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02-01 11:50:46

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出院在家自行抗病毒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患者居家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抗病毒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069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是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抑制了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合成所致[1]。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2]。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临床主要分别应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但由于疗程长、费用高等因素,尤其是干扰素不良反应大,往往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导致治疗中断和治疗失败。对200例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调查及综合评价。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1月~2011年1月使用核苷类似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200例,抗病毒治疗1个月以上,病程1~8年。年龄23~56岁,男160例,女40例。其职业各个行业均有。适应症:HBV病毒104/L以上,肝功能:ALT/AST在正常值2倍以上的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重症肝炎等均可。

常用的有拉米夫定(贺普丁)、阿德福韦酯(贺维力)、恩替卡韦(博路定)、素比夫(替比夫定),治疗剂量1粒/日,定时服用,疗程至少2~3年。服用药物为口服药物,方便,不良反应少,适用范围广。

存在问题

心理负担过重:患者感染乙肝后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导致心理负担过重。部分患者由体检发现,担心乙肝病毒传染而减少社交活动,担心影响学习、工作、婚姻而忧郁焦虑、恐惧,害怕他人知道自己患病,心理敏感,常感到受人歧视,丧失自我价值感,主动疏远周围人群,住院后不愿让亲友知道。本组病例均不同程度存在上述心理问题,加之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还有复发及耐药的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治疗困难,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的依从性,部分患者不愿抗病毒治疗,或治疗一段时间后因害怕病毒变异自行停药。

医疗费用:目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主要选用核苷类药物,疗程至少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药品价格贵,仅有极少数品种列入医保范围,治疗费用较大,影响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部分农村患者及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阴费用问题而停药。

对疾病认识不足:研究表明,疾病和治疗的水平与患者治疗依从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3]。缺乏疾病基本知识以及对治疗方案不理解,治疗的依从性差,不能正确认识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如不规则服药、药物保存不当、自行减少药物用量,使治疗效果变差,病毒复制多活跃甚至病毒变异,出现肝功能损害加重。特别是自行停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出现肝功能失代偿甚至危害生命。本组患者有3例服阿德福韦酯片自行隔日1次服用,2例患者剂量减半,3例自行停药,本来HBV-DNA已经转阴,出现肝功能损害加重,1例自行停药后出现肝功能失代偿、重型肝炎。

盲目就医:部分患者不到正规医院就医,听从广告盲目用药。本组有6例患者因盲目长期使用中草药、广告抗病毒药达3个月以上,导致肝功能损害加重,出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黄疸均升高。

护理对策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采用劝解、疏导、暗示等心理支持的方法,增强患者心理应对能力,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细致地讲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预防、预后、坚持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通过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来增强患者的信心。

健康教育:①必须正规治疗:教育患者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治疗下接受抗病毒治疗,是阻止乙肝发展的唯一有效手段。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已是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配合医生向患者讲解疾病基本知识,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使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战胜乙型肝炎的信心。③用药依从性教育:教育患者坚持抗病毒治疗,定期复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让患者了解抗病毒疗法是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乙肝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保肝、降酶、调节免疫等,抗病毒至关重要,成功的抗病毒治疗可使患者肝功能稳定,减少传染性,能够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同时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不规则用药、擅自停药的严重性轻则延误病情,导致治疗失败,重者可导致肝功能损害加重甚至肝功能衰竭而危机生命。本组不规则用药及自行停药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重新开始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提高,病情趋于稳定,均取得较好疗效。④药物知识宣传:用药前向患者讲述药物的剂型、作用机理、不良反应,药物的保存、服用方法、时间。特别强调不规则用药、突然停药的危害性。

结 果

本组患者200例,有10例失访,50例已完成抗病毒治疗,能做到3个月定期复查,124例目前仍然接受治疗,其中有11例家住感染者在接受教育后均进行了正规治疗,有5例在读学生休学1年进行治疗,HBV-DNA已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继续上学,大部分患者边抗病毒治疗便继续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讨 论

抗病毒是治疗乙型肝炎的关键,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心理应激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因素,引导正确就医,做好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按正确的疗程、剂量、方法进行抗病毒治疗,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梅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的健康教育[J].临床误诊误治,2008,12(21):85-86.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19(1):56.

3 冯辉,何国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891.

上一篇: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36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氩离子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