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对“意识形态”的扩展认识

时间:2022-01-08 07:54:58

社会学视角下对“意识形态”的扩展认识

摘要: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意识形态”的概念束缚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之上,并将其当做否定性的概念来对待。这就使得此概念与一般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现象相去甚远。因此,在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外延进行扩大化处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进一步在社会学视野下梳理各种意识形态理论,从而指导人们以更为广泛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现象。

关键词: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指涉的内容丰富繁多,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领域的著作中我们往往会与各种有关“意识形态”的论述不期而遇,政治学自不必说,就连广告学也为其创造了“意识形态广告”一说。正因如此,有人才会担心对这一概念的使用恐致“泛滥”。如社会学家布迪厄就拒绝使用“意识形态”一词来代替其“惯习”、“信念”或“实践感”等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含义的概念。与此相对,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则是与科学相对的虚假而保守的内容。它是被视为一个否定性概念来处理的。因此,我们在此试图通过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比照,来进一步对此概念在社会学领域的丰富所指进行更深入地发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在我国被广泛传承,它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而当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联系在一起时,意识形态就带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掩蔽性,它与现实之间形成了一种虚假关系。另外,马克思主义下的意识形态在我国则更多地被人们理解为一种具有体系化特征的理论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那部分感性意识现象则被这种高于现实的理论形式所掩盖。

当然,我们也应当承认,在同前人的哲学理论展开对话时,马克思、恩格斯确实是从整体性视角出发阐述意识形态现象的,他们所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确实经常指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点。但我们须明确一点,“他们这样使用意识形态概念时,通常是在面对或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杜林和费尔巴哈等的哲学理论。”而当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仅针对这些哲学理论时,他们的意识形态概念若依旧占据哲学、政治和法律等理论高地且居高不下的话,就未免会引导人们忽视对一般社会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现象的关注。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概念是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比照而言,在曼海姆、福柯等人的社会学理论中,我们能够更多地看到一种对一般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现象的关怀。

(一)曼海姆的观点在意识形态学说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从其知识社会学的立场出发,对意识形态概念作了多向度的考察。他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一些理论主张,又不情愿做马克思主义的注脚,在许多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拓展和发挥。曼海姆是把意识形态划分在“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这两个范畴内加以考查的。前者认为,“当‘意识形态’这一术语表示我们怀疑我们的论敌所提出的观察和陈述时,这一概念的特殊含义便包含其中。”此一“特殊概念”主要是在心理层次上“揭底”,它采取一种不脱离主体现实社会境遇的分析方式,这也是总体意识形态分析所需要的。而“总体概念”则试图揭示的是思想体系与主体社会境况之间的关联,它为个体判断建构系统的理论框架。其前提是我们关心的是这一时代或这一集团的整体思维结构的特征和组成。曼海姆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次上对前人思想进行了更彻底、更具摧毁力的批判性分析,因此,这对于我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明显的不同,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福柯在基本方法上的转移,即从历史唯物主义到考古学和谱系学的转移。作为意识形态研究或批判的方法,福柯考古学和谱系学关注的是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差异性和反体系性。因此,“考古学所涉及的范围不构成一门科学,一种合理性,一种精神状况,一种文化”。我们从侧面不难看出,福柯并不是像马克思那样把意识形态建立在阶级性与体系化之上加以考察的,相反,他更多地是借助其“话语”、“知识”、“权利”等概念与意识形态建立起联系。其理论关注点更明显地集中于作为个体的人这里,而不是作为阶级的人身上。在福柯这里,意识形态回归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体到机构、组织)并与特定情境下的各种力量关系密切相关。

此外,虽然布迪厄没有直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但其社会学理论所论述的实践感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含义。布迪厄在对阿尔及利亚农民的风俗习惯、礼仪象征和生活

上一篇:浅析农业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及农业环境污染 下一篇:用安全文化推动预备役部队安全管理工作创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