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5:50:06

原型设计论文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原型理论;广告原型研究;反思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64-03

一、国内广告原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原型理论

原型(archetype) 又译为“原始模型”或“民话雏型”,这个词出自希腊文“archetypos”,“arche”本是“最初的”、“原始的”之意,而“typo”意为形式[1]。该理论主要来源于弗雷泽的人类学,荣格的心理学以及弗莱的文学研究。我国学者曾庆香教授在综述荣格和弗莱的原型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原型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是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其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2]”笔者认为该概念有利于对原型的理解。以此推之,广告中的原型就是在广告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物、情节和母题等。例如耐克广告中的“英雄”形象、麦当劳的“天真者原型”、李维斯的“探险者”形象、哈雷广告中的“亡命之徒”,香奈儿广告中的“情人”原型等。

广告之所以借助原型助力主要源于当下广告业面临的困境:铺天盖地的广告并不意味着受众的接受,反而可能导致反感,只有能够深植人心的广告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广告要想深植人心,则应能够唤醒受众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也就是原型。这是“因为它唤起一种比我们自己的声音更强的声音。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吸引、压倒并且与此同时提升了他正在寻找表现的观念,使这些观念超出了偶然的暂时的意义,进入永恒的王国。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上唤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度过漫漫的长夜。[3]”这个时候原型不仅起了扩音器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它能够深入受众的内心深处,唤起其固有的集体无意识,从而深化广告产品的记忆和认同。

二、国内原型广告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文献的搜集和查阅发现主要文献如下:专著(1)本、博士论文(1)本、硕士论文(6)篇、期刊论文(33)篇。这些文章着重论述原型与广告或品牌的关系,其他角度的相关思考不足。它们尽管可能不是相关论文的全部,但是足以代表国内原型广告研究的现状。归纳起来,这些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原型建构广告品牌研究

国内专门论述原型与品牌的关系的唯一一本专著是玛格丽特・马克和卡罗・皮尔森的《很久很久以前:以神话原型打造深植人心的品牌》[4]。该书提出了12种原型人物,并认为它们反复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传说与神话故事中,也是亘古以来深藏在人类无意识心理中的“形象”,只要藉由分析这些原型/意象与品牌之间的关系,便能建立起一套运用原型理论与意义管理系统来建构品牌图腾的技术方法。[5]”该书为国内的广告原型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几乎决定了原型理论广告品牌相关研究的方向和模版。以陈婵[6]、李欣[7]、李岩[8]和陈林华[9]为代表的硕士论文,以及以曾莉芬[10]、范革新[11]、陈林华[12]、谢美英[13]为代表的期刊论文,几乎都是遵循着原型如何打造品牌的思路而写就的。

(二)原型增强广告效果研究

在原型与广告的关系研究方面,刘林沙的博士论文《中国广告原型研究》是国内十分重要的参考文献。该论文认为“广告原型的研究具有指导广告实践的重要意义。中国广告原型的发现为广告主和广告制作者提供了选择形象,运用原型意义的原则和可能。同时也提醒他们关注广告中的原型现象,促使广告更大效度地进行传播”[14]。以陶皖星[15]、乔阿[16]、杨小竹为代表的硕士论文[17]以及以刘林沙[18]张琳琳[19]、彭公勋[20]、程力沛[21]、周婧[22]和刘滢檑[23]为代表的期刊论文这些文献同样遵循着原型功效、应用方法、注意问题和相关建议的研究路径,共同关注一个核心问题:原型如何促使广告更加有效地传播。

(三)广告原型的其他研究

关于广告应用原型的其他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文章中。按其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其他角度思考原型在广告中的应用问题:主要有刘九洲和刘滢檑的《现代广告原型的建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置换》[24]、郭颖的《现代广告原型与传统文化》[25]、刘林沙的《中西方广告中感情女性形象比较研究》[26]、戴国庆的《现代的世俗神话――论原型叙事的变迁》[27]以及刘滢檑的《电视广告中母亲形象的原型解读》[28],无需赘言,这些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从标题中就很容易看出。另一类则对原型在广告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硕士论文虽然论述了原型应用在广告中会引起的问题,因这些分析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其广告效果和品牌建构服务,所以称不上是“真正的反思”):杨科的《从美狄亚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29]主要论述了原型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不平等、价值的失落和角色的物化的影响。李文斌的《传奇或谎言:英雄形象的消解与建构》[30]主要论述了百事可乐广告借用、篡改三国故事原型,成功地实现了对“人英雄”形象的消解和“物英雄”的建构,并对类似可能引起负面影响的广告进行了批判。郭五林的《电视广告性别歧视倾向的原型分析》[31]主要分析原型对于广告作品中的性别歧视的影响。

综述以上这些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原型”如何能够在广告传播和品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最佳效果。当然以心理学来寻求中国的广告原型,甚至用心理学来细分受众,以及指出原型运用在广告中可能呈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都是为这个核心问题服务的。这些研究对原型理论应用于广告研究的适用性研究缺乏,而这却是广告原型研究的前提;对自身的研究立场反思较少;其他角度的思考亦是十分罕见。

三、国内广告原型研究总体特征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笔者发现,不论是专著、硕博论文还是期刊论文,国内广告原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即“原型理论在广告传播和品牌建构中如何发挥最佳效果”。以致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功利性、重复性和片面性的特征。

(一)功利性

就研究目的而言,这一研究领域的功利性问题十分凸显,因为这些研究运用原型理论,却没有探索原型理论在广告领域的适用性。这些研究关注的只是原型的功效,即原型如何对广告传播和品牌建构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是无所不适的,而且荣格和弗莱多是在文学或艺术领域内探讨原型的,但广告毕竟包含着销售因素而无法等同于文学或艺术。因此原型理论在广告研究领域的适用性问题不可规避,但就事实而言,这方面的探讨却没有开展,抑或完全淹没在功利性研究的喧嚣声中。

(二)重复性

就研究比例而言,这一研究领域的重复性十分凸显。因为在这些参考文献中,唯一的一本专著论述的是原型如何塑造深植人心的品牌,唯一一篇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中国的广告原型如何在广告中发挥其最佳效果,而6篇硕士论文和其中的26篇期刊论文也都遵循着上述的原型作用、原型的应用策略、运用原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建议的研究路径。其中的重复性程度可想而知。当然,这些研究并非没有自身的价值,可是一旦重复的太多,重复内容的比例太大,其研究的存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毋庸置疑,学术研究本应追求不断创新,“没有学术创新,不追求学术质量,学术创新就会停滞和衰退,‘学术创造’就会沦落为 ‘学术制造’”[32]。

(三)片面性

就研究结果而言,这些研究的研究立场显然是站在广告主以及广告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即使有些研究确实从受众的角度进行了思考,但是他们思考的最终目的并非真正地为受众考虑,让受众怎么理性地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而是对受众进行人格分析,其真实目的是细分受众,而最终目的是追求广告的传播效果达到“魔弹”论的状态。这种研究立场的单一性也就对应着研究结果的片面性,它们甚至创造出想象中的“效果奇观”,而真正的原型广告效果的实证研究甚至产品本身的质量的强调都被忽视了。毫无疑问,思考问题的片面性必然导致研究问题的真实性和丰富性的丧失。

四、国内广告原型研究的反思

综上所述,国内广告原型研究停滞不前的现状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的时候了。首先,细察这些研究主体,会发现他(她)们并非业界人士,而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倘若业界人士追求广告的最佳效果和品牌效应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最令人担忧的则是学界人士的无意识的“学术研究”,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商业意识对学术思考的无形渗透,而学术研究主体本应具备的独立意识已经消逝无痕。这种状况可能正是吴飞教授在谈传播学危机时所担心的:“而今天,他们(研究者)又华丽地转身―投进金钱的怀抱―为商业营利者出谋划策。可怕的是,这样的‘研究’似乎越来越成为中国内地学界的主导,自由的研究变得弥足珍贵了。[33]”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众所周知的是学术研究本应追求不断地创新,可是当下的广告原型研究显然过于重复,笔者无意于批评具有开创性的广告原型研究对于广告效果的孜孜追求,但是15年以来都是走这条主干道,创新之路何时出现?再次,就广告研究的学术合法性而言,难道广告学研究的学术合法性就建立在对广告效果的追求上?倘若广告学研究追求的只是广告效果,那和职业性的技术教育甚至是经济学中的营销学的区别何在呢?相关研究的学界人士有没有为自身的学术合法性存在而反思过呢?最后,就西方学术研究的态度而言,我们是应该借鉴学习西方的研究成果,但是这并非最终目的,我们希望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仅仅把西方的理论拿来应用于中国的现象,于学术的繁荣根本无益。“社会科学的宗旨是要解答母社会的核心关怀,虚心学习西方理论,是为了帮助我们活络思想或勾勒材料,而不是抱住一个西方理论在华人社会拼命再生产。倘若丧失了主体性,只顾给西方理论写一个华人地区的注脚,实在无关痛痒。[34]”尽管这似乎已是学术研究的常识,可是就广告原型研究的现状来看,相关学界人士的实践并未落实到位,于是,造成当下广告原型研究的凋萎现状仿佛就成了自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五、国内广告原型研究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广告原型的建议:第一,原型理论在广告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在使用原型这一理论之前,我们应该分析清楚原型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广告研究,因为荣格和弗莱多是在文学或艺术领域内探讨原型的,而广告因为包含着销售因素毕竟无法等同于文学或艺术;第二,在原型理论在广告研究中的适用性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关于原型在文学、艺术、电影、新闻等领域的比较研究;第三,国内的广告原型研究都站在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角度追求广告的最佳效果,而站在受众的立场的研究十分罕见,有待深入;第四,在广告利用原型追求最佳效果的同时,它是否存在自身所不可避免的矛盾甚至负面的影响,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并加以说明;第五,研究者关于原型广告的效果研究大多停留在推测和想象的层面上,相关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这种感性的效果想象甚至有忽视产品本身质量的倾向,有待改善。笔者相信只有深刻而多种角度的思考才能带来这一研究领域的丰富和繁荣,而不至走向无人问津的边缘。

原型理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国内,在文艺学、文学、影视等领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广告原型的研究由于存在着功利性、重复性和片面性的问题,导致相关的研究创新匮乏、反思不足、停滞不前。能够正视问题已经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接下来应当何去何从,值得人们思考。

参考文献:

[1]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 (瑞士)荣格著.冯川编.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的家园[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4] (美)玛格丽特・马克,卡罗・皮尔森.蔡承志译.很久很久以前:以神话原型打造深植人心的品牌[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5] 唐慧.从神话原型到品牌图腾――解读《很久很久以前》的文学人类学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6] 陈婵.论广告的原型批评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

[7] 李欣.品牌神话原型理论的中国案例研究[D].安徽大学,2012.

[8] 李岩.电视广告的神话原型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9] 陈林华.原型铸就忠诚――原型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5.

[10] 曾莉芬.解析“十二原型”品牌形象打造中的应用[J].商业现代化,2006(7).

[11] 范革新.原型与品牌商品之间的情感关联[J].商业研究,2011(2).

[12] 陈林华.原型在耐克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4).

[13] 谢美英.符号经济下品牌原型的广告效应[J].新闻界,2010(6).

[14] 刘林沙.中国广告原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6.

[15] 陶皖星.论原型在广告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7.

[16] 乔阿.广告的神话原型分析[D].厦门大学,2009.

[17] 杨小竹.中国上古神话原型与广告中形象塑造――以女性形象为例[D].浙江大学,2007.

[18] 刘林沙.广告的神话原型分析[J].现代传播,2005(2).

[19] 张琳琳.论广告中的神话原型[J].新闻世界,2011(10).

[20] 彭公勋.广告中神话原型理论的应用[J].山东文学,2011(10).

[21] 程力沛.浅谈情感女性形象在广告中的原型沉淀及传播功效[J].新闻知识,2008(8).

[22] 周婧.感性消费时代“探险家原型”的广告策略[J].当代传播,2011(3).

[23] 刘滢檑.论现代广告中的原型置换[J].当代传播,2010(3).

[24] 刘九洲,刘滢檑.现代广告原型的建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置换[J].当代传播,2005(5).

[25] 郭颖.现代广告原型与传统文化[J].东南传播,2010(5).

[26] 刘林沙.中西方广告中感情女性形象比较研究[J].当代传播,2008(3).

[27] 戴国庆.现代的世俗神话――论原型叙事的变迁[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28] 刘滢檑.电视广告中母亲形象的原型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4(8).

[29] 杨科.从美狄亚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J].学术界,2005(1).

[30] 李文斌.传奇或谎言:英雄形象的消解与建构[J].东南传播,2012(1).

[31] 郭五林.电视广告性别歧视倾向的原型分析[J].宜宾师范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2] 邵培仁.传媒的魅力――邵培仁谈传播的未来[M].北京:首都贸易出版社,2014.

[33] 吴飞.重建巴比塔――吴飞谈传播学的想象力[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概念发展;问题解决;综述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6C0007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重要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包括以“得失氧元素”、“元素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为标志的3个学习阶段,涉及反应物和产物类型、反应类型、反应特征和本质、反应进程等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拥有庞大而复杂的学习内容。许多教师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探讨了大量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设计了大量优秀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取得了丰富成果。

学生对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要满足不同的学习条件,经历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必须满足概念和原理知识的学习条件,经历概念发展的学习阶段。深入认识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状态及其变化机制、阶段发展等学习心理范畴内容,更有助于研究者和教师设计适合学生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有必要系统地总结研究者对于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成果。值得考虑的是,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同是华人社会,两岸中学生在课程内容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在语言和概念学习、学习心理发展等方面容易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因此,也有必要系统地总结两岸研究者在该研究主题上的研究成果,促进化学学习心理研究的发展。

2 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大陆学术文献,通过台湾科学教育期刊文献数据库、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查询台湾学术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等形式。通读论文的主要内容,筛选出偏重研究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文献,最后共得文献22篇。其中,期刊论文7篇,会议论文1篇、硕博士学位论文14篇;大陆文献17篇,占77.3%,台湾文献5篇,占22.7%。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将这些文献归类为新课学习、问题解决、阶段发展这3个研究角度。部分文献涉及多个研究角度,新课学习研究角度有4篇次,占18.2%,问题解决研究角度有10篇次,占45.5%,阶段发展研究角度有11篇次,占50%。

3 研究进展

3.1 新课学习的研究

新课学习研究角度关注学生正式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时,如何形成和建立相关概念的定义,认识概念系统的内部关系。研究文献较少,包括3篇大陆文献和1篇台湾文献。

对外部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并且形成个人长时记忆的表征形式,是信息加工的重要过程。丁伟[1]提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内部表征形式,具有命题符号表征、知觉符号表征和综合表征这3种表征类别,共10种表征形式。研究者以自由联想的方式,调查上海高二学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内部表征形式。研究发现学生使用了多元化的表征形式,其中主要使用文字语言描述表征形式,极少使用图像表征形式。此外,高质量的概念内部表征具有表征类别多元化、表征形式多重化、精致程度更高、更趋于概念本质这几个特点。而要形成高质量的概念内部表征,学生需要通过自我解释等方式,主动地对概念进行深度加工,变换出适合个人长时记忆的概念内部表征形式。

概念学习包括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两个阶段,概念获得包括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邓阳[2]比较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种方式,对湖北高一学生学习氧化剂和氧化产物这两个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概念同化方式比概念形成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2)概念同化方式在宏观的化合价表述上比微观的电子转移(偏移)表述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在概念形成上学习效果的差异不显著,而概念同化学习效果有显著差异。概念的内部结构、不同的概念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共同影响着概念的动态难度。

詹耀宗[3]参考坎贝尔进化认识论的观点,从替代选择器(Vicarious Selectors)的内容、结构、运作机制和元系统转换的角度,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台湾3位高二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形成机制。通过学生的访谈资料,研究者认为替代选择器包括:(1)关键概念。处于中心位置,由原理概念属性的命题陈述归纳而成,用于判断相关概念命题。(2)辅助概念。处于周围位置,代表多种不同属性的命题陈述,用于理解和陈述关键概念。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这2种概念产生相互作用,关键概念会选择辅助概念,辅助概念会支持形成关键概念。替代选择器元系统转换是让整个概念结构从复杂到简单的精炼过程。

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心理,冯姣姣[4]探讨歧义容忍度(Tolerance of Ambiguity)对河南高一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的影响。该研究界定的歧义容忍度指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存在差异性时,学生对两者共存的包容、接受的心理倾向。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低歧义容忍度学生,高歧义容忍度学生更能够接受新概念,甄别与加工新旧知识,达到概念深层加工水平,并且有助于认知过程本体概念的内容。

由上述可知,研究者分别对概念内部表征形式、概念获得的方法和机制、个性学习心理这几个主题开展具体探讨。该研究角度并不受研究者注目,这可能因为深入地刻画学生头脑中建立和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过程是较困难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系统的复杂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具有复杂性。不同概念获得的具体过程、概念间交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究竟为何,以及更多细致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尚鲜见详细报道。微观发生法是一种聚焦学生认知变化的发生期间,通过收集多方面精细信息,理解认知变化机制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该研究角度获得深入研究结果的研究方法。因此,研究者可以更深度地应用信息加工心理学,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情况,持续关注和探索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时知识形成的变化路线、速度和来源等微观发生过程及其机制。

3.2 问题解决的研究

问题解决研究角度关注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时,如何对问题情境作出反应,如何通过思维操作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研究文献较多,包括10篇大陆文献。

理解和表征问题是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丁伟[5]系统研究上海高二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分类问题和推理问题解决时的内部表征历程和应用机制。研究者发现学生分类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是信息转译和判断环节,主要使用知觉符号表征类别的各种表征形式;推理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是包含复合判断的推理环节,主要使用命题符号表征类别中以化学符号表征形式为主的各种表征形式。

原型是知觉符号表征类别中的一种表征形式。米广春[6]了解通过学习材料而分别具有文字原型、图像原型、文字-图像原型的山东高一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不同学习水平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具有不同原型的学生在简单再认水平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复杂再认、分类、应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复杂再认和分类水平,文字-图像原型学生依次优于图像原型和文字原型学生;在应用水平,文字原型学生依次优于文字-图像原型和图像原型学生。笔者认为丁伟[7]对问题解决内部表征历程的研究结果,可以解释米广春的研究结果。

在更微观的问题解决过程研究层面,黄静等人[8]通过出声思维方法,了解福建高一学生在解决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应用推断题时,问题表征在动态过程、表征广度、表征有效度这几方面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使用了多种信息表征方式,均以文字语言描述表征为主。研究者认为学优生更能结合个人较完善的知识结构,深层表征问题信息,学困生更倾向使用个人知识结构的孤立知识,浅层表征问题信息。

李秀滋[9]研究上海高中各年级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简单计算和复杂计算这3种问题解决水平的特点。研究者认为高一、高二学生是使用新手式的表征,高三学生是使用专家式的表征,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掌握能力影响着相应的问题解决能力。

姬广敏等人[10]通过出声思维方法,探讨山东高一学生在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识记、理解和应用水平问题时的典型行为。研究者也了解到学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认知水平不会影响其简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表现,但是会显著影响其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表现。这种影响与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有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问题解决是知识丰富领域的问题解决。结合化学学科知识,丁伟等人[11]、仇兴叶[12]、郑文昌等人[13,14]、谢巧兵[15]分别对各地高一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点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较一致地显示,在学生的认知层面,对化合价缺乏准确认知和判断,对概念间联系缺乏多元和深层表征,是导致氧化还原反应学习出现学习困难的成因。

由上述可知,研究者具体探讨问题解决的信息表征形式、思维操作过程、解题能力和水平这几个主题。问题解决的经典研究方法是使用出声思维,分析个别学生在问题解决不同阶段的思维过程和所需时间,抽象出学生的思维操作,并且L制相应的问题解决行为图。而这类深入了解学生思维操作过程的研究较少,较多的研究是根据学生群体的答题情况,推测学生可能遇到的解题困难和总结解题表现。这两类研究分别从微观、宏观层面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都有其研究价值,但把这两类研究充分融合起来的综合性研究却较鲜见。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更严谨的研究设计,从不同角度聚焦研究内容和获得研究证据,共同认识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

3.3 阶段发展的研究

阶段发展研究角度关注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结果有何表现、特点和变化规律。研究文献较多,包括7篇大陆文献和4篇台湾文献。

米广春[16]对上海具有高三水平的大一新生,谢兆贵[17]对江苏高三学生,程昭[18]对湖北高一、高三和大三学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内部表征形式也开展了类似丁伟[19]的研究。研究结果也与丁伟[20]的研究结果相似,学生主要使用文字语言描述表征形式,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增加使用语言回路、样例和图形表征形式。

徐群策[21]使用概念图,对江苏高一学生在一学年内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研究。研究者认为不同学业水平学生有不同的概念转变情况,归纳出学优生具有“渐进期――突变期――高原期”,其余大多数学生具有“渐进期――高原期――突变期”的变化特点。

李秀滋[22]了解上海高中各年级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辨析、各关系辨析这2个学业水平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不同学业水平、不同性别对高一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显著影响,对其他年级学生的学习结果没有显著影响,高一年级是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分化期。

徐立[23]探讨江西高中各年级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增大,而且存在显著差异。在概念和判断水平上,不同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在推理水平上,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学生的主效应显著,但是两者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詹耀宗等人[24]从多元观点分析台湾初二、初三和高二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燃烧概念学习测验的表现。通过测试结果,研究者认为学生在这2个主题概念的发展并不完整,尚未达到最高级的形式阶段。这导致学生无法掌握相关主题概念中最关键的核心概念及其结构,继而扰乱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位置,在反应有关的命题陈述时产生错误的概念联结或不当的归类推理。

心智模式是为表征问题情境、预测和解决问题而建立的表征形式。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复杂性,学生也相应建立不同类型的心智模式,不同年级学生的心智模式存在着演变过程。钟晓兰等人[25]探讨基于多重表征的模型教学和融入模型教学的认知师徒制教学,对台湾高二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成效和心智模式的影响。研究者分析3个组在6种心智模式的比例分布,确定各组心智模式的演变途径。

江文玮[26]围绕“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数定义及应用”这2个主题,归纳出台湾学生分别具有的8种、7种心智模式,并且系统地了解高中各年级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5个概念上的具体表现、具有的心智模式类型。张丙香[27]融合三重表征和心智模式的内容,结合科学史的发展,提出11种氧化还原反应三重表征心智模式。研究者以山东高中各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宏观、微观和符号层次分别具有的心智模式类型,以及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心智模式的特点。

张育倩[28]对台湾初中七至九年级、高中一至二年级、大学化学系学生这6个学生群体进行测试,系统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4个主概念的不同认知状态、重要类型、综合得到的心智模式在跨年级学生的纵向变化。由此提炼出10种心智模式,研究者更确定跨年级学生心智模式具体的发展历程和概念演化树,并且对心智模式的解释融贯地作出分析。

由上述可知,研究者的探讨内容包括不同学习阶段的概念内部表征形式、概念转变和思维能力情况、心智模式。与其他研究角度相比,该研究角度的研究最多,这可能因为在某些时间点评价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结果,是相对容易的研究。此外,该研究角度的研究具有宏观视野,展现出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限度”、存在的困难、遗留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有助于系统认识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长期变化。学习进阶是科学教育课程设计和发展的热点问题,学习进阶的确定需要协调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与水平的关系。但上述研究尚未结合所得的研究结果,从学习进阶的角度提出系统的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具体进程和水平。因此,研究者可以整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学习进阶方案,再进行后续的验证和修订工作,为现有高中化学课程、教科书和教学的设计提供适当的“反拨作用”。

4 结论和启示

4.1 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研究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心理的22篇实证研究文献,了解到两岸研究者在该研究主题上所作的努力和成果。研究者的研究涉及学生正式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结果,囊括了“新学”、“应用”和“发展”这3方面。这些研究均有助于人们认识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心理过程和发展阶段。

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上,新课学习研究角度的研究偏少,阶段发展研究角度的研究最多。3个研究角度都有大陆文献,这显示大陆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广泛,关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的各方面,深耕知识学习的实质和表现。新课学习研究角度,尤其是阶段发展研究角度有台湾文献,这显示台湾研究者的研究极其集中,重点关注氧化还原反应心智模式的建构,符合国际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潮流。

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结合研究角度的实际需要而定,不仅有量化的专题测试(常规测试题、二段式测试题等),也有质化的个案访谈。

4.2 研究启示

尽管研究者已经对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开展大量研究,仍然有许多研究内容值得人们继续探讨。上文已经针对3个研究角度的研究不足,提出专门的研究建议。此外,笔者发现过去的研究较少探讨学生的个人特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的关系,未能呈现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例如,具有不同认知风格、认知策略、建模能力、科学阅读能力等特点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分别会有何具体表现?具有不同科学认识观的学生如何接受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发展?不同教学文本和素材又会对学生产生何种具体影响?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研究者日后可以围绕多因素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认知诊断是应用某些特别的统计模型,通过学生在一系列有逻辑关系的学科问题的反应模式,推断学生个人对学科知识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尚少见研究者运用规则空间模型(Rule Space Model)、知识空间理论(Knowledge Space Theory)等统计模型对学生个人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开展认知诊断研究。未来有必要充分发挥认知诊断理论的研究价值,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信息和促进研究结果的革新。

参考文献:

[1][5][7][19][20]丁伟.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内部表征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邓阳.“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概念的动态难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詹耀宗.以演化认识论探讨高中学生氧化还原概念形成之研究[D].高雄:高雄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冯姣姣.歧义容忍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16]米广春.氧化还原反应原型学习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黄静,郑柳萍.高一学生问题表征特点的比较分析――以氧化还原反应相关问题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4,(1):11~14.

[9][22]李秀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系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姬V敏,毕华林.高中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认知水平对其化学方程式学习影响的研究[J].化学教育,2012,33(12):32~36.

[11]丁伟,李秀滋,王祖浩.氧化还原反应误概念研究[J].化学教学,2006,(10):16~19.

[12]仇兴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困难成因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3]郑文昌,曹星.《化学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阻碍点诊断与教学策略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4,(7):7~10.

[14]郑文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学习困难诊断与教学建议[J].化学教育,2016,37(9):8~15.

[15]谢巧兵.高中生“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中错误成因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7]谢兆贵.化学概念的多重表征及教学建构――基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2011,(11):25~27.

[18]程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1]徐群策.高中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转变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3]徐立.高中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4]詹耀宗,邱鸿麟.以多元观点探讨中学生氧化还原迷思概念[J].高雄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科技类),2004,(17):337~358.

[25]钟晓兰,江文玮,刘俊庚,等.以建模与认知师徒制教学探究高二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心智模式类型及概念改变[C].台湾地区第二十三届科学教育学术研讨会,高雄:高雄师范大学,2007年12月13日~15日.

[26]江文玮.探讨高中生氧化还原心智模式及概念改变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7]张丙香.高中生化学反应三重表征心智模型的研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硕士;工程报告型论文;研究型论文;论文撰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对学位教育而言,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数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阅,以某个问题的解决为依托,表现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包括知识、技术和写作表达水平)。一般按所在专业职场选题,以本专业术语、概念、方法陈述问题的解,并论证本解决方案可行和结论的正确。最重要的是突出本文的创新。因为论文是给人看的,是对本论题的新做法、新理解,或新结论。哪怕是只有一点点参考价值,也是论文的价值所在,属作者的知识产权。通篇无创新的论文是毫无意义的。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各类软件工程人才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自然撰写工程报告型论文居多。本文拟为软件学院作工程型毕业论文的学生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1工程报告型论文

众所周知,毕业论文有理论型、研究型和工程型三种类型。软件学院的工程硕士按现有的培养方案,至少要有一年的企业工程实践,结合工作选作工程型课题是很自然的,但不等于说只限于工程型。比如该企业研究所作一探索型的原型开发,那么就要作研究型的课题。甚至为了原理和方法的完备要作理论型课题。之所以分为三种类型是论文的内容结构形式不一样。

理论型课题在于创新性和严谨性,在设定的前提与假设下证明所提出的原理、方法的正确性。即前提加规则可导出结论,并给出数学或形式证明,或给出实例验证的数据和图表。因数学和形式证明不强调实例的完备性和实用性,故比验证更具普适性。

研究型课题是新原理、新方法的首次应用,以及对实践结果(工程原型)作出评价。只求研究点的完整正确,不求实用,是理论到实践的实施过程,不像理论型只注重结果,而是过程和结果均重要。

工程型论文一般以工程制作(最常见为工程项目)为背景,是已有原理、方法、技术在目标系统上的综合实现。如果是前所未有的综合实现,也属创新。创新可以在实现过程上,也可以在过程某些环节的技术层面上,如同样采用新的调试方法,同样功能设计新算法等。总之,不能和相同类型的论文雷同(因为采用的技术步骤相差无几),要有自己特色。工程型论文要求论文系统完整(在概念上的,而非完整文档,如三个相似模块均要提到,但只详述其中一个),所述的背景项目是可实用的,是本人在工程实践中的总结和提高。论述的重点可以是工程过程改进、工厂技术改进、管理完善、社会效益等,非常重视验证数据和量化指标,如测试用例15组等。

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强调实用型人才,所以论文选题以工程型为主,但不等于只作工程型选题,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在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难题,也因此才有原型研究,才有理论探索,所以在工程型论文中嵌入小型算法推导、部分原型研制也是极其自然的。

2常见的困惑

尽管大家对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比较了解,但在实际撰写中经常会碰到许多困惑,归结起来可以分为论文层次、内容、与工作的关系、读者层次把握几个方面,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2.1论文是对工作的总结和提高

一年工作下来有许多体会,实际工作有的写了不少代码,有的写了不少文档,有的代码文档都很少,讨论方案、协调需求居多,要写出相对完整的论文不知从何下手。

论文不是工作汇报

论文要讲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一年换了三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是协调别人工作,也编写了不少程序代码――写什么?把你最得意有收获的地方编到一个“故事”中,所以不是干什么,写什么。为了故事的系统性,有些工作就写不进去了,要舍得丢弃。要系统完整则会把别人的工作写进来,那么就得尊重知识产权,交待了原理功能特色之后要声明××地方是别人做的,也不要着力发挥。

论文要反映学术价值,不反映劳动价值

毕业论文属学术论文范畴,你开发数万行代码,加了不少班,在极不理想环境下完成了任务,但原理方法都很一般,说不出什么,怎么写?只谈“功劳”,不谈“苦劳”,最多只能在行文中说明本项目工作量不小,影响或学术成果更高。把重点放在你对问题的分析上,解决同样的问题有很多种方法,要有针对性地分析这些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说明你采用某种方法的理由。

2.2论文要有中心论点

反问一下,这篇论文到底要突出什么问题?工程报告类论文仍然是论文,因此要有中心论点。在撰写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与工程文档的区别,文档更注重结论的陈述,要求全面翔实。论文强调结论的导出过程,要充分突出“论”字。二是不同于一般的报告,论述、评价要客观,实事求是,切忌夸大的商业用语。切忌为了表现水平抄一些与本主题无关的功能、性能和用途。

在说明自己论点正确时,所用术语不能错,要掌握本课题当前发展方向,要站在正确的立场谈过时的技术,因为每种软件技术都只能在限定的条件下起作用。因此,大量抄录,没有观点、论点的论文不是好论文。

论文中应明确表述:在什么背景下,讨论什么问题,范围如何限定。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当前非研究解决不可的理由,国内外解决此问题的途经,本文将采取什么途经?对于首次应用于我国某行业的成熟技术论述的重点在具体实现上,对于非首次实现的技术应该明确给出被采用的理由,如出于成本考虑,或某项性能考虑等。

2.3论文面向的读者是本专业研究生层次

论文强调逻辑性,工程课题强调概念动作要以业务动作导出各项需求,要求什么技术,相互为何关联,需要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支持,象讲故事一样谈原理和机制。尽量不要指定关键、重点,而是在行文中突出重点,所以每章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不怕重复。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一定知道。论文的读者水平应设定为与你具有同样研究生水平,但不做你这个课题的人,所以有些概念术语要介绍。高水平的几句话就可说明,难度大的要讲详细,切忌忽高忽低。还要避免大段代码、图或表的堆砌问题。

3论文的形式结构

学习过软件工程,软件学院的工程型论文最好写,基本上按背景项目的工程过程写。下面谈谈如何撰写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题的工程报告类论文。这类论文是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驱动力,因此,建议论文结构包括绪论、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解决方案、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与部署、总结与展望几个部分。

因为是将是否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主要考察点,因此在论文的绪论部分,应以最简捷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与本论文主体相关的待建系统所依托公司或组织的背景,说明论文的价值。如果要构建这样一个系统,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是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在国内外现状分析中,应针对目前国内、国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其目的有二:一是了解构建这样一个系统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另一方面要说明尽管市面上有很多(也可能没有)同类产品,但以实用、价廉或知识产权等因素综合考虑后,无法通过商购实现目标,因此做出自己开发的决定的理由。接下来明确系统的建设目标和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部分主要是交待背景,明确待建系统目标。第二部分则要描述具体要解决的问题,即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中最好首先对待建系统所承载的业务进行概述,使读者尽快进入业务语境。业务概述中应重点描述当前阻碍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它们也是待建系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分析做铺垫。这部分要把系统的关键需求谈透,以便后续章节可以集中精力论述设计与实现方案的探讨。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系统解决方案。这部分最好从需求分析中提出的关键问题入手,逐一探讨对系统影响面大,或技术实现风险大,或涉及用户商业决策等的问题,给出针对本系统的最佳解决策略,然后汇总成系统总体架构,最后给出系统的模块划分。

如果本项目采用的是新技术,新规范,新平台工具或部分新原理,则在需求分析前后,开辟一章介绍这个新技术、新规范、新平台工具、新原理,如软件Apach刚出,第一次采用Vista操作系统等,并作为本论文的重要技术内容。

论文第四部分是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论文只谈工程实现中有特点的子系统/模块,如果一点儿特色没有,谁来都会这么干,就笼统论述有多少模块/对象,用什么工具开发,要什么支持,怎样集成的。如果有必要写,则重点讨论某些有代表性的重要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思路。如具体算法复杂,或技术实现难度大、工作量大等,对于实现情况类似的模块则一带而过(这也是文档与论文的区别)。

论文第五部分是系统测试与部署。该部分应针对待建系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测试部分需要重点验证与确认的主要需求指标,并选择具体的测试策略和测试过程。讨论系统部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给出系统的总体评价。在此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该部分是对需求分析部分提出的要求回应做得如何的直接体现。因为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驱动力,因此做的结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部分,论文的实际意义就不存在了。

论文的第六部分是总结与展望,主要是在总结成绩的情况下,谈谈以后如何克服不足。最好首先总结自己的论文工作及后续的改进,然后抒发较理想的结果(从工程技术角度)。

上述论文结构对大家并不陌生,但能写好的关键是在全篇中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源动力,所有技术、方案的优劣都以是否在组织现有资源可承受的范围内提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为目标,这实质就是在贯彻软件工程的思想。

4结束语

对于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说,作为基本要求“能干活”,都能达到,但能干活的同时又能写出好论文的学生却相对匮乏,这也是我国软件高层次人才断档的主要原因。能写出直接指导实际工作的好论文的人,一定工作完成也很好。因为好的实践总结的出炉,不但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积累,同时还必须具备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抽象提炼的良好习惯。软件工程硕士论文撰写能力的训练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总结与提高的能力,以期在后续工作中能更好地举一反三,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Z]. 2003.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欧洲服装原型;服装原型;原型的比较

欧洲是现代立体服装的发源地,欧洲合体服装原型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其服装原型的学习和分析是对服装研究和进步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取了欧洲服装原型中的三个代表原型,意大利简易女装原型、法国原型以及德国缪勒原型,用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这三种服装原型的特点及原理。

1 立体构成形态

三个原型中,胸部浮余量都采用了收省的方式去除,其中法国原型和德国缪勒原型是通过肩省的方式,意大利原型是通过侧缝省的方式。意大利原型和法国原型是有腰省的收腰合体型(图1和2),德国缪勒原型是无腰省的箱型原型(图3)。

2 结构图比较分析

2.1 测量数据与变量

原型需要根据人体的长度围度等数据来进行设计,意大利简易女装原型需要测得身高、胸围、臀围、腰围、颈根围、前腰长以及后肩宽,共7个数据。法国女装原型需要测得后中长、后腋点到腰线距离、胸围、腰围、乳间距、后肩宽、前腰长、前胸宽、臀高以及背宽,共10个数据。德国缪勒原型只需要测得身高、胸围、乳间距这三个数据。以下对欧洲三个原型的定量和变量进行研究分析,具体见表1。

由于服装原型使用的数据是根据人体测量数据计算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则需测量的数据越少,需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数据越多,该原型就更适合平均人体而非单个个体。由此说来,德国缪勒原型是最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因为其需要测量的数据少,可直接带入服装号型来进行制图,比较方便可行。而法国与意大利的原型相对更适合针对个体的单件制作时使用,可以测量多个数据满足个体的需求。

2.2 构成要素的比较

2.2.1 背宽、胸宽和袖窿宽的分配

设定B为84,S为38,后中长为38,前胸宽为17,贴身型,则可计算得出表2中数据:

意大利原型和法国原型的背宽在背宽、袖窿宽和前胸宽之中占到40%及以上的比例,德国缪勒原型的袖窿宽,与法国和意大利原型相比要占更大比例,三种原型的前胸宽相差无几。这说明德国缪勒原型的袖窿要相对其他原型更宽,一部分的背宽量被转移到这里,该原型更适合手臂粗壮或是肩部肌肉发达的男体体型。

2.2.2 浮余量的分配

(1)前衣身浮余量

意大利原型是以侧缝省的方式消除浮余量,浮余量的大小用前衣身长减去后衣身长的方法来求得。法国原型和德国缪勒原型都是开的肩省,这种消除浮余量的方式比较适合胸部较为凸出的体型。法国原型胸省大小的确定是以胸围为基准来确定的,如表3所示。而德国缪勒原型是用胸围长度和后片绘制好的小肩宽长度,采用几何方法确定的。

(2)后衣身浮余量

意大利原型和法国原型都采用分散消除的方式自然的消除了后肩胛产生的浮余量,将浮余量分散与领口、肩部与袖隆松量上。德国缪勒原型设计了一个袖窿省的方式来消除后衣身浮余量,并将其值定为1.5cm。

2.2.3 腰省的分配

腰省的分配是基于胸腰轮廓的差值,由于德国缪勒原型并无腰省,所以比较意大利原型和法国原型的腰省分配方法。如表4所示,意大利原型的收腰量是以臀围H减去腰围W来计算,而法国原型是用胸围B减去腰围W来计算得出的。

依据人体腰部的形态,在人体侧面的胸腰臀之间腰部凹进的曲线最为明显,而人体的前面虽说有胸凸,但是由于腹凸的作用使得前片的胸腰曲线不如侧面的明显,出于服装美观性的考虑,前衣身也不宜有太多的凹凸感。意大利原型和法国原型都是在侧缝处分配更多的省道量,意大利原型的后腰省与前腰省相等,法国原型的后腰省要相对大于前腰省。

3 结论

综上所述,这三种原型都是适合欧洲体型的原型,法国和意大利原型造型较为接近,意大利原型穿着的人体,胸部丰满,臀部更丰满,腰细身长,服装呈现出收腰的X形。法国原型更多的基于测量数据,适合个体性最优,而德国缪勒原型男女装皆可使用。通过对这三种原型的分析,从中得到了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关系,转移省量分配松量和消除上半身浮余量的方法各有千秋,值得学习。我们的原型是基于人体的,每个原型都反映了当地的人体形态和数据的平均情况,不管是做哪个地区的适应性人台都应该是基于大量的体测数据之上。应在此基础之上对原型的研究方法分析方法表现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使之在适应人体的基础上能达到美观实用各方面平衡的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允出.基于体型分析的女性虚拟人台建立与服装原型样板定制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论文,2007(5).

[2] 时延文.对服装原型理论的比较分析与新研究方法的探讨[J].福建轻纺,,2011(2).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景观原型;滨水区;原型设计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235

1 引言

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化城市环境、满足人们亲水性的平台,城市中理想的生态走廊,是城市滨水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中高质量的绿色风景线[1]。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滨水景观的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具有特色的滨水景观需求量日益增加。建造有特色的滨水景观不仅需要视觉上有特别的效果,还需要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怎样调和设计与情感间的关系,怎样让美感和情感共存,如何靠借助原型来激发大众内心的集体记忆,激发观者潜意识下的体验和回应,创造特色滨水景观是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问题[2]。

2 景观原型

原型就是指从人与自然界当中抽象出来的若干元素的组合形态,人类自古以来就对自然界有着崇拜,而设计师们也对自然界的原型情有独钟,合理地利用自然原型,可以激发设计师们的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从概念上说,原型是“典型的领悟模式”,是集体潜意识的重要内容,保存和埋藏着人类以往所有典型的经验和体验[3]。每一个原型都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典型的体验和经历,它们构成一个原型系统。

景观原型发生于自然、历史和地域中[4]。自然原型、历史原型和地域原型是设计灵感的子集,在情感空间的塑造过程中,景观原型可以是基于自然,深入自然事物的内部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景观原型就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参照物,是设计灵感的集合,塑造情感空间的景观设计是针对性对自我内在情感形态或本质进行发现、认识,最后使它以完整形式呈现出来的活动。借助景观原型,景观设计师可以将自然原型还原到特定的环境中,从而使景观体现与之相应的特征,景观原型也可以是基于历史,通过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某种相似点,将历史原型的信息推移到现实中,再现地域空间通过引用文化符号对地域原型进行转译。

3 基于原型的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

基于原型理论的景观意象的理解,本研究认为基于原型的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可以从滨水景观意象的原型呈现、原型再现、原型深化和原型转换4个方面进行研究。

3.1 原型呈现

原型呈现方法是设计中最为直接应用的一种方法。原型在心理层面而言,是一种潜意识应用。作为滨水景观原型的直接应用形式,是直接对现有形态和场所进行的信息加工方法。由于这种方法仅以对景观原型的记忆复制为手段,因此,常用于对场地原有记忆和功能恢复的景观设计中。

3.2 原型再现

该方法与原型呈现有所区别,是在意识中根据对景观原型抽闲简化,从而对原型进行选择性的改良或修正,以此为依据进行景观意象创作。该方法的关键点在于设计师可凭设计经验,对现有的原型进行解构和组合。这种方法有利于在原有景观原型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景观表象,得到的景观形象或形式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生动异常。

3.3 原型深化

当场地现状与景观心理表象吻合,现实环境将对景观原型意象的创作起到一定的激发的作用。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拟将经过原发、继发和创发过程得到景观意象的方法称为原型深化方法。该方法具有依赖思维转换而得到景观意象,具有抽象和具象思维的共同特质和转换过程。

3.4 原型转换

原型转换是在认识原型的基础上,设计师对信息的分解、组合、信息过滤、增加之后,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后产生不同的设计意象。原型转换将对景观原型进行不同景观实践行为,即不同“编码”和“解码”方式,而取得不同景观意象的方法,称为原型转换方法。

4 景观原型的实际应用

滨水区作为城市的更新地区,要想具有持续的生命力,除了普通的规划设计原则外,必须找到本地区的“景观原型”的设计方法[5]。

因此我们收集原场地的文化集体记忆,梳理景观,用设计语言还原和转译景观原型,以此唤起居民共鸣,同时相应地增加新的记忆,丰富原有记忆。原型可以由民俗、传说、诗词歌赋、神话故事、构筑物等承载,景观受其影响将呈现出以下两种表现方式和特色。

4.1 以物体抽象形态来表现景观场地的设计风格

物体抽象形态特征关注本土的自然文化环境和场地的内在气质。设计者可以从中寻找集体经验与体验来构成原型的载体,此时景观与原型产生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场地文化特性和风格,形成对地方的认同感,使景观烙上了特色标记[6]。

芜湖县罗福湖公园规划面积493700平方米,以环城南路西南段为界,东面至芜湖路,南面至湾石路。罗福湖公园规划位于老城区的西南部分,衔接着老城区和新城区,在总体规划中是城市公共绿地,它位于东湖公园和南湖公园之间,毗邻青弋江景观带,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对原有环境进行疏理和整合,充分利用罗福湖水面,结合现状环境、分析其功能需求,将芜湖县罗福湖公园定位为服务于城市青少年儿童,展示芜湖县现代城市文化,凸现芜湖县城市形象和品味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芜湖县罗福湖公园规划设计在分析了基地现状及周边情况后,发现各种自然人文景观元素较为复杂,提出“整合.互动”的理念,整合各景观元素使有效利用,将各种景观元素相互穿插、渗透,使人与自然互动起来,提供各种亲近自然的活动场地,开展各项水上活动,为罗福湖增添灵气。罗福湖公园的主要服务群体是青少年,我们把罗福湖比作一株生机昂然的绿芽,设计提出了以“绿芽”为景观原型的设计思路,绿芽的引用体现了罗福湖公园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希望。它的绽放和成长蕴涵了无限的活力与强大生命力。绿芽的绽开、伸长,给大地增添了无数绚丽的光彩,绿芽通过它的叶脉向周边输送营养,向四周无限的延展,无穷的生命力充斥着整个罗福湖公园,更预示着公园的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调节与改善作用。公园总体上呈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清新优雅的风格,“绿芽”是中国老百姓常见的,但是又是容易忽略的,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年轻向上的一种心理暗示,因此当把这一理念结合到景观设计作品中时候,特别是滨水区的公园中,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老百姓的接受。

4.2 用场景元素来表现景观场地的文化特征

场景元素包括反映人类朴素自然观的景观,景观是一种过程的体现,这种过程强调景观与场地自然状态的融人,与周围城市的呼应,用场地本身的发展沿革来凸显特色。场地朴素的历史演替过程也能呈现出集体潜意识的特质[7]。

松雅湖生态公园位于长沙县北部,总占地面积489.62公顷,是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为基础的,集休闲、旅游、娱乐、健身、水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松雅湖生态公园将规划建设“一心、五轴、八区”,即以松雅湖为中心,由湖心散发出五个生态景观轴,形成“左岸香堤”企业会所区,“游乐港口” 购物休闲区,“友谊林”都市滨湖区,“绿绕洲滩”湿地文化区,“家庭探索冒险”文化游乐区、健康体验区、“偃月湾、幸福林”历史文化区和“香岛”禅悟休闲区等8个城市功能组团。

长沙松雅湖生态公园作为一个现代都市的新滨水公园,着力探讨如何营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态景观基底,它不但为公园本身作为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吸引老百姓,更作为有文化特征的,有强烈自身符号的地方。本案在规划阶段,从场地的特征出发,找到了与滨水公园契合的“水滴的漾”作为景观原型,展开规划,很好的结合了周边环境,成为具有深刻特征的优美的公园。

5 结语

景观原型的设计手法,除了单纯的提出一个景观原型的概念,还需要对宏观的框架进行规划设计,要通盘考虑滨水区在整个城市中的地理位置[8],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必须放在整个城市的大的规划中通盘考虑,并且必须注意与周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协调[9]。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把滨水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10], 要考虑整体中各个部分的均衡性,个别的特别突出,将不利于整个环境的平衡,不利于整体达到一个最佳状态,需要设计师在工作中继续思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金云峰,项淑平.基于原型的设计[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64-268.

[2]金云峰,俞为研.基于景观原型的设计方法-以浮山“第一情山”为例的情感空间塑造[J].华中建筑,2012(10):93-95.

[3]周晓霞,金云峰等.基于景观原型的设计方法―集体潜意识影响下的海宁市新塘河景观设计[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论文集[下册],2013:266.

[4]包良婷.园林展主题演绎的探索[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5]杨贵庆.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与规划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63(06):36-43.

[6]沈建鹰,李发兵,许伯明.从北京园博会看园林展的规划与设计[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8):156-157.

[7]胡剑双,戴菲.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0(12):88.

[8]王帅.城市公共景观资源的公平利用规划控制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2.

[9]王敏.品牌策略下的城市公共性景观效能优化研究[J].同济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版),2010(06):45-51.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网络课程;J2EE

中图分类号:G712

在当今知识经济发达时代,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逐步融入了我们学校课堂的教与学,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已趋常态,特别是对于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网络教学的开展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及重要。

目前,随着我国校园数字化的推进建设和普及下,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有了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支撑,教学资源的整合已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消除“信息孤岛”。

1 系统需求分析

在我高职院校负责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持服务工作期间,与在建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的教师共同探讨时所了解到的情况,总的来说,现阶段客户方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网络课程建设方面。教师个人自主开发的课程网站往往只适用于短期的、有限的专业课程,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网站编程技术知识,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完成一门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且不利于课程资源的更新、累积,这种独立系统网站不具有普及性、更新升级性和扩展性。目前大多课程网站的资源建设系统都不具备教学团队的协同制作功能,无法和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作为教师教辅的利器,不能把教师完成的课程网站独立导出一个基于WEB的课程静态网站,随教材或资料发行用于共同交流,真正达到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性与共享性。

(2)教学管理及在线教学班级活动组织方面。当前大多网络教学平台都是依据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设置的,不适合在校学生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大多网络教学平台都只是对当前唯一的一个课程网站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不能让每个教师拥有自己的教学班级课程网站,进行个性化教学班级管理和在线教学活动,缺乏在线教学活动的作业提交与批改功能、在线测试管理功能、在线交流学习互动功能,不能和课程知识点相结合来组织整个在线教学活动,形成相关的统计分析数据,达到辅助并促进教学的功能。

(3)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方面。作为辅助教学的网络课程,学生往往有任务地安排某个时间段在线学习活动,这就需要进行大并发的数据运行,比如集中作业提交、集中在线测试、集中视频观看、集中在线答疑等大并发数据的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客户方希望通过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设计的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实施,改善目前现状,加强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促进教学改革。

1.1 原型法来获取需求

鉴于老师对于系统功能需求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要求,采取原型法来获取需求分析更科学合理。所谓原型法,是一个通过强化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过程,让用户亲身体验系统,找出隐含的需求分析错误,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系统。当用户在对系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可以对系统提出修改意见,技术人员在根据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之后改进原型系统,逐步趋近目标系统,从而最终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原型法的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原型法获得需求示意图

2 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结合对系统用户的功能需求分析的描述,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主要由门户模块、网络教学模块和文件传输模块三大模块组成,其中核心的网络教学模块可分为课程建设系统、课程管理系统、教学班级管理系统和课程学习系统四个部分。

根据用户需求,结合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本系统采用了J2EE架构的纯Java语言开发,运用了Tomcat服务器作为应用服务器,结合Oracle的优点:处理大数据量、存储多维数据集的能力、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在集群技术、高可用性、安全性、跨平台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技术支持,我们选用了数据库Oracle10g作为服务器的运行及存储数据库。

3 相关技术

系统开发时,采用先进的基于J2EE的B/S三(多)层技术体系架构,支持大型分布式部署、负载均衡,满足全天候服务。可通过增添加应用服务器的简单方式,轻松扩展系统规模。可运行在各种网络和服务器架构上(windows2003/linus),支持sqlserver2005/oracle10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既考虑到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适应今后发展要求,有效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可伸缩性、负载平衡和可重用性。

J2EE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方法和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J2EE通过定义一种标准的结构创造性实现的客户解决方案,而且因为它的跨平台,基于组件的特性还保证了解决方案不会被束缚在任何一个厂商的产品和API上。

目前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中,企业级应用系统大多采用三层B/A/S应用模式,三层B/S应用程序结构模型中,用户通过访问HTML页来输入数据,并提交给一个Sevrlet,这个Sevrlet寻找一个Session Bean,该Session Bean具体处理用户提交的数据。由于Servlet并不执行具体的商业逻辑,而是交由SessionBean处理,所以这种模型下的应用被称为瘦客户机应用模型。

4 总结与展望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对高职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建设的推进,精品课程资源网的基本完善,资源的整合建设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单纯的学校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辅网络教学的开展已成教学需求的必要,也是将来教学手段必然模式的选择。

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速,高职课程的专业设置灵活,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目前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只能满足当前教学需求的大部分功能,还有待拓展、更新升级,主要在功能拓展上、整合兼容方面、互动交流环节、监督管理功能、灵活网站搭建、并发数据设计上等相关功能技术上的升级与更新。

参考文献:

[1]网络资料.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web/index.aspx.

[2]江立颖.基于Web的通用远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

[3]李志先.基于J2EE体系结构的精品课程开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孔燕妮(1982-),女,广东省梅州市人,助教,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多媒体软件应用研究。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黄修雄用新发现的脑信息电波共振和认知规律,能很好的解释许多过去无法解释的已知事实,如:脑神经元回路为什么只有通电断电两种状态、特异功能、色盲、记忆、推理、智力、遗传等,都能得到相应的解释,这证明人脑神经元回路与输入的信息电波共振是客观的规律。

按常规,研究脑功能,就要先研究脑细微结构,如果按常规研究脑功能,那是一件相当长久的事。黄修雄用声、光信号直接输入人脑实验,最大优点,可以避开复杂的细微结构,直接探究脑功能。可以保持研究对象的原型不变,即保持脑结构和其思维活动、智力水平的原型,使研究结果能真实反映原本事物间的本质联系。目前,使用其他方法实验是难以实现的,使用黄修雄这一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黄修雄发现脑信息电波共振和认知规律,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他在论文《脑信息电波共振》中,提到用声光信息电波直接输入人脑的四个实验,各个实验都揭出三个事实:一、都有任意多次的重复出现;二、实验过程都始终保持对象功能的原型不变;三、都不受无关变量(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等)影响。这些事实,是事物本质联系的特征,是客观性、重复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表现,是判断实验结果正确的唯一客观标准。三个条件四个实验能同时满足成立,充分表明由实验得出的脑信息电波共振和认知规律是可靠的、真实的、有效的。它,确立了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8个前沿基础研究之一的认知科学的基础;破解了世界难题――人是怎样认知的,使认知有规律可循。

目前,黄修雄的脑信息电波共振和认知规律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及同行认可,不少教育工作者已将他的方法实践到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又好又快地培养创新型人才?黄老师建议,根据认知规律,必须从娃娃开始构建优质的共振源,避免劣质共振源充塞头脑,这涉及到所处的环境,因此必须构建创新型社会环境,即社会的语言环境、文字环境和事物环境,三者要和谐、优质联系,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优质的共振源。

黄修雄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有关单位的高度认可。《脑信息电波共振》一文,具体介绍脑信息电波共振和认知规律的实验方法和结论,于2009年5月得到《医学信息杂志》编辑部专家的肯定,经编辑部专家评审,评得优秀论文一等奖,全文刊发在该刊2009年5月第一卷第5期上;《脑信息电波共振》经中国科协第十届年会组委会专家评审,入编《第十届(2008年)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黄修雄以此获得正式代表资格,参加37分会年会;2009年11月4日,经《教育学文摘》杂志社编辑部审核,全文正式发表《脑信息电波共振》……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会计实验;交叉学科;实验经济学;实验会计学;基础研究

一、引 言

会计实验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会计新学科。根据现有文献记载,我国的会计实验是1955年在东北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率先出现的。从其发展规模考察,目前已在会计教育界形成了全国性的发展规模。但是,其理论研究却显得相对落后。

为了正确把握会计实验的研究状况,笔者主要运用以下两类方法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一)文献法

运用文献法主要收集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2009年年底止的关于会计实验的著作(专著与教科书)和专业论文两大类。著作的数量有近100部(专著较少,教科书占绝大部分);专业论文的数量有1 500多篇,其中重点收集了中文核心期刊(会计类)上发表的关于会计实验研究的专业论文;同时也收集了较有影响但尚未发表的论文,如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第七届(哈尔滨)和第八届(长沙)“会计实验教学研讨会”的论文集等。为了研究方便,笔者将《会计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的关于会计实验研究的论文列表如表1:

(二)问卷调查法

笔者于2007至2009年对全国部分大专院校(含职业学校)开展了问卷调。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有两个途径:一是笔者利用参加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第八次会计实验研讨会(2008,长沙)和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2009,杭州)的机会发出问卷并当场回收;二是通过网络发出问卷,由感兴趣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自愿填表后回复。以上两方面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08份。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初步分析,发现目前对会计实验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研究的积极性高、研究成果数量多,但真正有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会计教育界对会计实验研究的积极性很高,其研究情况可以用“轰轰烈烈”来形容。浏览一下众多期刊发表的关于会计实验的论文和各出版社出版的相关书籍,可以发现:关于会计实验的内容可谓数量繁多,有的叫“会计实验”、“会计实习”,有的叫“会计实战”、“会计仿真”、“会计实账”等等。但是,为什么叫这些名称?其理论依据是什么?从这些论文或书籍中却基本找不到答案。从研究方法看,这些研究大多属于教学经验总结、工作总结性的研究成果,而且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基本原理的内容,也不对其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可见,在这种 “轰轰烈烈”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会计实验理论研究的贫乏与缺陷。

2.会计实验的内容大多限于会计实验教学,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会计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内容较少。根据笔者的调查数据,在所调查的院校中,已建立实验室或开展会计实验的比例达到89%,说明会计实验已普遍开展起来。实验的内容,则大多限于会计实验教学。在回答“是否使用实验方法对资本市场、物价变动等进行研究”的问题时,笔者从所调的对象中获得的答案为零。需要说明,表1所列的第3、4、5篇论文就属于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会计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内容,说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起步,但所占的比例很少。

3.对会计实验的基本认识分歧很大,甚至尖锐对立。从以上收集的资料中,本文遴选出三类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实验是一种会计实验教学活动(简称实验教学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会计实验学是研究会计实验教学规律的知识体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实验是一种会计实验研究方法(简称实验研究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会计实验是“有目的、有控制地使所研究的认识课题以较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获得关于会计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领域不可能进行会计实验(简称会计实验否定论)。譬如,表1第6篇论文认为,会计“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凭借实验设备来进行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实验”,“实验室毕竟是实验室,受场地、资金等条件限制,它无法模拟企业的全貌,也无法描述企业会计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而第7篇论文认为,会计研究的一些观点事实上往往无法证伪,因为“它不能搞实验室,一个会计改革设想在未经政府决策采用之前,不可能得到检验”。

在以上三方面中,对会计实验基本认识中存在的问题是最主要的。这是因为“科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解释上”。目前对会计实验认识的巨大分歧,就意味着还不能正确认识和合理解释会计实验。譬如,如果按第一种实验教学论的观点,则前述《会计研究》上发表的论文就不属于会计实验,因为这些论文与会计教学没有直接关系;而如果按照第二种实验研究论的观点,则目前在会计教学中被大多数人称为“会计实验”的活动又不属于会计实验,因为这些活动的出发点是会计教学而不是理论研究;而如果按照第三种实验否定论的观点,则没有必要进行会计实验。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要正确回答和解决会计实验研究中的问题,就应针对会计实验的基本认识,即会计实验的基本概念(其核心是本质)进行必要的讨论,其他问题即可以迎刃而解。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在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是最基本的要素,它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建立一个新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确立新的基本概念;而提出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往往就标志着人们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为了对我国的会计实验加深认识,本文拟从交叉学科的视角来探讨会计实验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会计实验的概念,并力争对以上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说明。

二、会计实验的职能

研究会计实验的本质首先需要明确会计实验的职能。所谓会计实验的职能是指会计实验自身具有的功能。会计实验具有哪些职能?客观地说,目前现有文献上还没有现成答案。根据初步研究,笔者认为会计实验具有“验证会计理论和发展会计理论”两大职能。

(一)验证会计理论

所谓验证会计理论,是指借助会计实验所获得的事实、数据来证明有关会计理论的正确或错误的功能。从模型化原理的角度观察,会计实验的这一职能,实际是用实验室人为控制的“模型”(Model)来替代需要研究的实际生产经营中的“原型”(Prototype)的研究过程。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是:人为控制(或模拟)的“模型”尽可能与“原型”保持一致,即模拟的“模型”必须满足“原型”存在的主要条件,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对“原型”的改革或改进。在这里,“主要条件”不是指“全部条件”,如果“模型”具备了“原型”存在的全部条件,“模型”和“原型”已经完全相同,“模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二)发展会计理论

所谓发展会计理论,是指运用会计实验这一特殊形式来研究会计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并使其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从而促进会计理论发展的功能。从模型化原理的角度观察,会计实验发展会计理论的职能,也是用实验室人为控制的“模型”来替代需要研究的实际生产经营中的“原型”的研究过程。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是:模拟的“模型”在保证“原型”存在主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研究目的需要有计划地人为改变“模型”存在的条件,观察其对“原型”的影响,分析其规律性,并提出对“原型”的改革或改进意见。这种研究对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过程中,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可能提出新理论:

第一,通过实验发现原有的理论不正确(所谓证错或证伪),同时发现新的规律并提出新理论;

第二,当不存在任何理论时,通过实验发现某些实际规律,从而提出新理论。

显然,与前一职能不同,会计实验发展会计理论的职能不是被动地模拟“原型”,而是在保证“原型”存在主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有计划地人为改变“模型”存在的条件,观察其对“原型”的影响,并分析其规律性。

从以上可见,目前我国的会计实验大多数只偏重一个职能,即重在教学中模拟企业会计活动,然后让学生在各种模拟的会计活动中进行操作,锻炼其专业动手能力。这种实验的主观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实验的角度观察,通过这些实验实际上客观地验证了会计要素理论、会计账户理论和会计报表理论等一系列会计理论的正确性。换句话说,我们是通过实验在验证会计理论的过程中锻炼、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必须肯定,积极开展验证会计理论的实验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应当继续发展。但是,如果仅仅运用一个职能,忽视或排斥另一个职能,就会使会计实验在职能发展上出现缺陷。这犹如一个健全的人,本来有两条腿走路,却只懂得“独脚跛行”,让另一条腿闲置或废弃,这就会限制研究思路,而且必然影响甚至会阻碍会计实验的发展。

三、交叉学科视角下的会计实验本质

研究会计实验的本质,有两个前提条件应首先进行说明。其一,应区分“会计实验”与“实验会计学”(有专家称为会计实验学)两个不同概念。目前的研究中虽然有不少人将其混用,但划清两者的界限其实并不难。会计实验,或称为会计实验活动,从性质上看应属于“三大实践活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科学实验)之一的科学实验活动范畴;而实验会计学是研究会计实验活动的一门新学科,属于理论的范畴。讨论会计实验的本质,是讨论作为实践活动的会计实验的本质,不是实验会计学的本质,后者具有一般理论的性质,不是这里讨论的范围。其二,选择适合的研究视角,因为不同的研究视角可能会得出不同结论。

本文选择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的视角进行研究。选择这一视角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考虑会计实验出现的历史背景。自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世界范围内,许多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我国有专家专门进行过统计,从1901年至2008年的108年期间,共有356项成果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其中有185项属于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占获奖总数的52%。我国的会计实验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必然受到这种发展大趋势的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会计实验产生的时间与国外已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实验经济学的产生时间基本相同(相差7年),这不是历史的偶然相同,是社会发展大趋势影响的必然结果。第二,选择与研究内容相适合的逻辑起点。我们都知道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如果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不正确,未抓住关键突破点,就可能得出“盲人摸象”式的片面研究结论。会计实验是一种交叉学科,这应成为研究会计实验的逻辑起点,或称为研究的“原始出发点”。

研究会计实验的本质,除了把握其职能外,还应观察其特点。与其他事物比较,会计实验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交叉融合性

交叉融合性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由于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学科。会计实验实质上就是由实验方法和会计方法交叉融合而成的一种新会计实践活动。会计实验的交叉融合性表现为:这种新会计实践活动既区别于会计实际工作,又区别于会计课堂教学工作,它是一种人为控制条件下以认识会计为主要目的的独立的会计实践活动,因而具有交叉学科特征(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所谓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 会计实验就是其中的一种交叉学科。

(二)可重复性

可重复性是指任何其他的研究者在相同条件下都能够重复这个实验,得出大体相同的实验结果并独立地对结果进行检验。可重复性是会计实验的根本性质,因为它是实验结果客观性的体现。不能重复的实验是得不到科学意义上的认可的。譬如很多人都知道的UFO(未经查明的空中飞行物 ,又叫飞碟)现象,虽然研究的人很多,但由于不具备可重复性的特征,至今尚未得到科学意义上的认可。

把握会计实验可重复性的特点有利于认识复杂的经济活动规律。这是因为实际经济活动是不能重复的,而在实验室条件下则可以使需要研究的经济活动重复出现,因而可以加深认识其规律性。

(三)可控性

可控性是指研究者能够控制研究对象的实验条件,在一个或一组因素(自变量)被人为操纵或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该组因素对另外一个或一组因素(因变量)的影响,分析其规律性,以检验理论或者政策。在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宏观经济活动一般是不可控的,常常采用的叫“宏观调控”,实际就是间接控制;而微观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可控的,因为微观经济活动既要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又直接受不同利益体寻求各自经济利益的驱动。但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由于是用实验室人为控制的“模型”来替代需要研究的实际生产经营中的“原型”,就可以把“不可控”转化为“可控”,从而有利于研究其规律性,达到检验理论或者政策的目的。

除以上三个特点外,会计实验还有“简化”、“强化”研究对象的条件等特点,限于篇幅不再赘述。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会计实验的本质,即:

会计实验的本质是人为控制条件下运用会计实验方法进行的验证会计理论和发展会计理论的会计实践活动。

研究会计实验的本质必须回答前面提出的关于会计实验的概念问题。先说明什么是实验。实验的一般定义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对于实验的这一定义,在基础教学阶段无疑是正确的,但用于研究则不完整,因为它未包括前述“发展理论”的职能。因此,要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事物的概念,就应当包括其研究主体、事物本质、基本职能、主要特点等内容。根据前面的讨论,可以归纳出会计实验的概念:会计实验是由实验方法和会计方法交叉融合形成的,由实验者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的验证会计理论和发展会计理论的会计实践活动。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简单结论

1.会计实验的本质是人为控制条件下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的验证会计理论和发展会计理论的会计实践活动。如果运用这一理论考察前述第一、第二两种不同观点,可以发现两者都具有可重复、可控制的特点,而且都具有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性质,因此两者都应属于会计实验活动。两者的区别在于表现形式不同,一类表现为会计实验研究,另一类表现为会计实验教学,而其本质则都是验证会计理论和发展会计理论的会计实践活动,因此这两类都可以称为会计实验。而它们的这种不同表现,也反映出会计实验作为实践活动的多样性的一般特征。

2.实验会计是规范会计和实证会计之外的新会计学分支学科。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先生在他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一书中将会计研究方法划分为“规范会计研究法”(normative accounting approach)和“实证会计研究法”(positive accounting approach)两类。这两类并没有包括实验会计研究法。也有人曾经简单地将“实验研究”归为“实证研究”,但这是欠妥的。因为两者之间具有严格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实验研究”中用于假设检验的数据来自研究者自己设计的实验;“实证研究”应用的数据来自经验,如统计资料或报刊杂志(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可见,从会计实验的本质看,它既不是规范会计,也不是实证会计,它应该是会计学的一门新分支学科,我们称其为实验会计学。当然,这门学科至今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应该还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

3.会计领域能够开展会计实验,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表1列出《会计研究》发表的第6、7两篇论文都对开展会计实验提出了否定意见,但这些都是在研究其他问题时得出的关于会计实验的科学推论性质的意见。科学推论必须经过科学事实的检验。当会计实验室已经建立,会计实验研究和会计实验教学已经普遍开展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时,“不可能”的推论也就失去了争辩价值。

(二)为了深入认识会计实验,促进这门新学科的发展,针对会计实验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实验会计学的基础研究。所谓基础研究是指以寻求新的理论、规律、技术和方法等为目标的研究。国家主席同志在2008年初曾说过:“基础研究是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础生物研究所所长斯蒂芬・德西德里奥也从另一角度说:“最深远的科学发现一般都来自基础研究”。实验会计学是一门新学科,面临的是许多现有文献上没有解的新问题,我们只有通过基础研究,才可能促进其健康发展。目前,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应当在开展一系列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实验会计学的理论框架体系。其内容主要应包括实验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概念、学科特征和专属方法体系等在内的理论知识体系。

2.加强对各类会计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实验研究。目前关于会计实验教学研究的内容多,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会计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内容少。既然会计实验具有验证会计理论和发展会计理论两个职能,我们就应当自觉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继续开展会计实验教学研究,也要积极地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会计问题和经济问题。针对目前会计实验研究问题上的薄弱环节,当前重点应当加强对各类会计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实验研究。

3.树立发展新学科的历史责任感,加强实验会计学的创新研究,使其真正成为一门新学科。实验会计学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新学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经过我国会计教育界两三代人的努力,实验会计学的研究对象――会计实验活动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规模。历史已将发展实验会计学的重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会计教育、研究者的身上。我们应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积极开展对会计实验的创新研究,并力求在此基础上建成一门新学科。我们不能留下这样的遗憾,即“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为此,应当加倍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于玉林,程夏.会计实验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8-9.

[2] 于玉林.现代会计实验学(第一分册)会计实验理论与会计基础实验[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 于晓镭.会计科学实验刍论[J].会计研究,1990(3):45-48.

[4] 阎达伍,刘志涛.关于实施计算机辅助会计教学的研究[J].会计研究,1993(2):32.

[5] 杨雄胜.提高我国会计研究质量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 1997(11):1-6.

[6]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J].科学新闻,2005(17)//新华文摘.2005(22):118.

[7] 栾玉广.自然辩证法原理[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36-339.

[8] 吴永和.新学科产生的条件与会计实验的本质[J].会计之友,2005(11):12-13.

[9] 王振中,李仁贵.挑战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大师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0] 陈其荣.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 2009,16(5):48-63.

[1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46.

[12] 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2.

[13] 张朝宓,苏文兵. 会计研究实验方法[J].会计研究,2001(3):43-45.

[14] 张先恩.30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繁荣发展[N].学习时报,2008-4-21.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外语课程;课程设计;基于设计的研究;快速原型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81―05

引言

课程设计问题是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与教育的价值取向这一内在机制密切相关,囊括了课程目标的制定、学习经验的设计、学习资源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课程结果的评价等诸多环节,本质上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国内高校的课程设计普遍存在不少共性的问题,如课程目标不明确、对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求不敏感、课程开发过程不规范等,其中比较突出地存在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偏重于理论探讨和概念分析,而与真正实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的距离较远;另一种是仅仅给出了过于具体、局限的经验描述,而不能提高到模式和规律的水平,因此难以应用和推广。

在外语课程设计领域,夏纪梅等将外语课程设计界定为以计划、实施和评价作为主要环节,并系统地解决外语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问题的一环扣一环的程序设计。近20年来发表在国内主要外语类核心刊物上关于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论文显示国内对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研究论文数量不多、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外语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外语课程大规模实践的要求。徐海铭对1976年至2004年近30年间中国英语课程设计范式的变革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影响课程设计的核心因素,认为我国目前的英语课程设计不够重视社会需求分析、不能很好地因应社会对“技能+知识+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如何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并使其对社会和学习者等需求保持敏感、解决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从而最终构建一个基于具体教育情境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外语课程设计框架模型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 基于设计的研究

由Collins和Brown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基于设计的研究,又称设计研,是一种讲究实效的研究方法论,旨在促进教育研究的成果能够真正影响和改进教育实践。由于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与实践者都深感教育教学研究常常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这样一种能够直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新的研究范式就应运而生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沉寂了一段时期以后再次得到关注并开始逐步影响到教育的各个相关领域,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基于设计的研究常被用于课程领域的革新,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基于设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相关论述多见于教育技术领域。张建伟等在2005年的专著中曾较早对基于设计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此后,《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宄》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陆续刊登了杨开城等一批研究者的文章,从早期对相关基本概念的介绍逐渐深入到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

在基于设计的研究视角下,实践层面上对学习环境的设计与理论层面上对学习机制的理解是“连接的、同时的、交互的和整合的”。基于设计的研究主张理论的建树和设计原则的确立是对自然教育情境(非实验室情境)下教育研究的理论升华,要能够指导和提高各种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和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把对教学干预的设计活动作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手段,强调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采用迭代循环、逐步改进的方式,把最初的设计成果付诸实施,检测效果,根据来自教育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理想而有效的设计,同时在设计活动和实际运行中获得相关的理论解释并阐明有效的设计原则。

Anderson和Shattuck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有以下主要特点:研究起源上,关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复杂性问题:研究焦点上,强调有效教学干预的设计与检测;研究方式上,注重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为基础,使不同的专业知识可以服务于生成设计和分析设计,可采用多种研究工具和方法,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周期上,重视迭代的干预与修正过程,且对研究过程有详细的记录,因此研究周期一般较长;研究目的上,现实问题的解决与一般理论的建构并重,强调研究的适度可推广性。

二 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设想

1 设计流程的基础

外语课程设计本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外语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外语教学模式要求不断创新等特点决定了外语课程设计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从而加剧了其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基于设计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长期困扰外语课程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同时原型的设计和运行置身于真实情境,其生成性和建构性特征也符合外语课程设计的生成性的内在属性和建构性的认知方式。

乔治亚大学的设计研究网站总结了基于设计的研究一般有下列实施步骤:

(1)发现具体教育情境中有意义的现实问题。

(2)研究者与实践者(课程利益相关者)紧密协作。

(3)整合教学理论:在现有教学理论指导之下进行设计研究,并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实施和不断修正而获得理论的完善。

(4)通过文献调研与需求分析提出研究问题。

(5)设计教育干预,使教学的理论主张在实践中得以具体化。

(6)实施、检测和多轮修正干预。

(7)收集数据以评估干预的效果。

(8)迭代循环研究过程,形成适用的设计和可靠的理论。

(9)相关的研究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基于设计的研究实施步骤并不完全是先后关系,有些步骤可以同步进行,有些步骤的顺序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整。本文依据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结合外语课程的特点,对上述实施步骤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提出了一个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设想。整个流程由课程设计原则、需求与条件分析、课程(干预)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成果推广等模块组成(参见图1)。

2设计流程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1)课程设计原则

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设计原则强调可用性与实用性,主要来源于对以往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对前一轮设计研究的归纳和提炼。这些原则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不变的,而是动态演进的。Barab和Squire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一时一地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推进理论的发展,以发现、探索和确认理论的适用性。Cobb等主张理论要为设计服务,而一般的教育哲学理念尽管对于教育实践来说很重要,却常常无法对如何组织教学提供细节上的指导。由此可见,与其他的宏大教育理论相比,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更加讲究实效的理论。

一个设计周期的设计工作从现有的实用设计原则入手,最后又对原有的设计原则进行修正或扩展。发展后的设计原则又用来指导下一周期的设计和运行工作。这些设计原则并不是脱离具体教育情境而独立存在的原则或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宏大理论,而是反映当下教育情境的适用原则。这种实用导向的设计原则符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根植于现实的具体教育情境的设计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设计原则运用时的盲目套用和绝对化倾向。

(2)需求与条件分析

回顾课程的发展史,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导向,即学科导向、学生导向和社会导向。学科导向的课程设计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组织课程,主张学生适应课程,认为教育就是传递成体系的学科知识。学生导向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倾向,主张课程适应学生,认为教育是教师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并协助学生的学习活动。社会本位的课程设计强调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要以对社会的分析为基础,主张课程为学生适应或改造社会服务,认为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或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当然,课程设计的这三种价值导向本身都各有其合理之处,在课程发展史的不同阶段都曾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通常是其中一种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则处于从属地位。现实中的课程编制往往也是以某种设计取向为主,同时吸收其他设计思想的合理元素,以相互取长补短,达到课程优化的效果。本模型依据课程设计的这三种价值取向,将需求分析相应设定为三个价值维度:社会、学科和学生。

技术因素是当代教育的基础。虽然传统教育中也有技术的存在,但在当代教育领域,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己得到大幅提升。陈坚林教授指出,外语课程的构成范式己从传统的“2+1”模式(理论、方法+课程或教材)转变为“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课程或教材),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应该成为外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促成了外语课程要素的重组,技术条件分析成为当代外语课程设计的必要步骤之一。分析以技术条件参数为主,综合考虑包含课程资源在内的各种教学支持系统。社会、学科和学生的需求以及条件因素四个维度的分析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先后顺序,可以同步开展。需求与条件分析模块既是整个设计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又应该是贯穿整个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图1中用虚线框表示),因为需求与条件是历时变化的因素,对它们的分析一般在课程实施前、开始初和进行中实施。

(3)课程(干预)设计与实施

设计是目的性明确、创造性鲜明的活动,干预的设计应源于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课程问题的识别应考虑最新的文献进展、现有可用的设计原则、需求分析以及对当前情境的考察等方面。这里的教育干预可以指学习活动、评测方式、教学管理活动和技术支持等,可表现为项目、产品、材料、程序和过程等,对干预的选择和确定应由研究者和教师一起完成。设计工作通常是随着在真实情境中教育干预的制造与检测、迭代精制和持续演进而不断进展的。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认为所设计的干预措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达到理想要求,也并不要求在运行中不出现任何瑕疵,因此,在设计和随后对之进行的多次评估及再设计过程中就有改进的空间。

课程干预完成初步设计后,下一步就进入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干预应用、评价和修正的迭代循环。如图1所示,课程实施阶段中的设计研究由研究者和教师合作,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从课程干预的实施开始,经历数据的记录分析与评价、干预的修正改进,到获取较精制的干预为止可以看作一个阶段内的微循环。一个微循环结束则进入下一个微循环。同时,整个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大循环,既包括阶段内的多个微循环,又涵盖各个研究阶段,形成大的迭代开发路径。

(4)课程评价与成果推广

从课程设计的启动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都纳入评价的范围。评价的意义在于“找出能够解释好的方法、好的效果,或能够引起变革、改进、创新的行动的东西”。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评价则不仅要注意好的方法和好的效果,而且更要通过分析判断找到干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导致效果不理想的可能因素,从而为下一轮的改进提供证据。

基于设计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形成性研究,与形成性评价有不少共同之处:二者都关注过程,都是在真实自然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在设计研究中不可或缺,设计研究的每个阶段都要求利用形成性评价手段做出评测和反馈,以便及时修改设计方案。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评价,而证据即来自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客观详实的记录;同时,评价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规模小而数量多的决策可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教学项目”。这些决策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和教师快速判断此前的干预设计是否在起作用、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在当前教学情境中遇到什么问题等,还可以确保整个研究过程清晰完整,在一个设计周期结束时为总结性评价提供可靠的证据。

最后,以各种形式报告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对设计周期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进一步提炼得到可用的课程设计原则,推动理论的建构;同时得到面向情境的可推广的课程设计方案,促进当前情境和新情境中课程革新的发展。设计研究成果的推广是基于情境的推广,需要考虑情境的独特性与不同情境之间的相似度。通常在推广时必须根据新的情境进行新干预的二次设计,也就意味着设计研究开始了新的循环。 三 快速原型法与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的构建

1 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最初出现于机械制造和软件工程等领域。在机械制造上,快速原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制造技术,可在无模具和刀具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产品设计数据快速制造出新产品的样件或模型,从而大大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研制成本。在软件开发领域,快速原型法是开发者可用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在开发过程启动后,对用户需求进行简单和初步的分析,尽快设定开发目标和方向,在最短时间内构造出一个原型系统并提供给用户试用,在试用过程中收集用户评价和反馈、不断对原型进行漏洞修补和功能完善,直到最后完成系统的成型。

Tfipp和Bichelmeyer的研究是有关快速原型法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方面最常引用的文献,一般认为是快速原型法在教育领域的发端。近年来,快速原型法在课程和教学设计领域受到一定关注,有望成为影响课程和教学设计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方法。快速原型法课程设计过程包括在课程设计工作的初始阶段快速开发课程原型产品、通过一系列在自然教育情境中的运行与修正的循环,直到最终制作出合格课程产品的过程。借鉴快速原型法进行的课程设计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有不少相通之处:一是原型的构念与制造通常都使用原型的设计方法;二是迭代性,二者都强调多轮迭代循环的方式:三是过程性,都主张设计者与用户即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程参与设计和使用过程,都选择使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设计和使用进行记录、评测和反馈,摒弃只重输入输出与前测后测的黑箱模式,注重过程理解和改进设计;四是应用性,都主张设计的价值通过其对用户在真实情境中的适用性来检验。

上文的论述说明,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相似,在各种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运用快速原型法进行课程设计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课程设计的诸多弊端,两种设计思想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同时,大多数设计者面临在更短时间内生产出更高质量产品的压力,而快速原型法可以提供一个缓解这种压力的解决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迭代循环周期过长的弊端。基于这个考虑,本文借鉴快速原型法对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进行了改造,得到一个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见图2)。

2 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

原型的设计有助于设计者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迅速初步确定产品的最佳可行模式。课程设计中采用快速原型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缩短完成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时间周期。快速原型法加速设计进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通过对原型的及早评估使得对设计产品和程序的修正可以不必等到项目后期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开发工具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原型构造、提高了效率;以团队合作方式同步进行开展设计活动。其中前两项特征也是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显著特征,第三项特征则对基于设计的研究形成了互补,为外语课程设计模型的改造提供了依据。

融入快速原型法思想的设计框架模型仍然以研究者与教师的全程合作为基础涵盖整个设计周期,变化主要体现在主体部分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三大模块以并行加工方式组织,以模块内和模块间的微循环和大循环为特征的迭代改进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本模型将课程设计工作、课程产品实施和形成性评价作为并行处理的三个模块,以贯穿始终的形成性评价作为联系设计与实施的桥梁,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设计及实施提供修正的依据。由于持续进行的试用一反馈一修正成为整个设计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制造、使用和评测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既有传统的线性特征,又有同步并行的非线性特征,二者之间的复杂交互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实现。课程原型的构建、审查与修订工作既可纳入设计阶段,视为问题与目标确定之后的步骤,原型中包含对内容、策略与支持系统的设计;也可纳入实施阶段(图2中用小虚线框表示),即在需求与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和在现有可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参照已有的类似情境的设计方案直接建立一个课程原型,在后续的使用中再结合问题与目标等进入迭代改进的循环。

四 结语

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要进入一个领域,首先要了解其定义、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而教育技术又是一个年轻的领域,故深入把握其定义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历史将非常重要。

一 教育技术定义

《教育技术的定义:一个综述》,该文献源于1977年出版的《教育技术的定义》一书,该书是AECT“定义与术语工作组”的工作成果。书中描述的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5个官方定义中的一个,被称为“77定义”。这个定义比较特殊,它由16个部分组成。其经典之处在于它是基于前人工作之上的、第一个综合的定义,所使用的时间也比其它定义长,直到被“94定义”取代。77定义原文: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complex,integrated process involving people, procedttms, ideas, devices,and organization. for analyzing problem and devising,implementing,evaluating, and managing solutions to thoseproblems involved in all aspects of human learning.

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它涉及人、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多方面,其目的在于对所有与人类学习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

94定义掀起了教育技术定义的又一高潮。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奇的著作《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已被国内学者乌美娜、刘雍潜等翻译,该书以94定义的研究对象为框架,详细地描述了五个范畴(设计范畴、开发范畴、利用范畴、管理范畴和评价范畴)的内涵。94定义原文: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04/05定义的出现,挑战了94定义多年来的权威地位,有专家认为,04/05定义是失败的,但是,该定义因其强调了绩效,也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新的出路和方向。04/05定义原文: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managing appropriate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和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该定义的优势较多,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由教学领域扩展到企业绩效领域;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首次将“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三大范畴之一,强调教育技术创新;从对一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研究限定为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研究,突出了专业特色和工作重点。

当然,该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局限于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行业背景,强调了实用性和规定性,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其次,在一定范围内强调教育技术实践的道德规范性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

随着教育技术定义的不断变迁,国内有关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也日渐激烈,有赞同,有批判。但是在众多学者的争议声中,教育技术领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和进步。

二 教育技术:原型、范式和模型

在知悉其定义的基础上,对于一门学科或者一个领域,想要了解其精髓,必须要明白该学科或领域的原型、范式和模型:教育技术也不例外。

原型(“根隐喻”、原始意向或样式),它是探究活动中人们的观点和看法,是比较松散的理论框架。

范式,在本质上是潜在观点或理论的更加具体的概念化的表示,包括定义、陈述及陈述间的关系。

模型,是一个定量的层面,是对现实更具体详细的呈现。

Ivor K.Davies写的《教育技术:原型、范式和模型》一文从三个层面上表征了教育技术的实质,即硬件层面,软件层面以及软硬件结合的层面;提出教育技术的三个原型(视听原型、工程学原型和问题解决原型)和四个范式(媒体范式、传播与系统范式、行为科学范式和认知科学范式)。这篇文章比较难懂,但这篇文章把原型、方式和模型与教育技术的使命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读懂这篇文章,对于了解我们教育技术者所从事领域的全貌以及教育技术的使命,将有很大帮助。这篇文章是对教育技术的一个深刻反思,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领域,并紧紧抓住教育技术要解决的四类问题,结合技术学know-how的特性,更好地为教育技术领域服务。

宫淑红在题为《美国教育技术学的范式及其历史演变》的博士论文中,依据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结合当代科学、哲学为其带来的新进展,提出了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论,对美国教育技术学的范式及其历史演变进行深入的研究。该文为深入了解教育技术范式及历史演变提供了详细的思路。

桑新民在《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上下篇)》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深入到范畴、理论体系的构建、建模研究,并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这显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深入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文章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范畴取代“理论与实践”这一非专业范畴的核心与桥梁地位,并以中国文化和当代非线性科学为方法论指代,开发出包括两级范畴的教育技术学范畴复杂网络动态结构模型。这是本专业范畴体系建模研究的重要尝试,希望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深入探讨。该论文对于深入了解教育技术模型提供了开阔的视野。

上一篇:营养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食物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