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2 08:26:25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进一步完善我局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成立了局长为组长的县级统计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抓,指定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业人员负责各项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全局干部职工会议上,组织学习市统计局《关于县级统计局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情况的通报》文件精神,再次要求专业人员加强学习《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试行)》和《县级统计局考核办法(试行)》,从而提高认识,并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建立责任人,通过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层层有人抓、个个有责任的工作格局,确保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二、多措并举,全面整改

一是对照文件中要求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我局实际工作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现已建立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决策规则和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密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廉洁从政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业务工作制度,包括统计调查工作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统计数据使用和工作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工作制度、统计执法责任制和普法工作制度、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统计业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制度、统计信息制度;其他制度,包括统计资料制度、统计报表和填报说明发放登记领取人签名制度、人文关怀制度、小车管理制度、公文管理制度。二是制定年度计划。按要求制定业务级技能培训和统计法规学习宣传等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各项业务培训。三是进一步加强统计管理。要求专业人员加强对部门、乡(镇)和调查企业的统计基础建设的指导,督促和指导乡(镇)和企业建立统计管理制度、设置统计台帐和完善原始记录。每年不少于两次对乡(镇)和企业的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进行检查,对没有建立台帐的限期完善,对没有原始记录的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四是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质量。要求在县统计局网站和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及时更新统计信息,做好月度快报、统计公报、年鉴等多种形式统计数据资料。五是进一步加强统计资料的管理。指定专人,严格按照统计资料管理办法,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统计资料和基层报表。并要求对规范化建设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分类汇编整理成册。

三、狠抓落实,巩固成效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年,中支公司在省分公司各级领导及全体同仁的关心支持下,完成了筹建工作并顺利开业,在业务的发展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圆满地完成了省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在此基础上,公司总结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业管工作,构建优质、规范的承保服务体系。承保是保险公司经营的源头,是风险管控、实现效益的重要基础,是保险公司生存的基础保障。因此,在年度里,公司将狠抓业管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1、对承保业务及时地进行审核,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及定价体系来控制承保风险,决定承保费率,确保承保质量。对超越公司权限拟承保的业务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后上报审批,确保此类业务的严格承保。2、加强信息技术部门的管理,完善各类险种业务的处理平台,通过建设、使用电子化承保业务处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承保基础数据库,并缮制相关报表和承保分析。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并定期编制中、长期业务计划。3、建立健全重大标的业务和特殊风险业务的风险评估制度,确保风险的合理控制,同时根据业务的风险情况,执行有关分保或再保险管理规定,确保合理分散承保风险。4、强化承保、核保规范,严格执行条款、费率体系,熟练掌握新核心业务系统的操作,对中支所属的承保、核保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技能和素质,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提高客户服务工作质量,建设一流的客户服务平台。随着保险市场竞争主体的不断增加,各家保险公司都加大了对市场业务竞争的力度,而保险公司所经营的不是有形产品,而是一种规避风险或风险投资的服务,因此,建设一个优质服务的客服平台显得极为重要,当服务已经成为核心内容纳入保险企业的价值观,成为核心竞争时,客服工作就成为一种具有独特理念的一种服务文化。经过年的努力,我司已在市场占有了一定的份额,同时也拥有了较大的客户群体,随着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客服工作的重要性将尤其突出,因此,中支在年里将严格规范客服工作,把一流的客服管理平台运用、落实到位。1、建立健全语音服务系统,加大热线的宣传力度,以多种形式将热线推向社会,让众多的客户全面了解公司语音服务系统强大的支持功能,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客户满意最大化。2、加强客服人员培训,提高客服人员综合技能素质,严格奉行“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实务流程的规定作好接、报案、查勘定损、条款解释、理赔投诉等各项工作。3、以中心支公司为中心,专、兼职并行,建立一个覆盖全区的查勘、定损网点,初期由中支设立专职查勘定损人员3名,同时搭配非专职人员共同查勘,以提高中支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查勘、定损理赔质量,做到查勘准确,定损合理,理赔快捷。4、在年6月之前完成营销服务部、YY营销服务部两个服务机构的下延工作,至此,全区的服务网点建设基本完善,为公司的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险售后服务。

三、加快业务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公司保险品牌。根据年中支保费收入万元为依据,其中各险种的占比为:机动车辆险85%,非车险10%,人意险5%。年度,中心支公司拟定业务发展规划计划为实现全年保费收入万元,各险种比例计划为机动车辆险75%,非车险15%,人意险10%,计划的实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完成。1、机动车辆险是我司业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力发展机动车辆险业务,充分发挥公司的车险优势,打好车险业务的攻坚战,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年在车险业务上要巩固老的客户,争取新客户,侧重点在发展车队业务以及新车业务的承保上,以实现车险业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2、认真做好非车险的展业工作,选择拜访一些大、中型企业,对效益好,风险低的企业要重点公关,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力争财产、人员、车辆一揽子承保,同时也要做好非车险效益型险种的市场开发工作,在年里努力使非车险业务在发展上形成新的格局。3、积极做好与银行的业务工作。年10月我司经过积极地努力已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签定了兼业合作协议,年要集中精力与各大银行加强业务上的沟通联系,让银行充分地了解中华保险的品牌及优势,争取加大银行在业务上对我司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力度,力求在银行业务上的新突破,实现险种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为公司实现效益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的一年里,虽然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有省公司的正确领导,中支将开拓思路,奋力进取,去创造新的业绩,为做大做强公司保险事业而奋斗。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加强业管工作,构建优质、规范的承保服务体系。承保是保险公司经营的源头,是风险管控、实现效益的重要基础,是保险公司生存的基础保障。因此,在2011年度里,公司将狠抓业管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1、对承保业务及时地进行审核,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及定价体系来控制承保风险,决定承保费率,确保承保质量。对超越公司权限拟承保的业务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后上报审批,确保此类业务的严格承保。

2、加强信息技术部门的管理,完善各类险种业务的处理平台,通过建设、使用电子化承保业务处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承保基础数据库,并缮制相关报表和承保分析。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并定期编制中、长期业务计划。

3、建立健全重大标的业务和特殊风险业务的风险评估制度,确保风险的合理控制,同时根据业务的风险情况,执行有关分保或再保险管理规定,确保合理分散承保风险。

4、强化承保、核保规范,严格执行条款、费率体系,熟练掌握新核心业务系统的操作,对中支所属的承保、核保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技能和素质,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好文章尽在公文易

二、提高客户服务工作质量,建设一流的客户服务平台。随着保险市场竞争主体的不断增加,各家保险公司都加大了对市场业务竞争的力度,而保险公司所经营的不是有形产品,而是一种规避风险或风险投资的服务,因此,建设一个优质服务的客服平台显得极为重要,当服务已经成为核心内容纳入保险企业的价值观,成为核心竞争时,客服工作就成为一种具有独特理念的一种服务文化。经过2011年的努力,我司已在市场占有了一定的份额,同时也拥有了较大的客户群体,随着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客服工作的重要性将尤其突出,因此,中支在2011年里将严格规范客服工作,把一流的客服管理平台运用、落实到位。

1、建立健全语音服务系统,加大热线的宣传力度,以多种形式将热线推向社会,让众多的客户全面了解公司语音服务系统强大的支持功能,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客户满意最大化。

2、加强客服人员培训,提高客服人员综合技能素质,严格奉行"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实务流程的规定作好接、报案、查勘定损、条款解释、理赔投诉等各项工作。

3、以中心支公司为中心,专、兼职并行,建立一个覆盖全区的查勘、定损网点,初期由中支设立专职查勘定损人员3名,同时搭配非专职人员共同查勘,以提高中支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查勘、定损理赔质量,做到查勘准确,定损合理,理赔快捷。

4、在2011年6月之前完成营销服务部、营销服务部两个服务机构的下延工作,至此,全区的服务网点建设基本完善,为公司的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险售后服务。

三、加快业务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公司保险品牌。根据2011年中支保费收入万元为依据,其中各险种的占比为:机动车辆险85%,非车险10%,人意险5%。2011年度,中心支公司拟定业务发展规划计划为实现全年保费收入万元,各险种比例计划为机动车辆险75%,非车险15%,人意险10%,计划的实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完成。

1、机动车辆险是我司业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力发展机动车辆险业务,充分发挥公司的车险优势,打好车险业务的攻坚战,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2011年在车险业务上要巩固老的客户,争取新客户,侧重点在发展车队业务以及新车业务的承保上,以实现车险业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认真做好非车险的展业工作,选择拜访一些大、中型企业,对效益好,风险低的企业要重点公关,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力争财产、人员、车辆一揽子承保,同时也要做好非车险效益型险种的市场开发工作,在2011年里努力使非车险业务在发展上形成新的格局。

3、积极做好与银行的业务工作。2011年10月我司经过积极地努力已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签定了兼业合作协议,2011年要集中精力与各大银行加强业务上的沟通联系,让银行充分地了解中华保险的品牌及优势,争取加大银行在业务上对我司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力度,力求在银行业务上的新突破,实现险种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为公司实现效益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2007年,中支公司在省分公司各级领导及全体同仁的关心支持下,完成了筹建工作并顺利开业,在业务的发展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圆满地完成了省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在此基础上,公司总结2007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业管工作,构建优质、规范的承保服务体系。承保是保险公司经营的源头,是风险管控、实现效益的重要基础,是保险公司生存的基础保障。因此,在2008年度里,公司将狠抓业管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1、对承保业务及时地进行审核,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及定价体系来控制承保风险,决定承保费率,确保承保质量。对超越公司权限拟承保的业务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后上报审批,确保此类业务的严格承保。2、加强信息技术部门的管理,完善各类险种业务的处理平台,通过建设、使用电子化承保业务处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承保基础数据库,并缮制相关报表和承保分析。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并定期编制中、长期业务计划。3、建立健全重大标的业务和特殊风险业务的风险评估制度,确保风险的合理控制,同时根据业务的风险情况,执行有关分保或再保险管理规定,确保合理分散承保风险。4、强化承保、核保规范,严格执行条款、费率体系,熟练掌握新核心业务系统的操作,对中支所属的承保、核保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技能和素质,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好文章尽在公文易

二、提高客户服务工作质量,建设一流的客户服务平台。随着保险市场竞争主体的不断增加,各家保险公司都加大了对市场业务竞争的力度,而保险公司所经营的不是有形产品,而是一种规避风险或风险投资的服务,因此,建设一个优质服务的客服平台显得极为重要,当服务已经成为核心内容纳入保险企业的价值观,成为核心竞争时,客服工作就成为一种具有独特理念的一种服务文化。经过200*年的努力,我司已在市场占有了一定的份额,同时也拥有了较大的客户群体,随着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客服工作的重要性将尤其突出,因此,中支在2008年里将严格规范客服工作,把一流的客服管理平台运用、落实到位。1、建立健全语音服务系统,加大热线的宣传力度,以多种形式将热线推向社会,让众多的客户全面了解公司语音服务系统强大的支持功能,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客户满意最大化。2、加强客服人员培训,提高客服人员综合技能素质,严格奉行“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实务流程的规定作好接、报案、查勘定损、条款解释、理赔投诉等各项工作。3、以中心支公司为中心,专、兼职并行,建立一个覆盖全区的查勘、定损网点,初期由中支设立专职查勘定损人员3名,同时搭配非专职人员共同查勘,以提高中支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查勘、定损理赔质量,做到查勘准确,定损合理,理赔快捷。4、在2008年6月之前完成XX营销服务部、YY营销服务部两个服务机构的下延工作,至此,全区的服务网点建设基本完善,为公司的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险售后服务。

三、加快业务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公司保险品牌。根据200*中支保费收入XXXX万元为依据,其中各险种的占比为:机动车辆险85%,非车险10%,人意险5%。2008年度,中心支公司拟定业务发展规划计划为实现全年保费收入XXXX万元,各险种比例计划为机动车辆险75%,非车险15%,人意险10%,计划的实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完成。1、机动车辆险是我司业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力发展机动车辆险业务,充分发挥公司的车险优势,打好车险业务的攻坚战,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200*年在车险业务上要巩固老的客户,争取新客户,侧重点在发展车队业务以及新车业务的承保上,以实现车险业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2、认真做好非车险的展业工作,选择拜访一些大、中型企业,对效益好,风险低的企业要重点公关,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力争财产、人员、车辆一揽子承保,同时也要做好非车险效益型险种的市场开发工作,在2008年里努力使非车险业务在发展上形成新的格局。3、积极做好与银行的业务工作。2007年10月我司经过积极地努力已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签定了兼业合作协议,2008年要集中精力与各大银行加强业务上的沟通联系,让银行充分地了解中华保险的品牌及优势,争取加大银行在业务上对我司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力度,力求在银行业务上的新突破,实现险种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为公司实现效益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的一年里,虽然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有省公司的正确领导,中支将开拓思路,奋力进取,去创造新的业绩,为做大做强公司保险事业而奋斗。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财务总监; 外包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1-0116-03

财务总监外包,又称“CFO外包”,是指企业单位因某种原因不单独设立财务总监职位,而将单位财务总监的工作职责与内容,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全部委托给某个具有财务总监经验的中介机构,由该机构来完成财务总监的职责内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中小企业财务总监工作内容外包给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可以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达到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双赢”目的。

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财务总监外包服务的必要性

(一)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转型的需要

1.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多

“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7 104家(不含分所),其中有限责任事务所4 317家,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2 763家,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24家;执业注册会计师94 010人。2015年6月30日,中国共有8 3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注册会计师近11万人,而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不到50家,会计师事务所家数和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可见,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较快,但以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占总数的90%以上。

2.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业务量减少

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规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行业、直销行业、劳务派遣行业等27类公司继续实行注册资本登记实缴制外,其他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实行认缴制,公司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不再规定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取消首期出资比例限制,取消货币出资额占总注册资本最低比例限制,取消出资期限的限制等;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的公司,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企业应当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同时,改革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建立符合个体工商户特点的年度报告制度。该方案已于2014年3月1日实施。该方案的实施,直接减少了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业务量,威胁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甚至生死,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果断转型,扩大财务总监外包、管理咨询等业务范围。

3.传统业务利润空间缩小

近年来,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不断增多,但法定审计业务量减少,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相互压价,不正当竞争,市场秩序混乱,大大缩小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利润空间,有的审计业务甚至连成本都难以维持,但风险依旧,所以,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适应形势,勇于开拓财务总监外包服务等业务。

(二)中小企业在财务总监方面面临的问题

企业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细胞,社会经济要壮大,就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多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降低企业设立门槛,推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数量与日俱增,中小企业对社会贡献不断增强。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由某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创立,中小企业主通常为了考虑成本,尽管自己对财务工作知之甚少,却很少聘请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从事专职财务规划、财务制度设计与税务筹划等工作。然而,对于中小企业长久发展而言,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着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存发展,中小企业处于财务总监聘与不聘的两难境地。

(三)新型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化的出现与完善,对会计信息公开化与透明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中小企业而言,既是机会也是压力。中小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而提高企业的诚实信誉度和知名度,也迫切需要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

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财务总监外包服务的可能性

(一)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财务总监外包服务的优势

中小企业财务总监外包工作属于一种商业性质,是一种委托与受托业务,可以由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也可以由财务服务公司、某个会计人员等来完成,并不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定业务。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聚集着一定数量的注册会计师,财务会计人才济济,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集多人团队力量来共同完成财务总监一个人的职责任务。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财务总监外包业务具有连续性,还可以规避中小企业财务总监离职或者离岗而导致中小企业财务中断甚至瘫痪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从财务总监外包中得到的好处

中小企业将财务总监工作内容打包给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聘用专业人士的工资费用,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取众人之长,以团队为单位完成企业财务总监的工作,既可以为企业加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后盾,还可以让企业领导全身心地去关注企业的经营方向与经营战略,集中精力发展企业的主营业务,大力拓宽经营市场,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进而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

三、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总监外包服务的特点

(一)团队性

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总监外包服务,与记账不同,也与中小企业本身财务总监相异,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小企业完成财务总监工作不是完全依靠某一个注册会计师,而是会计师事务所以某个注册会计师带头,由多人组成一个团队,该团队共同分析,共同为企业出谋划策,共同完成外包企业的财务总监职责。

(二)综合性

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总监外包服务,不仅为委托方提供一定的财务会计服务,还可能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向外拓展,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企业制度设计等,最终促使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商业性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中小企业委托进行财务总监外包服务是一项受托性质的事务,属于有偿服务,是一种商业行为,而进行外包服务过程中,必定会接触到委托企业的商业秘密,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全过程、全方位保守中小企业的商业秘密。

(四)长久性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其效益一般会带有滞后性。也就是说,为了搞好财务总监外包工作,要做好长久打算,经常为企业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服务工作,与企业保持良好沟通关系,为企业长期发展献计献策。

(五)稳定性

正如前文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财务总监外包服务会涉及企业的许多商业秘密,同时,具有综合性与长期性,为了搞好财务总监外包服务,会计师事务所还必须多方位了解企业环境与行业特性、了解企业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产品、了解企业市场,如果人员变动频繁,势必造成基础工作重复,降低效率与效果,同时引起委托企业的不满,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保持团队特别是带头人的稳定,避免经常变动。

四、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总监外包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中小企业财务总监外包服务过程中也会存在不少问题。对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而言,由于该业务非法定业务,企业可做可不做,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如:中小企业管理层不诚信,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不真实的虚假信息,故意隐瞒关键事项;中小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总监职责认识不清楚,态度不明确,对会计师事务所不热情、不配合、不支持,甚至某些方面会出现抵触情绪等,使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会陷于被动。

同样,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将财务总监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也可能存在诸多顾虑:中小企业领导会在短期内看不到财务总监外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不愿继续合作下去,单方面中止外包协议;企业领导可能会担心将相关资料提供给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五、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总监外包服务的模式

财务总监外包服务是会计师事务所继会计服务外包后兴起的另一种新型外包服务模式,是委托方(即中小企业)将财务监督体系、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体系、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及成本控制与执行、财务人员和仓储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与培训全部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由会计师事务所组成一个团队来完成企业财务总监的工作内容。不同中小企业规模不同,岗位设置不同,同时,不同中小企业业务特色不同,所以,不同中小企业财务总监外包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别,财务总监外包的内容可以根据中小企业领导的要求具体确定。

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财务总监外包内容包括:

1.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会计岗位。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结合企业现有财会人员,搞好企业财务工作分工,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财务系统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2.按时完成企业会计账簿、财产清查、报表及预算工作。

3.建立与完善科学、系统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各项财务核算体系。

4.建立与完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系统。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结合委托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化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保证企业良好有秩的营运环境。

5.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合理进行资金筹集、投资、营运与收益分配工作,分析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处理好企业财务关系。会计师事务所在从事财务活动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其他单位、企业与职工、企业与税务工商财政部门、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企业积累与消费等各方面的财务关系。

7.制定公司利润计划、资本投资、财务规划、销售前景、开支预算或成本标准;制定财务系统年度、月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经批准后执行。

8.参与企业管理。会计是企业的内当家,会计除了核算职能以外,还有重要的监督管理职能,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企业的财务总监外包服务后,应该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充分足够的依据,参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

六、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总监外包服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具有专业胜任能力

财务总监外包的工作内容并非只是财务会计,而是涉及企业管理、经营决策、预算计划、制度设计等多方面的一项综合性工作,还与企业所处环境、经营范围、行业特点有关,而每个行业都有其特点,隔行如隔山,所以,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业务以前,必须全面了解企业,分析判断自身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不能盲目接受财务总监外包服务。

(二)要签订业务约定书

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委托企业的财务总监外包服务,属于一种商业性质的委托与受托关系,为了明确双方各自职责权限,避免纠纷,事前必须签订业务约定书,通过业务约定书记录和确认财务总监外包服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业务的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职责权限、纠纷的解决方式等事项。

(三)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

财务总监外包服务既不同于会计师事务所法定的审计业务,也不同于平常的记账业务,它是一项综合工作,而且关系广泛,内容繁杂,带有一种长期性,但不是必须的,所以,会计师事务所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观念,只有不断加强与企业沟通,为企业出谋献策,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才能得到企业认可,才能与企业保持长久业务关系,实现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的“双赢”。

(四)要有复合型人才

现代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竞争,人才决定着企业成败,同样,是否具有复合型人才优势,直接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完成企业财务总监外包服务。财务总监外包服务内容远不止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还必须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以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向四周扩散,进而合理组织利用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优化各种资源组合,实现企业资源效益最大化。所以,会计师事务所除了要具有众多财务会计精英以外,还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企业管理、律师等各方面人才,形成一个复合型人才团队,确保财务总监外包服务业务顺利实现。

(五)要高度保守秘密

会计师事务所在财务总监外包服务过程中,必定会涉足所服务中小企业的商业秘密,为了杜绝不必要的纠纷,减少损失,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始终遵守保密原则,除非获得专门的信息披露授权,或具有法定或者专业的披露责任。这一保密责任甚至在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的关系终止后仍应继续。

(六)要具有独立性

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财务总监外包服务工作,等同于会计师事务所是所服务企业的财务总监,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像注册会计师审计一样,也必须保持独立性,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总监团队与企业间不仅具有外部形式上的独立性,还应该具有实质性的独立性,确保中小企业领导人与团队间、团队与出纳间无亲属关系,以更好实现团队财务总监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 2014年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R/OL].中国市场调研网,2014-03-05.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省厅关于开展司法鉴定“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要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省司法鉴定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通过开展“工作制度化、鉴定程序化、档案模本化”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执业流程,完善档案管理,确保“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取得实效。

二、主要内容

(一)工作制度化建设

工作重点:市局延续去年以来的制度建设规划,制订出台《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谈话提醒制度》、《市司法鉴定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将《条例》规定的原则和制度加以具体化,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则体系;各鉴定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及收费、印章管理、鉴定援助、培训学习、信息调研、人员管理及劳资等制度,已经建立的制度要充分论证可行性,对缺乏可操作性的部分要根据实际及时修改,确保所有制度可操作、有落实。

工作目标:鉴定机构进一步制订完善鉴定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人手一份,确保机构内所有人员能熟知并按制度操作运行。

(二)鉴定程序化建设

工作重点:各鉴定机构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机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执业。着重规范以下方面:审查鉴定用途及要求的合法性;对鉴定材料接收流转要有登记;建立审批分案流程;正确适用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验证外部信息并在鉴定文书中明确标明;严格执行复核制度;按规定出庭质证并详细记录相关情况;严格执行收费制度;已通过认证认可的机构要严格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执业过程的每个环节规范可控;尚未通过认证认可的机构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

工作目标:各机构结合上述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细化工作流程,抓好关键环节的流程再造,突出制度化和便捷化,确保鉴定人及鉴定机构内部人员熟知流程并严格执行。工作流程以表格、图示等直观形式向当事人公开,增加透明度。

(三)档案模本化建设

工作重点:鉴定机构按照市局下发的《司法鉴定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及文书模本的要求整理档案。着重规范以下方面:卷宗封面填写完整、清楚、美观;重新鉴定要在委托书中注明;鉴定协议书中要约定结算方式、鉴定时限、争议处理等;鉴定文书发文稿要有复核人签字;活体检查记录、勘查笔录要有被鉴定人及在场人签字;鉴定材料流转要有记录、有签字;送达回证要填写完整;特种载体材料要有承办单位、制作人、制作时间等;档案查阅、复制要经机构负责人同意并有记录等。

工作目标:全市司法鉴定业务档案能够完整记录司法鉴定执业活动的全部过程,能够按照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要求不漏项、不缺项,并做到全市鉴定业务档案卷宗整齐划一。

三、方法步骤

(一)学习动员(4月)。各鉴定机构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省司法鉴定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市局《关于开展司法鉴定行业“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充分认识开展“三化”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三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为扎实开展活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并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三化”建设工作方案,5月10日前向主管司法局和市局提交学习动员情况书面总结及开展活动方案或工作计划。

(二)自查自纠(5月―6月)。各机构应严格按照内部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以及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执业,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剖析原因,分类梳理建立台帐。要坚持边查边改边建,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各鉴定机构于6月30日前向主管司法局和市局提交书面自查报告。

(三)建章立制(7月―9月)。各鉴定机构针对自查自纠查找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属于制度不完善的要及时完善制度,属于工作流程不顺畅的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工作流程,已经建立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要充分论证可行性,对于不可行的部分要及时修改。各鉴定机构于9月30日前向主管司法局和市局提交制度汇编(同时报送电子版)。

(四)整改检查(10月―11月)。各机构按照重新制定或完善的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认真规范内部管理和执业行为,对活动开展情况认真进行总结,重点是总结制定完善了哪些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规范了哪些程序以及鉴定文书、档案是否达到了要求等,并于11月30日前向主管司法局和市局报送书面总结。市局结合“规范化管理年”活动检查验收一并对各鉴定机构开展活动情况及成效进行检查。对制度建设情况着重检查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有相关落实记录;对鉴定程序和档案管理情况采取抽查评议方式,重点检查鉴定机构自查出的问题及整改、处理情况。对各机构的综合验收结果纳入年底考核及名册编制考评当中。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开展司法鉴定“三化”建设是落实省厅“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司法鉴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市区司法局、各鉴定机构要高度重视,将“三化”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结合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实施分类指导,加强对每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检查、监督和指导,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二)统筹兼顾。要准确把握“三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关系,确保两者有机结合,做到同步部署、同步开展、同步检查、同步总结。各鉴定机构“三化”建设活动阶段性汇报材料应专题或在“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材料中专章汇报。同时还要注意将“三化”建设与认证认可工作、年度考核工作、名册编制等工作有机结合,确保活动开展与各项业务工作互相促进。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仓库业务管理现状分析

仓库业务管理主要是以军械器材的接收、保管、保养、发出为核心而构成的一系列作业阶段:军械器材的入库阶段、军械器材的保管保养阶段和军械器材的出库阶段。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仓库在业务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①军械器材出、入库程序复杂、周期较长。整个流程大约需要16d,其流程如图2所示。②仓库作业错情严重。目前,仓库执行“三查、四点、六清”的收发制度,但是由于涉及人员较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经常发生误点现象。③库存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军械器材保管保养不到位,不按操作规程作业,军械器材收发登、统计不准等现象。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仓库业务管理工作涉及组织内部的人员和单位较多,中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即造成整个组织出现问题;②业务分队自主性差,受控于上级的行政性指令中;③仓库组织内部对环境变化的感知滞后,无法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④组织信息单向流动,业务分队对上级指令的获取失真或滞后。当前,军械器材业务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军械器材管理目标的高效发挥,应对其业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新设计,优化其系统结构,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生存能力,使仓库业务管理真正符合质量清楚、配套齐全、统计准确、收发及时和确保安全的要求。

仓库的循环层次结构

目前,仓库业务管理机构一般由仓库主任、副主任及下设的业务处和有关的业务分队组成,其中业务处是仓库业务工作的主要机构,业务处、保管队、检修所和汽车连在仓库主任的领导下,共同完成军械器材的供应保障任务。根据仓库的业务组织结构的特点,可得出仓库的循环层次结构为:零层次循环是指整个仓库;第一层次循环是根据仓库的工作分工设置为业务处、政治处和管理处,本文重点研究业务处的管理工作;第二层次循环是业务处下属的各业务分队,是循环的基本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具体的业务活动将得到落实和执行。在各个循环层次上使用生存系统模型,其目的是明确仓库各个循环层次上的组织和结构安排,包括系统1至系统5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相互运行关系和信息流的设置与设计。其出发点是要保证系统1具有自组织能力,系统2至系统5为系统1的运行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如决策谋划、目标制定、管理协调和能力培养等服务以及必要的物质、能量、信息、经费和人力等资源支持[10]。

基于VSM仓库业务管理模式设计

为了使业务分队拥有更多的自利,充分发挥其潜能,使仓库和业务处的领导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在各个循环层次上分别建立生存系统模型,依据VSM理论对各个系统的功能做出新的定义,形成仓库业务管理系统的整体模型,整合后的仓库业务管理模式如图3所示。系统1———实施功能,由保管队、检修所和汽车连组成,负责仓库业务管理活动的实施与执行,包括军械器材的出库、入库和维护保养等具体的业务工作。系统2———协调功能,由各种方案、预案、工作计划、条令、条例、纲要和法规组成,规定业务分队的行动方式,保证他们协调一致地运行,此时必须杜绝运用人际关系等不理性方式协调业务分队之间的关系,防止造成恶性循环,该阶段的工作由业务处负责实施。系统3———控制功能,负责解析系统5所制定的关于仓库业务工作任务和目标,并对系统1中各业务分队的运行进行服务管理和协调控制,保证业务工作任务和目标得以完成和实现,该阶段的工作由业务处负责实施。系统3*———审核功能,负责对系统1中各业务分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评,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系统3供其了解掌握系统1的形势,该阶段的工作由业务处负责实施。系统4———情报功能,是仓库业务工作的信息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加工仓库内部信息并对外界环境状态进行预测,为系统5提供强有力的决策建议,该阶段的工作由业务处负责实施。系统5———政策功能,以系统4获得的信息为基础判定可能的需求,规划资源,确定目标,负责把握仓库发展的整体方向,该阶段的工作由仓库主任负责实施。

基于VSM仓库业务管理模式评价

运用VSM对仓库业务管理模式进行设计,同传统的“直线型”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VSM把仓库的业务管理活动简化抽象为“环境-操作者-管理”3部分,突出操作者的核心功能,能够有效处理系统各部分的纵向、横向联系,并保持这三者动态平衡,有利于帮助仓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②VSM将仓库业务分队看作若干个可生存子系统,每个生存子系统都有自己的操作和管理功能,使仓库业务分队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能较好地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③经过重新设计的仓库业务管理模式对环境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通过对内外部环境信息进行整合,能够制定出更具适应性的政策。但基于VSM的仓库业务管理模式过多强调仓库业务功能结构设计问题,而对人的影响因素并没有过多考虑,这是下一步研究改进的方向。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保密 风险 标准化 “三集五大”

一、引言

当前,供电企业保密管理工作面临紧迫而严峻的内、外部形势。2010年,《保密法》修订颁布以来,《保密法实施条例》《定密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相继制定,中国特色保密法规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化、标准化保密管理体系,提升保密工作法制化水平刻不容缓。企业体制机制变革带来的保密管理风险亟待解决。

二、供电企业保密管理风险分析

第一,集团化运作意识不强,保密管理纵向传导与基层单位横向协作不畅造成的协同不力风险。保密管理与专业管理部门横向业务融合不够,省市公司上下联动不足,难以发挥整体合力,无法实现公司保密管理资源最优配置。

第二,工作标准不统一,保密工作缺乏规范一致的作业流程和质量标准造成的管理风险。基层单位由于思想认识差异、工作人员变动频繁等主客观因素,存在对保密规章制度理解不透彻、保密要求执行不到位、保密工作成效参差不齐的现象,影响公司保密管理的整体提升与管控。

第三,体制变革,保密事项范围与保密高风险领域控制不到位的管控风险。随着组织机构变革,一些部T和岗位保密范围事项发生变化,人员较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全面掌握本岗位范围事项,容易形成保密管理的真空区域。

第四,宣传教育不力,陈旧保密观念造成的保密防范和责任意识欠缺的思想认识风险。部分干部员工存在“无密可保”的麻痹观念、“关门锁柜”的过时观念和“下不为例”的侥幸观念,没有牢固树立“不上网、上网不”的防范意识。

三、构建基于风险导向的供电企业保密标准化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纵横联动的网络化组织管理机构,强化公司系统保密管理协同能力

1.明确组织领导,成立保密委员会(办公室)。领导公司保密工作,研究制定保密管理制度,审议保密工作计划及重大事项,保障公司保密工作党委统一领导和工作统筹部署。

2.深化业务融合,建立保密专业工作组。成立文档资料、重大事项、财务审计、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等保密专业工作组,在统一组织下,分工负责保密措施落实、保密教育宣传和配合检查指导等,促进保密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提升保密管理实效性。

3.整合系统资源,实施协作组工作模式。成立包括各地市公司和直属单位的保密协作组,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组织模式,年初制订工作计划和任务,定期集中研讨和交流展示,统一研究成果,整合公司保密工作资源,促进工作协作与交流。

(二)编制全程覆盖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提升保密工作管理与实施的规范化水平

以保密管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载体,依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保密管理制度,理清保密管理各个环节的纵向与横向关系,梳理组织机构及岗位管理、保管范围和定密管理、人员管理等便于标准化实施的保密工作环节,分别明确岗位人员职责、绘制标准工作流程图、细化流程节点操作说明,并确定工作记录模板,实现保密制度标准和职责一体化、工作流程及业务管控规范化。

(三)制定责任到岗的保密事项应知应会手册,完善保密责任落实到人的管控机制

针对“三集五大”体制改革中组织机构职能调整和业务流程变革,带来的部分部门和岗位保密范围事项变化情况,根据实际工作梳理国家和企业秘密的事项,并逐条明确知悉范围,形成岗位保密应知应会手册,据此调整岗位和人员的等级,将范围事项明确到岗、责任到人。

(四)采取点面兼顾的风险管控策略,加强特定业务领域、环节和人员的管控力度

基于风险导向原则,针对不同泄密高风险环节和领域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国家密级文件保密管控措施,杜绝失泄密事件;与人力资源部建立联动机制,及时采取保密承诺、教育及脱密管理等措施,避免人员管理失控;完善信息化项目实施和运维、计算机维修与网络维护、会务服务、档案整理、外聘法律顾问等外委业务和外聘人员保密管理,培训教育与监督考核同步,巩固保密管理防线。

(五)营造“软硬兼备”的保密工作环境,夯实懂保密、能保密、擅保密的工作基础

1.探索与时俱进的保密宣传方式,拓展保密知识的宣传渠道。一是延续传统宣传方式,采取编制印发保密工作手册、制作日常保密工作注意事项提示卡进行常态宣传和教育;二是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送保密提示短信,制作保密通用制度宣传PPT动画等;三是探索利用新媒体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号保密知识。

2.拓展丰富多样的保密教育形式,破除公司员工的陈旧保密观念。一是积极请进来,每年邀请保密管理专家为人员做保密安全形势教育和保密知识培训,提升保密意识和能力。二是主动走出去,积极组织保密管理人员参加公司和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保密教育培训,开拓保密工作思路。三是争取全覆盖,通过保密专题党课、专题培训和人员谈话等形式,分层教育、全员覆盖。

3.主动配置完善高标准硬件设施,提供坚强保密硬件保障。高标准设置机要室,配置计算机及“三合一”防护装置和保密柜等,确保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到位,提供机要、文件保管硬件保障。逐步实现机关部门、基层专业室碎纸机配置全覆盖,提供防范日常文件泄密的必要设备。

四、基于风险导向的供电企业保密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效果分析

(一)维护企业和谐稳定,提升外部形象

基于风险导向的保密标准化工作体系构建应用以来,公司及各基层单位均未发生任何失泄密事件,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的和谐稳定,保障了“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全面完成。

(二)深化“一流三化”建设,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基于风险导向的保密标准化工作体系,搭建了促进公司保密与专业管理横向协同以及省公司与基层单位保密工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平台,形成了政令畅通、协调一致、资源共享、高效运作的保密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保密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保密业务交流,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保密专业工作组和协作组工作模式的常态运作,建立了保密管理人员与业务管理人员交流的纽带,在协同开展保密工作的同时,形成了保密知识与业务知识交流融合的双向通道,促进保密管理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和业务管理人员保密意识与能力的共同提升。

(周波单位为蚌埠供电公司;王艳波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谢小宁单位为蚌埠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 周黎,郭云飞,段瑞峰.浅析定密“五项基本原则”的四面体模型[J].保密科学技术,2012.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超越预算;控制模式;发电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036-02

超越预算控制模式是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预算边际条件随之改变,预算目标没有达到并不意味着业绩不佳,预算并不被视为对预算执行者约束和评价的标准。而传统预算控制模式主要是源于成本管理的标准成本法,以控制“预算执行偏差率”为基础,即监控实际成本项目支出与目标预算值之间的差异,然后进行预算控制活动,以消除或减少预算偏差,其实质是以未来市场环境的相对稳定为假设,以目标预算的确定性、先进性和可控制为前提。随着未来经营环境和预算边际条件的不断变化,克服传统预算控制与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实现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摆在每个发电企业面前迫切的问题。

一、发电企业预算的现状及问题

1.缺乏对预算的正确认识。业务部门编制时,采用讨价还价的方式或虚构业务计划,设法为自己留有冗余的操作空间,导致预算指标严重脱离于实际情况。

2.与业务计划相脱节。单纯为预算而编制预算,通常关注的仅为少量的财务指标,往往演绎为上一年度经营数据的简单重复或加成,尚未考虑到与公司的阶段性目标、经营计划(3-5年中长期规划)的有机衔接,更谈不上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等方面的需求。

3.过多依赖静态预算假设条件。预算编制主要依赖公司内部经营环境及运营数据,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缺少对国家产业经济政策分析,区域电力市场及主要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分析,无法根据环境变化作出适时的调整。

4.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多数企业只采用定期预算、固定预算、增量预算方法编制预算。很少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和弹性预算,导致预算的事前控制和指导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5.职能部门缺乏适度的自由。对预算科目定义及预算控制点的规定过于繁琐、复杂,一项费用支出要经过诸多环节的审批,采用一味地控制和约束手段,极大地影响运营效率和业务部门的自由空间。

6.注重预算执行结果。仅仅关注预算执行结果,强调对预算执行偏差率的分析,忽略了预算执行是以业务计划为基础的前提,弱化了跨部门的持续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为使预算起到沟通和计划的作用,使有效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潜能,发电企业应积极采取创新措施,探索超越预算控制之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二、发电企业实施超越预算控制模式的要求

实施超越预算控制模式,就是要从理念上彻底改变传统预算控制的思维模式,体现在行动方面,主要表现为指标选取以及预算编制方法等两方面。

1.使用前瞻性指标。选用关键的、数量有限的、行业先进的指标,来评价公司业绩。KPI指标可以为业务部门主管提供快速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的信息,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公司高管关注关键指标的趋势及走向(如ROE、EVA等),重点是找出造成问题的根源。

2.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等预算方法综合运用。业务单元可根据业务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的变化,通过滚动预测来修订预算目标和业务计划内容,以便及时应对潜在的威胁,提高其适应性,实现预算的动态管理和业务计划的持续检讨,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目标控制。一般来说,发电公司编制预算时,季度通常采用滚动预算,年度采用零基预算。而在编制管理费用、修理费用的预算时,采用基于业务计划的预算方法,随计划内容的变动而调整。对于石灰石、钢球及水处理等消耗性材料的预算编制,通过标准定额进行控制。

三、发电企业实施超越预算控制模式的步骤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预算应以适应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通过业务计划的执行与检讨来确保目标在特定预算期的具体落实。具体步骤如下:

1.制定阶段性目标。通过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构建公司动态的战略预算目标体系,每一体系中的各项战略目标是根据发电企业对未来市场环境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判断(主要是区域电力市场、煤炭市场及运力),以及公司内部自身条件而确定的。目标设立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导向性。要以公司目标和业务计划为导向,又要为生产经营活动指明方向。二是挑战性。既先进又合理,避免目标“定位太高”或“定位太低”两种倾向,一定要兼顾先进性与可行性的原则。三是系统性。目标不仅要与公司的整体规划协调一致,各期目标也要前后衔接、相互协调;同时,总目标与各层级(公司级、部门级及专业级)的分目标之间、同层级目标之间也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四是可控性。分解到具体执行层面的目标一定是可分解指标。五是时限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梦想只有配上时间表才会成为切实的目标。

2.确定业务计划。在公司层面,通过平衡计分卡将战略预算体系目标转化为指标、目标值和业务计划。通过执行业务计划,使公司战略得以执行。每一项指标主要是依据电力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设立,并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据以进行综合性评价。各项指标应是全面的,可以量化的、可测量的,注重过程和结果、财务与非财务、短期和长期、内部和外部指标的综合平衡。内部经营流程层面的指标,尽量选用行业获取较为容易的指标,建议选用如发电煤耗率、厂用电率、补水率等指标;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尽可能量化或选用可替代的量化指标,如客户层面可选用可比市场占有率、大供应商占比、价格优势率等;学习与成长层面通常选用关键员工留住率、员工忠诚度等。在部门层面,可运用目标管理方法,通过核心业务、战略措施、协作支持及组织氛围等四个层面构建部门、专业及员工个人工作目标体系。该体系相对于员工,公司领导、部门及专业主管各侧重于协作支持、组织氛围等方面目标的达成。业务计划泛指经营计划、资本性支出计划、现金预算和财务预算,等等。

3.对资本性支出计划,应有论证依据。凡是技术性改造项目(包括建筑物改造)以及设备技术更新、信息化建设等,要以公司经营目标为出发点,本着安全、经济、可靠、节能与环保的原则,组织论证并进行项目优先度排序,以便更好地平衡资金。项目实施前,应根据客观环境对项目立项进行严格审批,主要是从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来论证,若不具备条件,应适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随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做好相关的记录;项目竣工验收后,要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后评价。对于一般技改项目、机组C级检修标准项目,在实施45天后评价;对于机组A级检修项目在实施180天后进行后评价。通常对于机组A、B、C级检修,一般采用先单项逐个验收,后进行整体冷、热态验收的程序,验收合格后再按要求进行后评价。

4.基于业务计划的预算分析。预算评价的直接对象是业务计划的执行,更注重强调的是对业务计划执行结果的检讨,以正常、偏差、调整、延期和取消等五种状态来检讨与评价,强调财务与非财务等多方面的关键评价,更多地评价与历史水平、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各项指标的对标结果,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目标和行动方案,赶超国内或国际行业标杆,而不是引致业务单元通过讨价还价来确立容易达到的、毫无实际意义的目标。

四、发电企业实施超越预算控制模式的体会

通过对超越预算控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充分体现了预算基于业务计划的导向作用,使常熟公司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从以下几方面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为全面预算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跨部门领域的沟通与协调。预算的管理和协调的基础不是业务部门预算,而是业务单元和运营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公司预算管理部门(经营策划部或财务会计部)要从不同的、更高的角度看待公司预算及经营风险,协调业务部门寻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将最佳经验在公司内部进行分享,这方面要体现在员工目标体系协作支持目标或绩效承诺书中。

2.关注过程管理。淡化预算本身(如对预算执行偏差率)的评价,使预算成为业务工作计划执行的有效工具,通过滚动预算的动态过程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引导企业研究市场和把握市场,优化内部流程,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变化,实现经营目标。

3.挑战所有成本。成本管理不要仅基于对比分析(同比、环比等),而是要更多采用因素替代分析法,要更多地询问成本支出的背后,它所执行的业务计划内容是什么?是业务计划项目增加还是减少了?该项业务工作是否对公司创造价值?而不再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每项业务活动都必须以价值创造为起点,要在充分考虑业务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相应业务费用支出预算。

4.适时的预算监控机制。预算监控要渗透到公司的各个层面及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不但要建立公司-部门-专业-个人四级预算监控机制,而且还要建立公司-审计-财务-业务部门的内控机制,以便更有效地对预算实行适时监控。预算监控要以过程为导向,重点评价业务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未来环境的变化对业务计划的影响程度。

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为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公信力,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全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现就我市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

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管理力度,督促、指导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健全工制度,完善鉴定设施,加强队伍建设。各鉴定机构要规范机构岗位设置,承担规定范围内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加强各类人员对鉴定业务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有条件的职业技能鉴定所要承担相应工种的鉴定任务,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在尚未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行业、企业、院校中大力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包括报名的受理、审核,人员的登记、造册,考场的编号、部署等。

二、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秩序

(一)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初级职业技能鉴定活动,要在考前15天,将考试人员花名册,考试时间、地点和考场安排等考务方案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批准备案后组织实施。空白职业资格证书的申领要与实际鉴定人数相一致,要按照实际发证人数向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申领,鉴定中心报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审核后核发。各市区受理的中级以上鉴定报名,要提前30天将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计划和报名人员花名册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审核后,由鉴定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二)各类高校、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应于每年第一季度末向鉴定机构所属的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提出申请,提交鉴定工作计划;职建科结合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大纲,确定申报技能鉴定的职业(工种)、等级后反馈院校。各院校应于考前30天将鉴定人员花名册等相关资料报职业能力建设科批准后,由鉴定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三)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于每年第一季度末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批准实施。组织的各类具体鉴定活动,应在考前15天,将考试人员花名册和考务方案等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审核后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阅卷,汇总成绩报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审核后,核发证书。国家和省统一组织的各类职业技能鉴定,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具体组织实施。鉴定成绩报市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审核后上报省厅。

三、严格职业技能鉴定收费管理

承担鉴定任务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严格执行《转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收费有关问题的批复〉的通知》,按标准向申请考试人员收取鉴定费用,按规定提取缴纳鉴定管理服务费,使用统一的收费票据。鉴定费用的使用,要充分体现公益性,突显社会效益,要遵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规定,将鉴定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鉴定有关设备的购置、维护和更新。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加强财务管理,不得擅自提高和降低鉴定收费标准。

四、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

上一篇:外汇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针对业务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