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4 07:27:34

外卖市场调查报告

外卖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能力 财经应用文教学

2015年7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培养职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和要求。

一、高职财经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目前社会上对创新能力有很多解释,概括起来说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

为了解高职财经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笔者随机选取所在高职学校的2014级、2013级、2012级财经专业学生300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选用《创造能力快速自测法》问卷,这是美国普林斯顿创造才能研究公司总经理、心理学家尤金・劳德塞,根据他多年来对富有创造能力的有成就的男女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企业经理的个性和心理品质的研究之后精心设计的。该量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设计创造能力自测题49题,均为选择题,有ABC三个选项,A表示同意;B表示不知道或拿不定主意;C表示不同意。第二部分出示人物性格的形容词,挑选出10个自认为最能说明自己性格的词,所有的选项均有分值,测试完后把所有选项分值相加,则得出最后总分。创造力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140~110:创造能力非凡;109~85:创造能力很强;84~56:创造能力强;55~30:创造能力一般;29~15:创造能力弱;14~21:没有创新能力。

在抽样调查的300份问卷中,有效卷282张,废卷8张。其中“创造能力一般”共184人,占61%。“创造能力强”共97人,占32%。“创造能力很强”1人。测试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一般占大比重,而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占一定比重,而并非一般社会认为的高职学生创造能力低下。从调查结果看,我们甚至可以乐观地期待:高职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创新的主体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而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策略。

二、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现状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现代高职教育中财经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财经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之一。当前财经应用文写作课在高职教学大纲中属于财经类专业课,通常在财经专业学生中开设一学期,属于必修科目,周课时为两课时,通常安排在学生实习前一学期教授。与其他专业课相比,从课时安排和开设时间看,财经应用文都属于“弱势地位”,是一门被边缘化的专业必修课。在职校,担任财经应用文教学的往往是语文老师而非财会专业老师,语文老师对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因此这门课程往往被语文老师视为从属、附加课程,是语文老师的“副业”。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门枯燥的写作课,因此往往出现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写,或者老师简单教、学生马虎写的局面。

三、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转变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在财经应用文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课堂讲评、课后作业和考试评价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1.创新性课堂讲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财经应用文的一般课堂教学往往先讲基础理论,如概念、特点、作用、基本结构,再案例分析,最后写作实践。财经应用文文种繁多,每一种文种都沿袭这样的教学思路,学生难免产生疲倦,久而久之学习变得单调枯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亟待转变。由“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讲评为主、教师讲评为辅”模式,由原来的重视理论和格式,转变为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创新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授财务计划时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财务计划的含义、特点、写作格式等理论知识;老师呈现“病文”让全班同学改错,以此检查预习情况。然后全班学生自由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呈现作文要求:根据所给材料写一则财务计划;学习小组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一起撰写;然后各学习小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讲解自己组写的财务计划;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对照比较后分析该组作文的长处与不足;最后教师点评和打分。

这样的课堂讲评模式,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首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善于动脑筋,通过合作解决各种问题。教学课堂“以学生讲评为主、教师讲评为辅”的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积极创新的意识,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性课堂讲评,不仅能反映学生群体性差异,学习状态,还能反映群体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学习特点,比较全面地显示进步、退步、停滞状态,这种课堂教学讲评模式几乎适用于所有财经应用文文种样式。

2.创新性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个学生看做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对学生管理过严,过于追求细节,学生就会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财经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写作课,语文写作需要体验生活,激发灵感,而财经应用文写作则需要实地调查,真实取证,这样即使是格式统一的应用文也能彰显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市场调查报告时,笔者改变学生闭门造车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选择一项自主创业项目开展市场调查,撰写调查研究报告。以社会和市场为课堂,搜集资料,调查内容可以是产品质量、供货情况、花色品种、竞争情况、流通渠道、市场价格、购买力、购买对象、购买者的心理等。随着高职学校产教研一体化教学,很多学生既是消费者,又不乏网店经营者。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让学生经营者们对销售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形成的市场调查报告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形成很多个性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佳作。例如《“Time铺”时间服务可行性调查报告》学生想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人们提供,比如照看小孩和老人、运送外卖等。《教育园学生午餐选择性调查报告》调查教育园学生午餐的时间、区域、种类、价格等,《学生消费领域调查报告》、《高职学生打工情况调查报告》等。这些报告是学生通过发放问卷、访谈同学、走访学校附近店铺等方式搜集数据撰写而成的。在课堂交流时,学生兴奋地阐述自己调查的过程。谈到撰写过程,学生表示按照格式把真实的调查情况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全面提高。同样的此教学方法适用于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教学和布置作业。

3.创新性考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考试内容方面,由于学校对考试科目的规定,财经应用文往往属于书面考试科目。传统财经应用文考试通常重点是概念、特点、格式等,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理论通过考试,但这种模式并不能考查学生是否已经熟练掌握应用文写作。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丰富,打开网络各种应用文模板呈现,概念、特点、格式一目了然。因此,这些并不应该成为现代财经应用文的主要考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考核中要尽可能地安排一些没有统一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经过思考、能体现学生个性的考题。

一般财经应用文考试安排在学生实习前,这个阶段学生除了学业外,重点任务是制作简历、应聘实习和就业。这一阶段财经应用文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制作规范化且凸显个性的简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实习就业导向、从学生的现阶段任务出发,设计考题。学生出于自身需要,更易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能力。例如可以设计考题为:根据给出的招聘信息,结合自己的特点写一则求职信:

招聘会计、财务/会计助理

这种结合学生当下实际情况和特点的题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真的投身于应聘竞争中,从而引导学生认真审视自己,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这种应激情况下学生写出的文章往往比在网络上抄袭借鉴他人的要真实得多也更能打动人。这种结合学生专业、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全情投入地设计考题适合邀请函、广告词、感谢信、解说词等文种。

除了考题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考评成绩要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把试卷成绩与课堂教学中学生讲评的成绩相结合,通过一定的比例,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又是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评定,对学生有一种重要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敏杰,主编.应用文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5.1.

[2]程斌.关于《财经应用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3]房媛.会计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应用文写作能力[J].中国证券,2010.6.

[4]王小英.高职《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4(8).

[5]于树胜,王秀芳.制约财经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9.

本文为2015年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立项课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五年制高职财会专业学生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

外卖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一家不起眼的烟杂店。

“有3字头软中华吗?”

店主林老板(化名)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早卖光啦,明天赶早!”

这家店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每天下午3点一过,柜台里就插满了“已售完”的小纸牌,能买到的只有“金上海”、“红双喜”等平民烟。

在几乎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环境中,这里是少有的“卖方市场”保留地。买的货越高档,越得求着老板。

有人进门,递上一条“黄鹤楼1916”,说声“先卖着”。林老板老到地瞄了一眼,点头收下。

谁能拿到货谁就牛

“天价烟”的叫法,因南京市江宁区原房产局局长周久耕而深入人心。

2008年12月,周久耕开会时的照片被上传至猫扑等网络论坛,网友考证他左手边放着的一盒香烟,是南京卷烟厂生产的“南京”牌系列“九五之尊”,每条售价1500元至1800元。

周久耕倒了,天价烟火了。烟草业似乎成功地“借腐促销”。

这件戏剧性的贪腐案之后,中国烟草界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杭州等地针对天价烟推出限价令,干部们开始时兴抽剥了外壳的“烟”;二是烟草业最大头的消费税税率上调,高档烟的上调幅度更大;三是公共场所控烟条例陆续在各地实施,公务会议场合是监控重点。

在每件大事中都处于首当其冲地位的天价烟却纹丝不动。

这个大背景下,林老板的生意更好了。“烟店老板,比的不是销路,而是进货渠道,谁能拿到货谁就牛。”

据他介绍,烟店存的高档货一般分为两块:一块是有进烟记录的,供备查;一块是从其他渠道上货的。

第一条渠道就是要打点好与烟草专卖局的关系,而专卖局也常将销售天价烟的机会作为奖励奖给先进单位;有时还搞搭售,拿一条当地天价烟,搭一二十条外省烟。

第二条渠道又分成两条支流:

一是从“兄弟店”调货,或从外省市串货,“烟的口味地域性较强,一些在外省卖得不好的牌子会被散货到这里,一般加价一成再加一点运费,我们就能拿到本地来卖。”

二是卖“循环烟”。林老板的纪录是将同一条烟卖了三次,送礼人送掉之后,又被收礼人的太太拿来套现。

林老板做熟人的礼品烟回收生意,回收价一般是在批发价基础上打8折。一些不厚道的回收商玩猫腻,将货主的真烟换成假烟再拒收。林老板不玩这一套,“信誉好,生意也好,购销两旺”。

不得不提,这第二条渠道是违法的,国家烟草专卖法规对此有明文规定。“罚没货品是最轻的。”林老板自己也知道。

送礼的与收礼的

“收礼的人赚了大头,我只是跟着喝点汤。”林老板说,他这钱赚得提心吊胆,但又心安理得。

“肉食者”无疑是天价烟的消费者。“烟天生是礼品,可自抽,可变现,拿我这儿随时都能换成硬通货,虽然打点折扣,比收现金可安全多了。”

有时候捡漏还能捡着“肉”。林老板练就了一手绝活――掂烟盒。“重量异常意味着有情况。”他说,他曾经从一盒黄金叶“茗仕之风”中掘出两枚钻戒,还有一条卷着百元大钞的“软中华”。他将这个过程称为“淘宝”。

行话说:“买的人不抽,抽的人不买。”林老板还练就了一“眼”绝活,“自己抽的还是买来送礼,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将买烟者的消费分为“预留行为”和“随机行为”。“买来自己抽的,一般只抽一个牌子,物美价廉;上来就让推荐天价烟,并询问品牌知名度的,大都不为自己抽。”

发票问题则引向了天价烟的另一大消费群体。“做这行的,开不出发票就别想做。开发票比问价格重要,因为用公款消费的人是不问价钱的。他们基本都要求开成‘接待费’、‘会务费’、‘培训费’等等。”

根据中国卷烟销售公司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制作的《中国高档烟市场调查报告》,私营单位、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是高档烟消费的三股大军,约占全部高档烟消费者的2/3,且12.79%的人是通过收礼获得高档烟。

另据浙江省疾控中心2008年的统计,公务员的吸烟率高达33.12%,为吸烟人群中最高。

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早在1993年就有明确规定:“会议期间??不得招待烟、酒、糖果等,不得宴请与会人员和发放任何物品、纪念品。”2006年又曾重申类似规定。

周久耕事件后,南京江宁区房产局副局长王伟军解释,“九五至尊”香烟是单位用来招待客人的;江苏常州郑陆镇镇政府招待用烟一个月用去了中华烟2789包,随后也被曝光;而在周久耕之前,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政协开会,政协主席王满仓动用会议款67500元买了150条中华烟,也被处理。

香烟有了行政级别的参照系

礼品消费群和公务消费群是高档烟消费的两大人群。无论是只在乎越贵越好的送礼人,还是不在乎贵不贵的公务消费者,都为天价烟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从终端消费者倒推,略可还原天价烟的通“天”梯是怎样一步步垒成的。

林老板说,一条1500元左右的天价烟,进货价在800元左右。

再由这样的零售户往上游推,据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业内人士估算,扣除沿途正常缴税,理论上这条烟在烟厂的“裸价”约400元。

推导如下:假设这条烟包括原料和人工在内的成本价为400元,调拨到烟草公司前,先得加上消费税(56%),即224元。另外,烟厂还要缴纳增值税(17%)、流转税(城建税7%和教育费附加3%),后两种税不包含在这条烟价格内。

烟草公司以624元拿到这条烟,加上15%的合理利润,价格就达到了717.6元。烟草公司要纳的税除增值税和流转税外,还有5%的消费税。

再之后是各级商业公司的层层加码,零售户以800元左右拿到烟,这很可能是全国统一批发价。

问题在于,400元的成本是由800元倒推出来的,只扣除了有法可依的税、利润,还有一些计划外的成本也应加在里面,比如,烟厂还要“孝敬”给烟草公司促销费、打假费、补点费等,这些在实践中都要被算在成本之内。

所以,这条天价烟的成本肯定不足400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高档烟所用的烟叶跟普通烟无太大的品质差别,产生“质变”的是所加的香料不同。当然,很讲究的也有,比如,从200公斤烟叶中筛选出1公斤,制丝、加香、加料等程序均以手工完成等等。

但这也不足以支撑起天价。山东省诸城市的一名烟农感叹,一包卷烟只需2钱烟丝,但他卖给烟草公司1公斤烟叶,还换不回一盒香烟。他指的还只是十几元的平民烟,换天价烟,可能还换不回一根。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观点,可以得出一个相对一致的看法:天价烟主要是靠限量来保价,这在业内被称为“饥饿营销”。据说武汉卷烟厂的“黄鹤楼1916”全国年产量约2000箱,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公司生产的“冬虫夏草”,年产量只有500箱。

“为什么贵?因为需要贵。”一位天价烟消费者说,“只有天价才能将普通消费者挡在门外,身份感才油然而生。”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做过一项调查,调查表明:超高档烟消费人群的消费动机是通过消费档次的高低来体现身份、地位的特殊性。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程永照的调查也显示,超高档烟消费人群主要以高收入人群、国家处级以上干部为主。可见,“至尊南京”的广告词――厅局级的享受――定位颇准,香烟有了行政级别的参照系。

“超烟”生产欲

如程永照的定义――超高档烟,才是“天价烟”的学名。

烟草业主管部门按照调拨价的高低将卷烟分成五类,一类烟的档次最高,不含税调拨价每条500元以上的归入此类。零售价格在每条200元以上的卷烟产品被认为是高档烟。

但程永照认为,200元的区分线已太低。他将每条200~400元的划为“低端高档烟”,“芙蓉王”、“玉溪”等为代表;每条400~700元的为“中端高档烟”,如“中华”、“苏烟”等;每条800元以上的是“超高档烟”,即俗称的“天价烟”。

程永照说,“超烟”的源头可追溯到1956年上海烟草集团生产的“熊猫”特供烟,但大规模的市场启动是在2004年完成的。这年4月,“熊猫”上市面向大众,随后,常德卷烟厂的“钻石芙蓉王”、武烟集团的“黄鹤楼1916”、长沙卷烟厂的“特制珍品白沙”等牌号卷烟也相继亮相。

这年,复旦大学副教授陶明的博士论文已经收尾,他研究的课题是“专卖体制下的中国烟草业”。炙手可热的“超烟”部分在论文中缺失是个遗憾,但他后来想明白了,“天价烟并非是应市场规律而生的商品,更像是特殊国情下的怪胎。”

“这背离了烟草专卖的基本特征,卷烟的生产应以满足基本消费为主,”陶明告诉本刊记者,“烟厂在利益驱动下,有旺盛的天价烟生产欲。”

红云红河集团总裁的一句话反映了生产者的这种欲望,他说:“一支高档烟的价钱等于一碗过桥米线,贵是贵了点,但却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然而,“国家不可能下达天价烟的生产计划,所谓天价烟很可能是占用了高档烟甚至是中低档烟的配额。”陶明分析说,“烟市如同楼市,中央在拼命地调控,地方仍然捂着利益不放。低档烟利润低,烟厂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才生产低档烟,国家有时不得不贴钱鼓励烟厂生产低档烟来满足最大烟民群体的需要。”

“弃低就高”的产销策略放弃了低端烟民市场,与此同时,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烟农却没能从越来越高的烟价中分得更多的羹。

“一些农民抱怨他们宁愿将烟草倒进河里也不愿被迫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更糟糕的是,即使他们知道邻县或邻镇的收购站能提供好价钱,也不能卖出去。”陶明在走访中发现,“县政府在烟草收入方面竞争激烈,收获季节,县政府在高速公路上设置路障,甚至在乡间小路上都设有岗哨盘查点,一旦发现农民有外卖倾向,货物全部没收。

炫耀性浪费

有价格,无品牌,是中国天价烟的尴尬。已被捧成奢侈品的天价烟,在国际市场上并无知名度。

“现有的中国卷烟品牌中还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国际知名品牌,‘中南海’是唯一走出国门的混合型品牌。”北京卷烟厂的乔学文说,“中南海”的品牌策略并不走高价路线,而是大力塑造“科技创新生活”的形象。

陶明的观点是:采用高价定位对品牌建设没有任何帮助。

实际上,中国烟草业形象在国际上得了负分。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将“烟灰缸奖”颁给中国,颁奖词为“宁要漂亮的烟盒,不要公民的健康”。

这部公约已生效4年,2011年,缔约方应实现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全面禁烟,而天价烟的消费主要是在公务活动场所。就受此公约的约束而言,天价烟首当其冲。

民意对天价烟的不满是与痛恨腐败联系在一起的。

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克霆说:“天价烟似乎是为权力量身定做的。这种小打小闹的腐败往往被忽视、被容忍,应将严禁公款买烟从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

他说,现在一些官员奉行消费主义,天价烟既是一种炫耀性消费,更是一种炫耀性浪费。

外卖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近几年C2C(Customer to Customer)模式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带来的税收问题则尤为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增长迅猛,网上成交额由2004年的3500亿元升至2005年的5531亿元,增长158%。其中C2C成交额达135.05亿元,比2004年增长280%。据目前国内最大的C2C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字显示,淘宝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200万,目前每天的成交额超过4700万。淘宝网新闻发言人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今年淘宝的全年交易额估计会有160亿元,加上易趣等其他网站的网上交易额,整个C2C市场的2006年总交易额将达到230亿元左右。但网上商家都未曾进行工商登记,更不会主动纳税。按照现行的税收政策,这些只是买进卖出的网上商家应该缴纳4%的增值税。按此计算,2006年我国网上交易的“漏税额”将达到9.2亿元。

一、C2C电子商务模式引发的税收问题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税务部门的税收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首先是因为税务部门对于网上贸易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种行为。比如有些买卖双方网上看货,线下现金交易,这就会导致税收流失;其次,电子商务模式使得网上贸易都是通过无纸化操作达成交易,使税务稽查失去了原有的最直接的纸质凭证。而且交易中的纳税人可通过加密、授权等方式掩藏交易信息;再次,对于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市场,纳税人的身份难以判定。

C2C电子商务模式是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其特点就是消费者与消费者讨价还价进行交易。C2C网站的本意则是构建一个网上二手跳蚤市场,个人将其闲置物品到网上供其他有需要者购买,而非从盈利角度来专门出售商品。C2C电子商务模式引发的税收问题还对其他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对实体店造成一定的冲击

现在的C2C电子商务模式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纯商业行为。C2C商家与现实中的个体户其实没有区别。不同的是,个体户必须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取得营业资格后才能在经许可的经营范围内营业。而网上开店不需要经过任何行政审批过程,只需在C2C网站上注册用户,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即可。因此网上开店的商家就不必象那些工商个体户那样去纳税,同时由于网上开店不需要象实体店那样交纳租金等原因,吸引了越来越多实体商店的商家将其部分或全部生意转移到C2C网站去经营。

2.对B2C网站产生不小的威胁

如今C2C网站上很多人做起了专职的网络卖家。打开淘宝或ebay易趣等国内大型C2C网站,大部分卖家已经不是以个人名义,而是冠以“××精品店”、“××连锁店”等名称。从商品内容看,都是一手商品,商品种类上至汽车、家电,下至服装礼品,B2C(Business to Customer)网上有的商品在C2C网站上几乎都能有。有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eBay易趣和淘宝上的很多店已经不再是C2C,而是B2C。传统的B2C网站和C2C网站里的商户已经形成竞争,并且这还是一场并不公平的竞争。”这主要是因为税收政策的不同使B2C和C2C处在了两条起跑线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电子商务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包括营业税(地税)、城建附加和教育附加。其中营业税为主要部分,收取额度为当年度该公司营业额(即公司收入,并非网上交易总额)的5%。而eBay易趣和淘宝网上这些连“工商许可证”都没有的商家是不可能去缴税的。再说也没什么强制政策,又碍于技术操作上的难题,税务部门根本不可能找到这一家家商户收税。因此C2C网站商品在价格上显然比B2C网站更有优势。一部分B2C的商家转移到C2C网站上去经营,以逃避相应的税款。

3.使网上经营向跨境交易发展

如今通过淘宝网或ebay易趣网的商家进行境外购物比较普遍。买家可以直接买到或者让卖家代购化妆品、首饰、名牌服装、电子产品等多种商品,价格当然要比在商场便宜许多。这些交易基本上都是以邮局或快递公司作为物流渠道。这类境外卖家中有部分并非专职卖家,而是利用自己或亲戚经常出国回国的有利条件,为买家捎带所需物品。他们一般将商品图片贴到网站上,买家看中后,交付定金要求代购。卖家在国外购买后带回国再按一般的C2C网上交易流程进行交易。这些交易一般都不涉及纳税。

所以C2C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体经营者从传统交易或从B2C市场转移到了C2C市场。这必然导致可征税贸易方式的交易数量减少了,相应征收的税款也就减少了。

二、C2C电子商务模式征税的可行性分析

今年5月24日商务部公布了《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网上交易者应经工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注册批准,引起了各方激烈的争论。其实网上商家关心的并不仅仅是工商执照的有无,而是是否要缴纳税款这一敏感问题。那是否应该对C2C网站上的商家进行征税呢?笔者认为目前进行征税还为时过早,原因如下:

1.C2C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尤其C2C业务正处在起步阶段。淘宝、易趣、腾讯等众多服务商纷纷打出免费口号吸引个人网店入驻。这些商家本小利薄,正是冲着免费二字开起网上小店。正因为此,当易趣部分项目开始收费后,淘宝凭借免费手段吸引走了易趣上的大量商家。2005年第三季度淘宝网总成交金额达到23.4亿元,根据成交额衡量,淘宝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0%。如果现在要求这些商家进行工商登记,收取税款,势必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成本的增加定会促使相当一部分商家放弃C2C交易,并加剧网上小商家的灭亡,这对正处在培养阶段的C2C市场是很不利的。另外,在网上开店的人大多不大富裕,如果通过这个途径解决其就业、温饱问题,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此这个市场还需要政府的宽松政策加以扶持。

2.大额交易难逃缴税

纯粹的C2C难以有大额交易,无非是B2C或B2B转移到C2C才能产生。对于大额交易,其在网上偷税其实也难以产生。一方面,在工厂进货方面,工厂要交增值税,另一方面,厂家给客户要开发票,否则财务上也不好控制。同时客户也会要求开发票。

3.小额交易征税则“得不偿失”

收税对于实体店来说,是比较容易办到的。但对网上交易进行收税难度很大。首先有部分网上商家只是兼职,这些生意规模很小,如果他们都要去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无疑增加了工商部门的工作量;有部分商家仅仅是出售自己使用过的二手物品,在我国相关的增值税法规中曾指出,“个人销售其使用过的旧货免税”。如果税务部门根据其在网上的具体业务内容加以区分征税,也是不现实的,收的税还可能不够这方面的管理开支。

4.其他方面也不完备我国目前的法律对电子商务如何征税仍是空白,税收制度在设计上尚未对网上交易做出明确的规定,税务部门的征管及其信息化建设还跟不上电子商务的进展。这些方面不完善起来,对C2C征税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因此,笔者认为,不管是从促进C2C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这个角度来看,还是从现有的软硬件来看,都还没到对C2C商家征税的时候。

三、C2C电子商务模式征税的必然性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目前C2C交易的比重相对其他交易方式,绝对数额还是很低的,征税不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太大收益,所以对C2C征税还为时过早。但从C2C健康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 对C2C交易的征税是必然的。首先是因为C2C模式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交易额持续大幅上涨;其次税收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公平、公正。C2C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一种以Internet为交易媒体的实体商品交易方式,与传统商店在实质上是一样的。网下交易要缴税,而网上交易却没有缴税,这对传统销售方式是不公平的。再次,前文也分析了C2C的逃税问题给B2C交易造成了很大威胁,如果不对C2C征税,势必会影响到B2C的健康发展。

C2C的税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可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相应的征税法规、制度

这是首要的一步,能使对C2C征税有法可依。按照公平的税收原则,修改和补充现行税法,并在我国现行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条例中补充对电子商务征税的相关条款,合理区分税收种类。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要求所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到税务机关办理电子商务税务登记以便管理,提供网上交易平台的第三方运营商也应要求申请网上开店者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复印件以便向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验证。

2.加强合作与交流

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实现与海关、银行、工商、公安等部门的无缝连接,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共同研究电子商务运行规则,对企业的生产和交易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稽查。

3.建立电子商务税收代收制度

C2C市场中的买卖双方交易都是通过第三方提供的C2C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为解决网上交易的信用问题,淘宝和易趣分别推出了“支付宝”和“安付通”支付系统。即买家付款时,钱先支付给淘宝或易趣,当收到货物满意后钱才转到卖家手中。这种支付方式保障了买家的利益,所以买家一般都愿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支付。这样双方交易的资金流都经过第三方服务商,便可由服务商的交易系统替税务机关自动计算并扣除应付税款。

4.税务机关还应重点培养相关人才,加强科研投入力度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税务机关应积极培养、引进既懂计算机、电子商务又懂税务的高级人才,加强税收征管科研投入力度,开发网上自动征管系统,在技术、能力上超越企业、商家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监督、控制、打击其偷税行为。

总之,C2C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持续迅猛发展,其所引发的税务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深入研究。不管现在是否对C2C市场进行征税,我们都应该在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征税系统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 杨晓榕. 电子商务的税收及对策研究. 财会经纬. 2006年4月. 第四期

[2] 赵立秋,刘振华.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 学术交流. 2006年4月. 第四期

[3] 胡利民. 中国C_C电子商务模式的税收问题与对策. 涉外税务. 2006年2月. 第二期

[4] 张迎. 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探讨. 工业技术经济. 2006年4月. Vol.25 No.4

上一篇:中药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计划生育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