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0:12:53

心血管医学论文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章节授课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考核,并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查看实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方法的反馈情况,对照组同学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馈情况。

2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分析均由SPSS17.0软件完成,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章节授课后的考核成绩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教学方法的问卷调查的描述性分析(很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使用卡方检验,所有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均为ɑ=0.05。

3结果

通过对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章节进行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进行了测试,实验组同学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和此种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比例分别为65%、30%及5%,而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比例分别为32%、31%及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章节的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但是由于心律失常疾病临床表现繁多,心电图表现不易理解,当面对难以理解的心电图时,学生有时会产生畏惧的心理,这会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需要接受教师所灌输的教学大纲的内容,却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严重影响将来的临床工作,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PBL教学法是将理论联系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PBL教学给学生们营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同学们在学习中、临床工作中寻找问题的积极性,更能够使他们扩充知识内容,扩宽知识范围,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知识更加牢固,更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当中。这种学习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加锻炼了他们逻辑分析、综合理解、总结归纳的能力,不仅使学生的问题得以解答,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PBL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教师不但要熟悉本专业的知识内容,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及教学技巧有很高的要求。此外,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引导问题,激励学生发言,善于控制课堂节奏,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结语

总之,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国外的教学改革中,已经显示出了卓越的成效,但是我国的教学水平和国外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我国留学,我们对本国学生及留学生的教育应该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地探索与总结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法,不断地调整与创新,不断地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随着医学领域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临床教学作为培养优秀人才能力和创新的载体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更应该把PBL教学运用到临床医学教育中,并且不断地探索出适合临床学生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医疗工作者应当首先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与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使其自身认识了解自身患病过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特征,自己的病情,如何治疗原则,帮助老年人增强自信心,培养起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尽量消除其负面心理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减少发病率。

二、养成良好有序的生活习惯

许多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与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做为保健医生,应当经常提醒老年人,使其认识到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十分危险因素,平时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多食瓜果蔬菜,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兔劳累,情绪稳定,消除疲劳,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发病率低。

相当,也不可以配合一些健康有益的运动,但我们常说的“饭后百步走”,心血管病老人是不适合的,特别是饱食饭后两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对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避免造成血压突然升高的一切运动练习,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脏病发作或脑溢血的发病。也不宜进行“晨练”与“苦练”,可以多选择一些轻柔、缓慢、匀速并带有节奏的活动,例如太极拳、散步、按摩、等中、低强度的运动,时间上以30分钟为好,感觉体力十分好时才可以运动1小时,可降血压、血脂、减体重,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除此之外,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病老年患者要格外注意天气的变化,不止是天气寒冷容易发病,气温高、温度大、气温低的天气也容易发病,心功能不好的老年人,也可以在家中自备一个氧气瓶,身体不适时马上及时吸氧,缓解症状。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来说,常备保心丸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合理有效地配合用药

老年人用药必须十分谨慎,不要自作主张服药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有效地用药。老年人常常多种疾病并存,做为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保健医生来说,也要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给病人用药,如针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治疗方法可从低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考虑使用长效制剂,每日给药一次,殊知:“急则治标,慢则治本”,要嘱咐老年人坚持长期用药,不要经常更换药物,需要换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虽然有些老年人患有多种病症,也不要一次给其开出许多药物,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接授能力。在用药上,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经济能力,尽量使用老年人能够接授又不是价格太昂贵的药品,以减轻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合理开药,还要指导老年人正确地用药。如开药后,向病人讲明怎样用药以及注意事项,记忆力、听力、视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医生还要注意多叮嘱,防止其误食多食少食药物。当然,老年人自己也要听从医生的良好建议,养成良好的就医习惯,每年或者隔半年可以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防病于未然,发现不适或者症状变化可以及时去医院急诊。平时除坚持规律用药外,要多注意休息,不宜疲劳,可适当的运动,饮食合理得当,少食多餐,一旦出现胸闷、心慌或腹泻或其它不好症状,要立刻及时就医,不要耽误病情。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求学:历经磨难,自强不息

孙有祖自幼天资聪颖,爱读书,尤其酷爱读科学家、伟人传记,非常钦佩科学家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为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他立志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

小学毕业,孙有祖以优秀成绩考上崖县中学,当时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但没影响他求知的欲望。他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数学竞赛他常获第一名,是班里的数学科代表,他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各门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课余时间经常号跑到图书馆,拜读人量文学、科普书籍,1966年爆发,后来他回家当农民。

孙有祖自幼富有仁慈救世心。1971年5月的一天,三亚梅东村挖井塌方有人被埋,他刚劳动回到家获悉此消息后,二话没说赶到现场,他冒着极大生命危险下到16米深的井底救人,自己也被塌方埋,差点没命。他这种冒死救人的精神与他后来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是一脉相承的。

1972午,孙有祖作为一位农村优秀青年被推荐参加了“工农兵大学”考试,并且分数远远超过了所有有考生,成绩排名榜首,但因为非党员、团员而未被录取,大学之梦再次失之交臂。这让他再次感到极大的无奈,但他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在繁重劳动之余,他以书为友。在农村劳作的那一段日子,虽然很辛苦,但却在他的内心里培养出了往后做一位伟大医师的人道关怀与感情。

1977年,此时的孙有祖己躬耕陇亩近8年了,在这一年国家恢复高考,让包括孙有祖在内的许多人再次燃起了他们的大学梦。在这次高考中,孙有祖脱颖而出,以崖县考区最高分数(其分数远远超过清华、北大当年入学分数线)被中山医科大学录取,成为当年崖县高考状元。其胞弟孙有学同年也高考金榜题名,两人成为崖县高考史上耀眼的“双子星座”,被称作“梅山两兄弟”,他们一时间被广为传颂。接触过孙教授的人,都发现他不仅在心血管医学领域是著名的专家,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这和他至今喜欢博览群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今中外,经史名著,无不精研,侃侃而谈。……孙教授文学基础坚实,他常在报刊、文学刊物发表多篇诗文。他的同学现任中山医科大学教授于强当年就曾对他说:“你若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文学创作,也一定可以大显身手。”近年来常有好友对他说:“你读中山医科大学,中国多了一位著名的心血管专家,但却少了一位文学家”。孙教授说,虽说自己这么多的兴趣爱好,但并没有分散他的精力,相反地,对事业产生良好的帮助,可以活跃思维,开阔眼界,增加人生乐趣,医学上要求他需要面对大量突发性事件,快速地应对,没有广泛的知识储备显然是不够的,而对于所有医学专才而言,全面综合素质能力是今后事业能进一步推进的稳定保证。

工作:潜研医术,济世救人

孙有祖自幼抱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志向,刻苦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于1983年8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1993年10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结业,在这两所全国医学界最高学府里砥砺深造,为孙有祖以后的医学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孙有祖长期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从事内科工作,至今24年,他致力于心内科,医德医风高尚,精通本专业理论,临床经验丰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各种复杂疑难的尖端技术问题。他开展许多诊疗技术项目,具备运用国内外最新技术的能力,擅长于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于临床,成功诊治成千上万疑难病人和成功抢救了大量危重病人,诊治抢救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

1995年5月24日深夜,海口市“120”送来一位叫张玉敏的患者,她是湖北省农行工会主席出差至海口突然发病。当时时任副院长的吕传柱特意找到他说:“这是一位领导,病情十分危急,您要亲自抢救。”他立即诊治,抢救,该患者入院诊断:(1)冠心病,劳累恶化型心绞痛,心功能Ⅳ级:(2)扩张型心肌病。当时患者病情非常危重,他争分夺秒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病人终于获救了,最后痊愈出院。患者无限感激并深有体会地说:“我这病发作最重有3次,这又是3次当中最重的一次,以前都是武汉问济医科大学心内科教授抢救的,这次出差海口,经孙大夫抢救,很及时,很有效,恢复很快,孙大夫医术很高明。”

1999年4月20日中午,海口“120”送来一男患者,名谷臣主,从宁夏出差海口,突发病。入院后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右室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率极低,但经过孙教授有效抢救后,病情趋向稳定,最后痊愈出院。当时从宁夏赶来的患者儿子说:“我父亲这病要在宁夏是没得救的。”患者和家人儿以回报,赠送一面锦旗以示感激之情,并多次表示:“孙大夫是救命恩人,我们永远忘不了您……”此后每年春节,这名患者都不忘从宁夏打电话给孙教授拜年。

1999年8月5日,海口市“120”送来一位叫李志金的患者,原海口市政协副主席,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心功能Ⅲ级(killip分级)”,病情危急。8月6日正值孙教授值班,患者中午12时病情发牛恶化,他及时抢救后使病情缓解。当日下午7时,病人病情再次发生恶化,孙教授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当晚刚从深圳赶回来的患者的儿子拿出2000元人民币,感谢孙教授对父亲救命之恩,但被孙教授婉言谢绝了。此事以《重获生命》为题在1999年9月7日的《海口晚报》上进行了报道,文中对孙教授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给予极高的评价。

像这样的事情在孙教授的医学生涯中,已不胜枚举,成功抢救危重病人不计其数。对他而言,当病人在自己面前,就是把医治他的病的重大责任交给你,竭尽所能,医冶病患,源于他作为医生对生命的尊敬和关怀。

成就:勇于开拓的创新学者

孙有祖教授是一位勇于开拓的创新学者,他酷爱心血管专业,淡泊权利,医院领导多次要汁他当科主任,他为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专业而婉言推辞。孙教授不仪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同时还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学科带头人能力,能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发展,确定本专业工作和学科研究方,在本专业领域有独剑的见解、很高的造诣,医学科研成就非凡。孙教授发表医学论文30多篇。绝人多数为部级,论文观点新颖、正确、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如2001年,孙有祖在部级刊物发表了研究课题《福辛普利与小剂量氢氯噻嗪合用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文别强调福辛普利(ACEI类)治疗高血压重要意义及与氧氯噻嗪合用的重要性。这些与后来美国2003年5月才公布的JNC―7的观点完全一致,可见他在高血压领域等方面的研究、经验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也说明他在心血管领域等方面较高的预见性及创新能力,而这些创新性的能力己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孙有祖教授多项研究课题获得优秀论文奖,其中获世界华人医学优秀论文奖1篇,参加世界国际医学学术交流论文5篇等。由他撰写的论文《冠心病患者血清类洋地黄物质的RIA》,于1992年11月参加“中日医学大会”学术交流,中国卫生部领导在新闻会上指出:“这是医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参加会议的论文代表中国当代的医学水平。”会议期间他本人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吴阶平副委员长、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的亲切接见和表彰,并分别与两位领导人合影。此外,《科素亚与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比较》于2000年4月参加《世界国际心血管疾病新进展及药物治疗研讨会》,与世界各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进行学术交流。《21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心钠素RIA的研究》获“海口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创新发明奖”一项,另有两项科研项目已获立项。孙教授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等科研工作,成绩瞩目。他被聘为部级刊物《世界优秀医学论文选要大全》、《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中国预防医学理论与实践》等编委;帮助省内外丰仟医师教授等各级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发表医学论文;被聘为首批海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家、海南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专家库专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推荐人选。

孙有祖教授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和蔼可亲,体现了一代名医的学者风范。他承担院内、外会诊,指导诊治、抢救。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技术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每天指导诊治、抢救、带教,给各级医务人员传授木专业国内外最新前沿的知识,培养了一批又寸比副丰任医帅、副教授、丰治医师、研究牛等高级专业人才,多次应邀作专家医学专题讲座,为培养高级人才作出重大贡献。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60年来,阜外医院见证了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巨大变化,同时历经了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疾病谱由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向以心血管疾病为第一大种类疾病的转变。

1956年,一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和军队系统的从事胸肺心血管疾病专业的医学精英们,在北京黑山扈成立了中国人民胸科医院;1958年,集体转业并迁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简称阜外医院)正式成立。

1962年,阜外医院兼称心脏血管病研究所,2009年卫生部正式批复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5年为适应学科调整需要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过60年的发展,今天的“阜外”,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和集医疗、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部级医学研究与教育中心。

我国胸心外科奠基人之一吴英恺教授、我国现代心血管外科奠基人之一候幼临教授、我国现代麻醉学奠基人之一尚德延教授、我国心电学奠基人之一黄宛教授以及刘玉清、刘力生教授等几代精英缔造开拓了阜外医院心血管领域各亚专科,同时也铸造了阜外医院作为心血管专科医院的体系,更凝聚了“阜外精神”。60年斗转星移,手术环境、影像设备、服务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脉相承的阜外精神始终不变。

“阜外精神”来自两大支柱,一是老协和医院敬业、严谨、博雅的学术态度,二是“人民”守纪律、重团队、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这两股力量汇聚而成的救疾苦于危难的济世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对患者的同情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便是“阜外精神”。1.5万名进修医生、近2000名研究生、输出477名专家、全国60%的心脏中心主任都曾到阜外医院进修或学习过……半个世纪来,阜外医院培养了几代心血管领域优秀人才,“阜外精神”将通过他们代代薪火相传。

中国心血管内科与国际接轨

我国心血管内科可谓白手起家、艰苦创业。1931年董承琅教授建立我国第一个心脏病专科病房,1952年黄宛教授最早开展十二导联心电图及心导管检查,1973年孙瑞龙教授行中国首例希束式电图记录……在我国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史上,还有很多开拓性的工作值得我们去记忆,正是这些开拓性的工作,奠定了中国现代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基础。

中国高血压研究占据世界一席

1958年吴英恺、刘力生等教授研制了我国第一款复方降压药,并于1959年组织了我国第一次高血压普查;1962年刘力生、刘玉清等教授首次在国际上提出“缩窄性大动脉炎”的概念,并于1987年率先在国内开展高血压循证医学研究…一这些成绩赢得了世界对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认可。2012年.刘力牛教授当选为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

起步不晚,心脏介入病学发展“一日千里”

改革开放后,我国心脏介入病学发展迅猛。1984年完成第一例急性心梗后冠脉内溶栓治疗;1985年开展第一例经冠脉球囊成形术;同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国内首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1992年高润霖院士团队开展经皮冠状动脉金属裸支架植入术;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阜外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各种新兴介入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转化和应用,介入治疗例数已从最初的不足百例,发展到目前仅冠心病年介入量已突破50万例,中国心脏介入病学正向着规范、普及、深入阶段发展。

实力大增,原创介入新器械和新技术获肯定

在过去的10年当中,国产介入心脏病学器械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产冠脉支架使用率已占据市场的70%,室间隔缺损封堵伞99%为国产,全球80多个国家开始使用中国介人器械。

我们必须铭记一些标志性的事件。1972年,吴英恺教授在特殊的背景下,组织发行了我国首部心血管病学专业杂志《心脏血管疾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前身)。1978年,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太原成立(吴英恺教授领导初建并任首届主任委员)。随着学科的发展,各类中国心血管病学杂志及学会应运而生,阜外医院创办了中国心血管疾病四大专业杂志,这其中包括首本心血管专业杂志《心脏心血管疾病》、1986年《中国循证杂志》、1997年《中国心律失常学杂志》以及2001年《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目前心血管疾病各类学会组织数量众多,学术讨论十分活跃,每年指南或共识10余个。

中国成为世界心血管外科发展主要助力

1944年,世界首例心外科手术完成6年后,吴英恺教授即完成了我国首例心外科手术――动脉导管结扎术,梁其琛教授完成我国首例低温心内直视手术(肺动脉瓣切开);1958年,世界首台问世5年后,我国第一代体外循环机器陆续在西安、北京和上海问世。

阜外引领中国心血管外科60年

过去60年中,阜外医院始终走在中国心血管外科发展的前列,从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1956年),到肺动脉瓣狭窄直视切开术(1957年)、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1957年)、主动脉瘤切除术(1959年)、主动脉瓣直视成形术(1959年)、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959年)、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974年)、牛心包生物瓣置换(1976年),Bentall手术(1985年)、大动脉调转术(1987年)、大动脉双根部调转术(2004年)、杂交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闭锁(2005年)……

各种新术式的不断开展,记录着阜外医院在我国心血管外科治疗中不断探索前进的步伐。在奠基者不断的努力下,我国心血管外科迎来了春天,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心血管外科发展的主要助力。我国先心病外科手术达到8万例/年,是北美地区的4倍;阜外医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先心病外科治疗中心,年手术量达4500例;冠心病外科数量稳步增长,年“搭桥”手术量达4万余例;瓣膜外科普及率较高,整体死亡率较低,阜外医院仅为0.7%。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首位的出生缺陷疾病,中国已成为世界先心病外科治疗大国。2015年我国先心病手术总量为78860例,其中阜外医院完成4555例,占全国手术量的1/20。

1958年,苏鸿熙教授完成了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下的室间隔缺损(VSD)。1987年郭加强教授完成了国内首例大勇鲎位动脉调转术。1989年丁文祥教授完成我国第一例新生儿手术。

阜外医院见证了一个个冠心病外科手术发展的历史性时刻。1974年,完成第一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996年,第一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完成;1999年第一例复合技术治疗冠心病宣告完成。目前阜外医院冠心病外科上述手术的数量稳步增长,年死亡率低于0.6%。我国CABG手术量从2013年的28148例,跃升到2014年的41636例和2015年的44262例。2011年阜外医院CABG和单纯CABG的手术量分别为3194例和2601例(死亡率分别为0.70%和0.30%),2015年阜外医院CABG和单纯CABG的手术量分别为4768例和3969例(死亡率分别为0,40%和0.20%)。

瓣膜置换和瓣膜成形手术已成为常规手术,在我国很多医疗机构中得到普及和发展。1954年,兰锡纯教授完成第一例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1958年,侯幼临教授完成第一例二尖瓣直视成形术;1965年,蔡用之教授完成第一例机械瓣植入术;1975年,郭加强教授完成第一例猪瓣性主动脉瓣置换;1976年,朱晓东教授完成第一例应用自制牛心包瓣行二尖瓣置换。我国瓣膜外科病种发生显著改变,风湿仍为首因,但比例已明显下降,1997~2015年的18年,风湿性疾病比例下降约3倍。另外,我国瓣膜外科的普及率较高,整体死亡率较低,阜外医院死亡率仅为0.7%。2013年我国瓣膜外科手术量为56984例,2015年达到61711例。

谈到我国心血管外科技术的普及,胡盛寿院长表示,我国心血管外科发展史上技术推广普方面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即1982年郭加强院长在阜外医院主持建立了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促成了44家医院建立心脏外科,30家医院心外科得以复苏,29家医院心外科得以重组和发展,此后几任阜外医院领导前仆后继开展此项工作。时至今日,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已涵盖26个省的168家医院,仍在继续推广普及心血管诊疗工作。

当前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手术数量上已不相上下。2004年至2014年心血管外科手术量的数据显示,中美两大医院已从追赶变成齐头并进。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2005年胸心外科手术量为近万例,2014年为近1.4万例;阜外医院心脏外科2004年手术量为5802例,2015年增至13755例。2015年《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的数据显示,我国心脏外科手术量持续增长,从2003年的7.8万例,增至2014年的20.97万例,年手术量逾千的心脏外科中心已有46家。

1956年,阜外医院自制快速换片台和高压注射器等装置。阜外医院在心血管影像医学方面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的纪录,奠定了现代心血管影像学发展的基础。1957年率先开展首例法鲁氏四联症造影诊断,1960年创建国内首个核素心脏病学室,1973年首例采用肺灌注扫描诊断肺栓塞,1975年建立首个独立的超声影像室,1982年实施首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我国心血管影像医学的体系建设及发展也是从阜外医院起步。20世纪60年代,刘玉清教授提出“x线一临床一心电图”三结合的影像诊断思维,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大影像”的体系建设;2007年,中国首个心血管“杂交”手术落户阜外医院,标志着影像和临床融为一体。几代阜外人编撰的影像学书籍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心血管影像医学的发展。

中国原创心血管病研究喜忧兼具

1922年到1926年间,湖南、广州、四川学生开展的小规模高血压人口调查是我国最早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1959年,时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的黄家驷教授在首届全国心脏血管系统疾病学术报告会议上提出,要应对疾病的变化,将高血压、冠心病普查等列入“研究规划方案”,号召大家向高血压疾病宣战;黄宛教授主持召开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协作组会议,大力推进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认识。

1969年,吴英恺教授在首钢组织建立了我国首个心血管病防治社区,并创立了慢病防控的“首钢模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广的慢病防治典范。在“首钢模式”推行的30年间,首钢居民脑卒中发病率降低54%,死亡率下降74%,充分体现了心血管疾病以预防为主则事半功倍的效果。

1978年,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在阜外医院成立,培育了中国第一代心血管流行病学专业队伍。1979年,中美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开展中国首项国际化的心脑血管病发病和危险因素研究,为流行病学研究形成中国特色并真正融入世界贡献了重要力量。1987年,陶寿淇、蔡如升教授领导了中美合作项目的实施,代表阜外医院与美国心肺血研究所弗雷德沃德(Friedwald)教授进行第一批资料交换。1983年,阜外医院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2000万人群心血管病研究(莫尼卡方案),推进了我国在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也培养了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工作的专家,他们今天仍然活跃在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线。从我国收缩期高血压试验(syst-China)到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China PEACE),我国的循证医学研究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发展到今天拥有大规模多中心原创性临床研究,利用我国人口和病源多的优势,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我国心血管循证医学研究领域赢得世界瞩目,阜外医院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986年,刘力生教授主持我国首个心血管病循证医学研究“老年收缩压高血压实验”;2004年,阜外一牛津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成立,2009年更名为“中国牛津国际医学中心”,承担的30项国际项目均成为中国循证医学研究新标杆;2012年,蒋立新教授主持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心血管病医疗结果评价研究,不仅完成了很多世界知名的临床结果评价,还改变了很多指南,也为我国心血管领域培养了一代代人才。

1925年,上海同济医学院德籍学者提出,中国人尸解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现率为15%,这是我国最早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1934年,北平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林振纲教授发表国人首部冠心病研究论著;1941年,北平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前身)内科主任斯乃博(Snapper)教授发表专著分析中国冠心病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国外受训的学者回国,迎来了我国心血管医学研究的春天。一批心血管病领域的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相继成立,壮大了我国心血管病基础研究队伍。2011年,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阜外医院,这是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心血管疾病基础和转化医学重要的开放性研究基地。

2016年《循环研究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报道,在过去10年内,我国政府对心血管基础研究的资助金额增长了15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心血管领域基金资助金额从2006年的7500万元,增至2015年的近4.5亿元。中国发表的心血管病论文数10年内提高5倍,占全球心血管病论文总数的10%。2015年《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报道,我国心血管医学论文数量15年内增长了6.4倍,远高于同期国内论文平均增长率(3.5倍),其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先心病领域的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

在我国心血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心血管学科发展仍面临着死亡率居高不下、医疗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国民健康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原创研究等重大挑战。美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0余年来明显下降,与2000年相比下降30%;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呈现上升趋势,与2000年相比,农村地区上升55%,城市地区上升10%。不仅如此,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我国各地医疗发展极不平衡,各心血管病中心的医疗水平和救治能力仍存在巨大鸿沟。我国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各地区结果差异巨大,院内死亡率最低0.7%,最高达到了5.8%;术后并发症最低3.8%,最高10.1%。据《柳叶刀》(TheLancet)杂志2015年报道,中国急性心梗的平均再灌注治疗率为27%,远低于美国的97%,甚至低于印度的59%。

另据《新英格兰医W杂志》(NEJM)2016年报道,我国国民普遍缺乏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对我国51万成人的4年跟踪研究显示,如果促进国人每日摄入新鲜水果,每年可以避免50万人的心脑血管病死亡,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我国心血管原创性临床研究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截至2016年7月,全球“心脏疾病”临床注册研究有23416项,而中国大陆仅有869项,仅为美国总量的9.6%。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拥有众多的心脏中心,但完成的临床研究(尤其是高水平的)却是凤毛麟角,这值得我们深思。

阜外未来10年:铭刻“世界知名品牌”

胡盛寿院长表示,下一个10年,阜外之路通向何方?为了顺应疾病防控的需要,阜外医院将从世界最大心血管诊疗中心向国际知名医学中心迈进,将从迁移预防关口、产生证据影响决策、优化临床质量、创新诊疗技术、培训专业人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人手,重塑医学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构建学习型心血管疾病医学中心,创造特有的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干预模式。

预防关口前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治疗的患者占总量的97.3%,拥有总资产的88%的二、三级医院承担诊疗的人数仅占总体的37%。医疗资源要向社区疾病预防工作下沉,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将服务模式从以医院为中心(疾病治疗为主)向以社区为中心(以健康促进为主)转变。未来作为学习型心血管疾病医学中心,我们再也不能发展超大型医院,导致人满为患、医疗就诊环境混杂,而要以实际行动去做些什么。

产生证据影响决策未来作为学习型心血管疾病医学中心,我们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结果评价研究,产生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为诊疗技术指南和制定政府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优化临床质量在医院发展壮大的同时必须不断思考:我们提供的医疗服务对患者而言是最佳选择吗?阜外医院作为我国首个公布年度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的医院,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阅。目前已经建成医生的个人医疗质量评估系统,正在创建全国心血管病治疗注册登记系统,反思我们的医疗行为,建立自我约束和审视的体系,推进医生、医院和全国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创新诊疗技术要研发更多本土原创的医疗技术和器械,以更优质的产品和廉宜的价格提供服务给心血管病患者。阜外医院倡议的多学科杂交技术不仅在我国得以实现和普及,还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培训专业人员大型医疗机构的专家们要利用互联网和云平台等现代化手段,培养基层的心血管从业人员,培训出更多合格、优秀的心血管医护队伍。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循证医学;心血管内科;医学教育;效果评价;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7-0132-03

Evalu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the teach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ZHOU Li1 XU Chang2 CHEN Hui1

1.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China; 2.Department of TCM Drugs,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the teach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 and enhancing teaching effects. Methods 51 students in 7-year clinical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linical education mode for teaching and training;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further given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linical education mode. After the internship, assessments including basic knowledge, clinical techniques, desig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riting of medical records and other aspects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were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assessment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whether there were differenc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basic knowledge and writing of medical record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 group; in clinical techniques, the assessment result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Med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of effects; Reform direction

1992年Gordon Guyatt于JAMA杂志首次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这一概念,是指应用现有最为可靠的研究证据,结合医师的临床技能及既往经验,在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对患者做出的医疗决策与诊治方案[1]。循证医学强调把最佳临床证据、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三者进行结合,其既是一种系统的医学模式,也是一种临床思维学习方法。循证医学的概念现已深入人心,尤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主导地位更为突出[2]。同时,循证医学也迅速与临床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在丰富与完善自身体系的同时,更促进了传统临床教育模式的转变[3]。传统临床教育模式,主要以带教医师的个人经验为主,以上级医师的指导、教材、诊疗指南及专业期刊的文献为依据,对医学生进行临床诊治的“传、帮、带”模式。该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经验与技巧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医学生临床创新能力及探索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的临床思维易于僵化,缺乏探索性、创新性,这导致医学生在诊疗过程中难以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更无法判断知识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在临床中,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信息往往是个体化、多样化的。按照传统临床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其来源于教材、带教老师的信息有可能是过时的、无效的、错误的,从而缺乏针对患者的病因、病情做出个体化诊疗方案的能力。因此,在对医学生的临床教学过程中,传授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与理念,不仅可使医学生掌握获取与判断新知识的能力,还能促进医学生严谨性、正确性、创新性临床思维的形成,真正的变“死学”为“巧学”。

在此背景下,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5年3月起对科内七年制实习医学生的临床教学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现对2014学年及2015学年的学生成绩做对比、分析及总结,以评价循证医学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七年制医学生23名(男6名,女17名)作为对照组;2015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七年制医学生28名(男8名,女20名)作为试验组。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21.2±1.1岁vs 21.5±1.3岁)、内科学理论课成绩(70.5±7.6分 vs 70.6±7.3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育模式进行带教培养;试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方式。在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心血管内科相关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科研设计、病历书写等方面进行考核,每项满分均为100分,由我院教育处内科教研室负责考核。对比两组各项考试成绩,分析是否存在差异性。其中心血管内科相关基础知识为闭卷答题,涉及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原则及指南共识;临床技能包括心血管疾病的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分析、胸部X线分析、心肺复苏规范及熟练程度(各项均为20分);科研设计则以结合临床问题为主,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标书一份,依据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及合理性进行评分;病历书写能力包括现病史描述、病例特点归纳、辅助检查结果分析、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依照我院病历书写标准进行评分)。

1.3 教学实施

对照组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依据教材内容,围绕具体疾病,以临床查房、经验传授和技能操作为主,并配以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分析和诊断治疗。

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循证医学理念,遵循临床路径,详细说明确凿的循证医学证据,引导医学生复习和查询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疗方案的关系。查房时由医学生根据患者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查寻有关临床研究证据;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及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对收集临床资料所提出问题的循证结果进行小结。在带教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引导与归纳,指导学生如何对患者的各种资料进行全面采集,教会学生如何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分析主次问题,如何进行文献的检索和评价[4-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双录入法”录入,经检查、校正后,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不同组间差异以(x±s)表示,对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采用近似t检验,P

2 结果

如表1所示,在基础知识与病历书写方面,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技能方面,试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循证医学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教学卓有成效

由上述结果可见,我院心血管内科在传统临床教育模式下,进行循证医学的知识传授与训练,不仅可以保持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病历书写的规范,还可以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及科研设计能力。这表明循证医学有助于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医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且能够促进医学生养成严谨的、正确的、新颖的科研思维。

3.2 循证医学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的教学方法

3.2.1 课堂教学与讲座相结合 系统传授循证医学知识在心血管内科的常规教学中,带教老师将循证医学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去,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医学生正确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再依靠本院循证医学中心及首都医科大学的丰富教学资源,针对循证医学的重点及难点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专家的讲解及答疑使医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3.2.2 临床带教过程中培养循证医学理念 在传统临床教育模式下,知识的更新速度往往较慢,而心血管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却是极快的,譬如在教材还未介绍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冠心病上的里程碑式突破时,在临床诊治冠心病的过程中就已形成强化降脂的理念[7]。所以,在日常的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需让医学生亲身感受到医学知识在不断更新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再通过具体的循证医学案例使他们掌握获取知识、辨别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3.2.3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循证医学知识 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以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新型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8]。带教老师通过微信群等流行社交软件,将循证医学相关课件、文献、资料推送给医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将带教过程中没讲到的、忽略的、重要的知识点在群组中详细讲解,还可以实时回答医学生在学习循证医学过程中所产生疑问与不解之处。另外,这种线上学习交流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学生“羞于问,不敢问”的常见教学难题,还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3.2.4 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 临床路径作为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其本身就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9]。本研究试验组在融合循证医学思想的同时,始终遵循临床路径文本规范化进行临床技能和思维训练,不仅培养了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还注重实际效益,树立高质量医疗服务和最佳临床效果的实践意识,着力造就实用型医学人才[10,11]。

3.2.5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方式(PBL)与循证医学教学相结合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PBL)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模式[12]。PBL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获取知识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与他人的交流方式[13]。

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中,将PBL教学与循证医学教学相结合,即“向医学生提出问题,并告知问题的解决手段,让其自行寻找答案、甄别答案”的过程。这种模式的核心内容是调动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及实战能力。在此模式下训练的医学生不仅拥有严谨的临床思维,而且在查阅文献、分析总结、语言表达及科研写作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14,15],本研究中2015年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及科研设计方面的成绩显著高于2014年医学生,即是强有力的论据。

3.2.6 鼓励医学生撰写循证医学论文 在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今天,唯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于万千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而医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之余,无疑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16]。然而,受限于临床教育模式及课业压力,医学生并不具备参与基础研究、试验研究的机会,发表试验性论文的可能微乎其微。因此,鼓励医学生对临床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不仅有助于其对循证医学知识、手段及理念的理解,更有助于丰富自身能力、提高自身含金量。

综上所述,将循证医学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乃至各科临床教学中去,对医学生临床诊治、科学研究、人文关怀及个人发展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作为一所北京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重点科室,我们肩负着向社会输送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任,而循证医学无疑是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与诊疗理念。因此,于本科内开展循证医学研究,贯彻循证医学理念,推动循证医学与医学教育的融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我们将深化对循证医学的理解,大胆尝试新型培养模式,总结更多的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1] Montori VM,Guyatt GH. What is evidence-basedmedicine[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02,31(3):521-526.

[2] 胡大一. 重视东方循证医学的证据,做好中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J]. 中国医药导刊,2007,9(5):357-359.

[3] 康俊萍,吴嘉慧,李培Z. 心血管内科研究生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的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46-48.

[4] 薛雅卓. 循征医学的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119-120.

[5] 贾锋鹏. 循证医学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9,8(5):494-496.

[6] 冯正平. 内分泌代谢病专业临床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3):267-268.

[7] 蔡雪黎,张怀勤,徐力辛. 循证医学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7(2):126-127.

[8] 刘涛,李冰. 发挥教育信息技术优势改造医学课程教学模[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4):411-413.

[9] 李明子. 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10] 左帆,念馨,吴斌. 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136-137.

[11] 王秋林,周鹏,朱燕梅,等. 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 13(11):3-4.

[12] 辛萍,王建,王忠宽,等.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对未来教育的挑战[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5(1):234-235.

[13] 田金徽,刘爱萍,申希平,等. 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 11(1):39-43.

[14] 田金徽,罗小峰,李琳,等. PBL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92-395.

[15] 肖丹,李海涛,张磊,等. 医学生循证医学PBL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估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5):945-949.

[16] 方冠毅,刘宇军. 循证医学教育在医学生临床素质培养中的探讨[J]. 华夏医学,2009,22(3):521-522.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心脏疾病晚期常并发心肾、心肺及心脑血管综合症状,发作时“心梗”“心衰”,危及生命。古代文献中就有诸多阐述心衰症状的文章。

对此,遵循并强调《黄帝内经》之“天人合一,整体施治”法则的萧开伟先生多年来潜心于此,究其本源,乐此不疲,精研维护心脏之法,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

萧开伟先生说:“来我这儿的病人,全是那些在死亡的边沿徘徊的患者,我的最大的愿望是,延续他们的生命,重新给他们生机,值得欣慰的事,我的愿望都实现了。”

患者王杏莉,女,49岁,宁波人,2004年10月3日初诊时,面色暗苍老,唇紫,脉沉微,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钙化。萧开伟诊断后认为,心阴虚,肾不纳气,兼心气瘀滞,以活血祛瘀、养心阴、纳肾气之方治疗;开药三贴,每二日一剂。10月9日二诊时,脉已浮起,述服药后胸部已不闷不痛。10月12日,脉已无结代,病邪大减。至10月25日,患者颜面红润,皱纹大减,心情愉快,与初诊时判若二人。

萧开伟先生说,我们从祖国医学文献中查到治疗“心悸”“胸”“喘症”“水肿”等疾病的良方,许多内容在临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在医治心血管疾病时,萧开伟根据疾病发展的轻重,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将该疾病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心血管内膜变得粗糙不平时,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眩晕、血压有时升高,此时为肾阴虚影响到心阴虚,因此可通过“滋心肾之阴”兼“理气活血”解除以上症状。但多数患者对以上初期症状并不重视,进而发展至第二阶段,血栓形成后(血瘀),升高的血压已不容易下降,临床表现头昏、眼花,甚者心跳早搏等,血栓形成后的治疗方法,应在滋“心肾之阴”的前提下加入“活血祛瘀”之品以消除已形成之血栓,达到“祛瘀”的目的。心脏疾病的第三阶段,即以上病症未得到有效医治,患者体征反复加重,心血管逐渐失去弹性,出现粥样硬化,心脏进而扩大,冠心病形成,此时要改变已扩大的心脏是很困难的,但使用“滋阴”“补气”“降气”“活血祛瘀”以减少血栓形成,软化血管并增加血管内壁分泌物以起到抗血凝效果,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担的目的。心脏病晚期为第四阶段,其综合症状较为复杂,有因肝硬化压迫门静脉导致高血压累及心脏,久而心衰的,对此类患者治应先“补心气”“养阴”“回阳”兼“活血瘀”“疏理肝脾”;待正气渐复再“逐水”“补养”,标本兼治,水去后“调理脾胃”“养血滋阴”。

萧开伟举例说,有一个患者叫陈志华,男,56岁,2005年2月9日在广东省某医院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功能一级,高血压症一级(极高危组),严重心绞痛,心电图表示心肌缺血。病人连续3次接到病危通知。次日上午9点,萧开伟接到电话后,根据医院体检及各项检验报告的结果,并通过详细问诊,诊断心虚血阻,为“心阳不振之渐,心阳将脱矣”,急宜回阳救逆,补心气,养心阴,活血祛瘀。遂将药方传真至该院,令医院按方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两个月后,患者已能每周爬白云山一次,恢复了正常工作,时常去各地出差处理事务。

萧开伟,这位1950年生于四川中医世家的中国医生,从5 岁就开始学医, 19岁下乡时,在黑龙江嫩江见当地缺医少药,居民疾病难以得到及时医治,即以家传所学为当地的患者治疗,不久就名噪嫩江。1978年在上海同父亲合著《肾水论》,该书在1998年获第六届国际医学博览会金奖。新著《肾水论续》已被欧洲权威医学出版社选中并预约出版,代表论文《内经理论对心血管疾病的抢救与治疗》,获第五届中国名医论坛优秀医学论文一等奖,该文被中国医师协会载入“中国当代医学思想宝库”“中国当代思想宝库”。2004年,萧开伟获联合国国际交流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同年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授予“世界名医”称号。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7篇

查看更多《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中国现代医药》编辑部

论著

(1)微针联合硬化剂对鸡冠毛细血管网作用的实验研究 徐思达 韦强

(4)射波刀治疗中患者拍摄的千伏级影像数量统计及受到的剂量评估 徐慧军 李玉 张素静 韩萍 杨晓

(7)衡阳地区2749例女性宫颈人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陈友军 唐双阳 李乐

(10)科技论文正文书写的要求 无

论著

(11)卒中后抑郁患者载脂蛋白h与血脂的相关研究 李静 郑振雨 郭康 宋景贵

(13)《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无

论著

(14)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qrs间期心衰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研究 李琳 芦芳 段银玲

(17)亚低温对于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ros产生量和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 陆件 张艳

(21)医学论文选题的原则 无

论著

(22)不同麻醉方法在小儿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陈慧 张林勇 罗曼

(24)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 无

论著

(25)钉棒系统与髋臼上外固定架在骨盆tileb1损伤模型中的生物力学比较 李尚政 苏伟 谢能峰 何肖丞 郭杰

(29)ceacam1和ca199测定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许先锋

(31)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临床分析 邓钧 郑鹏远 李晶

(34)著作权的概念 无

论著

(35)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申彪 郝东侠

(38)p188在电损伤动物实验中疗效观察的研究 陈国华 陈浩杰 李梅 余文富 于新国 王彬彬

(41)无功能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分析 胡世成 王军起 朱旭光 曹成松 马祝新

(43)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分析及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欧阳远武

(46)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研究 翁少涛 李廷坚 陈钊诚 王博智

(48)单位符号使用和书写规则 无

论著

(49)单管或双管引流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影响的研究 宋杏

丽 王钢

(51)妇科体检中应用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价值 陈冬梅

(55)后路减压联合不同融合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周新强 汪代东 彭军 赵有春

(57)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无

论著

(58)剥脱性食管炎诊治经验并文献复习 孙中武 牛雷芳 马亮 刘鹤

(60)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周蓉

(63)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 陈少芬

(66)医学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无

临床经验

(67)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胶囊内镜结果分析 邸雅南 彭德银 张波 杨林英

(69)医学论文选题的类型 无

临床经验

(70)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载脂蛋白a、b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探讨 王继勋

(71)表格形式的选取 无

临床经验

(72)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中线移位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周晓坤 杜贻庆 莫万彬 阳永东 杨保华

(73)论文摘要的分类 无

临床经验

(74)a型肉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田林 杨全兴 熊伟

(75)医学论文选题的基本程序 无

临床经验

(76)ct引导下臭氧治疗在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刘勇 杜朝辉 赵寰飞

(77)论文摘要的意义 无

临床经验

(78)剖宫产指征6046例初步分析 姜云兰

(79)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无

临床经验

(80)tct异常患者274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分析 方煜蓉

(82)利多卡因联合布比卡因预防气管插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马新 王克满 蔡团序

(83)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无

临床经验

(84)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效果观察 蔡嘉喜

(86)重组人干扰素αlb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史跃杰

(88)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分析 付华 马国英

(89)论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 无

临床经验

(90)补佳乐配伍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 吕秋云

(92)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钱红翠

病例报告

(9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 常炳庆 邹煦 李爽 黄新春 邸雅南 彭德银

(95)医学论文书写中的有关规定 无

病例报告

(96)肠内营养液错位输入静脉1例 曹一波 马晶 侯英卜 马亚辉 杨凤斌 金伟 丁玉泊

(97)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无

病例报告

(98)平阳霉素治疗新生儿龈瘤1例 张魁山 马莉

(99)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无

护理

(100)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陈娟

(101)医学论文书写中的有关规定 无

护理

(102)slipa喉罩与lma喉罩用于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 郭婷 郭丽娟 陈素丽

(104)受保护作品的特征 无

护理

(105)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徐海君

(107)提高三伏贴贴敷效果的护理干预措施 何玉梅

(108)关于文稿投送介绍信的要求 无

护理

(109)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汤金珍

(110)作者署名的意义及原则 无

药物与临床

(111)我院门诊西药房电子处方的开展与意义 林良沫

(113)医学写作的概念 无

综述

(114)socs1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邱辉 张俊萍

(117)急性胰腺炎相关致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张瑜(综述) 张炳太(审校)

(120)执行国家标准遇到问题时的处理“原则” 无

(f0002)《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名誉总编辑简介 无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8篇

【陈汝德先生,又名陈木芳,祖籍广东汕尾,1945年出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级诊断内外方剂药学(全科)、香港新华中医学院高级研究班,是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执业全科中医师、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原执行委员会委员、香港广东省汕尾市同乡总会中医协会理事长、香港中医研究院教授,并经营陈汝德康德堂三十多年,有多篇医学论文刊载于中国《中医杂志》等著名书刊,其传略、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香港英才录》等大型辞书。】

服务社会真诚回馈

在许多义诊的中医行业活动上,陈汝德先生是被人们常常所见到的人,大多的时候,他一如在自己药行里的情形,身着一套白大褂,不是在聚神会神地为病人诊断,便是神情平和地向病人解释,这就是陈汝德先生给大多人的印象:平凡真实,有一颗服务社会的热心。

提及陈汝德先生,许多人都对他的医术竖起大拇指,提及他的为人,许多人也会展露笑意。从医术上来说,他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级诊断内外方剂药学(全科)、香港新华中医学院高级研究班,拥有四十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日常生活上来说,与他接触过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感触到他身上的那股平易近人,他说话不紧不慢,没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却是吐字清晰、条理分明,带着医者的亲切与严谨。

据了解,陈汝德先生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参与许多服务社会的义务工作,1982年海丰陶河虾西小学修建,陶河镇主公路,陶河至虾西乡公路的修建,他是出力出钱的筹建委员。2007年与汕尾市等中医业界创立了香港广东汕尾市同乡总会中医协会并担任理事长,这么多年以来一直保持自己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热情。

为回馈家乡,他经常组织一批香港中医师在香港以及内地进行义诊、赠药活动。“我们回到家乡义诊赠药时,来问诊问药的乡亲非常多,由此可见,我们这种活动举办得非常有意义,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家乡人,我希望以后自己能够多多参加类似的活动。”胸怀一颗服务家乡的心,他把那份感恩之情挥洒在家乡人身上。

陈汝德先生是一位做事细心、有条理的人,素来喜欢做一些归档、总结的工作。如果你有机会翻开他的服务工作日志,印入你眼帘的将是手写的、记录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事项和数据,这些事项和数据的背后,正是他和众多中医行业人士服务社会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他是一位谦和的人,当他详细地向笔者提及这些服务工作时,他喜欢提及自己所在的团体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作为。

除服务香港广东汕尾市同乡总会中医协会之外,陈汝德先生还担任其它多个社团的医师顾问,积极踊跃参加各种进社区的义诊工作,常对老弱贫病、伤残、无依者减免费施治,送医送药上门。香港“欢乐满东华”慈善筹款之认识中草药漫步行,陈汝德先生与太太颜惠梅医师(香港全科中医师)同筹办者之一李密汉教授,香港中草药专家竭力向参与者,浸大中医学院学生们实地讲解中草药的认识、保护、培育、采用等。而且参加诸多类似的活动,陈汝德先生得到了其夫人颜惠梅女士的大力支持,并且,他们双双服务社会的身影也常出现在许多类似的活动上,有名家曾赠送陈汝德、颜惠梅伉俪服务社会的嵌名联――“汝河澎湃如才识,频施惠泽;德望崔巍若峻峰,远播梅馨。”

医术追求精益求精

谈及当年选择中医这一行,陈汝德先生表示还算是平稳发展,虽然当中也遇到过许多困难的事例,但最终也是在平稳中度过,而且能在奉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他认为,中医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医术,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病患者。

陈汝德先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级诊断内外方剂药学(全科),师从广东名中医郭仕猷(郭贞)和曾岳庵等,从中学习了大量的医术知识,并慢慢地收获在中医界的成就。回顾过往,他自从医至今已拥有四十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主理内、外、妇、儿全科,特别是在医治骨刺、风湿、心血管内科方面有很高的医术,并成功地研制出“特效骨刺散”, 被患者誉为“骨刺圣手”,擅长医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骨伤、皮肤科等疑难杂症,以及擅长运用针炙、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等,另外,他自己研制出多种中药成份的药品,且效果显着。

1993年,由于医术高明,陈汝德先生应邀到北京为时任中国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彭仕禄诊病。曾任《广东中医》审编委员会委员、九十多岁高龄的名中医师曾岳庵撰联称誉陈汝德医师,这幅鹤顶格嵌名联曰:“汝心越善成功越大,德行弥高医术弥精。”

紧跟时代的步伐,陈汝德先生在行医过程中,非常注重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医术,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做中医这一行,一定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学习。”由此,他常常对自己严格要求,利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坚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他攻读了香港新华中医学院高级研究班,1983年往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荔湾中医医院实习,参观交流,是香港中医界最早回内地学习交流团之一,并取得修业证书。2004年12月,颜惠梅女士从流花桥医院中西医结合课程培训班(第二期)顺利结业。

在中医方面几十年的实践和总结过程中,陈汝德先生撰写了多篇医学论文,被业界多家著名刊物刊载。例如,论文《腰椎骨刺顽症中医方法治愈例证》被选编入《首届全球中医药大会论文集》;《糖尿病脚免截诊治》被编入《中医杂志》、《香港中医杂志》、《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中医药论文集》;《多发性脓肿“流注”、“瓜”中医诊治验证》被选编入《港、澳、内地中西结合专业交流研讨会医学资料汇编》,与夫人颜惠梅女士合撰了《论三种常用草药》。鉴于在中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陈汝德先生在2005年被香港中医研究院聘请为该院教授。

目前,他还和励志会梁李秀娱纪念学校合办了一个中草药园,并在未来计划把所种植草药的成长过程、功效编集成册。

另一方面,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和认可,其传承和发展也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中医,以前没有受到很大的关注,现在全世界都证明:中医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应该要好好地发扬中华民族这一瑰宝。”陈汝德先生认为,“弘扬中医学、发展中医学”是每一位中医师所应承担的责任。为此,他积极出席业界的学术交流会,乐于与业内人士分享自己在中医方面的研究经验,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医术上的精益求精,在服务上的孜孜不倦,广东作家杨永可曾这样描述陈汝德、颜惠梅伉俪,诗曰:“济世悬壶医者心,八纲四诊至精深。口碑载道驰隆誉,妙手回春递好音。澎湃江河才格涨,馨香梅蕙德施森。霍然去病长康众,近悦遐来沐霈霖。”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六年风雨,倾力区域学术交流

“‘第七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的通知消息早在今年的2月份就已经对外了,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采访一开始,马依彤教授就率先介绍说;而在此之前的2012年8月17日至19日,第六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已在乌鲁木齐市圆满落下帷幕。

接着,马依彤教授便就“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的相关背景介绍说:“众所周知,新疆地处我国边陲,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人口分布密度较小,相对于国内其他省市区而言,交通也不太便利。以往,我们新疆的地、州、县、市医院的医师们,因路途遥远去北京等内地参加会议十分困难,这就为新疆地区的学科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早在2006年,我便在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上和胡大一教授达成了共识,约定每年在新疆召开西部长城心血管病会议,以此作为北京国际长城会的分会。其目的就是希望能为西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及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交流与学习,以利于广大医务人员及时、准确地把握心血管病诊断、防治新动向,掌握新进展、新技术,获取新信息,从而促进心血管病预防和诊治的发展与提高,为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谈完“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的发轫背景后,马依彤教授接着介绍说:“此后,我们便在2007年举办了首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从那以来,这个会议的规模由最初的500余人参会,诸届都在稳步发展,到目前,已经成为‘覆盖西部、面向全国’的千人盛会。参会专家由起初的50余人,突破到目前的1000余人;会议的主题也由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到目前的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这些转变,无一不体现了西部长城会逐年的转变。到今年为止,已历经6年,一年一步、扎扎实实地往前走,到今年的8月份,就将迈出‘第七步’,即‘第七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

谈到这里,马依彤教授感慨地说:“这6年来,我们为了新疆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可谓倾尽全力,风雨兼程。从已经落幕的第六届会议看来,我们这6年的执着追求,6年的辛勤耕耘,6年的呕心沥血,能有那样的盛况和成就,我想这离不开新疆地区内外专家这么多年对我们的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媒体给予的关注,也离不开大会组委会的辛勤付出……”

西部最大,人文精神是不变的宗旨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习惯上简称的“西部长城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心血管领域最重要的会议之一。这个会议除得到诸多专家的参与和关注之外,已经被业内公认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就,有效带动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学术发展的步伐。

作为大会组委会主席,马依彤教授回顾起去年闭幕的第六届“西部长城会”时详细介绍说:“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经过6年的锤炼,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磨练,的确如国内诸多同行评价的那样,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齐全、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心血管病综合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这个会议更是得到了以胡大一教授为首的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自治区卫生厅、新疆医科大学相关领导及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去年的会议上,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110余名。他们的莅临,使第六届‘西部长城会’成为心血管领域中的又一次年度盛会……”

谈及去年“西部长城会”的课题设置,马依彤教授简单介绍说:“去年的大会安排在汲取历年办会经验的基础上,在课题设置上作了一定的调整。那次会议的主题为:‘把握机遇,构筑人文、预防、整合、创新的西部长城’。这缘于胡大一教授等心血管专家一直大力倡导的‘预防为先’的科学理念。因此,‘西部长城会’立足于积极响应胡大一教授提出的‘未来的长城是人文的长城、预防的长城、健康的长城、医学整合的长城、创新的长城’的学科发展理念,在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的主导下,培养心血管专科医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一起构筑心血管预防和心血管健康的‘万里长城’。所以,那次会议的很多代表来自于全疆各地州、市、县、乡及各团场,之所以到会这么多的基层医生,旨在将防控心血管疾病的主战场由大医院转向基层和社区,培训、指导基层一线医生,真正推动和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诊疗水平,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马依彤教授继续介绍说:“此外,那次大会还设置了主题会场及分会场。分论坛均围绕会议主题设立了冠心病论坛、心律失常论坛、高血压论坛、心力衰竭论坛、结构性心脏病论坛、医学论文写作论坛、影像学论坛、动脉粥样硬化论坛、主动脉疾病论坛、护理论坛、青年论坛等,同时开放了四个分会场。这些举措,是那次‘西部长城会’特有的‘焦点’及‘亮点’……”

“实际上,学科建设的‘人文精神’的外延很大,它几乎包括了医学领域的大部精神和宗旨。而目前,新疆心脏介入技术也需要更加规范化,技术操作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各地州医院迫切需要区域性中心医院对其心脏介入手术的指导面向基层大力开展,因此,培养心血管专科医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一直是‘西部长城会’不变的根本宗旨。”马依彤教授归纳说。

因地制宜,远程诊治形成“新疆特色”

如同马依彤教授所言,就学科建设和发展而言,与国内大多数省市区相比,新疆有着地处我国边陲、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交通不便等诸多的“不利因素”。但据记者了解,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12年3月27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却率先开展了全国首例实时、同步远程心脏介入随访工作。新疆创出的这一“学科第一”,也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具体到新疆的地里地貌而言,结合新疆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环境及心血管疾病诊疗现状,在该地区开展远程心脏介入随访工作,无疑是一种“因地制宜”的上策之选,是具有非同寻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所以,在采访中,马依彤教授着重介绍了此项工作在新疆乃至以“地广人稀”为“特色”的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前景。

马依彤教授认为:“由于新疆地域辽阔,新疆各族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此外,由于各地区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距离遥远,造成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转诊十分困难和危险,包括对实施心脏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用药指导也很困难,而在临床上,病人的病情一旦有变化,是需要及时会诊和随访的。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去想办法解决这一现实矛盾。”

随后,马依彤教授详细介绍说:“事实上,为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2012年我们医院已先后于2月24日与新疆兵团医院进行了全疆首例心脏介入手术转播,由北大人民医院王伟民主任手术演示,并实时向兵团医院转播了一例复杂心脏介入手术分叉病变支架植入及血管内超声介入手术演示。于2月27日与巴州人民医院开展了全国首例远程心脏介入会诊及远程手术指导工作,并在全国介入论坛上召开了新闻会。于3月27日与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全国首例远程心脏介入、先心封堵术的术后3个月的远程随访工作。这一措施,为远在喀什的塔吉克族患者家里省去了两万元的随访费用。4月24日,我们又与巴州人民医院再次进行了远程对接,完成了全国首例急危重症介入患者的远程会诊工作,为一位60多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再梗塞的患者实施了远程会诊,会诊内容包括远程支架术后造影随访、远程介入手术指导、急危重症患者远程会诊等数项工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一系列探索的成功,使‘远程诊治’逐渐形成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疆特色’,因此,到了4月25日,我们便召开了全国首家介入随访及质控网站成立的启动会……”

谈及能够实现这一具有“新疆特色”的远程诊治的学科基础条件,马依彤教授介绍说:“因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作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心脏介入培训基地及新疆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是负责全疆心脏介入医生的培训和心脏介入手术质量的控制工作的。我们有责任肩负起新疆心血管患者的健康和安危。所以,在今后,我们还将同新疆地区已经具备远程医疗条件和心脏介入手术条件的除巴州人民医院、喀什地区人民医院以外的兵团医院、伊犁州友谊医院、富蕴县人民医院、尼勒克县人民医院等基层医院,进一步开展远程心脏介入会诊、远程介入手术指导、远程介入术后随访、远程心血管疾病床旁查房、远程继续教育、远程会议等一系列的远程医疗工作。我个人相信,这一系列远程工作的开展,必将极大地惠及民生,必将更好地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也必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所造成的新疆地区三甲医院普遍床位紧张,患者等待住院时间过长,而地州医院患者明显不足的地区差异,促进新疆地区心血管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部分程度上的切实解决。”

马依彤教授还认为:“以上一系列远程工作的开展,既是为了全疆各族心血管疾病患者造福,也必将进一步提高心血管介入诊治及心脏介入术后随访以及心血管患者健康的管理水平,保证心脏介入工作的质量,提升介入患者的满意度,对未来心血管介入手术及随访工作模式的转变,甚至对心血管医生的工作模式改变,其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因此我相信,随着远程心脏介入会诊、手术指导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随着远程心脏介入随访工作的开展,必将对新疆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健康规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造福全疆广大各族患者的同时,还会对全国心脏介入医疗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新疆“基调”,

为各族人民筑牢疾病防治基础

采访前据记者了解,由新疆科技厅资助的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课题――“新疆不同民族冠心病及外周动脉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资源库的建立”项目,在马依彤教授主持和带领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圆满完成,并于2012年度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重大课题项目的完成,在促进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心血管疾病的科研、诊断及防治方面,无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谈及这一课题的详细情况,马依彤教授首先介绍说:“近20年来,新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及生活质量,同时针对患者个体的各级医院的二、三级预防及治疗,消耗了巨额的卫生资源,并且难以在人群整体进行有效的防治,增加了我区经济建设的巨大负担。为了实现冠心病早期诊断方法和干预模式,降低发病率,减少慢性心血管疾病诊疗费用,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我们启动了这个项目。”

介绍完这个课题项目的背景之后,马依彤教授继续说:“这一项目从2006年开始,至2011年基本结束,一共历时6年,才得以基本完成。我们对新疆不同民族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横断面做了系统调查,共调查了8个地市,做了36个调查现场;调查涵盖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从1岁到101岁的人群、共计22000余人,完成了8个项目、227个独立指标的检测。通过调查得来的数据分析,系统地获得了新疆不同民族人群高血压、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陈旧性心肌梗死、动脉硬化、外周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30余种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的基线资料。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新疆不同民族人群心血管疾病遗传资源库,开展了新疆不同民族人群心血管疾病基因易感性分析。发现了6个和冠心病相关的新位点,研究了10余种冠心病的候选基因。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携带易感基因情况开展了冠心病的个体化诊疗工作。”

马依彤教授认为:“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我们现已掌握了现阶段新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本底资料和趋势,掌握了目前主要少数民族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本底数据,初步建立了新疆不同民族心血管疾病遗传资源库,为以后开展各项心血管疾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遗传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筛选和验证了一批和新疆不同民族心血管疾病相关联的候选基因。初步分析了新疆不同民族人群心血管疾病遗传易感性与SNP变异之间的关联性,筛选了候选基因,探索了冠心病相关基因在不同民族、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异质性及民族差异性,以为其寻求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防治措施。初步建立了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并在试点医院开始推广应用。这对于未来制定针对不同地区的防治策略,降低慢性疾病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通过开展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调查,对于了解上述疾病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及时制定防治策略,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加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马依彤教授进一步介绍说,他领衔的课题组除在当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外,还为当地群众开展了多场义诊活动,印制了少数民族语言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万余份,对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同时培训当地医师,将健康教育内容作为长期工作来抓,并对受试者进行回访,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此外,每到一处,他们还为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基础的药物治疗,并参与当地医院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200余例,并及时反馈检验结果、出具体检报告,对受试者后续治疗和生活方式控制提供指导。

由于这个项目的实施对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区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因此马依彤教授还认为:“课项目调研结果显示的新疆少数民族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较低的知晓率、治疗率问题,必将引起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必将推动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调整及改革,对于新疆地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干预策略,将会成为国家政策层面上新的导向,从而造福于边疆的各族人民群众……”

采访到最后,马依彤教授又提及了即将于今年8月16日至1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的第七届“西部长城会”。他简单介绍说,这届会议的内容将涉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肺栓塞、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电生理与起搏、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预防心脏病学、心血管护理及心血管相关学科等;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全面介绍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学科的预防、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治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并对前沿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马依彤教授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将继续秉承‘西部长城会’的学术品牌、学术水平,坚持服务的理念,以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的办会宗旨为火炬,将长城的火炬一直传递下去,与东南西北中‘长城会’一起,构建中国学术的坚固长城!”

专家简介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医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8-0001-02

现在浅阅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阅读习惯,他们大多数通过手机上的碎片化阅读来获取信息,医学科技期刊的受众亦是如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新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网站、微博等都曾是新媒体,微信无疑就是现在的新媒体了[ 1 ]。对于每一个出版人来说,需要以积极的姿态,加快自身新媒体转型,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 ]。医学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模式向新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传统医学科技期刊应突破局限,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起来,从内容到形式上开展创新型经营。杂志社作为医学科技期刊中的专科学术期刊社,积极应用新媒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来扩大读者领域、挖掘潜在作者、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发挥市场优势,对传统的采编、发行、会展活动、广告等领域与新媒体进行融合,让杂志社在新媒体时代能够生存发展。本文以《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社为例,探讨了其在微信上的探索性应用,以期为科技期刊向新媒体转型提供⒖冀杓。

1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

微信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占据了智能手机的通信应用市场,几乎成为所有智能手机用户的必备应用。医学科技期刊主要是利用新媒体推动数字化发展和增强学术影响力,为了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保证学术期刊的内容供应是关键。医学科技期刊作者、读者和编辑之间沟通较之一般期刊更为紧密,且存在着角色互换的可能性,为了保证内容供应,推动作者、读者和编辑三者之间的有效信息流动就显得很有必要,微信正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社以微信作为渠道,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1.1 开展方式

目前,在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部,既熟悉新媒体技术,又具备出版专业知识,还掌握医学专业学术理论的综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因而严重制约了新媒体技术的开展。《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社跳出传统管理模式的框框,寻求新兴的新媒体公司为合作伙伴。利用企业的灵活经营模式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由杂志社提供内容,运用新媒体公司已经建立的微信公众号进行策划、运营、推广,同时也建立杂志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杂志社培养专人负责公众号文章的推送,与新媒体公司一起合作运营。

1.2 内容运营策略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社借鉴国内著名杂志的微信公众平台的经验,联合所承办的国际会议的公众号一起推送的专题讲座、审稿会会议通信、会议征文活动、学术会议信息[ 3 ]等,建立一个有个性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医学论文中深奥难懂、抽象、枯燥的专业医学知识介绍给普通读者,让医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普通人群了解,让医学学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编辑对原有纸版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及改写,进行超文本写作和互动式写作,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使原有的静态逐渐转化为动态,使期刊的内容实现滚动式传播。推荐固定阅读群体(医护工作者)应用微信的提醒功能,这样能使他们排除多余信息,快速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实现个性化定制的阅读。对于流动性阅读群体(普通大众),可以采用图像、音频和视频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医学科普知识,让他们能够直观地了解最新的医学科研成果,为非专业受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医学科普信息。杂志社建立面向编委和作者的账号,推送与杂志相关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内容,包括杂志社内的各种信息、国外学科发展前沿等,促进编委、编辑、作者以及部分读者之间的交流,形成一个信息沟通流畅、活跃的圈子,进而保证刊物的内容生产,提高刊物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为了获取读者阅读的意向来调整编辑的采编思路,可以在微信上针对本专业的热点问题,结合在杂志上所发表的相关文章与读者进行学术探讨,还可以利用微信上有效的反馈机制,从读者的评论中了解论文的写作质量和期刊的编校质量等信息,从而增强杂志社对所出版文章的质量控制力;为了增加相关文章的阅读率和回复率,还可以在微信上相应的热门话题标签,使搜索引擎优化,从而增加杂志社网站的流量、权重及信任度,加强杂志的品牌建设,最终使杂志的影响力能够扩大。

目前,网络海量信息给受众带来的是信息过载,他们所需要的是可靠而有用的信息,因而逐渐倾向于从“权威的”内容生产者处获得有用的信息[ 4 ]。医学科技期刊依托其专业的传统学术平台和强大的作者队伍,所发表的内容是经过多层次的“把关”后才进入发行渠道的,能够提供高质量、可靠的学术内容。所以,医学科技期刊所发表的文章内容的质量、权威性和深度都是“把关人”角色弱化的新媒体平台上的原生信息所无法匹敌的。《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社恰好拥有了“内容”这张王牌,把内容整合后交给新媒体传播公司推广,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1.3 盈利策略

首先,受众从微信公众号上获取内容必须是免费的。

第二,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利用内容吸引和积累用户。

最后,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 5 ]。主要的商业模式为:

1)投放广告:广告内容要与医护工作者的职业需求相关,要将广告内容设计成具技术性和趣味性的参考资料,不能做硬性的推广,也不要作为首条发送,否则会引起订阅者的反感而取消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

2)商务合作:很多学术活动和交流论坛的主办方没有自己的平台或者好的渠道去宣传,譬如一些医药公司和药厂想要开展学术活动,可以利用《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社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会员单位招募、参会人员招募等,杂志社的微信公众号还可以作为支持媒体或者活动策划方参与学术活动。

3)线上和线下的互动经营:可以通过在线上让阅读者勾选对某篇文章的喜爱程度,根据线上的信息统计出文章的排名顺序,然后再次来实现内容的互动,引起阅读者的兴趣从而有购买杂志的意向;还可以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线下策划的学术研讨会、沙龙交流、国际会议等活动的信息,招募参会人员、寻找合作伙伴或赞助单位,实现活动的互动;或者一些调查问卷、项目投票等,根据线上的调查数据来精准调整线下的活动策划[ 5 ]。

2 结论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应以牺牲传统媒体的利益为代价,二者必须互相补充、互相推进,在不断创新中不断积累经验,现阶段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巨大优势和潜能,促进编委、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开拓新的读者领域,探索新的营销方式,进一步提升和彰显杂志社的品牌影响力,在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树立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大豫商网执行总裁崔俊超谈新媒体的发展历[EB/OL].[2013-03-20]. http:///General/ Blog/2013-03-20/963275.asp.

[2]陈力丹.的宣传观和新闻观[J].新闻记者,2014(10):8.

[3]王福军,冷怀明,郭建秀.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模式的转变[J].编辑学报,2015,27(5):464-467.

[4]陈佳沁,马潇漪.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应用与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09-913.

上一篇: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精神科医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