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8 22:21:07

图书馆实习计划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实训基地意义

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设在天津对我市的硬件资源整合、教育内涵提升、教学改革实施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说:“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对于支撑高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天津城市定位,具有重要意义。”[1]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必须拓宽思路深入挖掘。

图书馆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与管理上相对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管理更到位,在实习岗位安排、技术指导、学生管理上更能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

一、图书馆作为实训基地的重要意义

1.对于学生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训基地拓宽了学生的实习渠道,丰富了职业院校的实习资源。图书馆工作的性质是一个综合性较强、涉及业务范围众多的部门,学生在这里实习可以丰富人生阅历,锻炼工作能力。他们在图书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团队合作、互相配合的精神,这在以后的工作中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在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些丰富的经历会为他们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2)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及知识素养。在图书馆实习学生可以提高思想素质,加强职业素养,因为身临其中就会感受到这里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在实习期间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宣传、名画名言赏析座谈等,提高学生的思想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对期刊、图书的编目、整理、上架、借阅等工作环节的体验,他们倍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珍惜图书资源,珍惜自己在校的学习生活,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对图书馆的意义。

高职院校可充分挖掘图书馆内部的资源潜力,运用校内“工学结合”模式,对图书馆实训资源进行不断的建设和创新。图书馆人员要作为岗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实地指导,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论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业务素养等方面都要加强学习和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多与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实践交流可以使更多的人对职业学院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资源配置等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达到宣传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目的。

二、图书馆作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图书馆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内容方面必须列入教学计划,由教务部门统一下达实训要求、实训时间、完成标准。在建设思路上要考虑职业院校学生的特长和所学专业特点进行,恰当安排。

1.以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必须明确实习岗位,实习内容要具体指导。通过真实的岗位实际练兵,学生身临其中亲自动手,达到在岗培养的目的。

2.结合专业实习,拓宽知识。

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日新月异,必须进一步强化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开展岗前培训、馆内讲座、宣传等活动可让学生了解图书馆,使用好图书馆。教学内容更要多样化,比如上好信息检索课是每个专业都需要的。此外,文学秘书专业可以开设图书馆日常管理、图书分类、归架、归档等工作;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安排图书编目、特色数据库建设、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管理等工作;物流专业的学生可以安排图书整理、排架、图书馆布局协调等工作。

3.教学内容多样化。

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例如会展专业可开展图片展览、新书展览、新书简介等活动,让学生既作为学生又作为活动主体,真正互动起来。

4.加强对兄弟院校图书馆及市、区公共馆建设的学习与交流,推进图书馆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的改革创新,避免与社会与行业脱节。

为增强职业院校图书馆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高职院校还要将学生及馆内工作人员不定期地派到其它馆体验学习,这样可以优势互补,弥补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实训基地在人员水平及资源配置上的不足,使它有发展、有后劲、有活力。

三、图书馆作为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实训基地的运作可以实行:

1.实岗实习。

按照教学与实习的双重职能全新定位,各部门提出岗位需求,由学生所在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实纲、实习项目、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到相应部门、相应岗位进行实习,例如流通部就可以制定出流通岗(包括借书、还书)、咨询导引岗、顺架岗、图书修补等岗位,依据岗位特点在岗位要求上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在时间安排上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有序进行。

2.换岗实习。

将实习活动按部门、岗位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各岗位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1-2周轮换到不同的岗位,每岗位安排一名图书馆专职指导教师,按照边学习边实习的原则由教师逐一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扎实稳步地进行实践学习,在有效的实习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图书馆基本技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3.加强交流。

图书馆实训指导教师要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实习学生的意见,鼓励他们为图书馆的日常管理献计献策,采纳好的意见并实施。

四、制定标准与考核办法

图书馆各部门各岗位要制定出不同的岗位职责与考核办法,对于实习工作不努力、劳动纪律观念淡薄的学生,图书馆指导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批评教育,而对于在工作岗位上干得出色的学生则应及时表扬。图书馆应该给予实习学生相应的管理权利,让他们在独立自主的工作实践中锻炼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的实习过程按照实际出勤情况、专业技术能力、完成任务要求等情况一并纳入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将与课程学习相结合,合格者发放岗位实习合格证,总的成绩作为实习效果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实训基地,在崭新层面上体现着图书馆教育职能,拓展了图书馆的育人思路,也为图书馆的延伸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图书馆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上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对参与实习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要在资源建设和创新上深入挖掘找到适应社会需求的实习活动,为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为职业院校培养出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晓慧.蒋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验.今晚报,2009-12-3.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2篇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being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on reading promotion in China, the article points out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discusses the mode of reading promotion led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The suggestions are also put forward.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问题;模式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ies;reading promotion;current situation;problem;mode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158-02

0 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发达国家都把阅读推广活动作为提高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政府及民间都致力于阅读推广,有些国家元首也亲自参加阅读活动。卓有成效的如,美国国会立法通过成立的国会图书馆阅读中心及该中心发起的“国家阅读推广伙伴”计划,英国的图书信托基金会及其发起的“阅读起跑线计划”,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日本官民协力启动2010读书年等。[1][2][3]

我国也早在1997年就由、文化部等九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知识工程”,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为知识经济发展作贡献。中国图书馆学会响应中央关于全民阅读的倡议成立了阅读推广专门工作委员会,旗下15个专业委员会,200余位专家学者,策划了诸如“4.23”广场活动、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湿地中国行、绿色阅读、建筑图书奖、阅读与健康科普博览会、全民阅读论坛等,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4]

1 我国国民阅读现状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开展了八次。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覆盖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近三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表明: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从69.7%到72%再到77%,呈持续增长态势。我国2010年人均阅读图书4.25本,读书读报时长增加。这些都得益于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政府部门重视阅读推广并把它作为老百姓的实事来抓。一些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对全民阅读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另外,数字化阅读明显增长,报纸为传统媒体阅读量之最,0-8岁儿童陪读率上升。但结果也显示:期刊阅读下降;近六成国民自认读书量少,三成以上不满自己读书现状,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量明显高于成年人,“该读书的人不读书、该读书的时间不读书、该读的书不读”现象仍然存在。[5]

2 我国目前阅读推广及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阅读推广活动总体偏少,且受国情影响存在地域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地域上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阅读推广活动相对多,西部地区和农村少;②形式、内容单一,主要以书目、新书推荐、世界读书日活动等为主;内容限于专业书、考试用书、经典文学名著等;③推广范围有限,高校图书馆多限于师生读者,很少参与全民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也多面向城区读者;④模式方面,嘉年华式推广活动多,持续性、培养型推广模式少;⑤研究方面,对活动项目的介绍评议多,也有对单一主题式模式的研究,但是缺乏对可复制推广模式的研究。

3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成为读书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倡导全民阅读的主要力量,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开展阅读推广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3.1 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丰富的馆藏纸版资源,而且还拥有大量的电子资源,这些都为阅读推广奠定了丰厚的资源基础。[6]

远程访问技术的发展为校外读者提供了方便,也大大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为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方便。只要有网络的地方,读者就可以通过远程账号检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另外,一些高校图书馆手机服务功能的开通,也为边远地区的农村居民提供了条件。

3.2 高校图书馆造就了大量阅读推广经验丰富的图书馆员,高素质的大学生读者和各学科教授专家等人力资源。

图书馆员不仅熟悉本馆的纸版馆藏资源,还能掌握本馆和网上免费的数字资源,可为阅读推广的倡导者,提供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大量多载体的有用资源,量体裁衣为推广对象提供资源服务,指导阅读活动的实施。大学生的学科齐全,而且年轻有激情,可成为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成为有力的组织者和推广者。各学科的教授专家掌握着各自最权威、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他们可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学科专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3.3 高等院校的暑期实践活动,及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等条件,给在基层开展阅读推广提供了有利途径。高校图书馆利用大学生的暑期活动和实习基地开展阅读推广,让大学生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和组织,既提升了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也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实践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价值。全世界全社会都在日益关注全民阅读水平,而我国国民阅读能力却不容乐观;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机构之一,具有推广阅读的优势条件,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开展阅读推广具有很大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的阅读推广模式,并加以推广,对缩小东西部及城乡差距,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 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的阅读推广模式探讨

4.1 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的三种阅读推广模式 ①阶段式:即利用大学生每年假期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成为基层阅读推广活动的执行者。高校图书馆员理应担当起培训学生的义务,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阅读推广的意义,了解推广对象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方法,常见的阅读推广途径和相应的活动,推广活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推广活动等等。通过让大学生调查掌握推广对象的阅读需求,了解其目前的阅读现状,才能有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高校图书馆应该把这种阅读推广作为每年的常规性工作来做。②基地式:即依托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开展的阅读推广模式;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无疑是开展常规阅读推广的绝好途径,从大学生所在的实习学校的中学生,到中学生的家庭、社区,都可以是阅读推广的对象范围。而且教育基地是相对比较固定,这种阅读推广模式在师范院校具有普遍推广意义。③本土式:即以当地图书馆(室)或文化馆为主体,高校图书馆协助开展的阅读推广模式。这种阅读推广模式是馆际合作、城乡合作、东西合作的新途径,为开展馆际“一对一”帮扶开拓了新思路,对缩小城乡及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4.2 实施步骤 ①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在即将实习的学生中选择、培训自愿参与阅读推广的大学生,使其充分了解阅读推广的意义,掌握问卷调查和阅读推广的相关方法。②确定调查对象。包括大学生实习基地、暑期实践场所以及大学生家庭所属社区等范围的学生和民众。针对阅读推广地区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共同设计合理的阅读现状调查问卷。③由大学生向阅读推广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做好调查问卷的回收工作,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充分了解该地区阅读推广对象的阅读现状和阅读需求。④根据推广对象的需求、现状和特点,设计符合当地现状的阅读推广内容及多姿多彩的活动形式。最后,全程跟踪、监控活动,检验推广成效。通过走访、电话问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检查阅读推广的成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以养成受众的阅读习惯、培养受众的阅读能力。并将推广对象阅读推广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5 阅读推广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5.1 基层或郊县居民图书消费能力低,阅读资料匮乏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地域不同,决定着阅读推广对象的文化层次复杂多样。尤其是基层农村的图书资料匮乏,居民阅读水平较低,都是阅读推广的不利因素。高校图书馆员和大学生们可以利用自己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如可将图书馆部分纸版图书短期出借或捐赠给基层单位或社区,尤其是那些大学生读者利用率不高,但适合农民、中小学生阅读的资料;有条件上网的地方,还可以推荐部分免费的网络资源等;还可以倡议大学生或发达地区中学生捐出自己的部分图书资料;或在有利于阅读推广宗旨的情况下为一些出版媒体做宣传,向他们倡议赞助基层;申请当地的政府支持等。[7]

5.2 基层居民相对缺乏阅读习惯、阅读意识,难以组织动员 可以借鉴大连创建文明城市时“小手拉大手”的做法,以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为中心,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动员中小学生和幼儿,让他们督促其家庭成员参与阅读活动;宣传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典型案例,宣传“亲子共读”p“家庭共读”对培养和教育子女的好处,打动家长远离麻将,亲近阅读;还可以利用班会、班级板报、校报等课外活动或刊物,定期举办“亲子读书报告会”,[8]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渲染读书快乐的氛围;动员离退休教师、爱好阅读的居民骨干或文化程度较高的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以其模范带头作用来影响他人。

5.3 推广对象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 利用在教育实习基地实习的师范生、假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定期对推广对象特别是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以离退休教师和积极分子为核心组成各种读书会或读书小组,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定期集中讨论交流,相互督促,提升阅读能力;对阅读能力短期难以提高的人群,开展为其读书、听广播或磁带等“听书”活动;培训活动的间歇期仍坚持以多种方式长期跟踪指导,以养成他们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邀请出版发行界的积极参与,举办一些活动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一切以有利于阅读推广宗旨为目的,力求避免轰轰烈烈开始一哄而散结束的嘉年华式活动,力求避免弱化阅读推广意义的一切物质奖励。

高校图书馆凭借着自身的资源和人力优势,理应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中间力量。三种阅读推广模式的提出,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对缩小东西部及城乡差距,对提高全民阅读能力,提升全民素质,建立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永娴.英国“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及意义[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101-104.

[2]bookstart,.uk.

[3]Kansas center for the book projects.[2008-07-02].skyways.lib.ks.us/orgs/kcfb/.

[4]郑章飞.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述略[J].图书馆论坛,2010(12):46-51.

[5]吕梅.馆社合作共促阅读――图书馆与社会合作推动青少年阅读推广[J].图书与情报,2011(1):91-94.

[6]李海英等.论高校图书馆引领大众阅读服务功能的拓展[J].现代情报,2009(5):85-87.

[7]陈颖仪.美国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经验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5):97-99.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研究生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

[分类号]G25

长期以来,我国培养的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研究生均属学术学位研究生,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情高学历人才的培养。2010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下达了《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增35类硕士专业学位学科,图书情报(图情)学科也在其中。我国图书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蕴藏着极大的学历提升潜力,《通知》无疑是广大图书馆员的福音。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始于1991年,面向在职人员招生,半脱产学习,发放“单证”(学位证)。2009年起,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又增加了一条新途径,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强调其职业性,需要较长的实习时间,教育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的实习时间是不少于半年。对于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要实习就必须走进图书馆,这就要求一些具备实习条件的图书馆积极做好专业硕士的培养准备工作。

研究生进馆实习不应该被认为是给图书馆带来麻烦,恰恰相反,图情研究生是一支高学历、高能量的青年新军,对图书馆的业务开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书馆通过参与图情研究生培养,也能够增加教学科研职能,激发自身的改革创新机能,改进工作并提升学术水平。无疑,图情研究生进馆是一种人才培养和业务发展的双赢模式。

1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区别

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是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目前我国共设置有19种专业学位,加上2010年新增的35种(包括图情学科)共54种,仍远低于学术学位的数量(共设置一级学科89个,二级学科386个)。在招生人数上,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三分之一,但专业硕士发展势头很强劲。

2 图书馆非常需要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

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图情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数量都相差甚远,美国目前每年招收的图情研究生达到2万名,而我国每年只招收数百名学术学位研究生。显然,我国的图情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期待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尽快填补许多空间。

2.1 图书馆需要高学历人才

我国图书馆高学历人才非常缺乏,这一点从高校图书馆的情况就可以看出:2008年的调查表明,清华大学图书馆拥有研究生学历者约占全馆总人数的35%,山东省13所主要高校图书馆拥有研究生学历者平均为各馆总人数的7.6%,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拥有研究生学历者都在总人数的10%以下。高校图书馆尚且如此,其他类型的图书馆高学历人才更是稀少。因高级人才缺乏,图书馆先进的设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电子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现代化服务受到制约。

2.2 图书馆更需要图情高学历人才

在图书馆急需高学历人才的情况下,有些非图情专业的研究生进入图书馆,他们虽然学历高、接受能力好,但熟悉图书馆工作毕竟需要时间,短期内原有专业知识和图情专业知识难以很好结合。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工作的兴趣和对事业的热爱,如果在思想上难以快速转变,放不下架子,高学历人才就难以显现出优势。所以图书馆缺乏的是既有图书馆理论知识,又有现代服务工作能力,还要有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图情人才。

2.3 图书馆非常需要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

日常的图书馆工作大多是应用性的和事务性的,与理论知识更多的学术学位研究生相比,实践能力更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能更适合图书馆的大多数工作。两者相比,如果图情学术专业研究生更适合从事咨询馆员和参考馆员等理论性强的工作,那么具有复合型专业知识背景的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则能够承担图书馆的更多工作,特别适合担任学科馆员从事定题服务等与教学科研单位联系密切的工作,甚至能够把图书馆的服务战线扩展到图书馆之外。

2.4 图情实习研究生可缓解图书馆的人才急需

各高校由于进人指标很少,主要引进学术带头人,且往往要求博士学历,所以高校图书馆引进硕士研究生非常困难,必然会影响图书馆的服务和发展。在图书馆急需高学历人才的情况下,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进馆实习,不仅引进了生力军,缓解了人才不足的矛盾,而且引进了思想库,有助于促进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改革,有助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提高文献资源的共享率。

3 高校图书馆是图情专业硕士培养的首选

3.1 高校图书馆适合作为研究生实习基地

《意见》指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具有一流的馆舍、现代化设备、文献资源和实习环境,无疑是最好的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的地点。

因此,培养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院系应该与高校图书馆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在设备、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2 高校图书馆与教学院系联合培养研究生

《意见》提出研究生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意

见》还指出,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高校图书馆虽然属于非教学部门,但是具有一定数量的高职称人员,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也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可以作为研究生实习的指导教师,与研究生教学院系形成优势互补;能够在教学中插入适当案例,也能够熟练地指导研究生实习并解答研究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大量问题是即时性的,都是业务中的实际问题,并没有上升到理论,因此教科书中一般是没有的),便于研究生的全面培养。

图书馆的师资都比较务实,能够站在图书馆的视角看问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世界观,这对于研究生未来从事图书馆工作,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应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是非常有帮助的。

高校图书馆与教学院系联合培养研究生有一些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①清华大学图书馆没有研究生教学机构,但图书馆人员可以被教学院系聘为研究生导师;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有研究生培养机构,与教学院系联合培养研究生,一年级在院系上课,二年级进入图书馆跟随导师实习。

3.3 图书馆硕士点将来会独立培养专业硕士

1996年以来,特别是经过2003年和2005年两批新增学位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图情硕士点达到20个左右,成为继教学院系和科研单位之后的第三条图情研究生培养途径,这在国外并无先例,是我国图书馆事业改革的成就之一。

目前,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尚无一级学科,根据《通知》附录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没有一级学科就不具备独立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条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校图书馆硕士点一定会产生一级学科点,因为图书馆硕士点正在不断进步。随着图书馆硕士点师资力量的加强,图书馆自我培养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定会变成现实。

4 高校图书馆培养研究生的意义

4.1 执行教育部图书馆《规程》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简称《规程》)第2条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具有教学职能:“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规程》规定图书馆不仅有教育职能,而且位于服务职能之前。《规程》第24条则要求图书馆还要具有科研职能:“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结合实际有计划地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规程》第30条规定:“高等学校鼓励图书馆专业人员同时掌握图书馆学和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重视培养高层次的学科专家。”

4.2 提升图书馆科教职能

高校图书馆参与研究生培养是提升图书馆教育科研职能的有效途径。国家提升科教职能可以兴国,学校提升科教职能可以兴校,图书馆提升科教职能当然有助于自身的振兴。这一点已经被图书馆硕士点的实践所证明:高校图书馆的硕士点犹如一台学术发动机,能够迅速带动和提升所在图书馆的整体学术水平,进而大幅提升图书馆在高校的地位。

高校图书馆参与研究生培养可以扩大图书馆在高校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工作只是接待学生读者,与学校职能部门联系很少,所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校历来把教学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图书馆参与研究生培养,提升教学科研职能,就会增加与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联系,自然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如:人事部门会同意图书馆引进高学历人才并支持图书馆教师进修,甚至会加大图书馆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科研部门会资助图书馆的科研项目;教务部门会资助图书馆的教学项目;设备部门会支持图书馆的购置更多设备;组织部门也会考虑从图书馆提拔干部。

4.3 开发图书馆人才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高校图书馆建立硕士点完全符合上述纲要精神,在我国图情高层次人才急需、而原有人才培养机制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图书馆参与研究生培养加速增加图书馆的人才资源。

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学位的图情研究生,对于图书馆都是一支年轻的生力军,无论在图情理论联系实际,还是在图情新技术应用上,都是图书馆业务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5 图书馆硕士点应该继续努力

5.1 积极争取申报一级学科

《通知》附录中列出了35个新增专业学位学科的基本条件,其中27个专业只要求是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艺术、翻译、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工程、农业推广、风景园林、临床医学(西医)、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只有8个学科要求必须具有一级学科点,其中就包括图书情报学科(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兽医、林学、药学、中药学、图书情报、工程管理)。

我国具有图情一级学科的高校只有20所左右,另外约60所高校仅有二级图情学科,因此没有申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四分之三的高校图情学科点不能参加专业硕士培养,对于我国偏少的图情研究生培养资源无疑是一种闲置,至少是没有充分利用。虽然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宁缺勿滥,但毕竟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一级学科点的培养质量一定高于二级学科,何况有些高校的一级学科下也只有一个二级学科招生。

显然,一级学科的要求对广大图情学科点并不公平,起码不太大度。国务院学位办对于35个学科设定两种标准也不合理,不能令人信服。

即便如此,图书馆硕士点也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应该积极申报一级学科点,为达到学位办规定的有关标准而努力。

5.2 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

《通知》明确要求各省教育厅和综合性大学“制定今后6年(2010~2015)本地区或本校(院)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很长时间不再修改专业硕士审批标准。如果标准6年不修改,图情等8个学科标准制定过高对本学科发展的制约影响就会逐步凸显,因为另外27个新增学科在相对宽松的标准下会培养更多的专业硕士。

图情等8个学科本应该抓住学科发展的历史机遇,加速研究生培养的步伐,与其他学科积极展开新一轮的人才竞争,但由于一级学科的门槛设置了发展的枷锁,制约了本学科发展的同时,也把人才推向其他学科,实际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此消彼长,不同学科对行业和事业发展的影响完全可以想象。

图书馆硕士点一直是在困难中成长的,既然能设立二级学科,就有希望成为一级学科,也一定能培养专业硕士。即使学位办近年内不再组织新的学科点申报,已有硕士点的图书馆和准备申报学科点的图书馆都不应该放松努力。我国图情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现状不会很快改变,图书馆依靠自力更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应该是长期的,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与事业的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5.3 图书馆硕士点培养专业硕士有优势

虽然我国现有的20个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因没有一级学科,不具备《通知》规定的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的申报条件。但是,按照《意见》中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通知》的文件精神,高校图书馆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比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更内行、更合适,因为高校图书馆的师资实践经验更丰富,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和条件是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的理想场所。

6 结语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图书馆探索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次浪潮带有偶然性,只有零星图书馆成功;那么21世纪初图书馆申报研究生硕士点的第二次浪潮就非常高涨,20个图书馆硕士点的出现绝非偶然。近几年高校图书馆培养研究生的热情日益高涨,已经储备了越来越多的能量,随着《意见》和《通知》释放的强烈信号,参与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图书馆一定会越来越多;随着图书馆师资力量的增强,图书馆培养研究生的角色会逐步从配角转为主角,图书馆培养研究生的第三场浪潮一定会到来。

图情研究生教育只有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才是图书馆事业兴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2010-05-27],www.省略/viewthread,php?tid=37650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06-16]www.moe.省略/

[3]《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10-05-27]www.moe.省略/

[4]葛敬民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建设的认识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2009,53(7):69-72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学图书馆; 文献资源; 读者

医学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提供医学及其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特定需要的医学文献信息机构。它包括医学科研系统图书馆、医学高校系统图书馆及医院系统图书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医学科研教学机构对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对情报和知识的需要。医院系统图书馆隶属于医院系统,其职能主要是为临床服务,兼顾为科研、继续教育和患者服务。医护人员需要系统完整的临床医学文献、一些相关的基础医学和其他学科文献,能反应临床医学新进展。

1 文献的收集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馆藏资源的建设是图书馆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工作,应根据本院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对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规划、选择和收集,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书体系,以满足临床医务人员的实际需要为目的。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拥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先进的医疗设备,是本市唯一的“百年名院”,担负着本市及附近周边地区的人民的医疗卫生工作,设有内、外、妇、儿、中医、口腔、皮肤、药剂、检验和放射等诸多科室,内科和儿科是本院的重点科室,笔者在收集文献资料时,要经常到各个科室,了解医务人员的医疗、科研现状及进展情况,掌握医务人员的阅读需求,在收集文献资料时要做到多方式、多渠道、有计划、有重点的系统收集,既要考虑到各科的基本需要又要侧重照顾重点科室的需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实处。⑴文献的收集的实用性。本院的主要工作是治病救人,兼顾教学、科研,所以反映临床各科新技术、新进展方面的书刊是我们收集的对象,笔者在收集文献资料时,要经常到各个科室,了解医务人员的阅读需求,让科主任、业务骨干在《科技新书目》选出建议购买的书籍,再根据馆藏情况,提出购书计划,报分管院长审批。本院医务人员高中初级职称的均有,根据他们在不同的岗位担任的不同工作,收集的文献的专深程度也就有所不同。高年资高职称的医生临床经验较为丰富,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病情严重的患者,且多兼有科研和带教工作,他们需要专深一些的代表临床最新进展的书籍,如《介入心脏病学》(第2版)、《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学》比较适合于他们阅读;年轻的低年资的医生,临床经验还在不断积累阶段,可给他们提供《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急诊内科学》和《临床用药速查手册》等比较合适;本院还是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实习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医学生来院实习,指导医学生们的临床实习工作方面的书籍也是收集的对象,《实习医生“三基”手册》、《实习医生临床技能手册》等书籍,非常适合实习医生们阅读。⑵文献收集的系统性。大多数的文献信息资源出版物,尤其以时效性强的连续出版物为最,如医学期刊是反映医学发展最快,出版周期最短的知识载体,它们逐年逐卷逐期按计划连续出版,这就要求在文献收集过程中不能随便中断,否则会造成文献资源的残缺不全,可利用程度降低,“中国”、“中华”系列的期刊和省级期刊是收集的重点。例如《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和《四川医学》等等。由于期刊具有连续性,一旦确定了收集,就不能随意中断,如《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订2年停2年,就不能让医务人员系统的了解历年来的外科学进展,而且,期刊是不重复出版的文献,系统收藏尤为重要,上世纪50年代的一些医学期刊,如《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在全市医疗单位中,只有本院一家收藏有,尤为珍贵。一些医学图书的出版也具有连续性,《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内容较第6版也有了不少的新观点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讯设备、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文献信息量剧增,印刷型文献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必须与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例如,购买的超星图书馆、维普资讯和万方数据库,文献信息容量大,查询速度快,医务人员通过题名、关键词、作者等检索,就可查阅到与其相关的所需文献资料,使医务人员获得文献资源的范围扩大了,时间缩短了,丰富本馆的馆藏资源,向着资源共享的目标前更进了一步。

2 文献的保管

本馆所藏的文献资源涉及临床和医技各科,众多的、分散的医学文献资料,只有通过有目的的收藏和科学的整序,变成医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能才长久地、反复地和有效地被读者利用,从而释放出它的知识和情报价值。这一切必须通过图书馆的收集、分类、编目和科学排架等工作来实现。

本馆藏书分可外借图书、不可外接图书、现刊和过刊几大部分,分区域陈列。笔者在对图书资料登录、编目和排架时采用《中图法》分类,同一专业的书刊集中在一起,既便于文献目录的检索又便于书刊的排架管理。如R5为内科学,R6为外科学,排架时,先排分类号为R5的图书,再排R6的图书;许多医学期刊是没分专业出版的如《四川医学》、《泸州医学院学报》等等,在排架时采用汉语拼音+分类的形式排序,既先按汉语拼音排序,如《北京医学》排在《四川医学》前面,如遇中国、中华系列的期刊再加上医学分类细分后再排序。如《中国针灸》应排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前面。这一方法方法经过多年实践,觉得较为实用,特别是在过刊的排架中,既有序可循又节约空间,减少倒架。

3 文献的利用

文献资源的收集和保管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利用,读者在解决临床疑难病例、开展科研工作、撰写医学论文、更新医学知识时,需要利用图书馆有序化的文献,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主动的为读者服务,用自己掌握的图书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为读者服务,使读者能较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从文献中获得知识,掌握情报信息。本馆设有医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⑴医学阅览室。医学阅览室的书刊按知识门类、读者对象、藏书类型等有序的放置,读者可以按专业阅读书刊资料。印刷型书刊,便于读者系统性的阅读医学专业知识,因为医务人员工作较忙,不能经常到图书馆阅读,定期或不定期的编辑《医学新书介绍》,向读者介绍新版图书内容简介,编辑《新到期刊题录》,就是选一部分新到期刊的目录页里,摘录其中一些适合本院业务开展的新动态、新进展的论文题目,为读者提供阅读线索,供医务人员参考,符合读者各自需要的,再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具体内容,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服务,节约读者时间。对不熟悉馆藏的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跟读者讲解怎样利用检索工具,书刊的排架方式等,帮助他们查阅所需资料,为读者提供抄写资料的纸和笔,书刊阅读后,书刊的归架可由工作人员做,节约读者的宝贵时间。对要撰写文章的读者,根据其思路,查阅相关资料给他写作时参考,并推荐某种杂志,提供稿约,通信地址等。⑵电子阅览室,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的版本多样化,不止有传统的印刷型,还有光盘、电子版本。对于一些年长点的,不能较为熟练的使用电脑查阅文献资料的读者,一是指导他们使用电脑,二是他们提供题名、关键词或作者等等,工作人员自己帮他们检索文献,对因工作忙不能到图书馆的读者,也是他们给出想要检索的内容,工作人员帮他们检索,把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存在他们的U盘里,或打印出来,供他们使用;对不可外接的书刊资料可帮读者复印所需篇章,供读者利用。

医学图书馆的工作就是医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图书馆专业知识,还要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外语知识和计算机使用能力,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使读者能及时地更新医学知识,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湛佑祥.医学图书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2] 张玉卿.现代化医院的医学图书管理与发展[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7): 132-133.

[3] 翟美琴.新形势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及管理[J].医学信息 ,2011,24(11):93-94.

[4] 郭秀英.论医学图书管理的人性化服务[J]. 医学信息,2010,23(7):2050-2052.

[5] 周予矜.浅谈医院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 北方药学,2011,8(11):59.

[6] 梁玉萍.浅谈医院图书馆的管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255-256.

[7] 付立宏,袁琳. 图书管理学[J]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图书馆工作;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信息服务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图书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行专业教育,扩大学生知识面,进行综合教育及对读者利用文献提供方法指导,进行书目教育的基础上,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提供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向。

一、突出专业特点,搜集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料

注意搜集与学校发展方向有关的重点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国内核心书刊,并把这部分文献的保障放在重要地位。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载体已从以往单一的印刷型转向了多种类型,因此,信息工作已经不能仅限于印刷型文献的搜集,还应包括录音、录像、计算机软盘、光盘等在内的声像资料、电子资料。图书馆适应文献载体多元化发展趋势,积极争取设备资源,开放电子阅览室、声像资料室,注重馆藏书资料的整理,将磁带、光盘等资料有序化,并搭建相应的服务平台,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1 专业图书的收藏

在图书馆藏书建设中,侧重专业教学资料的收藏和补充,为了保证专业藏书的数量和结构的合理,图书馆在集中购书时,各系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每年制定一个图书采购计划报给图书馆,图书馆再根据资金、购书种类、复本量综合协调制定全年的购书比例计划,然后组织实施。

2 报刊资料的收藏

报刊资料具有出版及时、内容新颖、信息量大等特点,在为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期刊订购中,注重收藏参考价值较大的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检索性期刊;收藏学生喜欢阅读的有益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提高素质的优秀期刊。在期刊订购中,我们认真听取系里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期刊收藏能更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

3 电子文献的收藏

适应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出版的特点,高校图书馆都采购了电子图书和各种期刊数据库,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重庆维普资源是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数据库的采购和使用中,教师是使用各种电子文献的重要的读者群,因此,图书馆在采购电子文献时,应该十分重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二、围绕教学实践,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与学校的战略定位有很大关系。合理的馆藏保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科研工作支撑,如果仅仅是完成教育任务,那么以中文为主的馆藏就能满足大部分需要。随着创新教育的倡导,围绕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职能拓展的新领域。

1 及时为教学及课余活动的组织者提供情报信息

这种信息,应当有历史的,即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源流,也有现实的,即实践教育的现状;即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这种服务,应当对搜集到的资料有归纳、整理,分门别类地概括出特点,梳理出经验教训,有利于有关管理者与组织者开阔视野,继承创新。特别是搜集、整理的国外实践教育宏观情况的信息资料,将影响学校的教育决策,关系实践教育活动能否受到重视,关系教学改革的力度与深度,直接涉及人才培养的质量。要高度重视和注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情报调研,定题跟踪服务,以及多种形式的信息编译渠道,提供各种内部信息、动态信息,编写具有一定水平的信息综述、分析报告、专题文摘等。

2 为具体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提供信息

诸如为百科知识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咨询活动、社会调查、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影视展评等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社团刊物、系报系刊,以及各种简报的编辑,为职业技能素质的培训与考核提供全面的服务。

3 组织好音像制品的采用学习

随着音像资料大量进入高校图书馆,结合学生课余活动的深入开展,应当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积极配合校、系组织学生认真观看音像制品,以深化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推动其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提高。

4 信息、专题服务

对馆藏文献信息进行主动宣传,包括新书、新刊的专题报道,主动围绕学院的重点专业建设和课题研究,开发馆藏文献,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强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和手段。积极寻求对外合作服务,争取实现资源共享和联合服务。

5 数据库等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服务

目前,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拥有的能力和水平,也是图书馆藏书建设和信息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一个方向,我们应该主动地适应网络信息环境的需要,在观念、技术设备、组织和人员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整理与服务奠定基础。

6 图书馆与各系资料室合作开展信息服务

系资料室对本系课题比较了解,图书馆应该积极地和系资料员进行沟通,掌握各系课题情况,并进一步和课题负责人进行联系,主动开展课题服务,发挥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

三、区分读者对象,全方位分层次提供服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必须要有一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同时掌握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和书本式参考工具,并且有良好的与学校发展方向相适应的专业背景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来从事工作。要从事深层次的信息工作,仅仅具有文献的专业背景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大力度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图书馆的人员配置应该考虑综合化,由文献情报专业背景、现代信息技术专业和各种学科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组成,形成各部分人员的知识融合,加强在职人员的针对性培训,造就一批能与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相适应的图书馆馆员,从而提高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图书馆和各系资料室,既要分工,又要合作,主动积极地共同为实践教育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作为第一层次,高校图书馆应侧重于满足全校各专业共同的需求。作为第二层次,系资料室以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则应当着重为所在单位的专业、学科、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必要的资料。这一层次的服务,专业特点突出,针对性强,比第一个层次的服务更加专门化。具体举措是:

1 教师参与图书馆藏书建设

各系教师参与选书,能更好地把握本专业的图书出版动态和出版质量等问题,更贴近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不仅使图书馆藏书结构和层次更科学、合理,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2 为教师利用图书馆提供方便条件、优惠措施

教师是学院办学的核心力量,图书馆应该想方设法地在读者服务工作上向教师倾斜。高校图书馆不仅要设立教师资料室、专题阅览室等,同时要对教师借阅图书的册数、期限都适当地进行增加和延长,以满足教学、科研对文献的需求。尤其是对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特长生、导师等提供更加优惠的借书政策。

四、反映教学成果,建立全校师生教学科研成果专题资料室

注意收藏积累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丰富实践教育的内容,开阔师生的视野,鼓励师生的积极性,培养敬业精神,这项工作应当分层次进行。图书馆应当有专门的陈列室,各系应当建立本单位教师的教学科研档案,其资料也有专门的陈列地点。就系资料室而论,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优秀教案,有代表性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和实习工作总结,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野外综合实习记录的代表作,艺术活动的优秀作品,科技活动成果,军训或实习的优秀讲演稿,经过答辩的优秀毕业论文,公开发表的作品论文等,都要注意搜集、整理。研究生、本科生的优秀工程实践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积累也应当充分重视,因为它有利于促进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给予提高其科学研究的水平,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者总结经验,在对学生科研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6篇

1、人力资源管理难点

(1)人才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执行力不足。独立学院因为其快速发展的特性,在人才招聘方面虽然决策速度也很快,但是面临着生源迅速扩大与师资力量储备缺乏的矛盾,尤其是图书馆,缺乏图书馆相关专业如图书馆学、目录学和情报学理论的专业人员,大部分教师都是临危受命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当中,在图书分类、图书编目、典藏分配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方面执行力明显不足。

(2)馆员岗位固定,上升空间小,动力不足。独立学院图书馆的馆员面临的挑战是:一方面因为专业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独立学院中一个特殊的体系存在,馆员从事的工作与学校的主系统就像两条平行线,工作并行,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转岗、升职方面与其他职能部门人员相比缺乏竞争力,长期固定在相同的岗位和相同的环境中,容易形成职业倦怠,丧失工作动力。

(3)对馆员的要求更高。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来自城镇,家庭经济情况好,自我意识较强,特性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图书馆员常因为对学生的特性把握不足,无法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管理要求,容易与学生产生矛盾和冲突,这对以服务为主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制度管理难点

(1)管理制度不完善,队伍稳定性不高。首先,独立学院图书馆员工因为专业化程度不高、上升空间小等因素,使得这个群体缺乏稳定性,而作为一个为成千上万学生提供服务的独立机构应该维持这支队伍的稳定性,但目前图书馆因为缺乏条件和权限,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很难体现出“激励机制”,调动不了员工的积极性;其次,因为图书馆规模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而扩大,而学校却经常因为资金的考虑,在员工招聘和提高待遇方面有所保留,使师生比不断增大,员工的工作内容远远超过了其管理制度中所规定的工作职责,造成一岗多责、一岗多能的情况,压力不断增大,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

(2)缺乏长效制度保障,难以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目前,较多的馆开展的服务主要是图书外借和阅览工作,基本没有开展信息咨询服务、读者培训、文献检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馆际互借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虽然有装备先进的电子阅览室,但可浏览的学术资源非常少。电子阅览室中的电子文献资源的宣传和读者培训没有跟上发展步伐,其利用率也很低。图书资源利用率低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图书馆的服务单一、图书质量不高或者是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原因,缺乏制度保障也是主要原因。图书馆本身在吸引学生入馆方面缺乏有效措施,缺乏主动性,在宣传和引导学生入馆方面只重视一些类似“读书月”等单一的、集中的短期活动,没能形成从点到线再到面的长效制度来巩固和扩大图书馆的宣传成果,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

3、学生助理管理难点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成立的时间不长,随在校学生的逐年增加,为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迫切需要,完成年均藏书量、年进书量等规定指标,图书馆必须不断扩大购书量。随之而来的就是图书流通量增大,阅览座位增加,图书馆工作量也相继成倍增长,而每年新增正式员工名额毕竟有限,这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出现缺口,只能依靠学生助理来完成图书馆部分工作,但在学生助理的管理上有不少难点。

(1)学生助理流动性大,培训难,管理难。一是学生助理因为课程和实习等原因,不可能在图书馆长时间工作,流动性很大;二是由于无法对学生助理进行很好的培训,所以学生助理的工作效率往往不高,容易出错。而图书馆教师一方面缺乏学生管理经验,一方面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因此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

(2)师生交流少,勤工助学角色定位不准。独立院校的学生基本处于“不差钱”的水平,图书馆学生助理微薄的薪水对他们的生活不能产生很大改变,只是出于个人需要或学校强行安排到图书馆工作,因而缺乏积极工作的动力,对工作也不够热爱,没有把自己放在为老师、为同学服务的位置,这种心态的存在也影响了他们与馆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二、解决独立学院图书馆管理难点的对策

(1)依托名校母体优质资源,做好人员培训。独立学院图书馆可以借助校本部优良资源,如办馆理念、办馆思想、技术力量、管理软件、网络资源等,来推动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在人员培训方面,通过组织活动加强交流,并开展交叉培训、学习,一方面把校本部图书馆的老教师请来做讲座,培训图书分类、编目技术等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独立学院图书馆的人员送到校本部去进行短期的实习和培训;同时,外出培训和实习也是一种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措施,可以增强独立学院图书馆人员的竞争意识,进而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2)发挥馆员专业特长,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空间。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教师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图书馆应该利用这种不同专业的差异,将人员根据图书馆藏分类编排,提高馆员对书目的熟悉程度,提高服务质量。另外,图书馆一方面应根据馆员的专业或者特长,为馆员提供上选修课的机会,提高其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根据馆员特长开设一些新课,通过上课,不仅可以改观学生对图书馆老师的认识度,改变学生认为“图书馆员是阿姨,而不是老师”的错误观念,提高馆员的存在感,提高队伍的稳定性,而且通过上课也可以发挥馆员特长,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避免了长期在馆内工作单一造成的倦怠感。

(3)将图书馆特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独立学院具有独特的办学形式,在学生管理体系、培养计划和校园文化塑造等方面也很注重走特色化之路,而图书馆作为独立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内最神圣、最令人肃穆的地方,其特色文化建设更为重要。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3个主要方面,将图书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两者相互促进,为独立学院特色化建设提供支持。第一,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图书馆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甚至于馆员的统一服装等细节会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学生学习和阅读兴趣,提高入馆率。第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主,通过与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相结合调整馆藏结构、文献类型,并通过为专业技能比赛提供支持宣传馆藏知识,通过倡导学生爱护书籍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改变以往对图书馆庄严肃穆的认识,塑造有亲和力、有吸引力、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第三,图书馆制度建设是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书馆制度建设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独立学院的各项制度,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大环境下,制定图书馆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借鉴其他高校图书馆(特别是独立学院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结合学院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修订学院图书馆的系列规章制度,在“岗位职责”和“操作规则”等相关规章制度中强调制度的“严肃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引导性”,在“纪律制度”和“奖、惩条例”等规章制度中既强调制度的“严肃性”又注视“人性化”制度管理理念,并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机地结合在规章制度的条款之中,激励员工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积极性。

(4)发挥新媒体作用,拓宽图书利用率渠道。首先,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整合成有效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图书馆馆藏所提供的范围,其内容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动态性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和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发网上信息,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以分类整理,提炼成用户所需的有效信息资源,并逐步使之成为本馆特色数据库。其次,发挥微博特性,提高图书馆影响力。“微博”作为一个广播式、开放式的平台,在影响力方面已经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目前很多图书馆都通过“微博”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服务广大读者,其中不乏首都图书馆这样的大型图书馆。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微博注册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可以推断在校大学生微博的注册人数也相当庞大。微博不仅可以活动信息,而且可以快捷地收集反馈意见,其强大的社交功能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活力,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灵活运用微博这一新兴的宣传方式,重新点燃更多的人对图书馆的兴趣。

(5)将公益服务性质的勤工助学岗位与固定岗位相结合。针对独立学院图书馆人手不足、岗位人员流失快的问题,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对固定岗位学生的培训,了解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目的,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他们,让他们了解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减少岗位流失;另一方面要发起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以公益服务的形式来图书馆工作,了解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为今后固定岗位选拔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语

图书馆在学校的教学及其研究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图书馆能在各个方面服务于师生,能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只要有一流的管理与服务,就能使图书馆成为师生们离不开的资源共享平台和学院发展的学术后盾。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7篇

摘 要: 文章提出了高职图书馆参与并支持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文献资源建设途径和拓展服务新领域等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的目标,并研究了创建高效服务组织、多维度资源共享及构建新互动的交流服务平台等协同创新途径。

关键词: 高职图书馆 协同创新 地方企业

1.背景

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经过科学定位,重视并积极推进与地方企业的产学研用合作,以产学研用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开始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合作层次越来越高,有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物理分界已经很难区分,厂中有校、校中有厂。在高职教育与企业高速协同创新发展的同时,高职图书馆服务需根据学校办学模式的改变,积极寻求与校企合作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信息服务新体系。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一直体现协同创新的思想。图书馆最初的协作及信息资源共享大概发生在70年代,而当前“总分馆制”、“图书馆联盟”、“图书馆集团”等协同创新形式的出现,表明在区域同行合作及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发展趋势[1]。

2.高职图书馆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的目标

2.1参与并支持校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与教学、科研并列学校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在原来高职院校创建示范性过程中,通过科学定位,凭借独特的雄厚馆藏、快捷的网络化文献传递、优质高效的服务发挥学校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为示范院校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2]。为了实施协同创新,各类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各方面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学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同样离不开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支持,图书馆在学校实施、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或平台的发展中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这将是高职图书馆在新时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机遇[3]。高职图书馆更是协同创新过程中学校内部重要的组成部门,协同创新的实施,不仅是学校创新发展的契机,更是图书馆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探索创新型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一个重要平台。

2.2创新拓展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途径。

当前,高职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主要是通过购买方式获得的各种正式出版的纸质图书、报刊及相应的各种电子文献,对于企业的各种技术资料和设备资料,特别是一些非正式出版文献少有收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专科教育有着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培养从校园内拓展到社会和市场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实训,每年都有几百上千名学生和上百名教师到地方企业单位进行实训、实习,时间为半年甚至一年[4]。因此,高职图书馆的读者特别需要这些实用性强的行业资料和设备资料,图书馆可以利用参与协同创新的有利条件,拓展馆藏资源的收集途径。通过合作,高职图书馆可以与地方企业的图书馆或资料室进行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利用这些具有企业独特的专业特色文献为广大师生所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更进一步支持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2.3拓展信息资源服务新领域。

企业虽然有自身的图书馆,但某些地方企业受到资金、人力和场地等方面的限制,规模较小,文献少,某些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资料室。随着企业的发展与研发需要,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利用它的时效性、真实性了解社会发展及同行业动态,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方向,及时准确获取专业性的文献信息资源无疑对企业的产品研发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拥有海量的可利用信息资源的高职图书馆无疑令很多企业望尘莫及,能够与之合作,并得到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必然受到企业的青睐。高职图书馆在参与和支持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为实现合作双方共赢,需要积极开辟服务新领域,为合作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高职图书馆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服务的路径

3.1以x者服务为中心,协同创新高效的服务组织与管理机制。

管理体制创新根本在于利益协调,协同创新中的各个主体从原来离散的状态走向协同,目的是在协同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利益最大化。图书馆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的中心任务及目标是为读者服务,两者的协同创新需要围绕这个目标任务,构建高效的服务组织和管理机制,才能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高职图书馆和地方企业的协同创新,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协同创新服务组织,服务组织的管理不可以由单一部门垄断性占有,要吸收多个协同主体参与,而且对于协同创新的发展路线、管理及责任分配要共同协商与讨论之后做出决策,协调图书馆与企业服务人员、服务对象的管理,对服务创新主体进行引导、支持和统筹,并实现开放共享、公平公正及可持续发展。在组织内部加强组织的文化建设,以增强参与人员与单位的组织认同感。

一个组织的高效运行离不开良好的管理制度。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通过制定一套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确定各单位与人员的职责与利益,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对创新目标协同分解,并以此确定绩效和利益等分配问题,充分调动各方的参与积极性,以此形成一个具有良性发展的协同创新管理机构。在高职图书馆内部需要加强协同创新服务的制度扶持,在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或机构之后,馆内应该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和制度,对协同创新信息服务的运行、绩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执行与检查,建立读者用户参与考评的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确保协同创新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与发展。

3.2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协同创新多维资源的融合共享。

高职图书馆在与地方合作企业协同创新中,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图书馆双方的文献资源优势,实现双方的优质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是合作双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5]。地方企业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主要是根据本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经营等各方面需求搜集的,其文献信息资源具有该企业独特的行业及产业特色,但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在资金、人员的支持方面制约其发展;而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则拥有丰富的、专业比较齐全的文献信息资源。因此,两者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优势信息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在双方协同创新信息资源融合、共建与共享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和企业需要紧紧围绕用户(包括学校的读者与企业的员工)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各类资源主体协同进行资源融合共享。针对文献资源方面,双方可以开展文献资源整合平台的创建工作。

通过文献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对企业独特的专业文献与高职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平台将各种文献资源构建为一个网络服务平台,使用户方便地获得自己需求的文献。建立文献资源整合平台,能够全面负责高职院校与企业文献资源的统一管理、开发与利用,并能建立完整的文献资源保障平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文献资源充分共享,使文献资源更充分地利用,通过资源整合平,可以有效减少文献经费投入,提高文献资源服务水平与能力。同时,在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的众多资源中,人力信息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决定着文献信息的质量及服务水平;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地方企业在协同创新建设过程不可能独自拥有所有人才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图书馆、企业在进行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走人力资源合作共享之路,互相融合补充。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协同创新服务中各种合作的协调,进而推动整个协同创新进程的发展。

3.3以知识创新为目的,协同创新互动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

知识创新是促进地方企业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知识创新是一种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研究活动,信息交流过程是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6]。高职图书馆在和地方企业的协同创新过程中,既要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积累文献信息资源,又要以知识创新为目的,协同创新互动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通过利用协同创新互动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图书馆和地方企业可以创造协同服务的环境,实施协同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改善用户信息交流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并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满足地方企业的发展需求。协同创新中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建设是知识创新的基本环节,高职图书馆与地方企业的协同创新,必须充分利用双方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构建有利于知识发现、组织、交流、利用的服务平台实现协同环境下的知识采集、知识存储与知识组织、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交流与服务,优化协同知识管理的业务过程,在这些平台中,通过整合各类即时通信工具(如QQ、微信)、维基、新闻聚合和学术机构库等不同工具与平台,建立图书馆和地方企业互动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

4.结语

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是当今图书馆数字现代化建设的新趋势,高职图书馆在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完善f同创新组织体系、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协同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与融合。高职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的知识库,不仅可以为高职教育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还可以为地方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关资源与服务,并且通过构建信息协同平台、协同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组建协同创新知识服务平台等,提高为知识创新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为学校、企业乃至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东来,冯玲.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6):1-7.

[2]杨家芬,杨金龙.浅谈图书馆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作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2):76-78.

[3]金丹.“2011计划”与图书馆创新建设[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4(1):7-10.

[4]白永明,张立影.当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2(3):73-75.

[5]李居平,程雪梅,陈娟宁.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探讨[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0(5):47-49.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图书馆功能 服务育人 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B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录取比例的大幅攀升和普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高校特别是二、三本高校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为此,各高校正在纷纷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和探索。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三大支柱之一,毋庸置疑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自己的功能。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进行探讨,旨在推动图书馆与时俱进,准确把握自己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普通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传统功能分析

目前,人们对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已有较多研究,但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笔者认为,从系统论的角度理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以培养人才为宗旨,由各种教育要素共同参与,各种教育要素按照教育规律各自发挥功能并实现有机统一的完整系统,它包括许多分支体系, 如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体系、实验实训体系、考核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监督体系、教学支持与保障体系等等,尽管这些分支体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均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在不同的教育环节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各分支体系的功能亦有所差异。因此,研究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应当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健全服务体系,做好服务工作。”依据该《规定》,高校图书馆至少具有以下四大功能:其一,服务功能,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其二,保障功能,建设、管理文献信息资源,满足读者需要,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其三,育人功能,在文献信息服务过程中教育学生读者;其四,研究功能,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务。这是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权威性界定,也是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中功能的总结。

高校图书馆这四大功能定位固然昭示着图书馆在高等学校的重要地位,但在我国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中,高校图书馆的某些功能在许多高校是虚化的。首先,高校图书馆的四大功能定位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理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各学科高、精、尖人才,属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信息网络普及之前图书馆是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取专业知识和学术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纯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的超脱性,使得图书馆在为学生学习和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文献信息服务之外较少与学生发生联系,图书馆育人功能基本形式化,即使在文献信息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些许教育作用也是隐性的潜移默化式教育,而将向读者传授文献信息检索、查阅方面的知识视为育人功能亦属牵强。其次,图书馆的研究功能超出了多数高校图书馆的能力范畴。在实行精英教育的高等学校,与学术性、研究性教学模式和教育氛围相适应,高校图书馆也是图书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阵地,应当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是,由于各高校办学层次的差异,受人力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等原因制约,多数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方面力不能及,除部分名牌大学的图书馆尚能正常发挥研究功能外,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功能基本无从发挥。

事实上,在实行精英教育的高校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中,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仅限于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文献信息服务,由于育人功能严重欠缺,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传统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中,它作为教育保障和支持系统,主要发挥着间接的、隐性的教育功能。

二、 普通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作为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各种体系构成要素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为适应普通高校由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高校图书馆必须对其功能定位做适度修正与调整。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三个显著特征:(1)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等一线高级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在培养重心上,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3)在培养方式上,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 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高等教育规律和图书馆工作的实务性决定了普通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的调整方向——巩固保障功能、强化服务功能、提升育人功能、淡化研究功能。

1、巩固保障功能。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是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决定的。由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应用知识信息更新速度快,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由学术型、研究型向应用型的转变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保障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确保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功能不致因文献信息采购经费、采集渠道、加工整理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而减弱。

2、强化服务功能。“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高校图书馆的永恒信条, 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并不因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变而改变。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更大,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更具职业专业性和实用性,对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构成巨大挑战,图书馆尤需强化服务功能。

3、提升育人功能。在高校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育人功能一直是高校图书馆的弱项,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确立,为图书馆提升育人功能,由间接的、隐性的育人功能向直接的、显性的育人功能转变提供了机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图书馆是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非教学工作领域之一,也是在校学生接触职业活动、感受职业精神、了解职业规范的最主要的平台,学生接受文献信息服务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过程,图书馆应当凭借自身的平台优势,通过渠道创新、方法创新,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发挥育人功能。

4、淡化研究功能。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培养对象的学术性、研究性要求远逊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这一特征更为符合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因承担繁重的文献信息保障和服务实务工作而无力投入更多研究精力的客观状况。因而,笔者认为,在此情形下,高校图书馆适度淡化自己的研究功能,将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中到文献信息保障与服务和育人功能方面更切合大多数图书馆的实际。当然,笔者绝不是排斥开展对图书馆领域的研究,而是认为这种研究应因人而异、因馆而异,属个体行为,不应当上升到图书馆功能的高度理解和强制推行。

三、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发挥

上文述及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导致了教育参与要素功能的某些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赋予高校图书馆以文献信息保障功能、文献信息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关于如何发挥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鉴于图书馆学界在文献信息保障功能和文献信息服务功能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加之图书馆工作的共性决定了其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文献信息保障和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方式、方法没有质的区别,故本文在此不再详述,而仅对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发挥育人功能进行探讨。

(一)以实践育人为主导。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又称社会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高校图书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说具有先天优势,它既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借阅图书、查阅文献信息资料和自习的场所,又是学生身边最近的社会实践观摩、体验平台,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观察图书馆工作流程、图书馆管理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感受职业实践活动内涵,为今后自身的职业实践活动增强感性认识,积累职业素养。因此,图书馆应当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有利条件,围绕实践育人主题,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定计划并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图书馆各项工作,以优良的工作状态示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实践素养。

(二)以服务育人为抓手。

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既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也是图书馆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发挥实践能力育人功能的主要途径。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检索、借阅、学习服务是一项内涵非常丰富的工作,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供给能力和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的文化氛围、人文精神、服务理念、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工作规程、工作效率的集中体现,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过程,也是熏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最佳时机。图书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把贯穿于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服务育人理念和举措化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中的服务育人行动,将极大提高图书馆服务育人功效。

(三)以方式创新求突破。

精英教育体系下的高校图书馆实现育人功能的多局限于潜移默化式隐育人方式,服务与育人合二为一,关系模糊,育人效果不明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图书馆育人功能要取得明显成效,需跳出图书馆传统育人方式窠臼,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在此,笔者在总结一些图书馆既有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建议,结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提出以下几点育人方式改革思路:(1)建立图书馆学生实习基地。与各高校普遍在校外建立的专业实习基地不同,图书馆学生实习基地以增强学生职业感性认识,感知职业工作环境,了解职业工作流程与规范,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为宗旨,不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习、实训为目的。(2)组建学生义务馆员队伍。学生义务馆员队伍作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不为物质报酬和收入而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学生自愿者团队,其行为本身就是高境界的体现,这种境界与图书馆工作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较强的职业工作能力是逻辑必然。(3)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勤工助学。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传统方式之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架构内的作用更加突出。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勤工助学,不仅方便学生,减少勤工助学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直接指导和关心下,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能够得到快速而全面的提升。(4)建立学生参与机制。学生作为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体,往往对图书馆工作有诸多意见和建议,其原因多与学生对图书馆工作了解不全面、图书馆工作存在缺陷和图书馆与学生沟通不足有关。图书馆建立学生参与机制,由学生代表组成参与机构,参与图书馆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的制定,参与图书馆工作考核与监督,学生参与的过程,既是促进图书馆工作改进的过程,也是图书馆与学生沟通的过程,还是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践能力的过程。

注释:

郎耀秀.系统论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之构建.学术论坛,2011(7):203.

丁小明.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

刘薇.“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学校图书馆永恒的信条》.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47.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5-0053-03

关键词:营口理工学院;图书馆;“十三五”规划;发展路径;发展规划

1 背景

网络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逐渐多样化。面对网络的强烈冲击,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改进各种服务,提供更多的优质特色资源。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地方高校图书馆,营口理工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图书馆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可提供参考咨询、阅览、外借、资源检索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图书、报纸、期刊、电子资源的订购量逐年增加,已初步实现了文献信息服务的标准化、科学化[1]。我馆已发展成为营口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成为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图书馆,在学院各项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3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新设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依据教育部教高[2011]3号文件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制定)等国家、省级文件为标准,我馆在特色资源建设发展方面制订了发展规划。

2 营口理工学院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馆的成立时间不足6年,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现有藏书52.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报纸452种,购买电子资源10个,试用电子资源40个。馆藏资源初步形成了以理科、工科、管理学科为主,法、文、史、综等多学科兼的格局,并形成了以印刷型资源为主,电子资源为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学院师生的基本信息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馆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工作已基本完备,这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我馆的发展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馆藏资源结构还需优化。根据学院《2016―2020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表》,我馆对学院今后重点建设的机械、材料、化工与制药、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与工程类5个专业集群的学科文献保障力度有限,还需要根据学院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外文资源相对匮乏,部分学科收藏不精、不全,缺少顶尖学者的精品[3]。②文献资源采购工作有待创新。目前,我馆纸质文献采购的方式主要为现场采购及通过网络书单采购,采购方式较为单一,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发挥专家和学者在纸质图书采购中的主导作用。我馆对于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虽然也在不断加强,但目前我馆电子资源的获取途径单一,对于学院开设的重点专业保障力度有限,且外文电子资源匮乏,因此电子资源的采购方式也需要发展和创新。③知识信息和文献服务手段有待提升。图书馆的信息和文献服务手段目前还停留在图书借还、入馆教育及信息检索课这些传统的服务上,没有开展个性化信息定制与推送服务,没有建立数字文献资源传递平台,也没有开展文献信息定题检索、科技查新、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最新文献报道等信息服务工作。④图书馆网站建设还有待加强。目前,我馆网站还停留在介绍型的阶段,网站没有开展实质性的网上信息服务,仅仅是介绍图书馆提供的传统服务、部门设置和规章制度等一般性的内容[4]。⑤多元文化服务工作有待开展。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工作目前仅限于“世界读书日”的系列活动,没有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文化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还较为单一,活动影响力有待提升。⑥特色资源体系有待形成。我馆拟建的营口人地方文献库虽然形成了建设方案,但具体工作还有待开展;教师教材库初具规模,有待形成一定的体系;学位论文库、院系优秀教师授课视频收集等工作还没有开展,相应的数字化推广平台还未建立。⑦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的转型还在探索。在目前泛在信息环境和大数据的热潮下,图书馆如果还遵循传统的运作方式,只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建设开放型图书馆的想法还有待落实。

3 加强营口理工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

在实施“十三五”规划期间,我馆将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为纲领,以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为建设方向,紧紧围绕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方向,建立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相适应、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保障水平,使我馆在现代化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均达到省级高校图书馆先进水平。

3.1 启动“营口人地方文献库”的建设

特色文献建设是本科图书馆评估的重要内容。我馆拟以地方文献为突破口,建立地方文献库,并从2014年起已经着手这方面的资源建设,拟定了建设方案。在“十三五”期间,我馆准备有计划地系统搜集地方文献资料,对包括营口人写的、写营口的、与营口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各单位的宣传资料、营口地区史志资料、地理资料等进行加工处理,成为反映营口政治、经济、人文、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文献资源的一个窗口,并建立数字推广平台,对“营口人地方文献资源库”进行推广。

3.2 对具有专业特色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

我馆计划建立并完善教学文献资源数据库(包括课程教材、教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以及与该课程相关的优秀论文等)、职业型文献资源数据库(包括职业资格认证教材、教参、在线培训等)、实习实践文献资源数据库(包括学生论文及实习实训成果、教师科研成果、实习实训实践视频、网络虚拟库等)等,为广大师生、企事业单位提供检索、浏览、借阅及下载等信息服务。

4 建设特色资源采取的主要措施

4.1 增加馆藏数量,形成多元馆藏结构

4.1.1 保证图书馆藏书总量达标。在保证图书馆藏书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藏书量标准(生均100册,每年生均购书3册)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的比例。根据学院建设教学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我馆拟增加应用技能类、创业类图书及配套资源的采购比例,积极支持学校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强化相应馆藏建设,使图书馆成为学院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料基地;稳步加大电子期刊、图书等数字资源的采购比例,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重点采购综合类电子资源,强化复合图书馆服务的资源保障;增加图书馆视听资源的数量,增设纸质藏书文献评价体系,加大工具性软件采购数量并与技术发展基本同步,不断引入新资源类型,强化纸质、电子、网络等各类型资源的整合;注重网络虚拟资源建设,整合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体系,逐步形成馆藏文献资源丰富、网上资源占有一定优势的综合性特色馆藏体系。

4.1.2 加大采访力度,提高馆藏质量。纸质图书及数字资源采访应征询各学科带头人的意见,设立理工学院图书情报委员会,在每年采购文献资源之前,组织专家组对拟采购的资源进行讨论,决定采购资源的种类及数量;图书馆网页开辟“文献资源荐购”专栏,对于读者购买需求旺盛的文献资源、少量图书可即时采购,数字资源可在理工学院图书情报委员会会议上讨论。我馆将逐步把图书馆资源采购嘟桓学院师生,千方百计满足学院师生的文献需求,提高文献资源采访质量。

4.2 强化数字主导型图书馆,实现便利、完整的远程服务

4.2.1 建设数字图书馆门户,引进统一检索平台。我馆要提供异构电子资源一站式检索服务,简化用户利用数字资源的操作,并向集成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开通移动图书馆,利用移动图书馆实现图书馆各类馆藏和数据资源的统一检索、统一导航、统一调度,让用户随时随地、方便灵活地查询、浏览与获取所需资源[5]。

4.2.2 构建基于网络的学科导航数据库和教学教参数据库。我馆要提供数字化教学所需的电子教学参考书;建立网上素质教育平台;通过调研、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估等,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建立读者电话、短信、微信、网络咨询平台,迅速响应读者的咨询请求;引入高效、规范的服务管理系统,处理读者意见、建议和投诉,提高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6]。

4.2.3 不断推动图书馆个性化深层次服务。我馆应改变大量的数字资源仅仅显示在主页上及存储在机器里,被动地等待用户来选择的服务模式[7],形成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和推送服务;构建较完备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做好资源整合,并通过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信息服务,来补充馆藏资源的不足[8]。

4.2.4 开展科技文献网络代查代检服务。我馆将积极与省内具有查新资格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院从事科研工作的教职工提供网络代查代检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查新服务、课题代检索服务、国内外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查询并出具检索证明服务等。

4.3 调整馆藏资源布局,形成图书馆有效空间

4.3.1 馆藏布局调整。我馆通过对图书借阅频率的统计,有计划、有步骤地剔除阅览室内流通率偏低的纸质图书,将其转移到特定的物理空间集中存放,解决图书馆增量图书无处可放的困境。逐步调整现有物理空间的布局,释放利用率较低的空间的使用面积,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学习、创业、交流空间的面积。

4.3.2 电子阅览室调整。我馆将改变现有电子阅览室的用途,并逐步取消电子阅览室,将电子阅览室的电脑根据学生的喜好摆放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各层走廊,随时随地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设立专门的数字资源体验区,让学生对图书馆现有的电子资源一目了然。图书馆一楼设立电子读报屏,并与学校主页连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学校近况,加深图书馆与学校的联系。

4.4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

4.4.1 开展自助借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馆可以小范围逐步开展自助借还设备建设,实现图书馆24小时自助借还;逐步改革现有书库的资源布局及工作分工,利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书库无人值守、学生自助借还,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区域。

4.4.2 使用自习室选座系统。通过图书馆自习室选座系统,可以实现图书馆自习室座位资源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对座位进行合理调配,提高座位资源的利用率,解决长期困扰图书馆的占座问题[9]。

4.4.3 开展学科服务等。我馆通过各类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图书馆员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学科馆员、文献传递员、信息咨询员等可以助力学生及教师工作的方面上来。

4.5 加强图书馆宣传推广力度,提高馆藏资源利用水平

我馆需深入研究读者心理变化和需求变化,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宣传和推广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保持现有的宣传讲座、网站宣传、印刷品宣传、主题活动宣传等,拓展微信、短信平台、实时咨询等新的宣传方式与手段,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和服务水平[10]。

4.6 加强馆员培训力度,构建专业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团队

4.6.1 工作实行量化考核。我馆对图书馆的各项指标实行量化的目标管理,并定期开展检查和评估。明确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以及馆员在规划实施中的要求与责任,以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1]。我馆还定期对所负责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在年终考核时,对达标的部门和负责人在年度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表现优秀的员工还可以选派外出进修学习,从而形成激励机制。

4.6.2 加强人才专业培训。我馆将推进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和人员的专业化发展及相关专业的在职进修;与国内图书馆建立交换馆员制度,提高中、高级人才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视野。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促进组织内部知识交流。重视管理人员在事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实施专门的管理培训计划,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队伍[11]。

参考文献:

[1]韩美霞,辛晨环.关于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考[C]//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4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2]刘杰民,王炼,张文静.湖北省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J].图书情报论坛,2012(12):1-7.

[3]佚名.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2(2):56-64.

[4]黄康美.高校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探讨[J].管理观察,2008(11):110-112.

[5]周祖平.让资源就在您的手中[J].科学与财富,2012(1):188.

[6]李跃进.论读者工作中抱怨行为的产生与解决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90-92.

[7]李咏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10(3):51-54.

[8]尹锋.充分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推进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以长沙学院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43-45.

[9]黄长伟.高校图书馆自习区座位资源实施计算机管理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128.

[10]张国臣.转型期高校图书馆“十二五”规划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C]//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4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11]百度文库.广州图书馆发展规划2011―2015[EB/OL].[2012-03-15].http:///link?url=IpfIJPX4vXnooDZcPyp NeV_IbLCFEU3P6wb3GYOy7MkJYqGdiyeBR gtoGhtN7utgbLlvGgzgqEA7cJAb5CyDR8Ta3yH G5WNRio6g0K1dLe.

图书馆实习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素养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2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迅速普及,给传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带来了深刻革命,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对研究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图书馆适应科技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窗口,在当今信息时代的主要职能就是充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努力将信息化作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新的支撑点,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知识形象,开拓图书馆的创新之路。

1 信息素养的特点

根据现代科学定义,信息素养是一种理解能力,对它进行培养后可使个体充分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一言以概之,即信息素养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它能极大提高个体终身学习的能力。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正确地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人[1]。信息素质教育对研究生而言,就是教会学生一种人生道路上不断突破自己、创造有意义、有成就人生的技能。研究生在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都需要收集、整理信息、加工和分析信息,所以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尤其重要。

2 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

有人指出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质量有所下降,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

2.1 大部分研究生有目的利用学术信息的意识较淡薄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研究生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为了顺利毕业,而忽视通过学术信息强化自身基础能力的提高。学术信息大多是从一些资料、专业书籍、老师授课中获取的,通常没有计划和目的地读书,在考试或写论文期间临时抱佛脚,通过网上进行简单的信息片段搜索,对于如何有目的找到学术信息知识缺乏

经验。

2.2 运用多种信息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

欠缺

图书馆里的书都是按门类整理好的,许多学生不懂得运用图书分类方法进行信息查询;网络、数据库检索文献已经成为当今查找资料的主流,部分研究生还在利用谷歌和百度进行简单的检索,不会利用综合型或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还有些学生虽然知道利用数据库检索,但是对于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还很茫然,总之许多学生不能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订购的数据库以及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检索。

2.3 高校对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仍不尽人意

许多高校存在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忽视信息素养等基础能力的培养,更缺少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如在信息检索教育的手段上,重理论轻实习。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信息检索课程还是以理论课为主。在教学上重检索轻利用。文献利用作为文献检索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对学生检索技能掌握程度的实践检验,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3 高校图书馆能为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图书馆是搜集、贮存、开发与利用信息的信息管理机构,具有科研服务和教学的职能[2]。随着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服务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它已成为学科建设和教学服务的重要信息保障。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信息服务人员、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素质决定了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

3.1 图书馆具有文献信息保障职能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建立文献收藏机构,为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提供文献保障。高校图书馆依靠文献信息结构的不断完善、文献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对课堂教学起到延伸和深化作用。无论是图书馆的“现实馆藏”还是“虚拟馆藏”,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必将激发学生的信息需求与获取信息的愿望。

3.2 图书馆具有信息传递的职能

图书馆中蕴藏丰富的文献,并对大量的文献进行有序的加工和传递,是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图书馆可通过各种途径,应用现代化手段来收集和加工各种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其服务理念、服务内涵、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都在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3.3 图书馆现代化设备比较完备

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具备先进现代化设备并已经全面实现了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很多高校图书馆有多功能检索室、数字图书馆、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研修小间、自助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等等。研究生借助这些现代化设备和现代化场所,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信息意识,锻炼和提高了获取信息的能力。

4 高校图书馆在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方面发挥的作用

4.1 通过宣传实践有效增强信息利用意识

当前因高校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够,研究生不了解图书馆相关资源,信息利用意识不强;同时高校也缺乏科学、系统的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这也是造成研究生信息意识较淡薄的原因之一。图书馆每年自建或订购很多种电子资源,如各种中外数据库等,但大部分研究生都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数据库,而且用国内及外文数据库查找资料的研究生并不多。要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就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图书馆的这些资源,如开设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讲座,可以使他们充分了解图书馆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后使用好资源,在这过程中同事培养了他们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能力。

4.2 通过教育环境培养良好的信息获取

养成

图书馆在开展工作时应重点考虑检索的教学工作,诸如提供计算机检索实习场地和教学设备。除了信息基础课程的教学外,学校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重视信息检索教学,支持课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教学中可以实行检索课的网络教学,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课件到网络上,采用模拟实习、网络考核等网络教学模式。而且网络教学还可以实现在线答疑,学生可以E-mail的形式直接向教师咨询,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具有创新性和互动性的自主学习模式会成为文献检索课的主要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到更深、更广的知识内容,并且学生能够自由安排学习进度和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3 通过用户教育全面加强研究生信息素养

4.3.1 开展用户教育,培养研究生的信息意识

随着图书馆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服务。因此,图书馆开展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责任和义务,也是时展的需要。图书馆可以利用图书馆的门户系统、宣传和广告栏开展文献信息知识讲座、课题定题信息推送等服务方式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介绍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其目的是让研究生及时和熟悉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使其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4.3.2 改革信息检索课的大纲和内容,提高研究生的信息能力

新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目的也发生了变化,提高研究生信息素质是重中之重。首先应结合现代图书馆服务职能来制定教学大纲,一方面继承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的内容。如信息检索的概述、信息检索的原理等基础知识、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等。另一方面要增加一些常用电子资源、搜索引擎和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知识。教学中要注重课堂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重在培养研究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实时更新和修改研究生信息检索课程的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并根据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特点合理地安排课时,循序渐进地培养研究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4.3.3 利用图书馆的优势培养研究生的信息素质

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现代化的设备和一批具备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具备培养研究生信息素质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开拓研究生的眼界和思维,激发研究生对信息的需求;图书馆现代化的场所,是培养研究生信息能力最好的实习基地;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是信息的导航员,是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最好的老师。

因此,作为信息素质教育基地,图书馆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2]:一是加强图书馆门户建设。图书馆可以优化门户系统,在自己门户网站上建立用户便捷的链接方式和导航系统,帮助用户能快速地准确地检索有效信息。二是加大引进图书馆现代化设备。图书馆现代化设备和场所进行研究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一个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程度与该校研究生信息素质的高低成正比的。图书馆应加大投入购置现代化设备,建立现代化检索、阅览场所。三是培养、引进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图书馆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要引进专门信息管理人才,使信息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成为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真正专家。研究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

4.3.4 通过图书馆学科馆员与研究生导师密切合作对研究生进行专业信息素养教育

目前一些高校开始运行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以研究生导师为对象,对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学术信息服务。学科馆员自身具备的特点有助于培养研究生信息素质。如学科馆员既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科背景,又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和信息分析能力,还熟悉学科的各种信息资源。因此,如果学科馆员能与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导师积极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则既能大大提高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吕聪梅.谈高校图书馆职能的拓展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4):99-100.

上一篇: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师范生实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