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2-22 19:29:57

爱情心理学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1篇

不过现在的我已经没什么限制了,最近我在读一本反映大学生爱情的《爱情心理学》,感觉很不错,较为正确的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

大学生"校园浪漫曲"的必然性:1、生理成熟;2、高中阶段的压抑;3、免除了家长、老师的约束;4、环境的影响;5、对情感的渴望和个人价值的需求;6、享乐的需求和虚荣心。

一、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2、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

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

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应及早止步另做选择。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3、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苦。

4、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5、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

二、女大学生恋爱心理

1、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求,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2、自主性强

女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3、恋爱动机简单化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求爱和被爱。

4、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女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三、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1、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前面所提到的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等恋爱心理挫折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一种考验。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增强理智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新的追求中确认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水平。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

人对失恋的应对方式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成熟水平和恋爱观。一个人能够理智地从失恋中解脱出来,往往会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2、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没有人追逐爱情只是为了被约束;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值得别人去爱的人,别人会全心全意爱他吗?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

(2)提倡志同道合的爱。

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当一个男性成为一个女生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时,爱情就可能降临。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

(3)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当女大学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唯一时,爱情就是一株温室中的花朵,娇弱美丽却经不起任何的打击。当爱情成为女性唯一的存在价值时,她本人就会失去人格的独立和魅力,也很容易失去被爱的理由。

3、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恋爱过程中应平等相待,相敬如宾。不应拿自身的优点去比较对方的不足,以此炫耀抬高自己,戏弄贬低对方。也不宜想方设法考验对方或摆架子,这些都可能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影响双方的感情。

(2)恋爱言谈应文雅,讲究语言美。交谈中应诚恳坦率自然,不应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应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否则只会使之厌恶,伤害感情。

(3)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恋爱中引起的性冲动,一方面应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应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4)恋爱行为应大方。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初次恋爱,在开始时常感到羞涩与紧张,随着交往的增加会逐渐自然与大方。这个时期应注意行为举止的检点。有的人感情冲动,过早地做出亲昵动作,使对方反感,影响感情的正常发展。

(5)亲昵动作应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大学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4、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1)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我们的亲人、同学、朋友、祖国和人民,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2)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施爱,能及时准确地对爱作出判断,并作出接受、谢绝或再观察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爱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或是匆忙行事,或是无从把握。大学生应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应对自己对他人对万事保持敏感和热情,就应主动关心他人,热爱他人。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

(3)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

上面就是我做出的最大层次的理解了,因为我本身还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实战经验,之恩那个纸上谈兵,不过看到这本书后,总算是有了感受,也可以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了。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2篇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女生心里的答案可能是:因为我长得不够漂亮;很多男生则会认为:因为我穷。这样的一种推断符合进化心理学对择偶的研究――男性更加注重女性的生理属性,比如外貌和身材,而女性则更重视男性的社会资源,比如金钱和社会地位。

最近北京大学心理系周晓琳老师的实验室则发现,你是不是处于恋爱中,还和你的基因有关系。

基因决定你单身?

这个基因的名字叫做5-HT1A。先不要被它的名字吓到,我们来简单回忆下高中的生物知识。这个基因会调控某种受体的合成,来结合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神经递质,从而降低其在大脑内的浓度。总之就是,5-HT1A表达越活跃,脑内的5-羟色胺浓度越低。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下5-羟色胺。这可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神经递质,它对人的情绪、饮食和睡眠都起到一定调控作用。比如,抑郁症患者的一个重要生理变化就是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降低。一些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如著名氟西汀,就是通过阻止5-羟色胺和受体结合来提高其在人体内的浓度。简单来说呢,5-羟色胺的浓度降低就会让人觉得“不爽”,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抑郁情绪或者攻击行为等。

再结合前面5-HT1A基因表达越活跃,5-羟色胺的浓度越低,研究者们就对5-HT1A这个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动物研究中发现,5-HT1A基因表达越活跃,雌性对雄性的会降低,并且会出现攻击雄性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北京大学心理系周晓琳老师等提出这样的假设――5-HT1A基因的表达也许会影响人亲密关系的建立,比如是不是处于恋爱之中。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研究者找来河南科技大学的579名大学生,询问他们是否处于恋爱中,然后取其头皮上的毛囊细胞来鉴别相关基因型。5-HT1A基因共有三种基因型,CC、CG和GG。其中携带G基因的个体表达更活跃,也就是其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更有可能较低。从这个角度看,携带G基因的个体更有可能单身。而实验的数据也支持了研究者的假设。结果发现,在CC组中,有50.4%的人处于恋爱之中,而GG和CG组中,只有39%的人处于恋爱之中。所以最终验证了假设,得到携带G基因的人更有可能单身。这是为什么呢?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鉴于低浓度的5-羟色胺的个体更容易发展出神经质人格、抑郁和边缘人格,这样悲观和压抑的个体在维持一段亲密关系时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他们获得约会和恋爱的机会相对较少。

这个研究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比如有人就说,下次爸妈再逼你找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你可以义正言辞地说:“这还不是都怪你们,我遗传到了‘单身基因’。”这无疑是夸大了某个基因的作用。恋爱与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为,我们只能说5-羟色胺的浓度在恋爱和维持亲密关系中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研究者在论文的最后也强调了要谨慎推广这项研究结果。因为考虑到研究的群体是大学生,大学生在上学阶段其实相对自由,环境也比较单纯。基因的表达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5-HT1A基因的表达在择偶压力较小的学生环境和毕业后七大姑姨拷问逼迫的环境中也许就会存在巨大差异,那时候这个结论也许就不再适合了。

爱情的认知模式

除了基因,人们对“爱情”的认识,也会影响恋爱状态的维持。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相信所谓的“真爱”。茫茫人海中,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世界上存在所谓的Mr.Right和Miss.Right,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而恋爱,就是两个生命的完美嵌合,是一种和谐的、理想的、超越一切的存在。

有些人是不太相信上述的“鸡汤”的。他们认为,所谓的爱情就是一场“旅行”。普通的两个人相遇,共同开启一段叫做“爱”的旅程。一路可能欢声笑语,也可能阴云密布,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一起经历,一起成长。

那这两种对爱情不同的认识,会影响恋爱满意度吗?2014年发表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hcology)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持有第一种看法的恋人,在经历感情冲突时,会更加伤心。

研究者设计了两个研究来验证自己的假设。首先,他们找来73个路人,这些人至少谈恋爱过半年。将这些人随机分成了四组:第一组参与者会读到3个句子,表达的观点都是“我们是一体的”,“我的另一半”“我们为彼此而生”之类的中心思想,然后再读2句无关紧要的话。接下来,他们会回忆在恋爱中,经历过的两次纷争,并把它们写下来。最后,实验参与者要评估自己的恋爱满意度和总体生活的满意度,最低分1分,最高分11分;第二组和前面一样,只不过回忆的是两人恋爱中,甜蜜的两件事;第三和第四组则会读到3个表达“恋爱是一场旅行”中心思想的句子,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

实验的结果非常有意思。当恋人们回想恋爱中的“甜蜜”时刻时,不管启动参与者的是哪种对爱情的“观点”,对恋情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并且那些认为“我们为彼此而生”的人,似乎满意度更高一些。但是,当恋人们回想恋爱中的“纷争”事件时,那些认为“我们为彼此而生”的人,相对于“认为爱情是一场旅行”的人,他们的恋爱满意度要显著地低很多。

除了用不同的“句子”来启动,研究者还采用了抽象的图形来启动人们对“爱情”不同的认知观点。如图所示,让一部分参与者看左边图片,然后将可以重合的两部分用线连起来,以此来启动“爱情是一场相遇”的模式;而另一部分人则看右边的图片,寻找从A到B的路线,从而启动“爱情是一场旅行”模式。研究结果发现,在图形的启动下得到了与实验一相同的结果。

其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还要谈到心理学中一个经典概念――归因。当我们将“爱情看作一场相遇”时,就会倾向于认为“遇见对的人”是维持一段感情的最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前提下,一旦发生矛盾,两个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他/她不是我完美的另一半,而不是想着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消极归因肯定会降低人对爱情的满意度。相反,如果将爱情看作一场旅行,对爱情的预期就会降低很多,你会对“旅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心理准备,一旦出现矛盾,也会更多地“就事论事”将问题解决。所以说,开始越浪漫的爱情也许会非常短暂,而以平常心开始和维持的感情也许会走得更加长远。两种都有得有失,最后还是看自己要什么。

眼睛不会欺骗你

除了自己的基因和认知模式会影响自己的恋爱状态,灵与肉也是很多人纠结的问题。他/她爱的到底是我的身体还是灵魂?性和爱的关系也是在恋爱中常常提及的话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比较复杂。Tennov在1960年代做了一个调查,在500个被调查的对象中,61%的女性和35%的男性表示:我恋爱了,但是并没有很想和对方发生性关系;而53%的女性和79%的男性则表示:我想和某个人发生关系,但是我不想和他/她恋爱。我就不吐槽这里面的男女差异了。由这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爱和性的关系比较复杂。有爱不一定会需要性,而有的性也仅仅只是性而已。

为了区分爱(love)和欲(lust),2014年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做了很有意思的研究。研究者找来20个异性恋测试,在电脑屏幕上给他们随机呈现120张异性恋情侣的图片,这些图片都非。然后请实验参与者判断,这些图片是否让其感受到“爱情”或者“”。判断完成后,参与者会看同样的图片,同时眼动设备会记录眼睛的注视点和注视时间。

最后,研究者发现,人们在看那些判断为“爱情”的图片时,会更多注视图片上人的面部;而在看那些判断为“”的图片时,身体和面部的注视时间差不多。从而我们可以推断:如果一个人想和你发展长期关系,即谈恋爱的话,他/她应该更多注视你的面部。相反,如果他/她总是在意你的身体,你就得考虑一下交往的动机和发展的方向了。古人讲“情人眼里出西施”和“一见钟情”,从这个研究来看,眼睛确实在“爱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爱情理论; 评述; 意义

1 情感两因素理论

情感两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 of emotion)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Schachter & Jerome E. Singer(1962)提出,因此又叫做沙克特-辛格理论(The Schachter- Singer theory)。这一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地接受。该理论认为情感主要由心理上的唤起(physiological arousal)和认知因素(cognitive factor)所决定[1]。这个理论提出了一个情感经历模型(见图1),此模型取决于对心理刺激做出的反应的认知。这个理论下,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特定的情感对象,由此衍生出了一种自发唤起。伴随着这种共同刺激的模式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这种认知允许个体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自己感知效果的具体特点来解释交互式的感情状态。此理论同时也提及了反馈机制的显著性,过去的经历为个人理解和定义他的感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在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推测后,他们还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辅命题。

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没有合理的解释,他就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有某种合理的解释,他就不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在相同认知的情况下,个体只会基于心理的满足感,对情感经历做出反应。Elaine Hatfield & Ellen Berscheid( 1974)年所进行的一项引发争议的对浪漫爱情的分析认为,激情洋溢的吸引力来自于(1)身体的欲望(2)对方是引起你欲望的人。这一观点被看作是情感两因素理论的应用。同年进行的一项关于恐惧是否会增加性吸引力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Donald Dutton & Arthur Aron,1974)。他们在温哥华的一个公园的两座桥上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恐惧增加了吸引力[2]。

然而,两因素理论容易产生一个曲解,那就是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s),在解释我们感情发生的原因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即唤起也可以来自错误的源头。当唤起的源头不止一个时,如果忽略了其他令人兴奋的影响时,就会带来错误归因,从而产生错综复杂的问题。

错误归因最典型的例子是激感转移(excitation transfer),当一个刺激引起的欲望与另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欲望结合在一起时,若其中任何一个刺激被忽略时,唤起就会被认为是第二个刺激所引起。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是那个刺激引起欲望,或是二者兼有。

当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好的消息,错误归因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错误归因和激感转移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一个限制是由时间流逝引起的,激感转移能够被最初的唤起和接下来的情感反应之间长时间的延迟消除。因而随着最初唤起的消失,不会产生错误归因。另一个限制是由归因的明晰性带来的,如果激感转移取决于错误的归因,那么了解最初的唤起的真实原因可能会终止这一过程。一些研究人员甚至质疑,来自某些源头的唤起会激发一些不相干的情绪反应,在这一过程中的错误归因的必要性受到质疑。他们认为,其中只牵涉到一个简单的反应形式(response facilitation)过程。换言之,只要有唤起存在,不管它来自何处或我们怎样加以解释,我们对这种情形的主导反应就会被激起。

2 Zick Rubin的爱情理论

心理学家Zick Rubin(1973)提出浪漫爱情包含了需求的依恋(attachment)、关爱(caring)和亲密(intimacy)这三个成分的爱情理论。需求的依恋是指得到伴侣关爱、亲近和身体上的接触的需求。关爱包括与自己同等地重视伴侣的需求和幸福。亲密包括与伴侣共同分享想法、欲望和感受。 Zick Rubin根据这一定义编制了一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对他人的态度;结果他发现,这些量表为他的爱情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3]。之后,Hatfield & Precher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更为详实的爱情量表以反映人们在描述朋友和爱人关系时的不同。这些量表可以反映出思想与爱情的关系,并且思想与爱情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如果我们花很多时间取向对方,我们就会感觉更爱对方;如果没有很多地去想对方,我们的爱可能也不会更多。相反也是一样,人们越爱对方,就会越想对方,见表1。

另外,在浪漫关系中,人们经常将伴侣理想化,对伴侣建立一种善意的、大度的认知,强调他们的美德而弱化他们的缺点。人们经常以一种积极的幻想(positive illusions)尽可能好地描述自己的伴侣。这种幻想混合了对伴侣的现实认识和完美伴侣的理想看法。他们并不忽略伴侣现实中的缺陷,只是认为这种缺点没有像别人所感知的那样强烈。在浪漫的恋爱中人们对爱人的理想化和赞美程度倾向于顶峰,人们忽略或重新解释那些关于爱人不好的信息。

3 爱情的三元理论

三元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婚姻专家Robert Stemberg(1986)提出。该理论认为爱是一个多维的体验。把爱情划分为三个成分:亲密(intimat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亲密包括了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点,该成分是感情上的;激情则是以身体上的欲望为特征,常表现为对性的渴望,从伴侣处得到满足的任何强烈的情感需要都属于这一类别,该成分是动机性的;承诺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该成分是认知性的[4]。Robert Stemberg认为组成爱情的这三块基石能够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爱情。

Robert Stemberg认为爱情关系中的“温度”来自于亲密,“热度”来自于激情,而承诺所反映的则完全不是出于感情或性情的决定。在Robert Stemberg的理论中,每个成分的程度会由浅到深,如果将这三种成分描述成两个人分享的爱情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话,三角形可能呈现各种大小和形状,爱情也将变得复杂多变。如果单纯考虑三种不同成分的强和弱两种形态的简单组合,爱情将产生以下类型,见表2。

这三个成分中,激情被认为是最容易产生变化的,也是最不好控制的,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欲望急剧上升,然后迅速消失,很难有意识地掌控这些变化。那么浪漫爱情中高程度的激情的持久性也值得研究。三元理论如此清晰地界定三者,只是为了说明亲密、激情、承诺这三个成分中的同等重要性。而现实中三者往往比三元理论所表现的要更为高度关联,很难把它们划清界限。然而,这一理论为研究不同类型的爱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无论是否完全正确,它确定了许多婚姻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爱,让我们有更为宽广的视角加以研究。

4 依恋理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Bowlby就对依恋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依恋理论最早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Cindy Hazan & Phillip Shaver(1987)将这一想法用于考察成人依恋关系的研究,提出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曹亮、马伟娜,2007)。他们在研究依恋关系时仍然使用发展心理学家在孩子们身上得出的三种依恋分类。即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和回避型(avoidant)。安全型的人对情感的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很自在;焦虑矛盾型的人是粘性的、占有性很强,寻求更多的亲密和安慰,而这常常超出人们所愿意提供的范围;回避型的人则不喜欢依赖和亲近[5]。

在爱情中,研究发现安全型的依恋类型与爱情的三元理论中的三个成分有着正面的联系。安全型的人能够体验到高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安全型的依恋也与较高程度的和自发之爱,以及较低程度的游戏爱情相联系[6]。总之,安全依恋与更为丰富的浪漫和友伴爱情的经验相关联。相形之下,另外两种类型的人体验更低的亲密、激情和承诺。

随着依恋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这个常规的依恋类型的划分相对于实际过于简单化了。依恋研究专家Kim Bartholemew(1991)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和科学的依恋类型理论,即四个类别的依恋理论,见表3。

Kim Bartholemew将这四个经过修改的风格描述成不同依恋风格。从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总体评价的相对积极、相对消极出发,发现这会导致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现在研究人员普遍接受了他的两个观点,一个是关于依恋风格和自尊之间的联系的观点。另外一个是根据“自我”和“他人”的人际交往效果来思考这两个维度是有意义的。即从“对亲近的自在性”和“对遭抛弃的忧虑”来思考人际交往的效果[7],见表4。

依恋理论将四个风格看作是分离的、纯粹的四种类型进行讨论,然而现实中并不表现得那么泾渭分明。这就遇到了与讨论三元理论时相同的问题,在亲密、激情和承诺都表现得非常高或者非常低时,不同类型的爱情很容易被区分开来。但是当三者表现得忽高忽低并且交叉出现时,分类就变得模糊不清了,甚至失去了它的意义。很多时候依恋的四种类型相互间是显著关联的,同一个人可能在安全型和不安全型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是更倾向于某一类罢了。

然而,由于这四种分类非常精当,因而仍被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人员只提到三种依恋风格,而现在他们常常提到四种,但将其作为“忧虑”和“自在”得分的一个方便的区分,而不是当做其中毫无关联的截然不同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安全型”的人和不是安全型的人(对遭到抛弃有着较高的担忧或对亲近有着较低的自在性的人,或者两者兼有的人)。

5 理论的意义及启示

5.1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研究爱情四种理论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的拓展,社会心理学从单纯地关注认知、思维、决策等理性过程的维度向人类感情、关系等感性课题研究的拓展。这些理论对爱情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总结。虽然研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是由感情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即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判断其研究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些令人赞叹的大胆探索显然为人们科学认识感性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5.2 对于人们重新认识爱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爱情古已有之,不管是古希腊时期崇尚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中世纪未婚骑士与已婚贵妇之间的“优雅之爱(courtly love)”,中国封建时期“包办之爱”,还是现代社会的“自由之爱”,都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爱情是截然不同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爱情能否持久,通过怎样改善爱情中的关系来维持更为持久而甜蜜的关系,爱情与婚姻有着怎样的关联,影响爱情变化最为基本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怎样影响,爱情世界中有着怎样的亲密关系的博弈等等。这些复杂而现实的问题正是这些理论所涉及和关心的,并且以打破传统的方式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这正是这四种理论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美]莎伦.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贾茹,吴任钢.论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J].中国性科学,2008,3.

3 曹亮,马伟娜.依恋研究简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3-4.

4 Dutton, D. G. and Aron, A. P. (1974). Some evidence for heightened sexual attra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nxie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 pp. 510-517.

5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Vol[M].2.Separation,Pimlico,London,1973/1998.

6 Hazan C, Shaver P R.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511-524.

7 Bartholomew K, Horowitz L M.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a four-category mode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6-244.[ZK)]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4篇

人在“何时”谈恋爱?

恋爱感觉需要时机

转职、升学、参加培训班等转换新环境、迎来人生新转机时,容易产生恋情。

人在新环境中,目的意识强,注意力集中,脑内多巴胺分泌增多,心跳加速,感觉爽快,充满活力。这都和恋爱状态相似。如果结识异性,会误认为是对方造成这些状况,任由这种错觉发展,多半会喜欢上对方。

工作受挫、事业失败、失恋等精神脆弱时,如有异性鼓励呵护,也易产生恋情。而且,人在受挫时,会贬低自己,对他人的好感度反倒提高。

恋与“何人”产生?

身体富有魅力的人

与容貌好的人交往,人会感觉自身价值也提高了,大大地满足虚荣心。希望后代遗传俊美容貌也是人类本能。不过,找恋爱对象时,人会对容貌相当的更感兴趣,而非俊男美女,这叫“匹配假说”。

与自己相似的对象

对价值观相近的异性容易产生好感,这是“类似性因素”。对方比自己稍优秀,关系更稳固。

女性不经意间会喜欢这种男性

认真工作的。工作中适度的紧张状态,能增强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度。而埋头苦干的男性,给女性留下的多是强大、可靠的印象。

高收入的。除了能保证物质富裕,嫁给这样的男性,自己的地位也间接提高,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稍微年长的。日本夫妇的平均年龄差为2.3岁(男大女小),而美国女性与大自己4岁以上的男性结婚较普遍。这类男性显得可靠、稳定。

认真对待男女关系的。怀孕分娩育儿是女性一生中的大事,需要能认真考虑婚姻的男性作为伴侣,来帮助自己。

聪明有教养的。对于给自己带来新鲜观点、全新刺激的男性,女性十分仰慕。和聪明男性在一起,还可以避免各种麻烦纷争。

男性不经意间会喜欢这种女性

嘴唇性感的。大部分男性认为厚嘴唇、涂了口红的嘴唇更性感。因为嘴可被视为“性象征”。

年轻的。选择年轻、生育力强的女性是一种本能。此外,男性年龄较大,更容易获得主导权。他与具有一定依赖性的年轻女性之间,最容易构筑稳固关系。

持家型的。她们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带来精神上的安慰。

端庄秀丽且头脑聪明的。能帮男性完善自我,能让男性获得新鲜知识、视角,让男性感觉身份也得到提高。

小魔女一样的。麻烦的她,可以带来特别的刺激感受。她身上充满不安定因素,刺激了男性的保护欲。她还有几分歇斯底里气质,让男性的恋望高涨。

恋开始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男女初见,1~6秒就会留下印象,再反复注视几次,形成较确定的“第一印象”。形成印象前,女性平均注视对方22.5次,男性只需12.8次。

“第一印象”包括发型、体型、姿势、语气语调、表情等,是一个综合性评价。事前最好先了解对方喜欢什么,再投其所好。

光环效应/外表非常重要

判断对方,只是瞬间的事,此时大脑会高速运转,计算、参照和分析。其中,“气质、外表”是重要标准。看到一个人形象光鲜,容易主观判定他内涵也有魅力。这被称为“光环效应”。

提醒一下,女性化妆的关键不是“自己想变成什么样”,而是考虑“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最好从服装、发型、化妆等多角度,设计具有平衡美感的形象。

男性最要注意发型,干净、整洁,能衬托出开朗的脸最好。

视线与手的动作

初见时,男性一般会先看女性的脸,再从中心部位(胸部)往下看。因为男性无意识地会对体型感兴趣。对于这种视线,大多女性都感到厌恶,讨厌别人把自己当“性对象”。

听对方讲话时,视线停留在对方眉毛和鼻子构成的三角区;自己讲话时,三分之一时间可将视线移开。把视线移开时,可以向下或向左右看。不可向上看,那表示你不耐烦。

不要频繁眨眼,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有损对方对你的好感。

最好不要用手碰自己肩以上的部位。抓耳挠腮、整理头发,会使形象大打折扣。

如何“促进”恋情发展?

身体接触的倾向

当人被异性触摸时,大多会对对方产生好感。这种现象多见于男性。因此,恋人之间,女性应多接触男性身体,特别是用手或手腕等部位。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5篇

一、弃爱

美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研究人的爱情时坚持认为,“爱情的本质是人的意志行为,这种意志的内核就是用个人的生命完成对另一个人的生命的承诺”。不管周朴园当初是如何地爱梅侍萍,他最终的弃爱是毋庸置疑的。

1.雪夜弃爱

周朴园的弃爱是相当的自私和残忍的,他的自私,表现在他在未曾结婚之前就从来不为梅侍萍的未来考虑。不论什么样的女人,为自己生下两个孩子,还不该对她的将来作个负责任的交代吗?侍萍与他相爱同居,怀上了孩子,这个问题就该提上议事日程了,最迟到孩子生下来就要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了。孩子的母亲得有一个名份啊,孩子也得有一个名份啊。何况母子俩还居住在周公馆里,对外也要有一个交代啊。可是周朴园也好,周公馆的家长也好,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任由事情继续不明不白地向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周家按照通常的程序,开始给周朴园张罗结婚的事情了,结婚的对象当然不可能是梅侍萍。三十年后周萍表示要和四凤结婚时,蘩漪就直接了当地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上等人是不可以娶一个下等人为妻的,那么三十年前周朴园即使表示要娶梅侍萍为妻,他的家长也一定是同样的看法。在那个社会背景下,周朴园对此无力抗争,这个我们可以理解并加以同情,但是,既然你周朴园铁定了不能娶梅侍萍,又为什么还要继续跟她同居并让她生下第二个孩子呢?这不是只顾自己快乐的自私行为吗?一个未婚少女,生了两个孩子,她的未来会背负多大社会压力,承受多大的精神负担啊,你周朴园却丝毫不为她的未来考虑,丝毫不担心她未来悲惨的命运,直到有一天,新人要进门了,就毫不犹豫地将旧人扫地出门,这是其残忍之一。弃爱的日期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是在家家辞旧迎新的时候,又是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周朴园偏偏在个时候“辞旧迎新”,是其残忍之二。这一天梅侍萍产后才三天,正是女人身体最脆弱的时候,正是女人最需要爱人关爱照顾的时候,周朴园却狠心赶她出门,是其残忍之三。周朴园赶走的不仅是一个梅侍萍,同时弃之不顾的还有自己刚出生三天奄奄一息的儿子;这个孩子如果放在周公馆延医用药,还有希望救活,这也是能够救活孩子的最佳途径,让弱女子梅侍萍带走,孩子生还的希望就很渺茫了,几乎必死无疑,周朴园应该很清楚这个后果,可是他怕孩子死在家里办喜事不吉利,就放到侍萍手里一推了之,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周朴园连自己儿子的生死都不管,就这样见死不救,何其自私,何其冷酷!是其残忍之四。可是周朴园还好意思对侍萍说“第二个孩子不是被你抱走了吗?”殊不知这个“快死了”的孩子不是“被”梅侍萍主动抱走的,而是梅侍萍“被迫”抱走的。如果这个孩子不是“快死了”,梅侍萍即便想抱走也是抱不走的,周家会把他像周萍一样留下来;周家对子嗣是重视的,只是不能认这“媳妇”;周朴园是要儿子的,只是不能留这“糟糠妻”。周朴园在三十年之后还讲这样的话,我们只能理解为不是装疯卖傻没心没肺,就是厚颜强词夺理。

2.河边弃爱

周朴园对梅侍萍投河自杀被人救活起初还不相信,说:“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句话乍一看好像傻傻的有点弱智,“她河边上的衣服”加“绝命书”就让聪明的周朴园相信梅侍萍母子投河身亡了,其实这样的话只能哄哄三岁小孩和被爱冲昏了头脑的女人。既然你周朴园口口声声说自己爱梅侍萍爱得死去活来,爱到三十年之后还念念不忘,那么当初在河边上,看着“她河边上的衣服”和“绝命书”,就这样回家算了吗?你没有想到要打捞一下尸体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啊,更何况那是你深爱的女人和你的爱子的遗体啊!要让他们母子入土为安啊!梅侍萍母子投的是河,江南水乡的小河,不是黄河,更不是长江,打捞是很容易的啊,可是你却什么也不干,任由他们在水中腐烂,让鱼虾吞食,你的心真是比冰块还冷,比石头还硬啊!看来梅侍萍的自杀,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应该都不在周朴园的意料之外。试想,一个少女,拖着刚生产才三天的虚弱的身子,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快死的孩子,能往哪儿去呢?她无家可回了,孩子一死,她还能独自活下去吗?她除了自杀之外还有什么路走呢?梅侍萍母子终于死了,死了罢了,一了百了,周朴园终于可以像没事人一样的去迎接新人了。对于这件事情,周朴园提起来却毫无愧疚,轻描淡写地说“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好像“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的,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一样。在正常人看来,只要还有一点人情,人性,对于投河而死的自己深爱的女人和自己的爱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听说好心人见着埋了”就无动于衷置之不理的,就算自己不方便出面,也会托人将其好好安葬的,他不是口口声声要“把她的墓修一修”吗?在阴阳两隔的时候,周朴园都没有“把她的墓修一修”,更没有到她的墓前看一看。周朴园又一次毫不犹豫地弃爱了,却在三十年之后才问“你可以打听得她的坟在哪儿么?”由此可见,周朴园这个人多么的自私冷酷,多么的虚伪。

3.相见弃爱

如果说周朴园的“雪夜弃爱”和“河边弃爱”还多少带着一点无法抗拒和回天无力的无奈的话,那么他在与梅侍萍再见时的绝情就是清清楚楚实实在在彻彻底底的弃爱了。

在周鲁对话中,当侍萍告诉周朴园“她就在此地,您想见一见她么?”周朴园明确拒绝了这一要求:“不,不!”当侍萍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说“她的命很苦”,“讨饭,缝衣服,当老妈,侍候人”,“嫁过两次”,问“老爷想帮一帮她么?”如果周朴园真爱、真想侍萍的话,理应毫不犹豫地做出肯定的回答,可是周朴园并没有回答,却表示要“想一想”。其实他真实的想法是想都不用想的,“想一想”只是一句应付的话而已,他是绝不会主动想去“帮一帮她”的,最要“帮一帮她”的时候他都没有帮,任由她走向绝路,任由她尸沉河底,三十年之后的今天当然是任由她自生自灭。此其一。

侍萍一点一点有意无意地揭开了真相,结果没有能够印证周朴园的一片深情,只印证了周朴园的爱情随着昔日情人的死亡而死亡,却没有随着昔日情人的复活而复活。他只能保留当年的摆设,怀念当年的甜蜜往事,侍萍只能活在记忆里,而不能活在现实里。“此情只能成追忆”,他只能把悲悯和怜爱给予“死去”的圣女梅侍萍。而当“死去”的老情人又“活来”时,他却把她先是当作受人指使继而又当作自行前来的敲诈者厉言责问,始终都只想用冷冰冰的金钱了结这一段情缘。此其二。

当侍萍说想见一见自己的儿子时,周朴园慌忙声明:“他(周萍)以为他的母亲是死了的”,明确地告诉侍萍只能“见一见自己的儿子”,而绝不能跟自己的儿子相认,绝不能让周萍知道亲生母亲还活着。这种明知情人活着也必须让其继续“死”下去的话,再次证明在周朴园心目中,侍萍这个梦中“偶像”只能是“偶像”,只能是“虚像”。此其三。

侍萍旧情难忘,她仍然对周朴园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对方像自己一样,能始终不忘初恋对象,能够在认出自己后,以沉痛的自责、内疚、悔恨来抚慰自己曾经饱受创伤的心灵。可惜周朴园连这样廉价的施舍都不愿付出,反而斩钉截铁地说:“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来。”首先是梅侍萍“永远不许到周家来”,因为既已弃爱,周朴园永远不想再与她相见;其次是鲁贵“永远不许到周家来”,因为他是小人,要防止他一旦知道内情来敲诈;第三是四凤“永远不许到周家来”,因为只要她还在周公馆做事,周朴园就免不了与梅侍萍发生联系;第四是鲁大海“永远不许到周家来”,因为他是死对头,要防止他一旦知道内情来复仇。周朴园思虑缜密,唯独丝毫不考虑与梅侍萍之间曾经有过的爱情。此其四。总之,他是彻彻底底的弃爱了。

二、问梅

既然周朴园不管是当初的无奈弃爱,还是后来的主动弃爱,客观上他是彻彻底底的弃爱了,为什么他还要打听梅侍萍坟墓的情况呢?我们通过对周朴园的话语分析,可以探究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周朴园说“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打听。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这句话大可玩味。这段话里有两种人,一种是“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一种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在前一句话里,周朴园向“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打听梅侍萍的情况,后一句话却说“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这前后两句话说的是两种人,周朴园不动声色地把“打听”的对象给换了,难怪问过“许多”也问不出个名堂来。试想,问“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该多么费事啊,因为“那个时候”分明指的是“三十年前”,周朴园不是侦探,不可能专门找在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到过无锡的人”去打听,只能是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碰巧遇到“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时,顺便问一下,还要像“周鲁会”一样的煞费苦心拐弯抹角的问,而“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除非像周朴园一样专门问梅侍萍的事情,否则并不一定知道这样的时事新闻,所以多半问不出个名堂;况且人数要积累到“许多”的程度,那是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了,多么的费事啊,还不如直接问“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呢,他们对三十年前那件“很有名的事情”说起来多半是记忆犹新,甚至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聪明的周朴园当然想到了这个明显的漏洞,于是他像是在不经意之中将叙述对象给偷换了,并且一厢情愿地将那些人的记忆用“老”、“死”、“忘”三个字轻轻抹去了。周朴园知道自己故意不问“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而反复问“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会让人生疑,就又加上一句“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来堵这个漏洞,圆这个慌。俗话说要掩饰一个谎言,须得十个谎言,而且假的就是假的,假的真不了。周朴园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但他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所以他ψ约旱那楦械拿阑、形象的美化只能是自欺欺人一厢情愿,他对自己怯弱自私的掩饰只能是欲盖弥彰。侍萍的一句话就把他吹出的这个五彩斑斓的泡泡轻轻戳穿了:“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讯,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是可以的。”你看,侍萍的这句话里有两个重要信息:其一,“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与周朴园所言“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刚好相反。一个贫民女子三十年之后还能在家乡找到熟人,而能够被人称为“周公馆”的大户人家却找不到任何故交旧朋,岂非咄咄怪事!其二,“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打听点事情总还是可以的”,前提是“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可是我们这个“老爷”却不是“真的想打听”,更不能向自己家族的亲戚朋友“打听”而自揭其丑的,这就使本来十分简单容易的事情变得千难万难了。

当然,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通过“问梅”,周朴园一次又一次地勾起对美好往事的回忆,让自己常常地躲进精心构筑的爱情伊甸园里去,像嗜毒的人一样用那种凝固了的定格了的刻骨铭心的旧爱来对自己的干涸的心灵进行滋润疗伤。他享受那种“生死两茫茫”的特殊感受,“梅”的形象圣洁无比,完美无比,保持着“整齐的牙齿”“深深的笑涡”“静慧的神韵”“高贵的气质”“贤惠”“规矩”的永恒记忆,但必须是阴阳两隔的不可复生的,一旦复生,这个完美的形象就立马破碎了,就现出了“不贤惠”“不规矩”的原形了,不但自己无法接受,也无法向周萍解释啊。我们之所以讲周朴园是在“问梅”,而不是“寻梅”,因为他只是问问而已,一是可以自我安慰,安慰自己那颗孤寂的心;一是可以对周萍的身世给一个交代,免得使其成为蘩漪所称的“私生子”。他是绝不会去“寻梅”的,因为那个“梅”就是怯弱自私的他给搞“没”了的,而且他希望那个“梅”就这样永远“没”了的好,让他可以任意美化神化,从而美化神化自己,使自己在世人,特别是妻子儿女面前呈现一个忠贞不渝的“情圣”形象。

弗洛姆指出,人类几乎所有形式的爱都含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了解。爱情说到底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种爱就不是真正的爱。一个人爱人的责任感,就是建立在对对方的负责就像对自己负责一样的基础上的。在与侍萍的爱情上,周朴园是怯弱自私的,他始终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困难,而根本没有考虑到侍萍的幸福和命运,他放弃了对侍萍所应担当的责任。在他的那种“曾经拥有”中,他最大程度地享受着爱的权利,对于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则毫不考虑,毫不承担。侍萍被赶走之后,他是有愧疚之意的,他是有良心不安的,但变得更加怯弱,更加自私了。当初他与梅侍萍之间因为“闪电式”地“坠入情网”的感受而忽略了两人在此之前业已存在的巨大屏障,这种感受虽然是既具刺激性又具幸福意味的,“但这种刺激性与幸福意味越是强烈,减弱得也越快。”周朴园的愧疚是很明显的自我安慰,而不是真诚地为自己的怯弱和自私赎罪的行为。周朴园后来对于侍萍的怀念方式,实质是一种假爱。这种假爱最普遍的形式是用“对象代用品”如侍萍的照片、绣梅花和“萍”字的绸衬衣等旧物,来与虚无缥缈的幻象重叠,来使无法实现的爱情梦想成真。由于后来两次婚姻的不幸,使梅侍萍在周朴园心目中逐渐定格为完美的虚象,他沉溺于“曾经拥有”的幻象回味中,并以这种回味为满足。

弗洛姆说:“如果我们只把爱理解为单一的感情,而其中又不做认真的判断和决定的话,我们用什么来支持我们的爱能够能永驻呢?”在周朴园那里,弃爱和问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私和怯懦使他无可奈何而又毫不犹豫地对轻而易举得到的爱情弃之如敝屣;另一方面,婚姻的屡次失败,真爱的不可再得,使他对过去那些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的美好时光产生怀念,通过装模作样的“问梅”,怀念那些逝去的日子。爱情和事业是人生的双翼,对于周朴园来说,爱情就是那折断了的一翼,他要千方百计弥补这个缺憾,他要在方方面面都成为儿子们的榜样,把自己塑造成对事业热爱,对爱情忠贞的“社会上的好人物”。因此他既要弃爱“做”,又要问梅“立牌坊”,上演了一幕“叶公好龙式”的丑剧。

参考文献: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6篇

心理学家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有了病痛,你会带他(她)去看医生吗?”心理学家通过喇叭传到屋子里的问题刚说完,就听到一阵鼓声四起。仪器显示,所有的被测试者都敲了鼓,也就是说,所有的被测试者都说“会”。

心理学家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失去了一只脚,你还会和他(她)一起生活吗?”这时,鼓声就断断续续地响了起来。仪器显示,这次敲鼓的人,只有三分之二了。心理学家的第三个问题是:“给你一千万美元和一个比你的伴侣更出众的人,让你离开你的伴侣,你会愿意吗?”这时,仪器上所显示的鼓声就只剩下一半了。

心理学家的第四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和你一起遇到生死考验,两个人只能活一个人的时候,你会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让自己的伴侣活下来吗?”这时,鼓声停了好久没响,后来陆陆续续的鼓声响起了几个。这次仪器显示,敲鼓的人不到三分之一了。

……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测谎仪和敲鼓的数据,得出了一种结论:大部分人的爱情在遇到困难或诱惑的时候,是会发生改变的。爱情,在没有诱惑和生死抉择的时候,可以正常地维持和保留下去,可当他(她)的另一半发生灾难,或者当离开自己伴侣能够得到更好的条件时,很多人会放弃自己的爱情,而一些人没有离开自己伴侣的原因,只是他(她)没有遇到机会。

这个结论虽然有些片面,但却客观上看出了现代人对待爱情的一些态度。爱情不是游戏,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偏偏有很多把爱情看作游戏的人,他们有的半路变心,有的得过且过。在他们的世界里,爱情已经沦为一场游戏,只不过有的演不下去退出了,有的是一出戏演到老,在这一个过程中,他们渐渐地把爱情忘记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我们的爱情世界呢?心理专家指出,只有通过增加对伴侣的理解和关爱,才有可能让更多的真爱故事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7篇

1.相信爱情可以陪伴一生。美国《社会心理和人格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一组夫妇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40%的参试者表示,夫妻之爱“非常强烈”。美国心理学家阿道里・杜拉亚帕博士表示,长久爱情可以给人带来很多,如安全感、平静心态以及牢靠的夫妻关系等。所以,要想爱情长久,先要相信真爱永恒。

2.保持初次约会的感觉。初次约会时怎么看对方都是优点,感觉对方最有魅力。而一旦长期相守,伴侣及自身的各种缺点就会逐渐暴露,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保持“初次约会”的感觉对于保持长久爱情至关重要。日内瓦大学对近500项相关研究结果梳理分析后建议,夫妻间要保持对爱人的“积极幻想”――英俊、聪明、有趣和体贴。

3.一起尝试新事物。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夫妻经常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者去剧院,一起尝试新事物,有益展示自身爱好,拉近彼此距离,有助“爱情保鲜”。这个过程中,夫妻双方必须很宽容并相互配合。

4.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国际顶尖婚恋情感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埃斯瑟埃丝特・佩瑞尔表示,贪婪是持久欲望的敌人。夫妻之间相互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和独立性,让他(她)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有助于产生“距离美”,更容易发现对方的“闪光点”。从长计议,爱情更加长久。

5.对生活充满热情。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刊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心理学专家苏珊・克劳斯・惠特伯恩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生活热情越高,越有助于维持终身浪漫爱情。其原因是,在日常生活中投入巨大热情和强烈情感的人,也更可能在爱情方面更加炽热似火。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研究

爱情历来都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恰到好处的道出了爱情罗曼蒂克的本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文明成果都离不开爱情的推动。与古代社会对爱情三缄其口的态度不同,现代社会对爱情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同时人们对爱情的自我意识也不断觉醒,特别是富有活力的大学生更是不遗余力的追寻自己的爱情,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恋爱现象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为了更好的理解大学恋爱现象,就需要首先对恋爱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概述。

众多的社会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恋爱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撑,从而让我们对大学生恋爱现象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关恋爱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奥地利医生佛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他的思想曾深刻的影响了西方整个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并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弗洛伊德从生物性的人本能出发,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出生到1岁)、期(2-3岁)、性器期(4-5岁)、潜伏期(6-12岁)和两性期(13-18岁)五个阶段。口唇期的婴儿以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期的儿童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或排便过程;性器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这一时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潜伏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热心于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发展同性友谊;青春期青年的性器官开始成熟,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青年开始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人。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首要的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程度后,其他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安全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人的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怀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因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亲密关系中有种人类的基本的归属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指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婴儿前期(0-2岁)、婴儿后期(2-4岁)、幼儿期(4-7岁)、童年期(7-12岁)、青少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中期(25-50岁)和成年后期(50岁后)八个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危机,它们分别是信任对怀疑,自主对羞耻,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角色同一对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对失望。他把成功的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美德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结婚是青年人的人生大事,进入青年期后,随着性意识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青年人开始产生了恋爱情感和结婚愿望,并走向婚姻现实,这对提高个体的社会化程度有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佛洛伊德性心理发展中的两性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埃里克森人格社会心理发展中成年早期的特点,我们可以认识到恋爱对于青年大学来说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大学生中间存在的一些恋爱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正如有的人说的那样,爱情是一种特别的密切关系,对于许多人来说,爱情是一个美妙神奇的字眼,代表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想象。因此我们要认识爱情对大学生的神圣性,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莎伦q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q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72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7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爱情态度

1问题提出

在爱情态度的研究上,鲁宾是最早对其进行测量的心理学家。他认为爱情是一种复杂的态度,这种态度指向特定的人,是最深层次的亲密关系,具有亲近与依靠、帮助欲、排他性与独占性等特点[1]。西班牙学者Yela[2]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爱情四因素模型,认为个体的爱情包含:激情、浪漫激情、亲密和承诺。美国心理学家Hendrick和Hendrick[3]依据李约翰的爱情类型理论编制了爱情态度量表(LAS),提出爱情可以分为6个类型:浪漫型、游戏型、伴侣型、现实型、实用型和奉献型。戴维斯认为友谊之中的喜欢可以分为8个主要成分:欢乐、互助、尊敬、无拘无束、接纳、信任、理解、交心,而爱情除了以上所有成分外,还包括另2个集束:激情与关怀[4]。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爱情两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爱情主要由生理上的唤醒和认知因素所决定。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特定的情感对象,并由此产生一种自我唤醒[5]。进化心理认为人类早期的性结合其本质就是为了获得繁衍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男性和女性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谋求生育的成功,这些策略就构成了男女不同的择偶行为和偏好[6]。Rusbult认为爱情关系中的承诺是根据满意度、替代性及投资量等变量的情况做出的。当个体在一段爱情关系中能够获得较多的满意度,而且投资量较大同时又知觉到较差的替代性品质时就容易做出爱情的承诺[7]。

爱情的核心本质是一种情感现象,它涉及个体认知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特点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大学生心理现状的了解,同时促进国内这方面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西南大学在校90后大学生800人,共回收有效问卷714份。其中大一168人,大二182人,大三154人,大四210人;男生322人,女生392人;文科343人,理工科371人。

2.2研究工具

使用自编的90后大学生爱情态度问卷,问卷包括13个题项,分为恋爱方式、责任心、性态度及浪漫性四个方面,每个问题包含3个选项:不同意、不确定、同意。

3结果分析

3.190后大学生对恋爱方式的态度

恋爱方式是个体选择恋爱对象的方式方法。本研究中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见钟情,由友谊发展而来,相亲,网恋。从统计结果来看,在对待一见钟情的态度上,52.9%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在认为爱情是由友谊发展而来的这一问题中,66.7%的大学生持肯定态度;在相亲这一问题上90后大学生是比较矛盾且冲突的,43.1%的大学生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会去相亲;在对待网恋的态度上,大部分90后大学生是谨慎的并不认同这种恋爱方式,有52.9%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见表1。

3.290后大学生责任心的分析

责任心反映的是个体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的成熟及理性程度。本研究从90后大学生的恋爱目的、未来打算、专一性等方面来考察其恋爱中的责任心。从结果来看,64.7%的90后大学生表示在恋爱中会对将来有所打算;在“恋爱应该以结婚为目的”这一问题中,68.6%的大学生持肯定态度;同时87.3%的90后大学生认为“恋爱是终生大事,必须谨慎对待”;而在“恋爱应该真诚专一”这一问题上,88.2%的90后大学生表示肯定。说明90后大学生在对待恋爱的态度上大部分人是谨慎且严肃的,绝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比较成熟,对恋爱的目的、将来的打算及专一等问题上基本持有认真且负责的态度。见表2。

4.1性别差异

在恋爱方式上,39.1%的男生不认同一见钟情这种恋爱方式,而64.3%的女生同样持否定态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Z=-2.210,P

4.2专业差异

在对待处女(男)的问题上,文科与理科专业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28.6%的文科生不在意其男(女)朋友是(女)处(在意的占38.8%,不确定的32.7%);而理科生中的这个比例为46.4%(在意的占26.8%,不确定的占26.8%),差异达到显著水平(Z=-1.993,P

4.3恋爱经历差异

统计结果表明,有过恋爱经历与没有恋爱经历的90后大学生在性态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我认为婚前发生是不对的”这个问题上,33.3%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持肯定态度,低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55.6%的比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Z=-2.720,P

5讨论与总结

本研究从90后大学生对恋爱方式的态度、责任心、性态度与浪漫性四个方面来考察其爱情态度的特点与现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的恋爱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各种恋爱方式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在济南市进行的青年婚恋状况的调查中,在回答“你对网恋持何种态度”时,选择“愿意从网络中走到现实中来”和“愿意在网上尝试但不会走到网下”,即对网恋持赞同态度的占到48.7%[9],说明当代青年在网恋问题上有相当程度的尝试性。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对网恋仍持有谨慎态度,有52.9%的90后大学生对网恋持否定态度,与之前的研究基本一致[10]。对于“一见钟情”持赞同态度的仅有18.6%,说明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恋爱方式是比较传统的,认为两个人需要经过友谊阶段才能发展出爱情。而对于相亲这种恋爱范式大部分90后大学生则表现出矛盾的心理,43.1%的90后大学生并不明确自己将来是否会走向相亲这条道路。这也与当今的社会现状相符,出于现实的考虑,90后大学生意识到大部分人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是会通过相亲这种方式来选择自己的伴侣,因而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不确定性。

最后,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多数90后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激情体验。心理学家认为,浪漫爱情具有爱的唯一性、神秘性、永恒性和充满激情的、完全的投入不顾其他等特征,即浪漫爱情是一种充满激情的非理性感情[13]。这一方面反映了爱情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则表现出90后大学生在爱情中容易过分沉溺在两个人的亲密关系之中而迷失自我。另外,恋爱经历对90后大学生的性态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之前的一项研究指出,大学生的性态度与其恋爱关系具有显著的相关[14],本研究则发现,有过恋爱经历的90后大学生在对待婚前以及(女)问题上表现得更加开放,没有恋爱经历的90后大学生在性态度上则相对的传统与保守。研究表明,国内大学生发生婚前的比例逐年增高,且男性在对待性态度上明显比女性要积极。与此相反的是,处女情结依然是许多男性选择结婚对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15]。因此,指导和帮助90后大学生,在爱情中保持理性与克制,在表达亲密的同时如何合理地保护自己不至于对将来的婚姻产生严重的影响,是今后高校性教育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成洲,胡俊,何树燕.浅议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爱情理论.中国性科学,2009,18(4):17-21.

[2]林艳艳,李朝旭.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40-46.

[3]曹慧,史占彪,张建新.爱情观量表在中国学生群体中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459-464.

[4]林艳艳,李朝旭.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40-44.

[5]陈思远,李朝旭.心理学视野中爱情分类研究的回顾与新进展.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3):138-141.

[6]唐利平,黄希庭.择偶观的进化论取向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3):43-49.

[7]张宏.从社会学视角看择偶中的“门当户对”.西安社会科学,2010,28(4):30-32.

[8]叶丽红,高亚病,骆啵巍.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调查.青年研究,2000(6):34-40.

[9]曾坚朋.虚拟与现实:“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2(6):28-30.

[10]袁立.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223(4):278-291.

[11]郭晋林,冯国强.1000名大学生性观念的调查与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6):442-445.

[12]朱小爽,曾祥龙.大学生性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535-540.

[13]尹杰,谢静,邹枝玲.恋爱中大学生浪漫程度的性别差异.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111-117.

[14]李彦章,蒋燕,杨晓凤.成都市大学生性态度特点及其与恋爱关系适应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10,31(9):1047-1048.

爱情心理学范文第10篇

爱情源于追寻自我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爱情也往往如此,两人又爱又恨,又打又闹,却又爱得死去活来。对于这种心理,心理学家认为,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其实就是为了追寻完整的自我。

心理学大师杨格认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还有个正好相反、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也就是说,一个很活泼的人实际潜藏着很抑郁的一面,而另一个很安静的人,很可能在另一种陌生环境下,变得躁动不安。用心理学理论来说,“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因为“分析型”者着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时,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分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性的“影子人格”。

于是,当一个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压抑)的人格特质。有人说,爱情对象通常都是性格互补,就是这个原因。一个沉默的人遇到一个活泼的人,往往是他的“影子人格”见到了阳光,受到了感召,由此变得极为愉快,受桎梏的心灵,得以自由释放。

这个异性相吸,“影子人格”和“显性人格”整合互补的过程,将逐渐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人格,这个过程也被心理学家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

平安度过感情危机

但是,这种结合也往往称为爱情痛苦的一部分,在所谓的磨合中,过去对方最吸引我们的特质,现在却成为让你最受不了的地方。如果过去,你爱上的是他的温柔,那么,很可能你会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你爱上的是她的活泼,也很可能会觉得她“罗嗦”、“幼稚”。

热恋的时候,你觉得自己遇到了世上最好的人,可到了磨合阶段,你就开始发现对方无数缺点,开始抱怨不满。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成想像中的完美,于是痛苦也由此产生。很多人走不过这个磨合期,最终以痛苦收尾。

上一篇:心理健康咨询范文 下一篇:心理效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