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条例范文

时间:2023-02-21 12:00:27

信访工作条例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1篇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

*同志能经常性坚持学习,认真学习了《工作条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明确了做好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他经常指导办公室同志说:“问题是社会矛盾的必然反映,绝大部分问题都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就决定了工作与社会稳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做好工作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来不得半点马虎。”他主持制定和完善了案件的登记、请示、督办、回复、归档、统计制度和来访人员的接待、记录、督办、答复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和管理,确保了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二、扎实工作,确保全年工作顺利进展,取得实效。

1、年初,亲手起草下发了《眉县教育局20*年工作要点》,《要点》对系统全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周密部署,对做好全年系统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严格要求,要求各校长专干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经常过问工作,随时掌握本单位的动态,定期分析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彻底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上访,坚决杜绝越级上访。

2、进一步加强了工作网络建设。继续健全完善了工作网络,形成了县局、教委、学校三级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纠纷调解网结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单位领导、人员和调解人员的作用,做到了小事不出单位,大事不出系统,重大事情不出县,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

3、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做好超前化解和接待处理工作。继续坚持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进一步加大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力度,对带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尤其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涉及群体利益的问题,特别是可能激起群体上访甚至越级上访的问题,提早向领导提供情况,提前积极介入,主动采取措施,确保了把问题解决在集访形成之前。对情绪激动的来访群众,*同志经常亲自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做好安慰、解释、处理工作,从未简单草率,马虎了事。全年共亲自接待、处理了十多起群众来访,每件都圆满解决。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2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县委对我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后,我委立即调整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亲自抓。并立即召开委综治领导小组专门会议研究,提出了2010年度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意见,融创建、普法、计划生育工作为一体,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方针,建立领导责任制,完善工作制度。一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与下属单位县计生服务站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并将目标任务作了进一步的分解落实;二是与租房签订了创安工作协议;三是根据责任书的内容对计生委、服务站的创安工作进行了半年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为全年工作打下基础。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1、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学结验收的补缺补差工作,根据“五•五”普法要求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上半年举办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职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全员信息库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多期培训,利用机关学习日和每月的计生工作例会,组织机关干部和全县计生干部系统地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计生法律法规,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以及“五•五”普法材料《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等规定的学习课目。

2、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议,进行矛盾隐患排查,专门讨论研究本单位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研究对策、及时解决问题。

3、开展综治宣传活动,利用综治宣传日,到街头进行宣传,积极参加了3.26、6.25法律宣传活动。为营造综治氛围,本委所处街道悬挂综治宣传标语,向广大育龄群众散发宣传资料等,发放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单,发放计生法律法规手册,接受群众咨询等活动,使群众受到了良好的计划生育法制教育。

4、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计生“三项制度”宣传。一是培训班讲解“三项制度”。在各镇春季镇村计生干部培训班上,县人口计生委干部宣传讲解“三项制度”和其他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有280余名计生干部参加了听课;二是开展街头宣传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解答询问。对每位前来咨询或电话咨询的群众,按政策要求耐心宣传解释,并做好摸底登记工作。对不符合计生奖扶条件的农民更是细致周到进行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满意率。共接受群众政策咨询1300余人,发放“三项制度”宣传小折页、宣传单10000余份;三是编印“三项制度”宣传小折页6万份、宣传单6万份发放到群众手中;制作“三项制度”宣传大布告140份,张贴到村(居)政务公开栏中;并结合镇村第一、二季度人口课,对育龄群众开办了“三项制度”政策专题讲座,切实提高干部和群众对“三项制度”政策的知晓率;四是确定了县、镇、村“新家庭文化屋”18个单位,目前均已挂牌。

三、加强日常管理,防范工作常抓不懈

1、加强值班人员责任制管理,门卫值班人员落实,并挂牌上岗,无论是平常日子还是节假日,都能保持电话日夜畅通,做到外来人员询问记录,委领导还经常检查各科室的门窗上锁情况,因此我委至今未发生一起盗窃案件。

2、加强对“三口”人员管理,对小区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都进行了登记,同流动人口和租房户签订了综治协议书,明确规定在小区内严禁“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始终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并定期组织检查。

3、认真落实矛盾纠纷调处制度,做到定期排查,定期汇报,定期分析,及时协调,对计划生育案件实行领导包案,限时办结制,对群众举报,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复核处理,向群众说明解释,因此今年以来没有发现上转案件。

四、结合本职工作,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

1、春节期间,县计生领导小组出台了《春节期间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服务方向,要做到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向前发展。县政府与公安、民政、卫生、劳动、建设等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年终进行检查评比,实行一票否决。

2、进一步落实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制度,根据市计生[2004]12号文件规定,公安、工商、卫生、民政、劳动、建设等相关部门,每月实行信息通报制度,对县外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可登录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中,实行网络化管理,从而为流出地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提供了方便。

3、春节期间在全县各镇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月活动,向群众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品20000余份,查环、查孕,上环、结扎等服务10000余人。同时,对城关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调城关镇各社区及公安、工商、民政、卫生、建设等部门落实了信息通报制度。对流动人口双检对象实行了合同化管理制度,并进行双向考核,提高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五、规范程序,依法行政

为了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精神。

1、从关注民生出发,出台了含金量较高的芜发[2010]2号文件,计生法定奖励有大幅度提高。

2、实行阳光计生,严格推行《生殖保健服务证》限定在20日内办好,《二孩生育证》在40日内办好、《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要做到即时办理等办事程序,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3、开展出生性别比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全县出生性别比的偏高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经常性开展出生性别比专项整治活动。

4、开展社会抚养费专项清理活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超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数。杜绝了降低征收标准和违反程序征收等现现象,进一步提高依法征收效时机。

5、认真开展案件查处工作。我委认真贯彻执行《工作条例》,按照《条例》要求,调整成立了工作领导组,健全了工作制度,加大了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块对特殊人员的预制,签订了相关预案。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3篇

一、“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根据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同志关于做好新时期工作的指示精神,联系部门和干部队伍实际,牢记为民宗旨,强化理论武装,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能力建设,切实转变作风,为推进我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敖汉作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创建”活动,以全面加强部门机关建设,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流班子、带出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争做一流工作、创造一流业绩;以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业务,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积累,完善自身;以增强综合素质,提高此文章来自于公文网工作水平为目标,着力培养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综合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全面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四个理念”,即:牢记宗旨,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和抓、保稳定、促发展的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理念;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形势,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的理念。

(二)加强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不断丰富新时期工作的经验。坚持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真正落实领导责任,把“带领干”和“带头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抓班子带的意识和能力,努力把部门的领公文写作首选网站--公文网导班子建设成为一支有凝聚力、创造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营造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吸引党性强、作风正、素质高的年轻干部到部门工作,使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继续协调组织部门,选派优秀的后备干部到旗办挂职锻炼。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努力提高业务本领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作风建设,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加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学习和宣传优秀干部先进事迹,培育和倡导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体现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使广大干部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内行人、群众的贴心人。

(五)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紧紧围绕工作的主要职能和工作任务,牢牢把握做好新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不断完善和调整思路,通过制度建设,改进不适应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为着力点,加强信息分析反馈和对重大问题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实施《条例》,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认真研究活动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积极探索工作的规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三、开展“创建”活动的方法步骤

开展“创建”活动,要与贯彻落实全市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与实现全年工作任务和目标相结合,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围绕业务搞“创建”,抓好“创建”工作。从7月份开始,分集中学习,整改提高和深入总结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要做出具体的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一)集中学习阶段

列出集中学习的重点篇目,重点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总书记“八荣八耻”论述、中央、自治区和市领导同志关于工作的指示精神、《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及工作相关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制度和文化知识等。每周三下午集中学习,其他时间以自学为主。每个参学干部都要做好学习笔记,在集中学习阶段结束前,要写出不少于20__字的

学习心得。

(二)整改提高阶段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对照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上级部门对做好工作的要求,从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和勤政廉政等方面找出差距,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相应制度,狠抓落实。

(三)深入总结阶段

针对前两个阶段“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回头看”,重点是看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干部素质是否得到明显提高、工作局面是否有新的突破、部门的工作作风是否明显改善。通过“回头看”,努力探索“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强、纪律严明、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开展“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南溪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责任,坚持开展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狠抓影响社会稳定的各方面工作,杜绝和群死群伤事故,创建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切实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责任意识

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好新南溪的保障之一,也是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维护社会稳定是各学校的基本职责,要增强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好维护全县教育系统及社会稳定工作,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体制。各学校的党政一把手是本辖区、本单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班子成员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教育局与各学校签定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学校也要把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并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

(三)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对非正常上访的处置工作。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全国“两会”以及党的十七大等敏感时期全县教育系统“零到京、零上访”的目标,确保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顺利推进。

2、安全工作。安全和稳定密不可分。要通过提高认识,全面落实责任,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巩固管理体制,优化运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常规管理,狠抓安全教育,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努力开拓创新。进一步促进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化、日常化、规范化、精细化,构建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的责任事故,进一步减少其他事故。

3、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工作条例》,落实《工作条例》要求。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把涉及学校收费、师德师风、落实教职工待遇以及特困职工的帮扶工作、国有企业改制后原企业办技工校、幼儿园教师的稳定工作作为重点,做到件件有落实。同时,做好上级交办的工作。

4、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坚决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收费、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两免一补”的政策;对违规收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5、防邪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防邪工作的意见和决定,强化防邪责任,加强反教育,各中小学要大力开展以“崇尚科学、反对”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反课,看一次反影碟,组织一次反的主题征文,举办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反主题班会,办一期图文并茂的黑板报,使师生员工都受到教育,全面形成“校园拒绝”的良好氛围。继续做好对习练__功等人员的帮教转控工作,确保“三零”目标实现。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5篇

1、处理不及时,拖出来的越级访。有的基层单位和部门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意识不强,认为群众反映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摆上议事日程,而以工作忙为借口,今日答应,明日点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直拖着不处理;还有的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冷处理,怕得罪人,害怕“剪不断、理还乱”,索性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结果小事情拖成了大问题,拖得群众只好越级上访。

2、责任不明确,推出来的越级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时涉及到几个部门,需要多个部门协助处理。对此,有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怕麻烦,怕承担责任,将上访者推给其他部门。结果几个部门互相推来推去踢皮球,最终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答复,只得越级上访。

3、处理不到位,捂出来的越级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基层领导和干部,而有的主管部门和上级领导认为,基层工作难做,出现一点小问题难免。为此,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积极对待,没有从大局出发,而是能捂则捂,即使处理也是轻描淡写。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群众对此不满意,不得不越级上访。

4、接访不冷静,激出来的越级访。有的干部在接待上访群众时,居高临下,态度生硬,认为反映情况的都是些刁民,没事找茬;为此,工作不耐心,三言两语把上访群众打发走。有的干部见群众反复上访,则认为其胡搅蛮缠,一味加以训斥,不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和疏导工作。结果激起群众更大不满而越级上访。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及时调查和处理,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做好耐心的说服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针对反复的非常越级上访,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避免或减少越级上访,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依法宣传,规范举报行为。大力宣传依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及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国务院新颁布实施的《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教育者既要正确行使权利,又要履行义务。把法制宣传与接访、下访、回访工作结合起来,对违反程序来信来访的,要从法律、政策的角度指明正确途径和方式。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做依法的带头人。要引导群众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社会矛盾,消除“宁防人、不访法”的落后观念,确保者依法有序进行。

2、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结合当前开展的先教活动、机关效能建设,强化基层干部学习教育,加强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知识,使基层干部增强法纪观念,树立群众观念,自觉依法行政,增加行使权力的透明度,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发生。

3、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要认真落实“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严格按照《举报工作流程图》处理件,避免随意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公开听证制、问题协调制、督查(督办)制及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障工作的高效率。

4、构建责任体系,上下互动定期排查。一是要构建责任网络。将问题纳入各单位的职责范围,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的责任体系。同时要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责任领导的年终考评范围,对因工作不重视、隐患不排查、苗头不警觉、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集体访、越级访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二是要构建信息网络。建立以纪检监察干部为载体的信息网络,实行上级定期下访排查和基层信息及时上报制度。不断增强工作的预测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5、建立防范工作机制,提高化解矛盾能力。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防范工作机制,对异常访、群体访、越级访采取相适应的应急机制,不断提高依法化解矛盾的能力,把化解矛盾的工作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6篇

认真落实法律规定的立法制度,推进立法工作的民主化。二十多年来,全区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本地区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认真行使立法权,出台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认真落实法律规定的立法制度、推进立法工作的民主化,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环节。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保证制定的法规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发挥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完善立法调研、论证、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在研究提出立法项目、起草法规文本、审议修改法规草案过程中,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完善法规案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切身利益的重要法规案,要按程序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逐步拓宽法规案起草渠道,适当邀请专家学者、中介机构参与起草法规。

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多年来,全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完善监督制度、增强监督实效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监督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关键要在监督工作中落实好坚持党的领导、集体行使职权和不包办代替的原则,把监督与支持有机统一起来。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已经出台,这是加强和规范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级人大常委会要认真遵循法律规定,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定方式履行监督职责。要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思路,抓住关系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准题目、抓住关键,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基本方式,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支持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的公开性,监督工作的内容、过程和结果一般都要加以公开,把人大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进一步完善会议制度,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质量和议事效率。召开会议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最基本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人大会议制度,是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贯彻中央〖2005〗9号文件精神,参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做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去年制定了六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各级人大要从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质量和效率出发,采取措施完善会议制度。要完善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和主任会议的报告形式,明确汇报重点;完善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会议制度,代表和其他人员列席会议制度;科学编制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日程,保证代表和组成人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审议,注重提高会议效率;改进审议方式,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适当安排大会发言、召开联组会议,提高会议审议质量;完善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逐步扩大公民旁听会议的范围;改进会议宣传报道工作,有重点地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进行全程报道,更全面更直接地反映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过程和结果。

建立和完善具体工作制度,促进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进一步规范人大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全面总结近年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修订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条例。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按照条例规定,认真做好工作。加强对动态的综合分析,做好件的交办、督办工作;把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督促有关方面切实加以解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把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与了解社会动态、完善预测防范机制、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水平。建立代表系统培训制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使代表在任期内至少接受一次培训,提高代表履行职责的能力。按照树立“三个形象”、提高“三个素质”的总体要求,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决定的各项要求,健全人大机关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力量,使人大机关切实有效地发挥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服务、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服务、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职责。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7篇

一、涉讼上访案件的原因分析(一)因审判机关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上访人长期上访。

l、个别案件存在裁判不公现象。这里的裁判不公现象,包括:一是案件实体处理错误,即裁判文书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责任划分不明,裁判结果错误,或是审判机关在自由裁量的范围内,自由裁量不当,显失公正。二是案件程序违法或存在瑕疵,即在案件审理过程没有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使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如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告知不明,指定被告的答辩期间不符合法定要求,庭审中合议庭成员不能全部出庭,举证时限不合理,无法定事由允许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休庭后多次提供证据,导致一个案件又多次开庭的现象出现。三是案件审理适用法律错误。对个别案件法律关系把握不准,审点不明,应当适用此法律而适用彼法律,应当适用此条款而适用彼条款,或引用条文不全,有的只引用实体法条文,有的只引用程序法条文,导致裁判出现暇疵。此类案件往往导致上访人对实体判决不满,虽经再审审理,指明原判存在的程序错误,因最终是维持实体判决,故而难以说服访人。

2、裁判文书的制作在叙述事实、证据分析论证、说理及校对等方面存在疏漏和说理不透等等问题,但又不致影响实体裁判,而上访人较为执着,故而长期申诉不止。

3、部分民商事案件和个别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因判决前未能告知权利人应承担的相应的诉讼风险,亦未充分考虑被告方的实际履行能力,在判决后出现生效裁判无法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当事人四处上访告状,声称法院“打白条”等。

4、有的上级部门个别接访人员在案件审判监督程序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对一些案件的申诉或申请再审不按照法律规定做息诉解释工作,而是一批一转,或者检察机关的极少数接访人员为了摆脱上访人员缠诉,将不应抗诉的案件提起抗诉,即告完事,这给上访人一个错觉,误认为还可以申请“再再审”,故而反复上访。有的问题属上级法院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或者应由上级部门解决的,而将矛盾往下交,致使上访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长期上访。

5、个别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注意法官形象,说话随意,举止不端,或言语中支持一方,压制另一方,使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另外个别法官在办案中有请吃现象,一旦被对方当事人知道,即使案件公正处理,另一方也会对此纠缠不休,到处告状。

6、案件审理前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不够,尤其是文化素质较低的当事人,对法律规定一无所知,而立案人员又未告知其相应的诉讼风险,从而使其对裁判结果出现不满。

7、少数法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态度生硬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轻则厌烦,重则训斥,使上访人员在案件处理结果不满的同时,又对接访人员产生对抗情绪,上访又多了一条理由。

(二)因上访人自身的原因,使涉讼上访不断增加。

l、无理取闹型。有些上访人上访动机不良,明知无理,缠访闹访,要挟法院。多数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和再审,上访人明知自己上访无理,但把上级部门对案件的通报视为“惩治”法院的有力武器,多次到上级法院或有关部门缠访,借此要挟案件所在法院,并以有关部门对法院工作人员的处理为,偏执狂妄,固守已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人格变态型。个别上访人心理畸形、人格变态。他们因多年的上访生活已形成习惯性上访,严格地讲已处于人格变态、轻度精神病范畴,视上访申诉、哭诉为后半生的精神寄托,对法官发泄不满。

3、诬告陷害型。主观臆断,甚至编造谎言,诬陷审判人员吃请受贿,枉法裁判。有些上访人员,因裁判结果不利,败诉后或主观臆断,或道听途说,甚至编造谎言,捏造事实,蓄意诽谤,诬陷法官吃请受贿,偏袒一方,,枉法裁判。更有甚者,到处散发虚假材料,上访告状,败坏法院形象,毁损法官人格,以求法官受到处理和追究,进而泄私愤,图报复。但此类案件往往经过有关部门多次调查,并不能认定其所反映事实。

4、好逸恶劳型。有些上访人以上访为生,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这类人员长期滞留北京,有的以上访为名,实则在做小生意,习惯了都市繁华,厌倦了乡村冷清。一旦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清查,其身份便成了小商人,而平时他们又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有关接访部门进行上访登记,成为上访人员。

5、发泄怨气型。少数上访人员的上访纯属发泄怨气。他们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在当地生活缺乏亲情、友情和同情,其案件败诉后,为发泄心中的不满、积郁的怨气,将接待室和接访人员作为其倾诉的场所和对象,只求一时的慰藉。

6、固执已见型。一些上访人员自身素质较差,他们对法律、法规、政策或理解片面,或一知半解,或生搬硬套,或断章取义,只理解对自已有利的部分,不考虑对自己不利的部分,且固执己见,不听劝解,无视生效裁判的合法性、公正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7、期望高值型。有些上访人员不能正视存在问题,不愿承担诉讼风险,以为案件到了法院就进了“

保险箱”,自己的权益就一定能够得到最终实现。一旦案件不能得到全部执行,其便视法院为取款的“银行”,向法院伸手要钱。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将本应自己在交易过程中承担的商业风险转嫁到法院头上,埋三怨四,上访告状。 8、举证不能型。有的上访人在一、二审及再审期间,因收集证据、举证不能等,致使裁判结果对已不利,其在无法理解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时,坚持自述的客观事实,上访不息。

9、法律无知型。个别上访人出于对国家机构设置及职责权限的无知,在向其他部门反映问题受挫后,以为法院能“统管天下”,坚持去法院告诉。

l0、“案外请求型”。个别上访人的问题经法院多方努力,已得到纠正解决,由于其又提出新的与原案无直接关系的要求,或只讲情理,不讲法律,再行上访,诸如要求赔偿其上访的车船、食宿、误工等损失费用。

(三)有关部门及其他社会因素导致上访人长期上访。

1、据笔者所知,当前部门对于上访人员的处理,是将上访人员登记后,把上访材料批转下去,由原处理单位处理。然后部门再对各地上访情况予以排队通报,下级部门也照此效仿,而党政部门再对通报的单位有关人员进行于处理。这种工作机制,无形中助长了上访人的上访情绪,使其认为不管有理无理,只有上访了,某单位就会被通报,有关人员就会受处理。于是,上访人员不断增加,涉讼上访案件也是这样。

2、有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善后工作出于推卸责任或不了解情况,只要来访人拿到法律文书,不问事由,—律往法院推诿,形成涉讼上访案件。

3、极个别上访人员通过关系,让一些特殊部门如上级或者同级党委、人大、政府和法院等单位的领导为上访人向下级或者法院批办、交办、督办个别案件,使一些已经再审的案件又起波澜。而上访人又视这些批示如“尚方宝剑”,一旦原承办法院不能立案或不能进入再审程序或不能改判,上访人则缠诉不止,并到处宣扬法院不受领导或者监督。

4、少数“包打赢官司”的律师、法律工作者、个别执法人员和学者,出于经济利益、亲情或其他原因,抓住判决中个别不影响实体权利的瑕疵大做文章,给上访人一个定能“胜诉”的信息,甚至怂恿、煽动上访人到处上访。

5、新闻媒体的不当舆论监督,导致上访人上访。有些案件从发生直至法院终审裁判后,经常见诸新闻媒体由于一些报道或评论囿于撰稿人自身法律知识的有限,客观上存在一定问题,故此类报道对上访人的上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处理涉讼上访案件的对策研究处理涉讼上访案件难度大、任务重、费时长、耗财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不可避免矛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要处理好涉讼上访案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法官、执行人员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司法为民主旨,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法官责任重如山”思想,要认清当前涉讼上访工作面临的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涉讼上访工作不仅是法律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要在坚持依法处理原则的前提下,增强做好工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看待涉讼上访的工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工作。通过做好工作,解决诉讼争端,尽量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调处纠纷,化解矛盾,防止激化,维护稳定。

(二)改革当前涉讼上访案件处理机制。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工作条例》的规定,“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人员“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应当通过诉讼、行政复议、仲裁解决的事项,工作机构应当告知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从上述规定不难看出,人民法院的涉讼上访案件应由人民法院自行处理解决,不应归类于一般意义上的案件。如前述,工作部门对上访事件的通报排队,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访人反映的问题,而且还会给有关单位的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使之无所适从,同时还会助长上访无序现象的产生。为此,笔者建议,应严格执行《工作条例》,将涉讼上访工作同行政机关的工作中分离出来,不参与这项工作的检查评比,使人民去院依照宪法和工作条例的规定,独立地处理涉讼上访案件。

(三)就法院内部未讲,处理涉讼上访案件,应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工作的领导。各级法院的领导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将工作真正列入党组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的议事日程,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同时,要坚持党委领导,争取政府、人大及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重大事件一定要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需要协调处理的,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亲自参与。

2、切实改进工作方法。重视初信初访工作,注意疏导化解,将纠纷解决在基层的萌芽状态。特别是案件的审判和执行人员,要变当事人上访为人民去院下访,立足实地、深入基层,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拓宽工作渠道,加强横向配合,对疑难案件,要主

动与有关部门联系,提出协商解决意见。同时,开展去制宣传教育,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这里,更重要的是坚持标本兼治,注重预防,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上访案件的发生。要加强对案件质量的管理,使承办人员在案件审理、执行阶段,就注意到裁判或者强制执行后的服判息诉工作,切实做到案结事了,把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贯穿到案件审理和执行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裁判或执行前释法,裁判或强制时说理,使胜诉或实现权利者明明白白,使败诉或被执行者心服口服。同时还要注重民商案件审理的调解或执行案件和解工作,多向当事人讲解法律规定,使大量的纠纷通过调解或和解得到解决,以避免矛盾的激化。 3、改进工作作风,体现人文关怀。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社会。现代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重视人,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对上访人员要尊重人格,以礼相待,耐心听诉,诚心释惑,坚持有诉必理,正确引导,依法保障来访人正确行使权利。要做到文明接访,杜绝一切简单、粗暴行为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及时、公正地处理好每一起案件。

4、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要强化工作管理责任,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要有效地避免上级接访部门只做一般的应付、批转,上下级法院要统一口径,共同做好息诉工作,共同努力规范工作秩序,减少越级上访,以减轻上级法院的压力和减少案件的积压。其次,要强化工作责任制,实行分段管理,监督和制约,防止工作的随意性。再次,要强化工作责任追究制。对于发生重大工作责任事故和违法违纪案件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于措施不力,工作被动局面长期不能扭转,越级、进京上访居高不下的,要通报批评;对明显存在问题的申诉案件,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作为错案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规范秩序,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的打击力度。笔者建议,取消和限制越级上访制度。就涉讼上访案件而言,上访人应当逐级上访,对基层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不服上访的,应由基层法院接待处理。对二审调解、维持、改判(撤诉的除外)的,应由二审法接待处理,不能批转一审接待处理(因一审无权审查或评价二审裁判正确与否)。上访人对基层法院不予处理或对处理结果仍持有异议的,由基层法院出具相关处理证明后,到中级法院上访。中级法院接访后,认真审查上访材料,并通知基层法院相关人员到中级法院说明处理依据,然后再由上访人逐级上访,相关法院逐级汇报情况。对中级法院、高级法院生效裁判不服上访的,依此程序逐级进行。这样,有利于切实为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纠正错误裁判,切实保护上访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上级法院接访人员或者领导因不了解情况,只做批转或者批示、督办工作,不解决具体问题,使上访人上上下下、反反复复多次上访现象的发生。同时,这种做法还有利于科学、准确、合理地界定是有理上访还是无理缠诉,为维护正常的秩序,打击缠访闹访者提供依据。

6、要加大对违法上访行为的打击力度。近年来,缠访闹访、暴力上访、结伙上访等危害上访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直接危害到案件的承办人、干部以及其他上访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的严重扰乱了工作秩序、机关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对于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定要采取坚决果断的制裁措施。对于相互串连、非法聚集的上访团伙,要及时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对其中牵头的,要作为违法上访、违法申诉人员来处理。对无理取闹,严重影响工作秩序、秩序、社会秩序的上访人员,经劝说无效的,该拘留的拘留,该劳教的劳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整顿工作秩序。

(四)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社会因素对涉讼上访案件的介入程序。主要是制定关于对涉讼案件个案的批转规则,有关部门对个案的监督规则,新闻媒体对涉讼案件的报道规则,上访人员逐级上访规则等。强化对律师、法律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对违反《律师法》等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和制裁力度。同时教育案件承办人牢固树立切实为上访人办实事、解忧难的思想观念,使全社会共同努力,妥善处理和解决涉讼上访案件。

三、对处理涉讼上访案件的理性的理性思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要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因此,上访和申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涉讼上访亦是如此。但是,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必须依法行使,而不能随意行使。从法理上讲,任何权利都是负有相应义务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任何权利都不能无限行使,权利无限行使,必然导致权利行使随意化。所以,申诉包括申请再审都必须按照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和一定的审级来进行。没有规范的申诉制度,就不可能确保上访人权利的实现,权利无限行使,势必导致申诉秩序的混乱,使申诉数量居高不下。

正因如此,目前人民法院涉讼上访案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由于前述原因,一些上访人只要达不到个人目的,不管有理还是无理,或者上访人的问题早已经解决,还要越级上访或直接进京上访。其中有的案件虽经过了一审、二审和再审,法定程序已经完毕,但上访人仍在不停地赴省进京“申冤告状”。有的从初访到重访,从越级访变成到处访,个别人变成了长年访,他们从青年告到中年,直至年逾花甲。而人民去院虽做了大量解释劝说工作,但他们仍执拗痴迷,不计罢休。这样,不仅令法官们束手无策,而且也使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法院的形象和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同时,由于他们到处上访,也给社会秩序带来了麻烦,给环境卫生造成了污染,其害处不一而足。而所有这样现象的产生,都与规范秩序的措施不力有直接联系。笔者时常在想,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其职责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案件审理错了,应当按照法定程序予以纠正;如果知错不改,可以严肃追究承办人的责任。但是,如果案件没错误,法律程序且已进行完毕,当事人对法官的劝说解释又置若同闻,便到处上访,且受不到打击,那将会形成一个混乱无序的社会政治局面!难怪有的上访人公然声称:“这个案件你们改不改,如果不改,我现在就进京去,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肆无忌惮地对审判人员进行要挟和恫吓。这是制度的缺憾,这是法院的悲哀,也是法官悲哀!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的实质是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和重新调整,那么改革的结果必然是有人所得,有人所失。因此,改革过程中大量的社会矛盾必然会集中到法院,因为法院是权利保护的最后屏障。法院审理、执行案件逐年增加,特别是部分无执行能力的案件,一时难予全部执结,这样导致大多数案件的裁判和执行结果都会至少使一方不满意,或双方都不满意,这也是导致涉讼上访案件增多的原因之一。在涉讼上访案件的处理上,国务院颁布的《工作条例》十分明确地将其排除在行政部门的案件之外,而有的上访人是到处上访,既在法院系统上访,又到党委、政府部门上访。党委、政府部门接访后,予以登记批转,然后排队通报,而相关部门以此要

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案件的增多不是法院自身的原因,涉讼上访案件的上升也有社会转型、利益分配不公等诸多因素。因此,党委、政府部门对涉讼上访案件的通报,既有悖于《工作条例》的规定,又有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干涉之嫌,其作法不易推广。然而现在,一旦国家有重大活动,如“两会”的召开、“五一”、“十一”的节日庆贺和中央领导下基层等,有关部门便让法院把涉讼上访人员看死盯牢,出现上访情况,处理有关人员。但法官如何去看死盯牢?有的上访人家居农村,交通不便,法官去住到上访人家里?显然不可能。还有一种现象,如果有人去上访,法院便会马上接到通知,派车出人去接上访人,路上管吃管住,浪费大量财物。可以说这类事情牵涉了法院的大量精力,使之疲于应付,而且使有的法官因怕出现上访情况,审理案件畏首畏尾,谨小慎微,甚至忐忑不安,优柔寡断,影响了案件质量,降低了办案效率。为此笔者呼吁,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做好涉讼上访工作的各项措施,规范涉讼上访秩序,合理界定上访界限,保护合法上访,打击违法上访,并建立健全经常性工作机制,使涉讼上访案件的处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何去看死盯牢?有的上访人家居农村,交通不便,法官去住到上访人家里?显然不可能。还有一种现象,如果有人去上访,法院便会马上接到通知,派车出人去接上访人,路上管吃管住,浪费大量财物。可以说这类事情牵涉了法院的大量精力,使之疲于应付,而且使有的法官因怕出现上访情况,审理案件畏首畏尾,谨小慎微,甚至忐忑不安,优柔寡断,影响了案件质量,降低了办案效率。为此笔者呼吁,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做好涉讼上访工作的各项措施,规范涉讼上访秩序,合理界定上访界限,保护合法上访,打击违法上访,并建立健全经常性工作机制,使涉讼上访案件的处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8篇

一、主要开展工作

1、文秘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各类公文函电的起草工作,严格审核行文,确保行文质量,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率;二是认真做好各级各部门的来文件登记、送阅、督办、处理等工作,对急需办理的来文,按照急件急办的原则,及时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阅批,及时送达并督促相关股室办理,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到实处。

2、信息工作。办公室将所开展的民政工作,尤其是涉及民生的重点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成简报、信息、新闻等方式及时向市民政局、普洱日报、县委、广电局等部门报送,年内共报送信息34条,出黑板报5期,编发简报4期,部分上报信息已被采用。20xx年,我局被市民政局评为民政政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评为信息完成超额奖。

3、工作。按照《工作条例》,认真做好各类来信来访的登记、分类、办理、答复等工作,在办理的过程中,首先由股室提出书面答复意见,再由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签后给予答复,做到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年内共收到来信来访658件,其中受理649件,未符合民政相关政策退回9件。同时,结合全县大接访、大下访活动,积极协助支持相关股室办理县局转办的包保案件。

4、制度建设工作。年内,结合股室职能职责,督促并指导股室制订《股室工作职责》、《股室工作服务承诺》,制作《上岗证》,并要求机关工作人员上班佩带《上岗证》,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另外,还重新修订了原有的部分工作制度。

5、后勤工作。按照《局机关制定的接待工作制度》,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认真做好来往人员的接待和对内外的协调联系工作。同时,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保险等日常管理工作。

6、其它工作。一是协助做好局机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已取得实效,在此项活动中被县委评为先进集体;二是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及时将我局的职能职责、政务信息、惠农政策、服务承诺、工作动态等方面的内容向网上公布,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目前已向网上公布民政信息33条;三是整治局机关大院环境卫生工作,彻底清除脏、杂、乱的现象,创造一个清洁、漂亮、舒适的工作环境,我局年内作为接受全县创建省级甲级文明卫生县城的一个点抽检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办公室人少、事多、繁杂的工作特点,工作中主要存在着这些问题:一是办公室工作存在着见指打指的现象,对股室间的协调工作做得不够,工作的衔接还不够紧密;二是对股室工作的督办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各股室间加强协调、互相配合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各股室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请及时给办公室反映,我们将积极向班子汇报,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加以解决。

三、下一年工作计划

1、抓好局机关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做好文秘工作。

3、做好信息工作。加强各种信息的收集和上报,争取在市、县级报刊、信息版上有更多民政信息。

4、做好机关接待、会务、用车等后勤保障工作。

5、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及管理工作。

6、做好、保密工作。

7、做好局机关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8、协助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工作。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机制建设,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领域。紧紧结合安全生产监管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和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顺利实现我省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二、加强学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全省安监系统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姜异康书记在省委九届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杨传升书记在省纪委九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实施办法》和省局党组《实施意见》,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把行动落实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上来。要认真落实反腐倡廉的宣教任务,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重点加强“五个方面”教育。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省安监系统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教育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为平安山东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从政道德教育。强化全省安监系统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开展教育,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切实成为遵纪守法的表率,廉洁从政的模范。

(三)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在全省安监系统干部职工中大力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教育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品质、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四)加强党纪条规教育。在全省安监系统党员干部中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力保障条例》、中共中央《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双五条”规定、九条纪律和省局党组《实施意见》等党纪条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切实做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五)加强国法条规教育。在全省安监系统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重点加强《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公务员法》、《条例》及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专业法规等国法条规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民主法制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推进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落实

(一)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安监系统党政一把手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其纳入本单位总体工作之中,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纳入党政班子的议事日程。要严格实施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责任区”制度,按照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定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抓好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规划措施,组织贯彻落实,对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亲自抓;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的要求,细化责任分解,明确领导干部的任务和责任,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安全生产及其它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研究、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和责任追究的规定,党政领导班子要加强监督检查,依据责任范围、内容、方法、程序和责任追究权限,对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敷衍塞责,不抓不管,以至屡次发生严重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与组织处理。

(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不断总结经验、扩大成果,严防骄傲自满、严防责任松懈、严防监督缺失、严防事故反弹,积极推进安全发展;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充分认清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突出坚持重监管、重排查、重整改,把“三重”落实到各个行业、各个环节;要坚持强责任、强基础、强机制,把握规律,标本兼治,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依法查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确保不突破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三)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主线,继续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不断强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和国家安监总局第9、10、11号令规定的发放程序和条件,做好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受理、初审、上报工作;进一步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执法案件评查工作;认真落实和强化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与备案审查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明确程序和执法标准,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切实解决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问题,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树立公正廉洁透明的安监形象。

(四)认真落实维稳责任制。今年我省将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一定要加大贯彻落实《条例》力度。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维护工作秩序,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和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人的合法权益;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性。畅通渠道,确保群众事项得到及时处理,消除激化矛盾的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作的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要加强安全生产隐患和事故举报的查处。通过群众来信、领导接访、新闻媒体、网络举报、电话举报等形式,随时了解和掌握民意诉求、动态,及时妥善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有效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因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而诱发。

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

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际出发,把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营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抓巩固、抓深化、抓提高上下功夫,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政治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在解决“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向心力、影响力、生命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上下功夫;大力弘扬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切实做到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讲大局,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全面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切实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机关中存在的妨碍改革、稳定和影响发展的问题,着力解决基层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破解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难题;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治活动,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机关作风有新改进,行政能力有新提升,精神面貌有新转变,发展环境有新改善。

五、加强监督制约,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一)健全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相关的党政班子议事规划和分工负责制度;健全落实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具体制度,深化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有关事项报告以及廉政谈话、戒勉谈话、函询和廉政档案的具体制度。

(二)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科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等情况的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三)加强对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加强对干部人事权行使的监督,贯彻落实《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防范考察失真和干部“带病提拔”;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行使的监督。认真实施《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保证行政权力依法、公开、透明运行。

信访工作条例范文第10篇

一、期限及名额

每年4期,每期时间为3个月,每期挂职锻炼4人。

二、岗位及职责

挂任职务为县局调解员。负责陪同县级领导干部接访及日常直接接待和调处工作。

三、选派条件

选派对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立场坚定,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化解矛盾纠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2、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

3、一般干部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副科级干部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参加工作3年以上;

4、身体健康;

5、现为科级后备干部。

四、选派办法

1、单位推荐。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在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经集体讨论决定推荐1—2名人选,在规定时限内以单位党委(党组)的名义向县委组织部呈报书面推荐申请;

2、组织审核。县委组织部对各单位呈报的推荐人员进行审核;

3、研究决定。县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研究确定最后人选,报请县委领导同意后下达正式通知。

五、挂职锻炼干部的管理

科级后备干部挂职锻炼期间,坚持县委统一领导,采取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由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局及选派单位共同管理。

(一)定期考核。挂职干部工作一个月后将本人的思想工作总结,经县局审定后报县委组织部。临近期满,县委组织部派专人进行考核。考核采取民主测评、个别座谈、征求当事人及接访县级领导的意见等方式,侧重了解挂职干部的政治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政策理论水平及组织协调能力,道德品质、个人专长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等等情况。考核结果作为县委下步干部培养、使用、调整的重要依据。

(二)谈话谈心。实行与挂职干部恳谈制度。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和县局主要领导干部不定期同挂职干部谈话谈心,了解思想动态及工作状况,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提出相关要求,明确努力方向,强化全方位培养提高。

(三)动态管理。选派优秀科级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局等相关单位要加强对选派人员的平时管理和监督,发现有不适宜继续挂职的情况将及时进行人员调整,不适合作为科级后备干部继续培养的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挂职:

1、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政等方面有问题的;

2、责任心不强,群众意见大,组织上失去信任的;

3、工作明显失误,并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的;

4、由于身体健康等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5、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挂职的。

对拟调整的挂职干部,由县局报县委组织部审核批准。

六、工作制度和纪律

选派到县局挂职锻炼的干部,以县局的工作为主。挂职期间,要严格遵守有关工作人员的相关规定,并严格请销假制度,请假一天,由县局主管领导审批;三天以内,由县局主要领导审批;三天以上,由县局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对无故脱岗或因工作不当造成恶劣影响的,视具体情节,给予口头告诫、全县通报批评,直至党政纪处分,同时取消后备干部资格,三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七、挂职干部的待遇及使用

(一)挂职干部挂职期间不办理人员调动手续,不占县局的人员编制,其在原工作单位的工作岗位、编制、行政及工资待遇不变,并享受干部补贴。

(二)对有挂职锻炼经历并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条件的优秀后备干部,县委在调整领导班子时,优先提拔使用。

(三)经多方培养,有挂职锻炼经历的科级后备干部提拔使用时,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关任免职手续。

上一篇:河道管理条例范文 下一篇:地图管理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