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书法与书法标准

时间:2022-10-04 02:58:05

标准书法与书法标准

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耳闻目睹“××标准”之类。考试有评分标准,企业有各类达标标准。做人有没有标准,或以什么人为标准,很有讲究。书法展览的评审及审美也有一定的标准。但具体标准是什么?无法进行量化,是一种看似很模糊的标准,所见到的就是一份终评名单,评委就如厨师,到最后得端上一盘菜,否则就是没干活。其实书法标准并不模糊,也不允许模糊,一旦有浑水摸鱼的作品被发现,定是一片哗然。标准似乎无处不在,但时时让人感到形同虚设,随时随地可能会被更改和打破。随意性最坏事。数年前某书协领导一激动,在某纪念展评审时发言,“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此次大展一定要评出金奖”,明摆着是降低标准。评选是作品向标准看齐,而不是标准向作品看齐,宁缺毋滥。按照我粗狭的理解,标即公开,准即准则,合起来就是“公开的准则”,有以此为准的意思,人人必须遵守。

书法本身“没有”标准,现在所讨论的多半只是一些外在的评审标准,而非书法本身。“标准书法”是电脑字。当馆阁成为标准,书法走向“标准化”,已经是桎梏。书法审美品评没有绝对整齐划一的标准,最优秀的语言大师也很难描述,好与好之间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等奖和三等奖之间未必泾渭分明,然而好与坏之间,高雅与恶俗之间有区分标准。如今一些外在标准已影响到正常创作,被当成“内在标准”:何时断笔,何时连笔,何时蘸墨,何时拉长笔画,何时字形中要绕一个夸张的圆圈出来,有讲究。作品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适应了这种形式,有可能大显身手,但长时间被动适应,就变成了“标准书法”。

借用一句行业用语来说,“凡事都得有几条杠子”。企业招工如果没有年龄限制,将无法实施。开展一些评审活动,必须要制定很多标准,否则就乱套了。截稿时间是最常见的标准。提这一点也许会让人觉得无聊,这不是常识吗?对。但现在是一个常识稀缺的年代。分析问题时,不要急于下结论,带了个人成见先入为主。有创作经验的都知道,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好作品不是想出来就出来的,有时怎么写也写不好,等到快要截稿了,匆匆忙忙完成任务。除非几个月的时间里面什么事也不做,写上几刀宣纸。一首诗如果无目的地重复写上百遍,艺术感觉麻木了,得不偿失。等到好不容易忙完,寄出作品之后,忽然又看到延期的消息,性格慢、动作慢的人占便宜了,匆匆交稿者可就郁闷啦,但也很无奈。延期常常给不出正当理由,只有一句“因为××所以××”这样貌似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说不出所以然。所以说,现在常常连基本标准也可能做不到。

展览通常会给出统一的尺寸限制要求。按照常理来说,创作应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后一定要写好。一件作品如果是精品,有谁会特别在意斗方或横幅呢?不擅长某一类规格,非得硬着头皮将就,反到削足适履。个人所擅长的不一样,有的喜欢写竖幅,有的擅长写横幅,有的写斗方最拿手。但明摆着小作品吃亏,很多“雷同”也是被逼出来的。就算抬杠,在此问一下,为什么是“八尺”?假如写得特别好,八尺五或九尺长难道就不行吗?评审结束后能会看到一些不遵守规定的,胆子大占便宜。取一个书家的作品集来看,大大小小啥都有,不管大小方圆,写的好就行,平时都是这么做,一到展览就变了。很多人展览作品和平时的作品水平差距很大,因为平时标准和展览标准不同。再说年龄,“十八周岁”和“四十五周岁”是两个经常出现的数字标准,属于生理年龄,与书法本身沾不上边。青年展的年龄以45周岁为上限,如果超过一个月,怎么办?规定没有体现出人性化。如果有的人正好等着这一次参展机会入会呢?

书法标准难以掌握。有也不好,没有也不好,无所适从。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如果各玩各的,分散开来,相安无事。集中在一起比较,问题就出来了。因为书法讲究个性,各有各的标准。有标准便于操作,只是对人的一种管理方法,并不能针对书法。好比一个大城市的居民,每家每户都在家里自娱自乐,不会有什么问题,有问题也是小问题。如果将所有人集中到城市广场,必然会出现摩擦和纠纷。书法是私人活动标准,排斥公共标准。

现在,一方面能够看到各种明确的标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利用标准模糊和故意制造模糊标准来做文章的。比如一些介绍文字,通常不说自己是名家或大家,以免“惹火烧身”,换作实力派、精英书家,实际上就是炒作。谁能说清什么叫实力派?再比如说,特邀的标准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资格可以当评委呢?都说不上来。即使有一万个条条框框,对于特殊人物来说,根本不起作用,是无效的,什么尺寸、年龄、精品意识,都见鬼去吧。书协领导、大众明星、名家与爱好者不会以相同标准来对待,哪怕很多名家比参展者水平差。特邀实是一种特权。这是一种从来不用公开,但各方面都会心知肚明的“标准”。严格地讲,并不是标准。标准是公开的,这是条件,条件可隐蔽,如果想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就一定能找到。

标准能否落实,关键在于:一是制定标准者的资格,二是标准的具体执行,三是标准自身。标准由哪些人说了算?由什么样的人来制定标准,是首要问题。很多标准被践踏,原本就认为标准是要求别人的,自己不在其列,故而执行起来很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身作则。现在很多是强制标准、绝对标准,“入展=入眼”,但一件作品如何进行品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同时标准中有隐形标准,两套甚至多套标准并存,以至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当弹性成为借口,无法严格执行,有时硬性指标也会把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书家挡在门外。现在假博导、假学者太多了,却可以横行无忌,因为符合一切学者所要有的标准。标准要有可行性,做到公开、透明、公决,采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目前许多标准未能经过深思熟虑,而且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应该加以调整。现在的展览与过去大不一样了,首先是含金量和以前没办法比,其次是内在本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二三十年前没什么限制标准,人情利害关系没有膨胀,展览是把不同风格的人集中在一起展示。现在展览操作已经烂熟,利害关系非常严重,必须适应种种有形或无形的标准,绝大多数书家已被贴上有色标签归类,看具体适用于哪一条标准。

个性化是反标准化的,愈是追求个性化,愈是要远离诸多限制标准。劳斯莱斯轿车以个性和经典闻名于世,要求每辆车和另一辆车不同,一律采用手工生产的方式,每年生产的数量极其有限,与书法追求经典意识相类似。不过,公司最后被大众收购了,“世界上最孬的车打败了世界上最好的车”。大众汽车以量取胜,平均成本很低,还有不断进行的维修需求以及淘汰更新机制,各个生产流水线环节能够不停地产生利润,财富持续增长。换一个角度来看,劳斯莱斯的目标并不是财富积累,追求品位,大众的目标并不是汽车,更不是品位,只是一种平常的消费品而已,目标就是财富积累。在商业化大潮中,书家追求经典,走自己的路,往往有很多需要放弃,可能会被边缘化,甚至被视为不入流。现今展览被打造成“唯一标准”,很多人在如火如荼地征战,弄成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况,会被排斥。但真正追求艺术,必定有得有失,要拿得起放得下。

标准不管有多么繁杂,最终就一种熟人标准与陌生人标准,或曰公开标准和私下标准。熟人不仅仅是现在已认识的,还有自己将要认识的,或者暂时对方不熟悉自己而必须认识的都在内。凡是没有任何瓜葛或对个人来说没有预期利益的,都是“熟悉的陌生人”。中国是一个人情文化大国,在个人小圈子里执行另一种标准势必难免。一个人如果对待不熟悉和对自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人仍一视同仁,那才是真正的热心肠。在现实中,说别人容易而自己真正做起来很难。最典型的便是,反对一些恶心的吹捧文章,但有时自己也要做恶心之事。事到临头,方见英雄本色。一般所强调的都是外在标准,关键是个人内心有什么样的标准,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真正做到问心无愧、严以律己、脚踏实地,也就足够了。最后只有两种评价标准,一是作品标准,二是是非标准,前者是做事,后者是做人。现在经常讨论所谓的底线问题,证明某些地方失范没了标准,但很多人再怎么嚣张,也不敢公开地为所欲为,只能“暗箱操作”,因为有一种“标准”始终存在:公道自在人心。

上一篇:砚边随笔(两则) 下一篇:周斌:楚简遗韵觅真趣