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雕塑范文

时间:2023-03-02 09:55:20

陶瓷雕塑

陶瓷雕塑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郭正尧作者单位:浔中鹏都瓷厂

泥料与人性并重的陶瓷雕塑,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

泥土与人类有着休戚相关的紧密关系,尤其农耕业时代,人类更加依靠泥土的恩赐,才得以生息。这便是自然因素对人文发展的必然选择。泥土对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在陶器时代人们利用黏土进行造物,那是一个人性与泥融的时代,也是人性与泥性对话的肇始。随后,尽管泥土的作用部分被其他物质所替代,但是,它所衍生出的文化脉络却从来没有间断过。陶瓷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是在陶器时代和石器时代积累下来的技术的发展并被应用的结果。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留了“塑”和“雕”的技术,使它们成为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技术之一。陶瓷雕塑便是这两种技术紧密结合,配套使用的结果。瓷器发明及其被广泛利用之后,人感悟泥土魅力更加深入一步,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不仅能够利用泥土进行各种造型,或实验,或实践,或创造人间奇迹。如果说宋代人充分领悟了泥土的魅力的话,那么,明代人将自己的创造意识更多地注入泥土之中,成就了泥土和人紧密交融的陶瓷文明成果。除去官窑所控制的陶瓷生产之外,民窑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明代佛教文化世俗化十分鲜明,人们不仅和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心理对话,也将泥土融合在其中,形成了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德化窑,陶瓷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此时,不仅白瓷材料达到历史上的极致,就造型及其文化内涵都达到空前丰富的高度。瓷塑工艺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总合,并将技术与泥土的属性巧妙结合起来,那就是明代德化窑的综合性八字技法,即“捏、塑、雕、镂、贴、接、推、修”技法。事实上,这些技法都是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基本技术之不断积累的结果。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徒手捏制陶器,后来,出现了慢轮并结合手工的制作方法。就是这样,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民间陶瓷制作不断将陶瓷造型难度抛在身后,并为审美创造了惟妙惟肖的形象。陶瓷雕塑是陶瓷历史上较为典型的造型之一,它是泥料与人性紧密结合而生成的人文主义文化结果。

制作工艺与“人情冷暖”,成为德化窑传统陶瓷雕塑的意识支撑

陶瓷制作工艺是长期以来人们利用自身对陶瓷材料性能的有效把握,并达到造型目的的手段的提炼和积累,其中,它所蕴涵的人情和意识是难以用言辞表白的。与此同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任何人都不能将它分成彼此。然而,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各地利用生产技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水平不平衡性的彰显,陶瓷造型及其制作工艺和人文情感都不尽相同。这是地区间民间美术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地区间民间文化审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历史上,反映造型与文化内涵,以及人性的制作手段也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色。前文提到德化窑在明代基本成熟的瓷塑基本技法,它是以当时陶瓷材料及其性能为依据的,并反映人对材料认识及把握的能力,以及反映人对陶瓷展示文化内容的一种独特的造型手段。这种造型手段所塑造的造型形象是人们对当时文化理解的一种具体化形式,不仅蕴涵了制作技术水平和工艺技巧,也凝聚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理解,与应用的结果。人们有意识地将人的悟性和瓷土结合起来,并于其中渗透了人情冷暖。例如,何朝宗所塑造的观音造型形象,不仅倾注心血与泥性的结合,而且在技术推敲,以及创作者对佛教形象的理解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地方性的造物形象。长期以来,德化窑保留并发展了这种传统,尤其重要的是,它成为该地区一种精神支柱———它不仅支撑着德化陶瓷雕塑的发展,也支撑着人们的文化审美,甚至支撑着人们的物质创造意识与经济文化生活。现在,人们不仅将传统雕塑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而且,还将之看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21世纪初年,德化陶瓷工艺美术师苏清河申请德化传统瓷塑非物质文化继承人成功,标志着德化传统陶瓷雕塑的文化价值的确立。在现代陶瓷发展中,德化产区虽然适合了陶瓷文化多元性的历史潮流,但是,传统民间工艺仍然起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泥土的属性的了解和把握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这种文传统文化的惯性不得不使人们认识到,自然与人的默契是难于割舍的。总之,中国陶瓷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就在于它源发于广大的民众中间,就在于它肇始于中国古老先民造物的开端时刻。这在一定意义上早已奠定它的民间性本质。作为地方性陶瓷审美的特征之一,它的落差,反映在人们不同的认识与利用它为文化生活服务的水平之上。因此,德化陶瓷文化审美都不可能离开长期以来人们对瓷土的感悟之情,离不开人性与泥性的交融。

陶瓷雕塑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陶瓷艺术;历史传承;艺术发展

1 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历史

1.1 陶瓷雕塑艺术的起源

雕塑艺术在中国起源很早,而后世的陶瓷雕塑的艺术手法多是继承于秦汉时期所兴起的陶雕艺术,无论是卫青的墓雕,还是秦始皇恢宏的兵马俑,无不体现了雕塑艺术的高速发展。而陶瓷雕塑也大概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而受到材质生产水平的限制,陶瓷雕塑艺术的真正开始并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雕塑艺术类别则要追溯到隋朝时期景德镇开始制造陶瓷雕塑。据历史记载,在景德镇隋朝的陶瓷雕塑中,就已经出现了瓷狮,瓷象,以及瓷雕大兽等作品。

1.2 唐宋时期的陶艺兴起

在唐宋时期,在国家对于陶瓷文化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之下,陶瓷艺术也开始了飞速的发展。最著名的唐代时期的唐三彩就是利用焙烧,使瓷器容易出现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并结合了雕塑艺术和国画艺术于一体的陶瓷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到了宋代,人们逐渐发现唐三彩作为雕塑制造材料有着质脆,不防水等缺陷,不利于保存和传承,而白瓷和青瓷则很好地避开了这一问题。所以,白瓷和青瓷以及青白瓷的雕塑就成为了宋朝陶瓷雕塑的主流,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堪称是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甚至陶瓷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同时期的另一种同样著名的瓷器“冰裂纹”因为其形态特征并不适合作陶瓷雕塑,所以只能在瓷器领域有所影响。

1.3 元明清时期的陶瓷雕塑艺术兴盛

元朝的时候,蒙古国的铁骑踏入中原。但是很幸运的是,作为瓷器文化中心的景德镇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所以,元朝并没有成为陶瓷雕塑发展的桎梏。反而为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这一时期的陶瓷雕塑很好的结合了宗教文化,这个时期所塑的佛像,俑像。一改前人的端庄,对称。开始出现佛的侧身像,回眸像,顾盼像。可以说,元代的陶瓷雕塑艺术在陶瓷雕塑的生命力上迈出了尤为重要的一步。 而明清时期所盛行的就是对于世界影响最大的青花瓷了。但是青花瓷并不容易直接做瓷器雕塑。所以在明清时期,瓷器花纹则成为了瓷器艺术的主导。但是这比更不意味着瓷器雕塑的没落,从被发现的那个时期的作品来看,明清时期的陶瓷雕塑则更显平民化,而在工艺和形态上较之前的陶瓷雕塑也有了显著提高。

2 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

2.1 雕刻手法

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和。正因为这一特点,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令传统文化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陶瓷雕塑的魅力也在这儿。无论是国画,书法,在陶瓷雕塑中都有所体现。而为了融合更多的元素,陶瓷雕刻的手法也逐渐发展成为其一大亮点。有采用堆贴等方式的浮雕。使内外通透,增加观赏性和质感的透雕。将花纹先捏出来再贴在主体上的雕镶手法。以及我们最熟悉的以写实写意来塑造人物动物形象的圆雕。雕刻手法的多样性决定了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也为陶瓷雕塑艺术与多种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让书,画的美感可以在陶瓷雕塑上得到展示。

2.2 空间感

雕塑较之书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书画的美感无论多强,都仅限于一个二维空间中的视觉震撼。而陶瓷雕塑则不同。陶瓷雕塑真正的成功应该取决于它的空间美感,真正展示三维空间是由无数二维空间堆加起来这一意义。让陶瓷雕塑的美不仅仅体现在某个视角或者是某些视角,在任何角度所能够观赏到的美都能够达到二维空间的震撼效果。这也对陶艺者的艺术感和空间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成为了陶瓷艺术的一个极大的观赏性。而陶瓷雕塑的空间美感还不仅仅体现在三维空间的多视角震撼上。还体现在陶瓷雕塑作为一个拥有物理属性的现实物体,它与所处空间的一种艺术与思想的交流。陶瓷雕塑存在于一个空间中,与周围空间或对比,或点缀的视觉形象可以说是对于整个空间的一种升华。陶瓷雕塑相对于空间的存在不仅提高了雕塑本身的深度,还为整个空间提升了层次感和整体视觉效果。满足了陶瓷雕塑作为装饰品而出现的宗旨。

2.3 形态美感

陶瓷雕塑的形态美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特点,也是最贴近大众化的一个特点。形态美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给予观赏者最直接的视觉冲击。首先在造型上就有,疏密,曲直,方圆,主次等变化。刚柔并济,让雕塑超越死物的限制。拥有自己的生命力和思想。而在雕塑的颜色上,也有很高的要求。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雕塑艺术品的整体气质,所以就要求雕塑艺术家对于雕塑颜色的明度,纯度,透明度都有很好的把握。再者,不仅是对于陶瓷雕塑,对于任何一种雕塑艺术来说,比例和尺度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将雕塑艺术品置于空间角度和人的视角角度来看陶瓷艺术品是否真正和谐的比例。

3 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

3.1 创作思想

时代的变革给予了艺术创作更多的自由空间。而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思想也与传统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的陶瓷雕塑艺术创作理念大多属于观赏性艺术创作。视觉美感是传统陶瓷艺术的主要追求。而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家则越来越注重作品的内涵。思想的注入是陶瓷雕塑从装饰到艺术的一个大的飞跃。而陶瓷雕塑艺术工作者现在的创作重点也逐渐减少了对观赏性的重视程度。开始逐渐把陶瓷雕塑的创作过程从以前的装饰商品生产改变成为艺术品的创作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家也逐渐发现,雕塑艺术不仅可以展示思想,也可以寄托自己的感情,直觉,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3.2 与现代西方艺术所融合

中国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思想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受影响与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的渗透。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传统的中国陶瓷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是栩栩如生的写实艺术。然而在西方的思想影响之下,中国的陶瓷雕塑也逐渐出现了抽象的艺术手法逐渐融合了西方的意象风格,象征风格,艺术语言,和浪漫主义思想。再加上传统的陶瓷艺术所具备的精致典雅,线条流畅。形成了中国现代特有的艺术创作手段。

3.3 美学风格上的突破

从陶瓷雕塑的发展历史来看,古代的陶瓷雕塑的美学风格一般偏向形象性。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兵马俑绚丽瑰奇的唐三彩,典雅大方的宋青白瓷,还是后来被加入了世俗气息的清代瓷雕。都是一种符合平民审美水平的创作。而现代的美学风格在这一点上有了很大突破。现代瓷雕艺术不仅要求创作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特点,同样也要求欣赏着,评论者也都具备从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陶瓷雕塑艺术品的美感所在。传统的装饰作用让以前的陶瓷雕塑在本世代并不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而现代的美学观念则要求欣赏着不仅要品评陶瓷雕塑本身,还要同时品评作者所加注在艺术品上的内涵,甚至是通过艺术品来看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水平。这种突破也让中国的瓷器文化不仅仅惊艳于瓷器制作水品的卓越。也同样骄傲与中华民族传承与发扬的雕刻艺术的不朽。

4 结语

陶瓷雕塑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瓷器发展如影随形。而在今天,我们将把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内涵再次赋予这个注定要在历史长河中继续奔流不止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包林平,张仁保.谈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J].陶瓷研究,

2011.

陶瓷雕塑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陶瓷雕塑产品;产品设计;发展概况;设计特点

陶瓷雕塑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工艺和艺术形式,既有需要严格遵循制作程序的科学性,又有体现时代风貌和创作者强烈个人风格和意志的艺术性,还有消费多元化趋势下的商品性。在陶瓷雕塑产品设计中,设计者既要注重设计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又要在设计概念中融入传统文化和历史内涵的传承延续性,用丰富的设计语言体现产品价值,烧制出极具艺术生命的陶瓷雕塑作品,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同时推动陶瓷雕塑产品设计产业的发展。

1 掌握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发展概况

陶瓷雕塑是将陶瓷和雕塑有机结合,通过艺术设计、创作和加工而塑造出来的更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陶瓷产品,这些陶瓷产品可摆放于园林、寺庙、博物馆而具有欣赏价值,也可因其历史文化内涵而具有收藏价值。我国的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可追溯至隋唐时期,自那时起极具智慧的工匠即可创作出风格多变、质地良好、外观精美的陶瓷雕塑作品。随后经过岁月的沉淀、历史的洗礼,我国陶瓷雕塑产品至明清时期已享誉世界。当代陶瓷雕塑既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又有现代设计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设计者用更加多样、多变的表现形式和更具创意的表达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满足客户设计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陶瓷雕塑产品。

2 了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主要特征

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者大部分倾向于在设计概念中渗透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此外,还会强调个人意愿和风格的表达,通过产品O计,传递设计者的设计情感和信息,营造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和视觉冲击,使消费者或观赏者体会到陶瓷雕塑产品的概念和内涵。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具有特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陶瓷雕塑产品设计者的设计目的十分明确

在进行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创作之前,设计者已对设计风格、需求阶层有明确的设计目的,以设计目的为中心,将个人创作灵感、设计原则原理、表现形式和设计方法融入设计中,从而创作出满足客户设计需求和市场消费需求,体现产品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设计作品,使消费者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推进陶瓷雕塑产品设计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

2.2 陶瓷雕塑产品审美需求多样化

首先,就陶瓷雕塑产品本身而言,因其创作原材料、设计原则方法、设计过程、制作工艺等均充满多变性,使陶瓷雕塑产品作为审美客体就极具多样性。其次,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灵感也充满了偶然性,这就使得设计概念和创作方法具有不确定性,所有这些偶然和不确定的因素使得陶瓷雕塑设计产品呈现于审美主体面前时,设计产品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此外,时代的发展进步推动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和提高,不同时代背景和流行趋势下人们对同一设计风格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审美评价,这也就是所谓的审美主体的自由多变性。陶瓷雕塑产品作为审美客体需要获得主体的认可并服务于主体。消费者作为审美主体,其审美需求会随着阅历的积累、心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陶瓷雕塑产品设计者需要随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审美需求对产品设计进行调整,以创作出更加迎合消费者精神和物质需求的陶瓷雕塑产品。

2.3 陶瓷雕塑产品创新多变

陶瓷雕塑产品自被创作出来就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和当代,涌现出大量风格鲜明的产品。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发展使得大众审美观念变化更新,正是由于陶瓷雕塑产品设计能够及时适应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审美需求,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满足消费者的多重审美需求,才能够在历史长河的推进中不被淘汰而获得长足发展。

3 把握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要求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在向更高水平迈进,自然也就对陶瓷雕塑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在进行陶瓷雕塑产品设计时必须兼顾产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实现设计产品功能多样性。纵观不同历史时期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特点,其中既有以结合书法、绘画而丰富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法,又有或豪放或婉约的创作形式,造型优美、风格多变。当代设计者可以在借鉴前辈创作经验的同时,融入更多现代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不断实现更高的艺术追求。陶瓷雕塑产品在体现艺术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一定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要求,并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使陶瓷雕塑产品具有双重甚至多重生命力。

4 着眼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4.1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谋求发展

对于当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工作者来说,在民族化与全球化的碰撞中探寻一条适应时代潮流、兼顾民族性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道路是推进陶瓷雕塑设计的必由之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推进,陶瓷雕塑已从传统的精英艺术转变为如今的大众艺术,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也逐步回归主流和多元化,以传统作为基础,复苏手绘艺术、融入民族题材不断进行创新,使陶瓷雕塑产品顺应时展趋势和主流,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民族性与全球化的碰撞中实现自身的飞跃发展。

4.2 在多种艺术形式的不断融合中谋求发展

当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和艺术形式相互碰撞交流、相互借鉴渗透,涌现出大量新颖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理念和形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例如,在陶瓷雕塑设计中融入现代绘画造型手段和绘画技法,再对传统壁画的表现形式加以借鉴,使创作出来的产品具有全新的形式美感和视觉体验,并试图应用于建筑装饰设计,深入发掘陶瓷雕塑的应用前景,深化陶瓷雕塑的开发应用。陶瓷雕塑产品设计需汲取传统技法的精髓,又顺应时展要求,力求在众多的艺术形式的碰撞融合中得到长足发展。

5 结语

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发展需要设计者在深刻理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历史发展概况的前提下,时刻掌握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结合传统或现代的艺术创作手法设计出,兼顾产品多重性价值的实现,既体现陶瓷雕塑产品更高的艺术价值,又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的高价值产品。中国作为陶瓷大国,其陶瓷雕塑历史悠久,创作形式丰富多样,艺术价值用“深厚”二字不足以表达,足以引领世界陶瓷雕刻设计潮流,中国的陶瓷雕塑艺术家更是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陶瓷雕塑艺术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所在。作为陶瓷雕刻产品设计从业者的我们,应对中国传统与现代陶瓷雕刻理念和精神有所感悟和升华,顺应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推动陶瓷雕刻产品设计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创作出质地更加精良、独具匠心、形神兼具、艺术与实用兼备的陶瓷雕刻产品,始终引领世界陶瓷雕刻产品设计潮流,为陶瓷雕刻艺术创造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光涌.浅谈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5(08):86.

[2] 林建平.浅谈陶瓷雕塑的形与神[J].艺术科技,2014(10):82.

陶瓷雕塑范文第4篇

陶瓷雕塑为何会有如此独特的情感表达,主要因为陶瓷雕塑结合了绘画和装饰的艺术手法,更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内涵,以及超强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感。它以静态的形式表现出某个故事、某个人或者某个动物最传神、最具表现力的一瞬间,它区别于拍照的再现式表达,而是在雕塑本身灌注了情感并蕴以深刻的内涵。它用材料、色彩、形态表达着情感,使每一件陶瓷雕塑都有它各自的情感内涵和灵魂。现代陶瓷雕塑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技法,还为之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它借鉴了西方雕塑的手法和观念,融合中国的审美,创新出自己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1.材料是陶瓷雕塑的语言

(1)传统陶瓷雕塑一般注重实用,在材料上讲究实用细腻温润的陶瓷。现代的陶瓷雕塑与传统陶瓷雕塑不同,它更注重观赏性,注重向观赏者表达其主体思想、价值观,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材质上的选择,更多强调的是触觉质感和视觉的质感,用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一种全新的语言表达现代艺术。

(2)泥料是陶瓷雕塑的原材料,泥料的创新是陶瓷雕塑创新的根本,为了将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创作者都十分看重泥料的运用。陶瓷雕塑简单的说是泥、釉、火三元素的完美结合。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材料可供创作者们选择,不同材质的泥料也能恰当的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想要塑造的效果,经过烧制,呈现的质感也各有不同,这也大大丰富了创作者们的思路和情感。泥料的创新使得陶瓷雕塑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3)特殊的质感会使情感表达具体化,雕塑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表达形式,采用具有美感的独特质感的材料,加以精细的加工和烧制,使外形给人以特别的视觉质感和触感。粗糙以表达粗犷不羁或烦乱郁闷;细腻以表达温婉如水或光洁平静;残破以表达缺憾或遐想;坚硬以表达刚毅不屈或冷静,不同的质感表达不同的情感,特殊的质感使得陶瓷雕塑的情感表达具体形象。

(4)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陶瓷雕塑也从最初单一的最求细腻温走向了表达现实情感的方向,粗犷、自然的风貌成为表达情感中常见的风格。为表现这样的美,通常在材料的选择上会使用颗粒较大的泥料,使用简单的烧制工艺加工成型,使作品具有原始的、自然的感触,大搞陶瓷雕塑的自然魅力和纯净的灵魂。这样的灵感在现代陶瓷雕塑中十分常见。

2.色彩是陶瓷雕塑的活力

(1)釉料的装饰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陶瓷雕塑都需要釉料为之点睛,传统的釉料,一般使用的是“青色”,类似于青花瓷,单一的釉料加之繁复的花纹使得陶瓷具有古典优雅的气质。现代的创作者思路愈加发散,他们在釉色的使用上更加丰富多元,大胆张扬,完全可以运用釉色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意志。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从前单一的釉色有了更多,更新的运用。釉色是釉中含有的金元素显色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颜色,烧制时的温度和不同的泥料相结合会使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上釉能增加陶瓷光滑的质感,使其更具光滑度和光泽,但是实际上,上釉是个十分有难度的技术,上釉时可能不均匀,也可能出现裂纹在过去,传统的陶瓷雕塑最求上釉的完美,如果出现黑斑、缩釉的情况,通常意味着作品的失败,因此,在过去一件完美的陶瓷雕塑是十分珍贵的。但现在不同,现在认为,陶瓷作品中出现的烧制留下的瑕疵是可以被接受的,就像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烧制留下的瑕疵还会被当做特殊的象征。随着科技的发展,陶艺技术的进步,烧制的手段也大大提高,成功率也大大提升。除了传统的青色和类玉,新的彩釉和盐烧釉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2)不同的彩绘能反应不同的创作情怀,它比釉色的颜色种类更丰富,虽然不能增添光泽,但才细节处理上更加细腻。色彩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它通过增强视觉感,营造氛围来表现情感。红色,给人以喜庆欢乐和热情;蓝色,给人以辽阔无垠和平静;黑色,给人以敦实稳重和安定,不同的颜色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的渲染可以增加陶瓷雕塑的立体感,使情感表达更加具有深刻性。

(3)黄色、橙色和红色。黄色和橙色是在公共视野中较多出现的两种色彩,用于表达温暖和关爱的情感,黄色、橙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太阳,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色彩,给人以明快和与愉悦的感受。红色是热情、力量、权威的象征,这样的颜色用于表达奔放,爱情,自信的情感,这三种常见的颜色是陶瓷雕塑中的常用色。

(4)陶瓷雕塑是有灵魂的,色彩就像陶瓷雕塑活力,创作者把自己丰富的情感倾注到作品中,色彩就是很好的表现形式。它让陶瓷雕塑的灵魂更加鲜活,不同色系的色彩表达着不同的情感,给人不同的感觉,也个陶瓷雕塑带来不一样的生命和灵魂。色彩本身包含的色度、彩度、明暗都是陶瓷雕塑制作时的关键点,恰到好处的色泽总是能引起陶瓷雕塑与欣赏者的共鸣,使作品的魅力和艺术观赏性得以提升。人们越来越丰富的生活使文化内涵越来越走向多样化,陶瓷雕塑作为放映现实的艺术品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题材,色彩在主观情感上的表达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实和艺术相结合,为陶瓷雕塑注入新的血液。

3.造型艺术与情感表达

(1)陶瓷起源于人类对器皿的需求,它从生活中发展而来,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其造型起初是以使用功能为主,蕴含了丰富的生活情感,古老的陶瓷艺术发展至今,积淀了深厚的情感体验,造型和情感表达的结合造就了一个立体的,具有艺术价值的造型艺术,陶瓷雕塑与绘画艺术不同,它是空间和造型的组合,共同塑造出立体的艺术形象,是一种具象的,三维的造型艺术。

(2)现代的陶瓷艺术已经突破传统的观念,由追求整体造型转变为对线条、细节、个点,通过这些方面来突出创作的主题,造型上对点、线、面的运用使得情感表达有了新的表现区域,创新的造型往往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意境,创作者的情感内涵也更丰富。饱满的造型让人舒适,例如常见的观音像;缺憾的造型让人遐想,例如断臂的维纳斯,每种造型都有各自的语言,创作者的情感可以通过造型充分的表达和升华。

小结

中国陶瓷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陶瓷雕塑作为其中的分支也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本文通过三个方面:材料、色彩和造型来论述陶瓷雕塑中的情感表达,针对其中重要的细节加以分点论述。鉴于我个人的知识和资料有限,不能十分详尽的讨论这个课题。希望能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推动陶瓷雕塑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希望能有更多陶瓷雕塑的作家能创作出更多的拥有深层内涵的作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陶瓷雕塑范文第5篇

1.1陶瓷雕塑艺术的起源

雕塑艺术在中国起源很早,而后世的陶瓷雕塑的艺术手法多是继承于秦汉时期所兴起的陶雕艺术,无论是卫青的墓雕,还是秦始皇恢宏的兵马俑,无不体现了雕塑艺术的高速发展。而陶瓷雕塑也大概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而受到材质生产水平的限制,陶瓷雕塑艺术的真正开始并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雕塑艺术类别则要追溯到隋朝时期景德镇开始制造陶瓷雕塑。据历史记载,在景德镇隋朝的陶瓷雕塑中,就已经出现了瓷狮,瓷象,以及瓷雕大兽等作品。

1.2唐宋时期的陶艺兴起

在唐宋时期,在国家对于陶瓷文化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之下,陶瓷艺术也开始了飞速的发展。最著名的唐代时期的唐三彩就是利用焙烧,使瓷器容易出现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并结合了雕塑艺术和国画艺术于一体的陶瓷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到了宋代,人们逐渐发现唐三彩作为雕塑制造材料有着质脆,不防水等缺陷,不利于保存和传承,而白瓷和青瓷则很好地避开了这一问题。所以,白瓷和青瓷以及青白瓷的雕塑就成为了宋朝陶瓷雕塑的主流,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堪称是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甚至陶瓷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同时期的另一种同样著名的瓷器“冰裂纹”因为其形态特征并不适合作陶瓷雕塑,所以只能在瓷器领域有所影响。

1.3元明清时期的陶瓷雕塑艺术兴盛

元朝的时候,蒙古国的铁骑踏入中原。但是很幸运的是,作为瓷器文化中心的景德镇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所以,元朝并没有成为陶瓷雕塑发展的桎梏。反而为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这一时期的陶瓷雕塑很好的结合了宗教文化,这个时期所塑的佛像,俑像。一改前人的端庄,对称。开始出现佛的侧身像,回眸像,顾盼像。可以说,元代的陶瓷雕塑艺术在陶瓷雕塑的生命力上迈出了尤为重要的一步。而明清时期所盛行的就是对于世界影响最大的青花瓷了。但是青花瓷并不容易直接做瓷器雕塑。所以在明清时期,瓷器花纹则成为了瓷器艺术的主导。但是这比更不意味着瓷器雕塑的没落,从被发现的那个时期的作品来看,明清时期的陶瓷雕塑则更显平民化,而在工艺和形态上较之前的陶瓷雕塑也有了显著提高。

2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

2.1雕刻手法

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和。正因为这一特点,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令传统文化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陶瓷雕塑的魅力也在这儿。无论是国画,书法,在陶瓷雕塑中都有所体现。而为了融合更多的元素,陶瓷雕刻的手法也逐渐发展成为其一大亮点。有采用堆贴等方式的浮雕。使内外通透,增加观赏性和质感的透雕。将花纹先捏出来再贴在主体上的雕镶手法。以及我们最熟悉的以写实写意来塑造人物动物形象的圆雕。雕刻手法的多样性决定了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也为陶瓷雕塑艺术与多种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让书,画的美感可以在陶瓷雕塑上得到展示。

2.2空间感

雕塑较之书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书画的美感无论多强,都仅限于一个二维空间中的视觉震撼。而陶瓷雕塑则不同。陶瓷雕塑真正的成功应该取决于它的空间美感,真正展示三维空间是由无数二维空间堆加起来这一意义。让陶瓷雕塑的美不仅仅体现在某个视角或者是某些视角,在任何角度所能够观赏到的美都能够达到二维空间的震撼效果。这也对陶艺者的艺术感和空间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成为了陶瓷艺术的一个极大的观赏性。而陶瓷雕塑的空间美感还不仅仅体现在三维空间的多视角震撼上。还体现在陶瓷雕塑作为一个拥有物理属性的现实物体,它与所处空间的一种艺术与思想的交流。陶瓷雕塑存在于一个空间中,与周围空间或对比,或点缀的视觉形象可以说是对于整个空间的一种升华。陶瓷雕塑相对于空间的存在不仅提高了雕塑本身的深度,还为整个空间提升了层次感和整体视觉效果。满足了陶瓷雕塑作为装饰品而出现的宗旨。

2.3形态美感

陶瓷雕塑的形态美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特点,也是最贴近大众化的一个特点。形态美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给予观赏者最直接的视觉冲击。首先在造型上就有,疏密,曲直,方圆,主次等变化。刚柔并济,让雕塑超越死物的限制。拥有自己的生命力和思想。而在雕塑的颜色上,也有很高的要求。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雕塑艺术品的整体气质,所以就要求雕塑艺术家对于雕塑颜色的明度,纯度,透明度都有很好的把握。再者,不仅是对于陶瓷雕塑,对于任何一种雕塑艺术来说,比例和尺度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将雕塑艺术品置于空间角度和人的视角角度来看陶瓷艺术品是否真正和谐的比例。

3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

3.1创作思想

时代的变革给予了艺术创作更多的自由空间。而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思想也与传统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的陶瓷雕塑艺术创作理念大多属于观赏性艺术创作。视觉美感是传统陶瓷艺术的主要追求。而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家则越来越注重作品的内涵。思想的注入是陶瓷雕塑从装饰到艺术的一个大的飞跃。而陶瓷雕塑艺术工作者现在的创作重点也逐渐减少了对观赏性的重视程度。开始逐渐把陶瓷雕塑的创作过程从以前的装饰商品生产改变成为艺术品的创作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家也逐渐发现,雕塑艺术不仅可以展示思想,也可以寄托自己的感情,直觉,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3.2与现代西方艺术所融合

中国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思想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受影响与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的渗透。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传统的中国陶瓷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是栩栩如生的写实艺术。然而在西方的思想影响之下,中国的陶瓷雕塑也逐渐出现了抽象的艺术手法逐渐融合了西方的意象风格,象征风格,艺术语言,和浪漫主义思想。再加上传统的陶瓷艺术所具备的精致典雅,线条流畅。形成了中国现代特有的艺术创作手段。

3.3美学风格上的突破

从陶瓷雕塑的发展历史来看,古代的陶瓷雕塑的美学风格一般偏向形象性。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兵马俑绚丽瑰奇的唐三彩,典雅大方的宋青白瓷,还是后来被加入了世俗气息的清代瓷雕。都是一种符合平民审美水平的创作。而现代的美学风格在这一点上有了很大突破。现代瓷雕艺术不仅要求创作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特点,同样也要求欣赏着,评论者也都具备从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陶瓷雕塑艺术品的美感所在。传统的装饰作用让以前的陶瓷雕塑在本世代并不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而现代的美学观念则要求欣赏着不仅要品评陶瓷雕塑本身,还要同时品评作者所加注在艺术品上的内涵,甚至是通过艺术品来看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水平。这种突破也让中国的瓷器文化不仅仅惊艳于瓷器制作水品的卓越。也同样骄傲与中华民族传承与发扬的雕刻艺术的不朽。

4结语

陶瓷雕塑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瓷器发展如影随形。而在今天,我们将把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内涵再次赋予这个注定要在历史长河中继续奔流不止的文化。

陶瓷雕塑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艺术;陶瓷雕塑;多元化;艺术特点

现代陶瓷不仅仅在视觉上发生了变化,更是现代人表达丰富情感和创新的方式之一。现代人对于艺术品的追求成为一种时尚,而陶瓷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品,更为人们所热爱。人们在泥土、水、火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赋予艺术品生命力,不仅能美化城市和室内环境,也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和时展的标志之一。现代陶瓷雕塑具有独特的个性,文章介绍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现状及其在表现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希望能为今后陶瓷雕塑的发展和创作带来启发。

一、现代陶瓷雕塑艺术概况

陶瓷雕塑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了陶器,经历过朝代的更迭,今日陶瓷艺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分类众多,不同种类用途不同,现简单从审美要求、制作工艺、材质、创作观念方面对现代陶瓷雕塑的现状进行描述。从审美要求方面看,过去对于陶瓷雕塑作品的审美力求完美,将毫无缺憾的作品视为精品。但发展到现代,陶瓷雕塑作品上的瑕疵不再被视为败笔,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标志,具有缺陷的陶瓷雕塑形成了形式上的美感,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这种审美要求的变化可为陶瓷雕塑创作人员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从制作工艺上看,随着技术的发展,陶瓷雕塑创作使用的工具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陶瓷雕塑创作者而言,他们的创作思想得到解放,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精彩的陶瓷雕塑作品。从材质方面看,传统陶瓷雕塑对于材质的要求较高,认为应用质感佳的材质的作品为上品。但现代陶瓷雕塑创作者不再局限于材质的质感,而更多的是随着自身的思想表达创作作品。在创作理念方面,现代具有自由的创作环境,陶瓷雕塑的创作理念也有所变化。传统陶瓷雕塑主要以人物或者神话为创作素材,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者则根据所处的环境自由创作,可选择的素材、创作类型、创作理念多样。

二、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特点分析

现代陶瓷雕塑艺术更多的是作为装饰品,创作者通过陶瓷雕塑向人们传达自身的思想等,从而赋予了陶瓷雕塑生命。将现代陶瓷雕塑与传统陶瓷雕塑相比可以发现,前者更注重艺术形式的个性化、多元化,在材质方面的要求则是从触觉、视觉方面满足人们对情感表达的需求。笔者将陶瓷雕塑艺术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表现多元化、个性化。从陶瓷雕塑表现形式分析,第一,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其多元特点主要表现在原型的选择上。与传统的陶瓷雕塑相比,现代陶瓷雕塑的用途有了变化,不再用于宗教活动、祭祀、贵族把玩等。因此,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可选择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原型数量增多。不管是乡村菜地里随处生长的一棵青菜,还是倾倒的枣树,均可以当作陶瓷雕塑创作的原型。而多元化特点使现代人对各种艺术美感的追求得到满足。在材料方面,对陶瓷雕塑材料粗细优劣的要求与过去不同。造型方面不需要做到规整有序或者零瑕疵等。而现代陶瓷雕塑创作者更倾向于创作灵感的表达,追求陶瓷雕塑韵味的呈现。第二,现代陶瓷雕塑的个性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创作者方面。在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更倾向于创作数量和成品的完整度。而在现代开放性、包容性良好的氛围下,创作者渐渐展现出个性化,不再局限于一种创作方式。现代陶瓷雕塑更倾向于与众不同,不仅是与传统陶瓷雕塑作品相比,与其他现代艺术作品相比也讲究个性化。创作者不再仅凭技巧进行创作,而是把思想作为创作的基础,彰显对生活的理解等。其二,人文性特点。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对材料和成品有严格的要求,而现代陶瓷雕塑对这一方面的要求并不过高,而更加重视创作者思想、精神的传达。创作者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获取灵感,根据灵感进行创作,利用陶土的形态、工具设备等完成作品,将灵感和创作理念完全呈现在成品中。对于欣赏者而言,对陶瓷雕塑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工具等进行评价成为新的欣赏乐趣。因此,现代陶瓷雕塑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性,更具内涵,提升了内在价值。另外,现代陶瓷雕塑还具有功用审美性特点。如,消费者购买陶瓷雕塑一般是出于某种目的,他们以陶瓷雕塑作品是否符合他们的使用目的作为审美的依据之一。但由众多消费者的选择来分析,如果陶瓷雕塑只符合其使用目的而未能达到其审美要求,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往往很小。其三,具备创新性和时尚性。创新性也是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一项特点,主要表现在原型选用方面。传统陶瓷雕塑创作追求还原原型的样子,而现代陶瓷雕塑创作则倾向于对原型的创新发展。如,将萤火虫作为原型进行创作,传统陶瓷雕塑艺术追求将萤火虫的形象如实地表现出来,以达到栩栩如生的境界为佳;但现代陶瓷雕塑中对于萤火虫素材的创作强调的是为欣赏者带来别样的新鲜感。另外,从手工制作方面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陶瓷雕塑的制作手法多元化,一件作品就可能体现出多种创作手法。各类制作手法相结合,体现出陶瓷雕塑艺术品独特的美感,这为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社会审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艺术被各年龄段的人关注,人们对时尚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在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中,时尚性已经成为现代陶瓷雕塑的一个特点。如,现代陶瓷雕塑将不对称元素作为时尚的标签,市场中常见造型、图像不对称的陶瓷雕塑作品,人们越来越追求这一类作品,这也给创作者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启发。目前,时尚性特点对提高陶瓷雕塑的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并为陶瓷雕塑的发展带来契机。其四,美学方面的特点。传统陶瓷雕塑具有十分浓厚的工匠气息,创作过程中追求高超的工艺。在这一方面,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追求质朴,突出现代人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作品的自然性。陶瓷雕塑材质细腻、柔滑的质感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创作者利用自然元素,将自然中的美感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为欣赏者提供拥有自然风貌且不失质朴的独特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并由此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特点。与传统陶瓷雕塑相比,现代陶瓷雕塑作品通过静态形象为欣赏者提供动态的视觉享受。因此,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将美学中的静态、动态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三、关于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思考

陶瓷雕塑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生活性。将陶瓷、塑料和金属相结合开展艺术创作,将是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势之一。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缺少的不是技艺而是创作思维。因此,该项艺术要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还需要在创作中注入更多的创新思维。为进一步发展陶瓷雕塑艺术,创作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发扬传统雕塑艺术。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者对于传统陶瓷雕塑要懂得取舍,根据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弘扬我国陶瓷雕塑艺术文化,继承传统制陶技艺,不能丢弃我国悠久的陶瓷艺术传统,要在作品中体现陶瓷的人文品格和民族精神,为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历代陶瓷雕塑创作中,保留下来的陶瓷珍宝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但是,古代陶瓷艺术难以诠释现代生活。因此,创作者要勇于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寻求更具感染力的陶瓷雕塑表现形式,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发扬自身传统,并结合西方先进的现代工艺手法,更好地体现陶瓷雕塑艺术品精神和创作语言的结合。第二,多角度分析精品。艺术精品的创作思维体现在各个方面。目前,我国部分陶瓷雕塑创作者对陶艺缺少理性分析,更注重对表现手法和工艺方面的思考。创作者对陶瓷工艺要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将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充分体会优秀陶瓷艺术品的创作意图。因此,创作者既要认识艺术创作的意义,又要以理性的态度思考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第三,提升陶瓷雕塑的品位。陶瓷雕塑艺术具有独特的品位和格调。人们对于艺术作品价值的评估不能盲目进行,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看其体现的创作意图是否健康,是否可以为欣赏者和世界提供新的意义,作品是否体现出一定的传统底蕴和创新性。同时,创作者应思考传统陶瓷雕塑艺术文化,不断深化对陶瓷雕塑审美特性的理解。

结语

人们对于美和艺术的追求是无限的,也可以说美与艺术是无限的。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而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也深受人们喜爱。现代包容、多元的环境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使其能够不断完善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另外,创作者通过现代工艺制作陶艺,通过在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寄托个人情感,赋予陶瓷雕塑作品生命力,也为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全面促进我国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全盛.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探究.艺术科技,2014(5).

[2]林东星.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分析.明日风尚,2016(22).

陶瓷雕塑范文第7篇

雕塑这门技术最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将其作为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至今雕塑就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广泛的应用与现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设计领域,雕塑以其独一无二的形式融入到设计领域与同样文化底蕴深厚的陶瓷融入在一起,就形成了陶瓷雕塑的设计。两者的融合与发展积极发展了我国的文化。

一、陶瓷雕塑设计的文化背景

现今社会的发展中,批量和机械化的生产成为了当今的标志,各个领域的文化都是以规模式来运行,这就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改革。而社会文化的运作也被市场化的操作和管理所取代,各种艺术文化市场中也大多都是以获取盈利的目的来操作,这些现象影响着市场的运作,从实际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形象和特征,体现了现代文化的特征面貌。象征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就是现代陶瓷的雕塑设计,这种设计体现了现代社会的需求,表现了时展的潮流。

在世界工业革命后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要求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人们对造物的功能需求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在综合考虑了物质和非物质的两方面的因素追求一种更高平直的生活观。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不仅要考虑造物的适用性和功能性,还应该注重造物的文艺美观。在这样的生活环境条件下,传统的文化管理理念从生产、设计等方面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在创作的形式中重在追求形式美的创造,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在传统艺术和现代的文化结合中而诞生,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断地汲取经验和寻找灵感,但随着在现代创作设计中,设计者在实际创作中过于注重对于艺术的追求及现代化形式的表现,从而忽视了中国传统的陶瓷雕塑精髓从而越走越远。对于现代化的陶瓷雕塑,不仅要在形式上追求不断创新也要积极保留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正确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从各个角度发展陶瓷雕塑设计的理念和产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陶瓷雕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寄托于艺术家们更加积极的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要求他们的创造力以及想象更加地接近时代的特性,符合人们大众的审美需求。

二、陶瓷雕塑设计的产品理念

陶瓷雕塑从简单的字面含义即为陶瓷和雕塑两者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体现形式。陶瓷雕塑和其他的艺术体现形式一样都需要借鉴与其他的物质运用一定的艺术方法,塑造出具有艺术美感的形象。为了将理想的陶瓷雕塑创作理念转变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在具有目的性的艺术追求和向往下,在对雕塑技术和工艺步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与精力。在简单的雕塑加工中,从最初的创作制造小稿,通过加工、制作到最后成为具体形象的雕塑形象,在于它的原型对比中,由于成型、施釉、烧成等工艺的影响下,最后的雕塑形体与原体有着显然的不同。

陈设性和功能性这两大类型是陶瓷雕塑按其价值功能而分的两大类别。陶瓷雕塑产品在陈设性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艺术性,这样即可以满足人们在美学和精神上的需求。而陈设性方面的范围就涉及的极为广泛,具体有公共场所、旅游场地、佛教寺庙等各种公共场所和领域。具有陶瓷雕塑陈设性的产品主要是原作、成品和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较高。而陶瓷雕塑的实用性产品除了具有艺术观赏性外,还有着主要的实用,即在满足了人们视觉享受的同时,以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它的使用范围也极为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如,桌椅、衣架钩、家用工具等。

三、陶瓷雕塑的设计中的特性

在现代陶瓷雕塑设计的发展中,结合现今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它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产物,在陶瓷雕塑设计中具有多元化和具体化的特性。

1、陶瓷雕塑设计中语言的复杂性

人们对于造物的开始最初源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原始人就在软性材料和硬性材料中找到了结合点,寻找到了两者的融合机制。当时,人们就开始研究和改变材料的基本形态而满足当时的日常需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而当初最为原始的手段即为雕和塑,到后来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改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通过将两者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陶瓷的产生,与此同时陶瓷雕塑便产生了。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陶瓷雕塑仅仅存在于特殊的环境中而不能融入和形成复杂的文化环境。

陶瓷雕塑的丰富性体现在了文化发展与文化交融的阶段中。首先,不同的文化与其不同的功能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分工任务,但是不同的文化之间又有着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的文化因素。所以这就成就了文化在发展脚步中的丰富性。如,在传统的雕塑工艺生产中,陶瓷的制作程序,从最初的木雕、编织到后来的纺织、刺绣等多种工艺手法中吸取制作技巧,从而丰富自身的生产条件。其次,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为陶瓷雕塑的设计融入了新鲜元素,从而丰富了陶瓷雕塑设计文化的内涵。因此,在陶瓷雕塑设计的过程中,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为陶瓷雕塑设计的丰富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2、陶瓷雕塑设计中语言的丰富性

陶瓷雕塑语言的丰富性的综合性因素是文化的多元性发展,它在两个层次上影响和决定着陶瓷雕塑设计文化的丰富性。第一个层面上的因素是时间上的影响,在陶瓷雕塑设计的发展中,不同功能的需求促使了陶瓷雕塑设计在内容上的丰富性,在表达形式上的丰富性。对于不同的需求,人们将不同的陶瓷雕塑设计出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如,为了表现“视死如生”的思想境界,陶瓷雕塑的“明器”应运而生;为了达到美观家庭、装饰家庭的目的,陈设瓷雕塑也被生产出来了;等等这样的例子。在这不同的雕塑发展中,陶瓷雕塑文化的丰富,不仅发展了陶瓷雕塑的文化范围,而且开发总结了陶瓷雕塑的制作方法。因此,在时代的变迁中,陶瓷雕塑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中,陶瓷雕塑设计文化的丰富性状态由此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第二个层面就是空间上的影响,纵观世界各地设计的陶瓷雕塑设计,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的文化特性又具有相对个性的文化特性。从古希腊的彩绘陶瓷雕塑到中国古代的原始陶瓷雕塑,从伊斯兰民族的生活陶瓷雕塑到中国的陶瓷雕塑,都体现了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的影响下文化的个性特征。也就是因为此类的原因,陶瓷雕塑设计在语言和地域间形成了复杂、丰富的文化表达。

总结

陶瓷雕塑范文第8篇

关键词:陶瓷雕塑;装饰技法

陶瓷雕塑装饰技法结合了传统的陶瓷工艺技术,并结合时代的审美特点,对陶瓷雕塑工艺技术不断创新,促进了陶瓷雕塑装饰技法的发展。陶瓷雕塑装饰技法的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复杂,陶瓷雕塑装饰主要分为三步,具体表现在:陶瓷烧制前的生坯装饰、陶瓷烧制过程中的装饰、陶瓷烧制好后的装饰。

1 陶瓷雕塑的特征

陶瓷的雕塑需要不同艺术技巧的采纳,在陶瓷的雕塑中要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在雕塑中赋予作者感彩的表达。只有这样,陶瓷的雕塑才不会感到生硬,让观众感到陶瓷雕塑的柔和美。谈到陶瓷雕塑的特征,就不得不提到陶瓷雕塑的形象的概括性与单纯性的统一特点。陶瓷雕塑的图案必须让观众直观明了地看懂,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向。同时陶瓷的雕塑中形象的概括性特点又不是笼统含糊的,而是在单纯与概括的融入之中,概括的形象中不失单纯,单纯的简笔中又不缺乏形象的整体美与概括美。陶瓷雕塑中赋予了艺术品的明朗与凝练中的单纯,让观众对陶瓷雕塑品作者的工艺叹为观止。

形象的静穆性与完整性又是陶瓷雕塑品的另一个特点。陶瓷雕塑品必须具有形象的完整性的特点,这样才能赢得人们的肯定。陶瓷雕塑工艺品形象的完整特点并不单单指陶瓷工艺品的外表,更加注重的是内在形象美的完整。一件好的陶瓷工艺品,观众能通过陶瓷雕塑工艺品整体部位工艺特点的呈现感受到作者创作意图的完整传达。陶瓷雕塑工艺品注重整体部位的和谐整体性,不会讲某个部分的雕塑凸显出来,陶瓷雕塑工艺品更加注重的是整体装饰部位的效果传达。当然,在陶瓷雕塑中,也不可忽视单个装饰部位的作用,每个装饰部位都是整个装饰品的构成元素。

最后,心灵性与视觉形象性的统一特点在陶瓷雕塑中也极其重要。陶瓷的雕塑装饰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观众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感受陶瓷雕塑工艺品的美。另外,陶瓷的雕塑品能够表达出雕塑人的创作意图以及传达的思想感情。观众们通过对陶瓷雕塑工艺品的鉴赏,既能感受到视觉美,也能感受到雕塑工的心灵美。毕竟,美的心灵才能创作出好的雕塑品。

2 陶瓷的颜色釉装饰(以花釉在陶瓷雕塑装饰中的应用为例)

2.1 花釉性能的特点

花釉在陶瓷雕塑工艺品的装饰极致美观,能够提高陶瓷雕塑品的价值和美观。花釉在高温的煅烧条件下,能够形成五彩缤纷的花纹文理。花釉可分为面釉和底釉,花釉比较耐高温,同时有很强的黏结力。花釉在陶瓷雕塑装饰品的应用,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地在陶瓷雕塑品使用花釉原料。为了陶瓷雕塑品的装饰美观,釉色的选择与上釉的方式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对花釉釉色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陶瓷雕塑装饰品雕塑工的情感传达与陶瓷雕塑品的艺术形象来考虑,陶瓷雕塑品的装饰釉色一定要凸显雕塑品的形象特点。陶瓷雕塑装饰的上釉方法一般分为喷、涂、浸、点等多种,但是陶瓷的雕塑装饰方法也要结合雕塑装饰品的特点,选择合理的上釉方法。陶瓷雕塑装饰品上釉方法的合理选用是成功陶瓷雕塑装饰品的必要条件。花釉在陶瓷雕塑装饰中的应用有很大阿德学问,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它的工艺规律,灵活的对釉色、上釉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

2.2 花釉的工艺方法

花釉在陶瓷雕塑装饰中可以起到精妙绝伦的作用,能够为观众提供好的视觉美感。花釉在陶瓷装饰中文理层次不一,颜色也会千变万化,给观众一种动态美。花釉在陶瓷雕塑装饰中固然美观,但是花釉的工艺方法却很难操作,尤其是在对陶瓷上釉时需要涂抹较厚的釉层,但是由于花釉在雕塑品上的流动性特点,往往导致雕塑品表面的釉层涂抹不均匀。为了提高花釉在陶瓷雕塑装饰过程中的工艺技巧,提出以下的注意事项。

第一,成功的陶瓷雕塑装饰品必须有着简介明确的形象,为了避免花釉在陶瓷雕塑装饰中流动性造成的花釉覆盖不均匀性,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上釉时在陶瓷雕塑装饰品上光滑表面的起伏与迂回。这样,就能减少上釉覆盖层不均匀的特点。同时,上釉时要保证线条清晰明了,让观众直观地看到。第二,花釉在对陶瓷的雕塑装饰中,需要结合陶瓷雕塑品的形象特点,上釉的方式方法都需要衬托作者雕塑装饰品的内涵,花釉的上色都一定要紧扣作者的创作内涵。第三,陶瓷雕塑装饰的过程中,上釉的轮廓都必须连贯,一气呵成,切忌断断续续的线条勾画。上釉的线条必须连贯流畅、柔和,赋予陶瓷雕塑装饰品的柔和生机美。第四,对花釉的工艺性能牢牢掌握,充分发挥花釉的优势,彰显陶瓷雕塑装饰品的魅力。例如,在线条的部位可以利用高温煅烧花釉流动性较强的特点构造出薄弱的釉樱凸显胎骨的部位,制造出栩栩如生的美感。在面的部分可以利用花釉层聚集在一起的厚重特性表现出花釉独特的美感。熟悉花釉的工艺性能,能够为陶瓷雕塑装饰塑造立体生动感。

3 陶瓷的刻画装饰技法

所谓的陶瓷刻画装饰技法,就是在没有煅烧的陶瓷品上用铅笔或者墨汁勾勒出纹样,然后在其表面喷一层清水,便于对陶瓷的刻画。陶瓷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斜面刻刀对纹样的结构、层次进行细节刻画,使其在陶瓷雕塑装饰品上达到凹陷的效果,最后用透明釉对凹刻面进行填充,最后将其煅烧,完成对陶瓷的雕塑装饰。

陶瓷装饰中的每一道程序都不容忽视,当然,陶瓷刻画装饰技法也需要我们的思想注意。例如,纹样中的线条应该尽量地呈“窄、浅”的特点,这样才能凸显刻画的工艺美感。然而花的外轮廓则相反,为了表达整体效果,必须呈现出“宽、深”的外轮廓特点。在艺术品的装饰中,最忌讳的是线条紊乱、断断续续,因此陶瓷的刻画装饰中线条必须流畅,达到刀痕刻画漂亮的效果。最后,陶瓷刻画时雕塑品表面的透明釉层应该尽可能地厚,展现出凹刻的纹样美。

4 陶瓷的剪纸装饰技法

陶瓷的剪纸装饰技法是建立在民间剪纸艺术的基础上的,对陶瓷的雕塑装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剪纸装饰技法的操作步骤为:第一,铅笔在纸上刻画轮廓;第二,小刀子啊玻璃板上刻画轮廓;第三,将刻画好的剪纸贴在装饰品的表面;第四,毛笔沾上水,使剪纸被浸湿附着在装饰品的表面;第五,在其表面喷上流动性较差的区别于坯体的色釉;第六,色釉干燥后,去掉剪纸。

剪纸装饰技法在陶瓷雕塑装饰中的注意事项:色釉上釉不得过厚,以防在撕掉剪纸的同时,将釉层撕掉。同时,剪纸需要与坯体的表面紧贴,防止色釉的浸入。剪纸的轮廓纹样需要连贯,易于陶瓷的剪纸装饰。

5 结语

陶瓷的雕塑装饰技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需要继承陶瓷的传统雕塑装饰技法。同时,陶瓷的雕塑装饰一定要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标准,结合时代的特点,融入民族的元素,对陶瓷的雕塑装饰技艺不断改革创新,将我国的陶瓷雕塑装饰技法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郑日迁,郑日万.浅谈陶瓷雕塑装饰技法[J].南昌高专学报,2012(003).

[2] 王乐华.谈陶瓷绘画艺术中水墨技法的运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9(042).

[3] 汪冲云,张育贤.浅谈陶瓷雕塑艺术空间美[J].陶瓷研究,2003(026).

陶瓷雕塑范文第9篇

关键词:艺术载体;表现力;传统;装饰;美感;文化

1 陶瓷雕塑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力

陶瓷雕塑艺术既是一种工艺美术,又是一种民俗文化,因此,陶瓷雕塑能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特定时期和社会环境下我国人民的的生活状态、文化形态、审美情趣与价值追求。陶瓷雕塑艺术作为一种杂糅了美术、手工艺、书法等各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集大成”式的艺术体系,在陶瓷雕塑中能找到许多传统文化的承载。例如,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对重要事件的记忆或缅怀、对精美艺术的歌颂、对普世价值的传播等等。

(1)观赏性陶瓷雕塑的艺术张力。观赏性陶瓷雕塑在陶瓷文化中占的比重非常大。陶瓷雕塑艺术作为一种立体而丰满的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了诗词、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一份陶瓷雕塑的作品就能给人带来全方位多感官的审美体验和享受。而在陶瓷雕塑中展示出来的深刻的文化寓意也令人印象深刻。例如,陶瓷装饰上的梅兰竹菊等象征美好品质的植物给人以积极的引导,寿鹿福星等象征了人民对与福寿安康等美好愿景的祈求,精美的山水鸟兽的装饰画又能让人产生由衷的审美的愉悦和对精美艺术手法的赞扬。

(2)器用型陶瓷雕塑是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器用型陶瓷雕塑是陶瓷艺术和人类文化衔接的重要载体,它能清楚地表现人类文化社会的变迁的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人的审美追求和特定的功能诉求。宗教中所广泛使用的陶瓷雕塑品。例如,祭祀用的各种钵、净瓶、灵塔、酒壶、酒盏。皇家贵胄才能享用的各类官窑、青花瓷、唐三彩;用于陪葬中使用的各种陶瓷器皿等等。

2 传统宗教陶瓷雕塑的艺术性与文化性探究

宗教元素与陶瓷雕塑艺术互相融合和促进。宗教先利用陶瓷这种文化形式作为载体,达到了宣扬,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感。古代人把星象变迁、四季轮回和各种天气和自然灾害等认知范围内无法解释的现象当作神灵的某些指引,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在这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中探索出来的依赖感就是信仰,而宗教是信仰的一种集大成的表现方式。宗教与陶瓷雕塑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陶瓷与宗教的关系也在社会的变迁中越来越紧密。

(1)陶瓷雕塑中的宗教元素的起源与发展。中国陶瓷雕塑作为一门传统工艺美术,必然会受到了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宗教符号和形象在陶瓷纹样和装饰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元素中的经典符号“莲花”已经是各种陶瓷器皿上常见的装饰造型;东晋时期,南方一些青瓷器上也开始使用线条勾勒的单瓣莲花作装饰。南北朝时期,莲花在陶瓷雕塑艺术上的表现力度达到高潮,莲花装饰转向立体化。

(2)几大传统宗教在陶瓷雕塑艺术形式上的表现。第一,佛教元素的陶瓷雕塑艺术。佛教自汉代时起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中国影响最深远、传播最壮大的一门宗教派别,在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佛教的庄严持重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中的禅思睿智、隐忍哲学和因果报应的文化骨髓深刻地影响了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佛教文化中的经典人物、符号、造型和道具以及特殊的文字都成了陶瓷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衍生出了一个系统庞大的艺术表现体系。因此,佛教陶瓷雕塑的格调往往庄严肃穆有精致华丽。佛教陶瓷雕塑中很多作品是来表现佛教文化中的经典形象。例如,仁慈祥和的菩萨、法相庄严的天王、面目狰狞的力士、姿态飘逸的飞天等等,许多形象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强烈的文化符号被大批量制作,在各种观赏性雕塑和庙堂装饰纪念性雕塑中广泛应用。例如,象征着普渡慈航庇护众生的千手观音,寓意超脱达观乐天宽容的笑弥勒佛等等。佛教元素在陶瓷雕塑艺术中,大量采用了莲花、忍冬、连珠、法器等有特殊用途或寓意的佛教符号或道具。从佛教元素中诞生出的器物造型主要灵感来自佛事中的法器和祭器。例如,净水瓶、莲花尊、传经筒、香炉、灵骨塔等等,再配以庄严肃穆的莲花宝象装饰,造就了精美的佛教陶瓷雕塑艺术品。例如,《青瓷莲花尊》就是一件典型的佛教陶瓷作品,器身以“佛门圣花”白莲为饰,浅绿配色作釉,莲瓣周遭用犬齿纹为模来贴花装饰,形成了突出的艺术效果。第二,道教元素的陶瓷雕塑艺术。道家元素中的艺术美学与佛教齐名,道家的理念讲求“重己役物”、“无为而治”,崇尚自由平静。因此,道教陶瓷雕塑造型简约优美,艺术风格十分独特。这也和道学理念中的“静为依归”相辅相成。道教陶瓷雕塑的色调以典雅静寂的青色为主,造型意蕴较强调朴实自然,试图在陶瓷文化中表现出沉静、淡泊和优雅的格调。道教元素的陶瓷雕塑艺术中,大量采用了八卦、横笛、葫芦、拂尘、芭蕉扇、仙鹤等经典造型与符号。在装饰文化中大量起用了福寿安康、寿宁祥瑞等文化寓意,暗合了道教文化中的追求羽化登仙上升不老的超脱的人生观。在造型上而言,道教陶瓷雕塑强调器性端正简练,风格飘逸,如《南宋官窑盘》,盘口外放,盘形端正清朗,线条干净简练,釉色以道教最为青睐的青色来配色。

(3)陶瓷雕塑艺术与宗教元素的互相结合与促进。陶瓷雕塑艺术与传统宗教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我国的文明社会的早期,宗教还未完全盛行时,需要一种覆盖面广和感染力度大的载体来辅助传播信仰,陶瓷雕塑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由于陶瓷品的使用范围广,因而能在普通民众间制造广泛的影响力从而招揽更多的信徒。同时,陶瓷雕塑艺术品中还有一部分是用来专供权利阶层顶端的达官权贵的。因此,宗教还能借助陶瓷品这个载体对社会权力的拥有者们产生影响,从而获得当权者的支持,借由行政的力量获得强制传播的效果,能为宗教的立足和传播产生非常大的帮助。其次,宗教元素本身又是陶瓷雕塑艺术中的艺术走向的一块指路标,陶瓷雕塑的构思和成型需要具体的文化核心来填充,才能让作品丰满而富有灵魂,才能让艺术生命鲜活起来,而宗教恰恰给了陶瓷雕塑艺术这个灵感,从而让陶瓷艺术保持的生命力。

3 总结

中国陶瓷雕塑的器形中广泛结合了各类文化体系的要素,是展示社会民生百态和国人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子”,陶瓷雕塑的装饰艺术又融合了中国绘画、书法、诗词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一樽优秀的陶瓷雕塑品,就能深刻的浓缩和呈现陶瓷史、文学史和国画美术史。中国陶瓷雕塑艺术扎根在肥沃的宗教土壤上,再配以各代艺术匠师的高超的“培植”技艺,让陶瓷雕塑艺术品的每一处都蕴含着宗教的意境,造就了陶瓷器格调上的立意高远,气质空灵、品味不凡,同时也展示出了传统宗教对于人生、社会、万物及自然的一种形而上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宗教思想精神在陶瓷中迸发独特的光彩又催生出了陶瓷艺术中更独特的美学,这种独特的美学思想使得中国陶瓷的艺术价值越来越走向永恒。

参考文献:

[1] 杨玉权,董娴娟.浅论雕塑造型中蕴涵的思维取向[J].大众文艺,2010(16).

[2] 王全文.佛教与中国及东亚地区的雕塑艺术[J].雕塑,2010(02).

[3] 陈玉平.祭礼、空间与象征――贵州土家族傩祭仪式的意义阐释[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上一篇:陶瓷首饰范文 下一篇:陶瓷壁画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