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范文

时间:2023-03-16 04:21:56

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第1篇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

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第2篇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07-03

一、对幸福的理解和释义

1.幸福的涵义

幸福的涵义极其丰富。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均从各自学科研究领域的角度对幸福予以解释和定义,可谓五花八门。我们认为:幸福是人们经过社会比较之后,对生活水平和生息环境等外界事物的体验、理解和感知,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主观心理的一种反映。幸福是客观外部事物与主观内部心理进行“刺激―反应”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效应现象。

2.“幸福曲线”

幸福的心理效应现象实际上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表征,可描述成一条“幸福曲线”(见下图)。“幸福曲线”是幸福在统计意义上的表达,曲线上每一点都是幸福指数,每个个体都处于曲线的某一点上,位置不同,幸福指数就不同。从幸福曲线看,当个置接近坐标的原点O时,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几乎没幸福感可言;在达到L点之前,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幸福效应就增大,幸福指数就快速提高;当个体处于L点之后,生活达到富裕水平,经济收入的增加对幸福的刺激效应较小,幸福指数上升缓慢;当个体处于曲线峰顶G点时,幸福指数达到最高峰,随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呈递减态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此同时,幸福感会因财富、安全或个体自身等多元诱因,开始出现幸福“分化效应”趋向。

“幸福曲线”揭示了幸福的一般规律。由于各个国家的客观条件不同,各国人民的幸福感就不同;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素质不同,幸福感也不相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莱恩认为:“当人们连衣食住行这样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收入每提高一点,个体就会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递增的效应就开始呈递减态势,并且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二、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既然幸福是客观外部事物与主观内部心理进行“刺激―反应”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就必然会引起心理效应的现象。

1.幸福“需要效应”

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幸福的客观基础,是幸福感的基本需求条件。基本需要本身不是幸福,幸福是人对它的一种主观体验、理解和感受。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个体对基本需要的心理反应过程,就是幸福“需求效应”。人对基本需要满意度越高,幸福感就大,反之就小。幸福“需求效应”处于幸福曲线临界点L之前,其特点是:它所依赖、参照的条件主要是以“经济指标”为主体,很少考虑其他需要指标,且处于幸福曲线的上升期。因此有几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影响幸福的“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的临界点是多少?第二,在“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得以实现、生活富裕之后,影响幸福感的主体又是什么?第三,影响人的幸福体验和感受的主观因素是什么?

有研究认为,目前世界应以“人均GDP3000美元”作为幸福的“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基本需要的界限:在人均在3000美元之前,经济越发展,国民幸福感越强;过了人均3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对人们的幸福影响效应不强,即GDP的作用不大。为此,人均GDP过了3000美元的一些西方国家政府,用GDP和GNH(国民幸福总值)的“双重导向”去体现国民幸福心理的“需要效应”,在人的自尊自由、社会福利程度、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公平现象和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采取措施,从非“基本需求经济值”方面促进国民的幸福。

2.幸福“对比效应”

个体的幸福感是经过社会对比之后产生的,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对比心理过程称为幸福“对比效应”。人们对生活的对比方式,有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也有与周围人群的横向比较;有与生活水平高的人群作比较,也有与生活水平低的人群作比较。影响比较方式的因素有个体的价值取向、期望值和心态品质等。对比方式不同,心理效应结果不同。例如,一个世代都在偏僻山区生活的青年,有妻子孩子小家庭,与周围邻居相比,生活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甚感幸福;他后来到大都市打工之后,刚开始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幸福感倍增(纵比),但一段时间后,参照系发生变化,一旦与城市里的富人相比较(横比),受不同工作强度、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生活待遇和不同社会阶层等因素的影响,就觉得劳苦、贫富差距和不公平,幸福感骤减。这就是“对比效应”的结果。

如何看待幸福,如何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郑希付教授在回答凤凰网记者采访时说:“要接受自己所拥有的,对工作、对生活的现状不要抱怨,抱怨不解决问题,接受现状并努力让自己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心理学的社会比较模型说明,不幸的人总是向上比,而幸福的人总是向下比。”如何看待幸福?要做到“四不要”:不要抱怨生活现状,不要抱怨不幸,不要向上比,不要自寻不幸。要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古人所云的“知足常乐”就是这个道理。

3.幸福“边际效应”

当人的生存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影响人的幸福客观基础的就不是单纯以经济收入为指标主体了,这个主体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指外界事物本身发生变化,而是指人对经济收入的幸福感受发生变化。当幸福的基本需要以单纯经济收入为主体的刺激作用逐渐失效,而新的外界刺激主体尚未确立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就称为幸福“边际效应”。幸福“边际效应”处于幸福曲线临界点L上,其特点是:第一,原有的经济指标对幸福刺激作用减弱,出现幸福指数上升缓慢现象;第二,人们对幸福的外界刺激物(参照物)进行重新选择,处于经济收入刺激和新刺激的边际,幸福感出现无所适从的边际心理效应。

幸福“边际效应”一方面影响人们的幸福对比方式,从而影响“对比效应”;另一方面影响人们重新选择幸福的外界参照物,从而影响“生存基本需要满足”之后的幸福状态,甚至可以影响很长时间。

4.幸福“高原效应”

当人们生活富裕,并处于幸福曲线顶峰G点时,会出现对经济收入的幸福体验极不敏感的现象,称作幸福“高原效应”。幸福“高原效应”的特点是:第一,出现“高原效应”的人,心理处于盲点期或出现茫然心态。第二,幸福感呈递减态势,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大,金钱财富不是幸福的惟一刺激物,甚至是不幸的诱因。第三,幸福的客观指标主体不单是经济收入,而是呈“多元型”――即出现多元诱因。有些富人不幸福,是因他们处于“高原效应”期,且又暂未寻找到幸福生活的新诱因所出现的心理现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在生存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等其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最大幸福,它是对具有正常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而言的。倘若个体的心态不正常,“高原效应”之后,寻求不良刺激物,就不是马斯洛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因此,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不只是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它在“高原效应”心理机制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5.幸福“分化效应”

幸福“分化效应”与幸福“高原效应”紧密联系,是幸福“高原效应”的结果。由于“高原效应”呈“多元型”的客观指标,因而会导致幸福“分化效应”。分化结果可能出现多种心理现象:一种是“自我实现”,追寻幸福生活新的积极方式――如追求事业成功、社会服务、社会公益、社会义工,或者是运动、书法、旅游等活动;另一种是“自我刺激”,寻求刺激幸福感的替代物――如追求名誉、地位、享受,甚至是贪污腐化、美色、刺激等;再一种是“自我陶醉”,寻求幸福的惰性诱因――如期望安逸、贪图享乐、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失工作生活的目标动力,甚至出现“富二代现象”、“啃老族现象”和“富太现象”。

影响幸福“分化效应”主观因素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心理品质。尤其是心理品质,它是幸福“分化效应”的基础:积极心理品质可导致良好的心理效应,而消极心理品质可诱导不良的心理效应。因此,加强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有助于人对幸福感的认知和形成良好的幸福感。

6.幸福“潮涨效应”

经济学研究认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是日益增长的”。也就是说,人们基本需要是不断提高的,即L点是动态的,随着社会进步而上升。人们的基本需要提高所产生的幸福感变化是一种心理效应现象,称作幸福“潮涨效应”。例如,当你没有自行车而步行时,见到别人有自行车,觉得如果自己有自行车会很幸福;当你有了自行车时又觉得别人有摩托车,如果自己也有摩托车该多幸福;而当你有了摩托车时又会觉得别人有汽车真幸福,如果自己有汽车定然更幸福;当你有了汽车,看到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有汽车,幸福感持续不久也就降下来。又如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基本标准普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现在则是“洋楼加汽车、美酒加咖啡”。

幸福“潮涨效应”反映出“四个不断变化”:人们对基本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比较参照体不断提高,社会“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同样也在不断变化。反过来说,随着社会生活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对基本需要不断提出新的高要求,这就出现幸福“潮涨效应”。

综上所述,影响幸福的因素不只是人的基本需要,还有其他诱因,而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因素。了解幸福的“心理效应”,有助于人的幸福感的建构,也有助于对人的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郑雪等.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6.

[2] 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 刘鸣.教育的最大目标应是孩子的终生幸福[N].南方日报,2011.6.5.

[4]张卫等.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5).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510631;暨南大学,广州,510631)

心理效应范文第4篇

人们都知道“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率兵行进,由于天气燥热,士兵们干渴难忍而厌恶行军。曹操谎称前面有片梅子林,前往食之可解渴。于是,士气得到鼓舞,迅速行走,旋即到达目的地。因人人想着吃梅子,口中唾液分泌,虽没有解馋倒也解了渴。“望梅止渴”并非毫无道理,每个人都有吃梅子的经验,嚼酸甜之梅,必伴随大量唾液分泌,这是先天的非条件反射,正常人都是这样的反应。有了吃梅子的经验,下次看到别人吃梅子、听到别人说梅子、脑子里想到梅子的滋味,禁不住唾液泉涌,非得一口口往下咽口水,这便是吃梅子的情状与唾液分泌间形成了联系,生理学上称为条件反射。从实物到图画、到语言、到文字、到想象,都能把梅子与唾液分泌联系起来,这就是说,作为精神活动的“词”取代了实物而成为刺激物,与实际吃梅子一样能刺激唾液分泌。没有吃梅子而产生唾液分泌就是梅子的心理效应。我们可以通过它理解药物心理效应。

以上还只是从生理学层面上来解释望梅止渴,对于人类来说“望梅”之所以能“止渴”,其机制更为复杂。军事行动中,指挥者的命令具有绝对的权威作用,曹操令中“前面有梅林”这句话立即变成了士兵们自己的信念,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生理活动。对权威的话不加分析和批判地完全接受,这就是心理暗示作用。看来曹操是懂得心理学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能接受暗示的影响。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暗示可对人的行为或心理产生影响,使其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暗示可来自别人,也可来自自己,后者称为“自我暗示”。暗示也是药物产生心理效应的机制。

许多药物的心理效应就是通过医生的暗示或病人的自我暗示而出现的。甚至一些并没有确定疗效的“药物”,某些病人用了会感到效果奇佳。患者对医术的信赖、为医者的权威性也具有很大的暗示作用。去看一个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经他诊治后服用药物效果就是好;而同一张方子,同样的药,不被信任的医生开出来效果就不好。日常工作中发现,药物的形状、颜色、药价高低,也会影响疗效。有人笃信包装良好的糖衣片;有的人认为补血药只有红色的效果才好;同样的成分,通常人偏信进口药;除药品的色、香、味、形及价格外,名也有影响。因此,一些药物取了很好听的名字,一些广告词,赞赏有加,这本身就有很大暗示作用,作为物质治疗就不能靠这类心理暗示去取效。目前国家药政部门都禁止这种命名药品的方式。

当然,暗示能使人致病,用之得当也能治疗疾病。在医学上,有时用暗示来治疗某些疾病,或用以加强其他疗法的效果,称为暗示疗法。所谓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给人启示,对个体生理、内脏器官活动、感觉、心理和行为产生明显影响作用。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提高治疗效果。除言语暗示外,医务人员也可以利用仪器、操作或药物等进行非语言暗示。医生常在用注射剂、药品等时讲些暗示语,如“这种药对你的症状效果不错”,“这种针剂既安全,又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用了保证灵。”使物质治疗从生物性及精神性两方面起作用。经过认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类心理暗示治疗的效果远不限于“安慰剂效应”,它也显著高于药物单纯的疗效,而有心理效应的作用。药物应用与心理治疗有机、有效地结合方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这是高明医生经常应用之法;聪明病人也应能领略其中之妙。

心理效应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钱;人际;自我;金钱符号

作者简介:杨眉(1983-),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7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74-02

金钱心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作为新兴的研究课题受到关注,主要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金钱激励作用的探讨[1]。随后在心理学领域也展开了对金钱心理的研究。近年来研究揭示了金钱的双面效应,在不同的方面它将呈现截然不同的影响。

一、金钱对人际关系的负面作用

2008年Kathleen D. Vohs等人对金钱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而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就金钱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这样的研究[2]。实验发现了金钱的双刃剑效应,金钱不利于人际自我但却有助于个体自我。在实验室中其他的条件得到控制,研究人员为实验参与者设置不同情境,目的是使用细微的提示或启动,参与者很可能并没有察觉有金钱线索的呈现,尽量通过减小操纵的痕迹以揭示自然的心理联系。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有四种情境设置,一种是让参与者玩大富翁游戏,获得高额或低额玩资;第二种是让被试者想象富足的或窘困的生活;第三种是让被试者组词,其中有与金钱相关的和与金钱无关的(“I cashed a check” versus “I wrote the letter”) [2];第四种是让被试者坐在金钱图片或中性图片附近。这些都是研究者通过间接而较自然的形式给予实验参与者金钱暗示。实验的第二个阶段则是向前面的参与安排助人情境,在这些情境中有人需要获得帮助,要么是需要实验参与者提供时间要么是给予金钱帮助。结果无论是哪种情境都得到了较为一致的心理效应,那些受到高强度金钱启动的组比受到较弱金钱暗示的组表现出更少的助人行为。当人们大脑中激活较强金钱概念时,将不太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或利益来帮助他人,因而可以推论金钱给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实验室的结果与社会调查的结果一致,那些高度重视金钱的美国人与只有中等程度倾向性的美国人相比,人际关系更糟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没有实际的金钱奖励仅仅是激活人头脑中的金钱概念也能引发人微妙的变化。也就是说金钱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为什么金钱会对人产生这样的影响? Vohs 等人提出自给自足理论,该理论认为激活金钱概念可以引发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即个体可以不依赖或借助他人而满足自身需要。金钱可以使人获得独立感和自由感,但同时由于可以不依靠于他人而容易与他人隔离,使得自给自足的个体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产生人际疏离[3] [4]。

二、金钱对自我独立性的积极效用

尽管上述研究表明金钱符号对人际关系的负性作用,但是在个人表现和独立方面金钱却可以是其动力性因素。经过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研究为这一结论提供了证据[2]。同时存在两种选择,一是独立工作,二是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结果受到金钱暗示的人更可能选择独自工作。另外,当交给被试者比较困难的或不可能任务时,金钱概念被激活的人在请求帮助前平均多花48%的时间来自己独自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金钱观念可能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更加崇尚通过个人付出获得回报的方式。

Vohs, Mead 和 Goode (2008)提出的市场—价格模式假设可以进一步解释金钱启动的作用[1]。在市场运行中人们奉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公平原则,作为交换的媒介金钱是个体评估市场交易公平性的典型符号。因此,金钱概念就可以引发市场—价格的思维模式,使人关注自己的收益、产出和个人绩效(自主动机);同时个体认为自己可以解决难题, 因此,也不再需要他人的帮助(人际疏离动机) [3]。这种解释正好应证了实验中的双重结果。

总之,被激活金钱概念的被试更偏好独立的个体活动并且表现出较少的人际亲密。金钱产生的影响中不论是人际疏离还是个体自我性增强的根源都可能是金钱所诱发的自给自足状态。

三、金钱启动的镇痛效果

中山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周欣悦与美国心理学家Kathleen D. Vohs、Roy F. Baumeister合作通过系列实验证明数钱能缓解个体的疼痛感觉,并且这种疼痛包括生理性的和社会性的[5]。心理学家们设计了巧妙的实验来证明他们的结论。实验的第一个阶段告诉参与者要完成一个点数任务,一部分人数钱,另一部分人则数白纸,目的是“测试手指灵敏度”。任务完成后,让参与者们将手指放入50 摄氏度的热水中 30 秒或者放入43 度的温水中。通过最后的心理测量得到了非常有意思的结果,数过钱的人在热水中感受到疼痛感显著降低,而数白纸的人则没有出现这样的效果[6]。

社会排斥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严重损害被排斥者的认知、情绪、行为及身体健康等各个方面[7]。而心理学家在实验中通过模拟社会排斥情境,发现之前数钱的过程能帮助被排斥者缓解社会性疼痛。实验参与者报告通过数钱他们感觉自己更强大了。数钱得到的感受使得他们增强了控制感,而不再那么惧怕被孤立或拒绝。同样也有研究表明,拥有更多金钱将比没钱将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少的消极情绪。并且金钱有利于个人健康,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研究比较一致性地显示财务压力对一个人的死亡率有消极影响。财务压力伴随着高度抑郁、不良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低自我控制感。而实验中甚至表明仅仅是启动金钱概念或呈现金钱符号,并没有实际的金钱奖励仍然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金钱启动能够产生镇痛作用,相反激活损失金钱的概念则会放大疼痛感受。周悦欣等人同样也通过实验设计证明了这一假设[5]。实验情境分为两类,一类情境中实验参与者写下他们最近的开销,第二类情境中让另一些参与者只写下最近的天气状况。最终发现第一类情境中的人激活了金钱损失的经历导致他们感受到更强烈的生理性疼痛和社会性疼痛。

四、金钱心理效应的社会启示意义

心理学家的实验告诉我们仅仅是想到钱或通过数钱的动作就能使我们产生一些好的感受,其他的研究也显示,金钱似乎对个体的自尊和独立性以及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些是否为社会上某些人奉行的拜金主义找到了合理的借口?事实上心理学家认为 “假使研究者发现某种药物可以镇痛,这并不能被认为是鼓励大众去追求这种药物,这样解读是一种科学逻辑的混乱。”[8]他们发现了金钱客观存在的心理效应,但不希望将其引向非健康的社会取向,而是更多地期待研究结论能在金钱赔偿问题方面提供法律上的根据。另外,还可以运用它来解读金融危机下人们的心理感受[8]。

参考文献:

[1] 杜林致、乐国安. 国外金钱心理研究综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61-65.

[2] Vohs, K. D., Mead, N. L., & Goode, M. R. (2008). Merely activating the concept of money changes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3), 208?212.

[3] 谢天、周静、俞国良.金钱启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2, (06):918–925.

[4] Vohs, K. D., Mead, N. L., & Goode, M. R. (2006).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money. Science, 314(5802),1154 1156.

[5] Zhou, X. Y., Vohs, K. D., & Baumeister, R. F. (2009). The symbolic power of money: Reminders of money alter social distress and physical pain [J]. Psychological Science,20(6), 700 706.

[6] 王喆辰. 数钱也可以镇痛?——记一组有趣的实验[J].生理学报,2012,(04): 495–497.

[7] 杜建政、夏冰丽.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心理科学进展,2008,(06) : 151-156.

心理效应范文第6篇

单位发给员工每人一张音乐会门票,价值200元。可音乐会那天突降大雪,造成出行不便。如果要去,只能冒着寒风徒步1个小时去音乐厅。你会不会去?如果这张票是你自己排队花200元钱买的,你又会不会去?大多数人在后一种情况下更容易选择坚持去。这都是“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在作怪。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捞不回来、如同沉没水底的成本。它既包括金钱等物质成本,也包括金钱之外的非物质成本。如果单纯根据经济法则,先前的沉没成本与后继的活动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后继决策时,总会考虑先前为此投入的成本。换句话说,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看眼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也考虑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这就是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一种解释认为,之所以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是因为通常人们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先前投入无果的事实。比如,我们下班后照常等公交车。但某天等了半个多小时公交车还没来。如果从这里打车回家要花20元钱,乘公交车只要2元钱。通常大家会认为:等了很久再去打车,岂不是白等了?所以会选择继续等下去。

一种解释认为,人们存在自我维护、自我申辩的心理倾向,不愿承认自己先前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顾及沉没成本,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例如一个人自己买来的运动鞋夹脚的厉害,可他却依然忍受疼痛继续穿在脚上。这就是自我维护。

另一种解释认为,由于沉没成本造成了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也就是让人的决策更容易不顾风险。如的人,越输越赌,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应该怎样巧对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首先,要避免它的消极影响。

面对需要决策的事情,最大程度地唤醒自己的理性,只需要考虑眼下的事情本身,不计较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比如,不管此前花了多少钱,如果孩子没有学琴的天资和兴趣,也不该让学琴继续成为痛苦的深渊。

另外,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设想先前没有付出或付出较低,你会如何决策。例如,你需要卖掉一套藏品,可市场价格比当初你买的时候还低了,这时候就不妨想想,假如这套藏品是人家送的,你会接受怎样的价格?这样,就会坚定地放弃已经沉没了的付出,及时做出现实的选择。

其次,我们要利用它的积极作用。

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对我们的生活可不单是帮倒忙,甚至很多时候,得感谢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往往是它帮助了我们。因此,不妨特意设置一个沉没成本,从而来控制自己后继的行为。例如女性大都有过健身计划,为了坚持落实健身计划,就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沉没成本:在每月初甚至每个季度初,把所有的费用预先支付,并且不可以退费。这样,你会因为已经付了钱而坚持按计划去健身。再如,通常情r下的多数婚姻,之所以能够维持与稳定,说到底差不多也都与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有关。一桩婚姻中,时间、物质、精神,沉没其中的成本太多太多。所以,随便扔掉婚姻的人总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在坚守。其实,在人生追求中的坚守,都或多或少含有沉没成本心理效应的作用。

心理效应范文第7篇

一要有“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班主任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从小到大,从多到少,逐渐提高要求,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我班上有个学生,喜欢上课讲话,在班干部的记录中,一天至少讲十几次。我先要求他把讲话的次数降到10次以下,过一段时间后,又要求他降到5次以下,一个月以后,他几乎改掉了上课讲话的坏毛病,很少被班干部记名字了,成绩也不断进步。

二要有“自己人效应”。这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可以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头,与学生聊聊自己的私事或者谈他们喜欢的话题,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唱歌、下棋、打球等,缩小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一种亲近感,使学生把老师当哥们、姐们来看,这样,学生就会听老师的,会好好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要有“南风效应”。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地吹着,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自觉地内化为自我需要。

四要利用“配套效应”。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为“配套效应”,是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下转第94页)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追求,并把自己的需要付诸积极的行动。

五要避免“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少讲,讲得简洁、干脆利落。

六要用好“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因偷吃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

这个效应,提醒我们班主任要在以下两方面多动些脑筋。首先,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次,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比如,在布置作业时,规定一些习题必须是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才能够做,这样反而会刺激一些学生的好胜心,促使他们主动去做,比硬性规定的效果要好很多。

七要用好“空白效应”。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空白效应在批评时的合理运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批评之后最好留有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被“穷追不舍”,反抗心理就会锐减;相反如果喋喋不休地批评学生,会使学生心扉紧闭,效果极差。留空白,就是让学生思考,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空”,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填鸭”、“强塞”。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航向的舵手,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是学生进步的剂。要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就要善于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己教育艺术的提高,将大有帮助。

心理效应范文第8篇

异性效应

所谓异性效应,指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更起劲。或在异性面前,人们往往对自己要求更严,表现往往更出色。这是因为与异性一起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比如,男篮比赛时,可以请女同学做啦啦队,请女同学送饮料,无疑会大大鼓舞队员们的士气。在外出野炊、郊游时,要发挥男女同学的特长,男同学生火,女同学包饺子,场面一定很活跃。这都属于异性效应现象。我们不妨说,女性是男性的镜子,男性是女性的镜子,谁不愿意在镜子里留下美好的形象呢?

异性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和净化力。

1. 吸引力是一种微妙的深层次的吸引。男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计较点滴得失,好问、好动、好想。女孩子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有较多的被动意识。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可使班集体凝聚成具有排外性的群体,使集体成员有一定的情感依恋。

2. 激发力。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男生总想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而女生也往往以欣赏的眼光观看男生的一举一动,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这时异性的评价在他们心目中可能比班主任的评价更重要,异性的鼓励也许比其他人的教育更起作用。为了在异性面前呈现一个完美的形象,男女学生会尽其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以引起异性的尊重和关注,这样整个班级的氛围都是积极向上的。

3. 学生总是十分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印象,很注意对方对自己的评价,有一种内在的无形的约束力,使大家都觉得应注意自己的言行,限制自己不合理、不完善的行为。只要班级管理者引导正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自我检点、自我教育的效果。

4. 净化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除了使用自身的自净能力之外,通过一定的活动也可使男女生各自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和净化。异性相互接触的活动就是培养谦谦君子、文雅小姐的重要途径。

有些中学生在异性面前说话舌头硬,走路腿发抖,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与异性多接触,可以使他们大大方方、从容自若地与异往。许多事实也证明了,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发展真诚的友谊、异性效应高的班级,班风、学风往往比其他班好,同学们的积极性高,组织活动容易成功,班级管理质量也好。

(广宁电大教师进修学校 张才秀)

超限效应

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是指因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而引起的心理烦躁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在班主任的班级日常管理中时常出现这种情况。

当学习较差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为督促他们上进,某些班主任不停地唠叨,这儿不对,那儿不行。结果事与愿违,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育不但听不进,反而产生逆反心理。

对某些总犯小错误的学生,一些班主任产生了偏见,看不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他们犯了一次错误,班主任批评了还不算完,还常常在大会小会上以这个学生为“反面教员”,说“不要像某某同学一样,整日不思进取”之类的话。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必然站在老师的对立面,成为老师眼中的后进生。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好学生的无度“宽容”。成绩好本是好事,可是因为他们成绩好,班主任就来个“一俊遮百丑”,对他们的错误视而不见,不管不问;有时甚至以错当好,给予表扬,潜意识中给这些学生犯错误开绿灯。这种明显不公平的现象只会引发其他学生的不良情绪,给班级管理埋下苦果。

心理效应范文第9篇

一单位发给员工每人1张音乐会门票,价值200元。可音乐会那天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雪,所有交通工具都只能暂停,音乐会却照常进行。如果要去,只能冒着1小时的寒风徒步去音乐厅。你会不会去?大多数人肯定不会去。如果这张票是你自己排队花200元钱买的,你又会不会去?不用说,大多数人更容易坚持去。这又是为什么?

这都是“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在起作用。

所谓沉没成本,就是已经付出的成本捞不回来了,沉没水底了,所以叫作“沉没成本”。它既包括金钱等物质成本,也包括金钱之外的非物质成本。如果单纯根据经济法则,先前的沉没成本与后续的活动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后续决策时,总会考虑先前为此投入的成本。换句话说,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看眼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这就是我们说的“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分析一:之所以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是因为通常人们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先前的成本泡汤的事实。比如,我们下班后照常等公交车。但今天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公交车还没来。如果从这里打车回家要花20元钱,乘公交车只要2元钱。通常大家会选择:等了很久再去打车,岂不是白等了,所以继续等下去。

分析二:人们存在自我申辩和自我维护的心理倾向。如不愿意承认自己先前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顾及沉没成本,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这就是自我申辩。一位朋友亲自买来的运动鞋夹脚得厉害,可朋友却依然忍受疼痛继续穿在脚上,这就是自我维护。

分析三:由于沉没成本造成了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也就是让人的决策更容易不顾风险。的人,越输越赌,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应该怎样巧对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首先,我们要避免它的消极影响。面对需要决策的事情,最大程度的唤醒自己的理性,反复提醒自己,只需要考虑眼下事情的本身,不管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比如,不管此前花了多少钱,如果孩子没有学琴的天赋和兴趣,也不该让学琴继续成为孩子痛苦的深渊。

另外,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想想假如先前没有付出或付出较低,你会如何决策。比如,你需要卖掉一套藏品,可市场价格比当初你买的时候还低了,这时候就不妨想想,假如这套藏品是人家送的,你会接受怎样的价格?这样,就会坚定地放弃已经沉没了的付出,及时做出现实的选择。

其次,我们要利用它的积极作用。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对我们的生活可不光是帮倒忙。有些时候,甚至很多时候,得感谢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往往是它帮助了我们。因此,不妨特意设置一个沉没成本,从而来控制自己的后续行为。比如,有健身计划的女性,为了坚持落实健身计划,就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沉没成本:在每月初甚至每个季度初,把所有的费用预先支付,并且不可以退费。这样,你会因为已经付了钱而坚持按计划去健身。

还有,通常情况下的很多婚姻,所以能够维持与稳定,说到底差不多也都与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有关。一桩婚姻,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物质的,精神的,沉没其中的成本太多太多了。所以,随便扔掉婚姻的总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在建设,在坚守。其实,所有人生追求的坚守,都是有沉没成本心理效应的作用。

心理效应范文第10篇

1、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而被贬到人间。由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人们称之为“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禁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早险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斥人间。潘多拉的心理正应了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

“禁果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干什么事,不准怎么样。其结果是越禁止的书孩子越想看,越禁止的事孩子越想干。例如有许多不健康的书,孩子本来并不知道了也不一定去看,但假如被父母禁止,孩子反倒想看个究竟,平时不爱看的,这时也十分来劲,想一睹为快,再如,父母对孩子早恋、电脑游戏、网络聊天等问题一味地采取禁止态度,也会导致孩子产生“禁果效应”。

2、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准备损款,他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长久,会使人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

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晓得,可是家长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一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孩子越听不进,甚至还会冲撞你。在孩子们看来,家长的“喋喋不休”和“不厌其烦”,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不信任,是侵犯了他们的心理领地,会使他们产生与父母对着干,拧着来的逆返心理,因此“超限效应”也就自然而生了。

3、月曜效应

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孩子在星期一上课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周末时,孩子在心理上开始自我放松,原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被悠闲随意的玩乐所取代,于是,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到了星期一,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结果出现了不少孩子在星期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纪律散漫等现象。因此我国古代把星期一又叫作“月曜”,所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

“月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双休日(包括其他假日),家长要精心安排孩子的生活,既不能施加太大的压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因为学习负担过重,孩子疲于奔命,身心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完全不管,孩子过分放松,便很难适应星期一的紧张学习生活。另外,家长最好在星期一上学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引导他们调整生物钟,从而更好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

4、手表效应

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走时不一的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只手并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效应”。

在家庭教育方面,“手表效应”给家长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那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不同的目标,提出两个不同的要求,否则将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行为将陷于混乱。

那么,如何避免发生“手表效应”呢?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使孩子形成“双重人格”的价值取向。其次,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之间要加强彼此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必须统一要求,决不能有两个相互矛盾的要求或声音,否则,孩子将因为不知道听谁的而感到左右为难。

5、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意即人的突出特征像耀眼的光环一要,给周围的人留下深刻而清晰的印象,并决定了对其整体评价,而其它特征则相对模糊并被人忽视了。

“光环效应”启发家长,要科学全面地评价孩子,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评价孩子好坏,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和分数,考一个好成绩,读一所理想的名牌大学,找一份高收入的好工作,已经成为许多家长们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这一种维的评价模式是错误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孩子的潜能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学习,在素质教育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孩子应走多元化的道路。俗说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要克服这种“光环效应”的影响,家长就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评价孩子。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才是父母的明智选择。

6、花盆的效应

刚买回的盆花,花儿饱满,枝叶舒展,令人赏心悦目。可过一段时间,就变黄枯萎,花叶凋零了。原来,芬农为盆花的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温度、温度适宜,养分充足,花儿的长势当然好,一旦没有花农的精心照料,离开了人世创造的舒适环境,花儿也就难于正常生长了。这种现象称为“花盆效应”。

家庭教育也存在类似的“花盆效应”现在不少孩子只会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进了小学还不会穿衣、脱袜、上了初中还不会煮饭、洗衣,且个性膨胀,自私自利,这正是父母溺爱的结果。溺爱孩子,娇生惯养,无异于亲手开掘的温柔的陷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上一篇:爱情心理学范文 下一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