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6:57:41

新增长理论论文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卢卡斯(1988)认为全经济范围内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造成的,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是提高厂商的生产率,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是提高全社会的知识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并且用全社会的平均人力资本来衡量这种溢出。而且根据这一模型得出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高,因此它的资本边际生产力和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都比发展中国家高,物质资本收益递增将诱使外国资本和工人流向发达国家,并且就是在同一国家内部也会出现人才和资源从不发达地处向发达地区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各个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巴罗(1990)认为政府服务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其中公共产品模型认为公共产品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壅塞模型假定公共产品有部分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公共产品对所有的厂商有溢出效益,并且政府制定产权保护可以促进私人厂商收益的提高,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和生产。但是这些模型也有其缺陷,主要是对内生技术进步的分析不足,注重强调技术的外部性,而忽略技术进步的本身可以提高拥有该技术的厂商生产力,同样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除去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外,新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的积累也促进经济增长,Ak模型假定生产函数为:Y=AK,模型中的资本包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并且它们之间有完全的替代性,因此资本的边际收益不变,在AK模型中人均消费,人均资本都以相同的不变比例增长,经济增长率与生产技术和消费者的偏好有关,这里消费者的偏好将决定是进行消费还是储蓄,进而影响资本的积累。这类凸性增长模型认为: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而要使资本无限积累下去,则要求资本的边际收益不能无限下降,而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因此雷贝洛认为只要经济中存在不受不可再生要素影响的核心资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种核心资本通常被认为是人力资本。

另外新经济增长理论还引进了熊彼特方法,AghionandHawitt(1988,1992)认为经济的增长是由一系列的随机质量改进引起的,而这些创新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研发活动的结果,并且新发明会使旧的技术或产品过时,从而退出市场,这种过时被称为“创造性毁灭”,经济存在一个随机的增长路径,也就是说由于假定创新是以柏松概率到达,因此增长路径是阶梯跳跃的,这里经济增长来源于创新,但同时创新会导致产品的更新换代,市场结构的调整。

而这种市场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模仿过程,产生所谓的后发优势效应,也即一国技术水平离国际技术前沿水平越远,则该国可以学习的技术就越多,学习潜力也就越大,技术进步也就越快。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就成功实现了赶超计划。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跨国增长在出现这种“俱乐部趋同”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表现有“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两极分化。如整个的非洲大陆与世界的增长路径相差越来越远。Howitt&Mager-Foulks(2005)对这种跨国增长的差异进行了初步探索,构建了一个包含研发和技术转移的熊彼特增长模型来解释跨国增长的差异。认为技术转移并非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是一个瞬时的无成本的过程,相反跨国或跨地区的技术转移是一个有条件有成本的过程。

新增长理论在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时,主要讨论了国际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四个机制:(1)国际贸易方便了技术信息的国际传递,降低了创新成本。(2)国际竞争使厂商为巩固地位而从事研发。(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每个厂商面临一个更大容量的市场,因此技术创新的收益会增加。(4)当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时,可能促进专业化生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以上我们简要回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可以看出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得到广泛的共识,区别在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于经济系统,并且资本的积累对经济的最有增长路径没有影响。新增长理论则着重分析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机制,认为分工,人力资本的积累,企业研发,技术与知识的外部性,政府的公共产品服务都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新增长理论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使得经济的管理者不像过去那样被动,根据这一理论,政府有必要主动参与经济管理。另外新增长学家也开始注意到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如透明的经济立法,激励制度等。因此把制度因素引入模型,并统一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其他增长因素来研究这种跨国增长的差异,应该是新增长理论的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着重于介绍新增长理论相对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优点,新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和评述。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增长

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不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新增长理论出现了。新增长理论吸收了斯密的社会分工思想,社会分工产生专业化,而专业化生产又导致规模收益递增。但是社会分工同样导致社会交易成本上升。因此新增长理论认为当这种收益与成本相等时,社会分工达到最优水平。分工的发展促进技术进步,正是由于这一思想,新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内生的,因此新增长理论关注的是技术进步的形成机制,如社会分工,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边干边学,创新和研发等。

罗默(1986)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是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并且假定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使得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整体的生产率。而正是知识溢出的存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才不会无限降低,也即稻田条件不成立。由于知识的溢出效应导致厂商的收益低于社会收益,因此在政府不积极干预时,厂商缺乏生产新知识的动力,增长将放慢或停滞不前。因此罗默认为政府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卢卡斯(1988)认为全经济范围内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造成的,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是提高厂商的生产率,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是提高全社会的知识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并且用全社会的平均人力资本来衡量这种溢出。而且根据这一模型得出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高,因此它的资本边际生产力和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都比发展中国家高,物质资本收益递增将诱使外国资本和工人流向发达国家,并且就是在同一国家内部也会出现人才和资源从不发达地处向发达地区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各个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巴罗(1990)认为政府服务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其中公共产品模型认为公共产品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壅塞模型假定公共产品有部分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公共产品对所有的厂商有溢出效益,并且政府制定产权保护可以促进私人厂商收益的提高,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和生产。但是这些模型也有其缺陷,主要是对内生技术进步的分析不足,注重强调技术的外部性,而忽略技术进步的本身可以提高拥有该技术的厂商生产力,同样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除去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外,新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的积累也促进经济增长,Ak模型假定生产函数为:Y=AK,模型中的资本包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并且它们之间有完全的替代性,因此资本的边际收益不变,在AK模型中人均消费,人均资本都以相同的不变比例增长,经济增长率与生产技术和消费者的偏好有关,这里消费者的偏好将决定是进行消费还是储蓄,进而影响资本的积累。这类凸性增长模型认为: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而要使资本无限积累下去,则要求资本的边际收益不能无限下降,而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因此雷贝洛认为只要经济中存在不受不可再生要素影响的核心资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种核心资本通常被认为是人力资本。

另外新经济增长理论还引进了熊彼特方法,AghionandHawitt(1988,1992)认为经济的增长是由一系列的随机质量改进引起的,而这些创新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研发活动的结果,并且新发明会使旧的技术或产品过时,从而退出市场,这种过时被称为“创造性毁灭”,经济存在一个随机的增长路径,也就是说由于假定创新是以柏松概率到达,因此增长路径是阶梯跳跃的,这里经济增长来源于创新,但同时创新会导致产品的更新换代,市场结构的调整。

而这种市场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模仿过程,产生所谓的后发优势效应,也即一国技术水平离国际技术前沿水平越远,则该国可以学习的技术就越多,学习潜力也就越大,技术进步也就越快。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就成功实现了赶超计划。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跨国增长在出现这种“俱乐部趋同”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表现有“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两极分化。如整个的非洲大陆与世界的增长路径相差越来越远。Howitt&Mager-Foulks(2005)对这种跨国增长的差异进行了初步探索,构建了一个包含研发和技术转移的熊彼特增长模型来解释跨国增长的差异。认为技术转移并非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是一个瞬时的无成本的过程,相反跨国或跨地区的技术转移是一个有条件有成本的过程。新增长理论在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时,主要讨论了国际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四个机制:(1)国际贸易方便了技术信息的国际传递,降低了创新成本。(2)国际竞争使厂商为巩固地位而从事研发。(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每个厂商面临一个更大容量的市场,因此技术创新的收益会增加。(4)当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时,可能促进专业化生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5%的高速度持续增长,近年来仍然保持在7.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外出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组成项目。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旅游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1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7.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522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比上年提高了15.0%。伴随着旅游市场的繁荣,与其相关的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这客观上要求旅游险能够快速发展,为有关各方提供风险保障,为旅游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再者,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使花钱购买旅游险成为可能。因此,有关人士普遍预测旅游热将为我国旅游险市场营造巨大的发展空间,每年的保费收入至少应该有70亿元的进项,是我国保险业务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旅游热已经持续好几年,而旅游险市场仍然比较冷清。

一、旅游保险还未引起足够的注视

从需求的角度看,自2002年9月1日起《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开始实施,改强制旅行社为游客投保旅游意外险为强制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这一规定的改变使以前倍受冷落的旅行社责任险获得较大发展,财产险公司在旅游险市场中的份额大幅度提高,如按每个旅行社年交保费2万元计,旅行社责任保险的市场规模约为1.8亿元,占整个旅游险市场的15%以上;与之相反,游客自愿购买保险者寥寥,寿险公司旅游险业务增长缓慢,部分地区和公司甚至出现业务滑坡现象。旅游险市场总的需求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

从供给的角度看,旅游险市场上保险卡的种类有所增加,销售方式有所改善,但是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险种少。当前,只有几家较大的寿险公司经营旅游保险,且可供游客购买的险种只有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交通人身意外保险、旅游景点人身意外伤害险、旅游救援保险、住宿游客人身意外保险5种。而且他们大多数都不经营旅游景点人身意外伤害险、旅游救援保险和住宿游客人身意外保险,甚至有的也只经营旅游人身意外保险一种。产险公司除了经营旅行社责任保险外,对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行李、证件丢失和盗抢风险至今尚无“货”上市,使这一风险处于无保障状态。整个市场不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而且,游客要想以中意的价格为自己获得较为全面的保障,就必须和几家保险公司接洽,很不方便。

2.保险对象范围过窄。以前,我国的游客是以团体游客为主。而且,国家旅游局在1997年9月出台的《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保险的暂行规定》强制旅行社为游客办理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各保险公司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从节约经营成本出发,推出了只以团体游客为保险对象的旅游保险,将自助游游客排除在保险范围以外。1999年政府为了拉动内需将“五一”、“十一”假期调整为7天。这一举措带动了旅游热,形成了所谓的“黄金周”。但是这股旅游热主要是受自助游的推动。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自助游已经占到了整个旅游市场份额的80%以上。可是,在很多地区自助游至今仍游离于旅游险市场之外,无法买到合适的旅游保险。

3.保险对象细分不够。首先,旅游市场状况的变化和强制旅游意外险的取消,使得自助游在部分地区走进了寿险公司视野。有些公司已经修改了旅游意外伤害保险条款,将自助游游客纳入保险对象范围,但是和团体游客适用相同的费率。少数公司甚至直接将团体旅游险保单向自助游游客销售。其次,部分公司为了争抢业务,拓展了保险对象的范围,推出旅行保险,将公务旅行者和普通游客一同纳入保险对象范围。这两种变化在提升保险公司业务量的同时也增加了逆选择的可能性,使保险公司面临更大的道德风险。因为:第一,团体游客出游时,旅行社派有专业的导游为其提供全程组织和服务工作,这无疑有利于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但是对于自助游游客来说,由于缺乏旅游常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出险的概率要比团体游客大。而且,对于自助游保险来说,由于业务分散,展业费用和其它经营成本明显高于团体游保险。因此,两者不应该适用同一费率。第二,对于公务旅行人员和普通游客来说,由于出行目的不同,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往往不一样,结果在旅行过程中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也必然不同,两者同样不能适用同一费率。

4.保险责任确定不合理。当前我国旅游险在保险责任的确定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保险责任过宽。很多保险公司在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中将死亡给付、伤残给付、意外医疗和急性病医疗列为主险责任。对于每个游客来说,只有选择是否投保的权利,没有选择不同保险责任的余地,不能以合适的价格获得需要的保障。殊不知其结果同样是低风险客户退出保险,而高风险客户都留了下来,产生逆选择。另一种倾向是保险责任过窄。目前,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将游客的潜水、滑雪、探险等活动列为旅游险的除外责任,而又不提供此类专项旅游保险。而且,有些保险公司在经营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的过程中发现医疗责任,尤其是急性病医疗责任的道德风险过大,部分地区发生经营亏损现象。于是修改条款,将急性病医疗甚至意外医疗排除在保险责任范围以外。这样的确能够较好地控制风险,但是与此同时也必然将大量有着较大风险保障需求的优良客户拒之门外。这显然有悖保险经营“保障客户,分散风险,获得利润”的初衷。

5.费率厘订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旅游险费率的厘订不是依靠精算技术,而是由条款制订人员凭经验来确定的。有的公司甚至模仿其他公司的条款,然后臆断地调整费率变动期间和费率大小。这样,在缺乏精算技术的支持下,为了保证经营的稳定性,保险公司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费率偏高确定。这种不科学的定价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抑制了保险需求,影响保险公司业务的增长。

6.投保渠道不畅。目前,旅游险的销售渠道没有大的改观。旅行社依然是其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主要销售团体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和旅游救援保险;旅游景点主要销售旅游景点意外伤害保险;机票销售点主要销售航空意外险;适宜网上销售的险种相对较多,但是目前开通网上投保服务的只有泰康人寿、平安和友邦等少数几家公司;银行柜台销售尚处于尝试阶段。对于大多数自助游游客来说,投保仍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7.售后服务质量不高。旅游者的流动性较大,在短时间内,游客可能在一个地方投保而在另一个地方出险,甚至可能跨国出险,这对保险公司的核保、定损及理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跟不上,不仅对旅游者造成损失,也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

二、游客保险意识淡薄,保险险种单一,制约了旅游保险的发展

我国的旅游险市场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1.游客保险意识淡薄。虽然说风险的存在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保险需求产生的必备条件,但是这两个条件所形成的只是保险的潜在需求。要想把这种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必须依赖于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增强,保险意识的提高。当前,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普遍较差,很多游客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花钱买旅游险。因此,旅游险的市场需求一直不旺。

2.保险经验缺乏,保险技术落后。在现有的经验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我国很多寿险公司的旅游险的核保在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足,尤其是急性病责任部分存在较为严重的逆选择现象。承保之后对医疗责任和自助游的风险控制更是束手无策。一方面,为了防范逆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急性病医疗排除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外。另一方面,他们只能通过对团体的选择来代替对个人的选择,通过简单的承保程序达到为大量具有相同风险因素的人群提供保障的目的。旅行社在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之间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保险公司控制风险的一个“关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被迫只经营团体旅游险,而将自助游保户拒之门外。

3.相关数据资料短缺。由于旅游险的经营时间短,我国的保险公司手中还缺乏与旅游险相关的各类资料。与其它寿险业务不同的是旅游险的发生概率与一个国家的社会、自然、地理状况、游客的风险防范意识等关系密切,国外资料缺少参考价值。另外,据业内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很多公司的旅游险在展业、核保、定损、理赔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单证管理混乱。这样,即使收集了一定量的资料,这些资料也缺乏可靠性。这使得旅游险费率的厘订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

4.对风险和保险的相互关系认识不够。保险公司对保险对象划分不清和保险责任确定不合理,实际上是其对风险和保险的相互关系认识不够的反映。对自助游游客和团体游客、公务旅行者和普通旅游者在相同的费率水平下提供同等保障和将医疗责任列入主险条款,是保险人过分追求保险业务量而忽视风险防范的表现;而将游客的潜水、滑雪、探险等活动列为除外责任,将医疗责任从保险责任中剔除,是保险人过分强调风险防范而忽视业务增长需要的表现。

5.保险市场发育不充分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落后。2001年我国的保险深度仅为2.2%,保险密度仅为168.8元,远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保险市场的发育还很不充分。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现阶段,为了抢占先机各家保险公司忙于市场拓荒,比拼保费收入规模。而相对于其它险种来说,旅游险属于小险种,年保费收入占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比重较低。另外,目前在我国保险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几家保险公司要么是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要么是国有企业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这种所有制所决定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公司高层领导由政府选派,采用任期制,以公司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针。高层管理者权责不对等,广人员工的付出和收入不对称。这必然会引起企业追求保费规模最大化的短期行为,因为有保费规模就有费用规模,而费用规模与包括老总在内的员工利益攸关。结果,虽然旅游险在很多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中被列为A类险种,赔付率一般低于35%,但是仍然不能引起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激发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旧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进展缓慢,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三、培育市场主体,开发新险种,大力发展旅游保险

解决我国旅游险市场的现有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一方面,民众保险意识的培育是一个过程。这既需要保险经营者和政府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又需要通过大量的风险事故来教育国民,强化其保险意识。这绝不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需求能够创造供给,而潜在的保险需求向现实的保险需求的转化是以民众保险意识的提高为条件的。因此,在短期内我国的旅游保险需求状况不会有大的改观。另一方面,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是我国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我国旅游险市场供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分业经营体制可以通过修改法律来改变;保险经验不足,保险技术落后可以通过学习来快速提高;而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涉及各方利益的分配格局、保险经营的性质和国家的经济安全,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完成。这样,对于风险与保险的关系的认识也就难有突破;重视保费规模,忽视经营利润的状况也就难以改变,旅游险就很难得到保险公司的青睐,供给状况也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观。结果,整个旅游险市场也就不可能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从长远着眼,我们应该大力推进民众保险意识的培育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

此外,还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加速市场主体的培育,提高旅游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促使保险公司由拓荒式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2.加大新险种的开发力度,把旅游保险服务延伸到吃、住、行、游各个环节,并为特定旅游项目提供专项保险,如峡谷探险保险、水流漂流保险、惊险游保险等,使游客在旅游全程都能够获得需要的保障。

3.对旅游险市场和旅游险条款进行细分,针对团体游、自助游及公务旅行的不同特点制订出不同的保险条款,确定不同的费率,加强风险防范。

4.将风险较大的医疗责任部分制定为特约条款或者附加险,厘订专项费率。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又可以有效防范逆选择风险,全面提升旅游险的业务质量。

5.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尤其是与医疗责任部分相关的资料的收集,为科学厘订费率,控制风险,尤其是医疗责任风险积累经验,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对于那些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旅游险的公司来说,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6.在继续推广网上销售和柜台销售方式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销售方式,拓宽营销渠道。例如电话销售、报纸销售、卡片销售和信件销售等。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新增长理论;技术进步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SA090)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7月14日

对于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我们可以追溯到斯密(1776)的《国富论》,斯密认为经济增长内生于生产中的分工协作。而以索洛(1957)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外生于技术进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否认了索洛的外生技术进步,舒尔茨(1961)等认为上个世纪美国增长的最为重要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积累,这种观点引发了西方经济学家从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经济增长。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

自20世纪初Fisher(1906)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这一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以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力资本经济分析一直处于沉寂状态。

早期的增长理论未能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如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1939;Domar,1946)、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Rosenstein-Rodan,1961)、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Hagen,1975)。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济之谜”出现(Helpman,1987):

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始终快于劳动和资本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的速度。

二是日本和德国战后的兴起。日本和德国用了5年时间将经济回复到二战前的水平,然后只用了10年时间就一跃成为经济实力排名世界第二和第三的经济强国。

三是“里昂惕夫之谜”。要素禀赋论认为,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学界一般认为美国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根据要素禀赋论,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1953)的实证结果却与要素禀赋论预测相悖。

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经济之谜”,在这种背景下,人力资本理论应运而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Schultz(1961)开始系统阐述人力资本的概念,根据Schultz的表述,人力资本是相对于非人力资本或者物质资本而言体现在人身上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益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的形成依赖于学校教育、营养和健康投资、在职培训、个人或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等活动。Schultz(1961)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到农业增长的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从20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美国农业增长的最为重要的源泉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随后Becker(1964)建立了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微观基础,Becker还明确区分了一般人力资本与特殊人力资本的概念。在经济增长分析中,Becker将人力资本积累与专业化分工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规模报酬递增的增长模型。

人力资本理论经过Becker(1993)从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两个方面有机的整合而得以完善。

二、人力资本新增长理论研究状况

(一)阿罗 “干中学”模型。阿罗(Arrow,1962)第一个提出内生技术进步的模型。他试图将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内生化,假设技术进步是投资的副产品,是厂商生产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结果,一个厂商的投资不仅会提高自身的生产率,而且由于溢出效应,还会提高其他所有厂商的生产率。

阿罗认为干中学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之源,技术进步不依赖于R&D。如果把新知识看作是新资本生产的副产品,那么知识存量可以表示为资本存量的函数。增加资本不仅可以通过其对生产的直接贡献增加产出,而且通过其间接贡献,即通过产生新知识使得其他资本生产率提高从而增加产出。阿罗的结论是:由于技术的溢出效应,无政府干预的经济均衡是一种次优,此时的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

由于阿罗模型必须借助人口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来说明经济增长,因而该模型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内生增长模型。

(二)宇泽弘文“知识生产”模型。宇泽弘文(Uzawa,1965)在阿罗“干中学”的基础上首次用两部门模型分析知识的生产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教育部门专门从事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的生产。两部门均利用全部的知识存量,某种知识在一种场合的使用不会妨碍它在其他场合的使用,所以知识存量无需在两个部门进行分割。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可增加有效劳动,从而使得物质资本积累不再呈现收益递减的趋势。经济将以不变的增长率持续增长。

(三)罗默“知识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模型。罗默(Romer,1986)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发展了原有的人力资本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新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罗默把知识看成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边际产出递增,能够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从而刺激物质资本的扩张,物质资本的扩张必然伴随着新知识的产生。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互相促进使得物质资本生产出现规模报酬递增。新知识最初是伴随着富有远见的厂商新的投资而产生的,由于新知识的应用不可能完全保密,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与阿罗的结论不同的是罗默模型无须借助人口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来说明经济增长。由于在产品生产中,知识的边际产出递增,经济增长越来越快,且不受人口增长率的影响。由此,罗默得出结论:知识或技术能够不断进步从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 加拿大能源过剩危机 过剩危机下如何用人? 企业人力资源过剩危机管理 从电力过剩看浙江经济变局 电力短缺刺激电力投资出现过剩苗头 生产过剩危机是转型的必经阶段 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危机 后危机时代我国产能过剩研究 城市化大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危机 新和成蛋氨酸扩产存过剩危机 又遇电力危机 电力夏日危机 电力:危机促变革 直面“电力危机” 论中国电力行业产能过剩 借“危机”导演“弱势美元”加大人民币流动性过剩 避免流动性过剩演变成经济危机 光伏产业危机硝烟未尽 警惕重蹈产能过剩覆辙 锦纶行业产能过剩困局难解三联虹普“傍大款”危机凸显 后危机时代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偏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电力过剩危机 电力过剩危机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俊卿")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电力过剩危机下,电源建设投资冲动依然难以抑制。

电力产能过剩?这似乎与直觉相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日前的2014年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全国电力消费增速放缓,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仅为2013年的一半。

本世纪初,国内电力需求旺盛,用电高峰出现的大面积停电刺激着社会公众的神经。4年前,国家发改委通报中国电力缺口达3000万千瓦,全国多地拉闸限电,一些钢铁、水泥企业被迫停产。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以“中高速、调结构”为特征的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了“换挡期”,电力需求的增长也进入中低速区间。我国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以上,其中,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用电量又占到工业用电量的一半。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高耗能产业的限制,电力需求的增长自然会放缓。

需求不振导致电力过剩的担忧已在国内各大发电集团受到重视。在年度工作报告中,5大发电集团领导层无一例外地阐述如何理解“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华电集团董事长李庆奎直言,现在电力已是过剩经济;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认为,电量增长放缓,电力过剩凸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是即将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2014年前,电力需求增速都比较高,所以在制定规划时,自然会按照以往较高的增速作为依据。当需求增速突然下降时,就会出现电力过剩。”

装机过剩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骤减”的同时,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也急速下滑。

国家能源局通报称,受电力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201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286小时,同比减少235小时,全行业较10年前下降幅度达到700小时,创1987年以来新低。

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是表示发电厂发电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内平均发电设备容量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运行小时数。

按照电力行业的一般规则,若某一地区,全年的设备利用小时数高于5500小时,说明该地区用电紧张,可继续增加电源投资;若低于4500小时,则说明该地区电力富余,一般不能再新增发电装机。依据此评判标准,我国当前的电力市场已处于相对过剩状态。

林伯强认为, 2013年已出现电力宽松,全行业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在4500小时左右,2014年的数据更加显现了这一问题。当前电力行业产能过剩主要不是供给的问题,而是需求的问题。

然而,这一行业内熟知的规则似乎并未被遵守。华电集团政策法律部主任陈宗法认为,尽管去年火电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超过央企平均水平,但是电力市场整体进入相对过剩阶段。电力市场的相对过剩,使发电企业运营效率下降,设备出力减少和电量的损失,加大了发电企业的经营风险,致使资源价格飞涨、成本费用增加、盈利能力下降。

热情不减

尽管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与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明显下滑,仍然无法抑制新增发电设备装机量。

2008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发电机组1亿千瓦左右。到2013年底,发电装机总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

2014年,中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全国当年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10350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2185万千瓦,火电新增4729万千瓦,核电新增547万千瓦,并网风电新增2072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新增817万千瓦。最新的消息是,仅在2015年1月,新核准的火电项目就达28个。

为何在电力相对饱和状态下,电源建设的投资冲动依然难以抑制?自2012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大幅下跌拉低了火电的成本,为火电企业带来良好的盈利机遇。在煤炭价格低位运行的情况下,尽管电力需求降低,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但上马火电依然有利可图,因此企业投资热情不减。

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因为受政策补贴支持,优质资源区域有限以及未来国家对补贴和上网电价下调的预期,部分地区即便是电力过剩,但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依然在抢装布局。

对于一些投资周期相对较长的电源项目,如水电、核电的陆续投产,也推动了电力供应数据的快速增加。此外,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过程中,国家下放了除核电和大型水电外的所有发电项目审批权,地方政府投资发电带动经济发展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公开表示,2014年全国装机容量增速达到8.7%,远超电力消费的增长率,所以2015年的发电小时数下滑情况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今年我国电力市场增长乏力的状况不会有太大改观,全社会电量将继续保持低位增长。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张粒子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必须尽快建立电力现货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电力供需平衡和低碳能源消纳,让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投资。”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SCI

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种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SCI创建于1961年,其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Garfield(1925-09-15)。它主要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SSCI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二、什么是SCI和SCI期刊的影响因子

SCI是由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于1963年创建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之一。

ISI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所收记录包括论文与引文,其引文记录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书籍、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文献。所涵盖的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及化学;行为科学。因此,SCI是一种为国际公认、并被广泛使用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和科技文献检索工具,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被我们称做“SCI论文”。

作为一种独特的检索工具,SCI同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EI(工程索引)、SA(科学文摘)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独特性在于引入了“引文索引”概念。其作用是:将一篇文献作为查找的线索,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因此SCI每年均对其收录的期刊进行较为客观地评估,以当年一种期刊过去2年内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这2年内该期刊的总篇数,作为该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期刊中的论文被引用的机会越大,影响力也越大。

从出版形式来说,SCI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1997年,ISI推出了SCI的网络版数据库――WebofScience检索系统。该检索系统中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其信息资料更加翔实,收录期刊更多,同时该系统充分利用WWW网罗天下的强大威力,检索功能更加强大,更新更加及时。

据统计,SCI已收录全球6500种刊物。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9月,SCI收录我国大陆科技期刊78种;同上一年相比,2004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有稳定增长,SCI论文数增长15.2%,论文被引用篇数和次数分别增长4.4%和4.3%,我国论文过去十年间总被引用数上升了4位,达到世界第14位。然而,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尚没有一个学科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平均值。EIEiCompendex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Compendex数据库每年新增的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Ei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

三、SCI、SSCI交叉关系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SCI是由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于1963年创建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之一。

ISI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所收记录包括论文与引文,其引文记录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书籍、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文献。所涵盖的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及化学;行为科学。因此,SCI是一种为国际公认、并被广泛使用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和科技文献检索工具,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被我们称做“SCI论文”。

作为一种独特的检索工具,SCI同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EI(工程索引)、SA(科学文摘)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独特性在于引入了“引文索引”概念。其作用是:将一篇文献作为查找的线索,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因此SCI每年均对其收录的期刊进行较为客观地评估,以当年一种期刊过去2年内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这2年内该期刊的总篇数,作为该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期刊中的论文被引用的机会越大,影响力也越大。

从出版形式来说,SCI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1997年,ISI推出了SCI的网络版数据库――WebofScience检索系统。该检索系统中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其信息资料更加翔实,收录期刊更多,同时该系统充分利用WWW网罗天下的强大威力,检索功能更加强大,更新更加及时。

据统计,SCI已收录全球6500种刊物。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9月,SCI收录我国大陆科技期刊78种;同上一年相比,2004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有稳定增长,SCI论文数增长15.2%,论文被引用篇数和次数分别增长4.4%和4.3%,我国论文过去十年间总被引用数上升了4位,达到世界第14位。然而,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尚没有一个学科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平均值。EIEiCompendex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Compendex数据库每年新增的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Ei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

二、SCI、SSCI简介

SCI

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种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SCI创建于1961年,其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Garfield(1925-09-15)。它主要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SSCI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三、SCI、SSCI交叉关系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已经有很多当年留学北美的华人学者在国际经济学界崭露头角,他们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些人当中,杨小凯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并不是说他在顶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最多,而是他对于经济学的贡献是具有原创性的。

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往往都是沿着导师或者某一领域的带头人的方向去作一些推进工作,很难成为某一领域的带头人。而杨小凯则是公认的研究劳动分工――超边际经济学的开创者。他对于经济学的一些贡献已经被一些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出版物的匿名审稿人、评论以及他的出版物和研究计划的评估报告所承认。

找回分工与专业化

早在1984年出版的《经济控制论初步》中,杨小凯已经提出了研究分工的基本想法,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用超边际分析来解释劳动分工问题的框架已经形成,超边际分析是对自马歇尔以来的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挑战,而超边际经济学则是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大挑战。

古典经济学的重心在于专业化与分工对经济增长和福利的含义。而自从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以来,专业化与分工就被主流经济学家所遗忘。杨小凯的先驱工作是把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正式分析带回到主流经济学的核心。

寻找经济增长理论的微观基础

一举奠定杨小凯在国际经济学界地位的是他1991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的一篇文章《经济增长的一个微观机制》。这篇文章对于经济增长理论具有突出贡献。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黄金时期。自从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1956年发表《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一文以后,成百上千名经济学家卷入了对增长理论的研究,但是70年代初期以来,关于增长理论的文章突然从各主要经济学杂志上消失了,原来相当有建树的增长经济学家逐渐转向其他研究领域。这一段的经济增长理论被称为传统增长理论。

经过将近20年的沉寂以后,1986年保罗・罗默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著名的《递增报酬和长期增长》,随后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在《货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经济发展的机制》,这两篇文章再次引起经济学界对增长理论的兴趣,短短几年内主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关于增长理论的论文。这个时期的增长理论被称为新增长理论。

索洛模型是外生增长模型,因为没有外生技术进步,便无法产生长期经济增长;保罗・罗默的论文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但是它不能预测贸易依存度、生产力和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演进;而卢卡斯的论文则把人力资本视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这是第一个能够预测生产部门与教育部门相对大小变化的内生增长模型,但是这只是一个宏观经济模型,不能预测相对价格和非加总变量相对大小的变化,也无法预测经济组织的变化。

杨小凯和博兰1991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的《经济增长的一个微观机制》被同行匿名审稿人视为第一篇用劳动分工的内生演进解释经济增长的论文,真正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微观基础。

这篇以后,杨小凯一举成名。从80年代末以来,美国经济学年会连续四次组织了重新思考贸易和增长理论的专题研讨,这四次专题研讨的召集者分别是克鲁格曼、格罗斯曼、卢卡斯和杨小凯,1992年的这次专题研讨的就是讨论杨小凯及其合作者的工作。

新兴古典经济学诞生

1993年,杨小凯和黄有光合著的经济学专著《专业化和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框架》通过了严格的匿名审稿程序,被列入了“对经济分析的贡献”丛书,在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出版公司--北荷兰出版公司出版。

这本专著初步建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专业化经济、劳动分工和经济组织结构被引入了经济学的核心部位。他们引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并且沿用个人最优化和市场均衡的方法,证明劳动分工内生演进的基础是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选择。

这可以解释企业、地区性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解释生产力、贸易依存度、专业化水平、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种数、交易层级系统和城市层级系统的层次数、生产集中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以及生产迂回程度的提高;解释专业中间商、城市、货币、失业和景气循环的产生。

同时,他们还证明了市场的功能要比经济学家通常认为的复杂得多。它不仅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还能够寻求有效率的专业化水平和分工水平,发现有效率的市场结构和制度安排,找到有效率的交易层级系统,并且确定有效率的货币制度和景气循环模式。

这本专著出版以后,受到了众多顶尖经济学家的好评。原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主任、已故的著名经济学家舍温・罗森教授称此书为“第一流的著作”。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者布莱克教授是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的创立者。在他写给杨小凯和黄有光的信中称此书为“才华横溢之作”。

一些审稿人认为,交易效率对劳动分工的影响是同义反复。《政治经济学期刊》的一位审稿人陈述道:作者观察到递增的交易效率实际上能够导致更高的总交易费用,因为生产变得更加专业化。当然,更高的费用被递增的生产效率权衡。这是很值得强调的。来自铸造货币的主要利益不是来自用于交易的资源减少,而是来自引起的更有效的生产结构。

为超边际经济学文献建立严格的理论基础是一件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从1980年代末新兴古典经济学文献开始出现以来,杨小凯就在试图证明几个定理能够用来确定基于一个新兴古典均衡模型非常一般的形式,一般均衡劳动分工网络存在的条件。

新兴古典框架的成熟

在1998年,杨小凯的《经济学原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教科书中,杨小凯系统的介绍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和主要贡献,在国内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到了2001年,杨小凯吸收了一些人士对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批评以及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用英文写成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教科书《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由Blackwell出版公司出版(中文版2003年12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教科书涵盖了杨小凯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对于经济学各个领域做出的贡献。这本教科书是十多年来新兴古典经济学文献的一个系统总结,教科书的出现,标志着新兴古典经济学开始走向成熟和完善。

这本教科书的四个匿名审稿人的评估报告,也高度重视了杨小凯对经济学文献的贡献。“它确实给人深刻印象。没有能与其比较的书。他正建立一个全新的领域。我预测人们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趣越来越大。我认为这可能是将来的方向”。

“这是一本有趣的著作,我很喜欢读。它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新兴古典经济学是比新古典经济学对我们的环境的一个更好的描述。这个论述被清晰的、娓娓动人的,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提出。”

“这本书在某些方面是出色的杰作。它几乎百科全书式的覆盖了主流经济学的问题。杨小凯博士带给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主题的激情清晰的表现出来。”

发展经济学的一项绝技

战后几十年来,世界银行和发展中国家运用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但收效甚微,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理论来解释发展的问题。

此时,由Blackwell出版公司出版了杨小凯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发展与劳动分工》,这是杨小凯将超边际分析用于发展经济学的成果。

八位匿名审稿人对于《经济学:发展与劳动分工》有以下评估:

“这本教科书成为一个令人激动的贡献,它将对与增长和发展提出新颖和创新的看法。在这方面没有教科书覆盖具有内生专业化、递增报酬和一般均衡模型,交易费用与产权的综合。这本书使用上述框架解释工业化、城市化和结构变化的议程,既有创新性又有重大的政策重要性。它将提供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一个解释。这本书将是第一流、博得研究经济发展的所有经济学家尊重的、最主要的学者合作成果。”

“对于作者们通过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斯密原理的一个创造性的形式,来推动发展经济学走向主流的大胆与努力应当祝贺。在许多方面这本书是一项绝技,的确代表了对于发展经济学文献的一个重大贡献。所利用的方法论和隐藏在书的组织背后的逻辑是一致的。巧妙而优美的把经济增长与主流的古典的斯密分配经济学联系起来”。

最深刻而无畏的中国经济分析家之一

用杨小凯生前好友、联合国秘书长首席经济顾问萨克斯的话讲,“毫无疑问,杨小凯是对他的祖国中国的社会转型的最深刻而无畏的分析家之一。”

过去十多年来,杨小凯已经发表了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许多论文,他应用劳动分工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前沿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见解深刻、独到。

用周其仁教授的话讲,杨小凯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贡献是“他对现在举世赞同的中国增长还有一种保留和怀疑。这种保留和怀疑不是一种情绪化的猜疑,而是来自他对社会、对经济长期发展面临问题的思考,也来自他的学术核心部分的理解。”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三部委:严令遏制产能过剩

>> 府院动向 府院动向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府院动向 2013年33期 府院动向 2013年33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1月04日-11月17日

三部委:严令遏制产能过剩

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召开会议,要求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化解过剩产能要求,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做好化解工作。同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评点】化解产能过剩,结构调整是核心。我们要在化解产能过剩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化解产能过剩,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产能过剩与大气污染治理直接相关,还要把化解产能过剩与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要发挥价格杠杆等市场手段的调节作用,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央行:首提经济“降杠杆”

11月5日,央行在其公布的《201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以往依靠外需和地方政府主导高投资的增长模式面临转型,但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经济运行往往呈现脉冲式的小幅和反复波动特征。在近几年较大幅度加杠杆后,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

【评点】降杠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降低负债规模,从央行角度讲,就是对货币发行、贷款规模进行控制,特别是对国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要控制;二是增加资本金。短期内降杠杆,一定会让银行间的资金紧张。但主动地降杠杆,总比金融危机爆发,被动地去杠杆要好。只是这一过程需要一点柔性,紧急迫降只能导致硬着陆。 卫计委:提出完善生育政策方案

11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例行新闻会上回应单独生二胎政策时表示,卫计委已经组织开展大量调查研究,提出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和方案。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实施好相关的政策。

【评点】若放开“二胎”政策,并且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将会形成一组强有力的“组合拳”,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未来5年-10年,中国将会形成一个规模适度的婴儿潮,不但有利于缓解中长期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提升消费拉动经济的力度,还能培育服务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 《财经》答疑

欧洲降息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问:欧洲央行11月7日突然降息至历史最低0.25%,大大出乎市场预料,这一举动对中国有何影响?

答:欧洲央行降息对中国的正面影响多一些。欧洲经济复苏得不够好,如果降息政策实施有效,欧洲经济将得以进一步好转,对中国商品出口欧洲很有利。同时,降息后可能有更多来自欧洲的资金投资中国,这对中国也是利好的。

欧洲央行降息使得欧洲继续成为流动性的输出地,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改善中国的流动性。但一方面,一旦联储启动退出QE,全球资金可能流向美元资产,中国将依然面临资本外流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央行倾向于执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流动性调节的灵活性,这意味着即使有多余的海外流动性进入中国,也将会被中国央行以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所固化。因此,欧洲央行降息对中国流动性局面所能带来的改善作用,将十分有限。 数据气象

进出口同比涨幅

地区——中国

时间——2013年10月

趋势——缓慢增长

10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397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1854亿美元,同比增长5.6%;进口1543亿美元,同比增长7.6%;贸易顺差311亿美元,收窄3.3%。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10月进出口数据表现不俗,特别是10月出口同比增长恢复较为明显,基数的影响有所减弱,而欧美进入消费旺季对我国的出口起到提振作用。同时,四季度进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10月出口增速比较可以,9月由于几个原因叠加,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但随着美国债务上限等问题得到解决,外部环境略有好转,各种不利因素对中国外贸增长的影响也趋于淡化,年底之前估计还将维持缓慢增长的走势。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分管人事处、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图书馆、档案馆,联系艺术学院,兼任有机化工新材料xx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及学校党委、行政的决定和指示,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按程序规范办事,抓调研、布置、协调、检查、督促、落实等工作环节,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在其他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部门、各单位的同志们勤奋工作,很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履职情况

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的工作成效显著。除日常工作外,完成的比较重要的工作有:

人事工作方面:1、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依托“”、“百人计划”和“楚天学者计划”等国家、xx省人才项目,积极引进和培养学校学科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2015年,获批国家首批“”教学名师1人、xx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楚天学者”10人。新增全国模范教师1人、xx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xx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1人、xx省环境保护政府奖1人。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2、师资队伍及平台建设。首次实施“xx大学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工程”,遴选出“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入选团队3支;新进专任教师5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7人,具有正高职称4人,留学归国人员9人;新增专业技术二级教授10人,三级教授13人;新增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63人;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个;选派资助各类出国访学研修教师51人,同比增长24.4 %;选派资助各类国内访学研修教师185人。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 3、教职工增收计划。出台了《xx大学2015年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为在职职工调增绩效工资发放标准和公积金缴存基数,为离退休职工调增津贴发放标准并兑现新的生活补贴标准,较好地实现了学校提出的教职工收入增长目标。4、人事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xx大学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规定》、《xx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施意见(试行)》、《xx大学“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和《xx大学主任科员及以下级别管理人员轮岗交流实施办法》等改革文件,启动实施教师分级分类管理和科级管理干部轮岗交流等工作,为实现师资队伍多元化发展、管理干部多岗锻炼等提供有力保障。

资产经营工作方面:1、科技园工作进展情况。完成了一期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设计及审批,修改后的规划方案已通过园林、消防部门的报批。一期工程整体环评工作,已通过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目前正在环保局审批过程中。已完成临水临电报装和1号楼施工图审工作,并获得城市排水许可证。会同学校相关部门,完成了科技园1号研发楼(含地下室)招标公司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招标文件等相关内容的审核工作,确定了1号楼及地下室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目前正在办理大学科技园土地竞购和1号楼建设招投标工作。由学校物电老师参股的武汉泰思德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我校科技园成功注册。2、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资产公司及其子公司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1516万余元,共上缴国家税收98万余元,利润约200万元。各下属单位都能完成年初与资产公司签订的以廉政、安全和经济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年度目标责任书。3、琴园商铺出售情况。坚持公平公开、严格程序、坚持标准、保证利益的原则,今年共组织了三次琴园小区商铺的出售工作,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按程序规范推进。完成了琴园小区车位出售出租方案的拟定。

图书馆工作方面:1、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资源保障水平。2、创新读者服务模式,提升读者满意度。3、深入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扩大参考咨询服务面。4、深化学科服务内涵,服务重点学科建设。5、继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活动品牌建设。6、自学校省部共建工作开展以来,我馆积极探索省部共建路径,通过人员交流、平台共建、项目研发、业务合作等措施,抢抓机遇谋发展。今年专业培训和业务交流达到50多人次,完成了8个共建共享项目,获得教育部价值272.54万元资源支持,省部共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图书馆先后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2013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CALISxx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颁发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奖”、清华大学出版社评选的“2013年度全国优秀馆”等多项荣誉。鼓励职工开展情报分析和科学研究,争创服务研究型图书馆。全馆职工今年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2篇SCI期刊论文和重要期刊论文;获批省教育厅项目1项、省图工委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得到账科研经费(纵向和横向)共计113.3万元。

档案馆工作方面:1、通过省档案局组织的执法年检。2、顺利通过档案工作规范管理AAA级复查。3、稳步推进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校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4、档案数字化工作扎实有效。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艺术学院工作:2015年,获得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点授予权, 1人被聘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家工作小组成员。科研经费总经费达到87万元,较去年近39.31万元的科研总经费有明显提高;获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4项;公开(作品)共50余篇(幅),其中重要核心及以上22篇(6篇,发表作品16幅),超出目标任务175%。2位教师的美术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8位教师入选xx省美展,其中3位分获一金一铜和优秀奖。共获得各类艺术奖项32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新增xx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入选国务院教育学科指导委员会专家组1人。引进博士1人,硕士3人。

协同中心工作:1、新增省部级专家和团队。2015年,中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xx省“百人计划”1人、xx省“企业百人”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3人、“楚天学子”3人,新增xx省科技厅创新团队2个。中心10余名科研人员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访学进修。2、中心资助科研项目。围绕主要研究方向,中心于2015年6月对2013年度立项的17个科研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共有12个科研项目考核合格,予以划拨第二期经费,其他项目将于考核合格后划拨第二期经费。3、创新学院学生培养。2015年5月,中心制定了《有机化工新材料xx省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学院研究生遴选及管理办法》,经中心第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于2015年7月实施。2015年6月,中心在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专业中遴选2012级、2013级4名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心创新学院。4、举办学术会议和研修班。2015年4月,中心成功主办2015年国际纳米技术和新能源材料研讨会。2015年11月,中心承办了由国家人社部批准、xx省人社厅主办的2015年国家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项目—新型太阳能电池薄膜材料研究与应用高级研修班。5、学科建设。截止至2015年11月,中心依托学科—化学学科世界ESI排名由建设之初的837位上升至815位,较2013年11月进位22位。继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之后,中心协同学科—材料科学又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标志着牵头高校xx大学这两个学科已进入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2015年,牵头单位xx大学新增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与xx兴发化工集团合作申报获批),新增xx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与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申报获批)。6、科学研究。2015年,截止目前,中心获批纵向科研项目49项,立项经费xx万元;横向科研项目51项,到账经费xx万元,横纵向项目总经费共计xx万元。在科研成果方面,2015年中心获xx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xx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2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鉴定成果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82篇;出版专著1部。7、服务社会方面。中心加强校企合作,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显示度的成果。特别是在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连续化生产工艺、精细有机膦化工产品技术开发、硅基太阳能电池并网发电关键技术、缓控释肥料用包膜材料技术等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已实现产业化。

但是,人事工作方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任重道远;协同中心显示度获奖成果不多,服务大企业、大行业不够;科技园的建设要积极稳妥推进。

二、廉洁自律和保密方面的情况

坚决拥护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党的宗旨,在政治、思想、行动上与为首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不搞“7个有之”(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能按照“八项规定”、“六条意见”精神及校党委《xx大学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的规定》切实落实在行动上。经常到分管部门、联系学院了解情况,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边听边改,及时改进工作、解决问题。重要文件制订修改,如《xx大学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听取了全校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十以来廉政新规定,能以身作则,没有伸手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会员卡,没有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现金、贵重礼品、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也没有配偶、亲属借我之名谋取私利。办公用房没有超标,没有公车私用,没有配备秘书。没有去过私人会所。认真抓了分管范围内的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保密教育与管理工作,没有违反保密法、保密管理制度和规定的事情发生。

上一篇:农业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贸易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