我们要求的课堂,这也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首先,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一个学生如果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想不让他爱上这门课都难。但现实是,历史在科目设置中,以小科目出现的,课程少,分值小,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甚至是学校的重视。所以,这需要我们历史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同时在课堂里,我们注意把他们关心的国事家事融入到教学中,使他们有强烈的历史认同感。这样,他们才会抛弃传统的观念,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历史科目。有了认同感,自然兴趣就会产生。

第二,珍惜、呵护学生的创新思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另类思考的孩子,课堂上也好,在一部分开放型题目中也好,学生的回答常常使我们意想不到,这里有许多贴近题意的正向回答,但也有许多不太贴近题意类的逆向思维。不论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我们都首先应该尊重他们,然后把他们积极引导到正向思维的导向上。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能排斥那些有另类思想的学生,积极鼓励学生敢与思考、敢于表达。

第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在每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强弱,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好坏,一定要教会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小组学生搭配,有意识的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他们充分进行合作探究,以达到以强带弱,以好带差的效果,既能提升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使他们能享受到智慧碰撞的火花。

这样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生命在课堂上焕发多彩的阳光。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课堂里,才能够真正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快乐,才能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总之,高效课堂的实现并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能力,克服种种传统阻力,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让学生在在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情趣,教师树立宏大理想,运筹帷幄,课堂尽在手掌之中,学生自信满满,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这才是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

上一篇:语文,点滴积累的美丽 下一篇:浅谈《红楼梦》人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