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小心,别让人当“枪”使

时间:2022-01-04 11:44:23

记者小心,别让人当“枪”使

人们喜欢用见多识广来评价记者这个职业。的确,记者走了很多路,与形形的人打交道,亲历了许多别人见不到的现场和事件,在信息的占有方面总比许多人要多、要快。说让记者小心,别让别人当枪使,会让人觉得多此一举。但多年采访的经历以及耳闻目睹的事实告诉自己,见多识广总是相对的。作为单个的记者个体来说,相对于浩瀚的宇宙、复杂多变的大千世界、知识爆炸的时代,记者的那点经历和知识储备是微不足道的。记者的判断稍一松懈,采访不扎实、不科学,就有可能让别人当“枪”使。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有益的,可以让自己少栽跟头。

一、别让荣誉的光环蒙住眼睛

采访时,记者经常会面对被采访对象一大堆各种荣誉证书、牌匾,这些披在被采访对象身上的荣誉光环常常会干扰记者的判断。

这个教训是笔者刚当记者时从同事那儿吸取的。笔者的一位同事交给编辑部一篇稿件,写的是一位中学普通教师多年来为纠正化学教科书中一处“错误”“不懈努力”的故事。一个普通教师能够发现理科教科书中的错误,这本身就很让人钦佩。这篇稿件中写了这个教师如何克服周围人的嘲笑、不理解、不支持,一个人在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坚持不懈求证自己观点的过程。最后,这个教师获得某某国际奖证书。

如果这一切都是事实,这无疑是一个好新闻。“现在的证书满天飞,对教科书的修改应该有专门的机构认证,而不能是这个所谓国际证书。”“他搞研究,别人不支持没有理由,他个人的说法值得怀疑。再说,这样报道出去,会让他与很多人产生矛盾。”总编看到这篇报道,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和想法。总编出于保护被采访者的善意,也出于多年形成的职业敏感,删掉了不少引发矛盾、纠纷的地方,也删掉了许多形容词。

后来的事实证明,幸亏有这样一位总编的把关,让报纸、也让记者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麻烦。与我们报纸一同报道这个题材的其他几家媒体都被当地有关部门告上法庭,检举到新闻主管部门。原来,这位教师为了求证自己的发现,为了用自己的观点修改教科书,常常耽误了教书育人的工作,还到处说有关部门不支持他的研究。他“坚持不懈”地到许多地方和部门推销他的一家之言,严重干扰了许多部门的工作。当地学校当时也缺理科教师,而这名教师为了一家之言得到教科书的认证,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他偏执的做法没有得到社会认可,于是他想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达到自己的目的。

事后了解和分析,正是这位教师手中的某某国际获奖证书吸引了一些记者的注意,蒙住了一些没有经验的记者。

我的这位同事还是位老记者,她的这次报道经历让我第一次感觉到新闻工作真的有如履薄冰的感觉。老记者尚且如此,自己更应当小心。在以后的一次采访中,当笔者面对某学校在一次全国性读书活动的荣誉证书时,没有心动,而是看到了这次读书活动所掩盖下的违规商业行为――一些人打着某单位的招牌倾销图书。笔者没有写该校重视学生读书活动的报道,而是以《这样的先进招牌要不得》为题,写了一篇批评言论。

记者采访时多倾听不同的声音,错误或许就能避免。记者不仅要睁大眼睛,更要换个视角看待那些荣誉的光环:真正干事业、有追求的人,总是低调的,如果有人刻意拿出各种荣誉证书摆在你面前,你就要小心了。记者要告诫自己,看看那些荣誉有多少水分,即使货真价实的荣誉也只代表过去,自己的目光只关注眼前的事实。

二、暂时远离有问题的人和事

社会上总有一些犯错误的人和单位,处心积虑地想通过新闻媒体的正面报道掩盖自己的错误,或者想通过博得社会舆论的赞扬来干扰有关部门对自身的制裁。笔者的经历能够说明,这是记者最应该防范的危险。

记得有一次,笔者去某地采访。当地教育部门介绍说,他们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做得好,采取考试的办法,把一批素质不高的教师清除出了教师队伍。有关官员一再强调他们这次组织的教师考试如何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不合格的教师怎样被平稳分流。在当时,许多有社会关系但不合格的人进入教师队伍,能够采取这样的改革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也是个好新闻素材。于是,笔者决定采访这件事。

然而采访很不顺利。当地教育部门专门派了一名干部“陪同”,说是带路,实则成了监视。笔者发现许多通过考试的教师都不愿接受采访,即使来了也是欲言又止,不肯多谈。后来发生的几件事,让笔者决定放弃这个的采访。

一位财政局的干部说,当地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从来不拖欠、挪用教育经费,教育条件大大改善。然而,当时正在检查当地教育情况的人民政府督学却在当地财务账本中发现了挪用教育经费、虚报教育经费的情况。在当地一所乡村学校,校长抱怨他们的化学实验室因为房子漏雨损失惨重,许多装有化学药品的瓶子遇水爆裂。为什么不把这些瓶子拿到不漏水的房子去?不能找人把漏雨的教室屋顶修理一下吗?看来这里的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有问题。

后来,那个地方的不少官员在教育督导中暴露出问题,不少人被调离岗位。但当时自己也确实犹豫过:人无完人,瑕不掩瑜,报道当地正确的事情还不行吗?

总编在一次编报会上的忠告打消了笔者的犹豫,坚定了不报道当地人事制度改革的选择。“一个学校乱收费被查处,他可能会采取利用媒体报道学校抓教育质量的成功做法挽回影响。”“往往是一些有问题的人或单位,特别渴望媒体的正面报道。我们记者、编辑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别让别人当‘枪’使。”

朴素的话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形象地阐释了记者该如何理解和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如何珍爱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手中的笔。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个地方的人事制度改革确实做得好也不能写。因为,笔者如果写了这篇报道,就等于给存在大问题的人和事披上了美丽的外衣,戴上了美丽的花环,记者手中的笔就成了别人手里的“枪”。这样的报道发出去,会给一些部门的工作造成干扰,人民群众也会感到困惑、不满。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有人或单位被有关部门处理的事情,就应该提高警惕,暂时远离这些人或单位。也应及时告诉同事,特别是编辑部的编辑,此时有关这些人或单位的正面报道应该暂缓。

三、别让同情心任意泛滥

记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感情,甚至有时感情还会更强烈。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新闻事业对于记者的要求和期待。面对弱者、弱势群体,面对生活中普通人的遭际,正常人往往会心生同情,记者也不会例外。但记者如果任由这种同情心泛滥,抵制不住感情的冲动,就会被错误舆论所左右。

笔者曾经看过一则有关农民工被老板处罚的报道,报道指责老板任意加重处罚,实为变相克扣农民工工钱。那段时间,关于农民工境遇的报道铺天盖地,农民工成了弱势群体的代名词,社会舆论总是一边倒地站在农民工一面。但在这则报道中,笔者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报道中反映,老板处罚有些农民工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农民工在工地上随地大小便。报道中没有老板辩解的声音,只有农民工的哭诉。如果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农民工的行为难道不应该约束?老板让工地保持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有错吗?客观上难道不利于农民工的健康、不利于农民工养成文明习惯吗?面对一个巨大的工地,不处罚又当如何管理?这则报道完全站在了农民工的一方,无形中,记者的同情心被弱者滥用了。如果此时,记者在富有同情心的同时,又充满理性的思考,同情心就不会被利用。

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个学校在扩建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学校周边的居民听说学校要征迁他们的宅基地,不顾学校和有关部门的一再劝阻,纷纷大兴土木,几天之内就盖了不少新房。这些人无非想获得更多的补偿,但却加大了学校扩建的成本和难度。记者不能一遇到征迁矛盾,都无原则地站到被征迁者一方。

记者的话语权不能成为弱者利用的资源,更不能为错误舆论推波助澜。记者的笔应该只书写事实。记者充满感情地去关注、采访,但要理性地分析判断是非曲直,别让同情心淹没了自己的理性思考。

(作者单位:新疆教育报社)

上一篇:节日广播节目的现状分析及出路初探 下一篇:省级卫视“自制剧”的现存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