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5 06:32:09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我感到我们应该抱着坚定的信念去影响每一个学生。只影响到一个孩子就认为自己成功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摘自《优秀是教出来的》

第7周

4月5日(星期一)

1.校务公开及工会主要工作月报表报教育工会。(徐明)

2.南通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申报材料报基教科。(王瀛玥)

4月6日(星期二)

1.早晨举行升旗仪式暨首届校园英语节活动开幕式。(沈霞、施燕)

2.相关同志参加区域共同体第二次集体教研活动。(下午1:20前到三厂镇中心小学报到,张华)

3.下午4:40学习。

4.各班利用晨会或中午时间组织“抗旱救灾”捐款动员会。(ppt见少先队邮箱,密码同公共邮箱),各班以“自觉自愿,量力而行”为原则进行爱心捐款。明天晚前把爱心捐款交给杨红美。(班主任)

5.2011年南通市小学英语优秀论文评比参评论文一式三份a4纸打印交教研室张晓蓓,同时将电子稿发送至。(施燕)

6.语文教师自行抽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教研组长)

4月7日(星期三)

1.各班利用晨会对四月份的习惯养成重点进行规训,并对四月份“每月一事”活动作相关的动员。(班主任)

2.下午第二节每周一课四英,执教王霞。

3.下午4:40数学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教研组长)

4.各班把爱心捐款交给杨红美(班主任)

5.做好省书法水平等级考试报名工作。(印建国)

6.各班完成上传学生成长故事、三月晨会表格(2班班主任)、教师成()长故事(2班班主任)和晨诵安排表(2班语文教师),并完成三月份“每月一事”小结。(班主任)

7.参加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施燕)

8.1980年以后出生的教师自行选择一门或两门学科参加“集贤杯”优课评比,报名报至姜志英处。

4月8日(星期四)

1.辅导员利用晨会进行学雷锋标兵的评选。每班评选出的一名学雷锋标兵写一份200字左右的事迹介绍。

2.教育联络员信息表报教育局办公室。(徐明)

3.参加3月27日下午专家报告会的同志将“教师研修情况记录卡”交杨红美。

4.2011年春季教育报刊预订明细表发。(杨红美)

5.参加在三和中心小学举行小学语文“活力课堂”建设第一次专题研讨会,参加对象:姜志英、沈霞。

6.读书名言征集,每班3条。(4月9日交姜志英)

7.提交2011年度事业单位年检纸质材料。(下午,杨红美)

8.下午综合科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教研组长)

9.各班在展板上布置三月份“每月一事”成果展。

10.下午第二节每周一课一数,执教胡永梅。

4月9日(星期五)

1.参加理想课堂推进会课堂观摩活动和专家报告会人员的反思电子稿发至教研室电子信箱,纸质稿交培训部;带听专家报告会的名单及“教师研修情况记录卡”到培训部盖章。(杨红美)

2.少先队员投身抗旱救灾爱心款上缴团市委办公室。(沈霞)

3.“法在心中,健康成长”校园学法童谣(5篇)和格言警句(5条)报教育局、司法局,同时报电子版至。(印建国、姜志英)

4.做好2011年基层工会社团法人证书申办登记工作。(徐明)

5.红领巾广播 六(1);学雷锋标兵事迹介绍交给沈霞(辅导员)

6.完成省书法水平等级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印建国)

第8周

4月12日(星期一)

1.升旗仪式暨学雷锋标兵表彰仪式。(升旗班级五(3),国旗下讲话:施燕)

2.下午第二节每周一课四作,执教蒋曙丹。

3.通源小学陆莉来校支教,姜志英到通源小()学挂职学习。

4.下午4:40学习。

4月13日(星期二)

1.小中高人员申报材料报局职改办,电子稿发至人事科邮箱。(杨红美)

2.下午第二节每周一课三数,执教沈辉。

3.下午4:40语文教师大组学习。(姜志英)

4月14日(星期三)

1.下午第二节每周一课五英,执教顾春雷。

2.下午4:40数学教师大组学习。(张华)

4月15日(星期四)

1.“每月一事”主题晨会。(辅导员)

2.下午4:40综合科教师大组学习。(施燕)

3.随堂听课。

4月16日(星期五)

1.红领巾广播。五(3)

2.读写绘(低)、读书小报(三至六年级)评比。(4月16日交沈颖蕾)

3.下午第三节课班级故事会。(班主任)

其他:

1.《优秀是教出来的---55个细节的启示》读书沙龙每位教师写好读书心得一篇。

2. 作业批改调研。(教导处)

3. 相关年级组织学生外出踏青。(蹲点行政)

4. 各年级开始酝酿本学期第二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主题要与世博相关。(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负责人)

5. 组织开展“球类俱乐部”快乐工程。(印建国)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草稿)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树立服务意识,进行规范管理,调动全体教师的智慧和积极性,为我校发展再上台阶作出强力支撑,

二、重点工作

教务:树立服务意识,规范常规管理,加强备课组和教研组建设(前阶段重点),加强有效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学力(后期重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程)。

(一)、树立服务意识

1、认真准备齐教师备课的各类材料以及上课前教学案的复印。

2、辅助年级组开展好年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类竞赛、检测。

3、辅助教研组开展好各级公开课、讲座等事宜。

4、认真统计好教师的工作量。

(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1、量化教学五认真的细则,赢得老师理解,严格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讲评、辅导等环节的管理。

2、认真组织好校内的“四边双优秀”工作。

3、加强早读课巡视管理,协助年级组安排好早读人员。

4、研究低层次干扰教学行为地解决措施。

5、定期抽查教学常规和定期组织人员对年级或班级进行教学督导。

6、评选教学五认真的优秀教师。

7、成立毕业班领导小组,深入初三年级进行教学研讨和帮扶。

(三)、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1、参照南京市优秀教研组评比标准,协助语、数、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五个教研组申报区市优秀教研组工作。

2、尊重教研组组长意见,选配业务能力强、威信高、有事业心、能起协调统率作用的教师任备课组组长。

3、实行校领导挂靠教研组制度,每位校行政干部必须参与教研组建设。

4、赋予教研组组长更多的权力,加强组内建设。

5、严格对照区教学水平,合理提出目标,并加大对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力度。

6、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自我层面的管理以及师徒结对。

7、备课组开始尝试进行二本(红山学本、教学设计)的汇编积累。

(四)、加强有效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学力

1、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纠正和养成训练

2、借助课堂教学的视频录制,将统一学习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促进有效性教学

3、加强学生作业的研究(作业量、编制质量问题、层次性问题、效率问题),促进有效性训练。

(主要学科每门限配一套课外资料,作业次数与周课时一致,每次作业3~5题,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做3题左右;鼓励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协作,研制学案、教案一体化的作业,并注明是基础题还是提高题,是必作题还是选作题,还有哪些是多解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要求教师对课堂作业全批全改,改后统计分析,个别存在的问题及时当面帮助,共性的问题则在本学科课上讲评,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提高不同教师的教学力。陆续组织新教师上岗课、初三新教师上岗课、优秀教师示范课、老初三教师的复习课、校级志远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

第一类教师(1至3年)重点工作是做好师徒挂钩结对学习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力争在一年的学习后站稳讲台并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第二类教师(4至9年)重点工作是做好磨课活动和公开主题教研活动,并指导好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三类教师(含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重点工作是做好示范教学、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师论坛、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工作。

5、营造学校学习钻研的氛围,安排教育硕士论坛。

德育: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前阶段重点),积极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后期重点)。

(一)、大力加强生态型班集体的建设(负责人:杨小军)

1、完善生态型班集体评比细则

2、统一生态型班集体的环境布置

3、继续做好行为规范示范班的申报、认定工作

4、生态班集体班训、班歌、班徽、班报的评比与汇编

5、举行生态班集体建设的阶段反馈展示和小结

6、学期末举行生态班集体申报听证会和建设经验汇编

7、争取全体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倡导全员育人,让师生过有道德校园生活。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负责人:田莉)

1、利用校本培训,促成初一年级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2、各年级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校教育,促进学生爱护公物(校园环境)的习惯的养成。

3、借助践行活动,继续强化懂礼貌(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他人)守规则(遵守学校纪律、社会公德、交通规则、对他人的诺言)教育。

4、通过礼仪标兵的评比、礼仪教育的开展等引领活动和定期的检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服饰、发式的习惯。

5、重点抓好讲卫生的习惯、写字的习惯、做好操(整好队)的习惯、进校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6、加强年级间的抽查,增加学工处人员、年级组长常规检查职责,要求定期进行讲评。

7、认真做好九月份行为习惯养成月的评比和反馈工作。

(三)、精心设计,专人负责,认真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和建设。(负责人:王桂银)

1、设立学工处处室接待日,保证有半天时间分管德育领导随班督导和帮扶。

2、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班主任论坛。做到有主讲人、讨论和讨论记录。学期末进行资料汇编。

3、引领班主任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继续实行班主任(指班主任年限三年的)撰写教育周记制。

4、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的班主任教育艺术经验会和成功个案研究交流会。

5、加强班主任工作资源库建设,建立班主任成长档案。

(四)、精心构建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负责人:徐广宇)

1、专人负责德育主阵地——主题班会的建设,制定红山校区主题班会的方案,将主题班会集体备课和个人设计相接合,规范主题班会的评价体系。学期前各年级组组长要根据年级特点计划好班会内容。

认真办好学校的橱窗、班级的黑板报、学校走廊上的壁报等软环境建设。

2、进一步组织好能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生社团并指导学生开展好相关活动。

3、认真组织好团、队和学生会的活动。

4、每学期精心设计好两次大型的主题德育活动(结合艺术节、读书节、纪念日等)。

5、努力开创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新局面,先建立体系,在创出品牌。

6、继续加强家校合作,开拓社区资源。精细地组织好“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三、具体日程

月份

教务

德育

8

准备好教师开学用品

教研、备课组长工作布置会

各班完成黑板报、环境布置、学生报到

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布置会

协助初三完成橱窗布置

协助初一完成初一新生校本培训

文明岗监督员、旗手、检查员培训

9

到办公室了解,帮助老师解决一些困难

整理出新初一、初三老师上岗课日程表

教研组长会

初三年级教学督导(班级、时间待定)

新初一、初三老师上岗课

教育硕士论坛(周校长)

教学五认真检查1

省示范初中迎查准备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教师节庆祝活动

主题班会公开课

初一(行为规范)初三(学生心理调整)

参加玄武区军训成果方阵汇报

校园卫生无死角的公益劳动

行为规范标兵评比、常规教育月表彰会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10

初二年级教学督导(班级、时间待定)

初三教师示范课

教研组长会

教育硕士论坛(刘涌)

学生干部培训、名单统计

主题班会公开课

初二(主题:文化建设)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班徽、班歌征集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11

初一年级教学督导(班级、时间待定)

教研组长会

学科节

家长开放日

志远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期中质量分析会

教育硕士论坛(张鲁)

教学五认真检查2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成果展示

(志远班每班一橱窗)

活动性课程——秋游

期中考试表彰大会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校运动会

12

教研组长会

教育硕士论坛(丁文贞)

优秀教师复习示范课

主题班会公开课(志远班)(学习策略)

星级班集体申报听证会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新年欢乐颂主题活动、长跑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1

教研组长会

上缴教师工作手册、整理教师获奖情况

教学质量分析

教研组长检查教师上缴材料

班级小结、学生评语班级申报材料上缴

四、教导处人员分工

教务:

招生、制定计划、重大问题解决、与兄弟学校教学联系: 杨小军

学籍管理、课表安排、初三中考报名: 吴芸芸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1 积极引导,让教师想做课题研究

首先,我们以学校主课题的研究为抓手,培养课题研究骨干队伍,拉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以学校主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研究》(GHB093184)为例,该课题立项后,我们通过积极发动,让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师团体及教师个人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相关的子课题,组织召开多次总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进行反复讨论与筛选,最后由学校教科室进行协调,形成了8个骨干子课题组,然后让教师进行重新确认参与到相关的子课题组中。这样,子课题来源于教师,并通过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的过程,受到学校教师的欢迎。同时我们积极推荐这些子课题申报不同层次的立项,组织与指导好这些课题的研究,培养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拉起一支课题研究的骨干队伍。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凸显,吸引了我校更多教师的积极响应,加入到课题研究的行列中来,课题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同时我们及时指导和帮助每年入校的新教师申报个人子课题,加入到课题研究中,目前本课题共建立有各级子课题16个,其中吴江市级十一五课题3个(已顺利结题),苏州市级十二五课题2个,江苏省级十二五重点课题2个,部级十二五子课题1个,校级课题8个。截止2011年底,课题相关文章发表33篇,获奖52篇,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征文比赛入选论文10篇,其中在中央教科所《科研简报》中发表6篇。

其次,我们以机制作保障,激发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一方面,我们制定了《盛泽中学课题管理制度》、《盛泽中学课题组成员职责》等规章制度来规范课题研究,聘请11名教研组长担任兼职教科员,吸收16名教科研积极分子成立教科中心组等形式来引领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我校经教代会通过,出台了新的《盛泽中学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增设课题研究奖,对能够顺利结题的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奖励,同时提高教师教科研论文的奖励力度,并实行两月一考评、两月一发放的办法,使奖金及时兑现。这样,我校教师的课题研究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 做好服务,加强管理,让教师能做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

作为高中,教学质量是生命线,许多教师虽然想做课题研究,但整天为X埋头苦干,以至于教科研,特别是课题研究方面处于弱势,基于这种现状,我们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规范细致的管理,让教师能做、会做、做实、做好课题研究。

以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为例,收到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十二五”课题申报的相关文件后,在校长室的支持下,我们立即进行了发动工作,在学校OA系统进行,并通过网络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全体教师,组织教研组等教师团体向学校教科室积极申报,对申报课题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指导选择课题名称、准备申报材料的具体方法与要求,由OA系统及时接收、审核和回复申报材料,提出修改意见,让教师修改,然后进行初选,对初选入围课题的课题组负责人再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经过多次上下反复,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研究方案和申报材料,最后通过协调与平衡,推荐部分优秀课题进行上报,那些没有被推荐上报的课题,作为以后其他课题申报的积极后备。

这样,我们在学校申报的十二五课题有1项江苏省教科院立项为规划课题、1项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重点课题、1项被江苏省陶研会立项为重点课题、1项被苏州市教科院立项为重点课题的基础上,教研组等教师团体的课题有2项被上级部门立项为部级子课题、2项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规划课题、2项被苏州市教科院立项为重点课题、2项被苏州市教科院立项为规划课题、6项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规划课题,3项被吴江市教科室立项为重点课题、13项被吴江市教科室立项为规划课题。

在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申报的同时,我们指导好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以双月刊《科研资讯》向教师定期课题相关学习资料、课题研究信息与要求、课题研究成果等,保证课题研究工作能规范有序地进行。同时推行“课题研讨课”项目,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在校刊《盛中教育》中开辟“课题研究”栏目,及时学校教师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并推荐上级刊物发表及参加论文评比,使课题研究成为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和学校发展的生长点。

3 多方推进,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加速器

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教科室以重实施、重过程、可复制、能应用的课题研究原则,指导教师做实课题,做好课题,转化课题研究成果,实现课题研究价值,取得可喜成果。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94)以书面通讯形式顺利结题,我校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061365707)以网络化形式顺利结题,被苏州市教科院、规划办鉴定为良好(吴江市获此殊荣共24项)(www.省略/show.aspx?id=2968&cid=102)。我校苏州市“指导自学”课题《指导高三学生按需有效自学的实践研究》以网络化顺利结题,鉴定为良好,并被评为苏州市网络化管理优秀课题(吴江市获此殊荣共7项)(www.省略/list.aspx?cid=116)。我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研究》(GHB093184)(www.省略/show.aspx?id=2975&cid=103)顺利完成中期评估。我校教师44项吴江市十一五年度课题顺利完成结题工作。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我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校教师近90篇、获奖论文近80篇,获奖课例近20篇。

许多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脱颖而出,例如,物理组的吴江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原教研组长退休后,由新教研组长接任课题组长,在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推动下,他积极实践,发表本课题相关研究论文8篇,获奖2篇,其中有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本课题被评为吴江市优秀课题,他本人也成长为吴江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

又如,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子课题《利用博客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校德育建设》原组长调走后,他徒弟新教师承担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对教科研几乎一窍不通的他,在学校教科室的帮助下,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大胆探索,顺利完成了该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他自己也得到积极的成长。2009年至今发表与获奖论文18篇,其中关于我校部级课题研究的论文《引科技之水 入历史之河》发表于中央教科所的《科研简报》,现在他已成为学校教科中心组成员、吴江市历史学科中心《问史》杂志编委会成员。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本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联系挂靠一个学校,签订协议,教研组长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计划,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型课题;普通高中;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07-04[WN]

一、研究综述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伴随着时代特征的转变、教育改革呼声的高涨和教育理论的发展,研究性教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与完善。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研究机构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阐述了研究性教学思想,提出了以研究为本的研究性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理念,一方面,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必然是研究性教学,另一方面,研究性教学也成为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均使用了“研究性教学”一词,意见指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增加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标志着以研究性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并优化我国本科教育改革成为国家要求。从这段表述可以看到高校兴起的研究性教学,其含义主要指以研究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其中尤其强调研究性学习行为。

我们探索的研究性教学与高校的研究性教学的含义不同,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存理念和方式,而且就全国而言,对于这种意义下的研究性教学的研究,目前在普通高中还处在初始阶段。它是一种教学生存方式的泛指,或者说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理念,即以研究的态度、研讨的方式面对教学问题,是对于教学方法本身的研究,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度和质量,具体的行为呈现方式有集体备课、教学反思、观摩研讨等。

研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舞台。我们设想研究的价值在于,在研究性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型课题研究的作用,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新的意义的“学习共同体”,除了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外,更重要的是从理论的高度,在理念的提升、行为的改进、课堂的优化上给教师以系统性启示,从实际操作层面向理论提升层面发展,引领教师的理论提升与专业成长。

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它往往会用到一般课题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但又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的严密性;它与实践操作或行为改进既紧密互动,又有机融合,更注重过程本身;它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较为自由,是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样式。微型课题往往包括具体的对象指陈、现实的生动描述、鲜明的意旨表达、可行的方法设计、清晰的程序勾勒和大致的成果预期等。微型课题的研究者往往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教育生活中某些教育现象的本质。作为群众性的、大众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式,微型课题研究具有开口小、周期短、易实施、见效快等特点。

以微型课题为载体的普通高中教师研究性教学实践研究就是以微型课题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式开展研究性教学,即紧扣普通高中教学中所面临的非宏观的实际问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予以解决,从而形成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协同工作、和谐发展”为方式的研究性教学机制。之所以强调实践研究,是因为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弄清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出改善教学的行动,改善实践。而且,教师在自省的计划、实施、反思行动的研究进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教学行为,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使教师个人的、隐性的实践知识转变成供他人分享的、明确的公共知识,促进教师自己教学理论的创生与建构。这也符合理论与实践联系、研究与行动结合、在研究中改进行动的教师行动研究的要义。

二、立足研究性教学,让行动落到实处

我们立足于寻求以微型课题为载体的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内容,探索校本教研中教师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总结出校本教研管理的有效策略和可行办法,提高研究性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们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为抓手,在行动中认真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一)组织教师撰写研究性教学反思,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专题教学反思”是我校在2007年开展的一项教科研活动。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并在交流中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行为,规定每人每月按要求上交一篇字数不限的研究性教学反思用于交流。自课题开题以来,教科室和课题组要求教师围绕集体备课、备班的做法和体会、课堂得失分析和优化措施设计、学生课堂行为管理、《立发中学教师研究性教学学习材料》和备课组开设的研讨课中的某一个问题等进行专题性的思考和反思,并由教科室将每期的优秀反思材料编印成讲义发给全体教师,供大家交流学习,这提高了全体教师对教育科研和研究性教学的认识水平及写作能力。徐松榴老师的《集体备课心得体会》、张小春老师的《关于集体备课和集体备班的肤浅认识》、唐辉明老师的《加强有效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季春璐老师的《灵动的课堂》、陈凤兰老师的《教而不思则浅》、张俊老师的《高中语文研究性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朱丛明老师的《转换角色,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自主者》、庞立老师的《将研究性学习引向高中地理教学》等见解独特、认识深刻,具有推广价值,在学校交流后受到教师的好评。我们还先后在校报《立中人》上刊登了张琴秀老师的《把握教材特点创新课堂教学》、卢旭荣老师的《学生表情: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贲小霞老师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巧用“横联”课堂舞》、刘晨阳老师的《“三案导学”课案模式下的阅读有效教学》、丁月芳老师的《消除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初探》、陈士芳老师的《简谈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等有关研究性教学的论文,营造出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提高了全校教师对教科研的认识,向全校师生展示了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二)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微型课题研究,培养良好的教育科研品质

多年来,我校形成了教师全员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良好习惯。每学年初制订教学计划时,备课组内讨论确定本组本年度研究的微型课题题目,并写出研究方案报批,在校内立项后各备课组组织研究。一个备课组一个课题,备课组长可兼课题负责人,研究周期为一学期或一学年。我们还鼓励教师个人单独申报课题进行研究,申报、立项、实施和结题与备课组相同。围绕“研究性教学”,2011―2012年度,学校成立了27个微型课题研究小组,其中高一物理组的研究项目“优化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高二物理组的研究项目“探究物理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活动”、高三生物组的研究项目“生物课堂学案+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研究”等,立意新,符合研究性教学实际,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学年末,各课题小组认真总结研究成果,上交结题申报材料,经过认真鉴定,教科室和课题组同意“提高语文阅读课教学效率研究”等24项课题结题。2012―2013年度,学校成立了30个微型课题研究小组,其中高一语文组的研究项目“鉴赏流行歌曲歌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一政治组的研究项目“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高二数学组的研究项目“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 初中文科组的研究项目“初中文科课堂即时有效记忆策略的研究”等研究过程严谨,研究成果丰富,结题材料充分,经过认真鉴定,教科室和课题组同意“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等18项课题结题。全员参与微型课题研究,为总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也培养了我校教师良好的教科研品质。

三)开展研究性教学个案研究,积累研究性教学的成功经验

课题组主张从学校实际出发,以研究为线索,统领全校的研究性教学工作。为总结、推广研究性教学的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我校研究性教学的作用,课题组选择教学效果出色的备课组、教师或学习效果出色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剖析教与学的过程、特点,归纳成功之处,提供给学校推广。具体做法分四步:一是跟踪听课、评课,二是查看备课笔记、作业、课堂笔记等教学、学习材料,三是师生自述教法、学法及感受,四归纳整理教学或学习经验并在全校介绍。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先后选择高三英语备课组、陈士芳老师、景爱华老师、王蕾同学等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教学个案研究,积累并推广研究性教学的成功经验。高三英语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合作的备课组,全体备课组教师在组长吉祖龙的引领下,每一个成员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备课组工作,团结协作,忘我地工作,为高三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个案研究小组将他们的经验归纳为:实在朴素的工作,严谨高效的作风,浓厚热烈的教研气氛,人格魅力的彰显与感化。李伯山副校长在点评该个案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时说:“教学就是要关注细节,细节出成效;教学就是要持之以恒,美好诞生其中;教学就是要情感投资,投入意味着回报无穷;教学就是要关注学法引领,学生终身发展是我们教师的根本任务和职责所在。高三英语备课组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其备课活动和每个成员的努力值得我校其他备课组学习。”陈士芳老师善于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她的教学观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要真正做到围绕学生,为学服务;教学不纯粹是学科内的工作,教育与教学始终相伴随;教学和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在包容学生的同时设法去提高学生。高三英语备课组研究性备课和陈士芳教师研究性教学的经验现已在全校推广。

三、总结

以微型课题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开展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师对微型课题和研究性教学的认识,促进了教师全员参与教学研究良好局面的形成,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一)我们分析了普通高中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性教学及实践知识状况,提高了全体教师对通过微型课题的方式来解决研究性学习中各类问题的必要性的认识。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目前,普通高中都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都提出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教育科研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但仔细观察和冷静反思之后,我们又发现,一些学校尽管观念上、理论上非常重视教育科研,但教育科研其实并没有能真正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思考、探究、研究意识和行为还没有充分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没有更多地表现在课堂教学、学生教育工作中,学校还没能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文化氛围。农村教师多数是“历史”培养出来的教师,无论视野、眼界、学识等都有局限性,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学习惯的固化又限制了教师的与时俱进,以至于胜任教育科研的教师远远落后于教育发展的要求。另外,与升学实绩相比,教育科研成果是不易在短时间内显现的隐性劳动成果,这种成果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勇气,更多地表现在教师的素养、学识、思考能力与方式等一些难以量化的方面的提高,因此,往往难以衡量,也得不到相应的认同、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微型课题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的严密性,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是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样式。以微型课题为龙头引导教师参与研究性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既可以让教师感受到教科研并不难,它就在我们身边,又可以使教师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教科研,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有教科研来支撑。

二)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微型课题和研究性教学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李伯山副校长在《微型课题研究三问》中将微型课题的特点概况为四个字:“小”研究内容主要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有价值的细小疑难问题)、“活”选题论证、方案设计、实施研究、成果表现等相对简便)、“实”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教中研、研中教,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短”研究的时间视研究内容而定,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梅广稳校长在《立发中学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回眸》中对微型课题研究提出了“务实,不搞两张皮”和“求真,反对弄虚作假”的要求,并对微型课题研究的组织方式、选题指导、研究步骤等进行了总结,要求课题组“进一步发挥微型课题研究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的优势,坚持让教师着眼自己的学科、课堂、学生,坚持让教师思考现时的问题,在亲身研究、感悟和运用中体验科研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从而增进科研的原动力”。课题组认为,我们所说的研究性教学与高校的研究性教学含义不同,是一种教学生存方式的泛指,或者说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理念,即以研究的态度、研讨的方式面对教学问题,是对教学方法本身的研究,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度和质量,具体的行为呈现方式有集体备课、教学反思、观摩研讨等。如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在学习教学理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生学法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共同构建课程实施方案,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活动。它不是指课堂教学中以研究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不是指教会学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不是指培养创新思维的学生,也不是指将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引入到教学中。

三)我们对研究性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实践研究,提出了课题组对研究性教学的指导意见。子课题“以微型课题为载体的教师研究性教学行为呈现方式研究”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下设六个子课题,分别对教师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分层辅导、教学评估和教学反思进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课题组在总结以往三个年级集体备课做法的基础上,创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集体备课模式,该模式要求集体备课分明确任务,解读教材―专人主讲,形成预案―个性处理,形成学案―听课研讨,互动交流―评价反思,形成资源五步进行,这样做既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现已在全校实施。课题组成员潜心于课堂教学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努力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在研究中对生成性教学策略、关注差异策略、合作分享生成策略、鼓励质疑策略、发展性评价策略等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完善。“以微型课题为载体的教师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组对学生作业的来源、布置的形式、完成的方式、批改的方法,尤其对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出许多有效的经验。另外,课题组还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辅导措施、研究性教学的质量评估策略及如何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提高研究性教学质量等进行研究和总结,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参考文献:

[1]石长征,武丽志.技术支持的微型教学发展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42).

[2]刘新奇.县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深度实施:问题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139).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6篇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本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联系挂靠一个学校,签订协议,教研组长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计划,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9、成立远安一高校级学术委员会,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指出主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7篇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

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

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本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联系挂靠一个学校,签订协议,教研组长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计划,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9、成立远安一高校级学术委员会,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指出主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8篇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

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

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本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联系挂靠一个学校,签订协议,教研组长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计划,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9、成立远安一高校级学术委员会,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指出主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 “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

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

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 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9、成立远安一高校级学术委员会,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指出主

优秀备课组申报材料范文第10篇

2013年11月某日,在家休息,忽接到校教研处主任电话,大意是我申报的课题成为省级立项课题了,对我表示祝贺。放下电话,立刻上网,在省教科院规划办网站上查到了我主持申报的课题“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D/2013/02/421。消息确认,我是百感交集,作为中学一线教师,我对主持教科研课题研究一直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以前也是迫于评职称需要,到某个课题组去打打酱油。但自从担任教研组长后,由于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而历史教研组的历史恰恰在这方面是空白。我作为现任历史教研组长,自然要想办法弥补这个空白。所以,只要有省市各级课题申报的机会,我都是撰写申报书,可惜这三四年来的申报均是有去无回。2013年的这次申报自然又是学校要求的,而之所以选择关于“微课程”的课题,主要原因:一是觉得以往申报失败可能是课题的选题创新性不够,前瞻性欠缺,“微课程”的研究则恰好是现在教育界刚兴起的新热点,似乎也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通过网上搜索发现,关于高中历史“微课程”设计开发和应用研究的文章基本没有,那我选这个课题研究也算是填补空白了。二是我所在学校在2012年被市教育局定为常州市微课程试点研究基地,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微课程开发设计的评估细则和奖励制度,并在学校网站专门开设了各学科的微课程视频资源库平台,这是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当时我用了一周的时间,撰写了课题申报书等各项申报材料,然后上报学校。有了以往的经验,这次上报后,我也基本就把这事抛在脑后,不报什么想法了。结果,半年以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场面,我的课题成为省级立项课题了。历史组填补了本组历史空白了。(心里得意啊!)

二、课题开题

第一次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第一次撰写开题论证报告。自然不敢怠慢。讨教同仁、搜寻模板、范例。前后花了近20天的时间,开题论证报告,包括PPT等所有开题所需资料全部搞定。2014年元月某日下午,开题论证会在学校会议室进行,我校这次一起通过评审的四个省级课题一起进行开题论证,学校邀请了包括省规划办的彭钢、蔡守龙等五位大咖进行评议。近三个小时的论证会结束后,我之前的那种就像中奖一样的得意心情荡然无存。会上几位大咖针对我课题的概念界定、研究适用对象、内容、目标等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建议,让我发现我这个课题研究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会后,与教研组(也是课题组)的同事一起根据专家的建议对课题研究计划进行了调整。第一,课题概念的界定。本课题组倾向于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的观点,即微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要目的,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形式,应被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第二,研究目标与内容。通过研究,形成初步的适合于类似我校的城市重点高中的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开发及应用的基本方法策略;初步建成我校的高中历史各年级段的微课程的视频资源库;推动教师提升课程开发意识并提高其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初步适应学生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个性化学习要求。主要研究:一是调查研究我校各年级段的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关于构建基于我校实际的历史教学校本课程资源库策略研究。二是进行基于课程标准、面向学生的各年级段的历史微课程学科知识点体系研究。三是研究微课程资源应用与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之间的关系。重点是研究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又能面向学生学习实际需求,同时又能满足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应试要求的高中历史三个年级段的历史微课程资源库。

三、课题开展

开题论证会之后,课题研究工作就全面推开。(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我们采用的是集体学习和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基本每周一次的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和每月一次的教研组集体活动时间也已成为课题组集体学习研讨时间。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观摩、教学沙龙、教学讲座等活动。如2013年10月16日参加常州市区高中历史教师微课程研讨会等;学习课程理论的著作如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等。互联网是我们学习的又一个主要途径。关于“微课”的理论学习就是主要通过“知网”等网络平台上搜索文章,如黎加厚、胡铁生、李玉平等多位专家的文章。并且在历史组每月简报上都选载一篇供课题组成员学习。我们还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关注“慕课网”、“微课网”、胡铁生教授等多个研究微课、慕课的专家和团队的微博号和微信号,以期对我们课题研究有所帮助。我们通过学校安排和自学等方式,学习了录制微视频的几种基本的技术手段。出于方便实用、成本等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基本采用屏幕录像专家V7.5,会声会影,格式工厂等软件,再加上电子白板。(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求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于是我们编制了调查问卷,分别在高一,高二的文科班各选取了两个班的样本进行调查。调查时间选择在两个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时间段。旨在了解学生对于课题组已经制作的微视频的满意度,包括微视频内容主题选择、画面、声音等的建议。并了解影响学生观看学校微视频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得到许多信息,以下仅列出几组关键数据。可以从多方面对这些数据进行解读,我们课题组从中首先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微视频制作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也要有课外知识拓展,这实际上也是历史学科特点决定的,也符合课标精神实质。所以,我们学校历史视频资源库分两大类,一类是教师自主设计开发的,针对课堂教学知识重难点;二是网上视频资源的分类整合,作为课外知识拓展。另一类是教师自身对微视频运用理解也不到位,利用微视频与改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益相结合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意识到微课程的研究、微视频的制作与运用是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抓手,是教师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些都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3)录制、编辑微视频,建立学校历史课程微视频资源库。课题开展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录制编辑微型教学视频,建立我校历史微课程视频资源库。通过对学生需求的调查,结合了其他地区、学校的经验,我们将学校的微课程视频资源设计制作分为两大类:一是教师自主设计开发的;一是网上视频资源的分类整合。第一类教师自主设计开发的微视频的采用的软件是屏幕录像专家V7.5,会声会影,格式工厂以及电子白板。其设计开发基本流程:第一步,确定视频讲解内容主题,原则上应是教学的重难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准。这是由备课组集体讨论决定。第二步,就讲解内容制作PPT和文字稿。PPT要求美观生动,要点清晰。讲解文字要求精炼,不能有废话。采用自问自答的格式,便于突出重点。第三步,视频制作。制作的软件选择较多,我校采用的是屏幕录像专家V7.5,会声会影和格式工厂。录制时语速要适当加快,时间长度6分钟左右。然后上传至校园网。第四步,编制学习地图。编制一个文档,将录制的视频与教材章节对应,方便学生寻找观看。这类视频制作的几个关键点:讲解的知识必须是小切口,重难点知识;语速要适当加快,这是相关机构通过大数据得出的结论;时间要短,6分钟左右。总之,教师自主录制的视频内容是围绕课标规定的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为主题,依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反馈,经各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具体主题如下:第二类视频则是我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的选择与高中历史课程密切相关的视频资源,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一系列课外微视频资源库。这类网络视频资源整合的基本流程:第一步,理清本章节应让学生了解的基本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由备课组根据课标要求,集体讨论决定。第二步,网上搜索,寻找有关视频资源。第三步,对资源进行筛选,确定。第四步,编制学习地图。编制一个文档,将所选视频的链接地址与教材章节对应,方便学生点击观看。这类视频确认的几个要点:要与中学历史教学知识密切相关,不宜太散;一般是历史专业视频,纪录片、讲座均可,当然优秀的影视作品也可以。通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我们教师已自主录制了98个微视频,基本覆盖三本必修的所有单元的重难点知识点,其中还包括5个暑假作业讲评视频。此外我们还提供了95个网络视频资源的链接地址,作为课外知识拓展,也基本覆盖三本必修的所有单元。以上两类微视频资源库都是依托学校校园网站为平台建立起来的。为方便学生观看,两类资源库,我们都编制了历史微视频资源学习导航地图,便于学生检索。接下来是要继续丰富学校的高中历史“微课程”视频资源库。第一是完成高中历史两个选修模块(中外改革和历史人物)的微课视频资源的设计开发,也是分为两类,一个是教师自主设计开发的,关于知识点讲解的微视频,二是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对相关网络视频资源的整合的微视频。第二是建立专门针对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指导的系列微视频资源库和文本资源库。第三是继续对已基本完成的三个必修模块的视频资源库进行补充完善。(4)进行微课程应用与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我们尝试课前让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预习,课中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重难点突破,课后鼓励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高效复习。想以此探讨微视频的运用与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之间的基本策略。我们发现在现行教学环境下,历史学科的微课程的微视频资源在课后补偿教学方面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课前预习方面限于各方面原因,基本无法发挥作用。而我搜集的网络视频资源,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则可以调动学生兴趣、激活课堂学习气氛,进行教学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5)进行微课程运用与提升学生兴趣、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随着本课题组研究、实施的不断推进,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提高了历史学习兴趣,提升了历史学习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视频,以及课后根据老师推荐观看的视频,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所提及的历史事件,既有利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又扩展了历史知识面。还促进学生提升历史学科的学习探究能力。这几年每逢假期,高二文科班的假期作业或是寻找历史故事活动,找到故事,标明出处,写段评价;或是阅读一本历史书籍,写读后感。这几届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的评价满意率这几年也是居高不下。文科班的学生对历史“微视频”满意率也高达90%。历史学科的学业成绩这几年一直是名列全市前列。

四、几点认识

本课题研究进行到现在,也算取得了一些成果,以本课题为依托的项目研究———“高中历史教学‘微课’资源开发设计研究”,在2014年获常州市第四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比三等奖。对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在今年初已通过了中期评估,明年初就要结题了。对于城市重点高中的历史学科“微课程”如何开发、设计与应用也有了几点基本认识:

1.“微课程”视频资源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讲述的知识点既要符合课程标准,更要符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有针对性地录制“微视频”,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微视频”仅仅是“微课程”的一种课程资源,鉴于高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以及“微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补偿教学,所以在建立“微课程”课程资源库时,不仅要搭建视频资源库,还要搭建文本资源库,历史学科有不少知识点问题学生只需要通过文本阅读就可以解决。这种文本的内容既包括知识点解读,也包括习题解答指导。

3.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高中历史“微课程”的教学视频类型基本只分两类,一是知识讲授型和解题指导型。而理科类学科还有一种实验演示型。知识讲授型和解题指导型相对于实验演示型,其直观性较差。再加之大多数一线教师视频录制水平有限,因此,要想让历史“微视频”做到学生愿意看,效果好。就需要历史教师一是对于录制视频所用的PPT要做好,这个PPT里的配色要鲜明,文字要精炼,知识内容要结构化、图表化,二是语言要简练、幽默、重点内容要有字幕。三是语言组织要问题化,对知识讲解不能平铺直叙,虽然讲述的是“微知识”,但也要通过一系列巧妙地设问串联起来,也要不断制造悬念,吸引观者主动地看下去。

4.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养成、学科能力的提高,单靠对教材知识的学习是明显不够的,因此我们在构建“微课程”视频资源库时,就不能只是考虑对教材知识的讲解的视频资源和文本资源,更要搭建与高中历史密切相关的历史课外知识视频资源库和文本资源库。这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的需求。

5.在现行教育教学体制下,不要高估“微课程”运用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作用,特别是高中历史“微课程”的运用。也许在“微课程”的课程资源,特别是视频资源的开发设计上有很大潜力,但是在运用方面,目前其影响有限,主要功能还是体现在课后的补偿教学上。对历史学科而言,利用“微课程”课前预习,以推动所谓“翻转课堂”教学,这种做法还只能停留在“作秀”阶段。

6.在做课题时,我们一直感到现在制约中学一线教师制作优秀的教学“微视频”的最大瓶颈是技术。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台,现在有不少学校可能是考虑到版权问题,基本都将平台建立在本校的网站上,而大多数学校的网站技术水平有限,上传视频面临众多技术问题,对一线教师而言,视频制作与上传都比较麻烦,这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这个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教师可以借助优酷、爱拍网等这些已经成熟的商业视频网站平台来自己的微视频作品,这些网站都提供专门的视频制作软件,易操作,且不少是免费的。受众面还广。二是视频制作本身问题,大多数一线教师只会运用PPT,制作视频讲解,这与课堂讲授没有太大区别。特别是历史学科,如果能通过二维、三维动画的形式来讲解历史知识,肯定会大受学生欢迎。但大多一线教师是无此技术能力的。这只能靠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现在据作者所知,北京、上海的个别学校就有这方面的合作模式,学校提供视频内容服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这才是未来“微课程”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市文明单位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优秀班干部申报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