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项目范文

时间:2023-02-21 10:47:43

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运动项目;竞技化;大众化

体育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其本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和演进的。这种由人发明的各种身体活动的方法具体表现为各种运动项目。运动项目是体育的核心内容,在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运动项目也同其他事物一样,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发展再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发展期间,人们通过建设了运动项目场地与器材,组织了丰富多彩训练和竞赛,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运动项目的演变模式及价值

运动项目作为人类社会的财富,其演化过程可以被看做一种特定的优化和优选过程。不断剔除不合理的运动项目或者运动项目要素,不断增加更富有活力的新项目和更有效的新方法,其演化的结果使他们成为必然的社会存在。运动项目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的需要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作为自然属性的人,需要不断地进行身体运动;作为社会属性的人,需要掌握生存与生活的知识、技能。运动项目系统整体的进化已经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大量的传统竞技运动项目汇聚为“重体育”其价值取向是挖掘人类运动的能力的极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而一些现代健身娱乐项目汇聚为“轻体育”,其价值取向在于使更多的人群参与运动项目。这里所说的“轻”、“重”就是本文所思考的大众化和竞技化。“大众化”与“竞技化”的两种发展模式相互促进,使运动项目的整体社会适应性极大地提高。

二、运动项目“竞技化”

早期的人类社会,古希腊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发现有些人的身体素质适合跑步,而有些人的身体素质适合摔跤或者掷铁饼。不同运动项目与个人的特定运动才能的相结合最大化的凸显竞技水平。

中世纪人们在强调在夺取锦标的过程中,使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挑战人类的极限和战胜对手。于是,人们为了更好的展示个人在体育项目的才能,满足对荣誉的渴望,竞技化被广泛推崇。中世纪体育更加注重竞技化的全面性,而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将竞技植入一个团队之中,凸显全队整体的竞争力。

19世纪以后,“竞技”一词作为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把竞技定义为:欲求在一定范围内让别人承认自己的优越性。为了证明自己的优势,所以要以平等的条件,仅凭的力量与别人进行较量,或比赛克服自然障碍的能力,这种为争胜而进行比赛就是“竞技”。

目前,国内相关运动理论认为竞技是以运动竞赛为特征,通过挖掘人的身体潜力,以争取第一,夺取金牌与运动锦标为目的的社会群体性活动。竞技的本质就是“夺取锦标”,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有属性。自1984年中国参加奥运会重返世界竞技体育大舞台以来,中国竞技体育这一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60年来我国在体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其中2014年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型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中共在22大项上获得98个世界冠军。其中,9个奥运大项共获得40个世界冠军,站冠军总数的40.8%,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显著提升,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三、运动项目“大众化”

大众化亦即人人化,说明其活动的普及化程度极高,达到了不分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人人参与的社会状态。从对大众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广泛的社会参与度和平等性是大众化的前提条件。任何一项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推广都离不开大众人群的广泛参与,离开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没有一定的体育人口作为项目发展的保障,该运动项目就会失去一定的生命力与活力。运动项目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萌芽到壮大到成熟到推广的发展历程,运动项目从产生到全国流行推广必须要拥有广阔群众基础和社会的认可,通过大众化的交流与合作后发展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才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广泛的社会参与,为了达到广泛的社会参与,满足人们强身健体的需要。运动项目在演变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运动项目的社会适应度。从运动项目发展的过程来看,项目的不断发展是为了使个体表现运动的快乐与愉悦需求得到满足。社会适应度能够反映一个项目在社会中运动项目人口的参与情况。运动项目的发展和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社会适应度,因此社会适应度是运动项目系统进化的价值观指标。在微观基础层面,运动项目进化的生物学基础是个体运动兴趣与运动快乐的满足。一个运动项目的社会适应度如何,可以看它适合人群的年龄分布,凡老少皆宜、既适合大众化普及又适合高水平竞技表演的,社会适应度较高,反之仅适合某些年龄段又不具观赏性的运动项目,社会适应度较低。

其次是运动项目参与的平等性。男人拥有更强壮的体力和更快的反应速度,让男人和女人在诸多运动项目中同台竞技固然不合适,但至少女人应该具有平等参与体育的机会,这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男女之间性别不同,男女之间从事着不同的劳作,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同性别之间的行为差异,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性别歧视一直延续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体育领域中,性别排斥现象同样存在,某些运动项目男女不能同台竞技,女子甚至被禁止参加奥运会,直到1912年女子才被批准参加游泳比赛,这是设立女子项目的第一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增的九个小项中,女子项目占了六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发展趋势。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设立女子拳击项目,标志着只有方可男子参加的大项历史随之终结。男女在运动项目的数量和形式上实现了“男女平等”。体育的参与方式开始向无性别差异的方向发展。

运动项目与“大众化”相结合,积极去寻找那些人们喜闻乐见的项目以此满足大众的广泛参与。因此运动项目总要围绕运动个体所喜爱的方向去发展,运动项目向着满足运动个体的需求去演变,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去努力创造运动项目,运动项目反过来又促进这种需求的提高。运动项目与大众化相辅相成不断去探索新型领域,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体育价值。

四、运动项目发展的辩证研究

1.“竞技化”与“大众化”对立统一

竞技化与大众化是运动项目演变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特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现代运动项目呈现两种发展模式。一种竞技特征鲜明被称为竞技运动项目,另一种健身和休闲特征鲜明被称为大众运动项目。运动项目“竞技化”和“大众化”发展模式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二者不断推动着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提高。竞技化可以使运动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不断进行着技术、规则的改变使得其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它促使人类的最高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更多喜欢参与运动的人提供的很高平台。大众化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一种难以形容的精神上的身心愉悦。竞技化与大众化相辅相成,一方面以攀登人类运动极限的高峰为价值取向的竞技化运动项目生机勃勃,标志着运动项目的成熟。另一方面运动项目不断呈现多样化满足人们的需求,标志着运动项目需进一步发展。运动项目的“竞技化”和“大众化”的发展模式便是体育领域的一对矛盾体。促使运动项目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阿伦.古特曼曾说过,现代体育是一种普遍且特殊的非功利性身体竞赛。运动项目的两种发展模式分别反映的不同时代人们对运动项目的理解,“竞技化”更多的反映了社会主体对运动项目的利益。把运动项目的发展当成实现其政治经济目标的工具,当做一个人们以运动项目形式进行身体运动的集合。“大众化”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去参与喜爱的体育项目,达到强身健体的功能,实现人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运动项目“竞技化”和“大众化”思辨研究标志着人们对体育生活方式有所思考,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发生转变。

五、结语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能够存在了上百年的历史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在此发展期间运动项目是不断地发展变化。运动项目技术的革新和项目规则的改变能够使得运动项目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项目的所有改变均是满足“人”这一个体的需求。我们曾多次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谈到“以人为本”这一概念,其实是就是要满足个体的需求,人的需求性是运动项目发展必须面对思考的问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源于该运动项目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能够给人们带来身心娱乐的享受,人们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运动带来的和娱乐感使运动参与者身心能够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4

[2]朱良志.中美学十五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曾振宇.中国气论哲学研究[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运动项目范文第2篇

冰上“国际象棋”――冰壶

冰壶(curling)又称冰上溜石。冰壶石源于苏格兰在冰面上投掷的大块岩石,这些岩石没有特定的大小或形状。它们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个体均匀的石质形状。咱们现在看到的冰壶是由纯粹的花岗岩制成的,直径29厘米,厚11.5厘米,重19公斤,极为坚硬。

冰壶场地(冰道)长约42米,宽4.25米。场地中线两侧分别有前卫线、丁字线和后卫线。丁字线的交叉点为营垒的中心点,以中心点为圆心,向外分别各画一个半径为0.15米、0.61米、1.22米、1.83米的同心圆。

比赛时,每场由两支球队对抗进行,每队由4名球员组成,共进行10局。两队每名球员均有两个冰壶,即有两次掷球机会。两队按一垒、二垒、三垒及主力队员的顺序交替掷球。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同时对方的队员为使冰壶远离圆心,也可在冰壶的前面擦扫冰面。球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蹬冰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力前蹬,使身体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球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自行以直线或弧线轨道滑向营垒中心。掷球队员在力求将冰壶滑向圆心的同时,也可在主力队员的指挥下用冰壶将对方的冰壶撞出营垒或将场上本方的冰壶撞向营垒圆心。最后当双方队员掷完所有冰壶后,以场地上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决定胜负,每石1分,积分多的队为胜。两个队共投16个石为一局。

主将(skip)领导球赛。当队员掷球时,主将持冰刷(broom),作为掷球的目标物。主将指示石球的旋转(turn)方向及应滑行的距离,使队员了解掷球的目的,以使刷冰员(sweeper)决定应如何刷冰,因为刷冰可使石球增加滑行距离,同时减少行进的曲度(curve)。

运动员的专业用鞋:滑行脚的底部有专用滑板,运动员手里拿的是鞋套,平时套上鞋套保护滑板,不仔细看与普通鞋外型基本一致;辅助脚的鞋子正面前部粘有保护层,因为比赛中掷壶时这一部分向下需要与冰面接触产生摩擦。

雪上精灵――高山滑雪

在冰雪运动的国度里,有这样一个项目,它将速度与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左右盘旋,将健美与优雅融于一体,粗犷中不失儒雅。它就是冰雪世界的速度运动――高山滑雪。

高山滑雪又称“阿尔卑斯山项目”或“山地滑雪”,是运动员足蹬滑雪板、手持雪杖从覆雪的高山上向下绕障碍滑行的一种滑雪比赛,高山滑雪是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高山滑雪比赛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进行。比赛要求起点和终点垂直高度为800~1000米。

速降(又称滑降),要求运动员从山顶按规定线路穿过用旗插成的门形向下滑行。线路长2000米以上,坡度5~35度,平均20度。线路两旁插一定数量的旗杆作为各种门形。男子比赛插红色旗,女子比赛插红蓝两色旗。旗门间距为4~8米,上下旗门间距一般为30米左右。以滑降两次的时间计算成绩,决定名次。技术动作有直滑降、斜滑降、乙形滑降、起伏地滑降、犁式和半犁式滑降等。身体姿式分高、中、低3种。

速降比赛,是冬奥会比赛中最紧张激烈的项目。每名选手可进行两次比赛,第二次出发的顺序由第一次比赛的成绩确定。速降比赛垂直高度差男子为800~1000米之间,女子在500~800米之间。规定线路的边界用蓝线标示,起点和终点中间有几个拐弯,蓝线标出最理想的滑行路线。旗门宽度平均为30米。选手有时还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跳跃,这时他们身体会蜷缩成一团,手臂前伸。比赛前选手会得到几次适应性训J练的机会,以便熟悉滑行路线。

回转滑雪,要求运动员从高山上滑下时不断穿过门形和障碍物,连续转弯高速下滑,是一项竞速滑雪比赛。比赛坡度30度以上的段落占比赛全程的四分之~。垂直高度差男子为180~220米,女子为140~200米。在男子的比赛线路上插有55~75个门形,女子比赛线路上插有45~60个门形。比赛中,在高速转弯通过线路上的各种门形时,需要两脚过门。碰倒旗杆不算犯规,漏门或骑杆过门算犯规不计成绩。在两条线路上各滑一次,以两次成绩的总和评定名次,如第一次犯规则不能滑第二次。比赛前可以从上向下察看线路,但不能着滑雪板从上向下模拟滑行或穿越门形。

大回转滑雪,运动员要快速从山上向下沿线路连续转弯,穿越各种门形。男子比赛线路垂直高度差为250~450米,女子为250~400米。坡度为15~32度。以两次滑行时间计算成绩。大回转的转弯设计速度为15~20米/秒。比赛前允许运动员从上往下察看线路,但不能着滑雪板从上往下模拟滑行。

超级大回转,是最后一个进入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上才首度出现,这个项目结合了速降和大回转的技巧。超级大回转比赛滑行距离比速降赛短,但是拐弯更多,旗门也更多。超级大回转比赛线路垂直高度差男子比赛在500~650米之间,女子比赛在400~600米之间。旗门设置男子比赛大约为35个,女子比赛大约为30个。高山全能由一个速降和两个回转组成,每项比赛的成绩相加,用时最少的选手获胜。

比赛装备:

高山滑雪的器材有滑雪板、滑雪鞋、固定器、滑雪杖。

运动项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划艇; 项目特征; 探讨

中图分类号:G8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159-001

划艇在奥运会上属于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孟关良、杨文军蝉联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冠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水上运动项目的发展。随着奥运会项目的不断改革,男子双人划艇自2008年被取消,这一变革对我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继续深入研究划艇项目特征规律,提高竞技水平,是科研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划艇运动能量代谢特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划艇项目包括男子500米单人划艇、双人划艇和1000米男子单人划艇、双人划艇。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划艇比赛项目取消了男子500米单人划艇、双人划艇,增加了男子200米单人划艇。青少年赛皮划艇锦标赛中比赛项目为500米、1000米、2000米。其中男子500米单人划艇成绩为2分钟左右,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成绩为4分钟左右,男子2000米单人划艇成绩为10分左右。运动生理学表明: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分别为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机体在竭尽全力运动时,依靠ATP―CP供能系统供应的能量所能持续的时间为7.5秒左右;机体在进行大强度剧烈运动时的主要功能系统为糖酵解供能系统,依靠糖酵解供能所持续的时间为33s左右,在运动中利用糖酵解供能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强度虽然不如磷酸原供能系统,但是所持续的运动时间较长,是30秒-2分钟比赛项目的主要供能系统。机体在进行较长时间运动时主要依靠有氧氧化系统供能,它可以维持机体较长的工作时间。因此,不同距离的划艇比赛项目其能量供应特点不同。

相关研究对划艇项目竞速结构进行分析表明:划艇分为起航、加速、途中划和冲刺四个阶段。起航阶段主要目的是获得初速度,克服船和人的体重在静止的状态下所带来的巨大阻力,持续时间在10秒左右,主要是依靠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随着负荷时间的持续增加,逐步过渡的加速和途中划阶段,这一阶段船和人在水上的阻力与静止时的阻力相比小了很多,能量代谢系统逐步以磷酸原供能为主过渡到以有氧氧化系统供能为主的阶段,500米比赛项目所占的比例为50%左右,1000米比赛项目占的比例为65%左右,2000米的比赛项目占的比例为70%左右,因此,有氧氧化系统供能是划艇项目的主要供能系统。

二、划艇运动专项力量特征

划艇运动是克服船和人造成的阻力,追求每浆划船效果推动船向前进的水上竞速性项目。为了克服阻力,就需要具有推动船向前进的力,力量素质是指人体克服阻力或既克服阻力,又使身体发生位移运动的机能能力。而力量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保证划艇运动员良好的动作效率,还可以加强上肢关节的稳定性,预防上肢关节损伤。因此,划艇运动应该把力量素质训练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力量作为划艇运动的基础。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依据力量训练特征和不同项目对力量素质的要求来划分。力量素质可以分为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四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力量素质的不同,例如投掷项目在出手瞬间要求具有良好的爆发力,即快速力量,拳击、摔跤等运动项目,特别是小重量举重比赛项目,实际上就是比运动员的相对力量。长跑运动员要求下肢具有较好的力量耐力。这些项目对力量素质的要求相对比较单一,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偏重某一力量素质。而划艇运动则有些不同,划艇运动员在比赛起航加速阶段要求具有一定的绝对力量,推动船向前进,获得初速度,进入到途中划阶段还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好的力量耐力,保证每浆划船效果,最后冲刺阶段要求运动员既要有速度,又要具备速度力量,才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实践证明:划艇运动是一项对专项力量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

三、划艇运动专项技术特征

划艇项目需要有超强的有氧、无氧混合供能的代谢能力和强大的肌肉力量,更加重要的是划艇的技术。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特定的技术,而划艇技术却显得有些复杂,它不仅仅是人、水、艇的结合,还要在艇上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完成高质量的技术动作。技术不仅是划艇项目最关键的环节,而且应该是每一个运动项目的核心。划艇技术动作过程可分为准备阶段、入水阶段、拉浆阶段、操向阶段和空中回浆五个环节。实践证明:划艇技术特点主要表现为抓水要“柔”,拉浆要“狠”,出浆要“快”,回浆要“慢”,其中拉浆是技术的关键环节。

(1)划艇抓水要柔而且要快、不能激起水花,否则浆下抓水不实。(2)划艇拉浆速度要快、要狠;就是利用上手支撑点要稳;加快抬体速度、充分利用抬体的力量;(3)划艇桨叶出水要很快、绝不能拖泥带水,否则增加阻力,主要是上手抖碗斜上方出浆、下手配合上手上提浆杆;(4)划艇回浆要有节奏,总体来讲要慢、调整呼吸为下一浆做好充分的准备。上方手达到最高,拉浆手肩充分前送,做到每浆的最大幅度。所以说划艇运动又是一项技术复杂,对运动员身体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

四、划艇运动稳定平衡能力

运动项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三门球;运动;兴趣

一、三门球运动在学生中的地位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使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日益灵活,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这无疑给包括三门球在内的各种运动形式进入课堂提供了可能。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奔跑是大多数学生最害怕和最薄弱的项目,而恰恰奔跑是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极佳手段,而学生却不愿意去学习。三门球运动是综合了橄榄球、手球等多种球类项目及田径项目的特点而设计出来的,趣味性很强。这项运动要求三个队同在一个设置三个球门的圆形场地上比赛,运动员用手打球,将球有效地射入对方任何一个球门即可得分,因此具有攻二防二的性质,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性竞赛。在三门球比赛中,学生们若想赢得比赛,就必需积极地奔跑、传接,进行各种配合,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耐力,培养了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作为一种游戏,三门球以其趣味性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作为一种运动又因其运动方式的独特、新颖、刺激,有更大的优势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学生现在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们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体育。因此,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能从中得到乐趣,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二、三门球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三门球的对抗形式,功利价值取向,“敌”我友即你我他的三方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对于重建人的哲学,架构个人的道德行为体系都有积极作用。它是从身体教育的实践层面上做出的一种尝试与努力,它对于人的道德构建,无疑是一种检测和尝试。这样的哲学内涵和思想,恐怕只有在三门球这种独特的运动方式中才能得到体验和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三门球运动不但具有独特性,更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我们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教育价值。通过三门球教学,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意识、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方式、方法,更是我们体育新课标的要求。现代课程所要关注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运动项目,则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动机,也就谈不上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主要反映在对学习与锻炼内容的选择上,而三门球运动使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丰富了老师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倡导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培养团队和爱好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强调“形成稳定的爱好与专长”,实施选项教学。实行个性和基础的协调发展,三门球无论是在基础教学,还是在个性的发展方面都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合作学习作为学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载体,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得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虽然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这种竞争恰恰又是建立在集体的荣誉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在三门球学习、比赛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和期望,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合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体育课中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三门球就是这样一项既要合作又要竞争的运动项目,是一项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项目,它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怎样合作与竞争。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三门球运动作为中学体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特别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有“一技之长”,让学生逐步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大大加强,逐步形成自主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运动项目范文第5篇

阳光下的城市运动者

无论是公路自行车赛还是马拉松、竞走比赛,都是在城市中划出的一定的路线进行,比赛时间也会选择白天风和日丽的天气中。竞走比赛的起点、终点通常设置在体育场内,普通市民很难见到,而马拉松的起点通常是成百上千人同时起跑,情景很壮观,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观看。而在比赛途中也可以选择一些好的观看、拍摄地点。比如马拉松比赛半程以后,不同水平选手之间距离会拉开,可以拍摄到更加细致的运动员画面。再比如马拉松、竞走比赛中的运动员水站,志愿者会在这里向运动员发放饮水和降温用的海绵块,这里也是很好的抓拍位置。而自行车比赛由于行进速度快,因此可以选择路线中拐弯的地方进行观看和拍摄,这样能够看到更多的比赛选手。马拉松、竞走以及公路自行车比赛的拍摄,需要注意拍摄的时机和相机快门速度的设置,一般需要1/25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才能够拍摄出清晰的画面,具体拍摄技巧和相机设置请参看本刊2007年20期《用DC记录身边的奥林匹克(之一)奔跑的拍摄》一文。

城市比赛,因为有你更精彩

在城市的公路上进行比赛,不仅拉近了人们与奥运会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是展示城市风貌、展现市民风采的机会,因此我们在拍摄时可以结合运动员身后的背景进行拍摄。比如北京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起点设置在天安门广场,终点设置在国家体育场,途中经过天坛、中关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非常具有北京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可以选择在这些地点,事先准备好拍摄位置,结合建筑物的特点进行拍摄。关于建筑物的拍摄技巧,本刊2007年17期《DC拍拍拍》栏目有介绍。要注意拍摄主体是激烈比赛中的运动员,而不是背后死气沉沉的建筑物。

城市赛拍摄六个注意

自然的太阳光是拍摄的最好光线,但是阳光下拍摄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拍摄人物与彩色环境不要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被拍摄的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玻璃表面的建筑物外墙等,否则会影响相机的曝光量检测。

2尽量避免路面的强烈反光

因为水泥或沥青路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会形成较强的反射,这种反光会影响照片的色彩,拍摄时可以选择在高大建筑物遮挡阴影下作为拍摄地点。

3躲开光影斑驳的树荫

很多人喜欢站在树荫里面观看公路比赛。不过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影响照片的美感,另外斑驳的树荫也对相机的曝光有影响。

4使用UV镜和偏光镜

在户外强烈的阳光下,紫外线会造成数码相机CCD成像色偏。人可以涂抹防晒霜,而数码相机可以装上UV镜避免紫外线干扰。此外在蓝天映衬下,图像可能会产生偏蓝效果,可以使用淡红色滤光镜来矫正。

5切忌阳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6放弃衣着光鲜的运动员

在强烈的日光下,如果被摄者的服装反光强烈,如白色、银色或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拍摄出来的照片会变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因此不宜拍摄“衣着光鲜”者。

小提示:观点城市项目更要文明

城市比赛项目不用买票,任何人都可以在路边观看,但是有几点一定要注意:

给竞走运动员加油助威有节制。竞走是规格非常严格的运动项目,比赛中裁判要沿途对选手的比赛进行监督,运动员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比赛当中,观众过于激动地加油助威会对选手造成影响,当选手比赛节奏被打乱时,很容易造成犯规。

观看公路自行车赛要注意安全。公路自行车赛中拐弯路段是最佳的观看位置,对选手来说也是必争的超越位置,激烈比赛中难免会发生意外,因此观众在观看时,一定不要将身子探出安全线,这既是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良好比赛环境,也是为了您自身的安全。

小提示:

奥运会马拉松比赛路线已经确定

运动项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灾难;改良;运动项目;学校体育

引言

体育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能使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体育的本质是崇尚生命,体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肯定人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体育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就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灾难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剥夺了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生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意识,普遍认为灾难距离自己很遥远。目前,虽然我国部分学校已经将生存教育纳入体育教学中,但数量几乎是九牛一毛,况且很多学校也只是纸上谈兵。如何使人们能在灾难面前轻松应对而不让自己及他人受到伤害,如何发挥体育的本质功能,使体育在应对现代性与人和自然的尖锐矛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改革体育运动课程应对灾难的必要性

1.1灾难留给我们的沉痛记忆

灾难似乎已成为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在这次大海啸中遇难的总人数已经超过29.2万人。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68712人遇难,17921人失踪。其中遇难学生就达到了5335人,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数据。2009年12月7日21时10分许,湘乡市育才中学晚自习下课,学生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跌倒,引发了惨痛的踩踏事故,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体育的“助他性”的警钟。种种灾难事件表明: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已经走向矛盾化道路,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也渐行渐远。

人类运用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创造出先进的科技产品,运用人类独有的智慧使人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但是人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影响。既然我们不可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就要加倍努力去预防、有准备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惨剧。

1.2 体育的人本使命

“就体育产生的动因而言,除了劳动需要之外,还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作斗争的生存需要、表达和抒发内心各种情感的需要。”体育的本质特征确立了体育功能的基本范畴,而社会需要则拓展了体育运动对于社会其他领域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强身健体是体育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功能。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从事的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养生、健身,古代中国的导引、气功等强身健体活动类似于今天的体育活动,其主要功能也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体育的功能也随之拓展开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与人的智力相互调剂,促进体力与智力的恢复,是个体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体育可以为生命停摆,可是体育特有的精神在天灾面前依旧高昂着头。

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和迎接挑战的能力。这是体育所独有的育德功能。

1.3 改良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体育运动项目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深刻的体育功能意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一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律与学校体育发展之间有着固有的矛盾。以往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文化的精粹,有不可替代性,不能取缔,也不能全盘照搬,只能对其进行改良。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世界主人的摇篮,必然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这一艰巨使命。2005 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在全日本 5.4 万所学校中,有76%的学校已对学生进行过如何应对天灾人祸等突发性危机的教育,有67%的学校每年要组织学生进行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性危机的训练。在我国,随着《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总体上,灾难教育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推动着国家整体应急能力的提升。学校应贯彻政府指导方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应急体育,改良运动项目,将应对灾难的自救、救他能力的培养穿插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创设多种突境,培养学生在突境下更好地运用日常体育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自救避险能力。

2、着眼应对灾难应具备的运动技能

2.1 快速移动能力是基础

灾难发生时需要人们应对突境的快速移动能力,包括不同体姿的快速移动、特殊物品的快速移动、极端情境的快速移动,并掌握快速脱离危险的安全方法。如地震房屋倒塌时,快速的移动能力能确保人们快速移动到安全地带或躲在相对安全系数较高的避震物下,以确保人身安全。

2.2 应急反应能力是关键

应急反应能力即人在强烈刺激的紧张状态下,可使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具有特殊的防御排险功能,激化机体活性酶活动,使人思维清晰、反应迅速,从而在紧急时刻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脑力与体力活动并存的体育活动能力。如极端情境的身体平衡、极端情境的环境识别、极端情境的心理稳定都属于应激反应技能的范畴。灾难发生时人们的应急能力与体育运动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研究表明,应急反应与情绪、焦虑、紧张等有密切关系,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心理承受能力高于不常锻炼的人,并有很强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特别是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探险运动、极限运动的人。

2.3 抗压心理承受能力是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曾说过,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心理治愈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受灾者具体的指导和关心,给他们鼓励,接纳并处理他们出现的一些烦躁和的行为。死亡恐惧、忧虑、衰弱、崩溃是人们面对灾难时最普遍的身心状态。灾难来临时往往因为此类身心状态的出现导致人们产生腿软、浑身发抖、手足无力,甚至晕倒的状况。产生此类身心状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的抗压心理承受能力过弱造成的。因此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是应对灾难、紧急避险的有力保障。

2.4 自救延生能力是必要

在突发事后或恶劣环境下,急需适应不利环境而维护生存安全所练习形成的身体活动技能。而这类技能需要学习者在理性思维下加以选择和运用,以较高的效率使自己转危为安,获得生存。自救延生能力具有极大的拓展性和即发性,要求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创新、改造,克服诸多不利环境因素,逐渐化解险情,脱离险境,达到延续生命的目的。包括对恶劣环境的判断、自我防护、救生工具使用及逃脱险境的方式方法等。

3 运动项目改良设想

3.1改良运动项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先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为了获得生存条件,在不断追求和探索中发明了走、跑、跳、投掷、游泳、攀登等技能。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的体育运动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大众化、娱乐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不仅契合传统文化中的体育元素,而且更具吸引力、广泛适用性、易接受掌握、实施效果突出等特点。体育游戏是将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提高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练习兴趣。

3.2 逃生技能与体育项目有机融合

在不改变原来体育项目基本功能的条件下,将灾难逃生技能与体育项目进行有机结合。改良以往走、跑、跳、投等技能的锻炼形式,将其与灾难环境和体育游戏相结合。以各种灾难环境为背景,以各种游戏作为手段进行练习,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如“放肆跑”就是将单纯的跑步变换锻炼形式,选取不确定场景进行锻炼,使其更有吸引力、征服力,更加吸引学生的练习兴趣。改良起跑姿势使学生掌握各种姿势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以及掌握具有快速应变特征的障碍跑。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奔跑能力、随即应变能力及突况处理能力。

4 运动项目改良设想的实施

4.1制定教学内容

深入了解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项目实施现状,并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水平阶段的群体进行进一步分解,制定项目改良的内容标准,以实现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价值。

4.2 挖掘课程资源

学校体育针对灾难的教育特别是应急能力培养,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特点、不同地区学生体质不同,挖掘相应的课程资源,将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与地域特色体育有机融合,完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应对灾难教育的需要。

4.3 创新教学设施

新的运动形式需要与其相对应的体育教学设施作保障。传统的体育设施并不能满足应对灾难教育这一新的领域需要创新教学设施,使其更具有实用性、耐用性、多用性、便捷性、经济性。

4.4加强教师技术、教育能力

体育教师是实施此设想的关键人物。但目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体育教师的技术、教育能力仍然是一个制约生命安全教育,特别是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关键问题。应该从体育教师培养入手,特别是在体育师范教育环节中加大该领域的认知教育、技能教育等。

4.5 保障教学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需要有教育部门、政府、国家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实施。国家应加大灾难教育力度,支持学校防灾避难教育工作,并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学校体育应对灾难教育的有序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欣然,黄海波.艺术的线索:从艺术哲学中对古希腊体育

运动的哲学解读[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519-

522.

[2] 李卫国.试论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

2010,(7):81-83.

[3] 何晓知,章罗庚.从海啸中的生存奇迹看定向运动的生存教

育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3).

[4] 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12-13.

[5] 祖菲娅·吐尔地,武杰.体育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研究[J]体育

文化导刊,2010(3).

[6]《现代汉语词典》(2002商务版)

[7] 王正伦.体育的人本使命:一个被忽视的视角[J]南京体育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8]崔星,袁丽侠.公众应对台风袭击的避险体能反应机理[J].

灾难学,2009,24(3).

运动项目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射击比赛;赛前;思想引导

一、在射击项目中,思想定位与技术发挥的密切关系

思想定位决定技术发挥,是技术发挥的先导和动力。一切行动来源于思想的支配,思想的稳定或波动必将改变行动的结果。而思想更是情绪的根源,不正确的思想所引起的颠覆性的情绪,必将引起行为的混乱,其反应模式有我们常说到的“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胆怯”以及自信力的丧失。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射击运动员必须有正确的思想定位,才可以有正确的技术发挥,有积极的思想定位才会有积极的技术发挥。思之所及,行之所至,沿着正确思想的方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发展就有无限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如果运动员的技术受不正确思想的支配,那么他接下来所着手的任何事情都会受到消极影响,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个人的水平发展也会受到束缚和制约。

对于思想定位决定技术发挥这个道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作过形象而又深刻的阐述:“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在《论持久战》讲战争中的能动性时,也对这个道理作了明确的阐述:“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促进了大发展。我党立足于社会现实,借鉴吸收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升华,形成属于符合中国特色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可以明确,射击运动这项竞技项目,必须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必须使运动员的思想定位正确,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然后才会有正确的技术发挥,有了积极的思想定位才会产生积极乐观的技术发展趋势。

二、比赛思想的构成

1、合理正确的目标定位及管理

针对一场比赛的准备而言,一定是具有规划和周期性的,而这样的规划和周期性来源于对目标的确定和确认,正确合理的目标会让人欣喜,合理目标的达成会增强人的信心;而过高的目标会让人胆怯,过低的目标会让人失去斗志和激情。这是思想的初始构成状态,没有合理正确的目标定位及目标管理,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方向。许多运动员比赛前进入了目标盲区,一部分有了一种焦躁感、松懈感,另一部分有了一种失落感、恐惧感,再也难以保持平时训练时那样的求知热情了。如何尽快渡过盲区,重新确立新的学习目标,直接关系到运动员能否圆满完成比赛任务。有的运动员比赛前,定位不合理,目标太多,容易使自己顾此失彼;目标太少,容易使自己丧失斗志和果敢。所以,每一个运动员都要清楚地认识到,确保自己本专业技术任务能够圆满完成是一切目标的根本与前提。

(1)合理有效的确定目标,促使运动员自身朝良性方向发展,呈上升态势。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日本选手山田本一意料之外夺得了世界冠军。所有的人都好奇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成绩时,他在自传中写道:比赛之前,我就乘车把比赛的所有线路看一遍,把沿途比较醒目的建筑或图标画下来,如第一个是银行;第二个图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自己把完成比赛设定成完成每一个所需要完成的小目标。在自己的内心中不会因为40公里的大目标而恐惧,相反对每个小目标产生的是肯定和自信。这正是实现长远目标的最好方法。

(2)若没有合理的目标确定,会阻碍和束缚运动员自身朝预期良性方向发展,呈下滑趋势。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废寝忘食发明永动机,花了十年时间,最终没有成功。因为“永动机”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假设本身就违背了物理学上的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单独从发明永动机的目的而言,这是无意义的。永动机是指违反热力学基本定律的不能实现的发动机,世界上不存在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

(3)目标定位一定要持续有效。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朝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有多远。刚走出3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5公里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不愿走了。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是10公里,但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5公里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少公里,有人说:“大概走了5公里的路程。”于是,大家继续往前走。再次出现疲惫的时候,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加快了行进的步伐。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是10公里,而且有里程碑,在走的过程中每缩短一公里大家都有目标感。目标的完成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这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具体目标时,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清楚的知道自己行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所以,教练必须十分注重帮助运动员设计目标,并且长期持久的明确所确定的目标。

(4)进程监督。加强进程监督,尤其是监测进程中产生的负荷所产生的效应很重要。教练员应该教给运动员有关负荷及自我监督、控制和调整负荷的必要知识,使其与教练员更好地配合,以使负荷的安排符合运动员所能承担的水平。因为任何一个计划及引领的状态都是由过程不断地构建而成,而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两方面的影响而改变。第一,内因的改变,技术状态的推进与预期的重叠或重合,会影响思想的判断力,或自我主观意识意志品质的不坚定,造成对结果的欲望失衡。同时也包括对结果欲望的抗拒与胆怯,这些都是主观意识的波动因素造成的,所以,进程的监督是无时不在的,是对运动员思想保护和目标推进的重要环节。

对运动员目标进程监管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掌控运动员实时状态,掌握运动员在练习与实际比赛中的普遍规律;监管运动员的各个阶段进程,获取大量的数据资料是进程监督的重要目的,从而保证进程的有效质量。

2、思想修正手段

随着准备周期的推进,随着思想发展的监督与推进,出现问题在所难免,而修正的及时性至关重要。比赛的时间节点是固定的,如果不能及时的修订,将会使错误的思想带入比赛过程中,对比赛的发挥是毁灭性的。

法拉第说过:“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在运动员参赛以前,通过重现过去的良好比赛场景,运用联想获得成功时的动作感觉和情绪状态,这是修正良好竞技状态的重要手段。比如,当运动员在赛前出现突破性水平增长时,主观意识及主观思想的变化是最为剧烈的,在无形中将会更改既定目标,如果不及时正确认知自我技能的储备,只是将表面成绩完全占据,完全覆盖既定思想,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对高水平成绩的恐惧性会隐藏,这就是我们在比赛准备周期所说的“盲目自信”或“自信心爆棚”,因为这样的高水平技术的控制力与思想的定位是不和谐的,在关键的时刻是难以匹配的,在2014年四川省第12届运动会就出现了这样典型的案例,男子步枪三名主力运动员在赛前已经具备个人夺冠实力,只需要正常发挥则可,但就在临近赛前15天,均出现突破性水平,各自所表现出的思想状态表面停留于对成绩的喜悦,而实质主观上已经更改了思想既定目标,这样的思想状态在比赛中造成的是技术无法执行,以至于技术的执行力丧失,不要说技术的突破,连正常的水平也没有达到,这就是典型的主观意识更改而未及时有较好的修正手段,引领正确的思想回归所造成的发挥失常的后果。

三、以目标引领思想,形成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积极稳定的思想动态,使技术在比赛中得以完整体现

要想达到一个积极稳定的思想在比赛中的体现,其最终的目的是保证技术状态的完整体现。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目标认定,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现观对于技术而言,是可以促成的,即合理分析当前技术运转情况,以积极地技术推进,判定合理的技术体现,以技术的时机掌握与实际操控为首要目标,是转移结果目标的有效方式。将技术的高质量呈现树立为合理的第一目标,使思想的运转与推进与技术的运转与推进,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坚持并坚决杜绝思想目标与结果目标的纠缠,从而杜绝思想目标的不确定性,使技术目标成为引领思想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符合价值观的体现;其次,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与管理,必须将注意力专注于观察技术的客观推进状态,因为思想的波动其反应最为直接的也是技术的波动,通过有效的技术指标及间接地技术任务,既保护思想目标的正确性,同时也起到适时地的监督效果;最后,当技术的不确定性或不合理性出现时,修正的手段要及时,更要具有针对性。要先判断是其内因造成的思想目标变化,抑或外因对思想目标的变化,对症下药。比如,某人第一次参加射击比赛,临上场前5分钟,突然问及教练比赛中会不会紧张,这其实是一个交叉因素的表现形式,随着比赛的临近,比赛的氛围使之主观思想的变化,不再集中于技术的表现,而是临界于焦虑的氛围中,如何有效地修正,至关重要,既要切断思想注意力继续徘徊于紧张与否,又要回归思想对技术专注的价值目标。教练指导语录“一定会紧张,如果紧张的程度达不到大腿发抖,那么这种紧张属于可控范围,只需集中于技术程序即可。原因,第一,达到大腿发抖的概率几乎为零,这是有效切断其思想注意力继续纠结于是否紧张的问题,同时下达指令,专注技术,是让思想的专注于关注点,快速回归操作流程,其结果,某人在比赛结束后,告诉此教练,开始比赛后,他第一时间发现大腿并没有抖动,及时从主观上明确自我紧张是可控的,不再纠结,即不再分散注意力,将思想立刻转移到教练的第二指令,对技术操控流程的执行上,思想的专注,价值目标的取向得到了及时的回归与确定。最终,在比赛中发挥了相应的技术能力,取得了好成绩。

四、结语

正确的思想定位能使运动员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技术意识形态,促成技术的连续有效发挥,是创造比赛高水平的重要保证。反言之,高度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以保证技术程序的高质量推进,需要正确的思想价值目标,高度的严谨,无杂念,无其他目标念想,这是思想目标管理、进程监督有效的修正手段,综合推进而促成的。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价值目标确定,才是正确的赛前及赛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引导目标,才能有效的让运动员以平常的心态,积极的主观意愿,展现合理有效技术,最终在比赛中展现自我优秀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曾振豪.赛前心理训练与探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

[2] 巴义名,尤明莲,王锋.运动心理学在射击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3] 邱石.心理训练是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途径[J].辽宁体育科技,2007.

[4] 陈小亮,田新.射击运动员常见伤病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7.

[5] 射击运动员运动伤病探讨[J].中外医疗,2010.

运动项目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成因;改进策略

0 引言

边缘化理论也叫做边际理论,兴起于生态学领域,并逐渐拓展到社会经济学、城市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当中。社会学领域将边缘化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认为边缘化是一种非主流,以及被主流社会或人群所排斥、不能容纳的社会现象。体育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边缘化理论在体育领域问题分析中的运用并非是盲目嫁接,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范畴的边缘化在体育领域的客观反映。因此,文章应用边缘化理论分析了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的成因,并提出了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问题的改进策略,以期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 边缘化运动项目的成因

(1)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是体育现代化的产物

社会的发展进步,客观上要求体育发展的现代化方向,而用金牌来彰显我国的地位,进而在竞技体育得到更多关注的同时,使很多群众性的体育项目无形之中处于边缘化状态。这种思想上的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体育运动项目开始不能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加之于自身运动体系缺陷,在与成熟的运动项目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加剧了其边缘化。

(2)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是社会参与分层的产物

社会分层对人们的社会表现存在着直接影响,它是指根据人在社会中的不同财富、声望及权利地位等进行划分的,将不同的人分成等级、层次存在差异性的过程。因为这种社会分层表现出的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的人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也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层次,并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群体类型形成重要影响。边缘化理论在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分析与应用中以社会参与不足为主要特征,而在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中,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社会分层导致了体育活动参与不足的现象。

2 边缘化运动项目的改进策略

边缘化运动项目的改进,实际上就是实现部分运动项目从边缘化向主流趋势逐渐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帮助部分体育运动项目逐渐摆脱其边缘化地位,让其能够参与体育项目竞争,成为主流运动形式,并以此得到社会的重视与支持。

(1)基于项目特色的自我改革策略

实际上,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差异,都是其各自特色的表现。不具备自身特色的运动项目必然会表现出较为脆弱的生命力,很容易被相近的运动项目所替代。未能帮助部分体育运动项目走出边缘化窘境,成为成熟的主流运动形式,并重新得到社会的重视与认可,就需要深入挖掘这些边缘化运动项目的本身特色,实现这些项目的改革。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不能一味的迎合西方思想来使其融入所谓的体育运动发展主流,我国本土体育运动项目,一定要谨守文化底线,而应该是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运动项目的创新,实现自我改革。

(2)符合时代潮流的项目认同

我们目前所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符合时代及社会发展需求的,而与其不相一致的体育运动项目必将遭到冷落。从历史发展的层次来分析,西方文化向东方的传输,并对东方思想的影响是文化正常发展生态的一种暂时性的文化生态平衡。比如柔力球运动就是融合了东方传统思想与西方体育现代文化特质的一种运动项目。如果能够顺应这种文化潮流并得到社会更广泛的支持,就能够真正改变其边缘化状态,真正成为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主流,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

(3)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运动升华

要想使边缘化的体育运动项目真正走出边缘化的困境,其关键性策略就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运动项目的不断升华。为此,应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体育运动项目一定要遵循"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目的,从而更好地保障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避免出现偏颇。

其次,体育运动项发展一定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逐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如,目前的柔力球运动就正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运动体系、组织推广等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实现较高的竞技水平,也不能达到较高的社会普及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只有在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爱能逐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3 结论

总之,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并不违背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客观要求。随着体育运动的增多与不断创新,人们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大,某些体育运动因自身的不完善开始遭到社会大众的冷落,逐渐走向边缘化的窘境。而这些边缘化运动项目不能盲目的改变自身发展规律,也不能停滞不前,要在认清社会主流需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突出项目特色,实现项目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锋,羌霞.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与"边缘化"大学生相关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7).

[2]任天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田径课"边缘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运动项目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4—0078—01

软式垒球,是指没有投手投球环节的棒垒球。当击球员将放置在本垒后方固定T型击球座上的球击出之后,要进行正常的跑垒。其具有比赛规则简单,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安全性高等特点。在中小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较大的今天,大力推广这一运动项目,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软式垒球作为一项新兴运动项目,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其在兰州市乃至甘肃省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深入了解软式垒球运动项目的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小学软式垒球运动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学校软式垒球训练队队员及相关科任教师进行了交流,还对一些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从而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一、影响软式垒球运动项目推广的因素

1.受众面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有部分学生对软式垒球运动项目很感兴趣,但未参与过该项目,不了解其比赛规则的学生仍然占大多数。由于受众面窄,缺乏参与机会,学生很难像参与乒乓球、足球运动项目那样积极主动。

2.科任教师对体育教学存在认知偏差。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考评多限于语、数、英等所谓的“主科”,难免会使这些科任教师产生只重视“主科”成绩,却忽视体育教学、体育运动的倾向,继而出现文化课挤占体育课教学时间的现象。

3.学生家长轻视软式垒球项目。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有些家长由于对软式垒球项目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同程度地反对自己的孩子参与该项运动。如,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参与软式垒球项目训练会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家长则认为这一运动项目不安全。

4.教学与训练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软式垒球运动项目作为校本课程进入小学体育教学后,由于多种原因,学校和主管该项目推广的教师一时还不能对其教学时数作出妥善的安排。很多学生认为,仅靠一周2节或3节体育课时间来练习软式垒球,时间太少。而把训练时间安排在早上7:30—8:10,又会影响学生上早自习。

二、在中小学中推广软式垒球运动项目的对策

1.扩大受众面,让软式垒球运动受惠于全体学生。实践及相关研究表明,软式垒球运动项目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身体,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使学生都能获得软式垒球运动带来的益处,体育教师应在校领导的支持与其他科任教师的配合下,向学校各年级和班级推广这一项目,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安排、设计不同的教学与训练内容。

2.组织活动,提高教师对软式垒球运动项目重要性的认识。为了提高科任教师对软式垒球运动项目重要性的认识,在课余时间,体育教师可对其进行这一项目的技术动作、比赛规则等培训,并不定期地组织各教研组的教师进行软式垒球运动项目比赛。学校可通过物质奖励和年终考核适当加分等方式来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

3.做好宣传工作,打消家长顾虑。对于家长来说,除了关心孩子取得的运动成绩外,更关心的是这一项目能为孩子的成长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为此,主管软式垒球项目训练工作的教师要做好宣传工作,应让家长了解该项目的特点和比赛规则,使他们认识到从事这一运动对孩子身心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引导家长走近赛场,让他们观看比赛。这样做,可以打消家长心中的顾虑,进而获得他们的支持。

4.合理安排教学与训练时间。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体育教师要合理地安排软式垒球教学、训练与比赛的时间。除体育课外,可利用每周三、五的课间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夏季,学校软式垒球训练队可在每天下午放学后5:30—6:30的时间段进行训练。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也能得到其他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运动项目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帆船;帆板;运动项目;体育活动;基本特征;制胜规律;分析

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帆船帆板运动项目是世界沿海国家以及地区最为常见并且普及开来的一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具有集观赏性以及娱乐性、探险性、竞技性为一体的显著特征。帆船帆板运动项目自成立至发展至今,在国际帆船联合会中已有将近100多个级别的帆船项目,并且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帆船项目在我国奥运会中出现并发展,最早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展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帆船运动项目作为我国奥运会的一个参赛项目,自提出和发展以来,取得了非常突出的发展成就,但是依然没有实现在奥运会中夺得金牌的突破。帆船运动项目本身涉及到水动力学以及船舶原理、空气动力学、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属于一种高智能的水上竞技运动项目,本身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竞技运动项目,在进行帆船运动项目的比赛以及训练过程中,由于海面风力以及风向、涌浪、潮汐等自然环境和因素变化频繁,并且难以把握,而这些自然环境和因素又是影响帆船运行项目比赛与训练成功的关键和直接因素,因此,就导致在帆船运动项目比赛以及训练中的监控与评价实施比较困难,成为国内外帆船运动项目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部分。

1、帆船帆板运动项目及其发展研究分析

在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长期并且系统的进行帆船帆板运动项目发展研究的情况非常少,并且比较集中。在我国,对于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于风帆助航船,也就是对于各种帆船工具的空气动力性能的研究,后来逐渐将风帆助航船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体育领域,为我国帆船运动项目的研究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我国的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先后出现了对于帆船运动力学原理以及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法进行帆板空气动力学研究、激光雷迪尔帆船的帆与船流体性能等的研究发展。综合我国对于帆船运动项目的研究以及发展,技术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帆船运动项目研究中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帆船运动项目中帆的这些相关参数调整完全是依靠教练员的经验进行,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此外,在我国的帆船运动项目发展中,放开帆板的摇帆限制以后,在帆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方面有所提高,并且对于帆板的体能训练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对于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的基本特征以及自身规律方面的研究探索一直比较少。

2、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的基本特征与制胜规律探析

对于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的基本特征分析,首先,要从对于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竞赛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上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帆船帆板项目对于运动员的体能与心智力要求,实现对于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在帆船帆板运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对于项目训练以及比赛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以奥运会中的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竞技为例,整个比赛的时间跨度在10天左右,并且通常有11轮比赛,比赛过程中根据风力情况每天设置1轮到2轮的比赛,并且比赛场地不统一,多在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比赛时间一般在40分钟到60分钟之间,比赛过程中设置3到4个标,然后进行绕标比赛,同时根据两标之间的连线以及风向的不同,可以将比赛分为迎风以及横风、尾风段三种类型。整个帆船运动项目比赛开展中,外部环境对于比赛成绩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尤其是风力大小以及风向变化、比赛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涌浪等,都会对于单轮次帆船比赛的成绩产生影响。同时,比赛开战过程中潮汐的变化或者是气候发生的细小变化,以及天上云彩移动与多少,都会对于比赛区域的局部风力摆动与变化造成影响,从而对于比赛航程的选择产生影响,以致影响到帆船比赛的成绩。此外,在帆船航行过程中,尤其迎风航段帆的受力大小,也会影响到帆船运动的比赛成绩,通常如果帆的受力越大,就会导致推力越大,从而横向力也越大,导致帆船横移或者是偏航发生,增加帆船比赛的阻力。最后,由于帆船上可调控部件比较多,任何一个细微变化也会造成比赛成绩的变化,并且帆船比赛运动员的体能以及心智能力、自我控制等都会影响到比赛的成绩。

其次,帆船运动项目中对于运动员的体能以及心智力要求,主要是根据帆船运动开展中,风是帆船运动的原动力,而运动员体能作用是通过对于风的利用体现的,再加上帆船运动的比赛赛程跨度比较大,单轮次持续时间比较长,因此,就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体能,比如,在大风条件下,体重大的运动员优势就比较突出,而体重小的运动员需要通过良好的技术以及器材调整控制,来实现对于风能的合理利用,体能是帆船运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重要基础。再次,由于帆船帆板运动不是纯碎的体育项目,它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是一项高智力运动项目,因此对于运动员的文化知识结构要求也比较高,许多帆船帆板运动员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并且在空气动力学和水利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研究。

对于帆船帆板运动项目来讲,在比赛中致胜的关键就是要认识到帆船帆板比赛中对于风的利用是根本,而体能是比赛获胜的基础,比赛航线的选择是获胜的关键,航行速度是比赛获胜的核心,运动员心智是比赛获胜的保障,只有通过对于以上致胜规律的把握,才能够在比赛中取得绝对优势。

3、结束语

总之,进行帆船帆板运动项目基本特征以及制胜规律的分析,有利于推进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的研究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宁.浅析帆船OP级初学者的训练方法[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

[2]谢威,李建英,蒋云飞,李粱,张斌.帆船帆板训练运动状态实时遥测系统研究及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

[3]刘波.帆船运动员运动心理疲劳的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

[4]许冠忠,王务崇,潘学荣.浅谈帆船教练员的能力素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8).

[5]吴军.帆船运动员运动损伤规律及预防的初步调研[J].浙江体育科学.2006(3).

姓名:陈丽娜

上一篇:加盟项目范文 下一篇:外汇理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