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2 05:19:29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据分析模型 管理学课程群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56-01

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20世纪至21世纪初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管理学课程群,是包括《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沟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集合,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其共同点在于通过管理现象、挖掘其中各要素的关联性,进而总结管理规律,做出管理决策。也就是说,通过管理学课程群的训练,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利用既有数据和模型,分析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发掘特定情境下管理特征、支持企业决策的能力。由此,对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力,无论对管理学学科的发展,还是提高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无疑意义重大。

一、当前管理学课程群教学存在的不足

作为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双重特性的管理学课程群,在实际教学中明显地表现出不足:“重理论、轻实践”;“重介绍、轻分析”;“重西方、轻中国”。

(一)“重理论、轻实践”。概念解析、理论介绍和案例教学构成了目前管理学课程群教学的主体,教学组织过程单一,主要表现为“讲述概念――介绍理论――案例分析”。教学的侧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理论,进而运用该理论分析案例,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手段检验管理理论是否适用,以及从管理现象中挖掘管理方法、提炼咨询建议的能力。而这正是企业管理实践中需要的核心能力。

(二)“重西方、轻本土”。“重西方、轻本土”,同时“重介绍、轻分析”是目前管理学课程群教学的另一不足。作为“舶来”的管理学学科群,经典管理理论和最新研究动态均建构在西方国情和人文实际基础之上。对于传播的这些西方知识,倘若未经“检验”一味接受,必将导致理论和现实的脱节,会出现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的情况,“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导航”更无从谈起。“检验”的实质是西方理论本土化的过程,即在中国管理情境中,必须对西方理论进行审视,从其中吸取营养、获取能量,将其本土化后再指导管理实践。然而,当前的管理学课程群教学重视介绍管理现象,而轻视通过变量分析深入挖掘管理现象内在的关系和逻辑,从而容易使管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视西方经验和理论,忽视将管理理论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关键是缺乏对“中国情境”的解读能力。

二、开展基于数据分析模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应对上述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通过中国情境下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则是根本途径。这是因为:

第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呈现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方法、手段受到极大地挑战,谁具备整理、分析“大数据”的能力,谁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为个人创造价值。正因为如此,目前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毕业生日益受到各类企业的青睐。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更强的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就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现象的分析日益受到重视。管理学也是如此,应摒弃全盘“西方主义”、“拿来主义”的态度,应重视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经验、管理规律的探寻。由此,基于数据分析的对“中国情境”的挖掘、以及“中国情境”下管理的创新是管理学教师实验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基于数据分析模型的管理学课程群教学内容设计

(一)基础数据库资源建设模块。基础数据库资源是管理学课程群实验教学的前提。

第一,设计基于数据分析模型的管理学课程群教学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包含若干中国企业管理的案例,可称之为“实训订单”,“实训订单”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环境、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营销、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等。这些“订单”是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所依赖的数据库。“实训订单”的数据,既可以来源于上市公司的对外披露数据,也可以是走访调研取得的一手数据。

第二,建设管理学课程群教学的数据分析系统。这里的数据分析系统不是一个单一的数据处理软件或应用系统,而是一个致力于将目前主流的数据分析工具SPSS、Eviews、STATA等根据各自处理数据的优势集合而成的综合化系统,是一个根据具体的管理问题,寻找一种与之相匹配的分析模型的过程。例如,带有时间序列的企业人力资源预测,建议采用Eviews 6.0中的ARIMA分析模型,利用无时间的截面数据分析变量相关性时,建议采用SPSS 20.0中的方差分析等。目的在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分析模型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模块

第一,根据已有的管理问题数据分析“实训订单”,寻找一种与之匹配的分析模型。如前文所述,对于一个特定问题,尽可能要找到一种满意的与之相匹配的分析模型,以提高管理咨询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这是企业管理咨询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

第二,将“实训订单”和具体的分析过程按照教材建设的思路形成并完善,以供后期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及教师教学参考使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数据分析模型的管理学课程群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阶段。这个阶段重点教师向学生讲授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步骤、检验过程、适用环境等,以及如何从“实训订单”中提炼合理的“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即案例分析模型的建构。

第二阶段是案例分析阶段。这一个阶段的重点是将学生从暗示型案例分析提升到无边界案例,让学生在一个没有明确问题导向的案例中寻找突破口,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识别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是综合提升阶段,增加管理问题的复杂性,激发他们尝试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模型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合作的方式,从依赖辅导逐渐转变为独立设计,实现综合应用能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国内高职院校有职业技能大赛引领高职专业教学改革[1~2]、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3]、职业技能大赛对实训教学改革的支持[4]、职业技能大赛对创新教育的支持[5]等多方面的研究。改革实践研究表明,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学相融合的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师实践能力,推动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实施,促进工学结合。本文主要以“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高职技能大赛为依托,研究赛项规程和各种资源,从而促进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赛项规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实现赛项成果推广应用。

一、专业课程改革总体思路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改革、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路,深入挖掘赛项资源,在专业中落地。(一)技能大赛规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地。数据分析是近几年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朝阳产业技术,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智能制造、电子商务、金融财务、物联网、电子政务等专业领域都大量融入与渗透有关数据分析与应用内涵,引发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赛项聚焦数据分析核心技术,考查学生使用合适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核心技能点。对应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包括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数据采集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应用型岗位。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平台运维、数据可视化等岗位的人才,与赛项对应的职业岗位相匹配,因此需要研究如何把赛项规程融入到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中体现大赛要求,在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中融入大赛规程。(二)技能大赛规程与1+X证书要求融合,在课程中落地。赛项按照真实数据分析项目设置,围绕数据分析相关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设计,覆盖训练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标准工作过程,赛项内容涵盖企业数据分析相关工作岗位的主要岗位技能。体现以数据分析为核心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1+X“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学生具备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运营等工作领域的基本能力。能完成数据清洗、加工、同步、集成、开发,数据可视化,制作数据分析报表,根据实际业务输出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更进一步能独立完成数据提取,构建用户数据模型,挖掘用户属性及用户喜好等需求,为个性化产品推荐提供支持,能构建产品、运营及活跃用户行为评估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对产品、运营、市场提出建议并推动实施;能进行市场调研,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通过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形成报告。赛项要求与1+X证书要求是一致的,大数据技术专业为满足数据分析岗位要求,开设了《Python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三门课程,培养的岗位技能与赛项规程、1+X证书要求一致,因此需要研究如何把赛项规程和1+X证书要求相融合,融入到三门课程中,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授课方式、课程内容等方面改造专业课。(三)技能大赛规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落地。赛项采用国际主流先进技术,符合数据分析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直接与市场同步,与产业前沿技术水平的对接。因此赛项规程具有标准性、规范性、前沿性等特点。把赛项要求的规范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完善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四)技能大赛规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落地。赛项选取真实的业务分析应用场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决策。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思路也是从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等环节获取项目的基础数据,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环节完成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创业方向的选择、细分市场的选择,帮助学生完成商业计划书。因此赛项数据资源、数据分析的方法都可以融入到双创教学中,在专业课、创新创业教育课中加以应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

二、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赛项规程如表1所示。 赛项规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入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赛项结合数据分析行业相关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数据分析在行业的应用,总结出比赛规程,选取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技能知识作为赛项方案,将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结合在一起,兼顾知识、技能和市场需求。通过分析赛项规程,提炼出知识、能力、素养目标,丰富实践环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二)完善专业课程建设。为满足数据分析岗位要求及1+x“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开设了《Python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三门课程。赛项促进课程建设包含以下两方面研究内容。1.案例资源库建设。课程将建立数据资源库,汇聚各类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赛项采用真实的案例数据,所用数据集也将作为资源库的一部分。2.课程标准建设。分析赛项要求、1+X证书要求、岗位要求,提炼出三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赛项围绕数据分析相关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比赛内容和比赛流程,设计电商平台用户数据清洗与可视化分析的流程。对数据清洗预处理,再导入数据分析与应用实训平台的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进而分析用户的基本特征、消费特征、行为特征等情况,最后对电商平台营销扩展等运营决策给出建议。对此设计了商业数据分析设计、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制作可视化仪表盘、撰写数据分析报告等任务环节,每个任务包含若干子任务。上述设计符合行业规范、岗位工作流程,也是1+X证书考核内容。在专业课程标准中,参考赛项要求,划分工作项目、设计工作任务、丰富训练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实现人人可比赛,人人能考证的良好学习氛围。(三)促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项内容。职业素养是指遵守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它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当前,职业教育强调培养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培养学生的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赛项规程要求学生操作规范性、专业性、协作性、能力综合性,要求较高的职业素养。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赛项对职业素养的要求,在三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挖掘职业素养思政案例,设定思政目标。在任务中融入职业素养思政元素,完成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挖掘赛项思政要求,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具有大数据分析相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职业情怀。(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建设需要改进专业核心课程,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其中,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赛项规程也包含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数据挖掘、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商业决策等环节培养双创能力。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将大数据分析流程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将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嵌入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通过将赛项任务和流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科学合理地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使双创教育采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定位客户群、制定计划、制定营销策略的多重能力。赛项案例也能丰富专业的双创案例库。

三、结语

赛项成果推广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项要求。充分挖掘赛项规程和比赛内容,从人才培养方案、大数据分析方向课程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多方面挖掘赛项成果,真正做到推广应用。赛项内容体现了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的融合,引导高职院校紧跟技术的发展和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赛项规程和比赛内容进行分析,使得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的实施有了参考依据。在课程模块的设计上可以参照赛项规程和比赛内容,以新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划分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赛项规程和比赛内容是创新创业的前端环节。以此比赛为契机,将专业知识整合并有效利用,服务于创新创业项目。

【参考文献】

[1]陈颜.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导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12

[2]余婕.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

[3]沈东生.“赛、课、教”融合教学模式探析———以“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12

[4]周铁.国际商务实训教学改革探析———基于信息化与职业技能大赛融合的视角[J].北方经贸,2021,1

[5]张青莲.基于POCIB技能大赛的高职商务英语双创教学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2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学;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及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一、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1.问卷调查说明

本研究面向10所本科院校的化学专业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及作用、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设备、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实验室条件及管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500份,收回492份,发放教师问卷100份,收回95份。有效问卷570份,有效率为97.1%。

2.数据分析

(1)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及作用

91.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很重要”;78%的学生认为专业实践课程对实践技能水平提高作用“一般”或“没有作用”。35%的教师认为“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

从数据分析看出,当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但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上存在较大偏差。

(2)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手段

55.4%的学生认为实践“学时少,内容编排不合理”;45%的学生认为“实训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技能训练需要”。70%的教师认为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应用“严重脱节”;68%的教师认为训练“设备落后”。

从数据分析看出,高校的实践教学存在设备数量不足、技术落后、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

(3)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60%的教师年龄“45岁以上”;35%的教师为实践教学“专职人员”;30%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10年以上”;20%的教师具有“工程师”职称。

由从数据分析看出,高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学历偏低、人员年龄偏大、具有工程师职称人员少、长期从事本工作人员少、流动性较大、兼职人员较多。

(4)实验室条件及管理

80%的学生认为实验室对学生自主研究支持“较差”;70%的学生认为实验室开放“时间短”。70%的教师认为在实验室完成自主研究的“条件不具备”;85%的教师认为全天候服务学生“人员严重不足”。

从数据分析看出,高校实践教学设备、师资、管理等存在不足。

(5)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0%的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一个月以上”;15%的学生认为实习指导教师对企业流程及工艺“非常熟悉”。20%的教师与校外基地“有横向研究课题”。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存在联系不深入、学生进入驻时间短等问题。

二、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1.充实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应用型应化专业人才能力体现在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实践教学应合理设置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有机结合教师科研、企业需求、学生创新等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项目,形成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实践教学链,通过环环相扣,达到层层提高的目的。

2.“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本条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一是聘请企业专家、技术研究人员,加强实际问题的解决及实践经验的传授。二是高校教师进驻企业,从事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工作,更新知识结构,增加实践经验。

3.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有机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场所。其教学内容要统筹好基础实验与拓展创新性实验、校内与校外基地衔接等内容,在管理上要在开放、教学、自主实验等环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校外实践基地在适应社会需要能力培养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与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制定大纲及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训、实习有章可依,质量可控。同时,通过与企业共同研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柏杨,彭游,帅敏.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做实校企合作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12):180-183.

[2]张其志.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刍议[N].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1).

[3]陈丽梅,袁明月,闫毅,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链”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12,7(7):62-64.

[4]Chan, Yuen, Fooka. Best practices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united states: a case study[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46).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ZL201210)。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电子商务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需要人才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这要求高校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商务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因此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理论与实务知识,还要学生能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与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为了全面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在总结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及其他兄弟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的深入了解,结合该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总结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实践教学对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不足。目前,很多实践实验教学课,授课老师的授课方式类似于理论课程的教学,老师讲授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很多授课教师自身由于没有实践的经历,很难根据当前电子商务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来设计实验内容,因而学生缺乏电子商务技能的训练问题比较突出。

1.2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偏少。大部分理论课程老师都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实践经历,因而在理论课程的讲授中,往往是比较注重对知识点的讲授,更多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没有考虑到所讲授的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中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实践课老师也没有在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需要把哪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实践教学的效果也就比较差。近年来,虽然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实践课程,但实践课程的比例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

1.3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多设立在经济管理学院,而很多本科院校历来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比较好的实验实训室,实验室的设备陈旧,实验实训软件较少,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

1.4校外实践基地空有其名,学生去校外进行实践的机会缺乏。为了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很多院校与企业签订了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希望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只是停留在协议上,由于经费、管理等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去实际公司实践,根本不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情况。

2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六大技能(基础技能、商务技能、网站建设技能、网络营销技能、数据分析技能和网络创新创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内容的递进式不间断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学期,邀请电商企业代表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刚进校学生初步接触电子商务,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的兴趣,初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第二学期,学完《电子商务概论》后,与之配套的安排电子商务模拟实训,通过模拟实训是学生对电子商务模式及其流程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另外安排计算机基础实践使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技能,具备信息文案的编辑技能。第三学期,除了《VB程序设计》课程实验、还安排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践课程,为后续网站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在期末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VB语言课程设计》。在实习基地,来自IT企业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从基地实际完成的工程项目中结合课程内容抽取部分模块对学生进行项目开发指导,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规范性。第四学期,数据库与动态网站开发,使学生具备一套网站开发和设计的完备技能。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增强未来就业能力。在期末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网站开发课程设计》。在实习基地,来自IT企业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从基地实际完成的工程项目中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网站开发指导,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网站开发能力。第五学期,网络营销实践与美工平面设计,使学生掌握网络营销各项基本技能及美工平面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期末分批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网络营销课程设计》或《美工及平面设计课程设计》。第六学期,通过毕业生的反馈,大多数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毕业生认为数据分析对工作帮助以及未来的提升帮助很大,开设SPSS数据统计分析将能提升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技能。移动商务实践课程将使学生跟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扩展学生的就业空间。第七学期,跨专业综合实训与网商创业实训将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手段。可以通过校企联动面向毕业生提供仿真和真实项目,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第八学期,定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定岗实习锻炼自身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

3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须使得实践教学有效实施,让学生达到预期的实践能力提升的目的。

3.1明确岗位主要能力要求,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目的必须明确,要在对电子商务核心岗位群及岗位主要能力的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来设计实践课程。

3.2科学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的提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注意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实践能力真正能够提升。

3.3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好校内实验室。校内实验实训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之一,为此,学院要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购置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的模拟实践环境。

3.4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校外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实践锻炼的场所。学校和企业要改变观念,校外实践基地是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场所,因此,校外实践基地要真正做深做细,让学生真正的在岗位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多赢。

3.5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同时也可聘请企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老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3.6建立健全实验实训考核管理制度。依据学校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和工作量计算的相关规定,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院内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加强对实训的监管与考核。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开发;Excel软件应用;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Excel软件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之一,几乎成为所有现代化企业进行管理的必备工具,财务人员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人员,对于Excel软件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效率,因此,企业对能够熟练操作Excel软件的会计人才需求量大。而高职会计培养的学生就是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打造能够利用Excel软件完成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

一、开发思路

Excel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归集和分析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构建各类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应用模型,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应用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本着这样的企业需求,我们依据企业工作场景和工作任务要求倒推出高职会计专业需要设置的课程及课程实施。具体思路为:

1.采用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了解其工作领域的会计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对涉及Excel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进行汇总;

2.根据汇总的资料,总结典型的会计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

3.围绕典型的会计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4.在专业课程体系范围为,完成具体的实训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开发。

这些围绕工作任务开发的课程,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模型化,学生在掌握后,可以自主用Excel软件实时解决企业的日常会计管理问题和特殊事项。

二、课程体系

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Excel技能应用能力从内容上来讲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从层次上来讲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基础岗位的会计人员,完成常规化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二是作为综合岗位的会计人员,能够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特殊性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事项。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既需要掌握Excel数据分析工具,又能够使用这些工具构建模型,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

围绕这两个能力要求,可以建立“工作任务”和“Excel数据分析工具”二维化的课程体系,即以“工作任务”为纵线,选取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以案例的形式,展开任务驱动式教学;以“Excel数据分析工具”为横线,教授学生构建Excel构建数据分析模型,解决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而在专业课程设置上,Excel操作技能可以融入到《财务会计实务》等会计类课程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财务管理类课程中,如《Excel与财务管理》、《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Excel与会计管理》等课程。

三、课程开发资源

1.校企合作打造优质教学资源

“工作任务”和“Excel数据分析工具”二维化的课程体系强调的是课程的设计从工作任务出发,而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只有保证了工作任务的高度真实性,才能保证使学生与未来的工作环境零距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和企业联合打造优质的教学资源。

硬件上,校企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分批次到企业现场参加实训,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同时,建立足够容量的校内实训场所,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实训材料,从而为学生随时参加实践提供条件。

软件上,采用“校外专家进校园,校内教师进企业”的方式共享人力资源,企业提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实训、实习校外指导教师,把真实的工作任务带入到校园中,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共建项目,为企业项目管理出谋划策,创造价值,积累实践教学经验,提高课堂的实务教学水平。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Excel的会计应用类课程强调的Exel软件各类工具的掌握和应用,而实训内容又来自于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不同领域,采用的教学形式也应随之变化不断,整体上以任务驱动法教学为主,同时辅以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拟实验法、课题研讨法、师生换位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3.课程教材

课程教材应当采用工学结合教材,主要是为了适应课程教学过程中“工作任务”为核心的目的,使之既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使用,也能成为企业员工培训的理想选用教材。

(1)教材中的工作项目选自真实的工作环境,校企合作单位应为教材的编写提供工作案例等素材,使得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编写,既要符合岗位职业标准,又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特点。使学生不但掌握一种工具,更能提升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Excel软件作为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必备工具,围绕“工作任务”展开的高职会计课程设置,能够增强学生利用Excel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作为会计人员来讲,不但能够适应常规化的基础会计类工作,也有利于职业的长远发展,快速提升到企业会计综合管理岗位。

参考文献:

[1]杨群芬.关于高职“Excel的会计应用”教材内容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

[2]许小珩.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4(1).

作者简介:韩玉竹(1983-),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与统计学院。

龚利森(1967-),男,江苏人,本科,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与统计学院。

李翠玉(1978―),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与统计学院。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调查; 预测; 实训

一、实训的性质和目的要求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进行系统性市场研究与分析的基本能力,为搞好市场营销决策奠定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使得学生熟悉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具备信息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能力。

二、实训的任务和内容

(一)实训任务

1.基础性训练。 通过知识网络对相应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或归纳比较、或列图表,侧重训练对各种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巩固,并力争加深。

2.启发性训练。 通过示范性、典型性案例分析,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达到开发智力、启迪思维、激发创造的目的。

3.创新性训练。 通过综合与应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训内容

基本内容包括市场调查和预测两部分。市场调查部分主要包括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市场调查抽样和问卷设计、市场调查数据收集、市场调查数据录入、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市场调查报告撰写等。调查部分主要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的能力,进行抽样和问卷设计的能力,数据收集的能力,数据录入的和整理的能力,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报告的撰写和报告沟通的能力。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市场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机的操作和专业软件的使用技能。市场预测部分主要包括预测数据收集、整理、基本分析、预测方法的选择、预测结果分析、预测报告撰写等。市场预测部分主要锻炼学生选择预测问题,搜集数据,数据加工整理,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解释以及撰写预测报告的基本能力。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预测的基本理论,定性预测的基本方法,定量预测的基本方法,预测方法的选择和比较,各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等。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操作,熟悉整个市场调查和预测流程,也可以虚拟项目进行模拟的操作,主要熟悉数据的加工和处理过程、方法。

三、实训具体步骤及要求

(一)实训步骤

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市场调查和预测报告,鼓励学生结合行业的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实际项目的调查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调查的能力。课程设计的时间为3周,除了现场调查和搜集资料外,主要在实验室进行。指导教师集中布置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讲解需要完成的工作和注意事项。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分工和方案初步设计,完成调查和预测的准备工作。学生按照进度要求完成调查的各项前期工作,在实验室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工作,熟悉excel软件等统计软件的使用,熟悉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如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最后完成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部分应选定预测题目,利用网络、图书、期刊、年鉴等各种渠道搜集数据资料,选定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行分析预测,完成市场预测报告(论文)。

(二)基本要求

学生按照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工作,提交相应的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图表清楚、文字流畅,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结论明确具体,言之有物。

四、实训考核要求

(一)实训成绩构成

鉴于本实训课程不安排期末考试,课程总评成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考勤(10%)。考勤由各组组长负责小组同学考勤,指导教师负责抽查。

2、问卷完成有效性(20%)。三个阶段完成问卷调查的数量和有效性。

3、实训周记与实训报告(40%+30%)。个人实习周记及报告占40%:实训以周为单位划分三个阶段,每阶段学生需按要求完成不少于1篇实习周记;实训结束后进行认真总结,并按要求完成调查报告,不得相互抄袭,调查报告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小组实习报告占30%,以小组副组长提供的分工安排及小组报告完成贡献度为依据。调查报告撰写要求,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封面,调查报告名称、调查人员姓名;摘要,简要说明此次调查的情况及结论;问卷,一份空白的调查问卷;问题的结论,要求问卷中所有问题都有结论,其中每个同学挑选两题做表和图;剩下的问题的结论,可以纯文字性叙述。报告字数3000字左右。

评分办法: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标准评定。实训环节认真完成教学内容,报告充实,格式规范,结论明确评为优秀;比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报告比较充实,格式比较规范的评为良好;其他的根据综合表现评为中、及格和不及格,不及格的不能取得学分。

参考文献

[1] 程伟.论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2] 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据分析;统计学;课程体系;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248-02

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互联网应用的丰富,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速度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都要快。“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它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大数据是指海量数据集,其来源包括动漫数据、企业IT应用带来的数据、博客、点击流数据、社交媒体、机器和传感数据等。它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对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今互联网行业、电子商务行业中的数据应用及分析已经相当普遍,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统计学功底和娴熟的计算机软件运用能力,而今完全具备这些能力的数据分析专业人才是极其匮乏的。数据分析师便应运而生,不仅互联网行业、电子商务行业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师,近年来项目数据分析事务所不断涌现,而项目数据分析师因其专业技能及量化的数据分析为客户以及所在单位控制决策风险、保证利益最大化而备受各界青睐,以待遇优厚和地位尊崇而闻名国际,也被视为我国21世纪的黄金职业。《华商报》将项目数据分析师纳入了新七十二行,《HR管理世界》将项目数据分析师评为七大赚钱职业。本文就如何在统计学专业开展数据分析方向进行了阐述,首先论述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意义,其次讨论了数据分析方向的课程构建,最后分析了如何加强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结合。

一、数据分析的重要意义

大数据预测美国总统: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称,数据驱动的竞选决策才是奥巴马竞选获胜的关键。数据分析团队在筹集竞选经费、锁定目标选民、督促选民投票等各个环节的决策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意味着华盛顿竞选专家的作用极具下降,能够分析大数据的量化分析家和程序员的地位却大幅提升。如今从事专业数据分析工作的企业如项目数据分析师事务所、数据挖掘公司等都应市场需求而大力发展,并且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如美国社交数据挖掘公司Datasift于2012年宣布,获得1500万美元风险投资。2013年,DataSift成为Twitter的“认证合作伙伴”,主要负责海量微博社交数据分析。这是该公司今年第二笔融资,五月份其曾融资720万美元。又如面向开发者的大数据应用软件平台服务提供商Continuity最近获得1000万美元的融资,目前融资总额已经达到1250万美元。

数据分析的应用无处不在,那什么是数据分析呢?数据分析就是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数据分析技术不仅能通过对真实数据的分析去发现问题,还能够通过经济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投资或其他决策是否可行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收益及风险情况,为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也增强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无论是在国家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中,数据分析工作都是进行决策和做出工作决定之前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针对项目可行性、风险承载力、投资回报率以及相关经济效益指标等方面的分析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个工作过程中,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数据分析成果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项目投资、企业经营决策计划最终的方向。所以,各个行业对数据分析人员的需求之多是不言而喻的。传统行业,如政府机构:一类是计委、经委、统计局等一些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所设有的调研处、研究室和情报所。第二类是商业、粮食、物资、银行等经济主管业务部门会设有信息中心或调研室,从本系统、本部门的业务出发进行专业性调研,提供支持本部门的市场信息。而伴随着数据分析应用的扩大,其在新兴行业中也得到了发展,如计算机软硬件及IT行业、电子商务与网络游戏、金融保险、消费品、咨询业与广告媒体、大型设备与重工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等对数据分析师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电子商务,由于利用互联网,能够比传统零售业具有更好的数据收集和管理能力,能积累海量的数据,因此更看重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用户偏好和市场机会。研究机构:比如市场研究公司、咨询公司、证券公司、研究院。自主创业:取得注册项目数据分析师(CPDA)资格证可以自主创建或就业于项目数据分析师事务所等。所以,数据分析的行业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尤其是数据挖掘将借助互联网的发展,逐步形成人们依靠的重点,并可能成为未来发展与竞争的重点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分析师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广泛而乐观的,无论是数学专业、统计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数据分析课程来适应对数据分析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体系构建

1.主干课程。主干课程包含高代、数分、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与展示。理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内容,学会如何对已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如何解释分析的结果。掌握几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的统计思想及基本步骤,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论证能力。

2.实验课程。数据分析的操作离不开计算机。目前数据分析行业常用的一些统计软件有SAS、SPSS和R软件。SAS软件是一个模块化、集成化的大型应用统计系统。它的功能包括数据访问、数据储存及管理、应用开发、图形处理、数据分析、报告编制、运筹学方法、计量经济学与预测等。SPSS软件是一个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采用图形菜单驱动界面的统计软件,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R软件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制图软件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完整连贯的统计分析工具、优秀的统计制图功能、可操纵数据的输入和输入等功能。这三个软件在数据分析中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有不同方向的应用。

3.专业课程。从数据分析的行业需求出发,好的数据分析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还要有该行业的背景及相关知识的储备,这样才能将数据分析与行业特性联系起来,发挥数据分析的最大功能,即所谓的“因地制宜”。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联系,需提供多领域的课程选择,如: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管理学、会计学等。而在软件学习方面也要拓宽渠道,除了实验课程安排学习的软件,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意向再多掌握一些软件如:SQL数据库,熟悉office常用功能,尤其熟练运用Word和PowerPoint、Excel图表及数据分析等。同时还应该结合对数据分析师的要求设置一些相关课程:投资数据分析、市场调研与预测、预测技术分析、现金流量表编制、风险投资项目筛选、不确定性分析、编制数据分析报告等。

三、实践环节

培养数据分析的专业型人才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数据分析本身就是为了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建立模型、预测收益风险企业决策进而做出合理正确的决策判断。因此,学习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要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学校可以和本地的数据分析事务所,或者大量需求数据分析人员的互联网行业建立实训基地,进行合作式教学,使得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身体会数据分析的商业操作体系,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有目的、有取舍地针对自身情况学习钻研,继而就能够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时,数据分析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将会空前广泛,与此同时对数据分析师的需求也将会井喷,无论是在军事、工业、企业还是在政治上,大数据分析都将会十分紧缺。因此,目前对数据分析师的培养刻不容缓。本文从分析数据分析行业发展及其重要意义、数据分析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环节方面对构建数据分析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不仅从教学课程的内容上予以安排,而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特别强调理论结合实践的合作式教学。希望能够结合行业需求合理地构建课程,培养出专门从事数据分析的项目数据分析师,从而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金城.数据分析[M].科学出版社,2010.

[2]http:///jrt/120922/70953.shtml

[3]CPDA项目数据分析师简介[EB/OL].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高职院校物流仿真项目制教学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需求:表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缺乏大量的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且在整个人才培养结构中,技能型人才所占的比例较低。因此必须将培养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建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操作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但如何在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设计中实现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本文以flexsim物流仿真实训为例,分析并研究项目制教学对学生物流技能的培养,以具体项目为操作载体,通过立体形象展示、小组讨论方案、方案建模和模型优化,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项目优化能力。综合运用物流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提升物流综合技能的目的。

一、物流仿真实训软件简介

本实训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习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物流过程中仿真技术的应用和使用仿真软件建立工序流、创建模型、输入数据、查看动画、以及分析输出结果的各个步骤的一门的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该实训以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为操作平台,Flexsim 仿真软件是一个面向对象的模拟仿真软件。

Flexsim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并具有三维显示功能。建模快捷方便和显示能力强大是该软件的重要特点。该软件体供了原始数据拟合、输入建模、图形化的模型构建、虚拟现实显示、运行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对结果进行优化、生成3D动画影像文件等功能,也提供了与其他工具软件的接口。

应用flexsim软件建模步骤为:(1)构建模型布局,即将方案中所需要的实体从实体库中拖至3D视图的适合位置;(2)定义对象流程;(3)编辑对象参数;(4)运行仿真模型;(5)分析仿真结果。Flexsim软件鲜明的3D界面和数据分析图形非常直观的呈现模型及运行数据分析,可以不断改善。图1是Flexsim软件及其构成模块的结构图。

二、项目制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突出运用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总结知识与传播知识能力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推行项目制教学改革,实施“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改革。笔者尝试在物流仿真实训课程中导入实际项目,在教学中按4~6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小组,自行选举组长,并由组长进行项目分工。以第四学期物流仿真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下项目制教学的过程。

1.项目导入

每小组建立一个学院仓储中心模型,面积为10M*50M,库内分区为:货物6个区、办公区1个、设备暂存区1个、验收区1个,部分使用堆垛机作业,并模拟出出入库作业流程。 仓储中心平面图如图2所示。

2.项目运行

每小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使用flexsim仿真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并改善。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设计该项目能够充分调用所学专业课程,综合物流相关知识,在实践项目操作中提升物流规划设计能力。两个小组设计出的模型如图3所示。

3.项目汇报

在小组项目完成后,项目小组进行项目成果展示,通过PPT汇报项目构思、项目实施、项目改善、项目总结等方面的内容。指导老师予以评价和打分。

三、总结

通过“项目制”能力训练体系的实施以及一套能力递增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做成事”的能力,案例教学与项目并行实施,使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训练渗透到每门课程及课外活动中。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发动机;故障;诊断训练;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U4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054-01

作为汽车结构的心脏,发动机在汽车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系统集信息、多媒体、数据库、通讯于一体,为发动机故障的科学诊断提供了实训平台。要对发动机进行故障的诊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发动机的总体构架是什么样的,发动机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通信系统的功能、作用分别是什么。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对发动机系统功能故障做进一步的剖析。

1 发动机系统构架

1.1 总体构架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网络教学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多媒体显示系统、学生工作站、测试面板、教师服务器和排故发动机。多媒体显示系统能够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工作站可供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测试面板用于显示发动机维修诊断的各种数据信息,便于教师和学生分析研究。排故发动机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发动机的故障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诊断排除的方式方法。教师服务器是系统的中心控制器,它与学生工作站的联系比较密切。

1.2 硬件系统

排故发动机、教师服务器、测试面板、多媒体显示系统这些都属于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网络教学系统的硬件配置。虚拟故障控制器是一个功能性的模块,它是由继电器和相关电路组成的,它能够根据指令设置路线故障传送到教师服务器上。在测试面板上设置有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并在主要的线路上有测试点,学生可以根据面板上的测试点对故障进行诊断。测试面板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行故障的分析,方便学生锁定发动机故障部位。

1.3 软件系统

现在的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系统配备的软件都是科技含量、信息含量很高的现代化仿真软件,软件配备了教师管理的部分,可以对学生工作站、测试面板、多媒体显示系统等进行控制和管理。教师可以根据软件的虚拟故障控制器了解发动机系统线路连接点的信息,进而判断线路的状态,亦可以通过软件对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执行器、电控单元传感器等设置或排除各种故障。学生也可以通过软件对教师设置的故障进行诊断排除。此外,软件还配备很多附属的软件,例如通讯管理软件、多媒体管理软件、实训指导软件等,这些软件互相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1.4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它是在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的数据通信形式。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网络教学系统的通讯数据到最后都会回归到教师服务器中,教师服务器与学生工作站之间靠以太网进行连接,这样教师服务器能够对学生工作站进行控制,学生工作站的各项内容教师都可以看到。学生工作站的程序启动时,教师服务器也会随之启动,它们之间可以同步进行。排故发动机与教师服务器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传输信号,相互促进。排故发动机的虚拟故障控制器与教师服务器连接,将信息转换后传输给教师服务器,供其参考使用。而教师服务器向虚拟故障控制器发送信息,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设置。这样的方式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2 发动机系统功能故障诊断措施

2.1 系统控制,进行示范操作讲解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系统操作方便,教师可以利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配备的的原理图对学生进行发动机各个部分的讲解。比如发动机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解析、各个零部件的功能及其对发动机的影响。教师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讲解能够将实物与原图对应起来,比较清楚明了。高职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弱,单纯的学习不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教师通过对系统进行控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示范讲解,既减缓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故障学习的兴趣。

2.2 媒体应用,利用软件检测故障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比较先进,教师可以运用实训指导软件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故障诊断、排除的方法。例如发动机无法点火,可以先对发动机的油箱进行检查,看看是否是缺油造成的。其次检查发动机启动系统中的电路,看看蓄电池、启动电机是否正常。然后,检查火花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是因火花塞受潮引起的发动机故障。实在不行,接着检查,看看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是否正常。这些步骤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识记。

2.3 故障虚设,强化故障诊断手段

教师服务器作用强大,既可以接收数据信息,也可以通过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仿真软件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故障的设置。教师可以设置发动机噪声大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原因的诊断分析,最后教师明确一系列的原因:节气门造成的进气通道堵塞、消音器及排气管段漏气、火花塞有无问题、发动机机角减震效果。学生通过学生工作站上的软件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清除训练,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识记以及具体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此外,还可以利用诊断仪器对故障码进行读取,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故障部位,在测试面板上对各个测试点的信号参数进行检测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2.4 平台构建,实施多元化得交流

为学生搭建一个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平台,实现多方的学习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老师一个人的讲解,学生的提问也很关键。学生如果有什么不会的问题,可以通过通讯软件向老师提问,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不仅课上可以交流,课间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个软件提出来,老师通过实际的演示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探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同学之间更容易展开互动,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汽车维修行业有很大的优势,很多发动机故障不一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的学生能想到这一点,有的学生能想到另外一点,通过多人的集思广益,最终判断出故障原因所在。这样能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其进行广泛的探讨交流。这样多元的教学交流,通过共同参与,实现了互动。

2.5 数据分析,实现信息共享

数据分析是指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将没用的信息剔除出去,将有用的数据进行详细研究总结的过程。虚拟故障控制器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教师服务器中,教师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首先要识别信息需求,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什么样的信息对发动机故障诊断教学有帮助,一定要搞清楚。进而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通过数据的研究分析,教师能够得出一定的结论,针对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时作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改进方式。

3 结 语

为了更好的发挥发动机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诊断实训的网络系统,对发动机故障诊断进行实际的训练。对系统进行控制,进行示范操作的讲解,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故障的检测,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虚设,强化故障诊断的手段,构建诊断维修平台,实施多元教学交流,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教学信息共享。通过采取这些教学措施,构建好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系统,并应用好它,实现发动机诊断维修的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倪宏伟.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现状与发展[J].电子制作,2015,(11).

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经济犯罪;校局合作;大数据技术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基于大数据的产业、研究与应用已经在互联网、商业智能、医疗、零售业、金融业、通信等主要行业大显身手。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发展和应用,现代社会将越来越与数据资源紧密结合,相融相生。大数据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辅助决策,即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1]这也为公安机关升级警务决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经济犯罪侦查尤其需要依赖金融和通信等领域的大数据,因此培养适应大数据环境的经济犯罪侦查专业人才尤为重要。

一、大数据技术对经济犯罪侦查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要求

伴随着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物联网、5G等无线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以及“设备永远在线”等科技设想的逐步实现,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呈现出“数据化”特征。大数据不仅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很多便利,也对我国经济犯罪侦查工作起到决定性的支撑作用,改变了传统侦查的思维方法和模式,有力提高了经侦效率。

(一)大数据技术为经济犯罪侦查提供新思维

数据科学的思维是大数据应用的基本原理。其思维的逻辑就是,在大量数据上做统计性的搜索、比较、聚类或分类等分析归纳,即依赖大量数据的计算,用大量数据的相关性取代因果关系,并基于这些相关性获得新的“知识”。大数据的意义在于从不同来源收集信息,然后分析信息,以揭示用其他方法发现不了的趋势。大数据应用就是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大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提供辅助决策,实现大数据价值的过程。大数据侦查能够很好地体现证据的客观性,特别是在侦查中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有关违法犯罪人员的出行轨迹、通信、资金流数据、物流数据等信息,进而能够客观反映相关人员的行为全过程。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提取能够证明违法犯罪事实真相的证据,比口供具有更多的客观性,从而避免口供的主观性成为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涉众型互联网经济犯罪案件的高发,电子取证技术也得到基层经侦民警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导向,也印证了大数据侦查思维的客观性和实践性特质。[2]

(二)大数据技术为经济犯罪侦查提供新模式

利用互联网进行的经济类犯罪具有成本低、隐蔽深等特点。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和5G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从事经济犯罪的门槛降低,不需要传统实体经济的贷款担保、征信评价,只需电脑和互联网便可操作,违法成本降到了最低。另一方面,为了掌握足够的证据,因为技术的发展,经侦部门在办案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传统侦查模式中,无论由案到人、由人到案还是由人到人、由案到案,强调的是发现案件与嫌疑人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对于有现场的案件,通过对发案现场的勘查寻找相关的犯罪嫌疑人,或是从被害人入手,搜寻与被害人相关联的人或事,推知案件产生的原因、嫌疑人的作案动机等,即通过逆向思维进行回溯推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刑事犯罪已经出现新的态势特点,特别是针对经济案件这种犯罪现场不明显或者现场难以确定的案件,传统的侦查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信息时代下经济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更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涉案数据通过传统侦查手段更难查清,给案件的侦查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大数据分析模式下,侦查员可以转换思路,避开传统侦查思路中对案件因果关系的直接追索,通过大量的相关数据分析尤其是大量的各种个人网络数据资料来分析涉案犯罪嫌疑人或物的各种侦查特征。例如在对犯罪嫌疑人的追逃中,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汇总技术对其相关数据分析,对其手机、其关键联系人手机进行关联,从而确定其地理位置。也就是说,通过大数据分析,既可以做到以人和物来合并数据,也可以根据数据来找人找物,新的模式再结合传统的侦查方式,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深入了解侦查对象的多种涉案信息,在时效性方面也可以得到尽可能的提升,由此可以突破传统的经济犯罪侦查方式的限制,创造新的经济犯罪侦查模式。

(三)大数据技术为提高经济犯罪侦查效率提供新方法新机遇

大数据是海量数据的集成。在以前的经济犯罪侦查工作中,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料数据,经济犯罪侦查人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整理和归纳工作,并且还非常容易出现差错。由于海量的资料和数据是由数据和编码组成,所以人力难以及时处理。而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要求经济犯罪侦查人员注意案件侦查的时效性,很多经济犯罪案件往往由于时间限制,没有深入进行查证,因此带来的后果是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应用电子计算技术对海量的经济行为数据进行云计算,可以迅速将过去不可能完成的海量侦查线索收集,并进行相关性计算,为侦查决策工作提供了高效的支撑,有力提升了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的工作效率。根据公安部统一规划部署,各级经侦部门不断加强和改进大数据侦查破案流程机制,以提高侦查效率为目标,以情报导侦机制为核心,充分发挥经侦大数据情报资源服务实战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基础更牢固、侦查更全面、执法更规范、打击更有力的经侦工作新模式,并在近些年来的部督大案要案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整理总结了一系列经侦技战法。其中主要的技战法有通信工具发现法、涉案资金查控法、话单通信比较法、视频图像追踪法、同时上网人员锁定法等。近年来全国公安经侦系统在公安部经侦局领导指挥下,开展了集群战役、云端行动,运用各种资源手段和大数据侦查方法,主动监测挖掘各类数据情报信息,进行了一系列的集群战役和专案打击,实现了以数据为引领的精准打击,收到明显的成效。[3]

二、大数据环境下经济犯罪侦查人才培养路径

大数据环境对经济犯罪侦查人才的知识以及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公安高校的经济侦查专业担负着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任务,因此,必须主动适应大数据环境,要通过研发来加强模拟教学训练,通过实地调研加强经济犯罪实战训练,通过校局合作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措并举来大力提升经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

(一)加强模拟教学训练,提升专业人才的数据办案能力

在确定了经济犯罪侦查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后,公安高校应根据经济犯罪侦查数字化实战的具体需要,加强研发模拟教学训练平台和训练内容。湖北警官学院制定了经济犯罪侦查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框架,其中包含模拟数据管理、模拟案件管理、案件数据处理培训、案件模拟分析(洗钱类案件数据分析、涉税类案件数据分析、非集类案件数据分析、其他通用案件数据分析)等。如模拟案件管理的教学训练,主要是研发相关系统,提供用于教学的模拟案件生成管理功能。系统中的模拟案件支持洗钱、涉税、非集、电诈等多种犯罪案件类型。系统能够从模拟数据管理中,挑选合适的案件数据,组成用于教学的模拟案件,达到最大程度模拟经侦实际案件数据的效果。模拟案件管理支持分级设置数据功能,可以将数据分批提供,模拟现实案件侦办中的数据调取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地正确而高效地调取数据。

(二)加强实地调研和经侦办案实训,提升专业人才的实战能力

一是加强院校间的经济犯罪侦查人才培养状况调查研究。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经侦教研室先后深入多所相关院校的大数据实验室进行调研交流,深入相关高校计算机院系进行大数据技术学习。到目前为止,该专业教师已经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江西警察学院、湖南警察学院等公安高校的经济犯罪大数据侦查实验室开展了研讨和交流工作,建立了相应的联络机制,这为经济犯罪侦查人才培养建立了行业间的密切联系渠道。二是在省经侦总队的支持下,深入湖北省内外多个公安经济犯罪侦查机关进行深入调研,走访了重庆市、南京市、南昌市、杭州市、广州市、遵义市等相关地市的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对实战部门应用大数据侦查方法进行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掌握了大数据侦查在公安经济犯罪侦查工作中的前沿应用状况。三是根据有关公安机关的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适时选派经侦专业学生参加基层机关的经济犯罪侦查办案,通过具体的办案实践熟悉大数据办案的方法、流程、难点和有关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注意总结经验,回校后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此举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大数据实战能力。

(三)加强校局合作,提升专业教师的大数据侦查办案的综合能力

在大数据的环境下,经侦人才培养要着力于“建立数据驱动侦查的大数据思维,加强警企合作并拓展整合数据来源,完善线上线下协同作战模式”,[4]以此提升经侦人才的大数据侦查专业素质。这对担负经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公安院校大多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挂职、下派、警务实践、基层调研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公安基层的联系,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5]湖北警官学院针对经济犯罪侦查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求下派教师在警务实践工作期间,尽可能多地搜集经济犯罪侦查实战机关对于大数据侦查工作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公安大数据侦查模式对公安民警个人的素质要求,并在挂职锻炼结束后向教研室提交相关调研报告。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赴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大冶市、宜昌市、荆门市等经济犯罪侦查机构开展专项调研工作,并与有关公安实战机关签订校局合作协议,这种校局紧密合作,既为经侦专业教师提升大数据实战能力提供了通道,也为基层机关增加了来自公安高校的技术指导,实现了校局的双赢,同时也为校局两方的经济犯罪侦查人才培养拓宽了路径。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具有双刃剑的特点,“原本只存在现实空间的许多犯罪随着网络的兴起嵌入网络空间”。[6]大数据技术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犯罪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当前公安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及时跟上大数据的时展趋势,密切关注犯罪动态,注重分析数字犯罪的特点,不断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优化校局合作机制,就能培养出适应大数据环境的高素质经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金融安全课题组编.中国互联网金融安全发展报告2017[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71.

[2]程科.经济犯罪侦查中的大数据思维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4):39-46.

[3]苗宗猛.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思考[J].中国防伪报道,2021(5):90-95.

[4]邓翠平.老年人保健品诈骗犯罪侦查研究——基于大数据背景[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1):76-83.

[5]孟晓梵.公安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探索[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30(6):123-128.

[6]李涛,屈闯.网络侵财犯罪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4):55-66.

上一篇:钳工金工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