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9 15:34:32

书法艺术教学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书法艺术字体设计教学

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字体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这门课程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遗憾的是,在当今大多数设计院系的字体设计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美术字的基本结构和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装饰性字体设计,缺少对汉字结构和风格特征更深层次的探索。笔者认为,书法艺术所蕴含的审美特征,是字体设计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解和研究书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蕴含的时代特征,让学生感知到我国不同时代书法艺术所具备的审美特征,才能对现代字体设计(特别是汉字字体设计)的审美特征有所把握,才能设计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审美取向的字体。

一、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之间的关系

文字是人类彼此交流的视觉语言,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中国的文字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书法艺术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字体设计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概念上看,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字体结构和文字意义的理解,进行解构和再设计,使学生掌握文字的书写规律及韵律美感,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设计和书写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今后的专业设计中。直观地理解,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书法艺术更加注重书者的主观感受,字体设计则是注重外在形式美的同时,强调其实用功能。

在中国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都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而各种内在美的艺术形式,都能为现代设计所用。当我们用一种“敬鬼神,畏天命”的态度开始书写甲骨文时,书法之美便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刀刻所产生的挺劲朴拙的图形化文字,殷商巫术礼仪文化的时代风貌充分地得以展现。当文字发展到金文时期时,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艺术品,强化对形式美的追求,从不自觉的行为,逐渐变成自觉的行为。秦灭六国后,以李斯为代表的一些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以秦文字为标准的基础上,整理出书写更加简单的小篆,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小篆线条挺劲圆润,且富有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将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以上三种字体古朴典雅,都有很强的装饰和图形化色彩,但在识别性上都很弱,在现代设计中,很难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使用。但很强的图形化特征,却可以作为其他文字的有益补充,去表现那类历史沉厚的设计课题。

隶书产生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因为小篆结构的繁琐,笔画减少、化圆为方、书写速度加快的隶书便应运而生。隶书古朴厚重且便于识别,在现代设计中非常适宜于传统题材的表现。楷书始于西汉,魏晋盛行,盛于唐代;行书兴于东汉,是最为实用的字体;草书得名于草稿,从章草开始,唐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至此不再有新书体出现。楷书、行书的定性化字形呈长方形,为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之基础,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使用。草书线条优美、灵动顺畅,有很强的韵律感,虽然识别性不强,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作为图形化语言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字体设计有很强的血缘关系,可以说过去的时代,当某种书体为官方所认可时,便成为该时代时尚的、实用的字体,书法家也自然就成了该时代的字体设计师了。

二、如何将书法艺术融入到现代字体设计教学中

在字体设计教学中,如何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融入其中,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1.理论讲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字即中国书法的发展史,认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取向。随着学生认知及思维的拓宽,教师便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强化这种概念。如:教师可以在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及发展规律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进行一些字体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去认识时代审美风尚和实用要求的制约对书体形式的催生作用,从而能够启发和明晰对字体设计原质及方法的认知。

2.原型解析。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有设计风格特点的书法(特别是传统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具体感性地对字体结构及点画特征进行摹习,激发灵感,去发现、探索具有个性特征的、新的字体形式。由于其目的不是去写好、掌握某一名帖,因此对于字帖的选择,临习的方法与时间的安排,都应当与传统的临摹有所区别。如:字帖不一定强求名帖,只要是风格特征明显,具有个性,甚至是字体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形态。由于其自身具有形式的倾向性和可生发性,反而可以成为我们观察、研究的资源;另外,一些非主流的书家,其独特的字体形态相对于传统审美,或许伤于乖张,但倒不失为字体设计中具有启发性的素材;再者,周期要短,原因在于我们不追求技巧上的熟练,而重点在于对其形态特征的解析;临习的手段与方法上,形似并非首要的追求,可更多地强调感受,强化对形态特征的夸张,主动把握内在组合及符号化局部点画的规律。而且,更进一步的是对于审美特征的把握、梳理,当然,从审美特征角度的运化、升华,需要更深层的文化审美的底蕴,但这正是从传统艺术角度进行探索的原动力与目的所在,自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案例分析。教师需要收集一些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字体设计典型案例,做专题讲解,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第一,直接借鉴传统书法形态而进行的单纯的字体设计案例;第二,以书法的形态特色、审美风格为基础而展开的设计应用,如:以传统书法为元素的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经典的例子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视觉设计,靳埭强的设计作品等;第三,可以尝试从日本的字体设计中汲取营养。日本也是一个东方国家,日本文字又是从汉字中分离而来,其文字设计就是在鲜明的现代风格基础上,融入了个性独具的东方文化元素,在审美取向上,是东西方结合的很好范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再可以安排学生各选择几组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词,结合书法艺术和现代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设计。

4.综合实践。有了以上的基础后,教师便可以结合某些主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适合用传统元素去表现的实践性课题,结合主题,让学生去完成字体设计部分。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书法艺术在字体设计中的实用性、艺术性及时代性上,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丰富字体设计的内涵,在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也自然会做到融会贯通。

结语

通过历代书体的风格剖析,不难看出不同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审美取向对字体风格的影响,这也和当代文字设计的要求相吻合,所以对书法艺术风格的研究,也是研究字体设计风格规律的必要手段。一方面汲取传统书法中民族审美的营养,一方面体会时代风格的变迁,必然能够设计出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审美取向的优秀字体设计作品。因此,在字体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去了解我国文字发展的历史,了解传统书法的审美特色与风格演变,对于学生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萧元.中国书法五千年[M].东方出版社,2006.

[2]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3]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2篇

【摘 要】有了中国文字,也就有了中国书法,中国汉字已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及书法爱好者,工作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于书法艺术的言传身教,并渗透到历史教育教学中,以书法艺术的魅力来辅助历史教育教学,相得益彰。【关键词】书法艺术;渗透;历史教学 一、电脑时代书法艺术教育的意义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要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就必须重视书法教育。丰子恺先生说:“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是新的世纪里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书法教育。自古三尺蒙童读书,塾师除了教“三字经”之外,还必须规定习字课。直到近代教育改革,不管是光绪、宣统朝的办学条令还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都设有专门的习字课,概莫能外。青少年是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教师更是这一艺术的传道授业者。其次,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加强书法教育是丰富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其综合素养的一个良方。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教育工作者“要教导孩子们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在青少年当中强调书法学习,并不是要使中国出多少书法家,而是以此来教育青少年热爱自己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懂得一定的书法鉴赏常识,陶冶性灵,获得审美享受。现阶段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书法教育,其本身功能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不是以写一手好字为终极目标,而是涉及人文精神、情感体验、创造力培养、人格完善、智能提高及民族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在这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其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再次,画坛巨擘毕加索也由衷赞叹:“中国书法是最高的艺术。”法国总统希拉克也说过:“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的近邻日本,社会经济比我们发达,但对书法的重要性的认识比我们深刻。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均开设有习字和书法必修课,就连文科大学,书法也都是必修课。书法教育关系着国民素质的内容,早已写入日本的宪法。作为书法艺术缔造者中国,更应该是这一艺术的继承者和光大者!可叹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似乎早已把她给淡忘了!二、书法艺术对历史教学的作用(一)体现教师个人魅力,培养学生学科兴趣能写一手好字、艺术字,可以在课堂上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格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是增加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偏方。让学生首先喜欢这个老师,然后再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是符合初中生学习心理的重要特征。一个有个性板书的老师或写一手漂亮粉笔字的教师,首先能得到多数学生的喜欢,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临摹教师的板书,已经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主观的基础。尤其是历史学科在初中学生心中的特殊定位,这显得格外的重要。兵法云:“攻心为上”。做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教学的上上之策。学生就渐进地就喜欢上所教的学科。本人在长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总是有意识地展现板书艺术,每一课的坚持,课堂上的反复表现,通过各种字体,甚至夸张地艺术表现、熏陶,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年乃至一届下来,总是培养了不少兴趣者和“粉丝”。这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是十分显现的,意义也是很大的!(二)是提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书法艺术之美总能让人耳一新,为之一振。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通过漂亮的形式多样的板书把书法之美的意境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耳濡目染,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行音乐的和谐(沈尹默)。”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的汉字才有如此奇妙的本事。(三)是情感价值教育的表现手段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读史使人明智”重要体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情感价值观教育是每个历史教师每节课都要考虑的问题。书法艺术的德育功能在这里得到较好的体现。在教学中,我常常把重要的历史名人及名言或历史事件通过书法表现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讲授“司马迁与《史记》”时,把他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通过书法形式展示,让学生临摹再讨论它的意x,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再如,在讲授“颜真卿”时,先让学生知道他作为朝廷官员,刚正不阿,敢于秉公直谏,为后人称赞,再从他的书法作品特点“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是世世代代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人们永远学习的范本,号称“颜体”。“书品如人品,书格如人格”,这正是历史上大多数有影响的书法家的写照。民族英雄岳飞奋笔急书的“还我河山”,忠心爱国,更是一气呵成,名垂青史。(四)是课堂师生互动的有益补充精彩的书法能让课堂妙趣横生。如讲授“秦王扫六合”中更是要大大地写上一个“秦”字的小篆体,或以图片“秦”字替代,先让学生竞猜是什么字,再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秦统一中国的文字,最后一笔一划地教学生写下来,既生动又具体。同样地,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时,教师从可以先板书“汉”字的繁体隶书,通过让学生以“汉”字组词的形式导入新课,既让学生明白汉朝的流行书体,又能体现汉朝的“大一统”,紧扣课题,形式个性鲜明。由此推及到唐、宋、元、明清等。教师均可从这方面得到启发,在教学方式上多做文章。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3篇

中国文字的起源要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书法与文字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它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具有深厚而鲜明的人文性。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与中国绘画同源,相辅相成,而且也是中国哲学、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书法实际上就是通过抽象的点画线条表现曲直迂回、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是糅合抽象和意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开展书法教学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欣赏书法作品,了解地方书法艺术发展的渊源及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书法为载体,向其他艺术门类拓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究书法知识,在艺术语言的融合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表现生活,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古之圣贤皆"通五经,贯六艺"."六艺"中的"书"指的就是写字、书法。它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门学问。由于当前没有系统的书法教学教材和专业教师,书法艺术在学生中逐渐淡化。因为应试教育的导向,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生平时的书写习惯和字的品质也就越来越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书法教育,培养书写习惯,提高写字品质已刻不容缓。

二、滨海浓厚的书法氛围和优越的书法教学资源

滨海县地处苏北革命老区的腹地,是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之咽喉。解放初期,滨海成立了"东坎民众教育馆",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有着深厚基础的书法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发展。50年代末60年代初,滨海建起了千米书画长廊,广大书画爱好者笔歌墨舞,群英兴会。上至商界官场的社会名流,下至躬耕田垄的渔樵农夫,皆痴情书艺,笔耕不辍。自1998年滨海成立书法美术家协会以来,加入县、乡书美协会的达2000余人,全县成立书法教育基地4个,"滨海书法艺术研究会""李敦甫书画艺术研究会"等各类研究会及群众文艺组织5个,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7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47人。有数十件作品在全国重大书法活动中参展、获奖。各类书画培训班也办得有声有色,好多学校已经把写字教学作为学校的教学特色,而且成果斐然。1996年被江苏省首期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2010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书法县".滨海大地上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翰墨之香。

继清末庞友兰、钱石如等一批名家外,滨海书法始终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李敦甫先生是滨海书法走向兴盛、普及的代表人物。李老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史馆员、盐城市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副研究馆员。先生幼承庭训,矢志书艺,临池不辍,至老弥坚,博采众长,变化古今,自成一体。后学得益于李老的更是不下百人,其中管峻等人已成为中国书坛颇具影响的书法家。

三、滨海的中小学书法教学呈现良莠不齐的现状

1.部分学校和教师忽视对中学生书法品质、书写意识的教育。课堂教学服务应试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教育教学侧重于德、智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些教师认为学生书写是个性化的东西,培养学生书写品质是家庭教育的事,繁重的学业负担致使学校教育教学已经无暇顾及书法教学。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书写规范意识不强。

2.学生的书法、书写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中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又缺少专业指导教师。因此一些学生的书法水平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仅凭依葫芦画瓢是难以形成规范的书写风格的。特别是毫无书法基础的学生根本不懂书写方法,缺乏对汉字间架结构方面的了解。没有科学的书法教学指导,书写质量很难提高。

3.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了中学生日常书写的训练。键盘代替了钢笔毛笔,打字代替了手写。现代家庭备有文房四宝的已经不多了。人们的信息传递和感情交流基本靠机器编译。人们书写水平的退化,不能不说是受到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影响。

四、在中小学普及书法艺术,提高书写水平,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1.开展书法教学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方块文字,它讲求规矩、均衡、匀称。书法艺术中的刚柔相济、轻重缓急、虚实相生、抑扬顿挫,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可以让学生在艺术海洋中领悟人生的哲理,陶冶情操。

2.规范书写也是考试、升学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和素质。随着评卷的规范化,对学生的书写要求更加严格。倘若平时不注意自己的书写习惯,考试中一定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现在对语文等文字学科的卷面书写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卷面清晰美观。书写更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卷面书写的美感决定了阅卷老师对你的印象和评分尺度。因此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3.书法练习不仅能提高文化修养,也是自我品性和人格修炼的一种方式。宁静致远,紧张的学习工作中练练书法,可以有效地调整心态、缓解压力。磨墨理纸,挥毫泼墨,寄情书写,会让人忘却烦恼,豁然开朗。因为完成一件书法作品需要调动你的各种感官和情感,才能在一种平和畅意的环境中释放自己。

4.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开展书法教学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事。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中所形成的一切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俗话说:"字如其人。"一笔隽秀、劲健的字可看出你的精神气质。所以,掌握这门独特的书写艺术将是未来成功道路上的催化剂。

五、对于开展书法教学的三点设想

1.教育

主管部门或学校要把书法教学纳入课时计划,编写书法培训教程。利用校园文化,营造书法艺术的氛围。学校要从平时的日常教学抓起,从平时的作业、作文中一点一滴抓起。认真培养学生的书法品质和习惯,只有常抓不懈,才能实现良好的氛围和效果。 2.强化对教师写字基本功的要求。书法教学不仅是美术、书法教师的任务,所有教师在教学中的书写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和素质,所有教师都责无旁贷。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书写规范。因为学生容易模仿教师的书写风格,教师要在这方面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和指导。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4篇

一、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之间的关系

文字是人类彼此交流的视觉语言,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中国的文字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书法艺术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字体设计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概念上看,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字体结构和文字意义的理解,进行解构和再设计,使学生掌握文字的书写规律及韵律美感,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设计和书写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今后的专业设计中。直观地理解,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书法艺术更加注重书者的主观感受,字体设计则是注重外在形式美的同时,强调其实用功能。

在中国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都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而各种内在美的艺术形式,都能为现代设计所用。当我们用一种“敬鬼神,畏天命”的态度开始书写甲骨文时,书法之美便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刀刻所产生的挺劲朴拙的图形化文字,殷商巫术礼仪文化的时代风貌充分地得以展现。当文字发展到金文时期时,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艺术品,强化对形式美的追求,从不自觉的行为,逐渐变成自觉的行为。秦灭六国后,以李斯为代表的一些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以秦文字为标准的基础上,整理出书写更加简单的小篆,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小篆线条挺劲圆润,且富有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将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以上三种字体古朴典雅,都有很强的装饰和图形化色彩,但在识别性上都很弱,在现代设计中,很难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使用。但很强的图形化特征,却可以作为其他文字的有益补充,去表现那类历史沉厚的设计课题。

隶书产生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因为小篆结构的繁琐,笔画减少、化圆为方、书写速度加快的隶书便应运而生。隶书古朴厚重且便于识别,在现代设计中非常适宜于传统题材的表现。楷书始于西汉,魏晋盛行,盛于唐代;行书兴于东汉,是最为实用的字体;草书得名于草稿,从章草开始,唐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至此不再有新书体出现。楷书、行书的定性化字形呈长方形,为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之基础,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使用。草书线条优美、灵动顺畅,有很强的韵律感,虽然识别性不强,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作为图形化语言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字体设计有很强的血缘关系,可以说过去的时代,当某种书体为官方所认可时,便成为该时代时尚的、实用的字体,书法家也自然就成了该时代的字体设计师了。

二、如何将书法艺术融入到现代字体设计教学中

在字体设计教学中,如何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融入其中,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1.理论讲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字即中国书法的发展史,认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取向。随着学生认知及思维的拓宽,教师便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强化这种概念。如:教师可以在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及发展规律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进行一些字体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去认识时代审美风尚和实用要求的制约对书体形式的催生作用,从而能够启发和明晰对字体设计原质及方法的认知。

2.原型解析。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有设计风格特点的书法(特别是传统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具体感性地对字体结构及点画特征进行摹习,激发灵感,去发现、探索具有个性特征的、新的字体形式。由于其目的不是去写好、掌握某一名帖,因此对于字帖的选择,临习的方法与时间的安排,都应当与传统的临摹有所区别。如:字帖不一定强求名帖,只要是风格特征明显,具有个性,甚至是字体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形态。由于其自身具有形式的倾向性和可生发性,反而可以成为我们观察、研究的资源;另外,一些非主流的书家,其独特的字体形态相对于传统审美,或许伤于乖张,但倒不失为字体设计中具有启发性的素材;再者,周期要短,原因在于我们不追求技巧上的熟练,而重点在于对其形态特征的解析;临习的手段与方法上,形似并非首要的追求,可更多地强调感受,强化对形态特征的夸张,主动把握内在组合及符号化局部点画的规律。而且,更进一步的是对于审美特征的把握、梳理,当然,从审美特征角度的运化、升华,需要更深层的文化审美的底蕴,但这正是从传统艺术角度进行探索的原动力与目的所在,自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案例分析。教师需要收集一些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字体设计典型案例,做专题讲解,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第一,直接借鉴传统书法形态而进行的单纯的字体设计案例;第二,以书法的形态特色、审美风格为基础而展开的设计应用,如:以传统书法为元素的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经典的例子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视觉设计,靳埭强的设计作品等;第三,可以尝试从日本的字体设计中汲取营养。日本也是一个东方国家,日本文字又是从汉字中分离而来,其文字设计就是在鲜明的现代风格基础上,融入了个性独具的东方文化元素,在审美取向上,是东西方结合的很好范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再可以安排学生各选择几组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词,结合书法艺术和现代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设计。

4.综合实践。有了以上的基础后,教师便可以结合某些主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适合用传统元素去表现的实践性课题,结合主题,让学生去完成字体设计部分。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书法艺术在字体设计中的实用性、艺术性及时代性上,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丰富字体设计的内涵,在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也自然会做到融会贯通。

结语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5篇

一、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之间的关系

文字是人类彼此交流的视觉语言,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中国的文字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书法艺术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字体设计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概念上看,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字体结构和文字意义的理解,进行解构和再设计,使学生掌握文字的书写规律及韵律美感,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设计和书写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今后的专业设计中。直观地理解,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书法艺术更加注重书者的主观感受,字体设计则是注重外在形式美的同时,强调其实用功能。

在中国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都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而各种内在美的艺术形式,都能为现代设计所用。当我们用一种“敬鬼神,畏天命”的态度开始书写甲骨文时,书法之美便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刀刻所产生的挺劲朴拙的图形化文字,殷商巫术礼仪文化的时代风貌充分地得以展现。当文字发展到金文时期时,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艺术品,强化对形式美的追求,从不自觉的行为,逐渐变成自觉的行为。秦灭六国后,以李斯为代表的一些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以秦文字为标准的基础上,整理出书写更加简单的小篆,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小篆线条挺劲圆润,且富有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将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以上三种字体古朴典雅,都有很强的装饰和图形化色彩,但在识别性上都很弱,在现代设计中,很难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使用。但很强的图形化特征,却可以作为其他文字的有益补充,去表现那类历史沉厚的设计课题。

隶书产生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因为小篆结构的繁琐,笔画减少、化圆为方、书写速度加快的隶书便应运而生。隶书古朴厚重且便于识别,在现代设计中非常适宜于传统题材的表现。楷书始于西汉,魏晋盛行,盛于唐代;行书兴于东汉,是最为实用的字体;草书得名于草稿,从章草开始,唐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至此不再有新书体出现。楷书、行书的定性化字形呈长方形,为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之基础,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使用。草书线条优美、灵动顺畅,有很强的韵律感,虽然识别性不强,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作为图形化语言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字体设计有很强的血缘关系,可以说过去的时代,当某种书体为官方所认可时,便成为该时代时尚的、实用的字体,书法家也自然就成了该时代的字体设计师了。

二、如何将书法艺术融入到现代字体设计教学中

在字体设计教学中,如何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融入其中,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1.理论讲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字即中国书法的发展史,认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取向。随着学生认知及思维的拓宽,教师便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强化这种概念。如:教师可以在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及发展规律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进行一些字体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去认识时代审美风尚和实用要求的制约对书体形式的催生作用,从而能够启发和明晰对字体设计原质及方法的认知。

2.原型解析。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有设计风格特点的书法(特别是传统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具体感性地对字体结构及点画特征进行摹习,激发灵感,去发现、探索具有个性特征的、新的字体形式。由于其目的不是去写好、掌握某一名帖,因此对于字帖的选择,临习的方法与时间的安排,都应当与传统的临摹有所区别。如:字帖不一定强求名帖,只要是风格特征明显,具有个性,甚至是字体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形态。由于其自身具有形式的倾向性和可生发性,反而可以成为我们观察、研究的资源;另外,一些非主流的书家,其独特的字体形态相对于传统审美,或许伤于乖张,但倒不失为字体设计中具有启发性的素材;再者,周期要短,原因在于我们不追求技巧上的熟练,而重点在于对其形态特征的解析;临习的手段与方法上,形似并非首要的追求,可更多地强调感受,强化对形态特征的夸张,主动把握内在组合及符号化局部点画的规律。而且,更进一步的是对于审美特征的把握、梳理,当然,从审美特征角度的运化、升华,需要更深层的文化审美的底蕴,但这正是从传统艺术角度进行探索的原动力与目的所在,自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案例分析。教师需要收集一些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字体设计典型案例,做专题讲解,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第一,直接借鉴传统书法形态而进行的单纯的字体设计案例;第二,以书法的形态特色、审美风格为基础而展开的设计应用,如:以传统书法为元素的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经典的例子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视觉设计,靳埭强的设计作品等;第三,可以尝试从日本的字体设计中汲取营养。日本也是一个东方国家,日本文字又是从汉字中分离而来,其文字设计就是在鲜明的现代风格基础上,融入了个性独具的东方文化元素,在审美取向上,是东西方结合的很好范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再可以安排学生各选择几组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词,结合书法艺术和现代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设计。

4.综合实践。有了以上的基础后,教师便可以结合某些主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适合用传统元素去表现的实践性课题,结合主题,让学生去完成字体设计部分。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书法艺术在字体设计中的实用性、艺术性及时代性上,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丰富字体设计的内涵,在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也自然会做到融会贯通。

结语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6篇

一、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现状

与我国传统文化类似,书籍装帧设计和制作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出现了甲骨装、卷轴装、简策、背包装、蝴蝶装以及线装等,象征着中华文明。近几十年以来,设计书籍装帧的形式不是十分理想,相比较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差距。重点深入分析我国书籍装帧的作品,可以发现大部分设计作品还是在照搬西方的形式和概念,除了表面具有一些自己的东西以外,没有很多属于自主创作的作品。目前,国内书籍装帧设计还是缺少中国文化内涵,没有民族特色,这是导致我国书籍装帧设计落后的根本原因,设计是从相应的文化制约和参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文化内涵,设计就没有立足之本[1]。与此同时,我国的书籍装帧设计也缺乏科学性,设计方式单一,书法艺术得不到有机融合,严重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对书法艺术的借鉴

书籍的主要载体实际上就是文字,对于传达和表述信息具有很大的作用,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造型艺术,是汉字的不断发展形成的,历史上各代名家留下不同类型张扬的个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书法艺术。书法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书写汉字,也体现了一些设计理念和意识。书籍装帧和书法都属于艺术,具有很多共同之处,具有很大联系。例如,书籍封面文字可以利用书法字体来展现[2]。书法艺术运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在进行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中国特色的书籍作品,突出书法艺术的魅力,在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并且适当借鉴国外艺术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形式。

三、书法艺术对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影响

(一)书籍艺术总体气韵和文化品格方面的教学影响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作用,主要就是展示人格以及抒写灵性为基础。从不同时代的书法审美取向和书法品评上来说,中国书法追求的并不仅仅是文字的技艺和流美,而是想要表达出风骨、人格、品格、意境、格调以及气韵等。所以,文化内涵不容忽视。另外,书法一直都十分重视韵味,书法艺术韵味、韵律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对于书法韵味来说,是书籍装帧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能够完全的展现气韵,除了需要能够符合文化修养之外,需要依据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来设计教学工作,也就是所说的动之以旋,以便于提高设计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从艺术风格上对于书籍装帧教学的影响设计书籍艺术基本上与其他种类艺术差不多,应注重创造,创造主要局势由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需要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以及精神内涵的滋养。书法因为自身具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审美、强烈的东方文化、丰富的线条形式以及独特的造型理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艺术,需要深入领悟和研究,可以为设计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独具优势的设计思路以及感知语言的符号系统。

(三)书法艺术无限丰富的语言对于书籍装帧教学的影响书法艺术拥有的语言具有无限丰富的特性,可以为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提供广阔的可借鉴的空间,如果上述比较注重品格和精神掌握,以此,可以分析图式、文字、书本、线条等的运用。第一,从样式上来说中国书法拥有金文、甲骨文、陶文、墓志铭文、碑刻以及帛书等丰富的形式,中国书法不同时期具有的不同艺术风格和丰富的书体以及不同书法艺术家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为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多彩的素材和基础;第二,中国书法是笔线纸上的舞蹈,是中国人们审美感知以及哲学理念在舞蹈,艺术家表达情感和人文思想的主要载体实际上就是书法的线条,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韵味,利用点、线、面构成的形式展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在设计书籍装帧教学的时候,需要适当独具特色的运用点线以及丰富的线条,为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环节提供丰富的理念、思路、符号以及形式,从而体现书法艺术以及书籍装帧的抽象美;第三,在设计书籍装帧教学的时候,可以把书法文字本身当做一种图形形式,把书法文字看作图案,合理的融合一种或者几种文字,利用文字独特的抽象意味和线条特性,能够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合理破坏僵直的几何线性,保证设计出来的书籍装帧具有更加活泼的内涵[4]。

四、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书法艺术的应用

图形和文字是书面设计的主要载体,它们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的书籍装帧设计都是电脑统一制作而成,不仅缺乏创新性,而且相对显得死板,缺乏文化底蕴。对此,我国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工作必须要做好基础设计,将书法艺术有效融入其中,突出设计的创新性、知识性和韵味性。

(一)集字运用所谓的集字,就是根据需要用摹印、复印、剪贴、摄影、扫描等方法,从现有的历代书法碑帖中获得所需要的书法字。在进行该项事项的时候,要做好字体的选用工作,保证文体的一致性和相容性,最大程度的凸显文字的感染力。与此同时,还要强调文字与字形的统一性,使书体和文字的风格相适应,保证教学的合理性。

(二)创作应用创作是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强调创新的基础。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要人云亦云,应该注意它的创造性,设计要多样灵活,教学注重多样性,保证创造字体书法艺术的风格具有一致性,气韵相同,达到和谐的境界。另外,还要在教学中融入时尚感,注意书法的意味,强调我国书法的神韵。

(三)后期处理应用书籍装帧设计的后期处理是提高书籍表现力和美感的最后环节,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表现形式多样,在对其进行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后期制作,强调创新。在实际应用中保证书法艺术与封面立意、色彩以及造型的相关性,提高它的视觉艺术感和震撼力。第一,色彩转换法。它能够增强文字的色彩感染力,通过对书法字体进行多种色彩的排列组合,能够保证文字呈现出图案化的美感,使设计更富趣味。第二,图文透叠法。它主要是将文字放在图片之中,做成反白或压色字,也可以以文字为主将图镶入文字的字骨当中。当然,在设计教学时书法字体的笔画应具有厚重感,突出它的设计效果。第三,在书法艺术应用到其中的时候,还要做好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电脑,采用图形处理软件对书法字体进行设计,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设计更具美感。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设计教学书籍装帧的时候,不能缺少传统文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书法艺术对于书籍装帧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越是具有民族性质的,就具有更高的世界价值,保证国内书籍装帧技术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软笔 书法艺术 六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23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书法艺术课程是一门基础课,而软笔书法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练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练习当中,我总结出了小学软笔书法艺术课堂的“六步教学法”。

一、画

软笔书法的学习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练习握笔的姿势以及坐姿。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大胆画字,笔画的粗细、字体的正斜都不用管它。因为学生的识字量不大,握笔的力量也较弱,所以一年级只能让学生去熟悉毛笔的特点,感知软笔的灵动。每天练习的内容为基本笔画或比较简单的独体字,时间最少10分钟,不要画得太多,每节课多数时间要用在练习前的准备工作和练习后的整理过程上,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摹

二年级开始就可以让学生摹写字帖了。摹写实际上就是我们传统的习字法――描红。因为描红的例字形象直观,简单易学,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书法入门。描红所选字帖一般为楷书,如从颜真卿的《多宝塔》中选字。字帖中所举的例字要能够和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所学汉字同步,体现识字教学与书法教学的一致性。描红前要求学生先读帖,看准笔形,记住笔路,可用手指作“书空”练习,对运笔的轻重、快慢、起止等做到心中有数后再提笔写字。写字时要一气呵成,不可写一笔看一笔。描红要求笔画基本正确即可,不必苛求绝对吻合,只要黑色笔画不过粗、过细,就算完成任务。熟能生巧,学生只要多练习就可以把描红练习中所体验到的“手感”,潜移默化地迁移成自己的书写能力。

三、临

摹写了一年,学生到三年级就可以临帖了。所谓临,就是看着字帖上的字,在练习本上照着样子写,边看边写,边写边看。先是看一笔写一笔,练的时间长了也可以看一字写一字。临帖不仅要求笔画写得像,字的结构大小也要像,做到形似;接着就是领会字的笔意;最后达到神似就算是临的最高境界了。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练习书法的方法,一般要临摹结合。临摹前要多读帖,仔细琢磨例字的点画形状,字体结构,章法布局,做到每一次动笔都有收获。小学生主要以临摹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的作品为主。

四、背

四年级的学生要背字帖,争取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原模原样写出来,力求形神皆备。背帖,就是要背熟所要学习的碑帖,可以背中临、练中背,可以通背通记,也可以分页背、分页记。记其内容,记其势态,记字的大小比例,记字与字,行与行的揖让关系等。这样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写了此画,想到彼画,写完了上边的字便想到下边的字,为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赏

五年级的学生就可以欣赏一些名家作品了。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颗明珠。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表意符号,把它用毛笔表现出来,就使得汉字的点画线条更具无限的表现力。好的书法作品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名家名作更不用说。如“颜筋柳骨”就是对书法家作品特点最简洁的评价。小学生的书法知识十分有限,但也应该多去欣赏一些书法名作,去感受书法的魅力、书法的美。书法欣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前提条件。

六、创

六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书法常识,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创作了。初习创作,要心平气和,不能急,对作品质量的要求不宜太高。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更要善于把握和使用基本功。书法创作需要有灵感,这种灵感实际上源于创作时的心态。在中国书法史上,《兰亭序》与《丧乱帖》同样出于王羲之之手,但其风格特征却迥然不同。前者秀逸流畅、遒丽圆融;后者酣畅雄健、奔放跌宕。而这种风格各异的书法,就是由于书法家当时的创作心态有别引起的。因此,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就能挥洒自如。

各年级的书法教学内容虽有侧重,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安排。如临摹,学生可从二年级开始到六年级毕业,甚至终生都每天练习,有好多书法家就做到了这一点。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或穿插,避免单一。

古人开始写字就一直用软笔,很多人成了书法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已经很少用软笔了,甚至连写字都很少了。所以,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坚持每天练习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写字量不少于一张8K纸。只要我们定时定量,坚持“六步教学法”,软笔书法艺术就能够传承下去,就能够大放光彩。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硬笔艺术;课堂教学;字形结构;书写要领

三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在龟甲、兽骨上留下占卜记事的文字,是中国现今最早的成熟形态的文字。与此同时,盛行的文字还有古埃及圣书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象形文字,它们一起构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四大古文字类型。盛行数千年后,大多数古文字都湮没于历史,而东方的汉字,却伴随着中国历史的风云激荡,一脉相承,勾勒出了清晰的发展脉络,并且在演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变迁和漫长发展,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优美风姿,具有特定的书写法则。

那么,怎样让学生练好字呢?我的经验是:首先必须使他们完全忘掉以前的字体,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点划练起,然后再练结构。最好的办法是选择与自己以前的字体截然不同的正楷字进行摹写。练正楷是为了正形,练上一两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就可以正形。当形正了以后,也应选择与本人原字体截然不同的,并且是自己认为美观的行书字帖进行临摹。如果以前的字体拘谨则选择奔放的字帖,字体散漫则选择严谨的字帖,字体呆板则选择潇洒的字帖,字体软滑则选择坚挺的字帖,字体臃肿则选择清秀的字帖……这样持之以恒地不断练习,就可以学会新的字体。在教学中,一般都是从楷书的笔画要领开始学习,掌握笔画要领技巧,然后再由浅入深地掌握结构形体的书写策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硬笔书法艺术的笔画要领

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总是把基本笔画的写法要求说得很繁杂深奥,学生一开始就会对书法练习失去兴趣。本人用简单易记的口诀归纳为:

横上斜,竖笔直;

撇捺对称八字斜,

点画停顿再收起;

横折竖折似肘节,

筋健舒缓有张力;

顿笔轻挑名为提,

先下后上是唯一;

钩向书写最神奇,

笔画联结最和谐。

解释如下:

“横上斜”:由于人们的视觉误差,横画一般要向右上方稍斜一点,这样容易得势。让学生一击顿悟,改变原有的书写笔法。

“竖笔直”:竖常为一字之脊梁,要使一个字立如松,书写时必须做到挺直,但要注意曲中见直。竖有悬针、垂露之分,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写好悬针和垂露,还要告诉他们如何运用。悬针常会用于一字之中的末笔,收笔出锋,而垂露则要停顿后转入下笔。

“撇捺对称八字斜”:撇捺为一字之翼,只有出锋飘逸才能有灵动之美。书写时注意撇捺要向左右倾斜顺势划出,像“八”字一样左右对称,不宜一高一低。撇捺又如人体之手或足,有一波三折之美,捺画一定要写出捺脚而出锋之。

“点画停顿再收起”:点为一字之眼,一个小点其中也蕴含起落的节奏。要想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书写时要点到为止,眼到手到,强调有停有顿,不能因为书写拖拉而写成一短线段,要凌空而入,腾空而起,时起时落。

“横折竖折似肘节,筋健舒缓有张力”:折画一般分为横折和竖折,要写好折向笔画,一定要很形象地把它看成人体的肘关节和膝关节,在横向和纵向笔画相交的地方用笔先起伏、再停顿,突出转折点,并且在书写的过程中要舒缓而有张力,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顿笔轻挑名为提,先下后上是唯一”:提向笔画是所有汉字基本笔画中唯一一个由下向上反向书写的笔画,并且只有一种写法。先由轻到重向右下方顿笔,再快速从右上方斜挑而起,轻盈灵动。所以,提是基本笔画里面方向感最明确的,很好掌握和练习。

“钩向书写最神奇,笔画联结最和谐”:横钩竖钩折弯钩,斜钩卧钩和戈钩。钩能够和其他每一个笔画相联结,具有很强的结合性,这和汉字书写的基本笔画节奏有很紧密的关系。因为汉字的笔画书写都讲究起笔以及回笔,好多学生在写字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一点,也是学生觉得最神奇的汉字基本笔画之一。

二、硬笔书法艺术书写以及结构形体方法

对于汉字间架结构,自古至今好多伟大的书法家都做过很多的论述,可谓之述备矣。本人结合教学中学生写字的特点,就写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一些论述。

中国人常说“字如其人”,一个汉字的形体美与一个人的形体美有相同之处。人体美有动静之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这些形体美无不与汉字的外形美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在习字时应该很形象地看待每一个汉字,这样就有了一个很好的象形基础。

“相邻笔画要均匀”:楷书的点画要分布有序,错落有致,匀称到位,不重叠交叉,如人之面目五官端正,眉目清楚。书写时注意笔画避让,避免出现笔画重叠和交叉。一字之中笔画要分布均匀,间隔相近,松紧一致。

除了相邻的笔画布局均匀之外,相同的笔画在一个字内写法也不能雷同。书法讲究自然美,一幅作品中字与字或笔画与笔画之间都存在差异,就好像一片森林中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

“一字主笔要分明”: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书法也讲究主次分明。一字之中总有一至两个突出的重点笔画,重点笔画也叫一字之主笔画。这些笔画一般要求写得舒展挺拔,为了重点突出,一般要把其它笔画写得更收敛一些。

以上所述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感受,也是对现今我们在硬笔写字艺术中一些常出现问题的归纳和总结。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做一些浅显的探讨,不论是作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字美感也好,还是为了让学生的综合素养表现得更为突出也好,总归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长期存在于写字艺术中的顽疾,让教育教学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郭沫若.考古学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院,1972.

[2]陈彬.中国文字与书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9篇

计教学的可行性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不再只是一味地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精神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设计者在进行视觉设计的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对产品功能的介绍上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为受众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愉悦,这就需要设计者不断深化作品的文化内涵,迎合大众对传统文化特有的情感,从而使作品和受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引起两者的情感共鸣。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思想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我国的特色艺术之一。设计作为文化创造的一种,起着传播文化的作用,书法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诠释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将书法艺术应用于视觉设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再配以图画,让书法艺术和图画相互配合,可以凸显作品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使人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二、书法艺术应用于视觉设计教学的有效路径

文字对视觉设计来说,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文字是设计者最为常用的设计手段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书法艺术在视觉设计领域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也被纳入视觉设计教学的轨道。然而,一些设计者在视觉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书法对于视觉设计的真正意义,其作品中书法艺术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1.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书法水平

要想让书法艺术在视觉设计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首先,教师和学生都应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和文化底蕴。只有深刻领悟书法艺术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运用书法艺术,使其在视觉设计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使设计作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注意的是,书法有很多种书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辨清不同书体的书法特征,以便在作品设计过程中结合设计对象的特征选择不同的书体。如,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在狂乱中有一种优雅的美;而篆书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形体均匀整齐。无论哪种书体都有其优点和独到之处。

2.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各种艺术的认知更加深入,书法艺术在视觉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升级和优化。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帮助学生找到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习惯的设计方法,以提升作品的感染力。目前,书法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符号化结构设计,另一种是替构法。所谓符号化结构设计,指的是对汉字字体加以利用。我国汉字特点鲜明,属于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作为一种古老的造字方法,应用在视觉设计中有其巨大的优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汉字这个载体,将书法艺术中的抽象元素进行简化和创新,并应用在设计作品中,这样不仅设计出的作品较为独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设计是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的图案,但它又像现代文字中的“京”字,取意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个设计可以说是符号化结构设计的成功代表。而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替构法,这种方法通过将字体分解,将其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的事物代替,从而形成新的形象,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这种设计方法使设计的主题思想更加深刻,意蕴悠长。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将书法艺术和视觉设计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突破固有教学方式的藩篱,打破常规,对现代技术加以有效的利用,引导学生通过布局的调整、色彩的变换进行设计创新,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作品设计新颖,从而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书法艺术在视觉设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书法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渗透,不仅是当代设计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于视觉设计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结合时展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促进视觉设计教学质量的提升。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书法;广告招贴设计

Abstract: Chinese calligraphy has a long history, is a unique form of artistic creation, the handbill poster notice design teaching has the very deep meaning.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scholars around the theme of substantial research results, although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modern design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art, but the research, understand Chinese calligraphy, is beneficial for us to create with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rt of calligraphy culture localization and poster art, Chinese calligraphy culture and modern advertising poster ar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rganic combination, aims to explore the culture of calligraphy in modern advertising poster art in the special position and play a guiding role. Modern poster design i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rt of calligraphy, inherited the essence of the art of calligraphy, absorbed i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modern poster design to performance, is a kind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poster design;

中途分类号:[B8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分享到

翻译结果重试

抱歉,系统响应超时,请稍后再试

支持中英、中日在线互译

支持网页翻译,在输入框输入网页地址即可

提供一键清空、复制功能、支持双语对照查看,使您体验更加流畅

随着中国平面设计的成熟和发展,众多的中国平面设计师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上。通过设计者的再设计,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元素,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语言方式,广泛的应用于广告招贴设计之中。书法介入到广告招贴设计只是一种途径和手段。书法与招贴设计同属于艺术,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书法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加深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品评韵味。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招贴设计思想,把书法元素运用到招贴设计中去,用现代的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借助科学上的发明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细致地表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招贴艺术中的导向作用,是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书法艺术和广告招贴设计的概述

书法作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以其特有的造型方式和表现力被世界誉为东方艺术的精髓。书法艺术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将书法元素运用到招贴设计教学中,是一种创新,呈显了独特的审美价值,有着广阔的前景。

书法的表现,有“形”“意”“势”三个方面。中国书法的形体美、意境美、气势美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现代设计者所采用,并赋予了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招引注意,“贴”是张贴,意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告示。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比较大众化的一种载体, 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任务, 或是为报导、广告、教育等目的服务。

书法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使得设计拥有很大的空间。由于现在社会中商品竞争愈发激烈,这就要求现代招贴设计能直接、明了的传达信息,因此招贴设计中的字体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招贴设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图形、文字、色彩。文字对于信息的传达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有的设计纯粹是用文字构成,在招贴设计中起着美化、说明的作用,文字书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设计的表达。因此正确的选择书体、准确的表达信息,才能使设计作品的个性、神、情、韵、趣得到淋漓的表现。

书法艺术导入广告招贴设计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招贴设计发展的起始阶段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四十年代出现在沿海城市的月份牌广告和路牌广告。它们虽然带着一定的半殖民地色彩,但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到千家万户。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招贴艺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苏联、捷克特别是波兰招贴的影响,在原有的基础上思想性与艺术性都有所提高,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洞开,也借鉴了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国家的广告招贴艺术表现手法,但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招贴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中国书法的视觉表现形式正如火如荼的展现出来。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现代设计教育思想以来,我国的广告设计课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教学体系也不断趋于完善,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国画、书法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识。这对于深化招贴设计的内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同时为招贴设计教学设立一个全新的创意思维平台,

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是以形写意,舍形求神,无论是在其结构、力量、章法,还是在情感上都与现代设计息息相关。同时它还可以大大扩展设计者的思路和视野,增加现代设计的传统艺术性及趣味性,对于设计者情感的表现和意象的塑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书法艺术元素的抽象美让中国的招贴艺术深入人心,拓宽了现代招贴设计的空间。在现代招贴设计中引入不同的书法艺术元素,能够创造不同的氛围,营造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观者产生视觉震撼和民族认同感。

三、将书法艺术导入到广告招贴设计的教学中

(一)广告招贴设计中书法艺术“形”的导入

从视觉传达的角度上去理解,书法字体的“形”,属于造型艺术范畴;若从常规的字体上去观察,“形”可具体分为外形、结构与笔画三部分。

1、对书法艺术中线条美的传承

线条是书法作品构成的基本元素,也是文字视觉形象美的基础,体现着书法的精神特征。如何将传统书法艺术中的“线条美”运用到广告招贴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学会从书法线条的粗细、方圆、曲直、连断、转折等方面提取元素,并结合现代的表现手法,给予新的立意。使广告招贴设计作品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作品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

2、对书法艺术中结构美的传承

在形状方面文字的结构为方块形态,但根据每个单字的外形结构,又有不同的变体形式。在设计中可视具体的汉字外形特点加以强调,从而获得具有视觉张力的表象效果;在笔划方面每个书法汉字都有着优美的结构方式,把握其本身的结构,有取有舍,改变其结构特征,是吸引视觉再认识的有效方式;在结构方面书法的各种字体有其特定的笔划规律,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构成形式。

在招贴设计中,文字是重要的视觉元素,起着传递信息、美化装饰、传承文化的作用。广告招贴设计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可以通过其众多的书写字体来展现招贴设计的不同风格。电脑美术字方便、规范,但与书法相比,则显得呆板,缺乏精神和活力,缺少艺术性。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而广告招贴设计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从文字元素中去发掘、去创新。书法的介入无疑给作品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运用书法

表现作者的情感和传递作品的信息,可增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

(二)广告招贴设计中书法艺术“意”的导入

如果说“形”是一种直觉的表现形式,那么“意”则是在直觉基础上的一种联想和领悟的表现。

当今广告招贴设计中创意字体的表现,也应在写其“意”上去下工夫。其特点是把握特定书法个性化的意向品格,将书法的内涵特质通过视觉化的表情构成自身的趣味性,通过内在意蕴和外在形式的融合,一目了然地展示其感染力。当我们遇到不宜表达或无法言喻的事物时,总会有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心态。这时,哪怕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或一个共同知晓的什么媒介物,就能把某种信息传递给对方。这种手法用在视觉传达上,特别是字体设计上,往往通过象征式的心领神会而得以传达。

把传统书法的笔韵、墨趣融合到招贴设计教学中,是广告招贴设计对书法艺术进行借鉴的一个难点。从传统书法中吸收营养也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广告招贴设计中书法艺术“势”的导入

书法艺术中的“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气势”,是书法艺术所传达出的一种感觉和感悟。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情趣也不同。要想使观众较为顺畅的“悟出”,就必须先有创意者对书法准确的“悟入”。这一入一出是一对因果关系,但前提当然是设计者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厚实的生活底蕴。因此可以说对书法的“势”的运用在招贴设计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能引导学生从感觉体验的变化中去酝酿构思,寻找“创”字体之“意”的有效途径。

书法的“势”可以通过书法的章法得以体现,所谓“章法”指的是一副作品的格局和总体表现形式。书法艺术重章法,单字总是在与周围字的组合或在全局的布局上获得某种平衡,线条、笔画结处要紧密,舒展处要洒脱自然。一幅成功的作品,从构思到创作,从下笔到收笔,用笔使墨就好比调兵遣将,从容不迫,伸缩有度,一气呵成,表现出书法作品的力度、笔韵、神采。广告招贴设计对书法艺术“势”的传承也就是对书法艺术“章法” 美的借鉴,体现了广告招贴设计的构图美。我国的书法艺术讲究节奏和均衡的形式美感,书法和篆刻艺术中遵循“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在变化中寻求统一,这既符合构图的原理,也符合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如何认识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在招贴艺术中的导向作用,使其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如何在“国际设计风格 潮流之后,能够开创出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广告招贴艺术的发展需要文化做铺垫,立足本土文化并结合世界前沿的先进设计理念,才能建造出一座宏伟而又稳固的艺术殿堂,才会与国际设计同步,才能在设计领域开辟属于中国本土的世界性艺术空间。在文化交流日益丰富的今天,现代书法艺术的水墨追求决不是简单地呈现为个性化的艺术操作,它的种种行为在发展中都代表了现代中国文化的人文思维本质,并具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表现为运用独特的认识手段和品格标识作为基础,在现实文化的发展中展现出当代中国人丰富的思想深度与人文水准,从而使现代水墨书法艺术走向国际化的艺术之路,成为时代文化的旗帜。面对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语境,将传统书法艺术运用到广告招贴设计教学中,正是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内涵性、时代性和具有民族特色招贴设计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霍楷,高G.招贴设计基础.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上一篇:语言文化教育范文 下一篇:古筝音乐教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