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困生心理问题表现及个案转化

时间:2022-02-01 11:59:52

初中学困生心理问题表现及个案转化

[摘要]学困生的形成因人而异,但对于所有的学困生来说,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抑郁心理、叛逆心理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困生的转化也要因材施教。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学困生就能得到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自卑恐惧抑郁叛逆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109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由于学困生长期承受家长的指责、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朋友的孤立,逐渐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若不能及时得到改善,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就以教学中所遇到的几个学困生为例,谈谈在初中阶段学困生不健康心理状态的表现及其转化工作。

一、自卑心理

王某,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在他刚入初中开学报到时,笔者就发现他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男孩。上课时总是安安静静坐着,很少与其他学生交流。下课后也常待在教室里,不与其他学生一起玩耍。后来笔者找他谈了几次话,他很少说话,只是点点头,或“嗯”几声。为了了解原因,笔者请他的父亲来学校,做了一次深入了解。原来,王某小时候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小学三年级时,他的母亲抛下他们兄妹俩离开了家,从此音讯全无。慢慢地,王某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学习成绩也一降再降。面对这种情况,笔者经常主动和王某说话,有几次还把他带回家,拿出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穿。或许是感受到了笔者的真诚,有一次王某主动告诉笔者说,他觉得所有的同学都看不起他,都在背后嘲笑他的妈妈。笔者告诉他,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未来。笔者还有意安排几个开朗的学生主动与王某交往。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王某终于走出了家庭破裂带给他的阴影,性格变得开朗了很多,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恐惧心理

方某,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第一眼看到方某,就从他的眼里读到了一丝惊慌。瘦小的身影总是缩在某个角落,仿佛要把自己藏起来似的。笔者先找来方某小学时的同班同学了解了一下情况,他们告诉我,方某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再加上个头矮小,在学校经常受到其他学生的欺负。笔者找来班长,让他联合班里的几个大个一点的同学,在平时多照顾一下方某,并保护他,不让别的同学再欺负他。笔者也抽空经常帮方某辅导功课,还请班里最负责的学生辅导他学习。一个学期过后,笔者发现方某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一次笔者发现他跟别的同学一起玩耍,并发出了开心的笑声。那笑声,也使笔者的心敞亮了起来。

三、抑郁心理

刘某,女,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初二开学后,笔者发现一向开朗的刘某沉默了许多,上课发言也不积极了,也不太喜欢与别人交流了,作业质量明显下降。课后,笔者试问了几次,她只是说,她不想上学了,至于什么原因却一直不肯说。笔者又找她家长了解了一下情况,她妈妈说,刘某最近在家里也一直郁郁寡欢,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可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笔者又找来与刘某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生王某。王某告诉我说,可能是上学期期中班干部改选,刘某由原来的学习委员落选了。于是笔者先到图书室找了几本由失败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书,推荐给刘某阅读,并让她把读后感说给笔者听。笔者还让她担任笔者所教学科的小组长。过了一段时间,笔者再找她谈话,她终于说出了实情。她觉得落选后很丢人,同学们会嘲笑她,她觉得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笔者告诉她,落选说明她还有不足的地方,应该更努力,争取在下次竞选时表现得更优秀。看到她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笔者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了。

四、叛逆心理

刘某,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衣服、发型都比较时尚,常常一脸的傲气,说话时不屑一顾。上课时,刘某从不正眼看黑板,也从不正眼看老师。没几天,他的家长就主动来学校找到了笔者,告诉笔者,刘某是家里的独生子,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时候也还算懂事,但就是自尊心太强,喜欢别人顺着他。小学六年级时,跟刘某最要好的朋友的钱丢了,班主任找他去了解情况,问他有没有拿。他觉得受了委屈,当场就从班主任的办公室摔门而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但他特别喜欢足球,对足球明星如数家珍。于是笔者开始搜索各类足球信息,恶补足球知识。一次班会课上,笔者播放了一场世界杯比赛的视频,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来,笔者有几次在刘某面前有意谈起足球,和他聊一些足球知识,并对他的见解大加赞赏。慢慢地,他开始接受笔者的一些建议,变得不那么叛逆。由于学习底子不薄,在笔者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刘某的成绩逐渐赶了上来。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本县的重点高中。看到一个学生因自己而步入正途,心里的那份暖意,不是别人可以理解的。

每个学困生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如果能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学困生也能变成学优生。

上一篇:论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中的开展 下一篇: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