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4:02:33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贷渠道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2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45-03

一、前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各自观察的角度和强调的因素不同,不同流派对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认识迥异。目前学者按照货币与其他资产之间的不同替代性,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分为两大类: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1988年,伯南克和布林德(Alan S. Blinder)在其“信贷、货币和总需求”(Credit,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一文中,认为在信息不对称下,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放弃了传统的信贷是债券的完全替代品的假定,假定存在三类资产:货币、信贷和债券。将IS 曲线修正为加入信贷市场后的CC(Commodity Credit Curve)曲线,建立了包含信贷市场均衡的CC-LM曲线,利用CC-LM 曲线来分析央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递渠道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术界对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在我国的存在性展开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实证研究,而缺乏较充分的理论研究。本文从信贷渠道理论的基础入手,结合国情,重点从理论分析入手,阐述信贷渠道在我国的存在性。同时,对我国实证性研究进行总结并评述。

二、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的基本假定

信贷渠道的两个基本假定是:(1)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贷款和证券必须是不完全替代的;银行的贷款来源主要是其核心存款,只有这样紧缩性货币政策才能够引起银行贷款的下降,否则银行可以通过诸如发行、出售证券等方式为其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因而抵消或缓解货币紧缩对银行贷款供给的下调压力。(2)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作为企业负债的贷款和其他资金来源必须是不完全替代的。由于企业的异质性,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其外部主要融资来源是银行贷款,企业较难通过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等方式抵消它所能获得的银行贷款的下降,进而由于可获得贷款的下降而引起企业经济活动的紧缩。这样的话,通过信贷渠道,央行的货币政策就会对实体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可见,信贷渠道摈弃了货币观所秉承的“莫迪利安尼-米勒理论”,即假定金融结构不会影响真实产量。所谓的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观点(credit/lending channel/views)可概述为:货币政策信贷可获得性信贷真实经济。

信贷渠道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银行贷款途径和资产负债表途径。银行贷款途径的传导过程可以表述为:MLIY,其中L为银行贷款可供量。资产负债表途径的传导过程可以表述为:Mi Pe,NCF资产状况改善IY,其中NCF代表现金流,L代表银行贷款量。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都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会通过资本市场的限制性进入对银行和企业这两个借款者产生不均衡的冲击。

三、我国银行信贷传递机制存在的可能性进行理论分析

从前文的理论介绍中,我们知道,信贷传递机制得以发挥作用,需要满足2个前提条件。下文将结合这些条件从理论上阐述银行信贷传递机制在我们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检验条件1,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贷款和商业票据必须是不完全替代,一方面银行较难通过有价证券持有额或银行票据发行额的增减来冲销可贷款量的减少。在我国,虽然近几年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的有价证券投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其比重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已经证券化的资产负债结构相比,票证化工具所占比重很小。金融机构在获得资金以后主要用于发放贷款,各项贷款占金融机构所用资金运用的比重占绝对优势。有价证券及投资占资金运用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这样,当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银行很难通过出售证券来满足流动性不足的需要,而且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大,由于有价证券投资的期限较短,这样通过有价证券等投资方式就更加难以替代贷款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对发行不受存款准备金限制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实行严格的审批制,所以,以通过类似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发行股票来吸收资金抵消或缓解信贷资金的减少。因此,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由此发挥作用。况且我国一直通过各种经济、行政的手段和措施,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量和投向进行引导和监督,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些“窗口指导”或“道义劝告”的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银行信贷传递机制的作用。

最后看条件2,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作为企业负债的贷款和其他方式的融资渠道必须是不完全替代的。目前,我国仍是以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格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资料来看,我国企业内部融资占比27.7%,企业债券融资占比10.6%,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融资占比3.4%,而人民币贷款融资占比达到58.3%。如果单纯考虑企业的各项外部融资情况占比,银行贷款占比更高。

虽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以及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满足资金需求。但是我国企业数量庞大,而受制于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上市、发行企业债券采用的严格的核准制,企业进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门槛过高、手续繁杂。例如,我国对于公司发行债券有严格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发行后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最近期末净资产额的40%;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平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有企业1000多万家,但是我国包括A股和B股在内的上市公司总数不足2000家。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的方式并不能解决我国大多数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因而,企业资金来源仍然严重需求于银行贷款,尤其是大量中小型企业。

有众多调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获得银行提供的贷款支持。Cull et al.(2006)通过对中国非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急需发展资金但是却总是受到银行的歧视而无法获得正常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目前,中小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但是,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5.8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仅22.2%,近几年南方众多中、小民营企业由于不能从银行获得资金需求倒闭的事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于很多借款人而言银行信用中介是不可或缺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很明显,在我国,由于银行和企业不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来抵消或缓解银行可贷资金和企业所需资金的减少。可见,在我国银行信贷渠道产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满足的。

四、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在我国实证研究综述

随着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越来越多,这也促使了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大多数实证研究多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协整检验方法、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得出结论。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2005)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向量自回归等方法,对我国1992年第一季度至2004年第二季度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分别建立了由M1、通货膨率、GDP、银行贷款余额和M2、通货膨胀率、GDP、银行贷款余额构成的两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发现从对物价和产出等最终目标的影响来看,贷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M2,M1的影响最不显著。贷款增长比货币增长更能解释经济波动。江群(2008)利用1993-2007年间数据,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贷款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表明虽然随着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商业银行间竞争程度的增加以及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加深导致我国信贷渠道弱化,但是从2006年起,这种态势有所逆转,信贷因素仍然是衡量我国宏观经济冷热程度的重要金融变量。周孟亮、李明贤(2006)以我国1998年以来进入间接货币调控时期的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以1998年1月到2005年8月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相对于货币渠道,信贷对我国实际产出的影响更大,得出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饶品贵、姜国华(2010)认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商业信用可以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他们从企业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互动与货币政策波动之间的关系出发,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期,企业会从供应商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并减少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以此作为替代的融资方式。同时,他们对企业商业信用账龄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期会缩短应收账款账龄的同时延长应付账款账龄。基于商业信用的证据,实证表明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机制在我国是存在的。

五、结论及启示

信贷渠道使得人们在传统货币传导渠道之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证分析中可知,信贷渠道在我国是存在的而且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主要途径。但是受制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对我国信贷传递渠道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需要从微观机制入手,系统研究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的微观影响因素,疏导其传导渠道,消除在传导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限制条件。

参考文献:

[1] Bernanke, B. S. and Blinder, A. S. (1988) “Credit , 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 435-439.

[2] Bernanke, B. S. and Blinder, A. S. (1992) “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82(4) , 901-921.

[3] Bernanke, B. S. and Gertler, M. (1995) “ Inside the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9(4) , 27-48.

[4]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05).

[5] 孔貌.从商业银行微观行为考虑中国的信贷传导渠道——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分析口].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2篇

随着金融危机的延伸,中国中小企业日益困窘。

“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在2009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国际论坛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明确表示。

“鉴于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当中,掌握着70万亿金融资产的100多家大中型银行是绝对主力,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所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各大商业银行身上。他们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运营模式,在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上创新。”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

中小企业需要银行,那么银行是否需要中小企业呢?

对此,深圳发展银行行长肖遂宁的回答是肯定:“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是围绕一个产业链在生存和发展,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在提供加工和服务。于是我们发现这里面有一片对商业银行创造利润和发展机会的蓝海。”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则表示:“服务于中小企业对我们现代银行业在调整自己战略结构、调整自己客户的结构和业务组合的结构,提升自己业务组合的竞争能力方面,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强制执行银监会“服务中小企业政策”的各大商业银行来说,这也许更像一种宽慰。但对于实实在在靠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中小银行来说,此言非虚。

矛盾的数据

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论坛上,在场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行长刚刚总结完他们各自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列出了几组相当令人欣慰的数据,论坛的长三角分会场却有一位中小企业主讲述了自己到银行贷款碰壁的事情。

“我往工商银行跑了三次,但因为没有抵押物,他们不愿意贷款给我。你们这个政策是不是只为政府企业服务?而像我们这样的草根创业者,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从银行得到贷款?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实际更需要得到政策的支持,能不能给我们扶上马送一程?”

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建议说:“先找到一点创业的资金,比如说亲戚朋友,等你们有了资金往来,可以提供给银行作为了解。同时你也积累一点资产,抵押担保都可以做起来,慢慢做大以后,是会发展起来的。”

而在此前,杨凯生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在工商银行有贷款的企业客户中88%是中小企业,工商银行向企业发放的贷款总量中50%投向中小企业。2009年1至5月份工行整个贷款发放中,61%投向了中小企业,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量由2008年年底占比例47.16%提高到目前的49%。

其他三家银行公布的数据分别为:

农业银行行长张云:我们的客户90%都是中小企业,58%是小企业。2009年1至5月底,中小企业贷款增加2400多亿,占全行贷款增加将近50%,已经超过年初决定的增长计划两倍多。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2009年1到5月份,中小企业贷款增长了44%,我们中小企业客户增长了22%,到5月底,我们对中小企业提供的各种授信达到11000亿,中小企业客户总数超过3万户,这当然跟900多万的中小企业相比是一个小数目,但我们走出了重要一步。

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2009年1〜5月份建行投放的贷款中,中小企业达到了12000亿,占信贷余额42%。其中对小型企业贷款达到5000多亿,占总贷款余额的18%。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则总结说:今年第一季度,对中小企业贷款无论是增量,还是存量,都占到贷款总额的53%,对小企业贷款的增长是11%,对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长了17%,大大高于对大型企业和全国贷款的增速。

从这些数据看,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融资的状况是相当乐观的,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达4.58万亿元,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然而从1〜4月份5.17万亿元贷款的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增加8928亿元,仅占17.27%。尤其是2009年4月,在中长期贷款新增374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3.3%的情况下,新增短期贷款反而减少了786亿元。而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正是短期贷款。

而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也公布了一个与四大银行明显不相符的数据:“2008年全国新增小企业贷款只有225亿,比上年只增长了1.4%,而全国贷款增加了14.9%。今年头三个月,全国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

曾经于2009年一季度亲赴江苏、湖南、山东等地调查的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也表示:“就某些地方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小企业的信贷余额比重并没有增加,个别地区反而下降了。”

李子彬说:“此前对于这个数字相关部门一直没有统计,据了解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银监会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了,我们协会专门去银监会要过这个数字,但是他们明确表示不对外公布。”

“这没有丝毫保密的必要,各界都希望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的真实情况。”李子彬对记者强调说。

向“草根银行”学习

大银行天然有“傍大款”的习惯,喜欢大企业、大项目。大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的理由非常充分: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率低。

但在银监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副组长杨家才看来,这些都不是根本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不在于规模大小,而是在于有没有技术。大银行和小银行一样,都可以做好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杨家才一针见血地指出。

恰恰相反,杨家才认为与中小银行相比,大银行反而会具备更多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能力:“五大银行有资源优势:一是人力资源,五大银行有148万从业人员,占整个银行从业人员的55%;二是网点资源,网点遍布城乡,哪里有中小企业,哪里就有五大银行的网点,他们可以提供便捷的服务;三是大银行的机制创新,比如他们在做的信贷工厂有一个信贷评分系统。”

在这方面,一些中小银行如浙江泰隆银行、包头商业银行等已经做出了表率,成为业内公认的“草根银行”。

“我们认为大银行要积极向这些小银行学习,成功的经验银监会应该强制推广。”李子彬说。

1993年成立的泰隆银行董事长王钧表示:“我们的客户中中小企业占98%,主要以小企业和微小企业为主。”接触的虽然是大银行惧怕或忽视的中小企业,泰隆银行的收益却并不差。“目前泰隆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93%以上是保证信用贷款,仅7%为抵押贷款。2008年我们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7%左右。”

“在中小企业主融资服务过程当中,主要因素是信息如何对称。我们泰隆银行40%的客户经理通过面对面和背靠背了解企业的三品三表,做到眼见为实,知根知底。”王钧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

而且他认为,类似泰隆银行这样的做法是完全可以复制的。“在银监局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我们进行跨地区复制,每年有40%的增长率。去年年底我们资产收益率是1.62%,资本收益率33%。这说明是完全可持续可复制的。”

“小企业贷款难不是难在企业,而是难在银行自身,是想不想贷、敢不敢贷、会不会贷的问题。”包商银行行长李镇西直言。

“许多小企业没有抵押物,没有财务报表,没有管理,他们是三没有,我们就是三不要,完全靠自己的分析,完全靠自己的判断得出一个结论,能不能给他贷,能给他贷多少。这几年我发现这样一个成熟的技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这几年在核心技术方面不断提炼。”

依靠这种“技术”,包商银行也很好地控制了风险。“包商银行现在小企业贷款日放量已经在70多万元,每天都这样。但是我们不良率仍然保持在千分之二,最高时候不超过千分之四。”

“这件事情不管在前进道路上有多大困难,但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一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张瑜)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3篇

本文从资产支持证券供给方的角度出发,基于对上市银行财务数据的梳理,分析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在动力,从而解决商业银行要不要做资产证券化的问题。

信贷资产证券化未现井喷

一季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回顾

2015年一季度,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共发行17期,发行规模507.87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发起了14期工商企业贷款证券化和1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共计468.03亿元。信贷支持证券的发行并未出现井喷,而2014年11月银监会公告对资产证券化采取备案制后,市场普遍对2015年的发行有很高的期待。

从发起人构成看,2015年一季度城商行、农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发起的期数较多,汇丰、渣打、华商三家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但是发行规模普遍较小,大多集中在10亿~30亿元之间。国有大行参与度的不足,使得2015年一季度的发行规模相比2014年四季度有明显萎缩。

五大行参与不足的原因

2015年一季度,除工行外,其他大行均未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应存在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产品的发行利差很小,目前优先级证券发行成本仍在5%左右,而大行转出的均为优质信贷资产,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仅在6%左右,考虑到需要支付评级、信托、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费用,在整体只有1%利差的情况下,大行从证券化中很难获利,甚至还会亏钱,而中小银行信贷资产池的加权利率普遍在7%以上,证券化的积极性更高;其次,信贷资产的流转,既可以是存量资产,也可以是增量资产,大行通过理财、资管通道,以及最近很热的产业基金等方式,均能实现新增信贷资产的表外化,各类影子银行的存在,部分替代了标准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第三,一季度央行的定向投放使得大银行的流动性较为宽松,短期内也减少了国有大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获得流动性的需求。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力

商业银行发起信贷资产证券化,有着诸多内在动力:(1)盘活存量资产,释放贷款额度,降低存贷比;(2)缓解资本监管压力,提高资本充足率;(3)加快信贷资产周转速度,提高银行经营绩效;(4)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促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5)调节资产负债久期错配,主动调整资产配置结构;(6)分散银行过度集中的信贷风险。

本文从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供给方的角度出发,基于对上市银行财务数据的梳理,分析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在动力,从而解决商业银行要不要做资产证券化的问题。

基于数据的证券化动力分析

存贷比

存贷比,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占存款负债的比例,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存贷比不得超过75%,为了避免触及政策红线,商业银行需要扩大存款规模,或者控制贷款额度,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信贷资产打包后真实出售给SPV,从而将信贷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降低存贷比,释放贷款额度。

从一季度上市银行数据看,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的存贷比均已超过75%,建设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的存贷比也在70%以上。上市银行一季度末的平均存贷比为70.24%,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着金融脱媒和存款外流的压力,余额宝之类的产品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影响就是一个例子。2014年二季度开始,上市银行的平均存贷比经历了一段快速的上升过程,从2014年二季度末的65.88%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末的70.24%,从季度的环比增速看,除每年一季度存款会有大幅增长外,贷款的增速大多都高于存款增速,因此,商业银行具有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降低存贷比的内在需求,截至201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的存款总额约为79万亿元,存贷比每降低一个百分点(降到70%以下)就对应着近8000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存贷比存废的争论一直以来就未停歇,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宽信用政策需要银行信贷投放的配合。2014年6月和2015年1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分别出台了调整贷款和存款统计口径的通知,银监会的《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将涉农贷款、小微贷款等从存贷比分子中扣除,分母增加大额可转让存单和外资法人银行吸收境外母行一年以上的净存放额,人民银行的《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口径的通知》则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统计口径。这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根据我们测算,调整统计口径后,绝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存贷比均降到70%以下。

如果不考虑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的限制,从资产证券化最发达的美国市场看,并没有单纯的对于贷款和存款比例的规定,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一直在100%以上且不断上升,同期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也是快速增长,其背后的逻辑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金融机构普遍出现加杠杆的过程,而资产证券化能够解决加杠杆过程中的期限不匹配问题,成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本对其风险资产的比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以此监测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证券化将贷款出售,可以减少对资本的消耗,提高资本充足率。

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监管当局出于审慎的原因,暂停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审批,直到2012年才重启试点,但是在《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里,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应持有其发起的每一单资产证券化中不低于全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5%的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由于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权重为1250%,此规定使得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化减少资本占用的效果大打折扣。

2013年12月31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自留比例的文件》,尽管仍要求风险自留比例不得低于单只产品发行规模的5%,但是对于发起机构持有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的比例的规定降低到该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5%,其余风险自留部分可以持有最低档次之外的资产支持证券。这项规定大大降低了发起机构的风险权重,使得通过资产证券化降低资本占用成为可能。

从数据看,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较稳定,2012年以来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一直在12%以上,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也维持在9%以上,整体上压力不大。但是根据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8%的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新规下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0.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5%,从上市银行一季报看,各银行目前都能满足监管规定,但是南京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比较接近10.5%的监管要求,未来还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本压力。因此,商业银行除了通过增发、优先股、混合资本债、次级债等途径提高资本充足率外,也可以考虑信贷资产证券化这种模式盘活存量,释放资本占用。

经营净利率

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在资产规模的粗放式扩张中发展,对资本消耗很大,随着经营成本的上升和行业竞争的加剧,银行业的经营净利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最近三年的季度数据看,尽管由于银行经营的特点会出现季节性的比率波动(四季度会做拨备),但是ROE和ROA的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上市银行的平均ROE由2012年一季度的22.62%下降到2015年一季度的18.02%,平均ROA由2012年一季度的1.37%下降到2015年一季度的1.29%。

依据财务管理中的杜邦公式,商业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存贷息差×资产周转率×杠杆率,其中,存贷息差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激烈的商业竞争逐步收窄,杠杆率由于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监管要求而日益受到限制,因此资产周转率就成为较为可行的提高资本回报率的变量。

除了息差的收窄和新资本管理办法的施行,经济下行周期下不良贷款余额的快速提高也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和风险,上市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比率由2012年一季度的0.93%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的1.33%,其中股份制银行的平均不良率上升更为明显,由2012年一季度的0.58%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的1.22%。

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换成现金和证券,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的证券化也给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两者都能加快信贷资产周转的速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中间业务收入

调整业务结构,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改变对存贷息差收入的依赖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据统计,美国的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在45%以上。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一季度的22.47%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的25.37%,但与国外尚有一定差距和发展空间,还有三家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不足20%。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商业银行可以担任贷款发起人、贷款服务人、托管人、证券投资者等角色,可以为银行带来贷款服务、财务顾问、托管、自持资产支持证券等中间业务收入,推动资产业务从传统的“发放―持有”模式向投行化“发放―分销”交易方式的转变,在有效提升资产运用效率同时,增加非利息收入。

资产负债结构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包括贷款、投资、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和拆放同业款项、买入返售等项目,负债部分包括存款、同业存放和拆入、卖出回购款项、已发行债务证券等,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具有不同的期限和风险收益特征。

从资产端看,上市银行贷款和投资的期限主要集中在3个月以上,3个月以上的贷款占83.18%,3个月以上的投资占90.51%,但是从负债端看,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短期存款占了较大比率,3个月以下的存款占比67.01%。此外,上市银行整体的同业资产期限也要长于同业负债的期限。商业银行用较短期限的负债支撑较长期限的资产,存在一定的期限错配风险和利率风险。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短期利率快速上升,金融机构普遍持有收益较低的长期资产(住房抵押贷款)和成本较高的短期负债,纷纷陷入了财务困境而破产,由此爆发了储贷危机,而资产证券化正是帮助美国金融机构走出储贷危机的重要工具,因此从流动性管理角度看,商业银行同样有内在的动力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

除了调节资产期限,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商业银行主动调整贷款行业投向和大类资产重新配置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特定行业的信贷资产打包出售,可以调节该行业在银行整体贷款投向中的比例,有利于商业银行在总体上把握不同经济环境下银行贷款的行业风险,由所转让的特定行业贷款所释放的信贷额度,可以投放给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或者风险较低行业,达到调节贷款行业配置的目的。

此外,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将证券化后所收回的资金根据实际需要在公司贷款、个人贷款、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投资、同业等方面进行组合配置,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灵活性。

总结

证券化能改善财务指标

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一个商业模式,重点在于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左边的信贷资产出售进行融资。通过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资产端的久期,证券化后,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现金和证券(发起机构自持)取代了原来的贷款,总体资产的风险度降低,相应的资本要求也会降低。同时由于资产销售收入的实现,未分配利润增加了股东权益,权益回报率也会提高。利润表中,信贷资产销售收入的确认使当期的利润得以增加,因此,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财务指标的改善是较为明显的。

未达预期是预期太高

一季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并未出现一些市场人士预期中的井喷之势,508亿的规模确实并无亮点。但是我们认为这符合资产证券化的业务特点和目前的市场状况,首先,去年一年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超过2005年来发行规模总和,一些过去储备的项目得到了释放,一部分新参与者(主要是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在IT系统、业务流程、会计处理、外部合作等方面做了初次尝试,需要在流程理顺后再发起新的项目。信贷资产证券化从项目准备到招标发行通常需要3~5个月时间,去年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大量发行也是从8月开始,到12月出现井喷,这些机构需要时间去准备再度发行产品。其次,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仍在完善之中,如2015年3月央行宣布注册制和上周交易商协会出台关于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的征求意见稿,目前离完全常态化的发行还有一段距离,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择时发行是比较能够理解的。再次,对于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方而言,证券流动性的缺乏,需要更高的流动性溢价,这要和以低成本融资为目的的发起机构进行博弈,投资者的缺乏,尤其是次级投资者的稀少也制约了目前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节奏。

我们对今年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发行仍会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整体放量会在三四季度,规模的快速增长还有待大型国有银行参与进来之后。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部融资;影响因素;银行贷款;企业发债

一、社会融资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方面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深入,金融产品更加丰富,利率类型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一些企业和地方反映资金紧张、融资成本上升较多,社会各界对此也比较关注。因此,客观、全面、动态地看待企业融资问题,刻不容缓。

2014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前三季度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表》,表中显示:浙江省社会融资规模达6207亿元人民币。在全国31个统计的省份中(包括直辖市)排行第五,说明浙江省的融资规模量处于靠前领先地位,为浙江省各机构融资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总环境。其中,人民币贷款占总量的67.10%,企业债券占17.24%,两者相加,共占融资规模总量的84.34%,以此说明浙江省融资金额主要流向人民币贷款与企业发债。

2.货币政策方面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14年8月1日的《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具体数据为10.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146亿元。

表 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

注:加粗数据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的数据

从表中可以得出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与上年同期相比,人民币贷款投放增多。上表显示,2014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4.3%,去年同期为50.0%,相比高出4.3个百分点;二是外币贷款明显低于上年同期。2014年上半年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63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159亿元。据分析,这是内地香港市场人民币汇差明显扩大引起的资金流动所致;三是直接融资活跃,占比有所上升。2014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合计达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635亿元;其中,上半年债市行情整体较好,企业债券融资1.30万亿元,同比多861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四是信托贷款明显收缩,表外融资同比少增。今年来,信托贷款一直延续着弱势增长,据表所示,信托贷款增加460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7764亿元。分析认为,信托一级市场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当局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日趋严格以及考验其资产质量的竞争日渐加剧。

二、浙江省电力公司外部融资现状

截至2013年9月末,国网公司短期借款681.25亿元,长期借款2,080.9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92.76亿元,应付债券3,375.88亿元,计算可得银行借款比重44.33%,应付债券比重:54.18%。根据以上国网公司的融资数据,可以看出隶属于国网的省电力公司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银行借款和发行企业债券两种。

1.债券发行现状

目前浙江省电力公司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银行借款和发行企业债券。2006年5月至2014年8月,公司总共发行债券63期,其中债券类型有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几乎每个月都在发行,而每年4月是公司发债高峰月份。短期融资券属于公司短期融资时所发行的债券,在年末发行量显著加大;中期票据在年初几乎不发行;超短期融资券比短期融资券更为灵活,可以满足企业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瓶颈,所以发行情况视公司财务情况而定,一般年初时,次债券发行量较多。

2.银行贷款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月浙江省电力公司贷款总计约18.5亿元人民币,其他月份贷款总额均远远低于此数。据此得出:每年1月是贷款高峰期。原因在于:年初,新一轮的资金运用开始,因此,需要向银行贷款,以便进行下阶段工作项目的开展。然而,到下半年,公司根据项目开展,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因此贷款次数增多,但是贷款资金总额却相对于1月份来讲,相对较少。

三、外部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1. 债券发行方面

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我国企业债券发展中,除了一些制度性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对企业债券发行有影响。比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这类指标近年来有良好的表现,这将有利于企业发行债券。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得企业债券发行额与股票发行额、银行贷款、国民储蓄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国债发行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625、-0.471、-0.515、0.509、0.065、-0.508。因此,根据相关系数可得,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与股票发行规模、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国债发行都存在负相关。这说明发行企业债券与股票发行规模、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国债发行都存在反向影响,但经济增长与企业发债是正向相关的,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利于企业发行债券。从相关系数中,又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几乎没有影响。

除了上述这六个外在因素以外,还存在一些内在因素,比如:债券发行额、债券面值、债券的期限、债券的偿还方式、票面利率、付息方式、发行价格等因素。

2. 银行借款方面

(1)货币供应量

《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3》(以下简称《年报》)对2014年货币政策进行展望:预期2014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左右,总体货币政策依然稳健实施,总取向不变:总量稳定、结构优化。为保持连续及稳定性的货币政策,需重点强调改革创新、稳中求进,具体表现为:调整机构与结构、促进改革、防范风险和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协同性的调控,统筹计划,稳步增长,积极转型,为创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而努力。同时,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为便利对外投资,应进一步转变外汇管理方式以及监测分析替代行政审批、宏观审慎管理替代微观管制等。年报预期2014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左右,根据目前1-10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百分比确实在13%左右。因此,下阶段广义货币供应量应在120.93万亿元左右(2013年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7.02万亿元)。

(2)贷款基准利率

①贷款基准利率与Shibor的关系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基准利率的建设路径为:利率管制放松的情况下,形成市场基准利率,根据已经形成的市场基准利率,国家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发生转向,转向利率的价格调控方向。此时,央行利率调控的目标逐渐变为市场基准利率,已达到市场基准利率和央行基准利率并轨效果,这便是完全意义上的基准利率。此外,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技术平台计算“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简称Shibor)。

②贷款基准利率与Shibor利率的走势分析

自2008年至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共对一年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了13次调整。因此收集了自2008年至2014年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历史数据及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第二天shibor1Y的数据以便对照分析。如第二天为节假日,shibor1Y为紧跟的第一个工作日数据。可得贷款基准利率与SHIBOR利率的变化走势图如下:

图 贷款基准利率与SHIBOR利率的变化走势

③Shibor利率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首先,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是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首要因素,而Shibor作为同业拆借市场的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存贷差是其最直接的因素。其次,中央银行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上的领导者与监管者,负责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状况来能动的对市场进行调控,其为调控市场而出台的各项货币政策,几乎对市场上的全部变量都会产生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再而,Shibor作为市场上的基准利率,必然会受到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此处仅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为代表进行阐述。

对Shibor利率产生影响并不只有上述这几个因素,基于宏观经济对市场的影响,研究宏观经济变量CPI、PPI、PMI、FDI指标对Shibor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对Shibor1Y与存贷比、M2、存款准备金率、CPI、PPI、PMI、FD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下:Shibor1Y与存贷比、M2、存款准备金率、CPI、PPI、PMI、FDI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5、-0.32、0.67、0.36、0.38、0.70、-0.17。因此可以得出,存贷比、广义货币供应量、FDI与Shibor负相关,而存款准备金率、CPI、PPI、PMI与Shibor正相关。且PMI与Shibor的相关系数与其他硬性因素相比稍高,接近0.70。由此说明,当PMI上涨时,Shibor也相应上涨,反之如此。根据2014年1月至12月PMI数值,可以看出PMI呈下降趋势。因此,Shibor利率在下阶段也呈下降趋势。

(3)银行在办理企业贷款时,考虑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那么综合实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因素:①企业财务状况。若企业收入稳定,固定资产较多,银行充分信任企业的还款能力,那么贷款获批几率也就越大;②企业类型。对于企业从事的经营项目,银行也会放入考察因素之中。电力公司向银行贷款不像中小企业,难度易于中小微企业;③企业信用。无担保贷款业务,信用是关键因素,银行将从四个方面来考虑,即: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财务信用、纳税信用。若企业各方面的信用均满足银行的要求,没有信用污点,那么申请贷款会相对容易; ④企业业主的综合实力。对于企业业主的个人信用记录、个人资产等信息银行均要进行考量;⑤企业融资需求。企业融资资金的数量与企业融资需求息息相关,只有当企业有相应的融资需求,才会企业融资行为。

四、总结

1.企业发债

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与股票发行规模、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国债发行都存在反方向的关系。这说明:当企业股票发行规模、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国债发行规模变大,这将阻碍企业发债,此时就不利于企业发行债券。又说明企业债券发行与股票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方式具有排斥的影响,而经济的增长对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是有利的。由于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特别是企业债券利率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因此通货膨胀率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几乎没有影响。因此,企业发债主要看股票发行规模、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国债发行的规模,当上述规模变大时,不建议企业发行债券。

2.银行贷款

首先,Shibor利率与金融机构存贷比成反比。金融机构存款与贷款的差反映了一定时间内银行同业市场上的资金盈余情况,其差额变大,说明在一定情况下,金融机构能够在同业拆借市场上贷出的资金增多,在市场上对资金的需求及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增加了货币的供给,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就会随之下降。

其次,Shibor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向变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市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对货币需求的压力大,但也向市场上发出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意图的信号,此时作为银行间市场上同业拆借价格的Shibor也会受到这个流动性趋紧信号的影响,从而随之增加。Shibor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长期呈正比的均衡态势的存在,反映出Shibor受央行货币政策影响较大。

最后,Shibor与PMI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根据2014年数据统计,PMI指数呈下降趋势,同时Shibor利率也呈大幅下降趋势,综合上述现象,下阶段是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最佳时机。

参考文献:

[1]张茵.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梁玲珍.影响企业成功发行债券的因素[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9:46.

[3]陈建林.电力消费债券与操作方案设计[D].中南大学,2005.

[4]蒋屏.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5]徐建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基准利率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6]谢志军.拍卖理论及其在中国债券市场上的应用[D].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06.

[7]张华刚.深化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完善21世纪中国资本市场的必然途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高校; 资金; 风险

一、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其原因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国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金融危机通常是由金融领域风险的负面效用累积引起的对正常经济运行的破坏性影响。金融危机多是由系统性金融风险引起的。美国经济学家克罗凯特这样定义系统性金融风险: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异常、剧烈波动,或由于许多经济主体和金融机构负担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趋于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

美国金融危机起因于次级抵押贷款。2001到2004年期间,在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之下,美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贷款机构推出了大批次级抵押贷款,随着房产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美联储连续不断地提息,致使次贷市场上借款者不堪重负,违约率不断上升,同时金融市场上各种高杠杆创新工具不断将次贷风险扩大化并扩散。而随着近年来金融体系国际化的发展,使得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后迅速在各主要经济大国间蔓延,欧洲和亚洲市场也出现了剧烈的动荡。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

1.过于注重收益、忽略风险,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认识程度不足。美国次贷危机表明金融创新所存在着巨大风险。“看上去华尔街的那些科学疯子们又把实验室给炸飞了”。《时代》上的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最新一轮金融产品创新产生的后果。正是由于金融机构运用创新产品时,对收益的估计过分乐观,没有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创新性金融产品的定价,所以导致了贷款规模过度扩张,扩张风险的不断积累,以至金融风险最终爆发。

2.商业银行短视,忽视经济周期性变化导致无法应对危机的产生。当经济处于扩张时期时,企业利润增加,还贷能力较强,此时银行对市场过于乐观,风险意识下降,降低放贷标准,大量的投放低信用级别贷款。一旦经济增长出现减速乃至衰退时,企业利润降低,还贷能力下降,银行的贷款就会出现大量的呆坏账,从而影响银行正常的信贷业务,当这种情形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危机。

二、我国高校的资金来源

(一)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及分类

我国高校资金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1.财政拨款。2.学费性收入。自从1994年实行并轨收费制起,成为学校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已占高校资金来源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3.其他自筹类经费。包括了校办产业收入、外界捐助款、教育基金会收入以及科研收入等。4.银行贷款。这部分资金形成高校负债性资金来源,是高校以自身信用为担保形成的,运用的不适当而过分的借贷,容易造成高校财务危机。

(二)高校利用各类资金的现状

由以上我国高等教育收入性资金构成的历史变化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资金供给具有以下风险特征:

1.以政府财政性投入和学费收入为主体,占资金来源总量的八成左右。这两方面来源风险所在(不确定性)是在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和财政支持力度的变化。在国家不加大对高等学校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又不提高高校收费标准的前提下,高校为保障办学条件的正常开支,就必须努力从其他渠道筹集资金。

2.其他收入性经费来源占比不断加重,已达总需求量的20%左右。

3.大量高校收入不能满足的经费需求,如临时性周转资金需求,长期基本建设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高校银行贷款2005年以前已达1 500―2 000亿元。根据高校贷款需求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将突破5 000亿元。高校贷款规模增长迅猛,银行贷款已成为高校弥补资金不足的经常性手段。银行贷款虽然是现阶段可供高校利用能满足自身经费需求的筹资渠道,但由于其有偿性,银行贷款筹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主要体现在到期还款对本、息的支付上。因而银行贷款也是最容易导致高校信用危机的筹资方式。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高校资金风险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来势凶猛,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投资银行纷纷倒闭、被并购,房地美、房利美、各保险业巨头、商业银行纷纷陷入困境,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潭,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开始向全球化扩散。近两年来,在各经济大国各项积极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全球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但仍然无法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

在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正面冲击,但亦无法独善其身。由表2可以看出,从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到2008年增速的大幅下降,以至2009年增速继续下降。财政收入增长大幅减少,政府投入高校的财政经费亦减少;学费增长也随之大幅下降。

(一)财政收入增量减少明显,导致高等教育拨款增速减缓

金融危机的到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下行趋势。2008年GDP的增速,从一季度的10.6%、二季度的10.1%、三季度的9%,降至四季度的6.8%,减速非常明显。经济决定财政,2009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3 976亿元,比2008年同期减少832亿元,下降了2.4%。在政府财政在其他公共领域支出的压力下,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无疑将受到影响。

首先,在GDP增幅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可供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总量必然减少,同时,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也会受CPI涨幅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缩水。其次,政府在安排年度预算时很难增加高等教育经费,各省在2009年度高校预算中政府拨款大多维持了2008年的水平而没有增加,有些地方还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在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未完成的情况下,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政府会缩减高等教育经费预算。如江苏省在2009年压减5%高校经费预算,各高校被压减了几十万至几百万不等的预算经费。

(二)就业机会减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学费性收入的减少,欠费率大幅上升

金融危机期间,导致社会成员的就业机会减少。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指出,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形势变化使未来就业面临三个挑战: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三是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增长下行,对新增就业产生挤压。而大量就业机会的减少不可避免影响到家庭收入的增长。有关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56.43%的家庭收入减少约两成,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将更为直接和严重,此时通过提高学费来满足高校资金需求显然不合时宜。

(三)企业投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导致科研以及社会捐赠等自筹经费下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GDP增速由2007年的14.2%下降为2009年的9.1%。表现在微观领域,企业投资需求减少,利润率大幅下降,尤其是出口贸易企业表现尤为明显。而企业为了保证生存,必然努力地开源节流,在努力增加各种收入的同时削减各类非必要性开支。如减少与科研院所的各类非应用性的研发投入,减少针对高等院校人才储备进行的奖助学金的捐赠,减少与高等院校合作进行的高技术孵化性投资。企业这些资金投入的减少必然影响到高校在鼓励教学、深化科研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导致高校资金供求矛盾的加大。

(四)高校更加依赖银行贷款

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由于高校自我收入性资金供给的紧张,高校为了平衡自身资金需求,必然将目光转向负债性资金。而由于我国公办高校是由政府信用作担保的,同时高校以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类资产进行抵押,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乐于向高校投放大量的信贷资金。这就造成了一方面高校由于在扩招背景下,自身跨越式发展对资金的极度渴求,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收入性资金的筹集能力不断下降;另一方面,银行信贷体系乐意于为高校提供短期或长期的各种性质的贷款。这就导致高校在缺乏信用约束的情况下,具有盲目扩大借贷规模的冲动。

2005年以前,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1 500~2 000亿元,有学者研究表明,2006年底高校贷款规模达4 500

~5 000亿元,而“十一五”期间高校贷款需求在1 456亿元。而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总经费只有4 346亿元,贷款规模已超出经费总量,很多高校已经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化解贷款风险。

四、当前形势下如何化解高校资金风险

(一)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借鉴其他国家应对高校资金风险的做法

在金融危机中,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学费上涨,合理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改善高校入学机会,也成为欧美等国政府面临的突出问题。

1.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缓解严峻的高等教育财政紧缺状况,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为高等教育注入了大量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因金融危机造成的财政鸿沟。如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ARRA),授权向教育部门投资总额近1 000亿美元的教育经费,分别向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资助及提高奖学金标准。2009年度报告显示,ARRA法案实施后,填补了各州绝大部分高等教育财政赤字。

2.加大对学生的扶持、资助,鼓励学生就学深造

国际金融危机间接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使大学生背负更沉重的学费贷款,不得不延长在学期间的打工时间以维持学业。英国政府一方面为高校提供办学经费,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学费贷款与补助,以使教育经费能够惠及每一个人。

3.完善改进高校财务管理

金融危机直接冲击高校的财务制度,不完善的财务制度潜藏着高校财务危机。英国各大学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捐款资金的投资和监管策略,积极寻求多渠道的教育经费来源,同时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以提高效率和节省经费。

(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化解我国高校资金风险

在当前时期,从我国高校资金来源的性质可以看出,影响我国高校资金风险,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外在因素是高校不可控的由于系统性风险引起,要防范这部分风险只能从我国高校的经营环境入手,而内部因素是高校可控的非系统性风险所引起的,是要靠高校自身内控及管理来实现。

1.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2008年11月出台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增长方案中,涉及教育、卫生合计400亿元,仅占1%,直接涉及到高等教育领域就更少了。同时,金融危机也使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面临严重危机。因此,为缓解金融危机冲击,在实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达40%入学率目标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过程中,政府肩负着责无旁贷的资金投入使命,应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2.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和高校接纳能力

政府在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简化学生贷款程序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完善高校学费政策;在加大高校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扩大各级各类高校的招生规模,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与高层次大学之间的衔接和整合。同时,关注弱势群体,重点发展一批面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民族高等院校,以满足因金融危机诱发的少数民族求学热潮之需。

3.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规范就业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对残疾青年和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等,制定适度的就业保护或倾斜政策,同时积极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设新的就业岗位,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4.拓宽高校融资渠道,多种举措努力降低高校贷款压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走多元化办学之路。国家可以采用政府贴息方式,缓解高校贷款高额付息压力;完善规范商业银行发放高校贷款程序流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确保高校的各项资金安全运行。

5.高校自身强化风险意识,构建高校风险预警系统,提前预测风险

高校应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观念,加强自身的资金管理,可以在现有管理和核算基础上,设立一些科学化的风险指标,通过分析和评价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对可能面临的危机进行提前预警。对各项指标超过了警戒线,及时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有效地化解风险,为学校健康持续运营提供保证。

总之,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受这次金融危机影响不大,逐渐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然而,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是深远的,其后续影响依然存在。我们应当深刻反思,仔细评估金融危机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真实性而非预测性的影响,分析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调整和规划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资金上保证我国高校持续、稳定、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来卓,查道林.从次级信贷危机看我国高校贷款的金融风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65-67.

[2] 孙继辉.对金融危机形势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4):40-41.

[3] 刘礼明.金融危机对高校财务的负效应探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1):116-119.

[4] 冯蕾.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N].光明日报,2008-11-05.

[5]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教育蓝皮书》暨教育改革研讨会 [EB/OL].http://www.省略/

zhibo/2007-03/01/content_87851

61.htm,2008-11-7.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6篇

十年以来,韩国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国际外汇储备。普遍认为更多的国际外汇储备能够更好的减轻或者防止当前国际市场的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冲击。然而即使拥有较为丰厚的外汇储备,韩国经济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还是遭受了相当大的冲击。最近的研究表明,拥有更多短期外债的国家更容易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韩国就是这些国家中的一个,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韩国经济的表现很差,其金融市场变得非常不稳定。从此角度出发,本论文论述了韩国当前的外债情况以及全球金融危机下,短期外债对国际外汇市场的影响。最后,通过韩国的外债管理总结经验,并在新兴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的实践中得以运用。

二、韩国外债概述

1.韩国外债规模。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略微有所下降以外,韩国的外债一直在持续增长。截至2009年底,外债总额为4019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为1500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37.3%。短期外债大多数为银行欠的债务,这其中包括国内银行和国外银行分行。如表1所示,银行的短期外债为1152亿美元,占短期外债总额的76.8%。银行占短期外债的比例大大高于2006~2007年期间的记录值约85%。值得注意的是外国银行分行的短期外债比例超过了2006年国内银行的短期外债比例,近来一直在增长。图1表明了按部门和按类型分类的外债组成。银行是最大的债务人,然后是一般政府和货币管理局,而债券和贷款是外债的主要形式。最近,外国人对财政长期债券和货币稳定债券的投资的增长使得由一般政府和货币管理局发行的债券的比例上升。

2.外债统计数据编制。外债统计数据是由韩国中央银行进行搜集,源于在编制国际投资头寸状况的过程中得到的数据。数据搜集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金融机构通过外汇信息系统(FEIS)录入的每日数据;另一种是大约20000家非金融公司的对外资产和外债状况的年度调查。此外,还有从船舶公司等处搜集的补充数据。利用这些数据,韩国中央银行编制季度初步统计数据和年度最终统计数据。初步统计数据是将季度交易数据的外汇流入和流出额与上一年末的统计数据相加进行编制的,确定最终统计数据利用了非金融机构的年度调查的结果。

3.外债管理。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受外部因素影响,韩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很快,并导致对于外国公司以及银行的贷款管理逐渐放松。《外汇事宜法案》对国外贷款作出了规定:非银行机构贷款3000万美元以下的应上报指定的外汇银行,贷款超过3000万美元的应上报金融战略部;外国外汇银行贷款超过5000万美元的应上报金融战略部。韩国外汇管理的重点一直是银行外汇储备的稳固,因为银行不仅拥有大量的短期债务同时也是当前货币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下金融市场动荡的源头。为稳固金融单位的外汇储备所出台的管理措施包括: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对期限错配缺口的管制;对于中期以及长期外汇贷款投资渠道的管理;对于纯开放外汇成交量的限制等。

三、韩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经验

1.外债指标恶化。在外贸部门受最近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国家中,韩国为其中之一。图3表明了韩国韩元的汇率及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汇率的动向。在图表中,为了与2009年的货币贬值程度进行比较,对每种货币都规范为以100为单位的2008年1月3日的汇率。该图表清晰地表明了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相比,韩国韩元的价格突然大幅降低。攀升的汇率不是表明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韩国外汇市场特征的唯一现象。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后,由韩国政府发行的外汇稳定债券对美国财政长期债券的利差也急剧上升到751bp。这大大高于1997年货币危机时所记录的利差水平。

尽管韩国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五位,但为什么韩国在全球危机期间还是遭受如此重创?从大量的短期外债可找到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原因。为了证实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外债的作用,图4显示了自1997年以来韩国外债的动向。韩国的总外债额在1997年货币危机之前为1774亿美元,到2001年第四个季度缓慢地降至1287亿美元。短期外债的下降是该期间总外债额下降的主要原因。1997年第三个季度末的短期外债额为805亿美元,但它在1998年的第四个季度却急剧的下降至396亿美元,这是因为国内金融机构发现到期的短期外债几乎不可能拿到展期。由于韩国的经济从1997年的货币危机中复苏,韩国总外债和短期外债从2001年开始再次增长。这个图表表明外债积累的速度于2006年加快。2005年底的总外债额为1879亿美元,到2008年第三个季度,当时雷曼兄弟破产倒闭,总外债额上涨了两番多,达到4255亿美元。短期外债甚至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大约翻了三番,从2005年底的659亿美元至2008年第三个季度涨到1896亿美元。由于总外债和短期外债开始高速增长,韩国外债指标从2006年起迅速恶化。图5显示了三种外债指标的动向:外债与GDP的比值、短期外债与总外债的比值和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值。

这些外债指标经常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所采用来评估国家清偿其外债的能力。总债务与GDP的比值于2006年急剧上涨,2008年第三个季度为175%。即使2008年第三个季度之后,由于国内金融机构发现其外债难以展期以致于外债总额下降,但债务与GDP的比值还是继续上升,在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209%,这是因为自大萧条以来发生了最糟糕的经济衰退致使GDP下降。短期外债与总外债的比值从2005年开始持续增长,在2008年的第三个季度达到45%。这个数字与1997年第一季度的短期债务比值48%相当。最需注意的走势指标是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率。该比率在2005年后也稳步上升,由于国内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的短期外债快速积累,因而该比率在2008年的第三个季度达到79%。但是,与1997年金融危机时相比,由于高水平的外汇储备,该项指标还是显示出了较好的外债清偿能力,而该指标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时达到了312%。短期外债的快速积累和随之导致的债务指标恶化,引起了外国记者和投资者对韩国面临另一次货币危机可能性的怀疑。如2009年3月1日的《金融时报》Lex专栏说道:“在剩余期限基础上的短期外债,包括长期债务的即期部分,2008年底仍为1940亿美元。与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比,韩国被视为亚洲偿付能力不足的国家之一。”此外,2009年2月28日版《经济学家》将韩国列为继南非、波兰、匈牙利之后全面风险第四位,提及汇丰银行预测年底前韩国的短期债务将超过其萎缩的储备。这意味着韩国被预估为比墨西哥及其它新兴市场经济体更具遭受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关于韩国支付外债利息能力的负面观点使得外国投资者及银行撤回在韩投资。除了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紧缩,这些负面看法加剧了韩国的资本外流。资本外流发生在包括股票、债券及银行贷款的各类资本中。

2.短期外债大幅增加的背后因素。为了准备措施防止未来货币危机的复发,关键是调查研究韩国短期外债增加如此迅速如此多的原因。银行业的短期外债额2001年底为513亿美元,但在2008年第三季度增加到1597亿美元。因此,同期银行业整体短期外债所占份额从77.8%上升到84.2%。金融机构短期外债迅速积累,此现象与1997年货币危机发生前完全相同。然而,此次短期外债大幅增加的原因却有很大的不同。1997货币危机前,银行业的短期外债积累是提供企业外币融资。长期借贷不提供企业长期外币借贷融资,取而代之使用较之长期借贷利率更低的短期借贷。显然,使用短期外币借款的长期外币贷款融资致使国内银行及金融机构面临期限错配的风险。由于国内银行发现很难将其短期对外债务转期,韩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向其提供外汇以防止破产,最终耗尽官方外汇储备。相反,2005年之后的银行业的短期外债增加另有缘由:远期外汇交易。此时,远期出售外汇需求激增,因出口企业和对外基金投资者要对冲其外汇头寸。为应对出售远期外汇需求飙升,银行被迫购买远期外汇进而面临外汇风险。为了对冲其自身外汇风险,银行借入美元并在即期外汇市场转换成韩元,继而注资MSB和KTB。

此种运作并无异常,这是银行对冲其外汇风险未平仓合约净额的惯常方式。然而问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在此时抛售美元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包括造船业在内的韩国整体出口大幅增加。在造船业中,包括承包、建造、运送船舶的出口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造船公司的的盈利受到外汇利率意外变化的很大影响。由于韩元已很长时间处于升值趋势,一旦签订出口合同,出口商和造船公司都有对冲其外汇风险的倾向。随着造船合同金额从2005年的28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486亿美元直至2007年的973亿美元,远期外汇销售额也大幅增长。除了出口的激增,2007年和2008年海外投资金额的增加也导致了出售远期外汇需求的增长。韩元升值,对外证券投资资金蒙受损失,这些资金都倾向完全套期保值仓位。2007年6月1日,海外投资资金收益临时免税生效,导致这些资金的更高需求及为保值外汇风险出售远期美元的更高需求。如表2所示:表2国内企业远期交易净额及投资基金(单位:十亿,美元)来源:韩国中央银行。韩国政府同时注意到银行业短期外债的迅速增长,但鉴于以下原因断定此不足担忧。

首先,短期外债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商及对外投资资金的避险需求。因此,大部分的短期外债有不假时日便可赚取美元的基础交易的支撑。其次,银行业大部分的短期外债增长是由于国外银行分行的对外借款,因为这些很大程度涉及远期外汇交易。虽然国外银行分行的外债被认为是韩国的外债,事实上这并非韩国的负债,因为在韩国境内的国外银行分行的借款最终将由外资银行兑现。然而,现实是国外投资者和刊物没有调查具体细节,仅仅关注韩国短期外债的绝对数额。韩国在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经历告诫我们:银行业外债总额尤其是短期外债数额的管理应成为维持外汇市场稳定措施的重要部分。

四、结论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合理产权结构;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银行不良资产理论概述介绍

不良资产是银行不能按时、足额进地行资产重组。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银行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呆账状态而面临风险的部分贷款。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贷款。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主要指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及其利息。银行不能按时足额得到利息收入和收回本金的资产。非良好经营状态的银行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资产,即银行不能及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包括:逾期未能收回的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1.从体制方面看。商业银行应该是资金配置的主体,政府只能应只限于宏观调控。然而现实情况是,政府作为资金分配的主体和中心并未淡化,不仅从宏观高层垄断, 而且还是微观经营的指令者, 甚至是操作者。企业需要贷款时, 首先找的不是银行信贷员,而是政府官员, 银行只不过是资金配置的客体, 银行资金的投向仍然不是根据价值规律和经营原则来决定, 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左右。

3.从企业方面看。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企业通过各种关系向银行借款, 投资后缺少资金又迫使银行继续贷款, 若银行不再增加贷款,新项目无法投产,将造成以前的贷款收不回,因此,银行也只好被迫增加贷款,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造成不良贷款不断增加。另外, 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低下, 大多数亏损严重, 无力偿还贷款。

4.从银行方面看。银行自身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许多商业银行仍然沿用了过多的行政管理手段, 加上风险与利益机制不对称, 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 对资产损失的考核手段与承担责任不明确, 使银行缺乏风险的责任感和压力感, 更缺少预防信贷资产损失的有效手段。

5.从法律法规方面看。法律法规不健全, 缺乏应有的约束机制。企业财务纪律松弛, 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领导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还贷意识。虽然金融机构的诉讼案件胜诉率很高,但执行率却微乎其微。贷款诉讼难以奏效,全社会法律观念淡薄, 执法力度不够、地方政府保护, 造成法院执行难。而且破产法的法律框架、执法以及程序框架不健全、不完善。特别是按现行破产案例的债务清偿顺序, 银行债权作为一般债权, 银行贷款没有优先受偿的优惠, 这更增加了银行贷款损失的可能性。

6.从社会信用观念看。信用观念扭曲。由于企业拖欠货款和银行到期贷款的现象已经存在多年,且大多数拖欠者的利益不但没有因此受到损害, 有的还得到了好处,天长日久就使人们的信用观念淡化、扭曲, 甚至是非颠倒,认为遵守信用是笨蛋,不会算计;不遵守信用才算有能耐、会算计。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从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剥离了四大商业银行近万亿元不良资产,自2002 年以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2003年比2002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分别下降1750亿元和5.7%,2004年比2003年分别下降3946 亿元和4.5%。据中国银监会2005年三季度末贷款五级分类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9月末,我国境内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下降5501.8亿元和4.28%。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持续看好,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呈现“双降”。其中,由于工商银行于2007年处置了7000多亿的不良资产,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分别下降5575.6 亿元和5.45%。与此同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下降了0.45%、1.95%、0.96%。但在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总体“双降”的情况下,除四大商业银行外,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了上升的势头。根据各家股份制银行披露的2005年第三季度报表和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 年9 月末,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00.3 亿元和3.5 亿元。我国各商业银行多年来在不良资产处理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收益显著,2007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额高达11149.5亿元,2008减为4208.2亿,2009减为3627.3亿元,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为3400亿元,不良资产率为1.59%。

四、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解决措施

1.剥离体制原因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国家对银行和企业的体制性欠账应拿出一块体制性资源作补偿,把贷款改为投资,就是把企业无法归还银行的贷款转为对企业的投资,主要是指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及社会稳定的大型企业拖欠的贷款。

2.专业银行实行公司化。专业银行公司化,旨在建立产权明晰,责权分明 ,不受政府行政干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坚持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原则,建立从体制到功能都符合商业原则的国有商业银行。

3.构建国有企业集团,推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企业集团是适应现代生产力规模经济要求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成规模,成本最低,效益最好,它不仅通过联合聚集起庞大的生产力,产生单个企业难以实现的组合效应,迅速满足现代规模经济的要求,同时它的组织方式又充分体现出商品经济灵活经营的要求。具备快速的高级发展形态,企业集团比其他任何组织形式发展都快,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都要大。

4.强化银行信贷管理。信贷资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在于每一笔贷款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强化信贷管理必须实行贷款管理责任制。一是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建立行长负责制度、审贷分离制度、分级审批制度、离职审计制度,以此来减少经营风险。二是纠正重贷轻管现象,实现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新的不良信贷资产发生。

5.依法治贷。首先,从法律上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自和合法权益,杜绝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其次,要支持银行依法催收贷款本息,在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对借企业改制之机逃避债务或有钱不还、暗地拍卖抵押物品等侵蚀银行资产的行为进行,以维护银行的正当权益。

总结:要彻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必须彻底根除产生不良贷款的土壤。而我国不良贷款的形成是有体制基础的,彻底铲除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 需要推行一系列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以及加强市场监控和市场约束机制为中心的改革, 关键是要建立起一系列新的机制: 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 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 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以及结构的合理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卫淑霞,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及其化解的有效途径[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安启雷.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制度选择[J] 金融研究,2000,(10)

[3]卫淑霞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及其化解的有效途径[J].中北大学学报.2007

[4]吴蓬生.不良债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模式;格兰杰因果检验

作者简介:程肖芬(1963-),女,山西太原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科研处教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F8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149-04

收稿日期:2009-03一16

一、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赁币经济学理论新范式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起源于Roosa(1951)。提出的信用可得说(Credit availability doctrine)。20世纪7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信贷配给说提供新的理论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信用传导理论的发展;同时,大量实证研究(stiglitz etal,1981;Bernanke et a1,1995)也对该理论发展超到推波助澜的作用。Bernankc和Gertler(1995)总结了信用传导的两个主要途径:银行贷款渠道(Banking lending channel)和资产负债表渠道(Balance sheet channel)。

(一)银行贷款渠道

20世纪50年代,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因为通货膨胀开始反思凯恩斯的赤字政策,同时重新探讨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Roosa等(1951)从资金需求者可获得的信用可能性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提出信用可得性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不仅要考察利率对储蓄行为和借款人的影响,还要分析利率对贷款人的影响。但当时有部分经济学家对依赖于信贷配给说的信用可得性理论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信贷配给行为与银行利润最大化动机是相悖的。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为信贷配给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信贷配给行为不仅不与银行利润最大化动机矛盾,而且与之相一致。Stiglitz和Weiss(1981)证明信贷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在一定的价格(利率)水平上信贷市场不能出清,出现信贷配给。Williamson(1986)证明即使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如果贷款人监控借款人发生监督成本,那么“免费搭车”现象会导致监督乃至借贷难以进行,信贷配给现象也会发生。

(二)资产负债表渠道

资产负债表渠道又称净财富额渠道(Net wealthchannel),它从不同货币政策态势对特定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或由净资产决定的金融地位的影响角度解释信用在传导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谢富胜等,2002)。其理论基础可以看成:借款人面临的外部融资溢价取决于其内部财务状况,资产净值越高,外部融资溢价就越低,因此借款人资产负债表质量的波动就会影响其投资和支出决策。借贷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银行等贷款人带来风险,因此银行授信采取抵押和担保的方式,以借款人的资产净值为基准。Bernanke和Gentler(1995)认为,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市场的均衡投资水平正向取决于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即取决于借款人净值与其负债之比(借款人净值指企业流动性资产与可售抵押品之和)。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改善,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既可直接为项目融资,又可作为抵押品得到外部资金。因此,会减轻外部投资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降低外部融资成本(即外部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面向借款人索要的补偿包括贷款人评估及监督借款人的预期成本、借款人行为扭曲成本)。

(三)信用传导CC-LM模型分析

传统的Is―LM模型对银行的资产(债券、贷款)和负债(存款货币)的重视度是不同的,货币被包含在LM曲线之中,而债券、贷款被排除在瓦尔拉斯定律之外。Bemanke等建立的CC-LM模型。(图1)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进行分析,试图让银行资产和负债在模型中都发挥作用(闻超群,2006)。CC―LM模型中的cc曲线是指商品(Commodities)和信用(credit)曲线,即描述产品市场(商品)和贷款利率(信用)的-一条曲线。cc LM模型涉及三个市场(商品市场、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和两种利率(债券利率和贷款利率)。

在CC―LM模型中,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可以理解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影响银行准备金,银行准备金变动具有双重效果,既影响LM曲线,又影响CC曲线。从图上看,假设初始状态LM曲线和cc曲线相交,得到的利率是i,如果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政策,货币供给减少,一方面是LM曲线左移至LM’,导致利率从i升高至i’,产出从Y下降到Y’;另一方面,由于银行贷款供给随之减少,CC曲线也相应左移(从CC到CC’),利率从i’下降到i”,产出进一步降低,从Y’下降到Y”。可以看出,利率从i上升至i’,然后又下降为i”,i”

(四)信用传导理论发展意义

信用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已是毋庸置疑,学术界的最大争议在于货币政策能否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供给以及信用传导渠道的重要性。但是从简单的货币信用关系到银行贷款渠道再到资产负债表渠道,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理论界对金融因素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反思和争鸣。从关注信贷总量、研究信用可得性理论来探讨货币政策有效性开始,到以信息经济学理论重新审视微观主体的资产组合和资本结构选择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货币理论开始与公司金融理论相融合。Stiglitz等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货币经济学理论范式(索彦峰,2007)。其理论研究对象和方法表现出了三种转变:一是由单一银行信贷变量到包含各种形式、来源的信用总量的转变;二是由静态的信用变量到银行和企业动态的资产组合行为调整的转变;三是由单向的银行信贷变化到双向银企交易关系的转变。上述转变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于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的不同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相应差异。

二、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分析:银行信贷成为信用传导现行模式的关键

从理论上讲,不同经济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是否中性持有不一样的观点,但各国往往采取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货币政策至少短期影响经济得到大多数人认可。以下分析信用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发展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是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被正式确立为我国中央银行开始的。以1998年转变宏观调控方式为标准,可以把1984年开始至今的时间

划分为两个阶段:1984年~1998年和1998年至今。

1984年~1998年这一阶段,中央银行通过对贷款规模的控制来实施政策意图,实现政策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批准的综合信贷计划,分别核定各专业银行和各地区贷款增加额的最高限,各专业银行和各地区按照限额发放贷款。这段时间的信用传导途径可以表示为:中央银行―贷款规模―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贷款配给―企业―政策目标。从理论上讲,人行只要控制住贷款规模,就能够控制企业,进而控制资金流向,实现政策目标。王振山和王志强(2000)的实证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信用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从效果分析,这一时期财政政策作用有限,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信用传导途径由央行直接调控,信用传导效率很高。

1998年,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发生较大转变,由直接调控方式转向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间接调控方式,取消了贷款规模限额管理,对商业银行实行全面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等等。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内部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加强,追求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最佳组合。这一方面为中央银行实施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削弱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力。从实际分析,央行从1998年起出台的一系列增加货币供给、扩大信贷规模和内需的货币政策,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可知1998年以后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减弱了。

我国正在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健全,非货币金融资产与货币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体系各行为主体和运行环节之间还未有效衔接成为联动体,因此货币传导渠道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也被我国许多学者的实证分析所证明(楚尔鸣,2006、2007;魏永芬等,2002;董亮等,2008)。信用传导在宏观调控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减弱了有效性,但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以下从信用传导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来分析我国信用传导渠道。

(二)银行信贷是我国信用传导渠道的关键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发挥作用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不可替代性,即借款人不能找到完全替代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供给具有可控性,即中央银行町以通过准备金操作影响贷款的供给。与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不同,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处现状恰好满足上述前提条件,这为非信用传导渠道因缺乏市场机制和微观基础而发挥作用受限的发展中国家找到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原理。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环节是央行政策工具变量――商业银行信贷供给――企业和公众,因此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有效要求央行、商业银行以及公众和企业三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组成一个综合体。在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甚至包括许多发达国家中,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都大于直接融资,金融机构都是全社会的信用中心,而银行又是金融机构中经营信贷业务的主体,信贷业务对各国的经济都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因此银行信贷在各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而言,尽管证券业和保险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速,但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居于主体地位,银行信贷仍占全社会筹资绝对大的比重。在我国信用传导渠道中,银行信贷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信用传导渠道的原动力。它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控制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商业银行是信用传导渠道的支点,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的直接接受者。它通过信贷供给量的改变传递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即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进而影响企业和公众的行为。企业和社会公众则是信用传导渠道的着力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最终传导到企业和居民手中,改变实体经济的投资行为,才能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目前以间接金融为主的格局下,我国银行金融中介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在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途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承担着向企业和居民供应货币的主渠道作用,是连接央行和实体经济的媒介。银行信贷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现行模式的关键。

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检验

1998年转变宏观调控方式后,我国政策传导方式从单一的信贷传导为主的直接调控方式逐步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间接调控方式过渡,而现阶段则是货币传导和信用传导渠道并存。以下通过ADF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GDP、M2和CR分别代表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余额。我国M1、M2以及一年期实际银行存款利率r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且M2相对于M1的可控性较强,本文以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的代表变量。银行贷款在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银行贷款余额CR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的代表变量。最终目标选择GDP,作为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代表变量。通过计算M2和GDP、CR和GDP的关系来考察我国货币政策货币渠道、信用渠道的有效性。

(二)样本数据说明

样本区问为1998年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来源为财汇金融分析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统计局网站。为消除季节性影响,针对季节性较强的样本数据采用x―ll法’消除;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样本数据通过消费物价指数调整后得到实际值;为消除异方差等影响,作对数处理。

(三)计量分析

1,ADF检验

平稳的时序数据可以进行传统的回归方法进行估计和检验,但是如果时序数据非平稳,则会产生伪回归现象。本文首先采用ADF检验方法对GDP、M2和CR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平稳性。使用的分析软件是Eviews5,O,采用AIC准则确定时间序列模型的滞后项。

检验结果表明,变量GDP、M2和CR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接受原假设,而一阶差分拒绝原假设,所以均为I(1)的单位根过程,应采用处理非平稳变量的方法来分析。

2,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变量GDP、M2和CR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构成平稳时序,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协整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则这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GDP、M2和CR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GDP和M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存在协整关系,GDP和C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共同作用于经济。GDP、M2和C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协整方程,即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

上述检验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都发挥作用,但是协整检验只说明GDP、M2和CR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没有指明这种关系的方向。下面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变量影响方向。

检验结果表明,M2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货币供应量是影响我国GDP变动的原因;CR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说明银行贷款是影响我国GDP变动的原因;其余则不明显。所以可以得到结论,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M2和CR对GDP增长具有解释能力。

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现状结果表明,货币传导和信用传导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并存,从长期来看,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

四、小结

信用传导理论证明了金融中介机构在货币传导中的重要性,首次突出强调了银行信贷供给而不仅仅是传统的货币供给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性,这为本国非信用传导渠道因缺乏市场机制和微观基础而发挥作用受限的发展中国家找到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原理。在市场体系和金融体制比较健全的发达国家,信用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和作用存在争论,但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资本市场不完善,浮动汇率机制不健全以及相关条件的欠缺,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和汇率传导渠道因为缺乏市场机制和微观基础而发挥作用受限。而现阶段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比重较大,银行信贷是我国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供给数量和结构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信用传导机制尤其是银行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售后租回 融资租赁 银行贷款

0 引言

通俗来讲,售后租回是企业将其资产出售后,又将该资产租回的一种特殊租赁业务,其实质在于资金的融通。在不改变标的资产占有和使用的前提下,企业出售资产获取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而融通的资金在资产后续的租赁期间,通过分次支付租金的形式分期进行偿还。可以看出,采取售后租回形式进行资金的融通,避免了通过银行贷款的繁琐申请审批程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也正是抓住了售后租回融资便捷的特点,充分解决了自身的融资难题,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在对售后租回的处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规范的“简化处理”。

1 业务举例

1.1 案例企业的售后租回业务

A企业是一家生产企业,2011年12月,因急需资金与B租赁公司签订了《所有权转让合同》和《售后租回合同》。

该售后回购业务相关的合同约定如下:

①标的资产为生产设备一套,账面价值10,240,000元,协议约定的租金总额为10,000,000元。

②B企业于合同成立日起5日内支付6,000,000元,并在1个月内支付剩余4,000,000元。

③该资产的留购价款为100元。

④租金分13期支付(一个季度支付一次),方式为不等额本金法。

⑤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4%(三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76%+基准利率0.64%)。

⑥概算的租赁总额为11,027,429.33元;各期租金情况如表1所示。

⑦允许企业提前还款。

此外,租赁开始日该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15年,期满无残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1.2 案例企业对售后租回业务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第一笔出售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6,000,000

贷:长期应付款——B公司6,000,000

②收到第二笔出售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4,000,000

贷:长期应付款——B公司4,000,000

③支付第一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B公司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④支付第二期租金:

借:财务费用175,061.25(实际利率6.56%+0.64%,天数92天)

贷:银行存款175,061.25

各期租金利息按照实际利率+基准利率计算,计息天数按照该季度实际天数计算,其余各期分录。

⑤留购设备并支付最后一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B公司6,000,000

财务费用10,542.67(包含最后一期利息以及留购价款)

贷:银行存款6,010,542.67

2 案例评析

2.1 案例企业售后回购业务分析

从合同的签订方面来看,A企业与B租赁公司的售后租回业务满足相关的法定要件,权利义务明晰,约定内容齐全明了,A企业标的设备的产权清晰,发票等相关证件齐全。但从具体的合同执行方面来看,却并未进行资产所有权的相关划转。

从业务性质判断方面来看,A企业虽然也知道该业务属于售后回购所形成融资租赁,但是,根据A企业财务人员的说法,设备资产实际并未发生实物的转移,该合同的签订就是为了获得B租赁公司提供的融资,业务的实质就是贷款。因此,在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时,应当视同长期银行贷款进行处理,而各期的租金扣除本金之外的部分为各期的利息。由于企业会计凭证所附的原始单证不足以及对该业务并无特殊说明,在相关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未对A企业的该业务的相关处理提出异议。

笔者认为,A企业对该笔售后租回业务的“简化处理”,虽然并非为操纵利润或是故意逃避税款,但相关会计处理不符合规定。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售后租回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对售后租回以及融资租赁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而不能按照银行贷款或长期借款的形式进行简化处理。

2.2 案例企业售后租回业务的规范处理

按照租赁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业务,相关的会计处理应当体现资产出售的清理;租入资产的确认;对租入资产计提折旧,同时摊销递延损益;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和留购固定资产处理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于A企业的售后租回业务:

①在资产出售时,应当确认固定资产清理10,240,000元,分录略。

②收到第一笔出售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6,000,000

其他应收款4,000,000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2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240,000

③收到剩下的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4,000,000

贷:其他应收款4,000,000

④融资租回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8,972,770.67

未确认融资费用1,027,329.33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0,000,100

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的金额=10,000,000+100=10,000,1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8,972,770.67元

租入资产应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入账。

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低者=10,000,100-8,972,770.67=1,027,329.33元

⑤计提折旧,分摊递延收益

借:制造费用149,946

贷:累计折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49,546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400

该企业按季度计提折旧,

各期折旧=[8,972,770.67÷(15×12)]×3=149,546元

分摊的递延收益=[24,000÷(15×12)]×3=400元

⑥支付第一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⑦摊销第二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170,915.5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70,915.56

⑧留购时——完全按照融资租赁的方式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600,100

贷:银行存款600,100

借:财务费用10,442.6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0,442.67

至此,未确认融资费用已全部摊销完毕。

借:固定资产8,972,770.67

累计折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944,098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8,972,770.67

累计折旧1,944,098

A企业的“简化处理”所产生的影响,一是可能导致资产的账面“状态”以及价值没有体现售后租回业务;二是将直接增加企业的长期负债;三是由于未涉及资产的清理以及递延收益的确认,影响税费的确认计量;四是可能降低企业收益。

2.3 原因分析

①主观方面。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对售后租回业务的认识不清,片面的将融资认定为简单的银行贷款或是长期借款等简化形式,或者考虑到售后租回业务处理的复杂性,为图省事,导致该业务的不规范处理。

②客观方面。一方面,企业在日常会计账务处理时,不规范的确认程序使得凭证所附的相关原始单据不全的现象经常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准则对售后回购业务披露的相关规定不足,以致企业对该业务的披露不足,不完全的业务信息说明使得不规范的处理隐没于企业一般的债务之中。诸如此类的客观环境,为企业对该业务的简化处理提供了“温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审计人员对相关认定的审计难度。

为了避免类似简化处理的发生,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加强职业素养,严格按照准则规定,规范处理;而审计人员也应当加强对该企业相关融资业务的审计,强化其监督作用。

3 总结

本文通过案例的形式对售后租回不规范的简化处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处理方式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同时对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薄见,希望能够引起企业、审计部门以及会计学者们对该问题的重视,以进一步解决实务中对售后租回的不规范处理,使得企业不仅仅能够通过售后租回而解决融资的难题,同时也能够对该业务进行规范地处理以及披露,从而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际业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人民出版社,2006年.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台闯.售后租回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J].硕士论文,2010年.

[4]李志伟.售后租回交易的动因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肺结核 预防和控制 复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31

东陵区是沈阳市城郊结合处,人口约30万,从1995年开始开展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复治涂阳患者又称难治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如何控制复治涂阳患者是长期以来结核病控制的难题。现将1995~2008年东陵区复诊涂阳患者控制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查阅1995~2008年结核患者登记本,患者随访记录、复诊记录、取药记录、各季度和年度报表。

方法:患者发现、确诊、登记、化疗方案、全程督导管理疗效评价等严格按《项目工作手册》规定执行。

结 果

监督化疗率:286例复治涂阳患者接受监督化疗者279例,监督化疗率97.6%,其中1995~1999年监督化疗率为96.6%,2000~2004年的监督化疗率为97.8%,2005~2008年的监督化疗率为98.8%。结果见表1。

队列转归分析:286例患者中治愈266例,治愈率为93.0%,其中1995~1999年治愈率90.5%,2000~2004年治愈率93.3%,2005~2008年治愈率96.3%。痰菌仍阳性的10例患者中经过以后的治疗及随访,痰菌阳转8例,阴转率80.0%,成为慢性患者1例,死亡1例。结果见表2。

治愈患者复况:治愈的266例患者有260例进行了2年随访,随访率97.8%,细菌学复发6例,复发率2.3%。

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的286例患者中有16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5.6%,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应停药率1.4%。

讨 论

上一篇:服装季度总结范文 下一篇:电工个人季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