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7 00:05:39

行业可行性报告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1篇

一、目前驾培市场存在的问题

1.恶意降价,无序竞争[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自九月份协会成立以来,各驾校收费在一段时间内较为规范,但随着生源的减少,加之检查、监督力度薄弱。近期又出现了大幅降价行为,一旦降价开始,各驾校纷纷跟随,竞相降低收费,造成了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这种现象亟待解决。

2.夸大宣传,影响恶劣

为了抢夺生源,部分驾校在招生宣传中随意夸大,保证过关,保证短期内拿驾照,保证不到校培训也没问题,这种不实宣传严重影响了驾培事业的严肃性,更给交警部门的考试人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3.过度开发生源,没有发展后劲

据专家测算:城市拥有驾照的比例一般为总人口的5~8,随着城市规模,居民收入的不同略有差别。__市属中小城市,居民收入也相对不高,就按7计算,全市140万人口拥有9.8万名驾驶员已几近饱和,而现有的驾驶员队伍已达7万多人,每年全市驾校培训结业近1万人,也就是说最多再有二年__市驾培市场就面临资源枯竭现象。如何能合理开发生源、有效利用生源,是每个驾校应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杀鸡取卵、寅吃卯粮!

4.报名收费降低,培训质量滑坡

随着各驾校的竞相降价,随之而来的是教练员工资降低,出车时间缩短,最终导致学员培训质量下降。表面上看,驾校学员人数不少,其实利润微薄,老板在“开源”上没办法,只能在“节流”上做文章。而不合格的驾驶员推向社会又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驾校决不能变成“培养马路杀手的摇篮”。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协会成立以来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来说监管力度上不去,协会是一种自发组织,也注定其监管的脆弱。以前的许多办法治标不治本,靠驾校的自觉、自律执行,最终甚至导致谁遵章谁受害的局面,违规者付出的成本很小,但收益很大。因此,我们应从根本上解决。具体措施如下:

1.统一宣传

全市所有驾校由协会组织统一进行宣传,如:市内驾校统一在电台、电视台宣传,统一宣传车。各区县驾校也统一宣传,在宣传的内容、口径上严格把关,费用由宣传的利益所得者承担。

2.统一报名

a.所有报名人员由协会培训后统一按排上岗,确保服务优质,价格统一。

b.市区驾校设统一报名点,相关驾校均派人员参加,报名点以外招收的学员协会不发“存档联”,杜绝乱设点、乱招生。

c.各区县由协会设一固定报名点,只准在报名点内办理报名手续。

d.名区县原则上只准招收本区县学员,外区县人数不得超过每期报名总数的15。学员区县划分以身份证住址为准。

e.市区驾校不受此限制,但不得在市区固定报名点以外设报名点。

f.神*驾校招生点设在神*电厂,招收范围为一二电厂及周边地区人员,其他驾校不得在此范围内设点招生或培训。

g.金沙滩驾校招生范围为山*、怀*、应*。但山*、怀*籍学员各不得超过30人,应*籍不得超过20人,其他区县学员总共不得超过10人。

3.统一分配

a.市区驾校按20__年全年招生人数比例划分百分比。

b.报名人员既要保证学员按比例划拨各驾校,又要协调处理好学员意向问题。

4.统一考试

时机成熟时可考虑各驾校统一考试,不分驾校、不分日期,学员够时间预约后即可参加考试。

5.统一监督、检查

由协会成立考核组,抽查各驾校的培训质量,确保不因划分名额造成驾校消极训练现象的发生。同时制定详细的奖罚措施,对合格率高的驾校在名额分配上适当倾斜。做到既要对驾校负责,更要对学员负责。

三、相互沟通,和谐发展,加强合作,携手共赢

20__年山西省新的驾驶员培训收费办法即将执行,各驾校要想切实按新办法执行,必须相互合作,统一收费,否则提价如同虚设。当培训价格上去后,接下来省里肯定会在培训质量,学时上加强管理,肯定要用培训计时仪,交通局的培训记录表也将进一步规范。试想,如果__的驾培市场还是散沙一盘的话,如何面对驾校新一轮的规范、整顿。

因此,全市的各所驾校应加强合作,加深互信,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大功夫,认真贯彻实施《二号部令》精神,把校长们从争夺生源、恶性降价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全心全意搞培训、谋发展,为__市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驾驶人才。

__市驾校行业管理协会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2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可行性报告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投资新市场、新产品或改变经营策略的依据,是企业内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工具.是评估项目风险与回报的最初级文件,是对投资者的第一份承诺书;从笔者阅读过的几份可行性报告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那么什么样的可行性报告最理想,它应当包括哪些方面,该按什么格式准备呢;进行讲述。其中包括:没有可行性报告:企业凭借领导人的聪明才智也可能成功,产品也可能畅销,但是只能碰运气,而非长久之计、可行性报告强调为什么要上该项目,但忽视详尽的实施计划和如何实现、可行性报告中宏观的、模糊的数据多,而微观的、具体的数据少,很难评估与判断、没有或很少量化的衡量标准和责任分配,成败难辨、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对“不测风云”认识不足、对环境、市场、用户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动态和可能的变化评估过粗,难以做到知己知彼、行性报告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集团中格式必须一样、可行性报告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结果作出三种预测和财务分析,即最佳状况、正常状况、最差状况,如果最差状况可以接受,方能通过、对结果作出三种预测和财务分析,即最佳状况、正常状况、最差状况,如果最差状况可以接受,方能通过、对潜在市场变化,潜在用户变化,潜在竞争形势变化、风险与潜在风险,问题与潜在问题有一个具体的分析和应变措施,把意外情况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对执行的方式,流程有一个明确的描述、可行性报告是目标管理的具体体现,是达成共识,统一思想与认识的第一步等,具体材料详见:

可行性报告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投资新市场、新产品或改变经营策略的依据,是企业内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工具.是评估项目风险与回报的最初级文件,是对投资者的第一份承诺书。即使在计划经济年代,可行性报告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企业上项目,要资金的关键文件,但是很多案例告诉我们,企业把项目拿到手之后,可行性报告就失去了意义,项目的结果和成败往往无人负责。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很多国有企业还在沿用老思想、老方法去准备可行性报告,而一些民营企业则根本不去管什么可行性报告,凭感觉做决策。应当说,没有可行性报告:企业凭借领导人的聪明才智也可能成功,产品也可能畅销,但是只能碰运气,而非长久之计。那么可行性报告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呢?简而言之,可行性报告是为了减小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决策的成功率。

从笔者阅读过的几份可行性报告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可行性报告强调为什么要上该项目,但忽视详尽的实施计划和如何实现;二是可行性报告中宏观的、模糊的数据多,而微观的、具体的数据少,很难评估与判断;三是没有或很少量化的衡量标准和责任分配,成败难辨;四是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对“不测风云”认识不足;五是对环境、市场、用户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动态和可能的变化评估过粗,难以做到知己知彼。当然极个别企业把市场潜力当做市场规模,或把市场规模作为企业的市场目标,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那么什么样的可行性报告最理想,它应当包括哪些方面,该按什么格式准备呢?首先,可行性报告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集团中格式必须一样,即应当有哪些方面,数据格式什么样是统一的,这样分析和评估的标准才能统一,同时企业也知道如何去搜集信息,整理数据,准备报告;其次,可行性报告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假设、包括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等方面。二是宏观与微观的市场、用户、竞争信息全部量化,并注明其出处。三是对结果作出三种预测和财务分析,即最佳状况、正常状况、最差状况,如果最差状况可以接受,方能通过。四是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组织、人员、资企、设备、工作流程,以及“里程碑”式的分阶段检查标准和时间表,五是对潜在市场变化,潜在用户变化,潜在竞争形势变化、风险与潜在风险,问题与潜在问题有一个具体的分析和应变措施,把意外情况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六是对执行的方式,流程有一个明确的描述,以便于他人理解与评估,这里涉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上级领导或投资者不可能比企业本身更了解市场、用户和竞争、他们把握的应当是内容格式。分析方法和工作流程,并提出供企业自查的建议和问题。

可以说,可行性报告是目标管理的具体体现,是达成共识,统一思想与认识的第一步,如果企业内部、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没有共同的理解和共同的语言,是谈不上目标管理的,因为大家对“目标”的认识不一样,对管理的认识也可能不一样。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3篇

从笔者阅读过的几份可行性报告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一是可行性报告强调为什么要上该项目,但忽视详尽的实施计划和如何实现;

二是可行性报告中宏观的、模糊的数据多,而微观的、具体的数据少,很难评估与判断;

三是没有或很少量化的衡量标准和责任分配,成败难辨;四是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对"不测风云"认识不足;五是对环境、市场、用户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动态和可能的变化评估过粗,难以做到知己知彼。当然极个别企业把市场潜力当做市场规模,或把市场规模作为企业的市场目标,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那么什么样的可行性报告最理想,它应当包括哪些方面,该按什么格式准备呢?首先,可行性报告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集团中格式必须一样,即应当有哪些方面,数据格式什么样是统一的,这样分析和评估的标准才能统一,同时企业也知道如何去搜集信息,整理数据,准备报告;其次,可行性报告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假设、包括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等方面。二是宏观与微观的市场、用户、竞争信息全部量化,并注明其出处。三是对结果作出三种预测和财务分析,即最佳状况、正常状况、最差状况,如果最差状况可以接受,方能通过。四是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组织、人员、资企、设备、工作流程,以及"里程碑"式的分阶段检查标准和时间表,五是对潜在市场变化,潜在用

户变化,潜在竞争形势变化、风险与潜在风险,问题与潜在问题有一个具体的分析和应变措施,把意外情况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六是对执行的方式,流程有一个明确的描述,以便于他人理解与评估,这里涉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上级领导或投资者不可能比企业本身更了解市场、用户和竞争、他们把握的应当是内容格式。分析方法和工作流程,并提出供企业自查的建议和问题。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4篇

肯定与否定哪一个更真实?

2006年3月7日,飞亚股份了一个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的公告。公告称,飞亚股份将不再实施《剑杆织机技术改造项目》等三个募集资金项目,剩余的4683万元募集资金补充为流动资金,约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5.68%。公告给出的变更理由是:这三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均是在2000年12月份之前形成,至现在,纺织行业市场变化较大,根据市场调查,以上三个项目如果继续实施,高投入将可能得不到高回报。而在同一天的2005年年度报告描述《剑杆织机技术改造项目》等三个募集资金项目情况表格中,在“募集资金项目可行性是否改变”一栏里,赫然标示着“否”字。

同一天出现的两份报告中,一个否定了《剑杆织机技术改造项目》等三个募集资金项目的可行性,另一个肯定了这三个募集资金项目的可行性。这是怎么回事?即使制作2005年年度报告和募集资金改变投向的报告存在时间差,那么市场在一二个月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吗?中国第一纺织网行业分析师樊敏表示,早在飞亚股份于2005年上市之前,市场其实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对亚股份在上市时沿用2000年的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做法,樊敏认为:“不可想象”。他表示,2000年以来,棉纺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原料价格波动很大,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给行业带来了诸多变数,行业竞争变得尤为激烈,棉纺行业几乎一年一个样。2005年时,若以2000年项目可行性报告为蓝本,其结果自然令人担忧。在他看来,棉纺行业在二三年内的变化都是巨大的,而在长达近五年的时间里,棉纺行业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在分析飞亚股份变更资金投向的三个募集资金项目时,樊敏表示,《剑杆织机技术改造项目》、《高档提花面料技改项目》、《纱线烧毛丝光技改项目》是业内普遍技术改造项目,以2005年市场情况来看,这三个项目可以维持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但很难依靠这样的技术改造项目,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在上市时沿用2000年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缘由,飞亚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解释称,飞亚股份原本在2000年就开始筹备上市,当时聘请了一家研究机构制作项目可行性报告,但是由于“历经波折”,直到2005年才成功上市,所以,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实施就一直拖到2005年。

为何没与时俱进?

2005年4月8日,飞亚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以“高档面料代替进口技改项目”等五个项目为标的募集资金,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描述,五个募集资金项目税后内部年收益率的预期均超过了15%,其中对“高档面代替进口技改项目”的年收益率预期最高,达到了30.38%。华泰证券的行业分析师王佩艳表示,“一般情况下,棉纺行业的毛利润如果达到10%,已经算高了。”在当时看来,飞亚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对募集资金项目的收益预期,颇能让人动心。但事实并不如预计的那么顺利。

2005年4月27日,飞亚股份正式上市,并募得资金13124万元,但直到目前为止,这笔资金的收益率并没有达到预期。2005年度报告显示,募集资金项目的年收益总额315万元,未能达到招股说明书中年收益率15%以上的预期;2006年度报告显示,募集资金-项目年收益总额为-314万元;而2007年度年报的数据更耐人寻味,募集资金项目收益总额为-900万元。

针对“高档面料代替进口技改项目”、“自动络筒机提高无结头纱比例技改项目”已经建成的两个募集资金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的原因,飞亚股份在相关年报中分别给出了解释,并且两种解释都不约而同地包含着同一个理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形成于2000年12月以前,由于现在市场变化大,因此达不到预期收益。那么,这两个项目在上市之初是什么情况?据樊敏分析,“高档面料代替进口技改项目”,这个项目的初衷符合棉纺行业发展高端精品的大趋势,依靠这样的技术改革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该项目对工艺和设备等因素要求较高,从当时的行业情况来看,发展空间有限;“自动络筒机提高无结头纱比例技改项目”在2000年以此为募集资金项目无可厚非,当时行业内的无结头纱尚未完全普及,但在2005年,行业内各企业的无结头纱已经普及,这时候“100%无结头纱”就没有优势可言。

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可以归结为项目可行性报告“过时”。那么,飞亚股份在2005年上市之时,为什么不重新制作一个“与时俱进”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对此,飞亚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给的解释是:“因为当时没有其他好项目,所以就沿用了2000年项目可行性报告。”国泰君安的行业分析师李质仙对这种判断并不赞成,他表示,“对棉纺行业来说,任何时候都有适合企业自身的‘好项目’。”

在2005年上市时,飞亚股份是否已察觉,依据2000年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投资很难达到预期效益?针对上述问题,电话联系了飞亚股份的董秘董黎明,董黎明以“前一任董秘已经离职,自己还不熟悉情况”为由,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上市是怎样的契机?

实际上,飞亚股份也曾辉煌过。据飞亚股份的招股说明书描述,飞亚股份的前身是安徽淮北纺织二厂,实际控制人是安徽淮北市国资委。在纺织行业出现多年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飞亚股份曾在1986年到2004年期间,创造了连续19年盈利的佳绩,并连续十年获“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上市前,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居于先进水平,为安徽省纺织业龙头企业,从1998年到2004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棉纺织行业前五十强“排头兵企业”,根据统计,公司2003年度实际纳税在棉、化纤纺织加工业中排名全国第六名。而上市后的飞亚股份却让人大跌眼镜。权威数据显示,2005年度飞亚股份净利润总额587.96万元,比2004年减少了66.06%;2006年,两个募集资金项目的建成没能阻止飞亚股份的业绩滑坡,净利润总额63.00万元,同比减少89.29%;2007年,4683万元的募集资金补充为流动资金也没能挽救飞亚股份。2007年度报告显示,当年亏损5811万元。上市短短两年多,企业的业绩与上市前形成了巨大反差。

不过,如今飞亚股份内部却很乐观。飞亚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企业面临重组,重组之后,股票将会复牌,企业将得到资金支持,项目的收益也会好转。”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二级秘书;业绩评估报告;撰写可行性报告

基金项目: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校级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学生行政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资助成果,项目编号:CQY2015Y016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秘书》,二级秘书是我国秘书职业资格等级中的最高级别,也就是最高级秘书。所以在进行职业能力鉴定时,单独增加了一项“业绩实证评估”考试内容,这不仅有别于秘书其他级别[1]的考试内容,更是在其他职业资格等级考试中所从未出现过的考试方式,是一种非常新颖的鉴定方式。“业绩实证评估”由五个模块构成,现就 “撰写可行性评估报告”第三个模块进行专题探讨。

1 考题分析

该模块主要评估的是考生撰写可行性评估报告的能力,而这也是

秘书发挥参谋作用的重要证明[2] 。可行性报告围绕经济建设项目或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就项目的必要性、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组织管理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以上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应该得出一个该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当然,这里面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项目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案。

在撰写过程中,首先要写清楚项目的背景,项目实施的相关因素和主要目的和意义;其次要对项目进行较详细的情况分析,要求列举事实,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作出客观、全面而准确的预测、不同类型的可行性报告在该部分通常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三部分是对项目如何开展进行具体叙述,这也是方案的中心部分;第四部分对该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价;第五部分对该方案的实施步骤进行描述;第六部分是结论。

在撰写可行性报告中,一定会对方案进行多次修改,涉及到草稿和讨论稿,但此模块同第二模块“制定工作计划、监控目标完成”不同,只需提交正式稿即可。

另在证人证词部分需要对报告和完成报告的过程进行评估,在其别要突出“收集资料”、“组织论证讨论”等方面的能力。

2 案例参考

第一部分:自述背景情况

标题:公司营销体制改革可行性报告

撰写时间:2012年12月

地点:公司营销中心办公室

立项原由:通过营销体制重构,消除原有销售体系的弊端,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发挥营销体系的最大功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和战略目标。

第二部分:证据内容

公司营销体制改革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背景及概况

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已具备明显优势,经济规模连续四年居同行业之首,成为重庆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企业。公司发展的总目标是:经济规模行业最大、优势明显;技术水平领先国内,追赶国际;经营管理规范高效,灵活有序;企业文化独特优秀,持续创新。建立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建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司急需打破常规进行跨越式发展,调整营销体制与模式,实现公司制定的长远目标。

公司目前实施的营销体制是“两极销售”体系,即公司的营销职能由公司各网点和各分厂销售部门承担。这种营销体制在公司历史上曾发挥巨大作用,在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上效果显著。但随着市场覆盖面的增加,销售人员的增多,这种营销体制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抢夺市场、互相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公司认为应该逐步理顺营销体制,将销售力量合成一股绳,变“二级销售”为“一级销售”体系。

二、情况分析

两级营销体系具有其优劣势,具体来讲:

1.优点

(1)从某些角度来看,两级销售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分厂的积极性,每个分厂作为独立经营的主体,自主性较强,并为实现分厂的收益最大化而努力;

(2)每个分厂都必须而且能够面对市场,依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动趋势调整产品及其结构,从而提高了各分厂的适应性和经营灵活性。

(3)总部员工较少,组织结构较为扁平,能节约总部管理成本。

(4)交叉销售呈现出庞大而复杂的销售网络,市场的渗透能力较强。

2.缺点

(1)两极销售,特别是分厂销售职能的体制,影响公司对市场信息的精确把握,对整体市场的了解不全面、不详实,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市场动态,除非设立专门的市场调查部门,否则相关分厂不会主动整合相关信息。

(2)两极销售体系将不利于成套项目产品的销售,因分厂销售体系和网点销售体系各自独立,协同较困难,在现在用户希望公司能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背景下,这样的结构体系限制了公司发挥整体优势,也不利于充分整合面向分销市场的销售资源,约束了有效实施对分销网络进行开发、管理与支持的能力。

(3)统一的价格体系难以形成和维护,内部价格竞争激烈,多次发生争夺客户的情况,降低盈利率,损害公司的总体形象。

(4)营销服务水平较低或执行效果不能很好满足客户需求,影响企业经营业绩。

三、项目内容

1、主要思想

由营销中心全权负责公司销售,原分厂销售队伍和网点销售队伍均纳入营销中心管理。

2、营销组织架构

营销组织架构的主要内容是:将两级销售体系下各类资源整合到统一的“营销中心”,其下成立各大区,负责各区域专门的销售业务,原销售人员根据自愿原则到加入到各大区。

3、该营销模式的关键点说明

(1)价格体系管理

分厂负责成本核算,营销中心制定出统一的产品出厂价格及其目录(根据分厂提供的成本),以及各级价格管理权限。

(2)客户开发与管理

1)老客户的深度开发与维护

在方案执行前,各自开发与维护的老客户,采取老客户备案制,由各销售人员优先负责,如2年之内该老客户没有订单,则取消其优先权。按照区域原则,各区域客户由大区经理整体安排。

2)新客户的开发与维护

新客户由各大区经理统筹安排。如出现跨区域客户,则根据业务项目总金额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单笔业务总金额1000万以下的情况

采用客户开发首先申报制,率先获取客户需求详细信息并主

动接洽客户关键人物的,可以先向营销中心申报,经确认后先接洽者享有销售谈判、合同签订优先权,后来者不得抢单。当后来者发现先接洽者提供的信息有重大失误(比如关键联系人、项目总金额、项目技术要求等),后进入者可以向营销中心提出要求参与该项目的竞投标,从而取消先接洽者的优先权。

单笔项目总金额1000万以上的情况

如果该项目业务总金额超过1000万,须报营销中心协调,组织双方共同联合竞投标。搭建专门化的公关小组,统一公关,统一行动。

4、营销费用管理

原则上营销中心对公司所有营销费用拥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四、该方案的评价

1、该营销模式的优点

(1)真正实现“营销管理一盘棋”,有利于公司的战略发展。

(2)有利于全面塑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满意度与美誉度。

(3)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部价格管理较为混乱的现状。

(4)有助于原有两级销售体系中的销售队伍认清市场与竞争形势,把握未来销售业务的主要竞争态势与发展方向,培育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2、该营销模式的缺点

(1)可能影响分厂部分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各分厂的销售管理将纳入营销中心统一规划与管理,其管理职能重点将有所微调,从而导致分厂上上下下各级各类人员短时间内的不适应,进而对分厂生产、研发等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营销体制的变革可能会影响各类销售人员在磨合期间的销售业绩。营销体制与组织机构的变化,以及销售流程上的变化可能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大大增加,销售代表普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老客户如何维护、各部门如何联合开拓新老客户、利益如何分配等等,这些问题可能在磨合期不一定得到最优解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销效率。

五、该方案的实施步骤

改革方案主要采用内部培训会进行,培训会分四步走:

第一步:针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含董事会、副总经理以上干部、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在内)的内部讨论会、说明会。

第二步:针对原有市场部所有人员、各网点办事处负责人、各分厂厂长及销售副厂长、等召开扩大会议,就本方案进行解释与说明。

第三步:针对原有各销售部门销售主管、销售员工以及各分厂技术骨干、财务骨干、物流配送人员等部门与人员进行方案解读,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第四步:改革方案正式通报集团公司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并组织专门会议向各部门(含财务处、人事处、技术研发中心、生产计划处、物流中心、等等)主要负责人进行解释与说明。

六、结论

该方案提出的新的营销体制改革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考虑内部人员对未来新的营销体系的接受程度,能解决销售体系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该方案将为公司销售目标的完成及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证词描述

1、理顺营销体制一直是我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管理工作日益规范的趋势下,出台一份可行性报告,指导营销体制的逐步理顺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该考生作为公司营销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一直全程参与该项目的建设工作,对公司情况、项目的基本条件较了解,并据此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稿。

2、在撰写过程中,该考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 发出调查信息并回收反馈信息,对结论的形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3、利用丰富的资料,该考生参与了多次会议讨论,就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归纳整理了专家论证结果,为报告的最终编制做出了贡献。

4、总体而言,此份报告是一份结合公司实际的报告,是凝结了该考生心血和业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报告。目前该可行性报告的实施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标准秘书(2006)[s].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二级秘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6篇

1.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足

由于近年来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过于快速,企业对利润追求过于强调,导致估算、概预算数据过于苛刻,削减资金投入现象严重。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工程概算和决算出现超支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对于项目投资概预算不合理所导致的,但是这个方面的研究报告却鲜少被人们所重视,也缺乏相关内容的研究和可行性分析。这一现象也导致项目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对后续工作造成重大的影响。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部分项目选择的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不正确或者编制单位选择的编制人员存在选人不当的现象。有些研究单位,实际对项目实施所涉及的专业和领域缺乏了解,选择编制的人员也不是本行业中的优秀人员,编制的项目概预算可行性报告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就可想而知了。

(2)建设单位普遍存在对可行性报告研编内容的规范性要求不明确,这样导致编制人员在编制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工作优化方案。有的时候也存在规划的内容过于复杂,重要技术参数规定的较细致,实际施工建设难度加大,可行性严重下降。

(3)部分项目委托编制可行性报告的资金费用偏少,这就会直接导致编制单位对编制工作参与人员投入减少,还会导致现场调查勘察工作不够深入,收集、掌握的相关数据资料不足,存在闭门造车现象,研究报告科学性和可执行性较差。

1.2缺少合理的建筑工程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工作可以看成是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建筑工程施工将设想变为现实的重要依据。拟建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否顺利地完成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的重要指导性和决策性的依据。这一工作的落实情况的好坏也直接取决于设计工作质量的优劣。由于许多工程项目急于开工,由此造成设计周期被严重缩减,甚至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现象,更有甚者在施工之后补设计图纸的不良现象,这样一来,工程质量难以保障,为资金投入概预算工作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资金投入严重失控,直接造成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目标无法顺利完成。

1.3项目管理较为混乱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实行一整套被普遍认可的管理技术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被应用到计划、评估、设计、施工、验收、保养等整个工程全寿命期之中的,也是保证工程目标顺利达成的重要手段。工程以按时、按概预算、遵从规范的思维模式,达到理想的工程效果。项目管理的作用就是要求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要在规范的一系列标准的要求之下,科学合理的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目标的达成。

2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的措施

针对以上概预算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此达到能够科学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效果的目的。

2.1科学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要选择行业内较为优秀的单位完成,也要加大报告编制工作的投入,保证其资金费用的合理投入,在编制人员的选择中也要尽量保证人员投入和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优秀性等。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顺利施工与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2.2优化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工程施工的灵魂,设计方案要尽量优化,这是施工概预算科学性、合理性、可执行性的必要保障。这也是细致编写概预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设计之前要充分做到实际现场情况的勘察、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特点、水文特性等内容。

2.3完善工程概预算管理工作

工程概预算是为建筑工程顺利完成保驾护航的重要条件,工程概预算工作完成于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对于工程概预算的管理工作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必须时刻牢记从大局出发,在概预算工作落实过程中逐步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的落实,加强从业人员持证准入制度的落实,在实际意义上充分发挥对整体工程调控资金合理投入的目的。

2.4科学设计施工图

施工图是直接指导施工操作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施工图的设计必须在切实了解施工现场全部情况的基础之上来完成。施工图要准确描述反映出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包括地质地貌、水文特征、保护建筑、保护植物、文化遗址、环境气候特质等因素的描述,加强施工图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是有效防治发生“三超”现象的有力前提。因此,加强和提高施工图质量,充分做好施工图概预算,避免或减少施工图发生错、漏、缺等不良现象,切实保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2.5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力度

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的具体落实,单靠企业自身的监督管理是不够的,要加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从行业规范、市场准入、企业评估等方面,大力实施监督管理严查、严管、严罚、严处制度的落实,形成企业不敢违规的行业监管风气,为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概预算在建筑工程质量目标实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广为认可。加强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对于行业健康发展、人民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重要性

前言

可行性研究主要是综合多种科学手段,对建设项目实施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使得电网建设项目能够以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并确保工程项目技术、经济方面是否合理,财务是否盈利,工程建设站址、路径方案等是否科学等,将其研究成果进行汇总编制,即为可行性报告;可见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项目投资必要性的分析,要综合国家经济建设、电力企业本身的经济利益因素考虑,继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对于投资负债的归零期、项目获利能力、不确定因素影响等进行预测分析;对投资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等进行判定分析;对于项目建设条件进行考察,并规划投资项目进度。

2 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

2.1 是电网建设项目最终决策前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创建节能、环保型社会的需要。失我国城市建设不断的推进,用电量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电网建设不得不向着新形势革新,我国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于电网建设的资金;吸取以往的电网建设资金、企业资源大量浪费,以及电网现状改观甚微等经验,也加强了对于电网建设项目决策前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重视,实现其投资方向的有效把握,以及有效地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确保电网建设项目的科学落实。

2.2 是电力企业资金筹集的依据

可行性报告也成为了建设单位贷款等的作用参照文件,然后相关部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风险审查等工作后,确认项目是否可行,在进行贷款发放和拨付。国家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资金量较大,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不具备强大的自筹能力,会向银行进行贷款,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完善、不充分时,就会导致国家资金浪费和流失。

2.3 是建设项目施工配置、工程设计等前期开展工作的依据

配电网工程可行性报告研究文件,要涵盖报告书、估算书、建设图纸等;内容包括工程选址、项目规模、节能分析、投资估算等;并要详细地规划出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到施工配置、进度安排等前期工作开展内容;并通过多重论证,为工程设备购置等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服务合同的签订提供依据。

2.4 是投资计划编制的依据

电力公司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精准性,直接关系到公司年度预期目标实现情,以及公司资源的有效应用;可行性报告能够在计划编制过程中,对项目风险因素、损失情况进行判断,有效地规避了以往盲目计划制定,而导致的项目落实受限、项目收入甚微、资源浪费等问题;对此大力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保证实现项目资金预期效果的同时,还能对于项目定义阶段存在的误区进行提示,从而有效地规避了项目风险,对于计划编制起到了很好的参照、指导作用。

2.5 是电网建设许可文件的依据

在电网项目建设前期,会经过项目审核,继而得到环保、交通等部门的支持文件,为工程项目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电力部门也会综合资料、实地勘察等,对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联想和提出措施,确保建设项目的可实施性;相关部门借助以上综合信息,对于电力企业项目建设需求等有着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继而获取节能评估意见等支持性文件。

2.6 是项目后评估的依据

电力企业会在项目运营后,开展全面的检查考核工作,进行项目后评估工作,对比项目决策初期、项目终期效果,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找出其差距,然后在进行经验总结,确定其最初项目是否科学、可行。

3 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要点

3.1 经济性评价指标和准则

评价指标包括单位总投资的净现值、最大预期收益、LCC等;评价准则包括评判准则、优选准则、排序准则等。

3.2 经济评价的方法

一般会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其权重进行确定,即综合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指标,按照不同的指标属性,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根据方案评价中指标的重要性差距,设置相关的权重,继而表示各个单位指标对于方案的重要程度。对此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在电网项目特征分析后,制定相关投资决策指标;在其基础上,创建项目各决策因素间相的层次结构;对其方案、指标因素等进行对比、分类和评判,继而确定其指标的综合权重,以及项目建设的总得分。

3.3 经济评价中财务评价的要点

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要点,主要体现在测算方法选择、项目经营期与折旧期择取、流动资金估算、内部收益率目标确定、费用与效益计算、敏感性分析几方面。其中流动资金估算,一般会采取扩大指标估算法,即以同类项目流动资金占经营成本与销售收人及固定资产的比例来估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分析,发现电网系统建设不仅仅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相关联,同时也关系到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而电力企业要想保障其社会效益,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就需要加强对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继而保证其建设项目的科学落实。

参考文献

[1]鲁尊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任亚琴.智能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余萍,薛超.浅谈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J].理财,2013,02:90-91.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问题 编制

中图分类号:F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58-01

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性分析

从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程序来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和编制是建设项目程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可行性研究位于项目建设前期,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在项目建设书批准后、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对该建设项目实施技术、经济论证的过程。从其作用来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亦是进行设计文件的编制及工程项目后续工作有序开展的纲领性文件。

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统计资料显示,对于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建设的盈利水平,甚至于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对于建设工作者而言,合理地编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门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2 目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常见的问题分析

环顾当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编制形式缺乏全面性

从当前的建筑市场实际情况来看,建设单位通常不太重视建设程序,因此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简单的托付给工程咨询单位,常常因为后者又存在着争项目、赶时间的现象,导致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编制机制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最终反映在报告书上就是在应设的篇章结构上的缺失,在可行性报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未能按照规定单列节能篇,项目能耗指标计算和分析不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或者节能措施缺乏针对性,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缺失。(2)缺少详细的建设进度计划。(3)在设计方案中,缺少方案比选及方案推荐的相关论述,有关章节的风险分析不具体,甚至缺失。(4)对外部配合条件的研究缺乏深度或根本无法落实实处,一些必要的协议性证明材料缺失。(5)附图也存在不齐全的问题,如平面图、平面布置图、区域位置图不全面,或是缺少依据,或图中的比例与要求不相符合等等。

2.2 编制内容缺乏深度

可研报告编制内容深度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研报告不同程度地与行业的标准内容和深度规定有所偏离。(2)报告的总论不能直观地显现全貌,未能一目了然、提纲挈领。(3)缺少市场相关的预测数据,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预测缺失,未能对国内的生产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地定量分析,对市场的销售预测、价格和产品竞争力缺乏客观的分析,导致后期的相关评价缺乏了科学的依据。(4)从可行性报告的内容深度上看,对拟建项目的规模、产品的方案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缺乏细致地比较和分析,未能形成论述性文件。(5)在设计方案上,缺少比选,选择方案、工程设计方案、设备及技术方案等等设计上单一化,缺乏可选择的余地。这样一来也进一步引起了投资估算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单一的问题。(6)只关注于建设产品本身,缺乏环境保护篇内容的深度分析,有些报告中仅仅是做了个环境影响报告表,不符合规定的深度要求。(7)资金来源落实不具体。

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分析数据不实

(1)在生产规模的编制上,其确定原则和计算过程不够详实。(2)在设计方案的确定上原则性不强,主要生产设备的计算方法缺失。(3)节能篇中有时仅仅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节能指标和措施。(4)投资估算中,缺乏主要设备咨询价格的相关资料,相应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缺失。(5)经济评价中,缺少对基础数据的来源的调查、研究,其可靠性和真实性得不到确认,表现为随心所欲地借助于一些自定的财务三率和参数等等进行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3 几点建议

3.1 严格遵守行业标准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经从行业特点出发,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等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制定出了行业标准,而且随着实际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客观性和科学性很强,我们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必须严格“对号入座”、切忌主观更改。

3.2 全面且细致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总论

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总论一章必须提纲挈领,让人一目了然,项目提出的背景、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必须要具体直观,对于后面各个章节报告的结论也必须在总论中有所概括,提纲挈领,使项目的决策者能够一目了然。尤其要明确总论中的结论部分和项目“四性”,对于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所处的水平如何、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如何,在总论中必须给出明确的结论性观点和意见。

3.3 摆正需求预测与拟建规模的因果关系

通过广泛、周密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市场供应调查以及以次为基础进行的客观、科学的分析、计算。预测项目合理建设规模。

3.4 精心比选工程技术方案

每个工程都要求有项目构成、技术来源、生产方法以及主要技术工艺、设备选择等因素在内的2、3个多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比选,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保证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3.5 明确投资估算的依据和标准

投资估算中,应说明投资估算依据方法和标准,必要附表应齐全,以论证投资估算的合理性。对引进的技术、设备,应阐明引进理由,并提供设备的内、外分交、技术设备的水平、报价等最直接可靠的资料,以保证引进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

3.6 严格按要求单列节约能源篇

按节能要求做项目能耗指标计算和分析,节能措施要有针对性,并由有关部门确认。依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做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3.7 确定资金筹措渠道

资金筹措渠道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提供意向性或协议性的证明材料,企业自有资金(股本金)部分一定要有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或资产评估报告.以论证资金来源的可靠性。视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必要时应进行融资方案分析。

3.8 强调风险分析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加强项目风险分析的内容,应对项目主要的潜在风险因素及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2006.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

[3] 曹玉贵.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4] 李楠.最新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项目管理实务全书[M].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3.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9篇

对于工程项目的真实和正确审计工作,是审计的必然要求。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对企业的立项工作进行审查,并对立项时的有关企业可行性工作报告进行调查,看其是否进行了市场调研,对市场调研的真实性如何。对于企业的可行性报告进行编制,基本上是对工程的预算、项目的内容以及工程量等的有关计算,审计和查看其是不是完整、正确和真实。同时,还要对工程项目的批复等工作进行查验。针对目前很多的企业都对工程的可行性分析较为简单,并没有对企业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对于其考察的范围及真实性尚缺完整。对于企业可行性报告主要是对项目的有关依据进行审查。对项目的背景和概况,项目的有关市场展望以及投资额度,企业的项目经营财务等各种情况的分析。还要对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分析,项目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地理等优势,要进行考虑和分析。分析市场的竞争状况以及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等各种情况。注重竞争对手并进行详细分析和了解,避免失去许多市场份额。审计的工作还要对项目的规模进行审查报告,把项目的有关规划、建设的周期、以及财务的有关状况等都要进行审查,针对其经营的有关条件和数据情况,进行验算和假设,对项目的经营成本和收益利润等,以及对灵敏度的有关分析和测算、不确定性因素等都要详细分析。对项目的财务要进行预测,并详细制定有关列表,把项目的投资预测表以及折旧和分销等情况的预测表,项目的利润和收入预测表,对项目的损益预测、现金预测都要进行排列。对于工程项目的有关可行性报告要进行有关专家的评估和报告,并把评估的有关意见和评价以书面的形式写出,上报给企业的董事会进行项目的有关决策意见。

二、工程项目的财务审计的必要性体现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合法性

工程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审计过程有主导型作用。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以及相关项目进行审核和监督,使其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其主要符合以下有关条件:首先要符合国家有关大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例如对审计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的设计法等情况。其次,要符合有关行业和各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审计工作要符合有关企业的会计准则等。再次,要对国家、各部门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预算编制和计划等相符合。对于招投标以及评定标等经济合同都要符合有关规定。最后,对于有关技术和行业规范等也要符合相应的指标和规则。对于企业的工程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最后还要上报给相关审计单位的高层领导和有关管理阶层,使企业高层和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评价,同时使企业的有关成本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经济竞争力。

三、对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必要性体现了投入和产出有效比率的过程

对于企业的项目中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是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经营期内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分析对于企业的工程项目中经济性和效益性的审计是其关键要点。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实际的资金运作是一致的,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进行计算。企业项目的经济效益的有关审计工作,需要对企业的项目投资回收有关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投资回收期的的状态主要有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要根据有关回收的指标进行分析和制定。还要对项目经营期的有关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预测。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财务分析和审核,结合现金流的定性分析法,对企业的工程项目财务审计工作进行综合性分析,使得有关使用人员作为较好的参考和判断。

四、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有关财务工作进行审计和核算,满足项目审计工作的必要性条件,并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促进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工程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第10篇

可行性研究是指运用经济学和工程技术学原理,采用系统的的观点和方法,对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资源、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反复对比、综合论证,从而说明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经济上是否合理赢利、市场和社会上是否可行,为投资决策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的分析论证活动。可行性研究首先要进行投资机会论证,通过对市场需求及销售可能性预测,项目实现的技术可能性预测,以及社会、环境、政府政策、投资来源及通货膨胀的预测,再加上一些必要条件的调查来确定投资项目社会是否需要,有无开展的基本条件。在投资机会论证得出肯定的基础上再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即根据详细准确的资料对项目各个方面的情况提出详细报告:包括项目的依据设想,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市场需求、建厂规模和市场需求预测;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建厂条件和厂址;技术方案;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要求和相应措施;企业组织劳动成员和人才培训;建厂工期和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最终的的结论,它提供最佳方案或几个可行方案优缺点或一个方案是否可行等结论,为决策提供依据。显然,科学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是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降低投资的风险,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1981年国务院明文规定,我国所有新建、扩建大中型项目及所有利用外资基建项目都必须有可行性研究报告,1983年2月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办法》。可行性报告成为确定建设项目是否能够得到上级批准兴办的依据,成为项目筹措资金、申办建设执照和签订有关合同、协议的依据。

二、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与投资过热的关系

我国的项目投资决策无论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还是企业自主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都做得很不够,这是我国现阶段投资过热、盲目,投资效益低下的深层次原因。

(一)无可行性研究,拍脑瓜凭直觉决策。为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近20来中央和地方制定了一批规章和规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家和省市成立了综合性的工程咨询机构,确立了先评估后决策的前期工作程序,但在实际中,投资无可行性研究而随意决策、不遵循市场规律盲目决策、违背规定的工作程序而任意决策的现象大量存在。政府直接投资因为所有者责任和监督机制缺位,很多决策者以付学费、改革的代价来搪塞决策失误导致的损失,决策时拍脑袋,立项目时拍胸脯,砸锅了拍屁股。有的企业及领导人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意识,不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不做可行性研究,决策者凭直觉、拍脑袋决策盲目投资拖垮了企业。民营和个体投资自主决策,虽然投资决策时会慎之又慎,但民营和个体投资者受知识能力、观念和信息的限制,无可行性研究意识,“跟风跑”,“一哄而上”凭直觉决策现象也特别严重。

(二)可行性研究过程被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代替,可行性研究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有些单位为使建设项目能得到上级的批准,筹集到更多的建设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戏说可行性,力求可批性:弄虚作假,拼凑事实,有意降低建设投资额,抬高经济效益,千方百计要得出项目在技术、经济上均可行的结论,使可行性研究为“可行”而做,成为争项目的手段,可行性研究沦为可批性研究。有的可行性研究实际上等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因为国家法令制度、银行贷款、签定协议合同要求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银行、合作单位及工商环保等国家有关部门递交可行性报告,有的建设单位为做可行性研究报告而造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研究的过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实际上就是文字工作的结果,是项目获得上级批准、资金筹措、申请执照、签署协议合同的文字资料,并不能为设备配备、科学实验、组织管理结构设置职工培训等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更不是投资决策的依据。许多单位的可行性研究就是建设单位组织一个写作班子,闭门造车,突击一星期之后的文字作品。

当可行性研究沦为可批性研究、沦为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时,可行性研究就成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幌子,成为支持长官意志、个人膨胀的工具,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种现象在我国政府投资、地方经济发展中非常普遍,是导致投资过热,经济增长粗放和社会资源浪费的重要因素。

(三)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不够,内容不完整,准确性差,质量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可行性研究是由各类设计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或专业咨询机构或企业自己组织人员承担完成,可行性研究人员主要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缺乏宏观经济、市场、财务、营销、生产等方面的经验和专家,可行性研究着重于技术方案的设计论证,市场调查预测往往闭门造车,经济分析往往跟着感觉走。如缺少科学的市场预测和经济分析,不做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分析与预测,不考虑通货膨胀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的影响。又如,缺少项目投资社会效益分析,不考虑投资对经济过热的推波助澜和高消耗高污染的影响,不做宏观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影响评估等等。这种低水平的可行性研究难以避免投资的混乱与盲目性。

投资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投资过热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经济高潮期,市场繁荣,缺乏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基础的投资就盲从市场,“一哄而上”,此时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现象尤其严重,投资过热也就成为必然。2004年以来的钢铁热、房地产热无不是这种现象的典型。尤如过热的经济不可持续一样,狂热的市场需求终究不能持久,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虚高价格必然回归真实,只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投资必然导致国家政策的限制、长期效益低下和社会资源的浪费。2005年的“铁本案”及其他钢铁投资项目的工程遭遇的国家调控查处、1995年后房地产工期一拖再拖乃至“马拉松工程”、“烂尾楼现象”导致的后果是经济高潮期项目投资该永远吸取的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次过快的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都是需求拉动,而快速的基建投资增长即过度的投资需求是过热需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经济的过快与过热问题主要原因就是2004年来的基本建设投资的过热,投资过热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过热的投资导致相关资源的紧张及其价格的上涨,直接构成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快和经济增长质量的低下。虽经国家紧缩银根、加息及行政措施抑制,过度投资仍然是经济过快增长的突出问题。要抑制经济发展由过快转向过热、缓解目前宏观经济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强、完善投资可行性研究尤其迫切。

三、投资过热形势下加强可行性研究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重视可行性研究,实现可行性研究的真实、科学、客观、公正,充分利用可行性研究手段,控制投资的过热与盲目性,提高投资效益

1.规范并落实投资可行性研究政策制度。迄今为止,我国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管理办法仍然在试行阶段,没有正式规定,各行业关于可行性研究的规定也参差不齐,有的行业至今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有的行业有规定也适应不了目前形势的需要。控制过度投资、加强可行性研究应抓紧规范可行性研究政策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规范,并做好政策制度的落实工作,为科学、公正、客观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奠定基础。

2.加强可行性研究重要性教育,提高投资者决策素质。首先,普及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知识,加强决策人员可行性研究理念理论培训。其次,真正落实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投资失误要追究决策者的责任,树立企业及其他投资单位(人)的可行性研究意识。第三,真正实现政府功能的转变,建立投资备案制度下的政府公共咨询服务制度,做好政府风险提示工作,督促引导企业及投资者自觉遵循投资前可行性研究程序,为科学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3.大力发展投资论证评估咨询业,实现可行性研究专业化,提高我国可行性研究整体水平。目前我国可行性研究许多是由各类设计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或专业咨询机构承担编制,显然这些机构的主要业务不是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力量不全(尤其缺乏市场研究、技术经济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可行性研究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为取得和进一步取得咨询设计业务,他们有强烈的将不可行变可行的动机,很难公正地评价项目。有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由企业自己临时设立机构组织专人编制完成,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结构不全、素质能力有限直接影响报告的质量。没有形成完善的投资咨询劳务市场及其规范,没有规范的咨询资格准入制度和风险道德约束机制,没有稳定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是我国可行性研究质量问题的根源。现阶段要提高我国可行性研究整体水平,首先,要催化投资咨询市场的形成,建立投资咨询工作与行业规范,整顿并大力发展工程投资咨询服务业。其次,要尽快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认定、年检评估等从业资格制度,建立专业人员培养、选拔淘汰机制,保证专业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建设单位应认清经济形势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及可行性的影响,克服盲目追求投资热点和眼前利益的冲动,充分重视经济预测与分析,重视可行性研究中经济环境的研究,注重通货膨胀因素对投资效果影响的研究,研究中要坚持审慎性原则

1.要充分预测投资筹措的难度与成本,充分估算投资总额。在经济增长偏快的宏观背景下,资金需求量增大,此时为防止经济过热,国家、银行往往紧缩信贷,提高利率,资金筹集成本增加,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可行性研究应充分考虑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在投资估算时,要充分估计物价上涨或经济过热可能导致的对投资总额的影响,用通货膨胀率调整流动资金估算和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值,以保证投资总额估算的准确性和投资决策的理性。如用工程概算法估算固定资产投资时,建筑工程投资套用概算指标要及时更新,要反映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建设期造价的影响,设备投资计算也应考虑物价因素给交货价格及各类费用的影响,修正现行静态设备成交价格及各类费用。

2.市场预测要特别重视经济周期对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的影响,科学预测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变化趋势。未来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缺口、未来产品价格是投资项目建设的基础,直接决定项目的经济效益。只有科学、准确地对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进行预测才能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准确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有高涨期也有低谷期,即便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无法避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幅度会降低,跨越时期逐步拉长,但犹如我们无法避免过热的投资一样,我们无法避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可行性研究不能以眼前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为准,市场预测的时间取值要拉长,应大于或等于一个经济周期。

3.市场研究还要充分加强经济过热情况下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和研究。许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市场研究内容粗糙表现为对市场的预测只停留于对市场容量的估计,缺乏动态的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分析,对项目的效益估算粗糙,导致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不切实际,盲目乐观。在经济高潮期,某些产品短期市场向好,价格呈上升趋势时极易引发“一哄而上”的现象,此时,新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急剧增加,市场研究时应充分调查分析竞争对手尤其是潜在竞争对手的数量、实力和竞争策略等,避免投资的盲目性。

4.在进行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时,要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夸大投资效益。投资效益的估算必须考虑价格的可比性,我国现行的投资效益评价体系是假设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的,无论是静态效益指标计算还是动态经济效益指标计算都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样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必然夸大投资收益。因此,在经济效益静态评价法下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差额投资回收期、计算费用等指标时,投资额、经营成本和收益的取值要用可比价格;动态评价法下净现值、未来值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中基准收益率的取值要以实际收益率参数为基础,国民经济评价中社会折现率也应用通货膨胀率加以修正,消除通货膨胀对投资收益的夸大。值得一提的是,经营成本的估算也要有前瞻性,应充分估计经济过热或膨胀可能导致的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升,不能简单地以现实成本代替将来的成本。经营成本的估算与预测要坚持审慎原则,不能低估成本费用、夸大效益。

5.做好投资方案不确定性分析,充分估算投资风险,促进理性决策。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市场需求、价格、通货膨胀率等不确定因素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用概率分析法计算投资收益期望值;用盈亏平衡分析法计算保本价格和保本销量,等等,充分预计风险,评估风险,为理性决策提供依据。

(三)严格项目投资审批,遏制套取国家资金投资的现象。在经济高潮期,有关部门应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标准,尤其要严格社会效益的审批标准,抑制高消耗高污染的投资,遏制投资的发热倾向。应建立项目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评估与政绩挂钩制度,建立和完善投资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源上遏制套取国家资金用于盲目投资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陈锡璞.工程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崔治文.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根本性误区及纠正[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2).

[3]殷聪丽.新可行性报告时代[J].中国投资,2004,(9).

[4]王湘荣.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假象多[J].当代经济,2000,(6).

[摘要]投资过热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投资过热与忽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不高密切相关。要遏制投资过热,必须重视投资前的可行性研究,实现可行性研究的真实、科学、客观、公正;要着重探讨物价和通货膨胀因素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坚持审慎性原则,严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工作,严禁套取国家资金投资的行为。

上一篇:机器人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可行性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