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2-26 06:42:55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第一个变化是通过注资和财务重组,对不良资产进行划转和剥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行的资产质量。年底中行整体不良资产比率已经降到0。

第二个变化是股份制改革使得中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已经建立。董事会成为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下设风险政策委员会;监事会负有监督管理层风险管理工作的职责;管理层具体领导全行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个变化是股份制改革使得公司的利益关系者增加,特别是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四个变化是中行已经启动三项重大改革,即流程整合,人力资源改革和信息披露制度改革,这些改革都将给风险管理带来很大变化。流程整合要充实前台,加强,集中后台,要改变四级经营四级管理的长蛇阵;风险管理要实行集中化、专业化、垂直化、扁平化重组;风险管理观念需要转变,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纯粹的管理行为,风险管理创造价值,风险管理可以节约成本,风险管理可以带来收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打造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即是着眼于实现银行资本、规模、速度、风险、效益持续动态的平衡,具有内在自我完善功能,在银行的持续经营中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它是风险管理的偏好、战略、组织架构、政策、制度、决策、监控、考核评价机制的总称。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具体内容包括:

(一)确立符合股东价值的风险偏好。董事会已经明确了中国银行的风险偏好,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讲,就是“理性、稳健、审慎”。理性,就是要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稳健,就是组织架构要稳健,政策指引要稳健,资产组合要稳健、清晰;审慎,就是对每一笔贷款的决策要审慎,既要敢于承担风险,又要让收益覆盖风险。定量讲,就是置信度和容忍度。

(二)明晰科学的风险管理战略。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就是“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模式”。“六全”是以全面为核心,以全员和全程为保障,以全球为表现,全新和全额为手段的战略体系。

(三)垂直化、扁平化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四)专业化的授信审批机制。授信审批机制实行专业化管理,审批、客户评级,绩效评级都要走专业化道路。今年,总行在授信审批中实行“三二一”工程,在全辖选聘名总行级尽责审查人员,名专职评委,名专业审批人。

(五)严格的授信执行和贷后管理。授信决策包括业务发起、尽责审查、授信评审和专业审批四个环节。二级及以上分行均可设立业务发起环节;在总行、一级分行设立尽责审查小组,一级分行可在二级分行派驻尽责审查人员;只在总行和一级分行设立授信评审委员会,取消一级分行以下的授信评审委员会。目前,全省只在省行、济南和烟台分行设立授信执行处,其他二级分行的授信执行职能由风险管理部门承担。

(六)细化的评级和拨备体系。今后信贷资产的分类将由五级分类过渡到十二级分类;拨备要由现行的按照监管当局标准的拨备,过渡到既考虑监管当局标准又考虑国际会计准则的双重标准的拨备。

(七)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总行将对风险管理在线网站,负面信息网站和经济预警平台进行增速扩展,今年特别建设好负面信息的预警机制,完善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强化风险预警。

(八)强有力的信息系统。

(九)反映风险成本的绩效考核体系。

(十)卓有成效的创新机制。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主要是指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新的全口径风险管理数据平台,研发风险管理模型,以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力和竞争力。(十一)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

(十二)稳健持久的股东回报。落实科学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资本、规模、速度、风险、效益持续、动态平衡,为股东、银行、员工创造价值,使新的股东长期稳定获得风险经营所带来的回报。

三、年总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一)贯穿一条主线。即努力建设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打造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重点推行两项改革。即授信集中审批和授信资产风险分类改革。

(三)突破三个难点。一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二是加强集团客户管理;三是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四)坚持四个确保。第一,确保集团授信资产不良率严格控制在以内;第二,确保拨备覆盖在左右;第三,确保关注类贷款现状得到改善;第四,确保贷款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品种结构和客户结构得到优化。

(五)加强两项管理。一是加强对零售贷款的风险管理;二是加强对海外机构授信风险的管理。

四、年我行风险管理要点

今年是风险管理机制大变革的一年,这些变革是动态持续的,体现为复杂性、紧迫性、创新性、全变性,我们要把握集中化、专业化、扁平化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授信集中审批,信用评级集中,五级分类集中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前瞻性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围绕大力发展优质授信业务、增强风险识别、控制和预警能力、严格控制授信资产不良的发生、夯实信贷基础工作的主线来做好今年的风险管理工作。

(一)以公司大客户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推进信贷资产“生命工程”的实施。

市行年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实现跨越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离不开信贷资产“生命工程”的实施,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加深对信贷资产“生命工程”所述投放的主流板块、客户分类、动态结构和清旧堵新四个层面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下一步按照省行反馈的战略类、发展类、监管类和退出类的客户试分结果搞好自己的定位,同时,以公司大客户战略为指导,切实加强项目库建设,对目标客户的选择,重点放在资产总额或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和在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上。对市行列入压缩和退出客户名单的企业,各单位要抢时间、赶进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退出,6月底前要取得明显进展。

(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快授信业务发展。

当前,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利息收入,无论从提高我行的盈利水平,还是从打造我行在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出发,都应该加快授信业务的发展。由于资金供求矛盾的长期存在,银行在资金配置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所以,我行在授信业务发展上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而事实上在政策、市场、管理等因素的作用下,有的企业在成长壮大,有的在萎缩、甚至走向破产灭亡,客观存在的优劣,要求我们又必须审慎地处理好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特别关注经济高成长带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危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提高有效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一是严把客户准入关。在营销客户时,首先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支持重点;其次加强对企业产销状况、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的研究,分析其产品和企业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对企业内在质地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二是严把客户评级关。由于今年b级以上客户的评级由省行认定,所以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来把握,绝不能人为拔高,以提高省行评级的通过率。评级时务必要按照行业分类标准和国资委《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的财务指标取值认真对照,对其财务指标所处同行业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把客户评级、准入与预授信工作相结合,凡不准备做授信业务或经营规模小、财务指标差的客户,也不要对其做评级和准入,以避免无效工作和减少在省行的负面影响。只有我们在客户的营销阶段把工作做扎实,才能为风险关口前移和优化信贷结构打好基础。为完成今年公司贷款新增4亿元的目标,希望各单位加快授信总量材料的上报与沟通,争取上半年完成投放目标的。

(三)抓好具体业务的风险控制,履行好新的业务职能。

根据省行业务流程整合要求,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增加了授信执行、资产保全和法律合规等职能。随着授信评审职能的弱化和授信执行工作职能的并入,我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上,实现对授信业务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管理。各单位要以现金流量分析和预测为中心、以客户信用评级为基础,做好对客户的贷前调查工作;通过履行授信执行职能,做好贷中管理工作;以授信资产风险分类为龙头,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四)夯实各项基础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提高授信材料质量。授信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授信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各单位要加强对申报材料的把关,要对其准确性、真实性负责。为实现授信可批的目标,各级信贷员要在材料的可行性、合规性和可读性上下功夫。为加快授信审批,凡上半年到期的总量要求月底前全部申报完毕。

2、完善统计制度。要加强对新一贷信贷系统数据维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与及时,从而保证客户评级和资产分类等关联系统的正确反映。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完整,并做好业务数据的长期保存工作,为总行开发信贷组合管理模型做好基础工作。

3、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工作。对授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采取分段管理、专人负责、按时交接、定期检查的管理模式。各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国银行授信档案管理规范》文件执行,市行将加强对授信一、二级档案管理的监督与指导,下半年对全辖信贷档案制度的执行情况及信贷文件、档案的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评比。

(五)加大对授信资产的监控力度,不断提高授信资产质量。

1、建立预保预报管理制度。建立潜在不良贷款项目库,提前采取保全措施,由市行进行监控和督导,同时对潜在不良贷款成因进行分析归纳,并定期通过“风险提示”方式通报全辖。风险管理部要对业务发起单位预保措施的有效性与前瞻性进行后评价。

2、继续实行重大授信风险报告制度。对有可能对中国银行整体形象、授信资产安全性及资产质量形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或事项,应在重大授信风险事项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报告市行风险管理部。对特别紧急的,应采取特事特报的方式,市行负责向省行风险管理处报告。对隐瞒不报或监控不力、反映不及时导致迟延、漏报而给中行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责任人,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加大对存量授信资产监控力度。要加强对存量授信,特别是借新还旧、收回再贷、债务重组和关注类贷款的管理,从客户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加强研究,认真分析存量授信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要从风险分类、客户信用评级等角度加强管理,真正“关注”关注类贷款,真实反应资产质量,对存量授信分类不实或客户经营情况恶化需降级的,应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4、加强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监控。各单位要在细分类别的基础上,定期进行分析,掌握零售贷款的变动原因和变动趋势。要加强对关注类贷款的监控和分析,夯实零售贷款的资产质量。下半年市行要对集中性授信进行重点检查,切实防范虚假按揭,防范单一楼盘、单一经销商的集体违约风险。

(六)做好五级分类和信用评级工作,为促进发展和加强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1、做好五级分类集中认定工作。按照省行授信资产集中分类实施方案,业务发起单位要认真、准确地填写模板,市行对模板数据和分类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复核,及时报送评估模板和申报材料,需要进行上调或下调分类等级的,各单位必须及时上报分类调整理由,由市行上报省行认定批复后才能进行调整,否则就是违规。为了保持分类的严肃性,各单位应特别注意避免同一客户出现不同分类结果现象的发生。各业务部门要及时、准确维护信贷新一代系统数据,这是我们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市行下发了考核办法,如果数据维护不及时、不准确,势必影响总量审批,影响五级分类和信用评级结果,此项工作事关全局,希望各单位一把手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对一线人员给予更多地关心和支持,为他们更好地工作创造条件。做好授信资产风险分类集中认定各项日常工作,充分利用授信资产分类信息,分析授信的变化原因、变化趋势、进行风险状况判断,以推进贷后管理工作。

2、完善客户信用评级工作。严格按照评级管理工作程序,全面启动年度客户信用评级工户上报市行。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从目前农业银行实际情况看,影响农行声誉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财产品实际收益与预期落差引起的客户投诉。二是金融服务问题引起的投诉。主要是银行网点减少、排长队、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不够等方面引发的问题。三是金融收费问题争议。银行单方面调整业务收费标准或宣传对某种服务开始收费,往往被视为银行的“霸王条款”,由此引起的争议近年来多有发生,如储户状告银行跨行查询收费、小额账户收费侵权、在按揭贷款业务中让客户负担律师费等。这些事件在传播渠道更加丰富的全媒体时代如处理不当,极可能对商业银行声誉带来很强的负面效应。

可是,目前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意识大多局限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传统领域,对声誉风险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决策、管理及具体执行层面均缺乏声誉风险意识,缺少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处置方案,也未能给声誉风险管理相应的资源倾斜,内部培训和激励机制不到位,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氛围薄弱。比如在农行,声誉风险管理在有的行归属于办公室,有的行则将其归口于个人金融部,但不管在哪个部门,均由部门安排人员兼职,开展舆情监测的时间、精力均不能满足声誉风险管理的要求。

大到违规案件,小到服务投诉、自助设备故障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声誉风险的“导火线”。这些风险点分布在所有岗位,仅仅依靠单个部门或事后“围追堵截”很难控制住。而且,在发生危机时,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及业务发展压力,银行常常会被动地选择“息事宁人”的方式来平息舆情。相当多的案例甚至还会在银行内部以所谓“变通处理”或“制度让步”方式作出暂时妥协,这无疑对银行制度的刚性执行力构成了严峻挑战,也为今后处理类似事件埋下祸根。

商业银行必须主动建立并完善声誉风险的应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首先要有应急事件管理机构。银行各分支机构要有声誉事件处置工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其次是制订完善的声誉风险事件管理应急预案。在重点业务、重点产品、信息系统、安全保卫等方面都细化相应的应急措施,定期组织排查,确保极端事件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既定方案有序处置。再次是要完善风险报告制度,加强监测。建立清晰的内外部报告路线,对涉及全行乃至行业的重大事项,要强制性地提出报告要求。各行、各部门要围绕各类案件、柜面服务、业务发展等舆情热点,落实专人持续关注网络、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媒体舆情,以及95599客服中心反馈的相关情况,扎实做好舆情监测。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一、深刻认识股份制改革给风险管理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通过注资和财务重组,对不良资产进行划转和剥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行的资产质量。20__年底中行整体不良资产比率已经降到5.09%。

第二个变化是股份制改革使得中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已经建立。董事会成为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下设风险政策委员会;监事会负有监督管理层风险管理工作的职责;管理层具体领导全行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个变化是股份制改革使得公司的利益关系者增加,特别是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四个变化是中行已经启动三项重大改革,即流程整合,人力资源改革和信息披露制度改革,这些改革都将给风险管理带来很大变化。流程整合要充实前台,加强,集中后台,要改变四级经营四级管理的长蛇阵;风险管理要实行集中化、专业化、垂直化、扁平化重组;风险管理观念需要转变,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纯粹的管理行为,风险管理创造价值,风险管理可以节约成本,风险管理可以带来收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打造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即是着眼于实现银行资本、规模、速度、风险、效益持续动态的平衡,具有内在自我完善功能,在银行的持续经营中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它是风险管理的偏好、战略、组织架构、政策、制度、决策、监控、考核评价机制的总称。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具体内容包括:

(一)确立符合股东价值的风险偏好。董事会已经明确了中国银行的风险偏好,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讲,就是“理性、稳健、审慎”。理性,就是要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稳健,就是组织架构要稳健,政策指引要稳健,资产组合要稳健、清晰;审慎,就是对每一笔贷款的决策要审慎,既要敢于承担风险,又要让收益覆盖风险。定量讲,就是置信度和容忍度。

(二)明晰科学的风险管理战略。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就是“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模式”。“六全”是以全面为核心,以全员和全程为保障,以全球为表现,全新和全额为手段的战略体系。

(三)垂直化、扁平化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四)专业化的授信审批机制。授信审批机制实行专业化管理,审批、客户评级,绩效评级都要走专业化道路。今年,总行在授信审批中实行“三二一”工程,在全辖选聘300名总行级尽责审查人员,200名专职评委,100名专业审批人。

(五)严格的授信执行和贷后管理。授信决策包括业务发起、尽责审查、授信评审和专业审批四个环节。二级及以上分行均可设立业务发起环节;在总行、一级分行设立尽责审查小组,一级分行可在二级分行派驻尽责审查人员;只在总行和一级分行设立授信评审委员会,取消一级分行以下的授信评审委员会。目前,全省只在省行、济南和烟台分行设立授信执行处,其他二级分行的授信执行职能由风险管理部门承担。

(六)细化的评级和拨备体系。今后信贷资产的分类将由五级分类过渡到十二级分类;拨备要由现行的按照监管当局标准的拨备,过渡到既考虑监管当局标准又考虑国际会计准则的双重标准的拨备。

(七)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总行将对风险管理在/!/线网站,负面信息网站和经济预警平台进行增速扩展,今年特别建设好负面信息的预警机制,完善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强化风险预警。

(八)强有力的信息系统。

(九)反映风险成本的绩效考核体系。

(十)卓有成效的创新机制。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主要是指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新的全口径风险管理数据平台,研发风险管理模型,以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力和竞争力。

(十一)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

(十二)稳健持久的股东回报。落实科学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资本、规模、速度、风险、效益持续、动态平衡,为股东、银行、员工创造价值,使新的股东长期稳定获得风险经营所带来的回报。

三、20__年总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一)贯穿一条主线。即努力建设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打造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重点推行两项改革。即授信集中审批和授信资产风险分类改革。

(三)突破三个难点。一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二是加强集团客户管理;三是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四)坚持四个确保。第一,确保集团授信资产不良率严格控制在4.9%以内;第二,确保拨备覆盖在68%左右;第三,确保关注类贷款现状得到改善;第四,确保贷款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品种结构和客户结构得到优化。

(五)加强两项管理。一是加强对零售贷款的风险管理;二是加强对海外机构授信风险的管理。

四、20__年我行风险管理要点

今年是风险管理机制大变革的一年,这些变革是动态持续的,体现为复杂性、紧迫性、创新性、全变性,我们要把握集中化、专业化、扁平化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授信集中审批,信用评级集中,五级分类集中的重要意义和深

远影响,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前瞻性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围绕大力发展优质授信业务、增强风险识别、控制和预警能力、严格控制授信资产不良的发生、夯实信贷基础工作的主线来做好今年的风险管理工作。(一)以公司大客户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推进信贷资产“生命工程”的实施。

市行20__年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实现跨越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离不开信贷资产“生命工程”的实施,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加深对信贷资产“生命工程”所述投放的主流板块、客户分类、动态结构和清旧堵新四个层面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下一步按照省行反馈的战略类、发展类、监管类和退出类的客户试分结果搞好自己的定位,同时,以公司大客户战略为指导,切实加强项目库建设,对目标客户的选择,重点放在资产总额或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和在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上。对市行列入压缩和退出客户名单的企业,各单位要抢时间、赶进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退出,6月底前要取得明显进展。

(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快授信业务发展。

当前,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利息收入,无论从提高我行的盈利水平,还是从打造我行在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出发,都应该加快授信业务的发展。由于资金供求矛盾的长期存在,银行在资金配置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所以,我行在授信业务发展上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而事实上在政策、市场、管理等因素的作用下,有的企业在成长壮大,有的在萎缩、甚至走向破产灭亡,客观存在的优劣,要求我们又必须审慎地处理好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特别关注经济高成长带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危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提高有效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一是严把客户准入关。在营销客户时,首先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支持重点;其次加强对企业产销状况、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的研究,分析其产品和企业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对企业内在质地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二是严把客户评级关。由于今年B级以上客户的评级由省行认定,所以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来把握,绝不能人为拔高,以提高省行评级的通过率。评级时务必要按照行业分类标准和国资委《20__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的财务指标取值认真对照,对其财务指标所处同行业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把客户评级、准入与预授信工作相结合,凡不准备做授信业务或经营规模小、财务指标差的客户,也不要对其做评级和准入,以避免无效工作和减少在省行的负面影响。只有我们在客户的营销阶段把工作做扎实,才能为风险关口前移和优化信贷结构打好基础。为完成今年公司贷款新增5.4亿元的目标,希望各单位加快授信总量材料的上报与沟通,争取上半年完成投放目标的80%。

(三)抓好具体业务的风险控制,履行好新的业务职能。

根据省行业务流程整合要求,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增加了授信执行、资产保全和法律合规等职能。随着授信评审职能的弱化和授信执行工作职能的并入,我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上,实现对授信业务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管理。各单位要以现金流量分析和预测为中心、以客户信用评级为基础,做好对客户的贷前调查工作;通过履行授信执行职能,做好贷中管理工作;以授信资产风险分类为龙头,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四)夯实各项基础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提高授信材料质量。授信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授信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各单位要加强对申报材料的把关,要对其准确性、真实性负责。为实现授信可批的目标,各级信贷员要在材料的可行性、合规性和可读性上下功夫。为加快授信审批,凡上半年到期的总量要求5月底前全部申报完毕。

2、完善统计制度。要加强对新一贷信贷系统数据维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与及时,从而保证客户评级和资产分类等关联系统的正确反映。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完整,并做好业务数据的长期保存工作,为总行开发信贷组合管理模型做好基础工作。

3、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工作。对授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采取分段管理、专人负责、按时交接、定期检查的管理模式。各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国银行授信档案管理规范》文件执行,市行将加强对授信一、二级档案管理的监督与指导,下半年对全辖信贷档案制度的执行情况及信贷文件、档案的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评比。

(五)加大对授信资产的监控力度,不断提高授信资产质量。

1、建立预保预报管理制度。建立潜在不良贷款项目库,提前采取保全措施,由市行进行监控和督导,同时对潜在不良贷款成因进行分析归纳,并定期通过“风险提示”方式通报全辖。风险管理部要对业务发起单位预保措施的有效性与前瞻性进行后评价。

2、继续实行重大授信风险报告制度。对有可能对中国银行整体形象、授信资产安全性及资产质量形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或事项,应在重大授信风险事项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报告市行风险管理部。对特别紧急的,应采取特事特报的方式,市行负责向省行风险管理处报告。对隐瞒不报或监控不力、反映不及时导致迟延、漏报而给中行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责任人,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加大对存量授信资产监控力度。要加强对存量授信,特别是借新还旧、收回再贷、债务重组和关注类贷款的管理,从客户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加强研究,认真分析存量授信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要从风险分类、客户信用评级等角度加强管理,真正“关注”关注类贷款,真实反应资产质量,对存量授信分类不实或客户经营情况恶化需降级的,应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4、加强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监控。各单位要在细分类别的基础上,定期进行分析,掌握零售贷款的变动原因和变动趋势。要加强对关注类贷款的监控和分析,夯实零售贷款的资产质量。下半年市行要对集中性授信进行重点检查,切实防范虚假按揭,防范单一楼盘、单一经销商的集体违约风险。

(六)做好五级分类和信用评级工作,为促进发展和加强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1、做好五级分类集中认定工作。按照省行授信资产集中分类实施方案,业务发起单位要认真、准确地填写模板,市行对模板数据和分类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复核,及时报送评估模板和申报材料,需要进行上调或下调分类等级的,各单位必须及时上报分类调整理由,由市行上报省行认定批复后才能进行调整,否则就是违规。为了保持分类的严肃性,各单位应特别注意避免同一客户出现不同分类结果现象的发生。各业务部门要及时、准确维护信贷新一代系统数据,这是我们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市行下发了考核办法,如果数据维护不及时、不准确,势必影响总量审批,影响五级分类和信用评级结果,此项工作事关全局,希望各单位一把手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对一线人员给予更多地关心和支持,为他们更好地工作创造条件。做好授

信资产风险分类集中认定各项日常工作,充分利用授信资产分类信息,分析授信的变化原因、变化趋势、进行风险状况判断,以推进贷后管理工作。2、完善客户信用评级工作。严格按照评级管理工作程序,全面启动20__年度客户信用评级工作,要求各单位5月底前将授信客户及授信担保客户的信用评级材料全部上报市行,以确保在上半年按时、顺利完成评级工作。为提高评级工作质量,市行对报送的客户信用评级材料将进行认真地审核,对报送的暂不评级客户清单进行审定,评级过程中严格按照现行评级体系计分标准要求,统一尺度、严格把关,注意分析无效资产、合理测算资金需求,准确评定客户等级和风险限额,并运用到对客户的贷前调查中,为授信业务发展和优化信贷结构提供信息支持。

(七)做好各项授信业务的常规和专项检查,以促进授信业务的健康发展。

1、在非现场监控的基础上,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在非现场监控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下半年加大对问题支行的现场检查力度。检点侧重于授信业务操作方面、票据业务、零售业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授信资产五级分类工作、信用评级工作、授信核批情况、信贷档案管理情况、外审及内审部门历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等。今年现场检查覆盖辖内所有业务发起单位总业务量的50%以上。

2、针对内外审检查发现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内、外审检查部门对我行信贷资产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限时逐项整改,要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后评价。今后对同一问题履次检查仍然出现的,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省行XXX行长在风险管理会议上指出,今后一定要从严治行,对违规操作的处理绝不再手软。

3、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在总行、省行的相关管理办法框架内,对各项业务实行标准化操作,省行将编制各项业务的操作手册,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全辖信贷人员务必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和操作习惯,以尽快适应新机制的要求。

(八)加强授信风险后评价,防微杜渐,及时纠错。

1、加强政策制度和风险管理方法的后评价。对我行正在使用的公司、零售等授信政策、尽职调查指引、信用评级授信管理、授信决策管理、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分类管理、资产组合管理等授信及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方法以及有关实施细则,每年进行一次总结和评价,时间定在11月份,对执行中反映问题较多的,随时开展后评价,可通过非现场监控等途径掌握实际情况、如有必要也可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查。后评价报告内容包括对有关部门执行情况、在执行中的问题、执行单位的意见、建议等。对后评价结果,涉及到制定部门应根据后评价意见要求,对有关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不断完善,使其更好地指导授信业务并服务于授信业务的开展。

2、加强授信项目后评价。今年要选择金额较大的授信项目、借款人信用等级降低且资产质量恶化、特别关注(如有条件批复、行业风险、企业涉及改制、重组等)的授信项目进行现场后评价。检点侧重于借款人和项目基本情况、授信使用和条件落实情况、资产质量状况、银行收益和风险等。后评价报告重点分析在项目决策中上报材料真实性、风险分析是否深入、决策程序是否合规、业务部门贷后管理情况、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建议、总结项目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等。对后评价结果,各单位要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授信风险,并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对需要进行后评价的项目和客户,届时市行将下发清单。对所有授信客户的贷后管理,市行在一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上已做了安排,在此重申,所有授信客户的贷后管理报告必须于6月末和12月末之前分两次逐户上报市行。

(九)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控制授信集中性风险。

继续配合省行做好集团客户授信总量限额管理,做好牵头行、参与行定位、保证授信材料真实、完整和有效性。重检各行集团客户名单、加强对客户关联关系的分析,动态更新,以全面掌握客户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信息、提高集团客户识别、统计分析水平。

(十)继续配合总行推广授信核批系统整合工作。

今年总行将完成授信审批系统和授信核批系统整合,整合后,各行应保证系统顺利推广。风险管理部负责对授信业务部门填报的客户基本信息审核,若发现授信业务部门填报客户基本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可直接进行修改,或退回授信业务部门修改。风险管理部对权限内授信审批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承担最终责任,同时对所有客户基本信息的完整性、表面一致性承担审核责任。授信决策信息未报总行审核或未获得总行核准通知书,不得办理授信手续,否则,视为重大违规行为。

(十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一、深刻认识股份制改革给风险管理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通过注资和财务重组,对不良资产进行划转和剥离,从根本上改变了**的资产质量。**年底**整体不良资产比率已经降到××0×××。

第二个变化是股份制改革使得**的公司治理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已经建立。董事会成为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下设风险政策委员会;监事会负有监督管理层风险管理工作的职责;管理层具体领导全行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个变化是股份制改革使得公司的利益关系者增加,特别是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四个变化是**已经启动三项重大改革,即流程整合,人力资源改革和信息披露制度改革,这些改革都将给风险管理带来很大变化。流程整合要充实前台,加强,集中后台,要改变四级经营四级管理的长蛇阵;风险管理要实行集中化、专业化、垂直化、扁平化重组;风险管理观念需要转变,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纯粹的管理行为,风险管理创造价值,风险管理可以节约成本,风险管理可以带来收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打造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即是着眼于实现银行资本、规模、速度、风险、效益持续动态的平衡,具有内在自我完善功能,在银行的持续经营中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它是风险管理的偏好、战略、组织架构、政策、制度、决策、监控、考核评价机制的总称。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具体内容包括:

(一)确立符合股东价值的风险偏好。董事会已经明确了中国银行的风险偏好,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讲,就是“理性、稳健、审慎”。理性,就是要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稳健,就是组织架构要稳健,政策指引要稳健,资产组合要稳健、清晰;审慎,就是对每一笔贷款的决策要审慎,既要敢于承担风险,又要让收益覆盖风险。定量讲,就是置信度和容忍度。

(二)明晰科学的风险管理战略。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就是“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模式”。“六全”是以全面为核心,以全员和全程为保障,以全球为表现,全新和全额为手段的战略体系。

(三)垂直化、扁平化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四)专业化的授信审批机制。授信审批机制实行专业化管理,审批、客户评级,绩效评级都要走专业化道路。今年,总行在授信审批中实行“三二一”工程,在全辖选聘×××名总行级尽责审查人员,×××名专职评委,×××名专业审批人。

(五)严格的授信执行和贷后管理。授信决策包括业务发起、尽责审查、授信评审和专业审批四个环节。二级及以上分行均可设立业务发起环节;在总行、一级分行设立尽责审查小组,一级分行可在二级分行派驻尽责审查人员;只在总行和一级分行设立授信评审委员会,取消一级分行以下的授信评审委员会。目前,全省只在省行、济南和烟台分行设立授信执行处,其他二级分行的授信执行职能由风险管理部门承担。

(六)细化的评级和拨备体系。今后信贷资产的分类将由五级分类过渡到十二级分类;拨备要由现行的按照监管当局标准的拨备,过渡到既考虑监管当局标准又考虑国际会计准则的双重标准的拨备。

(七)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总行将对风险管理在线网站,负面信息网站和经济预警平台进行增速扩展,今年特别建设好负面信息的预警机制,完善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强化风险预警。

(八)强有力的信息系统。

(九)反映风险成本的绩效考核体系。

(十)卓有成效的创新机制。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主要是指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新的全口径风险管理数据平台,研发风险管理模型,以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力和竞争力。

(十一)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

(十二)稳健持久的股东回报。落实科学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实

现资本、规模、速度、风险、效益持续、动态平衡,为股东、银行、员工创造价值,使新的股东长期稳定获得风险经营所带来的回报。

三、**年总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一)贯穿一条主线。即努力建设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打造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重点推行两项改革。即授信集中审批和授信资产风险分类改革。

(三)突破三个难点。一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二是加强集团客户管理;三是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四)坚持四个确保。第一,确保集团授信资产不良率严格控制在×××以内;第二,确保拨备覆盖在×××左右;第三,确保关注类贷款现状得到改善;第四,确保贷款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品种结构和客户结构得到优化。

(五)加强两项管理。一是加强对零售贷款的风险管理;二是加强对海外机构授信风险的管理。

四、**年我行风险管理要点

今年是风险管理机制大变革的一年,这些变革是动态持续的,体现为复杂性、紧迫性、创新性、全变性,我们要把握集中化、专业化、扁平化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授信集中审批,信用评级集中,五级分类集中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前瞻性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围绕大力发展优质授信业务、增强风险识别、控制和预警能力、严格控制授信资产不良的发生、夯实信贷基础工作的主线来做好今年的风险管理工作。

(一)以公司大客户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推进信贷资产“生命工程”的实施。

市行**年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实现跨越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离不开信贷资产“生命工程”的实施,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加深对信贷资产“生命工程”所述投放的主流板块、客户分类、动态结构和清旧堵新四个层面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下一步按照省行反馈的战略类、发展类、监管类和退出类的客户试分结果搞好自己的定位,同时,以公司大客户战略为指导,切实加强项目库建设,对目标客户的选择,重点放在资产总额或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和在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上。对市行列入压缩和退出客户名单的企业,各单位要抢时间、赶进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退出,6月底前要取得明显进展。

(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快授信业务发展。

当前,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利息收入,无论从提高我行的盈利水平,还是从打造我行在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出发,都应该加快授信业务的发展。由于资金供求矛盾的长期存在,银行在资金配置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所以,我行在授信业务发展上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而事实上在政策、市场、管理等因素的作用下,有的企业在成长壮大,有的在萎缩、甚至走向破产灭亡,客观存在的优劣,要求我们又必须审慎地处理好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特别关注经济高成长带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危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提高有效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一是严把客户准入关。在营销客户时,首先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支持重点;其次加强对企业产销状况、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的研究,分析其产品和企业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对企业内在质地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二是严把客户评级关。由于今年b级以上客户的评级由省行认定,所以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来把握,绝不能人为拔高,以提高省行评级的通过率。评级时务必要按照行业分类标准和国资委《**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的财务指标取值认真对照,对其财务指标所处同行业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把客户评级、准入与预授信工作相结合,凡不准备做授信业务或经营规模小、财务指标差的客户,也不要对其做评级和准入,以避免无效工作和减少在省行的负面影响。只有我们在客户的营销阶段把工作做扎实,才能为风险关口前移和优化信贷结构打好基础。为完成今年公司贷款新增××4亿元的目标,希望各单位加快授信总量材料的上报与沟通,争取上半年完成投放目标的×××。

(三)抓好具体业务的风险控制,履行好新的业务职能。

根据省行业务流程整合要求,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增加了授信执行、资产保全和法律合规等职能。随着授信评审职能的弱化和授信执行工作职能的并入,我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上,实现对授信业务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管理。各单位要以现金流量分析和预测为中心、以客户信用评级为基础,做好对客户的贷前调查工作;通过履行授信执行职能,做好贷中管理工作;以授信资产风险分类为龙头,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四)夯实各项基础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提高授信材料质量。授信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授信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各单位要加强对申报材料的把关,要对其准确性、真实性负责。为实现授信可批的目标,各级信贷员要在材料的可行性、合规性和可读性上下功夫。为加快授信审批,凡上半年到期的总量要求5月底前全部申报完毕。

2、完善统计制度。要加强对新一贷信贷系统数据维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与及时,从而保证客户评级和资产分类等关联系统的正确反映。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完整,并做好业务数据的长期保存工作,为总行开发信贷组合管理模型做好基础工作。

3、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工作。对授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采取分段管理、专人负责、按时交接、定期检查的管理模式。各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国银行授信档案管理规范》文件执行,市行将加强对授信

一、二级档案管理的监督与指导,下半年对全辖信贷档案制度的执行情况及信贷文件、档案的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评比。

(五)加大对授信资产的监控力度,不断提高授信资产质量。

1、建立预保预报管理制度。建立潜在不良贷款项目库,提前采取保全措施,由市行进行监控和督导,同时对潜在不良贷款成因进行分析归纳,并定期通过“风险提示”方式通报全辖。风险管理部要对业务发起单位预保措施的有效性与前瞻性进行后评价。

2、继续实行重大授信风险报告制度。对有可能对中国银行整体形象、授信资产安全性及资产质量形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或事项,应在重大授信风险事项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报告市行风险管理部。对特别紧急的,应采取特事特报的方式,市行负责向省行风险管理处报告。对隐瞒不报或监控不力、反映不及时导致迟延、漏报而给**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责任人,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加大对存量授信资产监控力度。要加强对存量授信,特别是借新还旧、收回再贷、债务重组和关注类贷款的管理,从客户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加强研究,认真分析存量授信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要从风险分类、客户信用评级等角度加强管理,真正“关注”关注类贷款,真实反应资产质量,对存量授信分类不实或客户经营情况恶化需降级的,应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4、加强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监控。各单位要在细分类别的基础上,定期进行分析,掌握零售贷款的变动原因和变动趋势。要加强对关注类贷款的监控和分析,夯实零售贷款的资产质量。下半年市行要对集中性授信进行重点检查,切实防范虚假按揭,防范单一楼盘、单一经销商的集体违约风险。

(六)做好五级分类和信用评级工作,为促进发展和加强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1、做好五级分类集中认定工作。按照省行授信资产集中分类实施方案,业务发起单位要认真、准确地填写模板,市行对模板数据和分类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复核,及时报送评估模板和申报材料,需要进行上调或下调分类等级的,各单位必须及时上报分类调整理由,由市行上报省行认定批复后才能进行调整,否则就是违规。为了保持分类的严肃性,各单位应特别注意避免同一客户出现不同分类结果现象的发生。各业务部门要及时、准确维护信贷新一代系统数据,这是我们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市行下发了考核办法,如果数据维护不及时、不准确,势必影响总量审批,影响五级分类和信用评级结果,此项工作事关全局,希望各单位一把手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对一线人员给予更多地关心和支持,为他们更好地工作创造条件。做好授信资产风险分类集中认定各项日常工作,充分利用授信资产分类信息,分析授信的变化原因、变化趋势、进行风险状况判断,以推进贷后管理工作。

2、完善客户信用评级工作。严格按照评级管理工作程序,全面启动**年度客户信用评级工作,要求各单位5月底前将授信客户及授信担保客户的信用评级材料全部上报市行,以确保在上半年按时、顺利完成评级工作。为提高评级工作质量,市行对报送的客户信用评级材料将进行认真地审核,对报送的暂不评级客户清单进行审定,评级过程中严格按照现行评级体系计分标准要求,统一尺度、严格把关,注意分析无效资产、合理测算资金需求,准确评定客户等级和风险限额,并运用到对客户的贷前调查中,为授信业务发展和优化信贷结构提供信息支持。

(七)做好各项授信业务的常规和专项检查,以促进授信业务的健康发展。

1、在非现场监控的基础上,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在非现场监控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下半年加大对问题支行的现场检查力度。检点侧重于授信业务操作方面、票据业务、零售业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授信资产五级分类工作、信用评级工作、授信核批情况、信贷档案管理情况、外审及内审部门历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等。今年现场检查覆盖辖内所有业务发起单位总业务量的×××以上。

2、针对内外审检查发现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内、外审检查部门对我行信贷资产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限时逐项整改,要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后评价。今后对同一问题履次检查仍然出现的,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省行xxx行长在风险管理会议上指出,今后一定要从严治行,对违规操作的处理绝不再手软。

3、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在总行、省行的相关管理办法框架内,对各项业务实行标准化操作,省行将编制各项业务的操作手册,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全辖信贷人员务必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和操作习惯,以尽快适应新机制的要求。

(八)加强授信风险后评价,防微杜渐,及时纠错。

1、加强政策制度和风险管理方法的后评价。对我行正在使用的公司、零售等授信政策、尽职调查指引、信用评级授信管理、授信决策管理、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分类管理、资产组合管理等授信及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方法以及有关实施细则,每年进行一次总结和评价,时间定在11月份,对执行中反映问题较多的,随时开展后评价,可通过非现场监控等途径掌握实际情况、如有必要也可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查。后评价报告内容包括对有关部门执行情况、在执行中的问题、执行单位的意见、建议等。对后评价结果,涉及到制定部门应根据后评价意见要求,对有关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不断完善,使其更好地指导授信业务并服务于授信业务的开展。

2、加强授信项目后评价。今年要选择金额较大的授信项目、借款人信用等级降低且资产质量恶化、特别关注(如有条件批复、行业风险、企业涉及改制、重组等)的授信项目进行现场后评价。检点侧重于借款人和项目基本情况、授信使用和条件落实情况、资产质量状况、银行收益和风险等。后评价报告重点分析在项目决策中上报材料真实性、风险分析是否深入、决策程序是否合规、业务部门贷后管理情况、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建议、总结项目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等。对后评价结果,各单位要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授信风险,并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对需要进行后评价的项目和客户,届时市行将下发清单。对所有授信客户的贷后管理,市行在一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上已做了安排,在此重申,所有授信客户的贷后管理报告必须于6月末和12月末之前分两次逐户上报市行。

(九)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控制授信集中性风险。

继续配合省行做好集团客户授信总量限额管理,做好牵头行、参与行定位、保证授信材料真实、完整和有效性。重检各行集团客户名单、加强对客户关联关系的分析,动态更新,以全面掌握客户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信息、提高集团客户识别、统计分析水平。

(十)继续配合总行推广授信核批系统整合工作。

今年总行将完成授信审批系统和授信核批系统整合,整合后,各行应保证系统顺利推广。风险管理部负责对授信业务部门填报的客户基本信息审核,若发现授信业务部门填报客户基本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可直接进行修改,或退回授信业务部门修改。风险管理部对权限内授信审批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承担最终责任,同时对所有客户基本信息的完整性、表面一致性承担审核责任。授信决策信息未报总行审核或未获得总行核准通知书,不得办理授信手续,否则,视为重大违规行为。

(十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XX分行行长助理XX述职如下:

根据XX分行党委工作安排,2005年9月份部门整合以前,我分管个人银行业务部、个人贷款业务部、电子银行部和国际业务部等部门的工作,9月份后主要分管个人金融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的工作。一年来,无论分管任何工作,我都能在省分行和XX分行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全行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一)摆正位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作为分行行长助理,我时刻提醒自己摆正位置,找准角色,积极当好参谋助手,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积极为分行党委献言献策;同时,注意与其他班子成员的沟通协调,原创:精诚团结,识大体、顾大局,自觉维护班子的整体形象,共同做好濮阳分行各项工作。

(二)扎实工作,有效促进分管工作稳步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一贯的工作作风。在积极参加省分行组织的各项培训和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我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了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学习。同时,坚持将科学发展观自觉地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在学习、实践的交替循环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尤其能够切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解决分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效促进了分管工作的稳步发展。

1、主要分管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及年底预测

(1)个人银行业务

截至11月底,全行储蓄存款本外币余额为531749万元,比年初时点新增21174万元,完成省分行下达计划36000万元的58.82%;日均余额529513万元,较年初时点数新增18939万元,完成省行下达全年日均新增22000万元的86.07%。预计12月底个人存款时点新增33900万元,完成省分行下达计划的72.22%;日均新增将达到20000万元,完成省分行下达计划的90.91%。

截至11月底,全行实现个人类中间业务收入708.85万元,完成分行年度计划866万元的81.85%,占全行中间业务收入的49%。预计12月底实现中间业务收入82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4.68%。

截至11月底,全行银行卡发卡量26.24万张,较年初新增40672张,完成计划的159.31%,其中贷记卡新增1284张,完成年度计划1100万元的116.73%。全行共发行理财卡3197张,其中发放XX卡472张、XX卡1029张、XX卡1696张,分别完成计划的116%、156%、84.8%。预计12月底能够完成银卡发卡计划。

(2)不良资产情况

截止11月底,按五级分类口径,全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1亿元,较年初增加1.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38%(若剔除XX市热电厂贷款转不良因素,则不良贷款余额为558.45万元,较年初下降142.42万元,不良率为0.68%,完成全年压缩计划的138%);预计12月底不良贷款余额为1.61亿元,较年初增加1.53亿元,不良率为17.29%(若剔除XX市热电厂贷款转不良因素,则不良贷款余额为555.35万元,较年初下降145.52万元,不良率为0.72%,完成全年压缩计划的138.29%);全行累计压缩非信贷不良资产3500余万元,不良率由年初的2.19%,下降到0.35%,圆满完成了省分行下达的压缩计划。

(3)个人贷款业务审批情况

截止11月底,今年已累计审查审批个贷业务603笔,金额5463万元,未出现一笔失误。

2、采取的主要措施

(1)个人银行业务方面

作为具有战略地位的业务,分行党委高度重视,作为分管领导,感觉责任重大。为此,我组织个人金融部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力推进个人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

一是及早部署,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掌握了工作主动权。早在2004年底就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2005年首季开门红活动进行安排部署;逐季制定储蓄存款奖励办法,按照储蓄存款日均新增额按比例实施奖励,调动了各单位组织存款的积极性;在实行个人银行业务月通报制度的基础上,我先后组织召开了不同层次的专题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20多次,对各单位个人银行业务进行督促、评比和经验交流,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对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使全行服务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组织制定了“柜面服务标准”和“柜面服务十不准”,在一线网点开展了“不向客户说不知道”和评选“优质服务单位”、“优质服务标兵”活动,并将全辖营业机构的服务质量直接与当期绩效考核挂钩,以此调动全行员工创优争佳的积极性,对全行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行风评议中排名靠后的情况,8月份我牵头成立了柜面服务整肃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带领优质服务检查组,以现场检查、查阅录像、现场录像、走访客户、向客户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全辖的服务质量、营业环境、员工仪容仪表、劳动纪律等进行明查暗访,先后对支行、网点进行常规性检查8轮,下发检查通报5期,向客户发放调查问卷531份,填写检查底稿68份,下达整改通知57份,对3人进行了行政处分,对33人(次)进行了经济处罚,共罚款40550元。分行党委高度重视省分行优质服务检查暗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经过认真研究,在责令相关单位负责人公开做出检查的同时,对每人做出了高达2000元的经济处罚,并对因优质服务工作出现严重问题的一个支行和一个分理处的班子成员予以免职,在全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省分行10月份XX会议期间,按照尚行长安排,我主持召开了一线网点服务专题会议,要求每位临柜员工必须做到“三声服务”、“站立服务”、“双手接递”,会后又专门下发通知对员工仪容仪表进一步做出了规范;原创:同时在省分行专项费用的支持下,我组织个人金融部及相关部门对网点内外部环境和设施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治,全行服务形象得到较大改观。为进一步提升全行服务工作的质量和品位,我与尚行长一起带领各支行行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到湖南郴州和山西临汾,对XX支行、XX理财中心实地感受、参观学习,制定了支行副职到营业大厅办公、统一着装、统一发型、实行早训等制度,使我行服务形象得到提升,社会各界的评价明显好转。为建立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我们提出了2005年夯实基础、2006年规范服务、2007年形成文化的三步走的工作计划,并首先在全行组织开展了“学找差距,追赶XX比服务”大讨论活动,以此力促全行员工“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牢固确立,并制定整改提高措施。

三是加大差别化服务力度,不断提高VIP客户服务能力。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为新升格支行和单产高、业务量大的直管网点配备了个人专职客户经理,全行个人专职客户经理由年初的4名发展到目前的16名,在重点产品和重要客户直接营销方面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积极的探索,在全省二级分行中率先尝试建立了3个理财中心、并配备了4名专职理财经理,理财经理的作用得到初步显现;加强了VIP俱乐部建设,截止11月底新发展14家合作单位为我行VIP俱乐部成员,为拓展优质客户奠定了基础。

四是创新营销宣传工作思路,加大营销宣传工作力度和深度。按照每月一个主题营销活动的工作计划,并结合省分行的统一工作安排,我先后牵头组织开展了主要包括吉祥存单、生肖储蓄卡、理财卡的专项营销活动、基金宣传月活动、金色年华“校园宣传活动”、社区营销活动等,以媒体宣传、网点宣传、社区宣传等方式对个人金融产品进行了全方位地宣传推介,提高了客户对XX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认知度。牵头组织开展了“清洁扫巷”和群体性客户营销活动,由客户经理组成营销工作小组,分别针对医院、律师、教师等行业开展了专项营销活动。此外,针对代表高端客户身份的理财卡营销工作,我组织举办了银行卡营销工作专题讲座,对理财卡营销工作进行了具体地安排部署,并亲自带领营销小组对一些重点企业高层进行营销,为理财卡发卡计划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2)风险管理工作方面

从9月份分管风险管理部门以来,我通过听取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汇报、组织风险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责任人座谈等方式了解了我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工作重点、难点,增强了自己对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认识,明确了工作思路和重点,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严格甄别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化解了信贷风险。通过组织专题业务培训、下发风险分类信息录入参考标准、建立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类别迁徙台帐等措施,使全行风险分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进一步强化贷款质量监测管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范化解了贷款风险,先后收回了XX万元极有可能形成不良的未到期贷款,达到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我行损失的目的。

二是以规范化、精细化为管理标准,努力压缩非信贷不良资产。按照总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有关规定,将全行各项非信贷资产的管理按会计科目划分到各部门,明确到具体管理人员,将全部非信贷资产纳入监控体系;同时协调相关部门,针对重点非信贷不良项目“沈建信”项目,制定了详细的压缩方案,并最终成功压缩该笔不良资产XX万元。

三是积极推进风险管理平台工程建设。针对组织机构整合后部分部门、支行及网点负责人的变更,我及时安排风险管理部门组织修改完善了场所文件,补充、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全行范围内进行了覆盖面达100%的检查,确认了各部门、支行和网点的场所文件建立、完善和维护情况。同时,加强了授权管理,建立了授权执行台帐和授权执行后评价制度,较好地处理了发展业务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杜绝了各类超越授权现象的发生,使我行的各项业务能够在省分行的授权范围内顺利运行。原创:

四是正确处理风险防范与提高信贷审批效率的关系。多次组织专职贷款审批人与经营前台沟通交流,特别对类似出租车更新贷款等较大项目,要求做到事前沟通,既有效控制了风险,又提高了审批效率。

(三)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廉政建设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思想上时刻绷紧了廉洁自律这根弦,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尤其通过今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廉洁自律意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时刻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来要求自己,坚持按原则办事,不,不越权办事,为下属部门和工作人员树立了榜样。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自己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进步,但与现代银行对管理人员新的要求相比,结合自己分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自感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年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委中心组的安排集中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但由于日常工作较忙,制订的自学计划有时候得不到落实,尤其对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得不够透彻,对具体工作的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对分管部门的工作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指导。就个人银行业务来说,今年出台了许多措施,但未达到理想效果,全年个人存款业务发展相对缓慢。经过认真讨论分析,找到了服务是制约存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并及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虽然分管风险管理工作时间不长,原创:但目前的形势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尤其面临不良贷款暴露的压力,需要自己加强对风险管理方面的学习,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控制在我行可承受和上级行规定的范围之内。

三、下步努力方向

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将围绕省分行和分行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分管部门工作的指导,确保全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以此推动全行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全行员工收入的稳步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__分行行长助理__述职如下:

根据__分行党委工作安排,20__年9月份部门整合以前,我分管个人银行业务部、个人贷款业务部、电子银行部和国际业务部等部门的工作,9月份后主要分管个人金融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的工作。一年来,无论分管任何工作,我都能在省分行和__分行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全行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一)摆正位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作为分行行长助理,我时刻提醒自己摆正位置,找准角色,积极当好参谋助手,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积极为分行党委献言献策;同时,注意与其他班子成员的沟通协调,精诚团结,识大体、顾大局,自觉维护班子的整体形象,共同做好濮阳分行各项工作。

(二)扎实工作,有效促进分管工作稳步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一贯的工作作风。在积极参加省分行组织的各项培训和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我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了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学习。同时,坚持将科学发展观自觉地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在学习、实践的交替循环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尤其能够切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解决分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效促进了分管工作的稳步发展。

1、主要分管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及年底预测

(1)个人银行业务

截至11月底,全行储蓄存款本外币余额为531749万元,比年初时点新增21174万元,完成省分行下达计划36000万元的58.82;日均余额529513万元,较年初时点数新增18939万元,完成省行下达全年日均新增220__万元的86.07。预计12月底个人存款时点新增33900万元,完成省分行下达计划的72.22;日均新增将达到20__0万元,完成省分行下达计划的90.91。

截至11月底,全行实现个人类中间业务收入708.85万元,完成分行年度计划866万元的81.85,占全行中间业务收入的49。预计12月底实现中间业务收入82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4.68。

截至11月底,全行银行卡发卡量26.24万张,较年初新增40672张,完成计划的159.31,其中贷记卡新增1284张,完成年度计划1100万元的116.73。全行共发行理财卡3197张,其中发放__卡472张、__卡1029张、__卡1696张,分别完成计划的116、156、84.8。预计12月底能够完成银卡发卡计划。

(2)不良资产情况

截止11月底,按五级分类口径,全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1亿元,较年初增加1.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38(若剔除__市热电厂贷款转不良因素,则不良贷款余额为558.45万元,较年初下降142.42万元,不良率为0.68,完成全年压缩计划的138);预计12月底不良贷款余额为1.61亿元,较年初增加1.53亿元,不良率为17.29(若剔除__市热电厂贷款转不良因素,则不良贷款余额为555.35万元,较年初下降145.52万元,不良率为0.72,完成全年压缩计划的138.29);全行累计压缩非信贷不良资产3500余万元,不良率由年初的2.19,下降到0.35,圆满完成了省分行下达的压缩计划。

(3)个人贷款业务审批情况

截止11月底,今年已累计审查审批个贷业务603笔,金额5463万元,未出现一笔失误。

2、采取的主要措施

(1)个人银行业务方面

作为具有战略地位的业务,分行党委高度重视,作为分管领导,感觉责任重大。为此,我组织个人金融部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力推进个人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

一是及早部署,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掌握了工作主动权。早在20__年底就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20__年首季开门红活动进行安排部署;逐季制定储蓄存款奖励办法,按照储蓄存款日均新增额按比例实施奖励,调动了各单位组织存款的积极性;在实行个人银行业务月通报制度的基础上,我先后组织召开了不同层次的专题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20多次,对各单位个人银行业务进行督促、评比和经验交流,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对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使全行服务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组织制定了“柜面服务标准”和“柜面服务十不准”,在一线网点开展了“不向客户说不知道”和评选“优质服务单位”、“优质服务标兵”活动,并将全辖营业机构的服务质量直接与当期绩效考核挂钩,以此调动全行员工创优争佳的积极性,对__全行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行风评议中排名靠后的情况,8月份我牵头成立了柜面服务整肃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带领优质服务检查组,以现场检查、查阅录像、现场录像、走访客户、向客户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全辖的服务质量、营业环境、员工仪容仪表、劳动纪律等进行明查暗访,先后对支行、网点进行常规性检查8轮,下发检查通报5期,向客户发放调查问卷531份,填写检查底稿68份,下达整改通知57份,对3人进行了行政处分,对33人(次)进行了经济处罚,共罚款40550元。分行党委高度重视省分行优质服务检查暗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经过认真研究,在责令相关单位负责人公开做出检查的同时,对每人做出了高达20__元的经济处罚,并对因优质服务工作出现严重问题的一个支行和一个分理处的班子成员予以免职,在全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省分行10月份__会议期间,按照尚行长安排,我主持召开了一线网点服务专题会议,要求每位临柜员工必须做到“三声服务”、“站立服务”、 “双手接递”,会后又专门下发通知对员工仪容仪表进一步做出了规范;同时在省分行专项费用的支持下,我组织个人金融部及相关部门对网点内外部环境和设施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治,全行服务形象得到较大改观。为进一步提升全行服务工作的质量和品位,我与尚行长一起带领各支行行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到湖南郴州和山西临汾,对__支行、__理财中心实地感受、参观学习,制定了支行副职到营业大厅办公、统一着装、统一发型、实行早训等制度,使我行服务形象得到提升,社会各界的评价明显好转。为建立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我们提出了20__年夯实基础、20__年规范服务、20__年形成文化的三步走的工作计划,并首先在全行组织开展了“学习__找差距,追赶__比服务”大讨论活动,以此力促全行员工“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牢固确立,并制定整改提高措施。

三是加大差别化服务力度,不断提高vip客户服务能力。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为新升格支行和单产高、业务量大的直管网点配备了个人专职客户经理,全行个人专职客户经理由年初的4名发展到目前的16名,在重点产品和重要客户直接营销方面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积极的探索,在全省二级分行中率先尝试建立了3个理财中心、并配备了4名专职理财经理,理财经理的作用得到初步显现;加强了vip俱乐部建设,截止11月底新发展14家合作单位为我行vip俱乐部成员,为拓展优质客户奠定了基础。

四是创新营销宣传工作思路,加大营销宣传工作力度和深度。按照每月一个主题营销活动的工作计划,并结合省分行的统一工作安排,我先后牵头组织开展了主要包括吉祥存单、生肖储蓄卡、理财卡的专项营销活动、基金宣传月活动、金色年华“校园宣传活动”、社区营销活动等,以媒体宣传、网点宣传、社区宣传等方式对个人金融产品进行了全方位地宣传推介,提高了客户对__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认知度。牵头组织开展了“清洁扫巷”和群体性客户营销活动,由客户经理组成营销工作小组,分别针对医院、律师、教师等行业开展了专项营销活动。此外,针对代表高端客户身份的理财卡营销工作,我组织举办了银行卡营销工作专题讲座,对理财卡营销工作进行了具体地安排部署,并亲自带领营销小组对一些重点企业高层进行营销,为理财卡发卡计划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2)风险管理工作方面

从9月份分管风险管理部门以来,我通过听取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汇报、组织风险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责任人座谈等方式了解了我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工作重点、难点,增强了自己对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认识,明确了工作思路和重点,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严格甄别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化解了信贷风险。通过组织专题业务培训、下发风险分类信息录入参考标准、建立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类别迁徙台帐等措施,使全行风险分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进一步强化贷款质量监测管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范化解了贷款风险,先后收回了__万元极有可能形成不良的未到期贷款,达到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我行损失的目的。

二是以规范化、精细化为管理标准,努力压缩非信贷不良资产。按照总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有关规定,将全行各项非信贷资产的管理按会计科目划分到各部门,明确到具体管理人员,将全部非信贷资产纳入监控体系;同时协调相关部门,针对重点非信贷不良项目“沈建信”项目,制定了详细的压缩方案,并最终成功压缩该笔不良资产__万元。

三是积极推进风险管理平台工程建设。针对组织机构整合后部分部门、支行及网点负责人的变更,我及时安排风险管理部门组织修改完善了场所文件,补充、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全行范围内进行了覆盖面达100的检查,确认了各部门、支行和网点的场所文件建立、完善和维护情况。同时,加强了授权管理,建立了授权执行台帐和授权执行后评价制度,较好地处理了发展业务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杜绝了各类超越授权现象的发生,使我行的各项业务能够在省分行的授权范围内顺利运行。

四是正确处理风险防范与提高信贷审批效率的关系。多次组织专职贷款审批人与经营前台沟通交流,特别对类似出租车更新贷款等较大项目,要求做到事前沟通,既有效控制了风险,又提高了审批效率。

(三)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廉政建设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思想上时刻绷紧了廉洁自律这根弦,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尤其通过今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廉洁自律意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时刻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来要求自己,坚持按原则办事,不,不越权办事,为下属部门和工作人员树立了榜样。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自己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进步,但与现代银行对管理人员新的要求相比,结合自己分管工/文秘站-中国最强免 费文秘网!/作所面临的形势,自感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年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委中心组的安排集中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但由于日常工作较忙,制订的自学计划有时候得不到落实,尤其对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得不够透彻,对具体工作的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对分管部门的工作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指导。就个人银行业务来说,今年出台了许多措施,但未达到理想效果,全年个人存款业务发展相对缓慢。经过认真讨论分析,找到了服务是制约存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并及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虽然分管风险管理工作时间不长,但目前的形势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尤其面临不良贷款暴露的压力,需要自己加强对风险管理方面的学习,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控制在我行可承受和上级行规定的范围之内。

三、下步努力方向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波动 商业银行 资产质量

一、经济波动期银行资产质量波动压力明显加大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据国家统计局分析,201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2.4个百分点,出口增速上升11.5个百分点。

受经济疲软大势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其经营风险逐步传导为银行信贷风险,并且呈现突发性、群体性、区域性等特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

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3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升至5243亿元,同比增长20.7%。上市银行季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中,14家不良贷款环比“双升”;5家大型银行中,除农行外,其余4大行不良贷款上升。这已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连续6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上升的同时,银行逾期贷款包括表外业务垫款也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对于今后的不良贷款的走势,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系统内部会议上判断,未来一段时期不良贷款规模可能还会继续攀升。

二、经济波动期商业银行防控资产质量波动的措施对策

经济疲软给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持续反弹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固然要亡羊补牢,积极处置不良贷款;更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将资产质量管理重心由管理不良贷款向管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转变,由不良贷款的事后处置向良好类贷款潜在风险的提前识别和化解转变,由存量贷款贷后风险控制向新增贷款风险的主动选择和安排转变,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前移风险控制关口,从源头上防止不良贷款的产生,确保信用风险可控、资产质量稳定。

(一)建立健全经济波动期重点领域风险的研判、决策、监督和执行机制

针对经济下行期出口相关企业受到冲击最大,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船舶、光伏等行业遭遇“严冬”,钢贸市场极度低迷,银行授信风险呈现突发性、群体性、区域性等特征,银行业经营机构应建立健全重点行业、客户、产品和区域风险的动态研判、决策、监督和执行机制。比如对辖内民营企业、出口企业、融资平台、房地产、钢贸、光伏、理财产品等苗头性、倾向性风险,领导决策层、经营管理层、上下级行、前中后台充分沟通、交流,全面分析、深入研判银行有无风险、有多大风险、如何防控风险等,在有效平衡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决策,将风险理念、偏好、政策上升为各级行和前中后台的共识,明确下阶段政策偏好、工作思路和目标措施,落实责任部门跟进决策事项执行效果。通过风险研判、决策、监督、执行,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保障风险管理执行力,防止苗头性风险、局部风险蔓延扩散为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

(二)建立健全客户信贷政策的动态重检机制

在客户的选择上,没有老客户,只有好客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银行与客户合作不能从一而终,从生到死。而应根据市场变化,客户变化,特别在经济下行期市场和企业的变化更为显著时,应深入分析、甄别客户和债项的风险状况,动态重检、不断调整对客户的信贷政策。对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银行监管政策和内部政策偏好,围绕收益、风险和资本等维度,全面评估并合理调整客户授信总量、产品结构、产品定价、风险缓释措施、退出方案等,明确进、保、控、压、退政策。对于管理规范、注重信誉、前景良好、核心竞争力强的客户,因政策性因素或受经济危机冲击出现暂时性、阶段性经营困难,保持一定的风险容忍度,对于正常经营中的合理融资给予支持,帮助企业走出低谷;对那些即使没有经济危机也面临倒闭或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客户,要及早退出。对辖内全部信贷客户,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普遍性重检。对热点行业、领域客户,适时开展专题性重检,加大重检频率。重检后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要落实到信贷经营、审批和资产保全工作中。通过开展信贷政策重检,掌握风险管理的主动权,做到早发现、早退出、早化解,增强危机化解能力,减少处置成本,避免风险损失。

(三)建立健全潜在风险客户分类分级管理机制

不良贷款都是由正常、关注类贷款转化而来,控制不良贷款反弹,关键是从源头控制,防止正常、关注类贷款下滑为不良,一旦进入不良,就很难化解、回收。因此,经济下行期应将资产质量管理重心从不良贷款处置转向管理不确定性,转向管理存在潜在风险的良好类客户。“见事于未萌,弥患于无形”,加强对关注类贷款、有瑕疵的非违约贷款等非不良贷款客户潜在风险的管理尤为重要和迫切。对正常关注类贷款客户,综合考虑宏观的、行业的、区域的、客户的、媒体曝光的、监管发现的各类风险因素,按潜在风险由小到大、风险程度由低到高排序,划分为若干类,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各类客户、各层级管理要求。将风险类别下迁可能性大的、授信余额大的客户作为重点,实行名单制管理,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建立潜在风险问题立项、督查、反馈、结案和回访等全过程监管机制,对风险事项的具体内容、涉及贷款的风险状况、风险事项的处理措施以及最终处理结果等进行动态监控,确保立项有落实,落实有结果。

(四)建立健全逾期欠息贷款管理的长效机制

逾期欠息,是重要的风险信号,表明了借款人还款意愿或还款能力出现风险苗头。大多数不良贷款,往往是从最初的逾期欠息开始的,由于重视不够,疏于管理,最终形成不良。因此,在资产质量分类由一逾两呆优化为五级分类、十二级分类后,逾期贷款虽然不再是贷款质量考核的主要指标,但千万不能就此掉以轻心,放松管理,应对逾期贷款保持足够重视并坚持常抓不懈,防止违约风险由量变向质变转化。应加强对辖内贷款到期、结息管理,提前对各阶段到期的贷款作出预先安排,做好收贷收息、借新还旧等各项准备工作,防止工作不到位造成人为逾期欠息。建立健全逾期欠息贷款预警监测信息系统,对逾期欠息贷款实行“t+0”或“t+1”实时预警、监测,及时提示信贷经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违约因素。创新贷款催收新手段,比如针对零售类贷款户多量大的情况,通过银行机构短信平台,提前、批量发送短信提醒,可以有效防止客户非恶意逾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逾期贷款大幅反弹的机构,应积极主动“压旧控新”,深入分析逾期贷款反弹背后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和原因,有针对地加强管理。

(五)建立健全风险缓释管理机制

经济波动期,企业生产经营普遍下滑,资金链紧张,信贷业务的第一还款来源受到严重挑战。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的信贷担保,成为银行积极应对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经济波动期,银行应在重视客户第一还款来源的前提下,突出强化第二还款来源。建立风险缓释管理考核制度,引导基层行千方百计提高抵质押贷款占比,最大限度减少信用放款,持续优化贷款担保结构,有效提升抵质押物对信用风险的抵补能力。存量上,重点对授信占比大且采用信用方式、关联企业担保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和集团客户,逐户追加、强化风险缓释措施;同时抓实抓细小企业抵质押贷款管理,防止抵押物转移、悬空,尽可能追加企业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对其授信业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强化押品价值覆盖和定期重估,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土地、房地产等抵押贷款,及时追加担保措施。增量上,抵押贷款优选易变现、保值增值的资产,尽量减少机器设备等变现能力差、价值下滑快的资产;保证贷款优选集团企业外、资金实力强的第三方担保,加强专业担保公司准入和日常管理,严格控制互保、关联担保、循环担保、交叉担保,防范担保圈、担保链风险;针对股东实力较强、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优质客户的信用放款,采取一系列能够控制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风险缓释措施。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业务连续性管理 现状调研 业务影响分析 风险评估

一、引言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简称BCM),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1]。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本文以国内某大型股份制银行客户为分析背景,对如何开展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方法作出了研究。

二、项目背景介绍及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措施

本文研究的项目背景是某行《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项目》中的子项目;研究目的是在按照银监会某文件《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下简称监管指引)和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要求下,参考国外有关标准和国内外同业的实施经验,结合该行现状从而制定覆盖全行总/分/支三级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以达到同业管理水平及新资本协议和监管指引的要求。

其具体建设措施为: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分为总体规划、总行实施和分行试点推广三大模块。各个模块的主要工作为:

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有:现状调研、方案计划制定、体系规划、业务连续性基础培训等;总行实施阶段: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重要业务范围界定、制度规范建设、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建设、演练;分行试点推广阶段:试点分行调研、试点分行培训、试点分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体系建设、试点分/支行的演练等。

本项目中该行在成立了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初步建立了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制度和部分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路应为自上向下,采取分阶段的实施方法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规划和建设的相关工作。其项目管理框图如图1所示:

三、项目阶段化及具体工作描述

基于上述实施方法,本文根据工作的先后顺序,将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规划和建设的相关工作划分为6个阶段,各个阶段工作为:

第一阶段是现状调研阶段,其阶段目标是了解该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现状,并对比监管要求和国内外最佳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业务部门访谈,梳理出全行业务产品分类,为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规划和建设工作奠定基础[2]。

实际经验表明:为保证形成的业务分类表能准确地根据业务流程或其他特点将业务进行分类、合并,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各部门填写的问卷是否准确、全面;访谈应尽量全面、清晰地掌握各部门业务情况,其好处是能够明确区分业务是产品或者活动,同时将各部门的活动梳理全面,夯实下阶段进行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基础。

第二阶段是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阶段,其阶段目标是确认重要业务及所需关键资源,并评估业务资源面临的风险,为业务恢复策略和资源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主要从业务层面和科技层面进行分析。业务层面对重要业务相关部门进行资源调研与风险评估研讨会,收集业务活动所需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可能产生的风险。科技层面针对重要业务所需信息资源进行调研,了解信息系统现有的恢复能力,以及系统架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基于分析明确关键业务活动恢复需求与风险。

该过程中应明确与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业务影响分析的关注指标,业务层面的资源调研与风险评估工作应重点关注参与人员就业务所需资源以及其可能面对的威胁、管理状况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科技层面的资源调研与风险评估工作应关注现场评估结果与最后确认问卷与汇总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三阶段是业务恢复策略和资源规划建设阶段,其目标是根据业务影响分析结果,依据业务恢复目标,确定业务恢复策略;评估重要业务资源建设和灾备管理现状,根据业务恢复策略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资源建设规划[3]。

本阶段的业务恢复策略,主要包括:业务受理策略、业务恢复顺序、业务流量控制策略、数据核对与补录策略、业务风险管控策略、信息系统恢复策略、危机沟通策略等。根据评估结果并结合业务恢复策略开展业务连续性资源建设规划,主要包括:备用业务和办公场地建设、备用信息系统运行场所建设、备用信息技术资源建设、备用人力资源建设以及电力、通讯、消防、安保等资源建设。该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业务恢复策略与资源建设规划内容的全面性。

第四阶段是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阶段,其目标是根据业务恢复目标和业务恢复策略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等。

在本阶段,需更新相关部门职责,并将分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纳入其中,建立全行统一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其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应急管理组织、重要业务及关联关系、业务恢复优先次序、重要业务所需关键资源、应急指挥和危机通讯程序、各类预案维护管理要求、应急资源管理等。

第五阶段是分行试点和推广阶段,其目标是为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在分行落地。这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分行作为试点,针对分行特点开展业务连续性工作,经过试点分行总结经验后,推广至全行实施。最终正式实施的试点分行需要具有代表性。

试点分行确定后,项目组对分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其范围包括分行业务连续性组织、业务连续性计划、应急预案、特色业务、资源建设等方面。试点分行工作结束后,项目组根据试点分行体系建设经验制定分行推广计划及修订工作指引,提出对分行业务连续性体系建设的要求和落实时间。

第六阶段是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评估和改进阶段,其目标是实施全行联动演练,确保总/分/支行联通方案畅通可行,方案有效;同时,完成年度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自评估,推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可持续性发展和改进。

该阶段需制定总/分/支行联动演练方案、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自评估计划。首先需要对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自评估以及监管机构的年度检查整改情况进行跟进,然后根据执行现状,在治理、人员、流程、技术等方面拟定业务连续性管理持续改进规划,推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可持续性发展和改进。

四、项目实施总结

本文通过将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划分为3大模块,以及按照工作的先后顺序划分为6个阶段,经过实践验证,其成功高效、顺利地完成了该行开展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以满足新资本协议中操作风险管理相关达标要求,降低重要业务中断风险,提高业务风险应对能力;同时满足了银监会《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的要求,并为该行今后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全面、细致的工作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Z].

[2]王发红,朱锋.我国商业银行创新问题研究[J].济南金融,2001(8).

[3]张勤.积极推动业务创新,提高银行竞争力[J].金融观察,2006(5).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财务公司; 财务集约化; 风险管控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一类特殊的金融机构,它是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产物,在企业集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名列2008年《财务》全球企业500强第24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作为其专业的财务公司,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其角色定位是国家电网坚强的资金管理平台。

一、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在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个建设’为根本保证,以建设坚强资金管理平台为核心,积极服务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全面增强公司‘三个能力’,努力实现‘三个发展’任务”。该工作思路的明确提出,使公司广大财务人员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部署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对切实承担起中国电财赋予业务部的“资金归集平台、金融服务窗口和风险防范前沿”重大的职能与责任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位,对业务部的发展任务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深入贯彻公司“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能力建设,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切实提高未来竞争能力,是江苏业务部目前及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二、业务部风险分析

中国电财主要业务是为国家电网公司及其成员单位以及经银监会核准的服务对象办理资金结算、存款、贷款、融资租赁、票据承兑、贴现、债券承销以及证券投资、财务顾问等业务,截至2010年9月,中国电财拥有5家区域分公司及20家省级业务部。公司总部、分公司、业务部三级的组织架构赋予了角色定位、业务的层次性与差异性,风险在各层级的表现形式及防控重点也不尽相同。进行风险全面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充分考虑公司总部、分公司、业务部三个层面的业务特点,对风险管控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并确保不同层级风险管控体系的衔接及一致性(如图1)。

业务部作为金融服务窗口和资金归集平台,也是风险防范的前沿。以江苏业务部为例,其主要业务包括信贷业务、营业结算业务和资金业务等。

(一)信贷业务

业务部严格执行公司信贷制度和流程开展信贷业务,配合分公司做好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工作。

由图2可知,江苏业务部在整个信贷流程中涉及业务受理和贷后管理两步。业务部建立、健全贷款业务台账,并与华东分公司信贷部、营业部及时核对,确保各项贷款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贷款利率执行方面,如遇有利率调整,按照华东分公司的调整利率通知配合进行相应调整。业务部及时按规定提前发出贷款付息通知和《贷款到期通知书》。业务部信贷合同和档案原件均由分公司统一归档管理。业务部贷后检查按照公司总部规定的时间间隔要求,配合华东分公司信贷部做好贷款单位资金使用、生产经营情况的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信息。

(二)营业结算业务

营业结算业务中涉及内部账户和集团账户两类账户。内部账户是指客户单位在中国电财开立的账户,集团账户是指按规定可以直接在商业银行开立并可以进行相关结算的账户。在集团账户业务中,江苏业务部开立的是一级账户,成员单位是二级账户,二级账户的变化实时反映在一级账户中,由此实现一级账户、二级账户的联动,从而集中资金。而内部账户的收款业务中,业务部根据银行收款回单同时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增记客户单位账户和江苏业务部总账户数额;内部账户的付款业务中,在汇总客户单位的付款凭证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根据客户支付额度及时与银行进行换票。营业结算业务中应该关注操作风险,严格按照制度与规定,将全面风险管控理念嵌入到标准化的流程之中。

(三)资金业务

在资金管理方面,业务部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流程办理内部融资业务,经业务运营系统、书面申请单双重审批控制,经业务部领导审批签字后方可出款。业务发生后及时更新内部融资业务台账,保证利息计算准确、资金划转及时。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业务部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以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和业务部资金备付安全。

三、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的建议

业务部应该结合自身需求和阶段性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工作,由上到下,由点及面,层层深入,最终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整合与提升。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控等理论的学习,就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能力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认清形势,查找不足,切实做好风险管理基础工作

针对公司“两会”提出的公司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业务部要自我解剖,对症下药,处理好安全和效益、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切实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确保业务健康持续发展,为业务部全面完成各项经营任务保驾护航。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对于中国电财基层业务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应结合开展“依法治企”活动的有关要求,围绕业绩考核指标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各部门要积极行动、参与,开展好互动和交流沟通,真正找出公司发展中的风险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降低风险,实现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业务部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落实公司业务部建设方案的要求,切实克服业务部人员数量较少和风险控制力量相对薄弱的困难,主动进位,极尽责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加强风险、内控、合规管理,充分发挥业务部资金归集、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的职能,为网省公司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强化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执行力

依托三级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管理流程再造和优化,构建统一的业务模式和操作规范,形成与财务集约化管理相匹配的纵横有序、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流程体系;通过滚动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指导意见,提高制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构建适应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调整、适应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强化执行力建设,有效提升内控水平。

(四)改进风险监测与评估技术,提高风险量化管理水平

先进的风险管理需要先进的管理工具支撑。结合银监会现场检查意见,公司应当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对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完善风险评估方法,提高风险量化管理水平。公司上下应协调互动,在现有关键风险指标(KRI)的基础上,按照操作风险所处的地理、客户、产品、流程及价值链中的位置,进一步拓展应用KRI指标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发挥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包含对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进行评估的二维评级体系,深入挖掘客户因素和内部控制机制风险因素,通过精准度量风险,依据风险水平计量,有的放矢地进行操作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设立最低备付预警额度、备付率、存贷比等资金监测指标,设置预警边界,对指标进行动态监控,根据流动性缺口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制定备付资金调节方案,确保资金备付安全。

(五)建立健全风险应急预案体系,及时防范化解风险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出现时而采取的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采取止损行动的步骤和纲领,以预先作出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应急预案体系就是针对不同机构、部门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系统的总体预案。针对国家电网财务集约化管理带来的内外部变化,在已制定各类风险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各项工作的相应应急预案,提高在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对风险事件反应的灵敏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针对各类风险,结合业务部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细化应对措施。加强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明确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应急演练的过程和处置程序,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和重大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内部员工的持续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能胜任本职工作;继续深化、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人才的专业序列通道;积极加强重视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培养一支通晓财务、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的复合型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同时,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支撑,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结合公司开展的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统一布置,统一推进,加强宣传沟通,增强员工主动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推行诚信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使员工从“要我做正确的事”向“我要正确地做事”转变,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杜胜利,王宏淼.财务公司――企业金融功能与内部金融服务体系之构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冯云飞.中国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5).

[3] 龚娟娟.我国财务公司功能与业务创新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

[4] 韩月纪.财务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J]经济论坛,2007(19).

[5] 何华,李诗.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理人,2006(16).

[6] 李伟.国内外财务公司比较研究[J].财会月刊,2006(2).

[7] 马亚军.电网企业“十一五”融资之道[J].国家电网,2007(7).

[8] 庞明芳,刘沪湘,来广志等.中国电财为集团资金集中结算模式创新研究[G].中国电财获奖课题论文汇编,2008.

[9] 史可新.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功能,强化集团资金集约化管理――中石化财务公司案例分析[J].中国电财,2009(8).

[10] Williamson,Oliver E.Corporate Finan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Journal of Finance[J].1988.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民银行 内部审计 工作质量

近年来,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内审部门结合辖区工作实际,按照“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的要求,从强化学习,营造氛围入手,积极建立内控服务平台,健全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加强审计整改落实和审计成果运用,不断强化了内部风险控制,有效提升了内审工作水平。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为内审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在履行基层央行职能过程中,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始终重视和支持内审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内审工作的认识。一是深入开展“学、找、促”活动,逐步确立内审工作的方向和思路。中心支行在上级行统一部署下,深入开展“学准则、找差距、促发展”活动,大力组织宣传教育和培训,先后组织的内审专题培训达18次,参加人员包括了中心支行行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和风险管理专责人员。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和对照检查,查找工作差距,加深对准则的认识,明确工作思路,把握审计重点,努力实现审计的理念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审计的职能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审计的目标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审计内容由财务控制向业务和信息控制转变;审计的方式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审计的手段由手工操作为主向信息技术为主转变。二是加强领导,营造氛围。内审工作由“一把手”主管,领导班子成员在相关会议上不断强调内审工作的重要性,每份审计报告和整改报告都要报行长审批,中心支行行长办公会议中涉及内控管理问题的议题都要求内审部门负责人列席,有效保证了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中心支行授权内部审计牵头组织中心支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在中心支行内部营造了理解、支持和接受审计的氛围,为审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创新思路,强化内部控制主体责任,建立内控审计和评价互动机制。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以内控机制建设为突破口,一是成立了内控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全行风险管理工作,内审部门既是成员,又承担办公室职责,从而使内审工作融入全行内控管理,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了内审工作的开展。二是把开展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中支内审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建立了部门自评、分管行L考评、内审加权汇总评价“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形成了以内审项目为点,以部门自查自评为面,以点为主,以面为参考的内控审计模式和以面为主。以点为支撑的内控评价模式,两种模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了完整的内部控制机制。控制内容覆盖了业务运行或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各部门充分发挥在预防和控制风险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将自我监督与评价寓于日常管理中,形成“收集信息一发现风险一及时防范”的良性循环机制。借此内审部门对各科室的内控状况、风险隐患程度把握得更加准确,更合理地拟定审计计划,加大对控制薄弱环节和高风险管理领域的审计力度,提高了内审工作效率。三是内审部门通过开展内部控制专项审计,客观反映被查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结合各部门自评结果进行加权汇总,将当年的评价结果与近年开展的内部控制审计项目比对、印证,找出内控状况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存在问题的原因,按照有效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合理性原则,识别确认剩余风险因素,评价存在的风险水平,形成辖区内控状况分析报告。每年都要对内部控制评分的指标项目进行细化,目前已经由最初的16项扩充到72项。这项工作在山西省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3.积极探索,开展风险监测,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评估水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部门风险评估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阳泉支行内审部门组织中支各科室依据总行制定下发的《市级机构风险评估对象清单》内容,认真开展风险事件梳理工作。一是全行风险评估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各部门负责的原则。通过全面客观地分析、识别、评估阳泉中支各类风险事项,认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查找风险,客观反映中支各项业务和管理的风险状况。一方面,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拟订年度审计计划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识别、评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方案及控制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促进各部门高效履行工作职责,顺利实现工作目标。二是全行风险评估工作,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部门风险评估工作试行办法》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各职能部门对照总行确定的风险事件识别清单,结合部门履职实际,梳理制定本部门风险事件识别清单,形成风险识别表;依据风险识别表内容,各部门按照固有风险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分别对照总行制定的风险影响程度的评级标准和风险发生可能性的评级标准,确定风险描述的损失程度和可能性,认定风险事项的固有风险级别,形成风险评估赋值表;依据总行制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内容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级标准,按照各类审计或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审计频率、问题整改和内部控制变化情况,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估,认定风险等级,形成内部控制有效性赋值表;各部门依据风险评估赋值表、内部控制有效性赋值表。采取风险因素加权平均法计算,将固有风险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有效性的风险级别代入总行规定的风险评估表中,将不涉及的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行剔除,选择有风险级别分值的风险因素所含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等级,形成《风险评估表》,完成对中支87项业务活动的风险量化评估。

4.建立内控服务平台。加强沟通协作,全面提升审计效果。一是建立内控服务平台,2016年在做好全行审计项目、内控评价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改善中支内部控制环境,促使各单位、各部门强化管理、防控风险、充分履职,内审科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依据电子手册》以及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阳泉中支实际工作,在中支网站下开设了内控服务平台。通过内控服务平台,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可以全面深入了解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对照此平台所列制度,对本部门各岗位、各项业务、各个环节进行自查和评价,识别和判断风险,查找缺陷和漏洞,及时消除风险隐患,抓好规章制度的及时更新与健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补漏,有效规范业务操作和内控管理,使各项内部管理控制得以健全和完善。二是建立完善审计交流磋商机制。本着“查深查透、审下看上”的原则,阳泉中支内审部门积极采取审计发现问题反馈、审计风险提示、交流磋商座谈等多种方式,强化与机关各业务科室的互动交流,从管理的角度共同探讨、改善管理的具体措施,共同研究内部制度设计,不仅提高了整改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而且使内审咨询参谋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内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认可度不断上升,机关业务科室愿意主动加强与内审部门的联系,在制定制度、开发系统时,都邀请内审部门为其把脉开方,提出建设性建议。三是积极推进内控多边合作机制。阳泉中支重视监督部门间的沟通交流,推动建立了内审、人事、纪检等部门“四位一体”的内部监督体系,通过每年都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由行领导主持、各监督部门人参加的监督部门联席会议,沟通监督计划,合作开展监督、共享监督信息等,科学整合了监督资源,降低了监督成本,提高了监督效能,实现了监督资源效用最大化。四是积极探索审计成果运用机制。近年来,阳泉中支一直积极探索内审成果的转化渠道,如定期对审计发现的倾向性、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分析挖掘深层次原因,形成内审监督检查情况报告,为中支党委及时全面掌握内部治理状况提供直观、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有效提高了中支党委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存在问题

1.审计方法与手段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人为因素、技术条件等的影响和制约,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关注重点、审计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与实践还不够,审计内容方面对绩效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对存在问题可能形成风险的条件认识浅、分析能力弱;审计方法仍依赖随机抽样、账项核对等传统方法,量化评估、数理统计等数字加工技术和分析应用处于初级水平。限制了对信息系统的全面深入检查;审计手段上,主要是针对业务运行和管理活动发生后的事后审计,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综合运用还不够。

2.内审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央行业务在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在向纵深推进,内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内审人员年龄结构偏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偏低,在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知识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央行内部审计工作首先要靠内审人员素质的全面性来实现,内审人员要全面提升审计综合素养,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担当起为央行保驾护航的职责。

3.内审业务培训机制尚未健全。目前针对内审理论与实务知识的培训仅限于上级行举办的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时间短,次数少,对现有内审人员在开展内审项目时,能实现转型要求而真正起到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有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对内审转型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三、建议

1.创新审计工作,发挥内审监督评价作用。调整内审工作理念,将内审工作置于人民银行整体发展的大局中,重点关注领导者关心的事关大局的、影响央行职能履行的、关系业务健康运行的风险性问题,从防范风险和内部控制需要的角度出发,精心谋划和选择审计项目。在开展审计时,将风险导向理论加以实践,通过审计建议、指导整改、督促整改等方法,将各种形成风险的关键性因素消除在萌芽阶段,真正由传统的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转变。

2.优化内审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优化内审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内审队伍含金量。首先把复合型、高素|、高学历的人才尽快充实到内审部门,以更好地传播和实施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带动内审队伍提升学习和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起到整合人力资源,增加集中攻关力度的作用。二是提高内审人素质。内审人员要积极学习和探讨新业务背景下的审计方式和需要关注的风险点,经过反复实践和总结,从而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应有的业务熟练性,顺利实施审计监督和评价。

上一篇: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楼层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