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为主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

时间:2022-01-12 10:51:26

中药为主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

(中山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目的:探讨以中药为主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肝Ⅳ号(茵陈30 g、生黄芪30 g、当归12 g、赤芍60 g、生地15 g、丹参30 g、陈皮12 g、大黄15 g、大腹皮30 g、焦三仙各12 g、炙甘草9 g)1剂/d,分2次空心温服;阿拓莫兰1 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推注,疗程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中药;阿拓莫兰;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68-01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确切的治疗途径。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以中药肝Ⅳ号为主联合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55例,同时设对照组观察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11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慢肝Ⅳ号联合阿拓莫兰(观察组)55例,男36例,女19例,年龄20岁~54岁,病程3 a~18 a。对照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22岁~53岁,病程2 a~17 a。所有患者血清HBsAg、HBVDNA定量均为阳性。治疗前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包括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肝太乐,必要时补充白蛋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1次/d,连用28 d)及中药肝炎Ⅳ号(茵陈、生黄芪、葛根、丹参、大腹皮各30 g、赤芍60 g、生地、大黄各15 g、当归、陈皮、焦三仙各12 g、炙甘草9 g),1剂/d,分两次空心温服。观察组可在一般常规治疗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胸腺肽、凯西莱等。在用药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

1.3疗效标准显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TBIL较前下降75%。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TBIL下降50%。无效:TBIL下降不足50%或反升,不论临床症状改善与否。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方面的变化:观察组用药后有8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上述反应均未作特殊处理,继续用药后自行消失。在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体征缓解及并发症发生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至疗程结束,观察组显效46例,有效5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19例。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多伴有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持续存在,可进一步加重肝损伤或致肝功能的衰竭。祖国医学认为,高黄疸的发生是以湿热熏蒸为病理基础,淤热内结于阳明胃腑也是黄疸发生的重要因素,故治疗上多以清热利湿、活血解毒退黄为原则。我们对治疗组加用中药肝Ⅳ号,每日一付。方以四物汤为基础加减。茵陈清热利湿,为古今退黄之要品;大黄活血、清热泻下,脾疫毒之邪从大便而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有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降低奥迪氏括约肌张力的作用。大腹皮消胀利水,使湿热从小便而出。生地、丹参、赤芍凉血活血解毒祛瘀: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临床证实,重用赤芍退黄疗效显著,与茵陈、大黄等药物配伍更有协同作用,对降低ALT、TBIL和DBIL有显著效果,并能较好改善症状和体征。黄芪、陈皮补气理气,保护脾胃,对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而阿拓莫兰系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具有特殊结构的三肽即含巯基(SH)、γ谷氨酰胺键及甘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肝细胞膜,具有明显的抑制脂质过氧化、恢复细胞功能、保护细胞内的重要蛋白质、防止巯基氧化而导致的蛋白质变性等作用。其与中药肝Ⅳ号合用后能起协同作用,并减少其使用过程中副作用的产生。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药联合阿拓莫兰能通过改善肝脏微循环,恢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促进损伤的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在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以中药为主,配合阿拓莫兰的解毒退黄作用,可减少临床用药、对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刘坚,王伯祥.治疗肝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0(3):165.

[3]王伯祥.中医肝胆病防治大全[M].台北市:正中书局,2000:997-998.

[4]王良骏.重用赤芍治疗肝病之近况[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4):255-226

(收稿日期:2009.01.16)

上一篇: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