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咬文嚼字

时间:2022-07-02 06:57:19

【摘 要】本文就高中课文《咬文嚼字》中朱光潜关于“推敲”而发的议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根据相关资料和自己的分析对《题李凝幽居》作了合理的解读。

【关键词】推敲 《题李凝幽居》 幽居 幽人 幽情

在《咬文嚼字》中,朱光潜先生认为,就诗之意境而言,“推”比“敲”更佳。果真如是乎?

朱先生之所以如此认为,一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推”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是其“自掩自推”,而“敲”显得“寺里有人应门”,毕竟有些“温暖的气氛”;二者“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更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我们姑且不论原诗中“僧敲月下门”是否真要表现“冷寂”的意境,单就“寺”而言,实存疑问。原诗题目为“题李凝幽居”,诗中“闲居”“荒园”很难理解为寺,“僧”所敲之门显然为李凝幽居之门,不知朱先生“寺”之说从何而来。既非寺,非自家居处,又焉能“自掩自推”?再者,若细析这两句诗,我们也不难看出,即使是表现“冷寂”的意境,“敲”也不比“推”逊色。空谷幽静,唯闻有僧叩门之声,以动衬静,愈显其静,何谈“打破了岑寂”?王维《鸟鸣涧》不也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来写“夜静春山空”吗?再说,就这两句的关系来看,上句写鸟,意在引出下句写僧,“敲”更应与“宿”关联起来看。“初月未终夕”,鸟已宿而僧未宿,鸟有宿而僧无宿,长途跋涉,旅途疲惫,困顿不堪,荒谷旷野中,忽现一处院落,欣喜之下,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敲门求宿,大有“烟火相亲”之感,又何谈“平添了搅扰”呢?

看来,古之人非妄语也。但正如朱先生所说,“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即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那么,该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呢?

施绍文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中认为,“全诗只是书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颈联“是写归路上所见”;霍松林先生却在《历代好诗诠评》中认为,“认为作者访李凝未遇”是“不符合诗意的”,颈联为“直写游园”。

确实,从尾联来看,全诗应写了一个完整的过程。细析全诗,这一过程应为见幽居、宿幽居、别幽居。见幽居、别幽居为实写;宿幽居为虚写,用了跳跃之法。这其中,幽人虽未露面,然人在境中,人在事中,人在情中,即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更添一种超然幽情,令人神往。对于施霍二人之说,我以为事非访遇,中无游园。

贾岛,范阳人,早年为僧,元和六年(811)至洛阳谒韩愈,听其劝还俗后,屡试不第,愤世嫉俗,曾作诗嘲讽权贵,被列为“举场十恶”,穆宗长庆二年(822)被逐出关。从《苕溪渔隐丛话》《唐摭言》《唐诗纪事》等书关于“推敲”故事的记述来看,虽则细节有所出入,但大致相同,其中皆有“冲撞大京兆尹韩愈”之说。若此说可靠,《题李凝幽居》应为穆宗长庆三年的作品,因为韩愈一生中仅在长庆三年时做过京兆尹。结合《题李凝幽居》的内容来看,此诗极有可能是贾岛又一次赴长安途中所作。对“李凝幽居”当属途中路过,而非有意拜访。“李凝幽居”从诗中看,地处偏僻,少有人烟,是“闲居”“荒园”,想必非豪宅阔第,焉有“过桥”“石山”之类的建筑。若有,何谓“幽居”?“游园”之说实难成立。

我以为,此诗为贾岛于穆宗长庆三年(823)赴长安途中,路经李凝幽居而写的一首诗。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中,“闲居”“荒园”承写“幽居”;“少邻并”实为“无邻并”,意为独居于此,远离俗世红尘;“草径”者,谓身处山野,无有人事往来。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由远而近,由景及人,由静而动,写月上鸟宿之时,有远行之僧至此幽居前敲门求宿。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写次日清晨主客分别时的情景。移身过桥,放眼四望,别是一番景象;抬步上石,山道上云雾弥漫,恍若仙乡,真乃绝妙佳境。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是直抒情志。如此幽妙之境,如此高洁之人,不正是诗人心中所渴慕的吗?一夜之宿,不仅找到了宿身处,更觅到了宿心处。“暂去”,是为了了断尘缘;“还来”是为了与知音相伴;“幽期”是共同的心愿;“不负”是铮铮的誓言。全诗围绕“幽居”而写,其中含幽人,寓幽情。作者以僧自称,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写了途经李凝幽居,与李凝相识、相别、相约的过程,抒发了诗人在仕途失意、身心俱疲之时,内心对世俗追求的懈倦,对宁静单纯的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精炼传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美、清冷、神秘、奇幻的境界,艺术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其中用跳跃的手法,简约有致,给人以新奇之感,堪称经典。由此看来,终是“敲”合诗境一些。

教而生疑,疑而求思,思而得解,不亦乐乎。此之谓乐在其中也。

【参考文献】

[1]朱光潜. 咬文嚼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2006:77-78.

[2]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61-962.

[3]霍松林. 历代好诗诠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41-542.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化研究 下一篇:巧设辅助练习 强化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