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1 04:08:56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1篇

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教学方法

1.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

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

3.练习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这便是它的出处。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他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本,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解题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根据文意划分一下层次。

明确:八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除了最后一段是总结性的话语外,主体内容是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四、研习课文

1.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让学生自行概括,不同意见的同学推举代表写在准备好的胶片上用投影显示或直接写在黑板上。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四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最后一段)

教师不必急于下结论,可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参考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示主题,中心论点在第三段才出现。二是本文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分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习题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举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三是学生的习惯思维,中心论点不是标题,或在开篇,就一定在最后。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讨论,最好让全班同学都来参与评析。

分析思路:第一、二两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三、四、五段以静为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2.欣赏品味,延伸提高

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

(1)文章前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

明确: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论题。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论点。例三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练、准确,既缺一不可,又不显丝毫累赘。

(2)文章在第三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明确的?

明确:文章三、四两段可以看成一个句群,共有7句话,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岔开,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向,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微展开,第④句承①③句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和第⑦句运用事例从反面证明。句句写来,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可见作为桐城派有深厚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

(3)我们提到第一个事例是引入文章论题,直至第三段才提出中心论点,论题和论点有何区别?

明确: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它多用短语和非判断句、非陈述句来表达,只是用来框定、指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判断句或陈述句明确表达,论点围绕并点击论题。

(4)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观点,让学生自由评述。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参考提示:一般人不大重视语言修养,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字,不注重对文字的推敲,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读朱光潜的文章,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有那么大讲究。因此“一字不肯放松”,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再者,就是平时很注意品味语言的人,读了朱光潜的文章,也会感到自己的功夫还很欠缺,从文章精辟的分析中可以领悟到怎么品味语言才算到家。因此,课文对于人们提高语言修养也具有很大的教益。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切地使用语言文字。

文学,也称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判,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朱先生在文章结尾的谆谆教诲,对于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对于整个文学事业,其指导意义都是很大的,遵循这个教导,一个作家可以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以上内容并非标准答案,只是供教师参考,用于指导学生讨论、分析、评价。

3.组织讨论练习题一、二两题。

提示:本课的练习题设计很有匠心。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有利于把握全文内容。第二题让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辨析,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故选作课堂讨论练习,这样,既可对全文内容作一梳理,又可培养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练习题第一题的完成,要指导学生不要搞单纯的摘抄,要学会先“寻章摘句”,再组织整理,作出正面表述的方法。

明确:①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②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实质就是推敲思想感情。

③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于控制的。既可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④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回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练习第二题旨在通过比较,把握不同问题的不同实质,只要能比较,能够得出看法,就可加以肯定,以下提示供参考。

明确:朱光潜先生与马南邨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光潜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南邨的观点单指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就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感情,最精确地表情达意。“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品。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的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涵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再说,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五、课堂延伸练习

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价。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答案:

1.b(见课文)

2.b(a项有“套板反应”之嫌,b项文字虚写却恰到好处,使人产生联想,更增美感)

3.a(a项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特点,更增动感,b项一般化,难以产生联想义)

4.b(a项“嘴巴下”啰嗦,b项简洁明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讨论、比较、赏析和品味,明确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对作家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懂得了作者的殷切教诲,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更要敢于创新。

七、布置作业

1.从自己的习作中任找一篇,也来个“咬文嚼字”。

2.鼓励学生制作小卡片,对文中的事例、分析、观点、结论进行整理,互相交流。

附:卡片示例:

事例:坡《惠山烹小龙团》中的两句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分析: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结论:点铁成金。

观点:文学的文字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赏析第七段,明确“套板反应的弊病,并通过自由发言,感悟本文

所给予的启示,为在阅读、写作实践中的借鉴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两段文字描写:这是某年高考中两位考生对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描写,你认为哪段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1.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看样子也就十岁左右,个子长得差不多高矮,穿戴也都完全一样。两个人都是苹果脸儿,樱桃嘴儿,浓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乌黑的杏核儿眼,一笑两个小酒窝,两个人都扎着两个羊角辫,辫上都扎着粉红绸结……

2.两个小姑娘个头一般高,模样差不多,都穿着粉红色连衣裙,都扎着马尾辫儿,辫上扎着红绸蝴蝶结,跑起来就像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不细看很难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一个眼睛虽大,却显得沉静秀气,一个大眼睛乌溜溜地左顾右盼,显得更天真活泼……

讨论明确:第二段文字较为生动,尤其是细节描写“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活灵活现,非常生动,说明作者观察细致。同时,有关眼睛的描写,同中有别,抓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一段文字虽然也文通字顺,描写也很细致,但有点“千人一面”之嫌,这种情况朱光潜先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套板反应”。对这种现象朱光潜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习《咬文嚼字》。

二、精读品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齐声朗读。

提问:什么叫“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明确: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提问:为什么“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

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明确:“惟陈言之务去”出自《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惟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上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提问:既然语言跟着思想走,思想情感应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明确: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提问:“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创新,就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提问:著名画家达·芬奇初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可他画了一阵子,就觉得没意思,不画了。他的老师告诉他,在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达·芬奇听了之后,按老师的话去做,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大画家。著名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福楼拜却告诫他,每个事物的情状的描写,最准确的只有一个词,在写作中运用了这个词,文章就最简洁。同学们,你们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讲的道理来解释一下吗?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

参考分析:这两个故事其实说明的都是观察的重要性,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要细致、详备。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套板反应”唱对台戏的,都力求创新。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些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写作上也要求观察必须细致,力争找到最恰切的词语去表达,这样,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简洁明了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分析,仔细品味,明白了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戒“套板反应”“惟陈言之务去”,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发表意见。

参考内容:要抓住作者的有关言论去阐发。例如:“‘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语言的完美。”应让学生明白,语言要新,关键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朝深一层去想”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特点。

三、整体把握,获得启示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篇末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才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与吻合”正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留心玩索”“刻苦自励,推陈翻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这些内容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朱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学了之后,也深为朱先生的“咬文嚼字”的功力所折服,那么我们从中获得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或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示,或就自己的写作实践来说说得失。

文章的篇名是“咬文嚼字”,文章的内容讲得也是语言的赏析,我们就先从语言的品味来谈起。

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进行,最后归纳,或自由交换意见,大胆陈述。形式视情况而定,在组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尤其是这个题目范围过宽,可设计一些问题,或限定一些内容,或循序渐进,可视情况而定。以下从四个方面提供参考。

1.可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来谈谈咀嚼品味语言,一定要有谨严的态度。

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要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老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朱光潜先生纠正了他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品味语言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有文字的敏感,而且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可见语言文字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品味玩索语言是个很不简单的事,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要提高语言修养,就非下苦功不可,并且很有必要学点语言知识。要知道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才行。

2.结合“推敲”的事例,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推敲”这个故事,已经早有定论,且“这段文字的因缘古今传为美谈”,甚至把斟酌字句的做法,就直接称之为“推敲”。因为韩愈是大家,谁也不曾去怀疑。古今人们也都赞赏“敲”字用得比“推”字好。可是作者“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并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此可见,作者是不迷信,不盲从的,是富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和学习都是很好的启示。

3.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非常形象地描绘“狂人”能从字缝中读出字来。品味语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从那几个事例中品出这一番大道理来的。味者,有情味、意味、意境也。品,就要体味,就要思考,思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作者从“你这”的“这”,品出极端憎恶的惊叹情味,品出了强烈的情感,从“视之,石也”四个字上,品出“发出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特别是对“推敲”二字的品味,更富有启发性,作者从“推”字想到门是掩的,由掩门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提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做,自然是在告诉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要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才能品味到位。

4.品味语言也要努力去求新。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品味语言的重要性,也清楚地了解到品味语言是一项很不简单的事,但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品味的方向。作者列举了很多事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非常佩服朱先生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叹服朱先生渊博丰厚的知识。他那举重若轻、流畅生动的讲述,那运用材料信手拈来的说理,更是在写作上给予了我们更丰富的启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谈谈在材料的积累和使用上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明确:①材料的积累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对朱先生的学问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其实,学问靠积累,朱先生有这么大的学问,自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地积累所致。我们应该明白,做学问,没有材料是不行的,材料是学问的基础,即使像这篇简短的文字,也是需要相当的材料的,而朱先生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那么自然,这和他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要靠大脑去记住所有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像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例子,有的可能是朱先生凭记忆写出的,有的单凭记忆就恐怕不行,像《水浒传》《红楼梦》上的例句。但可以肯定,最起码有个印象,一翻就可以找到,我们不一定都能像朱先生那样博闻强识,但可以养成做卡片、记笔记的习惯,即使是做个索引也行,这样写作起来,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②写议论文,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事例,“事实胜于雄辩”,这是谁也明白的道理。有了例子不典型,讲得道理就不到位,举了例子解说不到位,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自然也不充分。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例子举了很多,而且每个例子都很典型。讲解也非常精辟,道理也讲得令人心悦诚服。选例、讲例更是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在重点赏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作者勇于质疑的严谨治学的精神,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将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读书学习,学会品味赏析,“于无疑处生疑”,只有不断地练习,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地提高。

五、布置作业

1.自习时讨论完成练习题三、四两题。

2.选几篇自己的作文,“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作分析文章。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文后问题。

古文与白话(节选)

朱光潜

现代人作诗文,不应该学周殷盘庚那样诘屈聱牙,为的是传达的便利。不过提倡白话者所标出的“做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日常的情思多粗浅芜乱,不尽可以入诗;入诗的情思都须经过一番洗练,所以比日常的情思较为精妙有剪裁。语言是情思的结晶,诗的语言亦应与日常语言有别。说话时信口开河,思想和语言都比较粗疏,写诗人时有斟酌的余暇,思想和语言也都比较缜密。散文应比说话精练,诗更比散文精练。这所谓“精练”可在两方面看出,一在意境,一在语言。专就语言说,有两点可以注意:第一(①),说话通常不必句句谨遵文法的规律,作诗文时文法的讲究则比较谨严。其次(②),说话所用的字在任何国都很有限,通常不过数千字,写诗文时则字典中的字大半可采用。没有人翻字典去说话,但是无论在哪一国,受过教育的人读诗文也不免常翻字典,这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证明“写的语言”比“说的语言”丰富了。

“写的语言”比“说的语言”也比较守旧,因为说的是流动的,写的就成为固定的。“写的语言”常有不肯放弃常规的倾向,这是一种毛病,也是一种方便。它是一种毛病,因为它容易僵硬化,失去语言的活性;它也是一种便利,因为它在流动变化中抓住一个固定的基础。在历史上有人看重这种毛病,也有人看重这种方便。看重这种方便的人总想保持“写的语言”的特征,维持它和“说的语言”的距离。在诗的方面,把这种态度推到极端的人主张诗有特殊的“诗的文字”。这论调在欧洲假古典主义时代最占势力。另外一派人看重“写的语言”守旧的毛病,竭力拿“说的语言”来活化“写的语言”,使它们的距离尽量地缩短。这就是诗方面的“白话运动”。在欧洲文学史上发起过数次的白话运动。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中世纪行吟诗人和但丁所提倡的,一个是浪漫运动时期华兹华斯诸人所提倡的。但丁选定“土语”为诗,同时却主张丢去“土语”的土性,取各地“土语”放在一起“筛”过一遍,筛出最纯粹的一部分来另造一种“精练的土语”为诗之用。我觉得这个主张值得深思。

1.作者说提倡“作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这里的“危险”指什么?

2.第一段中括号内应填的词语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每处不超过5个字)

3.作者为什么说但丁的主张值得深思?

4.综观全文,作者认为作诗应该怎样处理“说的语言”和“写的语言”?原因是什么?

5.下列关于使用语言,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A.“说的语言”既有毛病,也有方便。

B.“白话运动”对写诗无利。

C.书面语言应该破除僵化,保持活性。

D.“写的语言”会使写诗走向极端。

E.诗文的语言要能够精练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参考答案】

1.写出的诗粗浅芜杂或写出的诗不精练、无剪裁。

2.是文法(或讲究文法)是用字(或用字丰富)

3.赞同但丁“筛选”语言的作法,但不赞同专选“土语”写作的作法。

4.写诗所用的应该是活的“写的语言”而不是“说的语言”,因为写诗时情思比较精练。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机智从何而来?教学机智是在卓越课堂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提升的。而卓越课堂建设不仅需要高端设计、专家引领,更需要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探索求解。

一、尊重学生:机智的教学要做到“顺学而教”

三位教师课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准确把握重难点,设计了详细的教学方案。然而,他们在课上并没有根据教案依样画葫芦,而是结合课堂的具体情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实施教学,没有强制地把学生拉到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之中,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实施教学。

真正的备课就是研究。从宏观上说,就是多读书,多思考,多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从微观上说,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确定一个恰当的目标,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确定具体、精致的教学内容;然后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具体的问题,并拟出全面、简洁的参考答案,供教学中启发学生讨论之用。

真正好的教学要会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达到一种看似“毫无技巧”,实则“苦心经营”的境界。用汪曾祺的话说是“苦心经营的随便”。

《声声慢》以读为主,朗读、诵读、品读、美读。读之外,也融入了讲解、讨论,颇为融洽。《咬文嚼字》以品味语言为主,通过品析例句,领悟揣摩语言之道,又掺和了讨论,比较“自由”。《装在套子里的人》则以讨论为主,蕴含着思辨与机智,甚为自在。

卓越课堂是让学生学有所获的课堂。对于学生有怎样的收获,我们要仔细分辨学生是获取了信息,还是获得了知识。信息可以搜索得到,常常不需要教师教;知识需要体验、探究、内化,常常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我们还要分辨学生是获得了方法,还是收获了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是学习的第一要素。我这里换一个词,思想是学习的第一要素。

二、研究教学:机智的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

毫无研究的教学是因循守旧的。没有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机智可言,难以走向卓越。教学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什么和怎样教。

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学语文,就是用语文知识去解决语文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声声慢》用文体、意象、象征、意境的知识来解读宋词;《咬文嚼字》用朱光潜所提出的词语的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句法常识与言外之意的理论来品味语言;《装在套子里的人》旁征博引,纵横贯通,援引大量材料让学生学会联系相关文本和材料来解读文本。

《声声慢》教的是利用文体知识解读文本,通过知人论世来发掘文本的深意,运用“意象”知识来理解词中所蕴含的情意;《咬文嚼字》教的是语言学论文解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咀嚼语言来揣摩语言的味道,以实例论证来证明观点;《装在套子里的人》教的是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用现代的眼光去发掘文本现代意蕴的方法。这三堂课,都比较注重方法的传授,注重素养的培育。

真正的好课应该有这样一些特征:引入自然,注重兴趣的激发;讲析简洁、准确,富有启发性;讨论生动活泼,有参与的广度,也有思考的深度;问题设计具体新颖,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课堂节奏舒徐自如,流畅自然;有对话的交锋,有思想的沉默;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也有生生之间的相互激发,还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想、感情的无声交流;好课还有高潮……概括起来,真正的好课,一定是富有智慧的课;真正有智慧的课,一定具有顺其自然、从心所欲、随机应变、教学相长的特征。

三、教学相长:机智的教学要做到“蹲身同行”

教学机智的形成,不仅要求教师有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入体察,更要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能够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观察、感受、领悟,和学生一起“成长”。

有这样一则故事:父母带孩子到公园去玩。父母在家里先就给孩子说好:“出门要自己走路,不能让爸爸妈妈抱,因为你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了。”可是孩子行走不远就吵着要爸爸妈妈抱。为什么孩子说话不算话呢?孩子两三岁,身高不足一米,你不抱他,他能看到什么?大人的腿和屁股,看久了,多没意思!所以,小孩要大人抱,不是要偷懒,而是他看不到有趣的东西,美丽的风景。

对应到教学生活,教师是父母,学生是孩子。教育就是要孩子“长高”,看到更多的美好的风景。最愚蠢的做法是,教师将自己看到的风景(也就是教材上的东西)讲给学生,塞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将这美景发自内心复述出来。可想而知,学生没有亲自感受,自然难以理解,也难以复述。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给孩子搭建一个平台,让孩子站上去看更高更远的风景。可是,学生自己本身并没有“长高”,除了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新奇的风景之外,接下来还是要“落地”看人家的大腿和屁股。

所以,最高明的做法还是教师先蹲下身来,站在和学生一样的高度来观察,感受,理解,并和学生一起长高。

真正卓越的课堂,绝不是教师“教”得又多又深,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观察,一起感受,一起发现,在真诚的交流之中分享、探究、生成,获得共同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不是要站在高端,“高屋建瓴”,而是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合作,平等交流。教师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学、思考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机智就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课评课;有效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成长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听课评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听课、评课,教师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与评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听课评课更有效,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就“重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评课。

一、要看得懂

1.看得懂,就是要听课者评课者看教师教了什么,学科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方法和思想

而信息对于处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学生而言,是不需要教师教的。方法是指能运用于实际的策略;思想是指学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形成价值判断的思路。因此,在语文课的有效课堂上,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思维和思想方面。

涪陵实验中学周波教师执教的《声声慢》,通过教学会让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作者的隐秘。在教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情感时,周老师以“大雁”这一意象为例,还特意让学生将方法归纳出来并用在后面的几个意象(如黄花、梧桐、酒等)的分析中。学生通过自我归纳和练习,总结出了意象分析法的方法:抓意象,寻找意象的特征,体味情感;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画面和情致。学生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练习,掌握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江北十八中的刘盛浪教师执教的《咬文嚼字》,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咀嚼语言的思路。通过咀嚼文章标点,比较分析改编与原著文字,于平淡处见深情等方法的指导,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会更热爱我们的母语,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刘老师指导学生咀嚼文章标点引用了鲁迅的《祝福》中的句子。“我喊阿毛!”这个句子表达了祥林嫂讲述自己故事时内心的悲伤绝望。而“我喊:阿毛!”表现了祥林嫂发现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后,她内心有所满足,含着喜悦喊阿毛。这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的不同,也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重庆南开中学龚春华教师执教的《张衡传》,不仅给我们呈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更为可贵的是他给学生灌输了学习中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理念,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龚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求助同学而不能解决的,最后由老师提供方法再来解决。比如,有学生不理解“连辟公府不就”的“就”字,龚老师让学生组“就”字的词,学生组了“就餐”“就位”等词,然后龚老师顺势归纳出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一种方法:双音组词法。这节课,龚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一共归纳整理出了五种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双音组词法、搭配得当法、语意翻译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通过成语联想来寻找词类活用和词语的基本意义的方法、因形求意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可以自主学习其他文言文。

西南大学附中的张万全教师执教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张老师的课以鲁迅的“删夷枝叶的人,绝对得不到花果”作为教学灵感,通过引领学生对删减文本的阅读和分析,领会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就是尊重原文,从文本中发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看教师怎样教的

(1)听课者要看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

教学中能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是否活跃,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能否相互启发、补充、批评。

(2)看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能否拓展学生的经验,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智能

刘老师用少儿版《红楼梦》给学生提供“咬文嚼字”的平台;张老师用契诃夫的原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给学生提供文本阅读的平台。

(3)看教师是否和学生一起读书,把自己经验形成的过程拿来和学生一起分享

刘老师执教《咬文嚼字》时,以分析为主,通过“分析—总结—提炼”的过程,将思维活动的展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也形成这样的思维过程,以后再分析问题就会更深入、更全面。

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以讨论为主,强调学生个性化理解,但在其中穿插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而不是直接把教师的个人理解强塞给学生。

3.看学生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获得的只是信息,那这堂课是失败的,信息不是语文课的目标。看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有思想。这里的思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名词就是学生上了这堂语文课后在认识上有什么提高,作动词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即我们常说的思维和方法。

学生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声声慢》以后,明白了一首诗词该如何去读,明白了去抓意象、品情感。听了刘老师的课,学生知道了如何从生活中、阅读中去发现美的句子,并用语文的方式去感受美。听了张老师的课,学生懂得阅读文学作品要进入作者的隐性世界,用今天的眼光读出现实意义。

二、要想得透

1.听课者揣摩课堂隐含了语文教育的哪些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几位教师的教案很简洁,但备课很充分,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和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的。

如,龚老师执教《张衡传》时,把学生难于理解的关于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方面的内容删掉,这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

2.听课者要从各位执教教师的课上看出个性与共性

每堂课都有很多上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每个教师都会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教学重难点,这是每个教师的个性。

但语文教学都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有规律。这几位教师都对文本进行了研究,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理解;他们自己做了很多功课,读了很多好书,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高,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信手拈来,营造课堂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文化熏陶,达到给学生“补钙”的目的;他们能回到学生,教学都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通过语文教学来传递情感、熏陶文化、呈现价值。

对于语文课,情感传递和文化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而最终要完成的,则是学生的价值呈现。如,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理念,促成其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思考,使其能够正确地面对世界,面对当前与未来的生活;另外,从方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换。

刘老师在执教《咬文嚼字》时,既教会学生咀嚼文字的方法,又广泛举例,旁征博引,对于文本的解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堂课为契机,将学生对奴性的认识引向深入,以此来塑造新时代知识分子的脊梁;龚老师执教《张衡传》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以“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张衡”为主问题,带领学生去领略张衡的伟大人格,以“天才全才奇才,才华横溢;文品官品人品,品行高标“来总结张衡,最后学生呈现出了我们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的价值观。这样,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情感和思想也达到高潮。

三、要说得清

1.说得出教学的规律

听课者要能从课堂中领悟到教学规律,把必然的东西提示出来。这几堂精彩的课,都符合教学规律,引入自然,不再是声频视频齐上台;讲析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学生的讨论有广度和深度;问题的设计紧扣文本,新颖;课堂结构自然合理,做到了顺其自然(“其”指学生)、从心所欲(丢开教案)、随机应变、教学相长。

2.说得清好在哪里

每堂课要有自己的判断。《声声慢》细腻柔美,《咬文嚼字》通彻,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装在套子里的人》厚重渊博,《张衡传》给我们展示了文言文教学如何将文与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效地听课评课,那么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育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4篇

一、展示课的“亮点”

(一)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彰显教学功力

本次活动中,一项重大的改革就是要求选手讲“素课”,即课上不允许使用多媒体,仅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展示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力。面对这一“猝不及防”的规则变化,大多数选手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展示了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一些惯于使用多媒体的教学环节,如导课、作者及背景介绍、课堂训练、拓展延伸等环节,通过语言表述、印发资料和黑板演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来代替多媒体大屏幕,课堂教学效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没有“操作机器”的压力,没有声、画、音、像对思维的干扰,教学中教师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学生也可以心无旁骛地阅读思考,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语文课堂显得更加自然纯朴,更加充实丰满。

(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较明显的体现

纵观13节展示课,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抑或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多数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师备课的关注点由过去更多地关注自己“如何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注重“学情分析”和“学生活动”设计,教学中教师基本摈弃了 “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代之以 “对话”教学(师生、生生、生本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已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意识。

2.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昌乐二中等学校的教学经验,以“讲学稿”“导学案”引路,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示课的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展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语文课堂教学的全新面貌。

3.突显语文的“人文性”。选手们都努力通过诵读、分析、鉴赏等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如:教学《滕王阁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分析作者“由嘉会览胜之喜到登高远望而悲,最后又由悲而转为达”的情感变化;教学《陈情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真心、真意、真情”;教学《咬文嚼字》,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学生“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等等。语文课本该具有的丰厚的文化、文学教育内涵以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重视,语文课的“语文味儿”也浓厚了。

(三) 诵读教学备受重视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好传统,然而曾几何时,一些教师丢弃了这一好的语文学习方法,以“满堂灌”和“满堂问”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学生对文本读得不熟不顺,感知体悟得不充分,理解分析、鉴赏评价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会受到影响。本次展示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选手们对诵读的重视,课堂上,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整体读、局部读――“读”占鳌头,形式多样!像《滕王阁序》《陈情表》这类古诗文,选手们更是达成共识:边读边赏,边赏边读,读出气韵,读出意境,读出情感,在诵读中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 教学流程规范有序

文本的理解一般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流程进行。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有利于了解文本全貌;局部细读品味,能更深刻具体地把握文本,多数教师深谙此道,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再通过品词析句、咀嚼品味等过程进行局部深化,最后再回归整体,深入理解,全局把握。教学流程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易于把握运用,阅读效果明显。

(五)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新课程更加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特别强调要摆脱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的死板记忆,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一些教师片面理解这一新理念,视基础知识教学为“陈旧、落后”,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竞赛课,更是刻意回避语文基础知识。本次展示课虽有一些课“隐去”了知识教学的环节,但大多数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落实 “语文知识”这一重要目标,将知识教学有机融入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之中,这一点难能可贵。

(六) 教风严谨、务实

尽管受到展示课形式的限制,执教者很难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情,但大多数教师能够紧扣教材、单元及课时重点设计教学,教学严谨、规范。

二、教学中的不足与缺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展示课的每一节课、每个环节都是经过选手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反复“打磨”的,比平时的常态课会“出彩”些,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思想、文化素养、执教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加之新课程实施不足三年的时间,新课程教学问题较多,所以,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上,很多具体问题也相对集中地表现出来,笔者试列举如下:

(一) 文本解读问题

1.文本解读浅显、片面。

网络技术的先进,信息资讯的发达,使得我们一些教师习惯了依赖教参和网上资料进行备课,缺少了潜心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独立钻研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退化。教师自己走不进文本,就无法引领学生真正“入境”,语文教学追求的“情感交融,智慧共生”的理想境界自然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也影响文本解读的高度、深度及厚度。

《滕王阁序》一文的教学,理解作者 “兴尽悲来”的情感变化是把握全文的关键,细读文本,文中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诗句可见。本文既有面对大自然的广阔无穷,感慨人生的短暂、人类渺小的“人类之悲”,也有不遇圣君明主的“人生之悲”,二者综合起来,对作者情感理解才会更深刻、更丰富,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依据文本探究问题,而是先入为主照搬现成结论,只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个角度进行解读,文本分析显得单薄、片面。同样,《陈情表》一文,除了体现作者身世悲苦及报养祖母的真挚之情外,还有旧朝老臣巧妙得体的陈情艺术,因此,教学重点应从“陈什么情”及“如何陈情” (即陈情的艺术性)两个角度来确定,而展示课的多数教师只关注前者,在所谓的“感恩教育”层面大做文章;《咬文嚼字》一文,细心梳理文脉可以明确其主旨:逐渐达到艺术完善是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与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必须下的工夫。而统率全文的则是“思想感情”这个核心和关键因素。明乎此,就会避免文本解读的片面与浅显。

2.驾驭文本能力欠缺。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教课文的层面上,把课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课文中有什么知识就讲解什么知识,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是诠释与印证某种预设结论的过程,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发掘文本的独特教学价值的眼力,缺乏 “教为不教”的高远追求。

3.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缺失。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能力。而我们的一些教师首先是自身缺乏这样的能力,其次是课堂上不给学生充分阅读感悟文本的时间,不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以预设的答案来泯灭学生的智慧火花。应该说,所听的十几节课,很少感受到“教师、学生、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很少看到因“生成”而产生的课堂精彩,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学目标问题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教学的关键。倘若教学目标方面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展示课中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的“非语文化”倾向。

如前文所述,《陈情表》一文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大都关注到了文中蕴含的“感恩、孝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情感目标,而本文体现的“层层推进,措辞委婉,情真意切的陈情艺术”这一特色目标却被多数教师忽略了;前者属于人文性目标,后者属于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目标,本人认为,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学,学科本体性目标更为重要。

2.教学目标模糊、笼统。

一位教师教学《滕王阁序》,教学目标为:①积累文言知识,并学会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②试着披文入情,从整体上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首先,“目标①”中的“文言知识”和“目标②”中的“复杂的思想感情”都是宽泛、笼统的概念;其次,“披文入情”“学会鉴赏”这样的表述没有明确指出通过什么途径、运用怎样的方法。这样虚空、笼统的目标下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呢?可想而知。

3.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致。

有的课教案写的是一套,实际教的是另一套,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两层皮”。某位教师在《陈情表》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研读文本,鉴赏文中的抒情艺术”,但在教学中却没有一点体现,这样的情况不止一例。

4.教学目标贪多求全。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少而精,不可贪多求全。贪多求全就会面面俱到,不深不透。教学《咬文嚼字》,某位教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两点:①学会一种方法――借梳理课文思路,学会提纲挈领的读书方法;②树立一种意识――借多样化品评鉴赏实例,树立一种咬文嚼字的意识。另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则为四点:①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文艺评论和随笔;②抓住文章的主旨句,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③在朗读对比语言文字中,体味语言文字的微妙;④感受文章蕴含的“理趣”,秉承先生谨严精神的同时,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04-02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公开教学中,“有效”“高效”“倍速”之法层出不穷:师生问答,火急火燎;过渡衔接,马不停蹄。对于很多问题,学生未来得及思考,教师就匆匆揭示答案。课堂看似精雕细琢,实则耽于表演,欲速不达,效果堪忧。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慢》中问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慢”是一种悠然放松的状态,是一种细致入微的体悟。语文学习需要的是浸润、熏陶,需要的是咀嚼、品味,需要的是涵泳、遐想,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慢读,慢慢欣赏,摆脱的是浮躁,回归的是语文学习的从容,摒弃的是求快贪多,指向的是心灵“悦”读。在讲求效率至上的今天,将“慢”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并不是一味反潮流,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基于语文学习特点的一种反思,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一种回归。

一、“慢”是语文回归本真的必然

1.“慢”――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品质

与“慢”相对的是“快”,“快”了,才能在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不少教师上课追求“大容量”“高密度”,以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有的学校还出台了相关的评课标准,对一节课的容量和密度提出了量化要求。这样做课堂的效率似乎提高了,但追求的只是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序》中说:“进行语文教育……有两个重要之点: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学习是语言文字习得的过程,汉语言的学习历来重“品”和“悟”,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的心能够沉静,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从容,让他们有时间吟诵、摘录、圈点和写作,在“慢”的宽松环境之中细细品味语文的深味。这样,语文学习才能收到实效,语文学习的品质才能得到提升。

2.“慢”――从关注目标到关注学生

语文课“慢”不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少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设置了过多的教学目标,凡是课文中出现的内容,不管轻重主次都要去讲解,完全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正如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的那样:“课就成了货郎担,什么货物都有,多目标成了无目标,学生弄不清楚究竟要学什么,要掌握什么。”结果教师天花乱坠地上完一课,却没有关注学生究竟有没有收获。“慢”下来,是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必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讲过不等于学生学到,部分绩优生的掌握也不能代替所有学生真正掌握。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都不可能真正实现;目标太高,大多数学生暂时都无法达到;目标定偏,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学情进行取舍,简化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一课一得,其实已经是语文教学的佳境。在此基础上“得得相连”,语文教学的效果自然在积累中提高。

3.“慢”――从工业思维到树人思维

工业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标准化、模块化,讲究“多快好省”,但是把这种思维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来则大谬不然。用模块化、标准化的所谓“高效”方法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缺乏个性的“工业品”,绝不是具有活泼个性的“人”。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和作物一样都是鲜活的生命,有着成长的愿望和内在的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满足它,顺应它,引导它,发展它。张文质先生指出:“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揠苗助长是任何一个农民都不会干的蠢事,培养人更是急不得。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从工业思维回归到树人思维,踏踏实实地依据“天时”去播种、浇水、施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细滋慢育中健康成长。

二、语文教学中的“慢”策略

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慢”,不是无原则、低效率的慢,而是要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文本中,慢慢欣赏品味,深入沉静思考,多元互动交流,这样才能“慢”得有收获,“慢”得有价值。

1.反复吟诵“慢”欣赏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形成语感的好材料。在语文教学中,要避免不着边际的架空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去慢慢欣赏文章之美。叶圣陶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余应潮老师在教学《口技》一课时,就采用了吟诵法,用“五读”来构建课堂: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慢慢欣赏,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音、形、义以及文章的内容、情感出于口而应于心,不仅有利于学生背诵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力、感悟力。

2.咬文嚼字“慢”品味

我们常说语文要上出“语文味”。“语文味”怎么来?朱熹曾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讲究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涵泳,慢慢品味语文的滋味。咬文嚼字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大胆设疑,通过反思、探究语言的意义、用法,体味作者的匠心。在咬文嚼字的时候,不仅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进行咬嚼,还可以采用对比法、置换法、联想法等方法来深入体味。例如鲁迅《藤野先生》中“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看似平淡,但如果把“也”字去掉,对比一下就不难发现,“也”字暗含了作者对国内黑暗现实的哀叹和对东京现状的无奈,为下文写自己在日本的种种遭遇埋下了伏笔。再如欣赏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攀爬月台的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仔细品味父亲“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等动作描写,学生自然就能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作者用词的精妙。讲究咬文嚼字,就是以心灵去慢品语言的真味。

3.沉静从容“慢”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上,课堂的静心思考比课堂表面的热闹更有深度。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为什么”“怎么样”“理由何在”等成为阅读文本时的常规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孔乙己》一课,学生都知道主人公名叫“孔乙己”,但只要教师追问一下“他真的就叫孔乙己吗”“他为什么会被叫做孔乙己呢”,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下去,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诨号,人们并不知道孔乙己的真名。再细究下去,这诨号只是描红纸上的“半懂不懂的话”,毫无道理可言,既契合孔乙己落第秀才的身份,也暗含了人们对他的漠视。另外,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文本看似不合理、矛盾的地方引导学生沉静思考。例如“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既然“大约”,何来“的确”?学生思考下去,自然会发现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再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清香是嗅觉产生的感受,怎能如“渺茫的歌声似的”?深入探究下去,学生自然会对语言艺术之美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味。

4.充分互动“慢”收场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慢”下来的关键在于设计好互动的话题和情境,让互动能够充分开展,让思维和智慧相互碰撞,而不宜匆匆收场。首先,互动要有好的切入点,也就是要提出好的互动话题。互动话题的提出要扣住理解文本的关键点,着力开展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如教学臧克家的《有的人》,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诵读的基础上,把课文中先后8次出现的“有的人”换成具体的某种人,再连起来朗诵、交流、评议。这样的互动既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开展了语言和想象能力训练,可谓一举多得。其次要有好的规则。要创造好的互动情境,教师要放下架子,让学生有话敢说;要建立学习小组角色轮换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小组中得到充分发言的机会。另外,教师要抓住“生成点”不放手,要舍得放弃原定的教案,让学生充分互动。笔者在教学《爱莲说》一课时,临近下课时一位学生问道:“文章开头提到三种花的顺序是‘菊’‘牡丹’‘莲’,文末提到三种花的时候顺序则是‘菊’‘莲’‘牡丹’,前后不对应了,这是为什么?”围绕这个问题,笔者指导学生反复揣摩开头和结尾写三种花的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通过讨论,明确了开头最后才写莲是为了突出自己与陶渊明及世人不同的审美取向,而结尾最后写牡丹则是为了表达自己绝不“宜乎众矣”的人生态度,学生从中懂得了文法、顺序都应为表情达意服务的道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虽然放弃了一些原定的教学内容,但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互动更加积极,课堂的讨论看似冗长,节奏似乎缓慢,但是课后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多元评价“慢”定论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应该是多元的。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看似不合理、不正确甚至是荒诞不经的观点或看法,教师不要急于定论。首先要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更要赞赏学生对教科书和教师的质疑和批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充分听取别人的观点并学会质疑和批判,在互相评价、辩论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通过教师、同伴、自我的多元评价、多重激励,让智慧的火花燃烧起来,让思维的空间敞亮起来。“慢”定论,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是对学生自主思考的鼓励和肯定。那种依据教学参考书或者传统经验直接定论的做法,节奏固然是“快”了,但是学生思想的火花可能会熄灭,怀疑的精神可能会消亡。

“快”与“慢”是相对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摒弃流于形式的“快”,追求脚踏实地的“慢”,让学生享受“慢”阅读,学会“慢”思考,在“慢”的学习中成长。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6篇

这些年山东一个偏僻的农村初中——杜郎口中学,总是在不同场合被人们提起:学术会议上,谈到新课改,总有学者会以杜郎口为例;参加教研活动,教研员们也总会拿杜郎口说事;到中学听课,一线老师对杜郎口则表现出几分好奇。最近,借在聊城参加学术年会之机,走了一趟杜郎口,观摩了语文随堂课和展示课,听了崔校长的介绍,还买到了一本杜郎口中学的“内部资料”《杜郎口中学教案(语文)》。

这里确有许多可谓独特的“风景”:且不说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收费、发胸卡,如同旅游景点一般;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谁是参观者。就说那语文课堂,学生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读一两句课文,要争、要抢、要到台前;指出同学朗读中的一个小错误,也是要争、要抢、要到台前;展示的最大特点就是表演性:几人一组,读一段课文,谁读哪一句,分工明确;做什么手势、动作,预先设计;尤其是所谓拓展性展示,更见课前排练的功夫,学《陋室铭》一文,学生竟然能展示出“三句半”(一种文艺形式)。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颠覆!颠覆了学校管理的理念:学校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颠覆了学校教学的基本图式:学生的“学”似乎可以不需要教师的“教”(不知数、理、化之类的课程是如何操作的);颠覆了语文课堂的常态:不见咬文嚼字,鲜有沉思默想,教师更是靠边站,语文课堂俨然成了时下的综艺舞台。从校长的介绍中得知,如此改革的初衷就是:使学生上课不打瞌睡,有勇气站到台前展示自我,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而此初衷源自于崔校长的苦衷:1997年他调任杜郎口中学校长时,这是一所中考成绩全县倒数,生源流失严重,面临撤并的生存困境的学校,颠覆性改革可谓背水一战。十多年过去了,杜郎口中学居然绝处逢生,似乎还生机盎然!催生蓬勃生机的既有人的基本欲望——表现欲;又有最基本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激励。学生每天面对那些陌生看客,岂有不好好表现之理?小组合作,打擂评比,哪里还容得下偷懒懈怠?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之树长青,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固守了应试之根。以语文学科为例,从手头的这本《教案》来看,教师备课的重点还是放在语文知识上,教案的第一部分是“知识储备”,包括:作者、背景、生字词、分段、课文分析、中心思想等,且教师的准备非常充分;在课堂实施时,则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将这些知识逐一夯实,这就为应试提供了保障。至于拓展展示环节,则让学生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准备、演练,其中教师指导、帮助的心思没有少花,只是到了课上展示时,教师将学生推到了台前,自己则退到幕后而已。当然,即使是表演性展示对学生某些方面的训练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大胆自信,勇于表现,善于表演等等。

由此可见,杜郎口中学改革颠覆中的固守,既无奈,又悲壮。据校长介绍,他们学校的教师个个加班加点,人人不甘落后,很是辛劳。想必他们的学生也不会很轻松,试想,每天要展示,课课要争先,得花多少时间准备,得卯足多大的劲儿呀。假如杜郎口中学的师生真能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这倒是比他们的改革本身更值得研究。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大学文学院]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时代的变迁,使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普及,更拉大了与古汉语的距离。古代诗歌因其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在用字遣词方面,古代诗歌受到诸如篇幅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极为凝练,字字珠玑,非经细细咀嚼品味,难解个中滋味;又如,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典,虽经注释,但短短几句平白的注解,岂能尽解其中妙意?同时,古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多数意不在表而在里,其意境深远,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想用当前“快餐”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学生,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对古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在基础上,结合大量搜集整理的优秀教案,经过教学实验,归纳出一些既便于实施,也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

一、故事引路,渐入佳境

我们看到过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拿到新课本时,往往最先看的便是课本中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性强、趣味性浓,学生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很多古代诗歌或者其作者背后也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古代诗歌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有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帮助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例如,一位教师为《虞美人》教学准备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阴云低垂、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位面容苍白、泪眼蒙■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脱去穿了15年之久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恶运还是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降临了。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遥望南方“三千里地山河”,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诵了一曲千古绝唱,喝下了宋太宗赐予的毒酒。

实践证明,在课前呈现这样的一个故事,有助于学生在把握这首词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和感悟词人亡国后的愁苦之情,体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切悲哀。

二、吟咏吟唱,悦耳悦意

古诗的原生命就是吟唱。而吟咏吟唱又不同与一般的诵读,它需要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种诵读是读者完全将情感投入文本之中,完全的忘我,可以说是一种“无我之境”。如果古代诗歌的诵读能够达到这一点,那么学生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

三、咬文嚼字,体会诗味

古代诗歌语言简洁洗练,要求诗人在选词用字上下工夫。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咬文嚼字,就是分析在用字上的胜人之处,尤其分析成为诗眼字词的丰富表现力,领悟诗人在炼字上的技巧。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诗歌鉴赏的关键。

另外有一种情况:由于传抄或印刷等原因,古代诗词中常出现某字因版本而异的现象。虽然异文中一定只有一种是正解,但错传的字存在了这么久,必有其合理之处,往往体现了传承者炼字的功夫或不同的审美情趣,耐人寻味。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置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遣词造句、修改文章的能力。这种方式比较开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不受书本的约束。

四、联想想象,再现情境

国画中的泼墨写意,十分注重“留白”,这与古代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寥寥几笔,却留下了大片的想象空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无羁无绊,岂不快哉!

意味隽永的作品总是以其特有的情感力量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使其释放出所有的生命力量与作家拥抱,古典诗歌的这种魅力尤其浓厚。这种魅力的获得,需要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艺术作品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之处,需要鉴赏者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生经历出发,通过想象、联想去丰富和补充,赋予作品现实的生命力,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例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调动学生以自己的感觉知觉去触摸、品味杜甫的遭遇与情感,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这样,学生的悲悯、同情、仰慕等情感才会被激活,他们才能走进诗歌中感受到那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

五、比较异同,透视风格

比较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普遍,背景相同的诗可比较,题材相同的诗可比较,风格相同的诗可比较,手法相同的诗可比较,同一作者的诗也可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可以突出其共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诗歌鉴赏能力以及文学修养程度。当然,诗歌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应当严谨,不可滥用。一是要有可比之处;二是每首诗歌比较的方面不要太多,以防不深不透,流于形式。

如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剪梅》时,可以紧扣两首词所写的“愁”进行比较阅读。《一剪梅》描写了诗人早期生活的闲愁,抒写了相思之情;《声声慢》则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宋室南渡,国亡家破,丈夫去世,此时的词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全词所写虽然也是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此时的愁已经变得厚重和苦涩了。

六、引入诗论,鉴赏理趣

我国有很多睿智精辟的诗论词话,如欧阳修的《六一词话》、李清照的《易安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有的诗作蕴涵哲理,有的诗论充满情趣。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撷取的诗论应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咀嚼、品味、感悟,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苏教版必修四《蜀道难》课后的文本研习:“明代诗学家高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三句话概括了《蜀道难》结构上的特色,表现手法的多样以及语言上的特点,可以说,把握好这三句话,就基本能够进行《蜀道难》的教学与鉴赏了。

七、改写再创,抒发心灵

改写前人的诗歌是古代文人常玩的一种文字游戏,诗歌经过改写常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吟诵起来也饶有趣味。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询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不仅对开放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改写可以很灵活,不必局限于文体,也不必像古人那样字字落实。当然,改写诗歌在教学中的运用应当注意方法,并不是每首诗都可以像杜牧的《清明》这样任意改变的,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受所学内容及所教对象的制约。

诗歌的教学难以一蹴而就,很多教师也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但我相信,只要能在学生心中插下美的种子,时间便会证明一切。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8篇

解读教材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材里“有什么”,二是用教材“教什么”。知道“有什么”是决定“教什么”的前提。

一、教材里“有什么”

或许有人会质疑,解读教材里“有什么”还成问题吗?有些教师捧着教学参考书就像上了保险一样有恃无恐。教学参考书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它可以为教师提供各方面帮助,是教师手头最重要的资料。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参的内容也越来越翔实,可谓一应俱全。因此,老师一般把教参作为理解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的重要依据。教参是一把双刃剑,虽有助于教学,但容易造成教师的依赖性与惰性。

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课文的“首席读者”。教师只有认真地钻研文本,并获得自己的切身体验,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教师决不可以仅仅只做“教参”的“首席读者”。教师只有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才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困惑。

比如,苏教版八上的《甜甜的泥土》一文,笔者看了很多遍,一直坚定地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小亮,所以主题应该是偏重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但是教参上把主题拔高到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所不有。且不说这个主题是不是拔得太高了,单是这个说法里透露出来的更多是母亲对儿子的爱、众人对孩子的爱,而不是孩子渴望爱,这不是把主题的主次颠倒了吗?另外,结尾小亮尝泥土是甜丝丝的后笑了,表面看确实是把悲剧喜剧化了,但细细琢磨一下孩子没有糖吃,只能吃泥土了,这结尾难道不给人带来一丝苦味吗?这样思考悲剧更悲了。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语文教师应该以反思的态度看待教参。应该先读文本,而不是先读教参;应该尊重文本,而不是崇拜教参。要用自己的眼睛读作品,不能盲从。

二、用教材“教什么”

“教什么”的实质是教学目标如何确定。对此,先要看哪些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哪些不宜在语文课上专门教。语文课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即语文课要突出语文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在当下的一些教学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少了“语文味”的现象。这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主要是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忽视工具性,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不适当的位置,以至于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等。究其原因,恐怕是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再要看文本的教育功能。教师要明确哪些偏重于阅读欣赏,哪些可用于读写结合训练;哪些要精读,哪些只要泛读。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该教的语文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通过对语言文字理解与应用的扎扎实实的积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打交道,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诠释、识别、辨认、理解、探究,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思想、见解、品德、情操”。朱作仁教授说:“特别是读写基本功。语文水平主要看读写能力、尤其是写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就得在课堂上体现“三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

三、用教材“怎么教”

当下的语文课堂中,往往在解读教材时存在两种错误的现象。一种是不知取舍,对课文中“非语文”的知识过分关注,或者把已经不必教或暂时不宜教的知识列为教学目标;另一种是盲目拓展,或者舍本逐末,对课文的研读蜻蜓点水,花大量时间看拓展材料,搞拓展性活动,或者不顾学生的认识能力,生拉硬扯,拓展的内容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

例如,这里有一则关于苏教版七上的《伟人细胞》的教学案例:

教师利用前30分钟大致梳理了故事情节及主题,之后得出以下的冰糖葫芦串结构:

然后发下资料《一件军大衣》,训练学生找本文的冰糖葫芦串结构。接下去教师再推荐两种与冰糖葫芦串结构相关的写作结构。最后教师总结布置作业:今天我们了解了《伟人细胞》中的贾里的伟人计划,并且重点学习了冰糖葫芦串结构,希望同学们课后采用这种结构写一篇文章。

这样的教学设计表面看来具有创新精神,实际存在很多问题。从关注语文性角度看,冰糖葫芦串结构固然也能体现一定的语文性,但这种结构方式不常看到,也存在一些分歧,会误导学生认为凡是写几个故事串联起来就能成文了,就都是冰糖葫芦串结构了。而且本文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而不是小说的结构。从内容重点来看,盲目拓展,舍本逐末比较严重。对课文的研读蜻蜓点水,30分钟就简单结束,花大量时间分析《一件军大衣》的结构,无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且不顾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拉硬扯了两种写作结构,由学生的反映可见他们并不能理解和接受。这堂课如果作为讲析课文的课,则没有讲透、讲深;如果作为作文课,学生又缺少必要的练习。两者都想兼顾结果适得其反,两头都没有顾上。

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语文学科的属性认识不清,对教材的价值定位发生偏差;二是对新课程理念有误解,对语文如何与生活联系、如何与其他学科沟通拿不准尺度;三是不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起点心中无数,教学失去了针对性。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9篇

上课伊始,老师组织学生在电教室内观看《侏罗纪公园》片段,待学生看得兴致勃勃时,画面暗去,老师动情地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学生高兴地说:“喜欢!”

师:“你们还认识哪些恐龙?”

生踊跃发言,室内异常热闹。(5分钟)

师:大家对恐龙很感兴趣,老师也收集了许多恐龙的资料,想看吗?

学生异口同声:“想”!

学生很快沉浸在画面之中,不时发出惊叹声。(13分钟)

师: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恐龙,读一读书,了解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向全班介绍。

当学生向全班介绍时,学生的发言零乱无序,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读书时,下课的铃声响了。

老师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阅读入境提供形象,积累素材,但课堂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是让学生欣赏比文字本身更具魅力的影像画面,学生失去了更多宝贵的读文、感悟的时间。

这样的例子还有音乐课上的、美术课上的……

不难看出,那些图文花哨、音乐夸张、内容膨胀的资料喧宾夺主,轻松、愉快、优美的形式占据了学生的心理活动,这些音像的东西在脑海中留下了烙印,而那些主要的学习内容却顾不上了。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首先要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规划,要有明确的目标,找到整合点,让媒体真正服务于教学,不再顾此失彼。结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来说明实践活动的认识:如何让媒体真正为教学和学生服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完成识字任务,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对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感情。我上网查阅了相关的课件和教案,之后对这堂语文教学进行了系统规划: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识汉字已有了良好的习惯和兴趣,对他们来说不是件难事,但理解生字的含义是需要强调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歌词是抽象的,草原是未见的。这样,就找到了媒体与学科的整合点。为了避免把教学上成“多媒体秀”,在设计时,应尽量让PPT在显示时简洁、大方、实用。我在网上看见了几则教学设计都是在导入时播放音频,强大的视听效益会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探究的求知欲,从而造成多媒体的“喧宾夺主”的气势。这样的出示也淡化了语文“咬文嚼字”的功用,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也会失去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机会。我把最美的音频放在了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即升华了主题,也在学生获得体验时引起了情感的共鸣,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也突出地培养了学生的学科能力。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第10篇

九龙湖镇中心学校2005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将继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主要工作

l、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课改意识。

措施:

①认真参加学校语文大组的各项活动,做好记录,并及时写下反思或随笔。

②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

形象,为学生示范;为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

组织教师订阅各级各类语文刊物,引导全体语文老师读好理论书刊和文学经典,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做好教育反思。

③加强学习,落实好四个基本点:

a、坚持语文课改的正确方向,要切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努力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

b、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育中实现工具性、人文性的动

态统一;

c、继承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注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提倡吃

透两头、精讲多练、一课一得、咬文嚼字等优良传统;

d、积极倡导本色语文。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服务于教学

目的:以减负增效为目的,提高教学水平,树立精品意识。

措施:

①教研组将广泛收集课改信息,及时印发,组织教师学习。每一个语文教师

也将发挥群体教育智慧、挖掘潜力,可以不断丰富它的内涵,也可以利用它的资

源,得以不断地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②加强校本培训。教研活动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做到专题化、系列化、经常

化。学习内容精心选择,符合学校以科研促教研的要求,形成人人发言的氛围。

③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开展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在钻

研教材及新课程标准,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在各阶段必须达

到的双基要求,与同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抓好三环节即

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要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精

心设计,认真实施每一堂课教学任务。

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六认真”管理。及时上传教案,加强网络备课管理。作业要落实“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在辅导方面,

要建立班组后进生辅导记录、落实转差目标、责任,尽最大努力转化学有困难的

学生。

④努力提升公开课质量。每人每学期的公开课,必须围绕学校当前的研究主

题、经过自身精心准备,学科组认真讨论修改后,才可以实施。严格公开课执教时间,非重大工作冲突不得随意变动。积极、主动配合上“自报课”的老师,共同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经常开展正常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提倡一课多上,加强评课、切磋环节,提高研究含量。努力探究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其评价过程,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ji励、调控作用。

⑤继续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

上一篇:醉翁亭记教案范文 下一篇:因式分解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