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范文

时间:2023-03-12 22:05:35

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范文第1篇

充分认识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意义

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需要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等的协调发展和共同推动。其中,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既十分必要,又十分紧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和意义在于:

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迅速扩容,力争尽快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医疗保险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积极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委托管理,可以分担社会医疗保险的压力,有助于迅速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同时,社会医疗保险只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大力发展社会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提高医疗保障体系运行效率。通过商业保险机制克服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在国际社会具有普遍性。目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运行效率还比较低,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充分发挥其专业化经营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

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健康保险涉及第三方,即医疗服务提供者。一般来说,社保机构与医院合作动力不足,议价谈判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医疗费用风险控制能力也比较弱。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医保双方的利益共享机制,有助于解决健康保险发展的风险管理难题。

鼓励和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我国健康保险快速发展,但与健康保险的巨大需求相比,与建设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的空间很大,要做的工作很多。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明确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和定位。把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区分开来:在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中,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由社会保障部门办理,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以外的需求通过灵活多样的商业健康保险予以解决,重点体现个性化和高效率。鼓励企业在自愿和自主的基础上,为职工购买补充商业医疗保险,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等。

从政策上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从国际经验看,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商业保险正处于起步阶段。从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实际需要出发,财政、税务、卫生、社会保障和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大力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包括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等。

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宏观调控政策、保险产业政策和国民健康政策等,引导健康保险企业积极参与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医疗保障能力建设,为城市困难群众和广大农民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履行好健康保险企业的使命与责任

积极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商业健康保险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健康保险企业必须将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义务,积极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能力。把握健康保险发展规律,走专业化经营之路,打造产品精算、风险控制、核保理赔、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化技术优势,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的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内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优势,高效决策、执行有力的系统化运营优势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保险需求。

加强与地方政府尤其是社保机构的合作。着眼于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尤其是社保机构的合作,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全面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社会补充医疗保险等业务。在迅速扩大覆盖面的同时,着力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加大健康保障力度。

医疗保障范文第2篇

一、城乡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覆盖

1.卫生服务利用之比较

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显示[3]了城市不同收入居民的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按照收入五等分法划分,从最低收入的1/5家庭到最高收入的1/5家庭(从左到右),两周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差别并不明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查数据的来源是“居民自我报告”,如果考虑到收入不同的被调查者对患病的主观判断因素在内,结果可能略有不同);然而,从因病卧床率的数据来看,收入最低的1/5家庭却远高于其他收入的家庭;同时低收入人口的未住院率和未就诊比例均远远高于其他人口(见表1)。

表12003年城市不同收入居民健康和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两周患病率(‰)13.3813.5614.2914.3115.48

因病卧床率(%)3.693.323.123.393.33

未就诊率(%)60.257.754.251.245.2

未住院率(%)41.5832.3022.7328.2317.18

同一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农村同样表现出两周患病率随收入上升而微弱上升的趋势,而因病卧床率同样是收入最低的人口远高于其他人口,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也同样表现出随收入上升明显下降的趋势(见表2)。

表22003年农村不同收入居民健康和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两周患病率(‰)13.3913.2313.4113.8114.01

因病卧床率(%)4.203.853.663.723.40

未就诊率(%)46.043.844.744.542.9

未住院率(%)41.0433.8031.3326.4019.45

由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城乡贫困人口在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共性,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不比其他人口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较其他人口差,但是贫困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却明显不足。此外,同一次调查还显示,在两周患者未治疗的原因中,除自感病轻外,经济困难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占36.4%和38.6%。[3]

2.医疗保障覆盖之比较

在与城乡贫困人口相关的医疗保障覆盖方面,如表3所示,[3]乡贫困人口表现出同样的低覆盖率的特点,城市和农村收入最低的1/5家庭的医疗保障覆盖率分别只有23.97%和20.13%。

表32003年城乡不同收入居民医疗保障覆盖情况(%)

收入最低1/5收入次低1/5收入中等1/5收入次高1/5收入最高1/5

城市23.9744.9358.9371.3680.46

农村20.1318.2017.5319.1031.88

然而城乡不同的是,城市随着收入的增加,医疗保障覆盖率呈明显上升,而农村则表现出各个收入层医疗保障覆盖率都普遍较低的特点,中等和中等偏下收入层的覆盖率尤其低。也就是说,在城市的情况是,医疗保障资源在各收入层间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收入越低,从中获益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收入最高的1/5人口是城市医疗保障的最大受益者;在农村的情况是,虽然看起来医疗保障资源在各收入层间的分配相对城市更为平等,但是不同收入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普遍较低的情况,首先反映的不是医疗保障资源分布的平等,而是农民疾病风险的增加。由于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农村人口也存在医疗保障覆盖率低的情况,因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较差,存在因病致贫的巨大隐患。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另一组数据也证明了这种情况,[3]在2003年农村致贫原因构成中,因疾病或损伤导致贫困的占33%,是致贫的首要原因;而劳动力少与疾病或损伤存在密切关系,是致贫的第二大原因,占27%。

医疗保障覆盖情况与医疗保障的制度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城乡各自在覆盖率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分析得到解释。

二、城乡与贫困人口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一般主要由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组成。在目前的中国,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农村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

1.城市与贫困人口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对医疗保障产生了双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单位”解体,原有保障的供方无法有效运作;另一方面是劳动者构成改变、贫困人口增加,对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提出了新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城市医疗保障体系开始尝试新的模式。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决定从1999年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决定》的颁布意味着在中国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将被新的医疗保险所取代。中国正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企业、个人共负责任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999年以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长迅速,1999到2004年的5年间增长了10339万人。[4]

然而另一方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仍存在诸多问题,对贫困群体的作用有限。且不提其保障范围仅限于劳动者,而没有劳动能力的城市人口被排斥在外,单就城市劳动者而言,也不能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首先,虽然1999年以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增加很快,但是保障率仍不高,以参保人数最多的2004年为例,在职职工参保数只有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34%。其次,由于制度设计与企业利益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参保人员大多是单位效益较好,本人生活也较有保障的职工;相反在困难企业,由于企业效益差,没有为职工办理医疗保险,因此困难企业职工面临生存和医疗双重风险。再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上虽然包含城镇所有劳动者,但是目前失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城市流动人口等都没有包含在内,对于特困职工、下岗职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虽有提及,但是并没有细致和强制的规定,致使这部分人口至今不能纳入城市职工医疗保险体系。此外贫困人口自身由于收入低,且对目前的医疗保险不了解,极少会主动考虑以医疗社会保险这一手段解决自身的医疗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并没有起到兼顾公平、保障贫困人口的目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3]随着收入由低到高(从左到右),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亦上升迅速(见表4)。

表42003年不同收入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情况

社会医疗保险(%)12.2730.0244.7559.0370.28

因此,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责任更多落到了医疗救助这张最后的安全网上。

(2)城镇医疗救助

目前城市的社会救助体系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展开的。具体到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低保制度在设计之初是不包含医疗救助的内容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明确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地区意识到了贫困和医疗问题的强相关性,有条件的地区开始尝试跟低保制度相结合的医疗救助。由于这种尝试都是部分地区的自发行为,所以目前各地的医疗救助方案也各不相同,其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综合各地的实践,医疗救助对象以城市低保户为主,部分地区涉及部分低收入人口和下岗困难职工;救助内容涉及门诊、治疗、住院、手术等诸多方面,不同的地区侧重点和比例各不相同;救助方式以减免医疗费为主,还包括慈善医院、临时救助、以及与医疗保险制度的结合等;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并吸收社会资源,以及企业资金。

虽然有诸多关于医疗救助的尝试,但是从诸多的文献中不难发现,由于医疗救助不是强制要求,而只是部分地区的自发行为,资金来源于地方财政。因此只有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才会主动开展这项救助,而越是经济条件不好、贫困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反而越没有能力和意愿关注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目前能够得到医疗救助的城市贫困人口比例甚小。可以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在于首先甄别出哪些人是贫困人口,其次对贫困人口实行最低限度的维持温饱的救助,除此之外,在医疗救助方面贡献甚微;而且在低保制度之外,至今都未出台其他独立有效的城市医疗救助方案,因此真正全国性的、制度化的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还没有开始。

2.农村与贫困人口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

解催生了与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适应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农村虽然也经历了“集体”的解体,但是必要的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城市。计划经济时期,依赖农村集体经济,中国农村曾经建立起了覆盖率较高的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开放后,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旧有的合作医疗制度丧失了制度基础,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随之瓦解。然而重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却迟迟没有开始,因此农民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无医疗保障状况,近20年来,中国农村的医疗保障覆盖率一直不足20%。

进入21世纪,这一情况有所好转,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入前所未有的转折期,这一转折目前正在继续,具体表现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正在建立,政府开始承担起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责任。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提出建立这两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居民的贫病恶性循环,并决定由政府对这两项制度给予支持。自此,全国性的、与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相关的全新的制度实践展开。

(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建立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路,该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各级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力争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并且决定由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给予支持。

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于2003年联合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组织实施做了明确规定,并且卫生部在之后2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行着不断调整,使目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呈现出既区别于旧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色,又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医疗保险制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该制度遵循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而不似众多工业化国家的保险一般都是强制性的。

第二,统筹单位方面,不同于旧有合作医疗的以村或乡镇为统筹单位,新型合作医疗以县为基本单位运作,一方面加大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政府责任。

第三,在筹资标准方面,也不同于旧有的依赖集体经济存在的合作医疗,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具体是每年个人交纳10元,地方政府资助不少于10元/人,中央对中西部除市区以外的地区补助10元/人,共同组成合作医疗专项基金。另外国务院101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6年起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的补助标准由目前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地方财政也相应增加10元,农民缴费标准不变。第四,在补偿方案设计上,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用于补助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有条件的地方兼顾小额医疗费用补助。

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经覆盖超过全国20%的县,覆盖地区参合率在70%以上。[5]按照卫生部的规划,到2006年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县总数的40%,2007年达到60%,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6]

(2)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初步实践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除了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方面的内容外,还提出了在中国农村建立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要求对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实施以大病补偿为主的医疗救助,并对贫困家庭参加合作医疗给予资助;在农村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基金将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进行资金的筹集;明确规定了政府对医疗救助的筹资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2003年11月,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具体而言《意见》所呈现出的今后农村医疗救助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救助对象是农村五保户和农村贫困家庭成员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居民。救助方法包括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对于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仍有困难的,给予医疗救助;未开展合作医疗地区,因患大病个人难以承担费用的给予医疗救助;对于某些特定传染病(如非典)的救治费用给予补助。救助标准视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和疾病类型而不同。医疗救助服务由合作医疗的定点医院提供,未开展合作医疗的地区由救助对象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提供。关于资金筹集方面,各地要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资源捐助等多渠道进行。

2004年,全国已有19个省市出台了试点方案和相关政策,943个县正式启动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占全国县数的33%。[7]

综上,目前对于农村医疗保障建设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过去很长时期以来医疗保障资源过度向城市倾斜,农民无医疗保障的状况有望得到缓解。然而正如农村贫困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覆盖的数据所显示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任务异常艰巨,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制度体系,能否在短期内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覆盖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兼顾资源的公平与效率,尤其是避免城市中存在的医疗保障资源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目前都是未知数,有待实践检验。

三、分析与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目前城市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是欠缺公平,贫困人口得不到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是制度框架尚未完全建立,医疗保障整体覆盖率低,无法防止因病致贫。从这一判断入手,目前城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障建设应各有侧重。

1.城市:重点在于公平

进一步深究其显失公平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二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滞后,在救助体系方面存在严重的部门不协调。因此:

第一,加强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改变支出结构。

1990年以来,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58%下降到2002年的32%,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也处于较低水平。[8]

与此同时,医疗保障经费所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较低,而且逐年下降,由1991年的39%下降到2002年的20%。[8]

上述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不足,结构不合理与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关系在于:社会保障筹资本应体现政府、单位、个人三方责任,贫困人口个人和大多数困难企业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加入医疗保险,政府有限的医疗保障资金支出又不足以扶持贫困人口加入医疗保险,再加上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缺失,必然造成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覆盖率低,能够分享到的医疗保障资源极其有限。此外,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不足造成的另外一个必然后果是医疗服务价格上涨,这个因素与贫困人口的无保障因素相结合,更加深了贫困人口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的状况,使他们的疾病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要解决城市医疗保障的公平问题,首先应该加大政府公共卫生支出,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社会医疗保障经费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

第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的主管部门是民政部门,199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002年这一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然而在城市低保制度推进的过程中,专项救助却进展甚微。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一方面伴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和贫困人口的增加,在收入减少的同时失去医疗、住房等单位保障的贫困人口对专项救助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背景使各个部门的成本核算和利益意识都在加强,相关部门提供专项救助受到阻碍。这样就出现了包括医疗救助在内的专项救助需求增加,供给萎缩的情况。又由于旧有的行政体制的惯性,各个部门局限于自己原有的工作范围,缺乏创新性和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最终使得专项救助迟迟没有开展。

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城市医疗保障资源利用公平性的必要途径。因此,在政府今后需要增加的医疗保障资源投入中,应该将医疗救助列入资金预算。相关各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尽快建立联合调研组,在调研的基础上,由各部门联合切实可行的医疗救助政策。关键在于建立制度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并且考虑其与目前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将医疗保障的网编织得更加严密。

2.农村:重点在于框架

第一,搭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框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近几年刚刚开始制度设计和初步试点的较新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现在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似乎为时尚早。而筹资是这一制度的基础,从城市的经验来看,也是与贫困人口最为相关的一环,本文仅就筹资方案设计中表现出的问题做出分析和建议。

按照最初的设计,农村居民每人每年的参保费用是30元。不足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30.6元[9]的1/4;即使2006年增加到每人每年50元,也仅相当于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38%。

如此微薄的人均参保费用会使新型合作医疗产生一个很大的费用缺口,补偿方案设计的困境由此而来:按照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然而在农民自愿参加的前提下,这种只有少数患大病的农民可以受益的设计受到威胁;因此文件又多次强调兼顾门诊费用,以避免打击农民的参合积极性,然而面对有限的资金,这必然使大病的补偿降低。总之,过低的人均筹资额在权衡门诊和大病的补偿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不难推论其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的作用相当有限。

因此建议增加人均筹资额。目前农民个人每年缴纳的10元钱只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0.4%,对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是可以承受的,对于少数无法承受的贫困家庭,民政部出台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列入解决范围。而在一个制度转型的初期,尤其是在面临过去众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为了取得农民对这项制度的信任,调动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应该说目前个人缴费的标准是合适的。事实上,要增加筹资额,政府筹资和社会筹资还有很大空间。

政府已经在多个会议和文件中做出承诺,要将农村医疗保障建设列入政府责任,而鉴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应该将其列为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首要考虑,继续增加政府对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投入。

第二,搭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框架

一是甄别救助对象问题。农村甄别医疗救助对象的问题相对复杂,如果救助对象只确定为农村贫困人口,则无法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如果将救助对象设定为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则资金需要量大大增加。

因此建议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医疗救助制度。首先甄别出哪些是农村贫困人口,赋予他们享受医疗救助的合法资格;而对于低收入人口,也应适当考虑他们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在大病救助方面应该将这部分人考虑在内。

二是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是目前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两个支柱,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两者是不同层次的两道医疗安全网,新型合作医疗在上,医疗救助在下,只有两者做好衔接才能保证医疗安全网没有漏洞。

医疗保障范文第3篇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英、德、日、美等国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我国的新医改应与政府改革与社会创新紧密联系起来;应与保障与改善民生目标相一致,并整体纳入社会全领域改革的大框架;要引入利益制衡机制。

[关键词]国外 医疗保障 社会导向医疗制度 管理式医疗商业健康保险制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2-0098-03

一、国外几种典型的医疗保障制度

(一)英国的全民健康服务(HNS制)

“二战”后,英国政府通过了全民健康服务法案(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Act 1946,简称NHS),并于1948年7月正式启动。该法案的基本原则是:为所需者提供免费医疗;经费来自国家税收拨款,而非个人医疗保险;每一个人都有权享受服务,包括短期逗留或来访者。

NHS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基础医疗和医院医疗两级服务制。基础医疗是主体,负责居民非急诊类看病。为了保证HNS的有效运行,英国政府还建立了一支分布于各个社区医疗机构的高素质医护队伍,建立了先进的后台服务支持系统。英国政府先后发表医改白皮书,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包括拓宽医疗保险资金来源,鼓励私人资本和医疗机构进人大众医疗服务领域;注重将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医疗技术及护理技术结合起来;高度重视社区初级医保团和初级医保信托的建设、通过用合同管理取代事实上的身份管理,使全科医生成为英国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中坚力量等。

(二)德国的社会导向医疗制度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早在1883年德国政府就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此后德国的医疗卫生制度不断完善。2007年,德国政府宣布实施《法定疾病保险——强化竞争法》,新一轮医改启动。主要包括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改善医疗服务,注重用药经济性;适当合并现有法定医疗保险机构,成立一个国家性质的法定医疗保险机构联合会,实行自我管理;改革融资方式,创建卫生基金。此后,德国政府又于2009年设立健康基金,规定医疗保险机构只能从该基金中领取每个医疗参保人统一数额医疗保险费。

(三)日本的国民医疗保险制

日本的医疗保险分为两类:一是由国家、政府或者政府许可的医疗保险者提供的公共医疗保险;二是民间保险公司或私人诊所提供的保险和医疗。职工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职员和雇主缴费以及政府补贴;以非工资收入者为对象的国民健康保险,没有固定的保险费率;加入者的保险费一般以户为单位,根据其家庭收入和人口确定,由地方政府征收。不同的保险种类,国家补贴比例不完全相同,如职工健康保险,国家负担比例为13%,而国民健康保险则达50%。保险费的支付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现物支付,二是偿还式支付。

(四)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

在新加坡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实行全国统一的医疗保健制度,主要采用三种医疗保险项目:一是实行保健储蓄计划。规定储蓄比例为薪金6%~8%,主要用于住院医疗费用和重病医疗费用。另设特别基金,存入比例为薪金4%,主要用于养老金和特殊情况下的使用。二是实行健保双全制度。主要解决一些重病和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问题,筹资方式和标准是从会员保健储蓄账户中按照不同年龄段提取少量费用,统筹管理,调剂使用。三是实行保健储蓄基金。该基金由政府拨款或捐助款项,利用基金的利息拨付给公立医院,专门用于解决少部分有可能得不到很好医疗服务的贫困家庭。此外,从1995年开始,新加坡政府还按照国有民营的模式对公立医院进行公司化改造。

(五)美国的管理式医疗商业健康保险制

美国政府只保证老人、儿童、低收入者等弱势人群的卫生保健,大部分人的卫生保健都是通过市场提供。由保险方、投保方和医疗服务供给方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资金筹集由私营机构负责,缴费由个人承担,医疗服务主要由私营机构提供,医疗费用由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结算,政府通过制订法律,规范监督保险合同各方履约。美国的这种医疗保险体系被称为“管理式医疗商业健康保险”,其管理式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健康维护者组织(HMO)、优先医疗服务组织(PPO)、专有提供者组织(EPO)、记点服务计划(POS)。

奥巴马上台后,提出“让人人都能享有医疗保险”的医改法案,并于2010年3月21日经议会讨论通过,该法案的核心是,成立公营保险公司,与私营保险公司竞争,从而压低参保价格,制止私营保险公司“有病不能人”的限保制,改变官僚以及不择手段追求利润的作风。

二、国外典型医保制度的实施效果

不同的医保模式,实施效果和改革取向也不尽相同。英国NHS模式体现了公平性、公益性和普及性,却缺乏效率,反映了财政支出过快增长的巨大压力以及由国家统一支付的运营弊端,表明政府的高度介入和强力控制,难以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只有将政府授权及其有限责任与市场竞争机制有效结合,才能充分满足医疗服务资源优化与均衡配置和效率实现,但建立的全科医生“看门人”制度,有利于化解供需矛盾,协调医患关系。

德国及日本模式,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和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筹资方式以雇员和雇主共同承担社保缴费,采取医疗保险机构或基金会“第三方支付”的组织形式,较好满足了医疗保障的全社会覆盖,其中德国确立了“护理保险跟从医疗保险原则”,并实施法定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制度安排,能够较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新加坡模式的适应性较强,是通过组建医院集团进行管理运营,以获得较高的运行效率,重要的是采行以个人强制储蓄为主的筹资方式,能够较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危机,其个人储蓄帐户支付方式也具有较强的费用遏制激励,从而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医疗需求方的费用增长,提供了一种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有效途径或长效机制。

美国模式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主要依托管理型医疗组织的体系支撑,能够有效激活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但这种高度市场化、商业化的体制反映了医疗保健可及性、健康需求满足的公平性,却导致了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明显不足,政府对医疗卫生的干预较弱,健康绩效水平相对较差,尤其是医疗成本和费用负担持续上升且难以遏制。

三、对我国新医改的几点建议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存在诸多问题。应从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启迪中,探索该领域进一步改革的政策思路。

第一,新医改应与政府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和主导者角色。包括在医疗资源分配和健康保障方面承担的政府筹资、购买、规划和监管责任,公共财政在医疗卫生领域体现的有限政府责任,以及在公共健康体系建构和维护中政府负有的道德责任。政府不仅应在覆盖全体居民基本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在基于公共卫生财政分配公平方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转移支付机制。

第二,新医改应整体纳入社会全领域改革的大框架。以社会健康福利的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确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普惠制和公共医疗卫生普及制。总结并适时推广来自新医改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及医药改革提供关键支持,也为构建全民社会保障新体系提供制度创新样本或参照模式。

第三,新医改的主体构建需要引入利益制衡机制,实现公益优先原则的利益分享。新医改不仅是一个由国家战略安排和区域实践推动的改革探索历程,也是一项国家介入、政府主导和政策协调,以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持续改革行动。因此,新医改既要引入某种利益制衡机制,又要在公益优先原则下实现多方参与者的利益分享,满足公共健康利益的社会化诉求和制度保障。

第四,新医改的实现目标和关键任务要与长期战略安排相适应,实现区域战略与国家整体战略协调推进。新医改的首要任务是彻底破除现有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重点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健康保障体系,实现健康资源集约化增长和城乡均等化目标。长期改革目标则包括全民健康保障制度安排和体系构建,公共健康产品的全社会递送与全民分享,通过阶段性分步推进来达到与国家整体战略的协调一致。

医疗保障范文第4篇

“这次有病,除了医保,互助会又给我报了一万多元钱。”说起不久前自己得病的事情,王树坤感觉很庆幸,“我和我爱人俩是双职工,条件一般。这让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这份意外之得,他差点儿错过。“当初公司号召我们参加互助会,大家心里都觉得不那么托底。”王树坤是本钢的一名职工。他回忆,后来为了让职工参加互助会,公司和工会为职工承担了大部分会费。

“我们职工个人只拿了10元钱。钱不多,想看看到底能有啥作用。”现在亲身被救助的经历,让王树坤由衷感受“这个互助会,确实带给职工实惠和帮助。”

第二道医保防线

王树坤口中的“互助会”,指的是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下文简称总会)本溪办事处。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在各地中心城市设有36个办事处,辽宁只在沈阳和本溪设立了办事处。”总会本溪办事处主任初立英向《当代工人》记者介绍,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成立于1993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创办,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团互助合作制保障组织。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针对在职职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与职工生、老、病、死、伤、残或发生意外灾害、伤害等有关的互助保障业务。”总会本溪办事处主任初立英谈道,互助会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与商业保险区别在于,“它是由全国总工会倡导组织,广大职工自愿参加的一种保费低廉,保障较高,赔付及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互助互济活动。”

不难看出,其基于现实考量的初衷。由于公家医疗改革,企业职工就医不再是全部公费医疗,有很多自费部分需要职工自己承担。在这样的外部大环境下,靠工资维持生活、家庭配偶有下岗失业、供养子女上学等情况的职工,一旦患上大病重病,抵御能力几乎为零。

也因此,“病有所医”一直是广大职工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这也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工会维权重点就是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职工群众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本溪市总工会副主席孟宪刚认为,在职工中存在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医疗问题。虽然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医疗保障能力与职工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旦得了大病就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因此,因病致贫致困现象比较普遍。“在困难职工中有相当大比例的家庭是因病致贫,这些是职工对医疗保障有着强烈的需求,期盼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

“工会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有效缓解了患病职工医药费负担,为广大职工筑起了又一道化解风险、减少忧患,自我保障的防线。”总会本溪办事处主任初立英向记者说道,为解决职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近年来,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重点主要针对于此。

2010年6月,在本溪市总工会党组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本溪办事处开展了“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活动。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凡年龄在16岁~60周岁,并按照本溪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都可以通过其所在单位,向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本溪办事处申请参加“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同时,为了保证职工享有公平的权益,互助会只接受由基层工会统一组织职工参加活动。参加活动的职工不得少于全体职工的80%,100人以下的单位要全体参加。

最初的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规定,参加活动的职工每人每年交纳会费50元,职工因病住院治疗,在本溪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指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报销后,按照个人统筹段自付部分的70%,领取住院医疗互助金。职工在同一互助保障期内只能领取一次住院医疗互助金。

王树坤根据自己的受助经历,算了一笔账。“我的医保正常可以报销85%,剩下15%的部分,互助会还能再给报销70%,最后我个人承担的就很少了。”

据总会本溪办事处主任初立英介绍道,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是公益性组织,每年剩余的会费将转入发展基金。超出部分由总会从发展基金中支付。“在已经结束的三期保障活动,赔付率已高达133%。”能做到这样的力度,显然不是社会商业保险企业可以比拟。

但毕竟职工互助保障的性质是互帮互助,必须在有钱的情况下才能办到,不能光靠总会的帮助,应该自帮自保,大家筹保。

“我们在原有保障计划保留的情况下,另外又推出了三个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计划。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又可以维系正常的互助保障运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每例会员的理赔工作,我们按照‘逢伤必探,逢难必帮’的原则,不托欠任何符合条件的赔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赔付。”总会本溪办事处主任初立英讲解,每一级办事机构按照“投保,续保,理赔,给付”4个工作环节,做到及时投保、及时续保、及时理赔和及时给付。“只有高质量的服务,高标准的赔付,职工参与度才会提高。”

到目前为止,本溪市已有670家基层工会参加了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累计参保职工571281人次,参保金额29261697元,职工住院和特病报销人员37703人次,报销金额达到29069621元。有909名因病致贫致困职工得到救助和慰问,救助慰问金额达到70万元。

“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成为其他救助方式的补充,使职工互助互济活动走上了规范、有序的轨道,增强职工抵御疾病侵害的能力。”本溪市总工会副主席孟宪刚认为,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以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社会救助体系为主要支撑,要完善这一体系,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着眼于在这体系中准确定位,查缺补漏,能够充分发挥角色作用,成为全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然,它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相应和,不啻是工会的又一次发声。

“工会带领职工开展互助互济活动,有着自己悠久的传统。”劳动关系专家赵新月谈道,在建国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工会协助地方和企业行政,积极兴办职工的集体福利事业,建立起食堂、托儿所、疗养院、消费合作社等设施,并在企业建立了生活困难补助、宿舍冬季取暖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等制度,以及下发的《关于整顿互助储金会、改进困难补助工作的指示》、《互助储金会通则》、《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办法》等系列文件,都可谓工会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先声。

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时指出,工会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可信赖的“娘家人”。

“在国家层面的引导下,政府也好、社会各界也好,越来越认识到社会救助体系的多样性。”值得可贺的是,不久前,民政部原先对于总会开设办事处不再审批的规定取消,“(不再审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互助会的影响力。现在允许审批,如果办事处建立在省一级,将会让更多职工参与到保障活动,并在其中受益。”总会本溪办事处主任初立英说

医疗保障范文第5篇

目前我国医保体系存在五大问题:一是保障未能实现全覆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仍有部分人口还没有被正式医疗保障制度所覆盖,而商业健康保险一般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少部分中高收入者。二是保障水平低:现有的基本医疗保险不存在应对巨额医疗费用的止损机制,从而部分丧失了保障功能。三是费用控制不力:在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安排中,对医疗服务提供者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支付机制存在缺陷,难以控制医疗费用的攀升。此外,医保体制改革与医疗服务体制、药品流通体制等改革不配套,造成不正常的医疗费用攀升,这也进一步弱化了制度的保障功能。四是运行效率不高: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过低,降低了风险分担的效果,增加了管理成本。五是保障制度不公:这主要表现为不同制度之间的保障水平差别很大;缴费不公平,经济状况相似,缴费却不同。这些问题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看病贵”和“看病难”。

一、实现医保全覆盖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

1、我国医保覆盖现状及实现全覆盖的意义

截至目前,我国现行的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医疗救助托底,公务员补助、企业补充保险、特殊人群商业保险为补充二元结构、三制度分开运行、两部门分别管理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与管理方式使得城乡居民保障人群未能得到全覆盖。由于现行制度中参保前提是“政府引导、自愿参加”, 实际中存在保障遗漏人群,主要为无缴费能力的贫困人群、未感受到疾病之忧的健康人群、无医疗费用支付之忧的富裕人群、身份在职工与居民之间转变的不稳定就业人群、与日俱增的“城乡两栖人口”和流动人口对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使用的医疗保险管理与服务感到不便的群体、我国“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使得城乡人口身份正在变得模糊,截然分开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管理与服务难以适应城乡居民实际需要。从而造成医保全面覆盖的很大遗漏。笔者从多方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到近13亿人,覆盖人口占总人口的95%。河北省目前实现医保覆盖率为90%-95%之间。

纵观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障体制,以全民免费医疗或全民医保为代表的“强制性”医疗保障占有主体性地位,可以有效避免“自愿性”医保制度因保险费负担过重或个人保险意识缺乏而造成的医疗保障缺失。实现医保全覆盖,微观上可以解决全体国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和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现象,改善人民群众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条件; 宏观上,医疗卫生是民生大事,免费医疗和全民医保都是为了逐步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彰显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让全体国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2、实现医保全覆盖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的实施,户籍制度的改革,一卡通的实行,单一保险人模式的实现,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调整,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发展,国力的不断增强,国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的时机已经成熟。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保障人群已占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大多数。从国家整体层面说,如果依照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水平进行匡算,城乡居民总计需要支付大约2000亿元左右,就可以在满足全体国民现有医疗服务需求的水平上实现医疗保障的普遍覆盖。这一支出水平在2014年15万多亿元的财政支出总盘子中,依然是一小块。从我们河北省层面说,从2015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反映:2014年我省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320元,而在2015年,我省将继续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380元。

笔者认为可将上述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为居民提供的不同标准、不同形式的“支持资金”或“补助资金”,集合成为全体国民提供标准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基础资金。本着“低水平、全覆盖”的原则建立覆盖全体国民(大陆范围内)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医保的全民覆盖。即全部居民(以户籍为依据),居民自出生之日起即享有“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权力,并且该保障覆盖公民的一生,国家拨付财政资金宜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单一标准”。即所有居民(大陆范围内),不分地区,不分城乡,都应当普遍而平等地均获国家给予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基金,让每一个居民都拥有基本医疗账户,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体现“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的“公平性”,该保障水平可随国家经济的逐步发展通过追加投入而获提升;同时各级地方根据自身财政状况均等的追加对所辖全体居民基本医疗帐户的投入,从而彻底实现基本医疗保险人群的全覆盖。

为满足公众差异化保障需求,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可通过构筑“公共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和商业健康保险”制度有机结合的医疗保障方式来实现。用人单位及有特殊需求的高收入群体可通过补充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或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来提升自身的医保水平。

二、多措并举 切实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切实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最终实现多层次、高水平、全覆盖的全民医保,不仅需要加强政府、医院、用人单位以及个人等多方主体的支持与配合,还需要从整体上完善全民医保的制度设计。根据目前的形势和相关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叠加式资金筹措机制。我们的医疗保障面临许多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在改革之初所确定的目标就有问题,当初并没有把建立全民享有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卫生服务公平性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而一味强调要国民共同承担健康责任,通过市场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减轻政府卫生开支。

结果是政府投入长期不足,有统计数字表明:近几年发达国家政府负担卫生总费用的73%,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负担了57.2%,而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则只负担了39.4%。尤其是近几年来,政府的行政事业开支一增再增,有人估算,每年用于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公车消费支出就达9000亿,但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开支比例却逐年下降。社保、教育、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近几年法国、德国平均为30%,俄国、巴西、南非、伊朗为10%~27%,而中国仅为7%。这些数据从深层次反映出“中国卫生效率和公平问题根源主要不在于缺少公共资金,而在于缺少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和有效的政府管理”缺少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相应的行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首先是要解决公平性的问题,具体讲就是如何使全民都纳入到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之内。为此,必须切实解决政府的卫生保障经费投入问题。既要让个人、社会与政府共同承担卫生保健的责任,也要从根本上解决卫生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在上述由国家及各级政府为全体国民增加提供“国家基本医疗保障”资金基础上,建立个人、用人单位、有特殊需求的富裕群体可选择缴纳补充保费,各类保费相叠加的基本医疗保险经费筹措机制。

2、针对高收入群体为课税对象增设”医保税”,补充医保资金来源。医保全覆盖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必须付出同等费用,享有同等服务,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应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30多年来,我国已实现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及部分人的率先富裕,而且形成了“贫富差距”愈加扩大的趋势,笔者建议国家对高收入群体为课税对象增设”医保税”补充医保资金来源。对达到“所得税”起征点的高收入群体追加征收所得税的10%-30%的作为对社会医保基金的补充,即可补充医保基金,又可达到平抑收入差距的目的。

3、鼓励商业医疗保险的介入,完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商业健康保险是对全民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在经办管理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方面有很大优势。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各地区差异比较大,商业医疗保险的补充余地会更大。因此,面对日益上升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和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在加大对公立医院投资的前提下,也要积极鼓励商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机构的发展。商业保险公司要通过积极的市场调研,掌握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情况,加强医疗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政府方面应该加强保险市场的宏观管理,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关支持,如对经营补充医疗保险的经营者给予减免税优惠等,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到补充医疗保险的市场运作之中,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良性互动,最终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4、化繁为简,集约高效管理基本医疗保险服务。

目前,职工、居民、农民三类人群基本医疗保险分属两部门管理,双轨制运行,存在个人保险关系流转不畅、接续不便等弊端。优化管理办法,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便捷服务群众,应该刻不容缓地摆上重要议事桌面上来。笔者建议加强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网络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建立政府一个部门管理、集中一个窗口服务、一张保险卡全国通用、城乡一体化运行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机制。

5、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调节基本医疗消费行为。

健全和完善基层县、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全科医生制度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价格与服务调节就医导向,引导就医者小病进小医院,大病转大医院。大力加强乡镇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其较低价格收费、及时方便就医等优势,突出发挥其在基本医疗中的“初次门诊”和“初级保健”作用。

6、实行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医疗保障是一项涉及多种关系、多个部门、多方主体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医药卫生体制有利于医疗保障效率的发挥,是全民医保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即规范医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力争所有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能免费或低价向病患提供“基本药物”; 消除医疗卫生机构开具“大处方”的诱因; 改善招标过程,以取得性价比更高的药品; 另一方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医药分业,促使基层医疗机构由逐利性转到公益性的运行轨道。

医疗保障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农民工是当代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个庞大的新型阶层,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他们大多数还游离于医疗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民工的医疗保障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一道医疗保障“安全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2亿至1.4亿,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0%。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大多数还游离于医疗保障体系之外。因此,透析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一、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城镇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在试行中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但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他们大多数还游离于医疗保障体系之外。

1.农民工很少参加城市所提供医疗保障在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医疗保障政策往往忽略了农民工群体具有极强流动性这个特征,把农民工当成可长期在同一个城市居住的人来对待,因而显得很不合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上海的参保率极低,即使他最早推出外来劳力综合保险,目前参保的只占外来劳力总数的五分之一,参保率极低。截至2003年11月底,江苏省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估计为80万,占总数的15%;到2003年9月底,深圳市非深圳户籍员工参加住院医疗保险80.36万人,参保率为28%;成都市2004年农民工综合保险的参保率为34%。因此,总体来看,该项政策不能算是成功的。

2.农民工不愿参加农村所提供的合作医疗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建国初期为农民提供的医疗保障已不复存在,现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兴未艾。据卫生部统计,截止到2004年10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333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约覆盖10691.09万农业人口。在新型合作医疗的部级试点地区湖北公安、省级试点地区山东泰安,当地政府出台了有关新型合作医疗实施的办法都明确表示,受益对象包括具有当地户籍的外出打工农民。而且两地的试行办法均规定,农民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要做到一家一户为单位参加合作医疗,家庭成员必须全部参加,要“户不漏人”。然而,两地同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几乎所有的农户在参加合作医疗的报名之初,都没将家中在外打工的成员姓名写入“合作医疗证”。也就是说,出外打工者实际上根本没有参加合作医疗。

二、农民工医疗保障缺失的原因

尽管我国目前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障的试行条例。但总的来说,实际效果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二元医疗保障体制的影响建国后,我国以户籍为标准,在全国分别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的医疗保障制度。农村是集体保障为主,国家适当扶持,城市实行的是国家——单位负责制。由于国家在城乡医疗保障中承担的责任不同,加之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些年来,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城乡之间、农民工与市民之间二元割裂的状态。因此,尽管全国很多地方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但并没有真正改变农民工因传统体制造成的医疗保障缺失问题。

2.医疗环境问题严重我国的三医问题极为严重。所谓“三医”问题是指医疗(卫生)问题、医药问题和医疗保障问题。医疗问题又可进一步分为医疗卫生体制、医疗费用、医院管理和服务等问题。其一,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其二,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其三,医院收费高,服务和管理水平不尽人意;其四,药品价格“虚高”久攻不下;其五,城镇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87.4%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由此可见,“三医”问题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自然会产生直接影响。

3.医疗保险制度显失公平根据2004年12月零点调查和指标数据网与哈佛有关机构合作完成的《中国居民评价政府及政府公共服务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卫生资源分配中的不公平不仅仅体现在医疗保险覆盖率上,在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也是存在的。城镇内部不同群体占有的卫生资源是不一样的。大量的医疗补贴给了少数富人而不是城市中的贫民。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在规则设计上存在着内在的缺陷,使得利益分配、成本分摊、风险负担等方面都欠缺公平性,资源分配极不合理。这就使得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失去了作为财富再分配的最重要方式与手段的作用,甚至还成了分配不公平的放大器。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而言,当然无法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享受医疗保障权益。

4.农民工医疗保障观念相对滞后在我国,医疗保障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近十年的历史。目前以年轻人为主力军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在以家庭保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保障体制下成长,有的对城市没有归属感,不信任城市的医疗保障政策;有的由于少数官员经常挪用医疗保障费用,对政府倡导的政策冷漠视之;有的因流动性强,在异地生病得不到及时的回报,不愿参加医疗保障。因此,农民工并没有在心目中及时确立现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观念。这是造成农民工医疗保障缺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的主要途径

构建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而且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是体现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的需要。它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应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要与经济承受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其主要途径如下:

1.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如果将农民工进一步细化,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长期在城镇居住的农民工;第二层次是短期在城镇生活,到一定年龄返回农村的农民工;第三层次是农闲时在城镇打工,农忙时又回到农村务农的农民工。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工,应建立内容完整而层次不同的医疗保障。第一层次的农民工在身份上已较接近城镇居民,应将他们的医疗保障与城镇市民的医疗保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管理;第三层次的农民工,重心仍在农村,其医疗保障的内容应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一致;而第二层次的农民工,他们的情况与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农民工不同,所以他们的医疗保障既不能套用城镇市民的医疗保障,又不能套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要建立一整套介于两者之间的、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总之,面对农民工的不同层次,必须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

2.扩大基金来源渠道,设立个人账户并保值增值资金是医疗保障体系运行的“血液”,没有充裕的资金,医疗保障制度就无法运行。但目前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基金来源要想全靠政府财政支出也不现实,这就要求农民工自己筹建以个人资金为主、国家财政为辅的医疗保障制度。按照平等性、统一性的原则,针对城市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要实行社会保障统筹账户的全国统筹,以利于社会保障关系的全国性转接。为增加资金可考虑:一是个人缴纳;二是政府财政拨款;三是发行福利;四是社会慈善机构的捐款等。此外,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去购买政府债券、公司股票、投资农业或存入银行等,以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3.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由于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宏观上归入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因此首先要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权威的农民工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已经不是一些临时性的、地方性的办法和措施所能解决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我们要着眼于医疗保障事业的长远发展,并针对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强、工资水平低等特点,制定规范、合理的社会保障法规,明确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责任,惩治那些消极对待或逃避为农民工提供医疗保障的雇主,强制用人单位和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协同作业,确保农民工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4.突出社会组织对医疗保障的监督作用政府对医疗保障的管理一般是粗放的,而且事实证明多数是事后采取措施。因此,在切实保障农民工医疗权益方面,可以依靠其他多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底层,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使其劳动空间的拓展、职务的提升受到很大制约,从而影响自身经济和地位的提升。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的意见也很难通过正常有效的渠道表达出来,因此,突出社会组织对的医疗保障的监督作用,是促进医疗保障措施到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医疗保障范文第7篇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53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公费医疗阶段,主要包括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大组成部分。彼时形成的医疗保障水平较高,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也很大。医疗服务价格弹性则较低,即人们收入对医疗服务价格敏感性差,社会总医疗费用增幅巨大。如图1显示,在公费医疗条件下,人们对医疗服务价格弹性越低,需求曲线D1越陡峭,医疗服务价格为P10。其中政府支付价格为P1-P10,个人支付价格仅P10。E1点是公费医疗时的医疗保健市场均衡点,E0点是政府不参与时的医疗保健市场均衡点。

从图形可以看出,公费条件下人们支付的价格降低,得到的医疗服务量却大大提高了。需要说明,尽管当时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比城镇要低,但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互助合作医疗体系,基本满足需求。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属于医疗保障体制改革阶段。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由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过渡到现在的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80年代末逐渐消失。我国医疗市场又在寻找新的适度的均衡点E2。由于医疗保障制度改变,国家对个人医疗费用补贴相对减少,“免费医疗”逐渐变为个人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用形式。由于个人支出增加,人们对医疗服务价格弹性增强,即消费者对医疗服务价格敏感性增加,需求曲线D1逐渐平缓趋近于D0。当这个新型医疗保障市场再次平衡时,形成新的供求平衡价格P2。均衡点E2在E0与E1之间移动,当达到平衡点时,从宏观反映,医疗费用总支出减少,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从消费者个人角度而言,个人承担费用P2比公费医疗时期的医疗价格P1增长,而得到的医疗服务量却减少。现在这个新的均衡点E2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控制医疗保障水平,影响均衡点E2的位置。

二、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医疗保障与卫生费用支出结构变化

医疗保障水平即医疗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应与一国经济水平相适宜。本文运用中国1990年至2002年统计数据,计算广义医疗保障水平结果如表1。

资料显示:我国1990年至2002年卫生费用真实值增长5倍左右,广义医疗保障水平增长1.4个百分点。这与我国近15年来GDP总量增长相适应。表1反映我国医疗保障水平变化呈“U”型。1990年至1992年基本徘徊在4%左右,1993年至1994年呈下降趋势,1995年后开始回升,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5.42%。尽管相对于改革初期,卫生费用投入和医疗保障水平都有一定提高,但与国际相比,我国广义医疗保障水平仍处于国际社会最低标准5.00%。从弹性方面考察,我国卫生总费用年增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卫生总费用增速与GDP增速呈现交替增长过程。根据世界各国卫生发展实际情况看,卫生服务弹性系数在1.20左右比较适宜。而我国由于相对较低的医疗保障水平,至少应当保持在经验值1.20以上,达到1.50应适当控制。当广义医疗保障水平摆脱5%的低点位后,卫生费用增长应与GDP增速相当。随着经济发展,卫生费用支出还应不断增大。广义医疗保障水平的发展速度略快于经济发展速度时,应随着经济发展而及时调整。我国人口基数大,将使医疗保障水平达到适度范围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必须要增加卫生投入;另一方面,卫生支出增速也应有所控制,避免其挤占投资等其他经济建设费用,影响经济增长。

调查显示: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开始至今,人们普遍感觉医疗保障水平在下降,享受医疗服务成本增加,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满意度普遍不高。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卫生总费用支出结构变化。

卫生总费用由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三部分构成。我国近13年来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变化趋势,整体呈现“两降一升”局面。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个人卫生支出显著上升。政府支出从1990年的25%下降到2002年的15.21%。社会卫生支出即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乡村集体经济、卫生部门预算外基本建设支付的卫生费用,占比从1990年的38%下降到2002年的26.45%。相反,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却从1990年的38%上升到2000年的60.60%,增幅已超过20个百分点,远远大于前两者下降幅度。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支出水平很低,很大程度上,老百姓看病费用是由个人来承担的。所以尽管卫生总费用增加了,增加的是个人支出部分,人们感到享受医疗服务的经济负担比原来加重。三者的运动变化如图2显示。

三、医疗保障水平国际比较

一般来说,健康水平随着医疗卫生费用投入增加而提高。但是医疗保障水平不仅取决于医疗卫生投入量,同时还取决于卫生资源有效利用程度,并最终表现为健康水平提高。所以,各国健康水平,并非确切与医疗卫生投入量呈同步提升关系。人们享受医疗卫生资源总是受一定制度安排约束。相同的医疗卫生投入,不同制度安排,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果也不同。健康水平提高与其具体政策导向的卫生资源使用效率相关。为此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世界40个国家健康状况和广义医疗保障水平进行比较。

健康水平即健康存量。本文采用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作为判断健康水平指标。这三个健康指标不存在明显共线性,且不存在极端数值,分类测量距离采用欧氏平方距离即可。对数据较完整的40个国家进行针对健康状况的分层聚类,结果如表2所示

实证表明,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和该国人民健康状况并非成正相关的规律。医疗保障水平较高的国家由于资源配置及其他的原因,未能达到相应的健康水平。而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的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科学高效,也可以使本国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达到甚至超过医疗费用投入较高国家的人民健康水平。为证明这一点,本文采取4组数据作为评判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的指标。它们分别是:每万人卫生工作人数;医疗支出占CDP比重即广义医疗保障水平;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比重;以美元计值的人均卫生支出。同样采取以上健康水平统计分析方法,标准化四组数据后,以欧氏平方距离计算各个国家特征数据的相似程度,系统聚类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表2和表3中各个国家卫生支出和取得的健康水平状况比较,充分证明了在医疗卫生领域,并非投入越多健康效果越好。大部分国家健康水平与总体医疗投入相协调。但几个代表性国家的聚类结果值得注意。从代表国家的分析中,可以得到有益的经验。

搜集到的数据和聚类结果显示,中国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医疗卫生投入,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健康成果,就平均预期寿命、婴幼儿和孕产妇死亡率这三大健康指标而言,相对于卫生资源投入总量,中国整体健康水平成效卓著。通过对中国和其他21个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水平与预期寿命比较(如图3)充分说明这一点。

虽然可以认为我国广义医疗保障水平是与我国整体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但是也应看到,首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卫生支出还远远不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政府对于卫生事业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比例很高,这使得在基本医疗费用承担方面,居民自行承担医疗费用比例过高,政府、社会、企业承担比例相对较少。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本文利用实际数据和社会保障水平分析方法得出我国广义医疗保障水平为5.7%,卫生总量投入相对较低,广义医疗保障水平适度空间为5%-7%。

第二,近年来卫生费用增长过快,卫生费用增速应与GDP增速协调,适宜弹性系数为1.5%。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计算,1993年和1994年卫生服务弹性系数分别为0.72和0.61。自1996年起到2002年,弹性系数明显增大,一直高达1.50至2.00之间。弹性系数并非越大越好,相对于我国较低保障水平来说,至少应当保持在经验值1.20以上,达到1.50时应适当控制。当广义医疗保障水平摆脱5%的低点后,卫生费用增长应与GDP增速相一致。

第三,卫生费用支出结构有待调整。2002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只占卫生总费用的15.21%,个人卫生支出比例近60%。我们认为应增大政府卫生预算投入,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

第四,建国以来,中国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医疗卫生投入,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健康成果。显示我国医疗制度安排具有内在效率。与此同时,由于二元城乡医疗制度公平性较差,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下一步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

四、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的几点见解

1.明确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明确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并且统一标准,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符合大数法则原理,能够缩小医疗保障不同对象群体间的差距。明确诊治范围、用药范围与医疗相关的服务和费用额度。政府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药品和诊治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应编制基本健康需要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统一组织、统一采购,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

2006年新的改革框架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三个层次。在基本医疗方面,政府按照基本健康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统一组织、采购,并以尽可能低的统一价格提供给所有疾病患者。基本医疗服务以外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由居民自己承担经济责任。为了降低个人和家庭的风险,政府可采取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自愿的商业医疗保险。

2.逐步实现覆盖全民一体化医疗保障体制

未来改革中,必须考虑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制,确保所有公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制度化保障。我们认为,我国建立的一体化医疗保障体制,可以采用政府向供方付费,直接向公民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在一体化制度的进程中,缩小我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差的现象,逐步增强制度的公平效益。

需要指出,一体化不等于制度单一化和保障结果均等化。在一体化体制下,仍可以采取多种政策组合方式,不同政策追求不同保障目标。具体政策设计依据服务性质,而不是依据城乡户籍、身份等因素。2005年,嘉兴市已经确立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嘉兴市的目标是,将合作医疗作为过渡手段,到2010年农村与城市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并轨,让农村人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医疗保障,实现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2005年11月,天津滨海新区也开始进行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试点。

3.政府加强医疗保障投入

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支出水平很低。另外,在社会保障分项支出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支出挤占了社会医疗保险支出,使得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很低。因此,政府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在政策制定上,应结合医疗保障对稳定社会、保证劳动力效率、减少疾病灾害损失、提高公众生活质量预期而拉动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盘考量,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政府承担对公民的医疗保障责任,相对减少个人医疗支出比例。

世界卫生组织对亚洲各国医疗保障监测、评价后认为:到2007年,中国政府在卫生方面投入应占GDP的3%,个人比例应控制在50%以下,到2010年全民健康保险覆盖率应达到50%以上。

4.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平价医院

平价医院的特殊性在于政府对其财政责任,其实质是以政府全额拨款来换取医院降低服务费用和药品价格,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收入上缴,支出由政府核拨。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和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自我创收”的利益驱动,达到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而不降低医疗服务水平的目的。通过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供方的直接付费,避免恶性竞争、信息不对称和过度医疗服务等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带来的弊端。

建立平价医院是一个契机,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医疗秩序,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借此重新理清医疗改革的思路。但是,平价医院并不是灵丹妙药,实行平价医院计划也面临风险。比如,全部财政拨款有“大锅饭”之嫌,再现计划经济时出现的问题,使政府财力不堪重负;有限的卫生资源面临再分配等。面对这些问题,在平价医院试点推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平价医院不是舍大就小,而是要在公立医院的基础上改制。这样可以避免牵扯更多的人力流动和财力损失。第二,政府以平价医院为渠道,增加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第三,积极探索新的基本医疗保障模式,选择适合国情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付费方式,摒弃单一的“按服务项目收费”模式,积极试点“预付费”制度,逐步降低个人负担比例,甚至向特殊人群或特定疾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包。

参考文献:

[1]樊明.健康经济学——健康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政策与管理[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3]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M].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徐倩,谢勇,戴维周.基于健康经济学视角的中国医疗保障水平分析[J].财经研究.2003,(12).

医疗保障范文第8篇

一、国际医疗保障模式

医疗保障是指通过保障减少被保障者利用医疗服务的经济障碍。医疗保障制度是医疗保障各种制度的统称,可分为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免费医疗等形式。医疗保障模式是不同国家保障制度进行归类,同一类型制度的统称,如以英国和北欧为代表的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以德国、新加坡为代表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和以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低水平全民医保模式。

(一)国家卫生服务保障模式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模式是指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医疗保险事业,其保障基金通过税收的形式筹措,并以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分配保险基金,医疗服务的提供具有国家垄断性,体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和福利性。较为典型的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成员国,后影响到瑞典等北欧高福利国家。

(二)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

这一模式主要是采取多渠道方式筹集医疗保障费用。国家实行强制性医疗保险为特点,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以德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这种医疗保险模式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操作方式,较好地控制了效率和公平。

(三)政府为辅、市场为主的医疗保险模式

政府为辅、市场为主的医疗保险模式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美国医疗保障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体,政府基本医疗保险为辅助,部分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享受政府医疗救助。美国的医疗保障筹资主要来自私营医疗保险计划,很多政府医疗保险计划也由私营医疗保险公司去执行。医疗保障的管理模式是由保险公司直接参与医疗保险整个运行过程管理的,与医疗服务提供者联合提供服务的医疗保险组织,如健康维持组织等进行管理。

(四)发展中国家的低水平全民免费医疗

在当今世界,全民免费医疗保险已成为现代国家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具体标志,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基本都依据国情,建立起全民性的医疗保障制度。

1.巴西建立了“统一医疗体系”,实行以全民免费医疗为主、个人医疗保险为辅的医疗制度:成立由各个行业医疗保险构成的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管理:同时,巴西还有私人医疗保险公司作为统一卫生体系的补充,提供完全市场化运作、按照疾病风险收取保费、覆盖sus短缺的服务,巴西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

2.印度的医疗保障体制具有一定的特色,除“国家雇员医疗保险计划”、“中央政府医疗保险计划”外,还推行了三种医疗保险,其特点是十分注重覆盖弱势群体。为了能将绝大多数人都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之中。但印度经济仍处于较低水平,医疗保障制度力度相对较低。其筹资以一般税收为主,主要用于支持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

3.泰国实行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公费医疗、免费医疗、学校健康保险和老人免费医疗等方式。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此外政府还设有农村“健康卡”制度“、30铢人人健保”计划、“低收入者免费医疗项目”等公共医保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和公共医疗保险,基本上覆盖了全体国民。

二、四种模式比较

英国作为全民医疗保障模式的代表,因其政府税收筹资和供给的方式,很好的保障了公平和效率,但随着人口增多,医疗费用的逐年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逐年增加,因此英国经历了多次改革后,确定了私人保险、社会组织为补充医疗保障的方式,积极鼓励私人保险、社会组织、社会基金参与到医疗机构的建设中,以保障全民医疗保障的力度。

德国作为社会医疗保障模式的代表,其总体绩效最优。因其保障体系包括强制性基本医疗保障和补充性商业保障相结合的一种模式,是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调控相结合的模式,待遇义务对等,表现出效率与公平兼顾。因政府起到的是监督和辅助作用,不像英国和服务效率低。

美国作为商业性医疗保障模式的代表,其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医疗属于个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为特色,其公平性最差,其医疗保健可及性、健康需求满足的公平性以及医疗保险覆盖面小,且政府对卫生干预相对较弱,主要靠社会组织和私人保险负责医疗保障的管理,虽有医疗救助制度,但保障覆盖面较小。

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行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的代表,其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广,但保障范围和力度相对不高。

三、国际医疗保障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一)根据国情,建立适合国情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大,且城乡差距较大,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应借鉴德国和新加坡的社会保障模式,既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又要鼓励商业保险、社会资金参与医疗保障,作为基本医疗保障的补充,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调控相结合,兼顾效率与公平。

(二)明确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中的职责

全民性医疗保障就像我国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保障模式,但其财政压力和服务效率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不建议采用。但其模式中政府的立法、筹资、支付等职能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可以借鉴。像社会保障模式也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商业性医疗保障模式也需要政府制定医疗救助制度和开展医疗救助来缩小公平性的差距,因此在我国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时,也应明确政府职责,确保制度的落实。

(三)健全保障制度体系

医疗保障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医疗保障;城镇医保;合作医疗;改革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7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77-02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在促进社会生产、调节收入差别、体现社会公平以及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在我国,根据保障的水平,习惯将社会保障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针对特殊人口的特殊保障(即优扶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保障六个方面,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国际劳工组织也称其为社会保护体系。其中,社会保险又包含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几方面内容。本文主要对此展开论述。

1 国际医疗保障制度概况

1.1 医疗保障制度的概念 医疗保障制度,从一个国家整体宏观系统来理解,可分为几个体系:一是制度体系,即由国家法律、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所规范的各种医疗保障政策的结合体。二是供给体系,即由医疗、医药机构和医师、药师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三是财政体系,包括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分配、支付和运营。四是监督管理体系,包括行政管理机构、经办管理部门和监督检查机构。

1.2 医疗保障制度类型、主要代表国家及特征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分为: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储蓄医疗保障制度。

1.2.1 国家卫生服务制度 该制度的医疗保障资金主要来自普通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税收筹集的资金直接拨付与医疗机构,并直接向居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以保障本国居民公平获取医疗及保健服务的一种医疗保障形式,因而此种制度是通过直接提供服务达到保险目标的制度,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家卫生服务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福利制度,覆盖人群通常为本国全体公民,体现了社会分配的福利性及公平性。

第二,医疗保障资金主要来自税收,主体是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拨款的方式直接分配给医疗服务机构。

第三,政府通过自己举办的医疗机构或合同购买的私人医疗服务直接向全体居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没有“第三方付费”,医疗服务提供具有国家垄断性。

第四,卫生资源配置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市场机制基本不对其起调节作用。

英国是实行国家卫生服务模式的主要代表,习惯上称为英国模式。1948年,英国通过《国民医疗服务法》,在此法案上建立的国民免费医疗模式(NHS),实行三级医疗机构:社区诊所、社区医院、教学医院。在英国,医、药是完全分开的,但资金管理与医疗服务一体化,医院既是提供医疗服务者,同时也是直接提供资金保障者。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覆盖全面,国民就医直接支付的费用低廉,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工作效率低下,手术排队等候时间长。

1.2.2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由雇员和雇主按一定的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而建立的医疗保险基金,用以支付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其特征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公民参保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医保基金来自于雇主和雇员缴费,国家通常不承担费用,但国家财政承担最终的医疗保险财务责任,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由依法设置的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支付”组织统筹管理,按规定合同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基金管理原则实行专款专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的人群通常从部分产业工人开始,逐步扩大到全体社会成员,与就业和收入相关联;社会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有关,一般都能保证参保人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通常称为德模式。

1.2.3 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是指以商业医疗保险作为本国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的主体制度的医疗保险模式,是多种医疗保险制度共同构成的混合制度中的主要制度。其特征是:医疗保险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签定合同,双方履行权利和义务;保险公司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展不同需求的业务,把医疗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政府一般不承担商业医疗保险的经济责任,通过制定医疗保险监管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医疗保险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行为,保护合同双方的利益;通过第三方付费机制,由保险机构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参保人承保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由不同项目的风险概率通过精确计算产生的保险费率,与参保人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及个人行为有关;商业医疗保险企业大部分是以营利为目的。

纵观世界各国,把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基本制度的国家,美国是典型代表,即所说的美国模式。

1.2.4 储蓄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依据法律规定,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缴费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储蓄账户,通过纵向积累资金,以解决家庭成员患病所需支付的医疗费用。

储蓄医疗保险制度特征是:从法律上强制要求每个有收入的国民在年青时就要为其终身医疗需求储蓄资金;强调纵向积累的医疗保险基金突出了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和责任,个人储蓄账户只能用于个和家庭成员的医疗消费;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医疗服务项目,产生的费用从储蓄账户中按规定支付,因此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利用;该保险制度是个人和家庭成员资金的纵向积累,只能在家庭成员间调剂使用,所以不具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互济共助的特征;要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医疗问题,该制度一般还需辅以其它医疗保险制度。

储蓄医疗保险制度发源于新加坡,国际上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不多。

2 中国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

中国的经济结构极不平衡,呈现城乡二元结构,与之相对应的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结构,城乡居民享受不同的医疗保险政策。

2.1 传统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传统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包括两部分:劳保医疗制度和工费医疗制度。

1951年2月,原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决定在城镇企业单位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全国总工会统一负责劳动保险,实行劳动保险的各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全部负担各项费用,其中一部分由企业缴纳劳动保险金,交工会组织办理,另一部分由企业直接支付。规定不但负责治疗职工所患疾病,而且发给工资补助金和救济金,直至病愈,能恢复工作时为止。如果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患病时,也给予一定的保障。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的建立,就是在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下形成的。1952年6月和9月,原政务院分别颁布了《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和《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待遇暂行办法的规定》两项条例,规定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患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的卫生机构按照各单位编制人数比例分配,统收统支,实施免费医疗及享受患病期间应得待遇,由此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

2.2 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出现的医药合作社,以“合作制”的形式举办医药卫生事业,打开了合作医疗制度的先河。1960年2月,中共中央在批准卫生部党组《关于全国卫生工作山西稷县现场会议的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与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和卫生队伍,推行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实行合作医疗,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落实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作医疗以政府牵头、集体经济帮扶和农民互助合作为基础,以社队为单位进行组织和筹资。到1970年代末,在全国绝大多数的社队都办起了合作医疗,成为农村的主要医疗保障制度。

2.3 两种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缺点 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第一次成为中国历史上制度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保障城乡居民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疾病负担,同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医疗保障基金互助共助能力的缺乏,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尤其是在“”期间,我国的工会组织被一定程度破坏,劳动保险的统筹和筹资机制发生了改变,国营企业一律相继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劳动保险开支列支在营业外,劳保医疗完全成了企业的责任,难以保障职工的医疗待遇。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医疗水平都很低,农民仅能获得低水平的医疗服务,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贫致病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3 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3.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国务院于1998年11月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建立覆盖全国范围内全体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2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2007年7月,国务院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覆盖范围包括城镇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筹资方式实行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相结合。2009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在全国所有城市已全面开展。

3.3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合作医疗制度在中国卫生发展的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虽然得到了肯定,但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该制度未做出相应调整,且制度本身也存在缺陷性,因而从鼎盛走向了衰落,广大农民的医疗风险需依靠自己来承担,由此产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为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从200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筹资方式为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形成。到2008年时,该制度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人口。

3.4 医疗救助制度 贫困人口在医疗保障中是弱势群体,为了缓解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我国在建立健全及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积极为城乡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的方式设立了医疗救助基金,对城乡贫困家庭实施医疗救助,帮助贫困家庭参与医疗保障制度,并对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的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纵观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经历,我们经历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制度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为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龙晓枫.对我国现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缺陷的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2):86-89.

[2] 赵曼.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运行分析.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13.

[3] 唐钧.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4] 王维平,庄三红.《从国外相关制度体系的比较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宏观经济观察》,2011年第11期.

[5] 李忠.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J].中国执业药师,2009.

[6] 李伟光,张建国.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及对我国医改的启示[J].山东劳动保障,2004(120).

[7] 李青.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经验.社会工作,2010年第四期下.

[8] 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EB/OL].卫生部网站,2004-12-03.

[9] 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 米勇生等.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努力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EB/OL].中国政府网,2009-08-20.

[11] 胡晓义等.新闻办介绍上半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EB/OL].中国政府网,2009-08-04.

[12] 田丰.当前中国城乡家庭消费状况[N].光明日报,2009-01-21.

[13] 徐恒秋.对建立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几点思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4月第22卷第4期.

[14]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医疗保障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国;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对比;启示

一、引言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国策,在现实生活当中,长期以来,中国人面临着就医难的问题而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社会公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并不是十分的发达而且人口基数比较大,面临着这一基本的国情,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阻碍。日本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曾经面临着与中国同样的问题,从本质上来看也就是政府的财务危机,导致政府无力负担庞大的医疗保障财政,但是日本最终解决了财政问题,也构建起了相对完善且全面的医疗保障制度,因此通过对于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分析,对比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能够进一步地得出构建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践经验,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中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

当今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最早是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随后,我国便构建起相对比较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参与人数过少、公共医疗资源浪费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这样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时展的需求,也不能够很好的兼顾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随后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进一步的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随后我国构建起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体系,国家也开始对医疗保险进行更加全方位的监督。构建起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基础的全方位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并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医疗保险开始纳入这个体系当中,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固有医疗保障制度当中的弊端。这种医疗保障制度所针对的对象更多的是将参保者的工作单位作为单元,并且缴纳与其待遇相关的费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建立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合作缴费以及费用共担的原则,便于国家对于这部分的费用进行管理和使用,能够更好地兼顾社会公平,这种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体现了个人与国家共同承担医疗费用的原则,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国家管理的公正性。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构建是为了进一步的突破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因为相对于城镇职工来说乡村居民的收入并不是很高,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程度都不是很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民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所以国务院在2002年就明确指出,要构建与我国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制度的构建是一个大病统筹制度为主的,更多地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农民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由政府单位统筹组织,农民个人集体参保,其资金来源通过个人或者地方政府来进行多方筹资。其他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所能够给公民提供的医疗保障是相对有限的,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也就衍生出其它类型的医疗保障制度,具体来说包括商业医疗保险以及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商业医疗保险,这些保险一般来说都是需要公民自主投保参加的,一旦投保人遇到了一些重大病患,保险公司会帮助患者承担一定的医疗费用;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给予救助的对象更多的是经济困难的病人,给予这些病人适当的经济补偿。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构建现在已经趋于完善,整个医疗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已经逐步开始走向成熟,社会医疗保障已经在我国开始全面普及开来。这种新的社保制度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国家与个人费用的共担,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减缓了国家的财政压力,也能够解决社会公民的就医问题并且很好地控制了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这样的一种新的运作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营。

三、日本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

当前日本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包括两个方面: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和介护保险制度。日本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法定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所有的医疗保障服务都是由政府单位提供,所提供医疗保障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保险的方式更多的是由政府掌管。由各种经济组合共同承担费用。日本国民健康保险的资金来源更多的是来自于税收、政府单位补贴以及受保人缴纳。这样的医疗保障制度就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首先强制参保,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是强制每一个公民必须参加的,这样一来就保证了一些低收入者也能够顺利地参加保险,在缴纳费用方面是按照个人收入所得比例缴纳的原则,不同收入的人所缴纳的保险费用也不是相同的;其次,个人所支付的保险费用相对较少,从一般的角度来看,病患所支付的医疗费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个人就诊时所需要支付的部分医疗费用,第二是参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用,第三是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所补助的医疗费用。一个人在参加国民健康保险之后,就诊时所花费的费用个人只承担30%,其余的70%由国家承担,但是如果个人没有加入国民健康保险,那么所有的费用都应当由个人承担;最后,国家公共机关负责医疗保险的运营和管理,在日本医疗保险的运营和管理,更多的是由政府和地方共同运营的,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的避免对于保险市场的冲击,而这样的一种运营模式,也保证了运营的权威性以及公正性。日本介护医疗保障制度,日本的介护医疗保障制度,所规定的参保对象更多的也就是一些年龄大于四十岁的日本国民,这种保险制度会更多的类似于养老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基本的护理服务,帮助老年人拥有更加健康的晚年生活,但是这样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却有着不同的服务内容,其收费的标准也会根据服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日本介护保险的费用支付方式,更多的按照服务项目来进行支付,不同的地区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个人所支付的实际费用也有标准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也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就服务内容来看,介护医疗保障制度更多的是针对于一些老年人,其服务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不仅仅包括基本的医疗,也包括居家护理等方面,实际上是对于医疗服务的进一步细化;其次,保险基金的筹集更多的是依照日本的法案,总费用采取三方共担的方法,包括介护保险的利用者、被保险人以及各级政府。最后,对于介护对象的管理,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相对科学且合理的动态管理方式,被保险人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调查,经历了这些程序之后,按照相应的等级来确定介护的内容以及费用,这样一来,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公民的实际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四、中日医疗保障制度的对比分析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整个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框架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已经拥有将近四五十年的运营经验,在运作过程当中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还处在探索时期,在这一定程度的不足,有待完善。这些制度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医疗保障的覆盖程度比较低,现实的情况来看,国家并不强制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参与医疗保险制度,虽然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但是仍然还有部分公民是没有参与医疗保险的。相对于中国来说,日本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更加广泛,所参与的群体更加多样化,在日本几乎人人参加医疗保险,机普及率能够达到99%以上。其次,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水平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参保者的住院手术等费用的报销都相对比较低,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基金十分有限,所以报销的上限也就是2到3万元,这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公民看大病的需求,而日本则是按照患者实际支付的费用承担70%,也是上不封顶的;最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还相对比较差,伴随着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所受到的医疗待遇相差很大。尤其是建国以来保障体系并不是十分的健全,这就与日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日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在构建过程当中十分的兼顾公平,根据居民不同的收入,居民所缴纳的费用是不一样的这就很好的兼顾了社会公平,而且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能够接受同等的医疗待遇和服务。

五、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结合对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和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分析,可以看出,医疗保障制度在构建的过程当中应当向日本学习,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政府定位,医疗保障制度,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因此政府单位则必须要承担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以及运营公共服务产品的重大责任。由于医疗保险行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很大,因此政府单位不能够将医疗保险行业完全交由市场来运作,更多的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于医疗保障制度进行监管和运作。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由于当前我国公共行政部门的职能划分越来越小,所以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卫生资源浪费。所以在构建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按照区域来分配公共卫生资源,从而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最后,要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扩大,但是地区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我国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当中,应当全方位的不知道我国的偏远地区,农村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界限,从而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除此之外,政府单位还需要加强老年医疗保障相关制度的构建,因为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相对比较严重的国家,所以在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当中,要尝试构建老年护理服务,这样一来才能够让我国的老龄人口安度晚年。

结语

从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构建现状来看,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相对以前已经逐步趋于成熟,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就是先进的完善的。在现实生活当中,中国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时有发生。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而当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基于整个中国的现实情况以及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所确定的,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分析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之上,就有必要汲取发达国家构建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经验,来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国家政府单位以及社会公民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的,只有中国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能够为我国公民提供的社保制度才能够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二木立.公的医療制度下の民間保険の国際比較[M].勁草書房,2007:11.

[2]文蓓.城乡并举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J].农村实用技术,2008(5):48.

[3]张雪峰.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05(1):89-91.

[4]郭宝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8(2):171-173.

[5]熊先军.医改不能二缺一[J].中国社会保障,2008(2):73.

[6]赵曼,吕国营.关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7):17-21.

[7]远藤久夫.患者負担の国際比較[M].勁草書房,2007:27.

[8]栄畑潤.医療保険の構造改革—平成18年改革の軌跡とポイント[M].株式会社法研,2007.

[9]十七大老百姓关心的十大问题调查:金融问题最受关注[EB/OL][2007-10-12]

上一篇:医保扶贫范文 下一篇:工程质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