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时间:2022-01-15 03:49:17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化学课堂上注重教学引入、优化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及巧用心理效应等方面,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构建起高效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引入 多媒体 心理效应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推进,那种通过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它违背了教学的规律。要彻底贯彻新课标的思想,提高教学效率,必定要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取代“满堂灌’的授受式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达标或超标完成教学任务,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人认为,要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学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成功的课,有效的教学引入十分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引入方法得当,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在动力,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重视教学新课引入环节。引入的方式有多种,如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型,故事、新闻等相关事例型,实验演示型等。新课该选择何种引入方式,教师需根据不同课程内容深入思考,选择合适、恰当的方式。如在学习碱金属――钠时,可以采用趣味小魔术“滴水点灯”引入新课。用水怎么能点着酒精灯呢?生动直观的实验现象一下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搞清楚水能点火的原理,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就能轻松地达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法、学生自主学习法。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施教之功,贵在主导,妙在开窍”,要坚决摒弃“满堂灌”式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相互讨论、协作研究,使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实践活动,总结化学规律,领悟化学原理。例如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一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由教师直接给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学生只负责记忆,这样学生只是表面上掌握了概念,不能从本质上理解为什么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却不同,进一步就会思考为什么不同,从而分析得出不同的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同而导致导电性不同。让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分析出电解质的强弱之别,学生从感观认识中分析、总结得出概念,这样的学习效果相比教师直接给出概念有天壤之别。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以其能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等强大的优势,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成为了当前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其形象逼真的模拟,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例如在“盐类的水解”这一节,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对盐类在水中电离及各微粒的结合情况进行展示,使学生从微观上直观地认识了盐类的水解,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的理解,使学生能进一步灵活地运用。除此,还能有效地扩大知识量,优化实验,如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演示时间长等缺陷及能有效模拟一些危险性实验。

虽然多媒体以其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的,但是过分地使用多媒体也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弊端。有的教师太依赖多媒体,上课时,只播放多媒体,很少讲解甚至不讲解,这样就本末倒置了,达不到效果。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而不是滥用,要坚决摒弃由“机灌”代替“人灌”的教学方式。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巧妙地、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四、巧用心理效应,加强学生的记忆

知识是否掌握,记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点。如果不重视记忆,今天教的知识,今天掌握,明天忘记,那就相当于没教。心理学里有种记忆现象称为蔡加尼克效应,指半途而止的工作让人记忆更深,回忆更快。在化学教学中,可使用蔡加尼克效应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教学的质量。如在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及空间来取代教师一味的讲解。

总之,化学课堂上能落实好这几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就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真正构建起高效的化学课堂。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应让学生脸皮“厚”起来 下一篇:七年级快速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