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俗的原型

时间:2022-05-17 11:11:32

冬至节俗的原型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在今天一般人看来,它似乎只有时令标记的意义,并且由于生存条件的改善,以及全球气候的变暖,人们已很少有对隆冬的深刻体验,寒冬不能构成致命威胁,冬节自然也就难以引起常人的注意。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冬至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人们不仅将其视为时气变化的坐标,将冬至所在的月份奉为“天正”,而且它在古代也曾长期被视为一个与新年媲美的人文节日,号称“亚岁”、“小岁”。

其实,冬至在上古就是新年,在历法时代之前,人们通过表木或日晷测量日影长短及其他天象观测方法,很早就发现了冬至点,并以此作为年度时间循环的起点。冬至又称长至,冬至这天离开北回归线的太阳到达了最远点,由于照射角度的关系,冬至北半球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短。因此,冬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冬至开始,太阳北归,北半球接受日照的时间愈来愈长,白昼也就越来越长,这就是湖北民谚所说的“冬至日头升,一天长一针”。

古人从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光照与季节寒暖的变化,生发出阴与阳的观念,并以此理解宇宙万物的变化,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根源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四季气候的变换来源于阴阳的消长,阴阳始终处于相反相承的变化之中,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阴阳协调,万物和顺。夏至与冬至就是一年中阴阳变化的两大时间点。夏至阳盛阴生,夏至节俗的中心是抑阳助阴;冬至与此相反,冬至阴气盛极而衰,一阳来复,冬至节俗自然围绕着顺阳与助阳的方向展开。在以冬至为岁首的时代,冬至还是一个盛大的年节,从后述冬至节俗中,我们不难发现冬至节中的诸多年俗内容。

拜天颁历

阴阳家的观念认为,天阳地阴,对天地神灵的祭祀亦顺应着不同的时气。在阳气发动的冬至,礼敬天神人鬼;在阴气始生的夏至,祭祀地祗物怪。从历代宫廷祭祀看,人们依照天圆地方的原则,冬至圜丘祭天,夏至方泽祭地,北京的天坛就是明清帝王南郊祭天,亲迎冬至的神圣处所。帝王号称上天之子,他们作为上天的人间代表,依照天神的意志管理人事,因此与天神的沟通是帝王的重大政务之一。冬至时节的祭天活动就是一特定的天人沟通仪式,历代帝王均将冬至视为盛大的朝仪活日,冬至节仪被称为“国之大典”,在冬至这天南郊祭天,朝会群臣与各国使节,共贺佳节。冬至时节,北斗星柄初昏时北指子位,即《尚书》所说:“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在以北极星为时空坐标的古代,冬至是一个推算历年的重要天文点。因此,不仅历法的编订一定要考虑到冬至点,而且,历法的颁布也大都在冬至日。元朝,“太史院以冬至日进历”,此后市面上才有新历流行。

祭祖贺冬

冬至月在古代曾在较长时期内作为岁末之月或岁首之月,殷代年终大祭“清祀”在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清祀是以祭祀祖妣为主,兼祀百神的祭礼,它类似于周人十月的年终祭礼“大蜡”。汉代改用夏历后将“大蜡”礼移至冬至后立春前的十二月,无论是孟冬、仲冬还是季冬,作为年终祭礼的祭祖典礼,都是围绕着冬至这一时间点形成的。

在阴阳交战,寒风凛冽的时日,人们为了顺利度过新旧交接的时间关口,需要有集体的信心与凝聚的核心,因此人们求助于与自己关系至为密切的祖灵,人们在祭祀祖先的仪礼活动中返本归宗对族群关系进行了再确认。这种年终祭祖习俗历代传承,东汉民间,冬至节前数日就清洁斋戒,冬至之日,以黍米与羊羔祭祀玄冥之神(北方水神)与祖宗;宋人在冬至“祭享宗,加于常节”。明清以后南北民间依然以冬至为祭祖日,“清明扫墓,冬至祭祖”成为通行的民间俗语,清代北京的旗人在冬至祭“祖宗杆子”,祭后亲朋围坐,分吃祭过祖宗的“白肉”。

祭祖活动常常与新年连在一起,从北半球回归年角度看,冬至才是真正的新年,在古代的确也曾较长时间内以冬至为新年(周朝以冬至所在的斗建子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白族历法以十一月为岁首,白族认为“冬大年小”。白族冬至节十分隆重,他们杀猪宰羊,邀集亲朋好友,接出嫁姑娘来家过节),因此冬至节在古代及现今一些民族地区作为年节,民间的“贺冬”实质上就是“贺年”,现今民间冬至节中诸多习俗正是古代年俗的传承。在冬至日,王室祭天朝贺,平民百姓则祭祖团聚。

古代南北居民都很看重冬至。中古时期年节、寒食、冬至并称三大节,冬至被视为“亚岁”。唐人又以“小岁”称冬至,白居易在“小岁”日对酒吟出了“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的佳句。宋人最重冬至,冬至在民间生活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年节,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谚。人们在冬至节间,互相馈赠节物,在冬至前一夜要守冬,如年节守岁,因此将冬至前夜称为“冬除”或“除夜”。宋金盈之《醉翁谈录》有“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的说法。冬至很早就有了祈寿添岁的民俗,在原始的民俗观念中,人与自然同禀一气,在一阳复始的时节,人只要能与自然同步相应,人们就会获得新的生命力。

老人是家庭的尊长,在小孩添岁的同时,尤其要为老人延寿。为老人祈寿的民俗之一是,妇女给家里的长辈奉献新做的鞋袜,古代称之为“履长至”。在一阳新生,白昼渐长的时节,年轻后辈及时给老人奉上新鞋新袜,其显见的作用是帮助老人过冬,但其更重要的是民俗礼仪意义,通过这样的献履仪式,使他们在新岁之始,以新的步履与时俱进,健康长寿。唐代洛阳人冬至戴一阳巾,明冬至宫服绘绵羊图(以羊代阳)等,都与新鞋新袜一样是冬至应节的服饰。我们今天在春节拜年时还要换上一套新衣服,以新的打扮适应着新年。虽然我们已不太注意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但仍传承着这一岁时生活的习惯。

庆贺冬至的食品与冬至服饰那样,也有着顺阳助长的象征意义。冬至节令食品最典型的是馄饨,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现今四时皆吃的馄饨在过去是冬至的专门食品。在阳气始生的冬至日,人们食用馄饨,以模拟的巫术形式,破除阴阳包裹的混沌状态,支助阳气生长。民间还因馄饨谐音混沌,意即糊涂不开窍,于是说吃掉馄饨,“可益聪明”。在以米食为主的南方,冬至日吃米面制成的圆形食品,称为“团子”或“汤圆”,人们在冬至日凌晨用它献神祭祖,然后阖家团聚共食,称为“添岁”,犹如今北方春节吃饺子。

冬至日,亲戚间互相拜贺,特别要拜贺尊长,称为“贺冬”或“拜冬”。唐人杜牧以诗的语言记述了他在冬至日接受小侄拜贺的亲情:“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冬至祝拜的习俗在南宋更为热闹,杭州的最重一阳贺冬,五鼓时分,华丽的贺冬车马已奔涌于九街之上。清朝吴地还传

袭着这一清晨拜冬的习俗,还颇流行冬至馈送节礼的习俗。

观兆测年

冬至是时气的起点,二十四气始于冬至,所以传统计算时令的基点是冬至。如立春在冬至后的第四十五天,民谣就有:“冬至离春四十五”,人们推算清明在冬至后一百零六日,因此说“冬至百六是清明”。冬至作为新岁之首,自然容易被人作为预知未来人事、年成的特殊时间,一如后世的元旦。在愈是不能把握自己未来命运的时代,人们愈是想预知未来的情况。

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尤其关注未来天象气候的变化,在冬至日,人们有许多观测天象,预测年成的俗信。有据日影预测,冬至立表测日影,是一个很古老的方法,民国雄县人仍传承着这一方法,在冬至日树起八尺的表木,以测验来岁水旱,大抵以表木长度的中分点为基准,日影中正则丰,不及则旱,过则水(民国《雄县新志》)。有据日出日落时的云气变化预测,《易纬通卦验》曰:“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乡来,岁美,民人和,不会有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此其效也。”还有据冬至天气晴雨判断年节天气好坏,浙江民谚有:“晴冬至烂年边,邋遢冬至晴过年。”

数九游戏和消寒图

数九也是从冬至开始数起。从宋元开始,九九歌诀就流传于南北各地。例如最近仍在流传的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歌诀流传于庶民之口,它描述的是民众冬日里的时季感受及户外生活。

消寒图,则主要为闺阁女子、文人雅士所习用,他们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着由冬向春的时间过程。染梅与填字是描画消寒图的两种流行方式。染梅是对一枝有八十一片花瓣的素梅的逐次涂染,“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这种梅花消寒图最早见于元人杨允孚的记载,“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成杏花,即暖回矣。”(《滦京杂记》自注)

还有与染梅类似的另一种涂圈方式,将八十一圈按九行排列,每行九个圈,从冬至日起,每天涂一圈,涂抹的位置视天气状况而定,阴天涂圈的上半部,晴天涂下半部,刮风涂左半部,下雨涂右半部,下雪就涂在中间,用当时人的话说,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消寒图称得上是天气变化的统计图。填字是对九个九笔画的字进行涂描,这九个笔画中空的字,大多组成一个独立的文句,一般是诗句,从冬至日起,每天依笔顺描画一笔,九天成一字,九九则文句成。清朝宫廷内曾有帝王御制《九九消寒图》,这种消寒图就是填字图,其九字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其语典雅,而寓意深远。

无论是九九歌诀,还是九九消寒图,看起来似乎只是一种计算冬时的游戏,但其初兴的动机未尝没有巫术的意义。它们均以九为时间单位,从传统的阴阳术数观念看,九是阳数,九字的迭加意含着阳气的增长。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自冬至起,阳气滋长,《史记・律书》云:“日冬至,一阴下藏,一阳上舒。”在阳气上升的时节,人们念叨九九歌诀,特别是涂染傲寒的梅花与象征春意的垂柳,这原本是一种招引春天的巫术仪式,用感应或模拟巫术的手段,促使春天顺利降临。随着人们知识的进步,生存能力的提高,神秘信仰淡化,原始的巫术仪式蜕变为游戏娱乐。

上一篇:视觉隐形新技术等14则 下一篇:未来婚姻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