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教育体制给力香港教育国际化

时间:2022-01-25 10:50:19

开放的教育体制给力香港教育国际化

香港的教育从九十年代末期,特区政府就开始逐步改革旧式的教育体系,加强了正规教育多种形式相互街接,配合和交融,拓宽教育空间,淘汰旧式学制、办学形式,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变单一为多元,使香港教育逐步与国际化教育接轨。

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港英政府或迫于香港公民对教育的强烈渴望,或迫于对经济腾飞所需人才的极度需求,邀来基督、天主等六大教会的掌门人,确立以教会,各社会团体的优势办教育的方略,香港各地各团体兴办学校风起云涌,绵延至今。如:香港的真道书院是基督教会创办,福建中学是由旅港的福建商会团体创办,而保良局附属蔡继有学校则是由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机构――保良局创办。

学校性质的多元化

香港的学校从管理与经费来源看,中小学就可分为六类:一类是官立学校,它主要是由政府办管,教师享受公务员的医疗、住房等优惠待遇;二类是私立学校,这类学校学生需交学费,每月少则三千元,多则上万元,政府无明确的政策支持与导向,此类学校都是一些名牌学校联办,成“一条龙”服务;三类是津贴学校,此类学校由非牟利办学团体出资,政府承担教职工薪金和经营经费;四类是直资学校,其开办经费主要由办学团体出,政府给予适当的经费支助;五类是国际化学校,主要由各国或团体来港举办,政府在校舍征地上按划拨支持;六类是一体化学校,主要是政府将办学理念接近,办学效益较好的中小学连接起来组成,让学生有直接的升学机会。

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香港基础教育是采用生本教育和全人教育为目标的多元化课程设置体系,注重社会服务,体艺发展和与工作有关的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只有课程设置引领,没有统一设置的要求,各校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程的设置、选择教材。学校办学自较大,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推行选择性的教育,学校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生有较大的选择性学习空间。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形式多样,学生活动参与度高,使香港的教育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化。

上一篇:香港中小学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下一篇:日本校长的选拔与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