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05 11:08:40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2008年我市服务业工作在市委市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省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制定鼓励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推进服务业重大支撑项目建设,努力破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短缺和土地瓶颈等疑难问题,使服务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8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07.89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市GDP增速2.2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1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3%,对经济的拉动率达到4.8%。

1、研究制定政策。一是制定出台了《*市振兴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唐字【2008】78号)》和《关于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唐政函【2008】52号)》文件,为全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制定下发了《*市2008年市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唐政办函【2008】185号)》,大力推进和规范市场建设工作。三是在*劳动日报、环渤海新闻网刊登了《*市关于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责任单位》,促进了*市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2、编制发展规划。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市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发展规划》,经过几次修改和多次召开十几个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目前已完成第九稿。《*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加快进度,目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已完成第七稿。

3、谋划重点项目。全市谋划了《*市振兴服务业108个重大支持项目》,这是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示范和带动项目。这其中有省、市领导关注的重大项目,有根据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前谋划的重大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示和批示,重点抓好政策落实,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市主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全市*市服务业重大支撑项目调度会,有针对性的帮助项目单位解决资金短缺、项目用地和跑办手续等疑难问题。2008年108个项目已有51个开工。

4、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努力争取国家省的政策、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50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40万元,用于*市商业银行“城市一卡通”项目;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260万元,其中:*冀东物贸乐业铁路综合物流中心80万元、迁西板栗批发市场40万元、滦南姚王庄蔬菜批发市场40万元、丰润和平钢铁物流50万元、荷花坑市场50万元。今年我市共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1300万元。

2008年11月以来,我市按照省发改委的要求,谋划争取国债服务业项目19个,已全部列入省争取国债资金项目库,其中远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已获得国债资金支持共350万元。

二、2009年服务业发展环境

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服务发展滞后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200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将对我市服务业增长轨迹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从不利因素看,世界金融危机有可能进一步蔓延和发展,并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对我市服务业发展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从产业需求看,我市经济增长所倚重的钢铁等重工业支撑和投资拉动作用有可能减弱,下行压力加大,这将对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特别是我市交通运输、仓储等物流企业大多是围绕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发展,目前这些行业已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制约了一些服务业企业的发展。从居民消费看,二、三产业增长放缓将压缩就业空间,受就业形势和收入预期等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和结构将发生相应变化,在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预期缺乏支撑、储蓄意愿较强、消费趋于谨慎的背景下,生活业将面临诸多困难。服务业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需要为动力,随着动力减弱的影响逐步显现,服务业短期内难以引领整体经济增长。

从有利条件看,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扩大内需,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将推动各地更加重视服务业发展,增加服务业投入,完善服务业设施,扩大服务业供给,释放服务业需求,服务业面临加快发展的机遇。二是随着加快城市“三年大变样”和“退二进三”步伐,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置换出大量的原有工业土地,为服务业腾出了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国家陆续出台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支持和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将对我市服务业发展起到利好作用。三是我市已出台《*市振兴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唐字【2008】78号)》和《关于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唐政函【2008】52号)》文件,这将有力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2009年服务业发展思路和预期目标

(一)发展思路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加快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重点发展生产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努力构建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预期目标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计划比2008年增长13%。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1、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一是结合城市“三年大变样”,调整和优化物流资源布局,促进物流产业集聚,依托港口及临港工业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尽快形成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空港城等一批物流产业集聚区。二是发展专业化物流,围绕钢铁、煤炭、水泥、装备制造、化工、陶瓷六大行业,谋划建设一批生产业的物流中心。重点抓好远大物流中心、佳源钢铁物流配送中心、大昌货物仓储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三是鼓励大型生产企业释放物流需求,加快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变。培育壮大*北方物流等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四是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利用冷链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农产品品质,重点推进抓好*鼎晨食品、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等企业的项目建设和物流配送工作。

2、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一是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支持发展连锁经营。推广八方、华盛、金客隆等连锁企业的经验,支持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医药、餐饮等优势企业采用连锁、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到社区、县镇和农村设立连锁网点,延伸经营网络。年内培育和规范发展农资连锁便民店1000家,农村日用消费品便民超市100家。二是大力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稳步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玉田金玉、荷花坑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通过网上交易实现加快流通、降低成本,达到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目的。年内力争实现部级标准化建设市场3家以上,省级标准化建设市场5家以上。三是积极推进特许经营、电子商务、制等现代流通方式,推进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的发展,探索推进网上邮购等新兴交易方式。

3、鼓励发展新型高端服务业。一是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际著名银行进驻我市。加快*商业银行与北京银行战略合作,力争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在*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企业上市和发行公司债卷。培育发展钢铁期货交易,积极探索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积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大力发展保险业。设立曹妃甸产业投资基金。二是加快建设软件开发园区,推动软件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抓好信息安全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完善提高*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功能,为高新科技快速发展创在良好的服务环境。三是加快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全力推进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四是加快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抓紧编制*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五是加快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来我市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分拨中心。积极引进国际高端服务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促进我市高端服务业的加速发展。

4、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拓展功能、提升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港口建设。围绕增强港口对我市产业集聚、布局调整、培育新增长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曹妃甸港区重点推进矿石码头二期、LNG码头工程、通用杂货码头工程、煤码头一期第二单元5000万吨项目;京唐港区重点加快10万吨级航道工程、20-22号泊位工程建设进度,推进一港池煤炭功能整合搬迁项目、三港池集装箱工程、四港池10万吨级散杂泊位前期工作。二是以港口集疏通道和快速客运为重点,大力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津秦客运专线建设,同时,围绕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做好*站综合枢纽改造方案研究和开工准备工作;加快遵小铁路*段建设,确保2009年底与承德段同步完工;扎实做好*北至*客车线、京唐城际铁路和*?曹妃甸?渤海新区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三是以强化通道、完善路网为重点,继续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增强通过能力、提高通达深度、提升通过水平、扩大覆盖范围、改善便捷程度。加快承唐二期、205国道改建等9个项目干线公路建设、确保京沈高速迁西迁安连接线、丰津公路等9个项目开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和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加快农村公路文明路、示范路的建设。四是加快机场建设步伐,力争*军民和用机场早日通航。

5、加快激活房地产业。根据国家、省宏观调控政策,结合我市房地产业实际,研究制定出台我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加快震后危旧平房改造步伐,努力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引导房地产商降价促销,满足不同层次住房消费需求。年内开工建设危旧平房191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61万平方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和鼓励居民购房政策,减免住房教育税费,调整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进一步完善住房消费政策,对转让住房个人所得税给予财政补贴,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额度和发放范围。

6、推进发展旅游业。贯彻落实《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以打造休闲旅游产品、构建冀东旅游区、开发京津客源市场、完善地接服务体系为重点,不断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形象,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加快乐亭三岛旅游城、丰润红楼寻梦城、遵化福泉新宫度假村、御汤泉旅游度假区、迁西栗香湖、要塞海等旅游项目开发进程;推进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陶瓷文化旅游博览园、地震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以迁西和乐亭为试点,谋划自驾游基地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旅游开发投入8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旅游接待人数1106万人次。

7、积极发展居民服务业。围绕提升城市功能,推进城市路网建设,加快电视数字化进程,切实搞好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和供暖等管网的改造升级和服务延伸,加快推进民用天然气入户普及率,扩大城镇居民供热面积。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以居民小区为基础,建设改造餐饮零售、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服务业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护、养老护幼等各种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建设一批面向百姓生活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智能化居民服务体系。加快*市城乡一体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力争春节前投入使用。同时要加快向农村扩展,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和为民服务质量,为老百姓造福。

8、贯彻落实政策。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市振兴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关于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严格落实发改委、财政、工商、国土、劳动保障等部门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配套细则,继续实施“4881工程”:即突出四大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生产业、创新发展消费业、大力发展新型高端服务业、协调发展城乡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构建北方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国家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国家知名旅游城市、建设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区域商贸中心、建设文化创意和软件服务产业基地、建设城乡一体服务产业体系)、构建集聚区(*港区、凤凰新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南湖生态城、*空港城、曹妃甸湿地公园商务休闲区、乐亭三岛旅游度假区、北部长城旅游带)、重点实施108个重大支撑项目。

9、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营造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舆论环境。通过媒体宣传、行政推动等方式,破除“有风险的不敢干、难度大的不愿干,无先例的不能干”的保守意识,鼓励更多的人转变观念,打消顾虑,创办服务业实体。二是进一步营造高效规范的服务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把服务业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服务职能,创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务环境。三是进一步营造投资兴业的诚信环境。围绕打造“诚信*”,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以建立商业信用制度为重点,加强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督,逐步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征集系统、市场信誉监督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

10、抓好项目建设。*市服务业重大支撑项目(108个),是我市建设服务业重点领域的示范和带动项目,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部门,落实到人,把服务业重大项目抓紧、抓实、抓好。同时,紧紧围绕全市建设*湾“四点一带”和“四大主体功能区”的总体目标,积极谋划建设科技研发、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高档宾馆酒店等一批特色项目,通过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构建城乡服务体系。要通过科学谋划项目,引领我市服务业蓬勃发展,努力做到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后续项目的不断增加。

11、努力保障资金供给。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争取更多国债资金、省预算内资金对商贸流通、文教卫生、公共服务平台、社会化养老等服务领域的支持。对已列入省国债资金储备项目的要盯紧盯好,争取更多的国债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二是继续推动开展服务业重点项目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争取银行贷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保障社会福利、医疗教育、廉租房、社会化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今年全市财政投入社会事业资金增长15%。四是继续优化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结构,严格执行《*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按照程序申报、批准、使用项目资金,搞好与国家、省配套。2009年继续扩大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在2008年13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1500万元,按照规定为国家、省配套和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一、围绕"一个目标"

围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亿元左右、增长速度达到12%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争取达到32%以上的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重点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业,提升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教育、信息服务、中介服务业,促进我县服务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狠抓"两项建设"

(一)抓好服务业发展平台建设。一是要大力引导和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加强对县城商务核心区、()中药材产业集聚区、云山休闲养生集聚区、台地特色产业集聚区四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的指导和支持,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分步落实实施计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其集聚功能。二是要大力引导和推进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抓好物流、科技、金融、信息等产业集群区域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培育,逐步形成跨区联动、资源共享、层次较高的生产平台,改变我县生产业相对滞后的局面。

(二)抓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一是要编制实施《县年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加强服务业项目管理,抓好在建项目的跟踪、督查和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优先支持服务业项目建设。二是要做好服务业项目前期研究和项目储备,建立服务业项目储备库,做到"成熟一批,储备一批",为年度服务业项目的筛选申报做好准备。

三、加大"三个力度"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及时协调服务业发展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理顺、充实服务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对照全年目标,定期、不定期检查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督促落实我县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对重大服务业项目可按"一事一议"办法给予倾斜扶持。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服务业招商项目册,把服务业招商引资视同工业招商引资,做到一起布置、一起检查。

四、着力"四个优化"

(一)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要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业上取得突破。充分利用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快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尽快确立我县休闲养生旅游业的支柱地位;要利用"山清水秀空气好"的硬实力,打造"浙中生态经济区"、"长三角后花园"的区域目标,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生产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

(二)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营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的舆论氛围、政策氛围、工作氛围和人文氛围。

(三)优化服务业发展人才结构。制定专门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提升现有人才水平,引进高素质人才落户,打破服务业发展人才瓶颈。

(四)优化服务业发展监测机制。加强监测分析和统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的监测分析和信息制度,建立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规模企业调查制度,定期对服务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政府决策、宏观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五、分解落实任务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1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内蒙古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长期以来,有些地方和部门将发展经济片面的理解为上项目、开工厂,服务业的许多领域被当做非生产性活动来对待,甚至将工业化的发展同服务业完全对立起来,忽视了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等方面的功能。因此,对服务业发展的宣传力度不够,对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行业重点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同时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体制不畅,造成工作相互扯皮,关系协调难度大。而且市场地位的不平等、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也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内蒙古服务业企业在项目审批、生产资格认证、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方面还有许多约束和限制,融资难也成为困扰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2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与经济增长不同步,对消费的拉动能力不强

2010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30元,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1元和389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1.7%和12%,均低于全区GDP14.9%的增速。全区“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7.6%,比“十五”时期快0.5个百分点。而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4.1和11%,远低于GDP增长速度,与GDP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偏低,对服务的消费需求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较少

内蒙古现代服务业资源缺乏整合,重点龙头企业少,竞争力弱。信息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发展不足,对行业的带动作用不强。目前来看仅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勉强算半个明星产业。根据波士顿矩阵的解释,说明未来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缺乏潜力产业,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如不注重对高端生产业的扶持力度,服务业发展恐怕会出现发展断层现象。

二.内蒙古服务业发展对策分析

1优化促进服务业政策环境

首先,政府应深化改革,解决体制问题,大力推进服务业市场化。其次,应放宽准入、引入竞争,加快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步伐。再次,政府需要认真梳理各项现行政策,进一步研究和出台新的有利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生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最后,政府还应积极建立健全促进服务产品消费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良好环境。

2增加投入,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政府通过规范税费、改善服务、强化管理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服务业;二是金融部门应积极配合政府,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行业的生产、建设项目发放贷款;三是要理清工作思路,振奋精神,自加压力,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四是规范制度,明示条件,鼓励条件具备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债券发行、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3强化服务业品牌效应

近年来,内蒙古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业集团。在现代服务业方面还缺乏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和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服务业的发展应继续培育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不断打造现代服务业在全区甚至全国的知名品牌,以此带动内蒙古地区服务业的合理发展。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经济强区”发展战略,进一步坚持“二三产并举、服务业优先”的工作思路,立足城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上,大力引导发展基础较好、带动性强的三产服务业,从而促使三产服务业成为我区颇具活力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为人服务的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以越城区的实际出发,以逐步建设舒适宜人的购物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为目标,改善和提高城区生活环境质量,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2、协同发展的原则。与绍兴市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相呼应,紧紧依托市区,立足融合和互补,努力寻求互动、互赢的关联点,实现资源共享,错位发展,把市、区一体的特点转化为越城区三产服务业发展的现实优势。

3、优先发展的原则。按照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与特点,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向,走二三产并举、服务业优先的发展之路,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全新引进一批,扩展提升一批,积极推进三产服务业扩大总量,提升档次,优化结构,服务市民,服务城市。

4、统筹城乡的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依托城市开发市区大商贸、社区(居住区)商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城郊的商贸空间,引导建设若干个集镇商业中心和市场体系,以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努力形成层次清晰、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块。

5、整合资源的原则。针对我区地域有限,资源调控手段不足的特点,充分利用市区的商业潜力和现有的市、区三产税收分成政策,借壳招商,把上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引入我区投资三产服务业。

(三)战略定位

通过统筹城乡、整合资源、招商引资、培大育强,优化三产服务业结构和布局,提升三产服务业层次和水平,到20__年形成开放统一、竞争高效、业态新颖、结构合理的现代三产服务业体系。

(四)具体目标

到20__年实现: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亿元,年均增长14.3;

2、三产服务业销售额356亿元,年均增长20;

3、三产利润8.5亿元,年均增长20;

4、三产税金4.7亿元,年均增长20;

5、商贸投资额10亿元;

6、家私城成交额11.8亿元,年均增长25;

7、理顺关系,积极做好基础性工作,力争尽早启动吼山风景区和宋六陵的规划和开发;

8、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方面有新的突破。引进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大型三产企业3—5家,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的大型三产企业5—10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大型三产企业10—20家。新增规模商贸企业80家。

(五)工作思路

对于越城区而言,着眼全局、结合实际进行科学谋划,围绕关键环节强化措施、抓好落实,在实践探索中积累经验、提升认识,是培育壮大三产服务业、促进中心城区向中心商贸区转变的必然选择。总体来看,主要是围绕三句话开展一系列工作,分别是:科学谋划促发展、围绕关键抓落实、总结经验上台阶。

1、科学谋划促发展

一是着眼全局谋划三产服务业发展。着眼于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联动器,促进为一产、二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相关业态的发展;着眼于扩大就业、增收富民,通过发展服务业,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着眼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开发利用周边物流、仓储等资源作为城市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眼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围绕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以生态休闲旅游的效益支撑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推动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

二是结合实际谋划三产服务业发展。从发展阶段看,越城区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加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中心城市的潜力在进一步发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许多服务行业都进入大众消费时代。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资源禀赋看,越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把发展三产服务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促使其尽快成长为充满活力的支柱产业。

三是根据产业特点谋划三产服务业发展。把握三产服务业的本质特征,遵循三产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是加快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根据三产服务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的特点,要把发展三产服务业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促进三产服务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根据三产服务业竞争性强、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将培育市场主体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第三产业中。

2、围绕关键抓落实

在培育壮大三产服务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围绕关键环节,强化措 施,抓好落实,努力促进中心城区向中心商贸区转变。

一是实施“两大战略”。为了加快三产服务业发展,要积极实施政府主导招商战略和精品发展战略。实施政府主导招商战略,要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和“一号工程”,把招商重点与产业特点、城市特色有机融合,以产业选项目、以项目选地块、以建设促环境,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结构升级换代、城乡环境面貌的根本改变。实施精品发展战略,就是在原先重点企业发展和招商选商基础上,坚持把打造“品牌经济”作为提升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制订行业政策,制订行业标准、建立行业协会、加强品牌宣传等方式,并对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大胆实施“一企一策”,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框架,扶植培育行业的品牌。

二是抓住“两条主线”。要紧紧抓住园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两条主线。一是继续保持对家私城建设、培育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深化市场服务内容。致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行错位经营,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同时高度重视生态产业园商贸配套项目开发。二是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围绕农村三产经济产业化、集聚化,结合越城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村经济。

三是夯实“两点支撑”。要夯实批零贸易和专业市场两大传统支撑。批零贸易要以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综合商业广场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总、总经销、连锁配送等现代销售经营方式为目标。主要引进外资零售企业,引进颇具竞争力的国内大型连锁企业,引导本土企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等。专业市场则要加强与区域支柱产业相互结合,促进市场朝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扩建一批”着力优化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调整市场总体布局,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市场网络。

四是完善“两个配套”。要完善社区服务业和休闲旅游业两个城市配套产业。完善社区服务业就是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坚持走社会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加快社区服务由公益性向产业化转变,福利性向经营性转变,建立起若干个服务门类齐全、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的社区服务中心。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社区服务经济体系。完善休闲旅游业,一是围绕吼山这一龙头,在继续做好景区开发的同时,把市场开拓摆在重要位置,以整体形象宣传为重点,以主要客源市场开发为突破口,努力开拓省外、市外两个市场。二是以田园风光和山林风光为载体,初步形成以森林观光、避暑、度假、科研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尤其是发展以“农家乐”为品牌的乡村旅游,开辟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三是做好旅游产品文章。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塑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精品。

3、总结经验上台阶

培育壮大三产服务业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在深化认识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一是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市民满意为目标,努力打造都市型经济。树立精品理念,按照高标准打造商贸、旅游等服务业精品,努力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实现存量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永续利用作为促进三产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是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要适应三产服务业结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加强地区、行业、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发展三产服务业的局面。把完善政策法规作为推动三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把实际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其规范、引导和推动发展的作用。

三是创新体制,完善机制。要着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大企业、大集团投资三产服务业,形成内外资并进、民营个体并举、市场配置资源的新机制。完善宣传促销方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工作格局,提高越城区知名度。创新投融资体制,以项目为载体,以资产为纽带,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遵循发展规律,探索具有本地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有关产业及行业发展模式。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我局实际,紧紧围绕打造“黄三角中心商务区”目标,着力推进服务业“四大载体”建设,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膨胀、结构优化”,构建“大市场、大商贸、大房产、大旅游”产业格局,促使服务业做优做强。

二、创新内容

1、制度创新。依据我局《机关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紧紧围绕全年主要任务,全面审视现有的工作制度和规定,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活政策,改进方式,加大力度,重点围绕转变机关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进行体制创新;围绕转变机关作风,改善服务质量,进行机制创新;围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

2、学习创新。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改革落后的学习制度、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实效性。要有目的、有选择、有独创性地学习,重视思考,多向思维。要充分利用上挂下派、集中培训、网络等学习方式,全面补充和提升服务业知识,有针对性的提出个人的工作思路和打算,提交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报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落实到工作中。

3、工作创新。针对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措施,要善于捕捉新的工作动态,触觉要敏锐,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目标,并进一步量化细化。优势工作要进一步优化,努力将我区服务业发展推向新的台阶;弱势工作要从制度上入手,找准差距,完善方法,迎头赶上。

4、管理创新。严格落实局各项工作和纪律制度,严格各项考核。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既讲文明又讲效率,实现标准化服务。通过强化激励约束和监督,增强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管理水平高、业绩效能高的优秀团队,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争优内容

1、争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项目和扶持政策上创优。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省服务业办公室进行挂职锻炼,及时掌握省服务业发展动向和信息,千方百计为城最大程度地争取服务业资金、项目和扶持政策。

2、优化环境创优。一切工作要最大程度地服从、服务于全区的发展和环境优化,在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执法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创优,践行服务业发展承诺,落到实处,杜绝被外商或企业投诉服务不力的情况发生。

3、本职工作创优。要立足实际,实施系统创优、单位创优、岗位创优等工程。按照年初制定的重点工作量化细化表,确定好全年的重点任务和目标,瞄准先进,全力拼搏,争创全市、乃至全省先进。科室工作也要争先进位,年终将进行先进科室和个人评选,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组织领导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为推动我市生产业快速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现结合我市工业领域生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生产业市场主体为基础,以构建高效生产业体系为着力点,按照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的工作要求和“聚点、连片、成链”的工作思路,加强科学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实现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推动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升我市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为实现在川南城市群中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思路

按照“聚点、连片、成链”的总体方针,全面推动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1.聚点。聚集合力,以构建市高效生产业体系,全面推动制造业各产业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和延伸为着力点。

2.连片。优化我市生产业布局,为我市“六大基地”(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综合能源深度开发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基地、重装机械设备制造基地、新型化工轻纺建材基地)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服务,既明确不同区县生产业的功能定位,又相互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连片发展。

3.成链。围绕我市“六大基地”,充分发挥各区县优势产业,突出重点领域,形成生产业成链配套服务,实现上中下游产业互相带动促进,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深化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和外包比例进一步提升,使生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对产业的带动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加快培育一批生产业龙头企业。建成1~2个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示范项目;加快培育1~2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生产业集聚区、2~4个省级生产业功能示范区和生产业示范企业。

四、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一)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我市铁公水空的综合交通枢纽,拓展工业物流市场,构建现代工业物流网络体系。加大对港物流园区、安吉物流、天畅物流、欣联物流等综合服务型、运输型、仓储型等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拓展物流外包。推动大型工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二)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电子信息等现代技术手段,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信息服务业;重点培育1~2个产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为主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服务;推动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B2B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服务外包发展。

(三)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强化设计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等载体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鼓励企业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支持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攻关,引导企业分层次建立研发机构;大力培育面向生产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检验、检测、评估、咨询、数据加工等分析检测和知识产权服务企业。

(四)加快推进培育功能示范区、示范企业建设。积极引导生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和园区集聚发展。支持技术研发集聚区、工业设计集聚区、总部经济区、现代物流园区等为重点的生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省级生产业功能示范区。

推进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水平高、品牌知名度大、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生产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上市融资等方式做大做强;在研发设计、信息服务、节能环保、制造业服务化、设备租赁与安装、安全生产服务、工业物流等领域认定、培育一批省级生产业龙头示范企业。

(五)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鼓励生产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鼓励生产企业通过与制造企业合作,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

(六)引导和鼓励制造业服务化。引导和鼓励制造企业由关注产品生产转向同时关注服务,提高服务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鼓励发展工业领域内工程承包、设备租赁、再制造、维修保养、设计咨询等制造服务;提供设计、承接项目、实施工程、项目控制、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重点培育制造业总集成总承包。

(七)鼓励技术创新。积极支持生产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开展新技术的研发、引进与应用。推进原料采购、研发设计、工业物流、产品销售、检验维修等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物流等生产业的应用。

(八)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对生产业发展的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工作。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企业、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生产业。园区必须有明确为产业服务的生产企业配套引进规划,有相应服务支撑指标,园区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全市园区发展规划。积极支持园区配套用地用于生产业聚集发展。积极研究生产业企业税收优惠措施。

(九)建立统计体系和项目库,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力争建立全市生产业统计体系,加强生产业统计指标研究,全面掌握生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建立完善对推动产业经济进步和升级作用明显的生产业项目库;严格监管生产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生产业领域内项目建设力度的支持。

(十)鼓励实施主辅分离。引导有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展主辅分离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制造业生产与服务主辅分离,支持制造业通过外包或专业化分工等方式强化生产服务功能,促进制造业做精主业、服务企业专注服务外包。

(十一)探索生产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我市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设备维修、检验检测、人力资源培训等优质生产资源,引入金融、信息平台、会计、审计和律师事务所等各类中介机构,依托重点园区,围绕主导产业,探索建设行业生产服务中心,走市场化发展道路,为我市工业领域各产业提供生产服务。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这次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是一年一度的重要工作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在会前对商贸服务业工作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听取基层的建议和意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商贸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专门进行了研究。刚才,会议表彰了市十佳商贸服务企业和十佳商贸服务企业优秀经营者,希望受表彰的企业和经营者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商务局、财政局、白云商贸园区、横店影视城、太平洋百货等5个单位结合实际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介绍各自的经验并提出了今年进一步做好商贸服务业的工作思路和打算。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去年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科学分析了当前商贸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讲得很全面,也很具体,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简单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商贸服务业取得的成绩

2009年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刚才,同志具体进行了总结。我认为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商贸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在金融危机的背景形势下,我市商贸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2亿元,同比增长15.8%,列市第3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2.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6%。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27.1万人次,同比增长10.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4.68亿元,国际旅游收入2582万美元。商贸服务业已成为我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支撑,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二是商业网点发展规划逐步实施。按照"一主、三副、多结点"的发展思路,切实抓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去年世贸城工艺品专业市场成功转型为"中国木雕城",国际建材城、富坤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开业,东门菜场改造完成,国际缝配机械市场等一批重点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我市商业网点发展布局进一步推进。三是商贸服务业发展氛围进一步浓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扶持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去年兑现商贸服务业奖励资金110万元,市场奖励基金400万元,全市上下对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进一步形成共识,各部门对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商贸服务业地位不断提升。对商贸服务业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对商贸服务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市委、市政府表示充分肯定。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不断增强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商贸服务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为工业转型发展提供配套支撑,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同时,服务业是很好的税源经济,是潜力巨大的富民产业。今年,我市的工作主题是"全力加快经济发展、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全力加快经济发展,就是要在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全力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继续按照"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全力加快服务业和农业等发展,多层次、多方位促进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对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商贸服务业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决心。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信心:一是发展方式转变对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我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要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2010年经济工作主线,以加快发展服务业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得到了中央和省里的高度重视,这为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二是宏观环境向好对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全球经济向好的走势越来越明显,世界经济复苏向上的趋势开始形成;我国经济率先实现回升,较好地实现了"V"字型反转。总体上升的发展趋势为商贸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大环境。同时,"后危机时代"的危机中也蕴含着重大的商机,孕育着新一轮的大发展。三是我市服务业自身发展不断向好带来的机遇。经过多年来"商贸新市"战略的实施,我市商贸服务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一主、三副、多结点"的商业网点总体布局和城乡新型流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专业市场群建设初具规模,旅游产业也因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市的成功创建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打造杭州、宁波、温台、浙中城市群四大经济圈,以及我市交通区位优势的不断凸显、红椿巷区域旧城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等,这些也都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和机遇。可以说,我市商贸服务业已经迎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大好春天。我们要增强信心,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全力推动服务业发展上新台阶。

三、突出重点,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

加快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必须抓住重点,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突破,带动全市商贸服务业大提升、大发展、大跨越。

1、要突出重点行业。商贸服务业范围很广,内涵丰富,我们原则上都要重视。但就工作方法而言,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立足现有基础,抓住关键行业,突出重点,集中攻坚。当前,对于我市来说,要着力抓好商贸流通行业的改造提升,继续抓好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发展层次;要着力抓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抓好影视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市被授予省旅游经济强市的契机和影视实验区的优势,发挥横店、东白山、恐龙文化等旅游资源,不断推动旅游业发展壮大;要着力抓好服务外包、金融服务、中介咨询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加快建成一批现代服务业新亮点。

2、要打造重点区域。服务业是一种高度集聚的经济形态,发展商贸服务业,必须抓好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培育。要依托红椿巷区域旧城改造和江北开发建设,加快发展城区服务业密集区域,着力强化中心城市服务业的龙头引领作用;要以加快中国木雕城、红木家具城、国际建材城的培育发展和国际汽配城、国际缝配机械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白云商贸园区特色专业市场群的建设;要以3个省级中心镇为重点,着力增强城镇服务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真正形成"一主、三副、多结点"的网点布局。

3、要狠抓重点项目。服务业要发展,项目是关键。要借鉴工业发展理念,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木雕竹编博览会、博士大会等各种节庆纪念活动,主动寻求与外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合资合作,吸引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来我市投资;要抓好卢宅、东白山、"中国龙"等我市特色优势项目的包装,加强宣传,做好推介,加大服务跟踪、对接力度,积极吸引外来投资者开发。

4、要培育重点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要大力培育壮大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商贸服务业中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竞争力。要全力扶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性企业,着力培育专业型、专卖型、特色型、创新型的中小型企业,形成骨干企业成长梯队,促进我市商贸服务业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四、加强领导,全面改善商贸服务业发展环境

加快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各镇乡街道、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为全力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市"商贸新市"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指导,及时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市商务局作为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抓总"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继续贯彻"三个转变",切实履行好规划、指导、监管、服务等职责,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力加快经济发展、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大局出发,重视、关心和支持商贸服务业工作。各镇乡街道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商贸服务业发展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加以推进。

2、改进服务,创优环境。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很重要的是要营造有利于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市关于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切实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尤其是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商贸服务行业,要与工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并轨,为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要建立商贸服务业信用体系,完善商贸服务业相关法规,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宣传商贸服务业发展先进典型和先进个人,为商贸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3、强化考核,促进落实。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责任的有效手段。要健全商贸服务业考核办法,切实加强对商贸服务业发展、重点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情况的检查督导,通过定性定量的考核,确保责任到位。商务局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并把平时督查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评价标准,促进工作落实,真正营造以工作实效和工作实绩论英雄的氛围。各镇乡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商贸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把发展壮大服务业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放开、放活、放手的方针,坚持“什么缺补什么,什么差改什么,什么乱整什么”的原则,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不断提高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的支撑力、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创业富民的带动力。

二、重点工作

2009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重点工作是“围绕一个目标,狠抓两个建设,加大三个力度,突出四个重点”,不断提升服务业运行质态,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围绕一个目标。紧紧围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中心城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中有升”的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使我市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得到增强,产业地位不断得到提升,赣西服务业新高地的幅射能力初步显现。

(二)狠抓两个建设。一是狠抓服务业专业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新组建的服务业发展办公室队伍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强化队伍的业务学习与培训,积极培育服务业专业人才,加强对服务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引领我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建设,强化职能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素质。二是狠抓服务行业规范建设。结合产业特点,立足整个江西省、“长株潭”乃至全国服务业发展大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的要求,坚持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与*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相结合的原则,编制《*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制订服务业相关领域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划,规范全市服务业发展和管理。

(三)加大三个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有关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市扶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在市场准入、财政扶持、规费减免、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影响大、示范带动性强的规模企业和重点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专门的扶持。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城市配套和产业发展需要,各相关职能单位要本着“什么缺补什么,什么差改什么,什么乱整什么”的原则,认真梳理确定一批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推介招商。重点项目责任单位一定要加大工作力度,组织专门人员专职从事推介招商和项目建设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跟踪督查考核。鼓励非责任单位积极参与服务业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此类单位招商工作不纳入考核范围,但可享受有关奖励政策。三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要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围绕全年目标,定期、不定期进行调度考核。各相关部门要落实好挂点联系企业(项目)制度,随时跟踪、协调服务业规模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统计部门要强化统计网络和制度建设,定期公布服务业发展状况。

(四)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项目。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的带动,实现我市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二是突出重点领域。要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有效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发展物流业,规范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中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改造提升商业餐饮业,拓展文娱体育医疗健康产业上取得新突破。三是突出重点市场。加大*国际五金家居商贸城、中国(南方)农机大市场、城北大型超市等大型市场的招商和建设力度,以大市场带动大流通,以大流通引导大产业。四是突出重点企业,大力扶持服务行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服务业品牌,通过品牌经营吸引周边客户,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覆盖面。

三、工作要求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各级各单位要切实改变只有工业发展后才能发展服务业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举措,是我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撑和新的增长点,要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敢于突破保守思想束缚,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加大财政扶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的力度,该免的免到位,该放的放到底,消除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要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政府扶持地方服务业发展的机遇,精心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三)创新服务,提高效能。各级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最高、最优、最简、最方便的原则,加强管理创新,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快捷服务、贴心服务,提高服务效能。要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诚信环境,打造“诚信*”,切实做到先放开、后完善,先让利、后受益,先发展、后规范。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调动全县上下大力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全县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目标

实现3年内(2009年-2011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的目标。其中,2009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2010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2011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

发展重点

(一)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结合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重点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增强配套功能,打造县城核心商贸圈,提升质量和功能,营造现代经营环境。

(二)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开展农产品、农资和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和各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日用消费品和仓储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鲜活农产品市场建设。到2011年底,全县符合国家标准的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农资“农家店”分别达到180家、110家。

(三)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强客运站、货运站建设,扩大运输服务的能力和范围;鼓励运输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提高运输规模和效益;扩大公路网络覆盖面,提升运输装备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

(四)繁荣发展住宿餐饮和娱乐业。引进发展先进的餐饮宾馆经营模式,规范发展娱乐、健身、洗浴、康复等行业。到2011年底,全县星级宾馆达到1家以上。

(五)加快发展信息、科技服务业。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建设。支持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发展,促进技术、资本、市场、人才有效结合,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加快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人才介绍、职业介绍、职(就)业指导、职业(资格)培训、劳动事务等就业服务机构。加快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整顿规范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秩序。

(七)繁荣发展社区服务业。引导社区发展家政服务、社区卫生、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公共餐饮、清洁卫生和保养维护等行业;搞好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推行标准化服务,培植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规范性社区和物业管理服务企业。

(八)规范发展房地产业、汽车消费市场。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管理,激活住房二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拓展汽车维修、配件供应等行业,规范发展专业汽车交易市场。

(九)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整体水平,积极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教育机构,扶持民办学校发展。

(十)积极发展文化和体育产业。加快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建设,组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文化体育产业团体,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传统文化体育市场,促进文化体育产业与商贸等行业联动发展。

(十一)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发挥政府投资对服务业的引导推动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定期组织银企洽谈会,开展银企合作,提高银行对服务业的信贷比重。探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农村信用贷款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骨干企业发展。

(十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项目策划,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质量,积极引进服务业项目。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社会力量,以资金、资产、房产、设备、技术和劳务等多种形式和办法,投资发展服务业。鼓励一、二产业企业投资发展服务业新兴领域,实现跨行业综合性经营发展。

(十三)加快城区、园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一区四园和小城镇发展规划,搞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各项优惠政策,坚持依法行政,杜绝多头执法、乱执法现象,取消不合理收费,扎实推进“诚信无极”和“平安无极”创建活动。

保障措施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无极县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张春涛担任,副组长由县商务局局长仝保刚、发展改革局局长安小法担任,县统计、教育、财政、人保、建设、交通、文体、卫生、环保、广电、供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管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为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工作机构,办公室主任由县商务局局长仝保刚兼任。县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制定并实行例会、通报、讲评、调度、奖惩等制度,强化对全县服务业发展的统一协调、领导、布局、建设、指导和考核,及时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急办和突出问题,做好项目推进,服务业发展分析和信息报道等工作。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县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迅速研究制定支持全县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及工作思路、工作要点和工作目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找准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面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全县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2014年,商务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以招商引资工作为中心,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以园区为载体,重点开展城市工业、现代农业、汽车配套、建材家居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投资促进工作。以“强化市场监管”和“兴商贸促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服务民生,进一步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积极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是围绕“四个重点”抓招商,发挥“三种优势”促商贸,推动“两项工程”惠民生,积极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招商引资工作方面

重点开展“14520工程”围绕一个核心:以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体制和机制为核心侧重四个重点:一是围绕重点载体抓招商。以园区作为招商引资重点承载平台,充分利用好已整合的土地资源,科学布局,大力吸引项目进园入区,发挥集聚优势,做大经济总量。二是围绕重点产业抓招商。以城市工业、现代农业、汽车配套、建材家居和现代服务业等作招商引资主攻方面和重点领域,筛选优势资本和项目,组织论证,科学建立2014年招商项目库,积极对接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加大资源整合,调优产业结构,调高产品档次,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围绕重点客商抓招商。立足我区优势产业、项目,进一步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和大财团、知名品牌,盯住做好服务、协调,促进项目尽快落户。开展小分队招商,集中力量攻关,促成一批战略型、产业型项目进驻。四是围绕重点地域抓招商。调整思路,以中介机构、驻外招商机构为平台,以长三角、珠三角、台港澳为重点区域,抓住东南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输出的难得机遇,主动出击,积极跟进,不断拓展招商引资新渠道。开展520专题招商活动:一是做好展会招商活动。分别参加3月香港经济贸易洽谈会、5.18廊坊商务节和9.8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组织举办2次专题招商活动。二是扎实推进小团组招商活动。由区级领导带队,各镇、街道及区直部门配合,分赴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小团组招商不少于20次。小团组招商要做到“三定三明确”,即定任务、定人员、定项目;明确出访区域,明确洽谈对象,明确分工和责任。每个团组要采用召开小型座谈会、推荐会、恳谈会、登门拜访、实地考察等方式推介我区重点项目,宣传桥西投资环境和特色产业优势。

(三)商务工作方面

1、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中心,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现代新兴服务业。一是以新型业态改造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连锁店、专卖店,培育消费热点;二是要培育建设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三是大力推进夜经济发展,发挥提升示范带动作用,活跃夜间消费市场。

2、推动“两项工程”惠民生。一是继续推动“大众厨房工程”的实施,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设点数量,提高在外就餐消费水平;二是深入推动“家电下乡”工程实施,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政策宣传,提高服务水平,让惠民工程更加深入人心,惠及群众。

3、加强“三大重点”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成品油市场、酒类市场和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的市场秩序,净化市场消费环境,让老百姓喝上“放心酒”、用上“放心油”。

上一篇:业扩报装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